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扩展资料:
《诗经》传统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1、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2、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3、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
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4、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
《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
《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
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
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 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 的楷模与借鉴范式。
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 ,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风雅精神,指体现在春秋时期《诗经》“风”诗和“雅”诗中的艺术创作精神。这种创作精神体现出了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表现出了关注社会现实的满腔热情,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因而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这种创作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汉乐府的“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南北朝时期的长篇叙事诗,唐宋关注民生的的诗词吟唱以及八大家的锦绣文章,还有元曲、明清小说中对现实的刻画,都是这种精神直接或者间接的继承。后世文人往往通过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它引导着创作者们在感情抒发上寻求健康向上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引导欣赏者们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风雅一词源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后世常用“风雅”一词作为高贵典雅的指代。同时风雅一词又为多义词,谓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因六经之一的《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是华夏文学诗词之源与经典,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对后世汉族文学影响深远,后世也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汉 班固 《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风雅 外文名 :elegant 拼音 :fēng yǎ 注音 :ㄈㄥ ㄧㄚˇ 基本解释,引证解释,辨析,相关词语, 基本解释 1文雅,举止风雅。 [elegant;refined]。指外貌或举止端庄或高雅。 风雅 李少白书法 2诗文方面。 [of poems;literary pursuit]。《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引证解释 1、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①汉 班固 《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②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③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曹秋岳 称 李天才 长律诗云:《风》《雅》以来,仅有斯制。 2指诗文之事。
①南朝 梁 萧统 《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②五代 齐己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且寻风雅主,细看 乐天 真。”
③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 黔中 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 3风流儒雅。
①晋 陆机 《辩亡论上》:“风雅则 诸葛瑾 、 张承 、 步骘 ,以名声光国。”
②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坡 云:‘这汉病中瘦则瘦,俨然风雅。’”
③《明史·文苑传四·袁宏道》:“﹝ 宏道 ﹞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
④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忆儿时》:“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4教化规范。
①《文选·皇甫谧》:“至于 战国 ,王道陵迟,风雅寝顿。” 李善 注:“《汉书》曰: 春秋 之后, 周 道寝坏,而贤人失志。”
②唐 李白 《赠常侍御》诗:“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③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 唐太宗 见进士等第,怪其无 张昌龄 、 王公谨 名。 王师旦 曰:‘二人有文无行,恐变陛下风雅。’” 辨析 风雅:<<诗经>>确立的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不是指风雅体裁,而是指体现在<<诗经>>“风”“雅”中的艺术创作精神,即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汉乐府缘事而发,建安诗人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它引导后代文人在感情抒发上寻求一个健康向上的正确人生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 相关词语 开头相同: 风餐露宿 风影敷衍 风云变色 风范 风月主 风望 风清月明 风土人情 风鹤 风色 风机 风云月露 风派人物 风驰电卷 风汉 风回电激 风波亭 风矩 结尾相同: 清雅 禋雅 奥雅 闲雅 周雅 彬雅 都雅 嫺雅 明雅 循雅 贤雅 超雅 季雅 俊雅 逸雅 优雅 雍容尔雅 寅雅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本文2023-11-03 01:47: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