家里有几本年代久远的古医书,想要保存得更好,该怎么做?用什么容器或者什么化学方法保存?
面对虫害,存入库房的古籍都是经过冰冻房一个礼拜的存放保证杀虫,降低纸张和墨迹的活性。
防灰尘也是很重要的,灰尘里有很多微生物的“食物”
防紫外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导致古籍褪色,纸张变脆。措施很简单,防紫外线窗帘
补充一点,许多古籍也是保存在古建筑里,古建筑不能迁改,原有环境容易火灾与漏水,这也是很大的危害。譬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近北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哪怕国家图书馆新馆新建的库房,也是需要空房下全设备运转半年之久以观测是否存在火灾和漏水的隐患。
国图古籍的库房保存是 16-20度恒温(国外标准是18度),湿度50%,避光,驱虫,防水,保存。
四库全书之类重要古籍,具有其他特定防护措施。
古籍的数字化是保护古籍的最终出路。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居于金代的河间(河北河间市),故又名刘河间。
他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刘完素的主要著作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不知道是否能在网上找到他的书籍原文。
首先要看作者,其次要看其保管程度,最后要看其内容。
明朝万历年间,朱翊钧掌权,其人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且四处扰民搜刮,致使明朝经济由繁荣,活跃转为残破,经济萧条,再加上当时列强的侵略,便使中国沦为一片黑暗。
因此,明朝从医者大有人在,从而使明朝医学。。。。。
。。。。。。。
言归正传:1。李时珍等名家摘录,20 0000以上~无价
2。一般人手抄,保管完善,内容在12卷以上或整套:15 0000以上
3。保管一般,内容在12卷以上或整套:7~8 0000以上
4。保管一般,内容在12卷以下:8000以上
(本人对古董和历史曾有研究,以上属个人言论。)
补充:本人邻居收藏一明末请初手抄本医书,是花了18 7000 拍卖来的。
家里有几本年代久远的古医书,想要保存得更好,该怎么做?用什么容器或者什么化学方法保存?
本文2023-11-02 23:18: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