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气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由水谷之气所化,运行于经络,对全身起濡养作用的精微之气·营气 41 营气的生成 5 温病辨证中,营分证和气分证二者合称·营气 6 《灵枢经》篇名·营气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营气 1 拼音
yíng qì
2 英文参考ying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utrient 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lood circulating in the vess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ourishing Q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utrient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营气:1由水谷之气所化,运行于经络,对全身起濡养作用的精微之气;2温病辨证中,营分证和气分证二者合称[1]。
4 由水谷之气所化,运行于经络,对全身起濡养作用的精微之气·营气营气指由饮食水谷之气所化,运行于经络,对全身起濡养作用的精微之气[1]。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具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的功能[2] [3] 。见《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等。
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2
41 营气的生成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5 温病辨证中,营分证和气分证二者合称·营气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2]。参营气同病和卫气营血辨证:
营气同病是指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叶天士所创的温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卫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温病辨证的内容。
6 《灵枢经》篇名·营气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备考题及答案
备考题一:
1中医学是产生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A古罗马 D埃及
B古希腊 E印度
c 中国
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B)
A《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
B《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论》
c《干金要方》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C)
A《难经》 D·《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c《黄帝内经》
4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B)
A《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B《伤寒论》 E《难经》
c《小儿药证直诀》
5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D)
A《伤寒论》 D《难经》
B《金匮要略》 E《脾胃论》
C《诸病源候论》
6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E)
A张景岳 D陈无择
B华佗 E张仲景
c钱乙
7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C)
A《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木草经》
B《黄市内经》 E《中藏经》
c《诸病源侯论》
8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
A王清任 D陈无择
B张仲景 E巢元方
c张介宾
9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D)
A巢元方 D钱乙
B陈无择 E叶天士
C张仲景
10下列著名医家户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E)
A朱丹溪 D叶天士
B张从正 E刘完素
C王清任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
A朱丹溪 D吴鞠通
B刘完素 E薛生白
C叶天士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
A李中梓 D叶天士
B李东垣 E 刘完素
C陈无择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
A王清任 D张从正
B吴又可 E朱丹溪
c李皋
14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C)
A朱丹溪 D张仲景
B李东垣 E李时珍
C张景岳
15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E)
A吴鞠通 D吴又可
B薛生白 E叶天士
c王孟英
16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A朱丹溪 D叶天士
B 吴鞠通 E 李皋
c吴又可
17(较易)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
A阴阳学说 D唯物观
B 五行学说 E唯物辩证观
C 精气学说
18(较易)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D)
A血液 D精气
B 津液 E水谷精微
c胆汁
19(较易)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E)
A四时气候 D情志因素
B 昼夜晨昏 E 以上都是
C地区方域
20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D)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E脏腑脏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21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2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3(中等)提出六经辨证和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是:(B)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4成书于汉之前,系秦越人所著者为:(A)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5成书于明代,系吴又可所著者为:(C)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6成书于清代,系王清任所著者为:(D)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7地区方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A)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8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B)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9昼夜层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D)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备考题二:
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 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 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B)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 阴阳交感是指:(D)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 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25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3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E)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B)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C)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关键词:明清时期;辨证论治;脏腑辨证;脏腑病机
摘要:脏腑辨证之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之说似乎少有医家提倡,但脏腑辨证之法却被广泛地应用。其面貌特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脏腑辨证与多种辨证方法相融互参,成为多种辨证方法的基础。2对肾、命门、脾胃、肺、肝等病机认识愈加深入、病证分型愈加完备。3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从注重哲理思辩到重视具体应用的转折。该时期是脏腑辨证的推广应用时期。
脏腑辨证之说历经了秦汉时期的理论奠基、晋唐时期的成长、宋元时期的成熟,它在明清时期又呈现了怎样的发展特点呢?归纳起来,特点有三。
“脏腑辨证”一法融入辨证众法之中
明清时期,除江涵暾著《笔花医镜》(公元1834年,道光十四年),将脏腑辨证之说作了简要总结外,已少有医家将脏腑作为疾病分证的首要纲领而独立提倡。该时期随着辨证论治思想的逐步确立,各种辨证方法层出不穷,如辨八纲、辨卫气营血、辨三焦、辨络脉等。而上述诸种辨证又无不关乎脏腑,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表明脏腑辨证之法已广泛地融入其他辨证方法之中,辨脏腑是其他诸种辨证的基础。
1脏腑辨证与“八纲”互参
历各时期,医家倡导脏腑辨证多从“虚实寒热”来分型,明清之际仍然提倡脏腑辨证说的《笔花医镜》更是以脏腑统“八纲”:“按对病情,审为何脏何腑,是阴是阳,不乖乎表里虚实寒热之真,即知为心肝脾胃肺肾之疾”[1]。由于“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2],故各脏腑病症从表里虚实寒热六个方面分型。不仅如此,江氏明确了脏腑虚证、实证还有气血痰郁之别。比如“心之虚,血不足也”,“心之实,其症为气滞、为血痛,为停饮,为痰迷”。而此前的《医学启源》对于考试大/网站收集脏腑气血痰郁的证型还没有明确表述,仅能够从其治法“补血”、“补气”、“通滞”、“除湿”等间接反映。
明清众医家逐步确立了察病辨“八纲”的辨证论治思想。其中明张景岳的“二纲六变”辨证体系即是后世八纲辨证的原型,但亦不离脏腑,以“八纲”统脏腑。张氏将“审阴阳”作为辨证的总纲,即“二纲”,辨“表里寒热虚实”为其次,名为“六变”[3]。“六变”之下皆要辨脏腑。如“辨虚实”包含辨五脏虚证、五脏实证:“辨寒热”含有辨五脏寒证、五脏热证。据考这些脏腑分证的内容主要源自独重脏腑辨证的《中藏经》。同时,认为凡里证皆应定位于五脏:“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4]
2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以脏腑为基础
明清医家在温病领域创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不仅包含了脏腑辨证,而且以脏腑辨证为理论基础。首先,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把人体从表到里或由浅入深分为卫、气、营、血四个层次,反映病位与病性的轻重情况和传变情况。其中以卫代表肺与皮毛,气代表肺、胸膈、脾、胃、肠、胆,营代表心与心包,血代表肝、肾。叶派传人吴瑭创立三焦辨证论治体系,把人体躯干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以反映疾病重心所在及传变规律,上焦包括肺与心,中焦则包括脾与胃,下焦包括肝与肾。所以辨证最终要落脚于脏腑。
3络病辨证亦究脏腑
清代是络病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以叶天士的“久病入络”说为代表,集大成于《临证指南医案》,丰富了《内》、《难》关于络病辨证的内容。络病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辨脏腑,病在某之络,便有某脏之症。在病证上《叶案》中记有“肝络凝瘀”、“胆络血滞”、“伤及肝脾之络,致血败瘀留”之腹痛、“瘀血积于胃络”之胃脘痛,有“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之温热病,有“阴风湿晦于脾络”之中风等。病久必及阳明胃络,叶氏继承《内经》的相关理论,以调治脾胃络脉功能作为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原则。胃病治络当辨新久气血。可总结出八种辨证:气郁络中、热入胃络、痰饮阻络、胃络瘀结、胃络虚寒、胃络气虚、络燥失润、络血不足。总之对络病的辨证在明辨所属脏腑的同时详辨其虚、实、寒、热、风、湿、痰饮、血瘀等不同证型。尤其关于脏腑络病虚证的诊治是对《内经》的重要补充。
4奇经辨证责于肝肾
叶天士还发挥了奇经辨证。奇经为病多与肝肾久损有关,他说:“医当分经别络,肝肾下病,必留连及奇经八脉,不知此旨,宜乎无功”。[5]见有奇经八脉失司不固的病证,强调以调补肝肾为总的治法,多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还认为八脉为病的证治不离肝肾,亦牵涉阳明脾胃。他总结道:“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从腹而上者,治在厥阴,系冲脉主病,或培补阳明”。[6]
脏腑病机新论迭出
明清医学,其理论内容及范式是金元医学的延续。而研讨脏腑病机及诊治正是这两个时期医学传承的主题。河间学派,其研究的六气病机或火热病证皆以脏腑为基础。该学派的影响经“丹溪之学”绵延至明清两代,如戴思恭、王履、王纶、虞抟、汪机。易水学派更是以张元素为首倡脏腑议病,众弟子究脏腑病机以继之,他们对明代温补派医家影响极大。在金元医学影响下,明清各家,继续深入探讨脏腑病机及诊治,已是人言言殊。
1肾命新识
明代温补派医家们深入阐发了肾命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诊治。薛己继承了东垣补脾、钱乙益肾之长,注重肾与命门,视其阴阳虚实之偏颇而论治,还强调肾命对脾胃的温煦作用。在其影响下明以后诸医家逐步将肾命的探索引向深化。赵养葵倡“命门”新说,否定了自《难经》以来左肾右命的观点,认为命门五行属火,位在两肾中间,命火养于肾水,二者既须分又不可截然而分,而命门处于主导地位。命门是君主之官,五脏的生机都根源于命门之火。同时倡导命门说的尚有张介宾、孙一奎,他们的认识大同小异。唯张介宾强调命门水火、阴阳互根,而且认识到真阴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显然比单纯的命门相火论和命门元气论又有所提高。李中梓遥承易水之绪,仍以兼顾脾肾为说,谓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证治中贯穿了先后天根本的学术思想,认为精血之源头在乎肾,阳气之源头在于脾,因此虚劳治疗亦重在脾肾。
2对肺的认识
与明代温补派医家强调脾肾命门不同,明·绮石开始强调肺在虚损病证中的作用,对虚劳病证强调肺阴虚证治。认为劳嗽、吐血、骨蒸、尸疰等阴虚成劳之证,皆统于肺,立清金保肺法。其对肺阴虚证治的发挥,于以往在虚损病证上只着眼于脾肾二脏而言,无疑更为完备了。
喻昌在其“秋燥论”中联系肺的病理、证候特点阐述了肺燥证。他认为秋伤于燥,燥则伤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是指(月贲)郁、诸痿、喘呕等病证皆由燥气过胜,耗伤肺津,清肃之令不能下行而致。治疗主以甘柔滋润之药,并制定清燥救肺汤。其对肺燥证治的发挥,不但是对《内经》的新的诠释,更丰富了关于肺的辨证内容。
另外,明·张景岳还述及今之所谓肺阳虚证[7]、清·薛生白所论“肺胃不和”[8]等证无不丰富了对肺的认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对肝的认识
自朱丹溪阐发郁证以来,明清医家更为重视木郁之证,赵养葵在《医贯》的郁病论中提出辨证治疗从肝入手,解决了木郁,则其他疾病迎刃而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认为凡病多起于郁,气候变化如气运乖和,则五郁之病生;情志拂郁,则六郁之病作。诸病多从肝来。何梦瑶在《医碥》中说:“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9]张锡纯提出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凡元气之上脱、精之下夺、汗之外泄,均由肝虚所致。很多医家更扩大了肝病范围。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一半以上病例涉及情志,尤以怒气为多。傅青主以肝统治内、妇科病,治肝法贯穿其女科全书。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首即设中风、肝风、眩晕、头风、虚劳等与肝相关之病,书中所载风、劳、臌、膈四大重证无不与肝相涉。该时期肝病辨证之精细,则以王旭高为最。王氏认识到“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而将其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三类。肝气证治,又分肝气旺中气虚、肝气乘脾、肝气乘胃、肝气上冲心、肝气上冲肺。肝风证治又分为阳亢、血虚、中土虚不能植木、中土虚寒导致虚风。肝火证治分为上逆、炽张、伤阴侮金、水不涵木。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制定补肝、镇肝、敛肝、散肝、平肝、搜肝等治肝三十法。
4脾胃新说
明·缪希雍阐发脾阴证治,纠正了前人专主温补脾阳之一偏。诊断脾阴不足,缪氏归纳出“脾元虚”与“内热津液少”两大要点;提出以“甘寒滋润”为补益脾阴之法。滋阴大法从元末的主用苦寒到缪氏主用甘寒是一个重要转折。这对叶天士尤有重要影响。
叶桂强调脾胃分论,创立胃阴学说。胃属阳土,宜通,喜柔润;脾属阴土,宜藏,喜刚燥。因此,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宜温燥升运,用东垣之法;若见阳盛之体,或患燥热之证,或病后伤肺胃之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高热,便不通爽,主以降胃之法,用玉竹、花粉、沙参、石斛、麦冬等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养胃阴,使津液来复而通降自成。其脾胃分论、胃阴宜养的观点给后学以很大启发。此后的医家对脾或脾胃的阴虚证逐渐重视起来。
除上述外,具体到某种疾病的脏腑辨证也日见丰富,如中风、泄泻、血证等。比如出血病证,张介宾认为“当察五脏”,张石顽主张“须辨脏腑”,并在病机、表现上都作了总结。唐宗海论血证尤其系统地阐发了脏腑病机,如“肺,主行制节,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肺中常有津液,润养其金,故金清义伏,若津液伤,则口渴气喘,痈痿咳嗽。金不制木,则肝火旺,火盛刑金,则蒸热喘咳,吐血劳瘵并作。”[10]
自古以来,人类便饱受瘟疫之害,而最惨烈的莫过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和导致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天花”;当然,华夏也是深受其害,但是相对于医疗水平落后的欧洲和美洲,华夏古代的医学水平那可是相当高的,对如何预防及治疗瘟疫,有一套相对成熟得多的方法;在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防治瘟疫见长的四位名医,号称“温病四大家”,现在来看看这四人分别是谁吧。
一位:叶天士
叶天士本名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明医;他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叶阳生乃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医,受父亲的熏陶,叶桂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叶桂不得不四处行医,但这也为叶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行医经验。
而且叶桂勤奋好学,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
虽然叶桂所学甚多,但是其最擅长的还是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杠杠,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桂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温热论》开宗明义一句话“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首先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包,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完全不同。而且还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
二位: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虽然薛雪比叶桂年轻十余岁,但成名及早,在当时是与叶桂齐名的医学大家;他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尤长于温热病。
所谓“文无第二,武无一”,其实这道理通用于各行各业,叶桂和薛雪是同时期的名医,而且都极为擅长治疗瘟疫,所以这二人难免就有了摩擦,不过两人的交锋更像是“君子之争”,后来因薛雪治好了叶桂母亲的病,两人成了至交好友,经常一同探讨医理。
薛雪一生《湿热条辨》一书,湿热病是外感热病中的—大类型,是由于既感受湿邪,又感受暑热之邪,则成湿温。也有由于湿邪久留伏而化热,成为湿热之邪交织,而为湿温者。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三位:吴瑭
吴瑭字鞠通,所以又叫吴鞠通,是清朝乾隆至道光时期的名医;原本,出生书香门第的吴瑭,不出意外应该是踏上科举官场一途,但在吴瑭十九岁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了吴瑭很大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而让吴瑭踏上医途的是他侄子的去世。
吴瑭天资卓绝,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便探索出了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医;之后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时,得见其中收载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而且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
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四位:王士雄
王士雄字孟英,号梦隐,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是清朝嘉庆至同治时期的名医;没有任何意外,这王士雄也是出自中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医;但是在王士雄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为了生计,于是去婺州孝顺街佐理盐务。他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虽身处逆境,但决不因此而影响学业,反而激起了发愤图强的精神,学医之志愈坚。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他对当时传入之西方医学持开明态度,不抱门户之见,有分析地吸取,并据理批评了中医界有些人尊经崇古、拒绝接受西说的守旧思想,反映了他善于吸取新知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士雄十分重视临床,注意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他平时诊务繁忙,广泛接触病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温病四大家”,王士雄在瘟疫一道上的成就当然也是十分突出的,他一生勤于著述,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其中《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温热经纬》 、《随息居饮食谱》 、《归砚录》、《潜斋医话》和《王氏医案》是他的主要著作。
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相关的记载。《伤寒论》中的白虎汤、承气汤等,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温病学未能摆脱伏寒化温和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
金代刘河间倡导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创“寒凉派”。明代,王履进一步把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吴又可认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创立。
清代,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把温病学说推向成熟。
卫气营血辨证由叶天士创立,将温病病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气分证为温邪由表入里,邪势炽盛;营、血分证是邪热深入,阴血耗损、心神受伤的危重阶段。
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对现代医学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营气简介
本文2023-11-03 01:23: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