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参的药材信息
来源:为炭角菌科真菌黑柄炭角菌的菌核。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出地下菌核后,洗去污物和砂粒,风干后备用。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心;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安神;止血;降血压。主治失眠;心悸;吐血;衄血;高血压病;烫伤;壮阳;平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
附方:本品因色乌黑,具有人参样补气作用而功效灵验得名。民间传说此物系鸡纵菌窝内的蛋状菌核,故名鸡纵蛋。《灌县志》: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动,故谓之雷震子。
首先买来的骨头用刀剁开,再用冷水浸泡2—3小时。
浸泡好的骨头冲洗干净,准备一个炖锅加入水,把骨头放进来。
等水慢慢沸起来,上面会浮起一层血泡。
用勺把浮起的血泡撇清不要。
这时要把配料准备好。洗干净所有的配料。把葱打好结。姜用刀背拍扁,红枣用小刀划几个小口子,这样才能释放更多的营养。枸杞所有配料备用。
上述的配料一起放入锅里,不要立马把盖子盖上,要用大火煮5分钟,这样可以去腥。5分钟后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炖15—2小时左右。
炖熟前五分钟再开盖放入适量的盐。就这样一锅鲜美的骨头就做好啦!
汤真的很好喝,很鲜美!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鸡屎藤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鸡屎藤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鸡屎藤的药理作用 29 性味 210 功能主治 211 鸡屎藤的用法用量 212 附方 213 鸡屎藤的临床应用 2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鸡屎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鸡屎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鸡屎藤 1 拼音
jī shǐ téng
2 《辞典》:鸡屎藤21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22 拼音名Jī Shǐ Ténɡ
23 鸡屎藤的别名斑鸩饭、女青、主屎藤(《质问本草》),却节(《李氏草秘》),皆治藤、臭藤根(《纲目拾遗》),牛皮冻(《植物名实图考》),臭藤(《天宝本草》),毛葫芦(《岭南采药录》),甜藤(《广西中兽医药植》),五香藤、臭狗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香藤、母狗藤(《四川中药志》),鸡矢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风藤(《福建中草药》)。
24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
25 原形态蔓生草本,基部木质,高2~3米,秃净或稍被微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 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叶间托叶三角形,长2~5毫米,脱落。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白紫色,无柄;萼狭钟状,长约3毫米;花冠钟状,花筒长7~10毫米,上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合。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光亮,草**。花期秋季。
26 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巖石上。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27 化学成份含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
叶含熊果酚甙086%及挥发油等。
28 药理作用鸡屎藤水煎馏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板法)。腹腔注射001毫升/克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开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产鸡屎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煎剂给大鼠口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29 性味甘酸,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苦,平。"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酸,平。"
210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②《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④《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⑥《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⑦《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⑨《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211 鸡屎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212 附方①治气郁胸闷,胃痛:鸡屎藤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食积腹泻:鸡屎藤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鸡屎藤干根五钱,猪小肚一个。水炖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屎藤根四两,红小芭煎头四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⑤治红痢:鸡屎藤根四两,路边姜二两。炖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小儿脱肛:皆治藤近根之头,老者,酒蒸晒十次,和羊肠煮食之。(《岭南采药录》)
⑦治关节风湿痛:鸡屎藤根或藤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⑧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⑨治背疽:鲜鸡屎藤二两,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⑩治跌打损伤:鸡屎藤根、藤一两。酒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⑾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三两,绿豆一两。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213 鸡屎藤的临床应用①止痛
取鲜鸡矢藤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4小时后可重复用药或连续用药。适用于胃肠疼痛,胆、肾绞痛,各种外伤、骨折、手术后疼痛,神经痛等。治疗537例,疼痛消失328例,减轻197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977%。如将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液行痛点或穴位注射,可以治疗腰腿痛。实践中观察到,药物气味越浓,止痛效果越好,有些患者用药后,从呼气和尿中能闻到鸡矢藤味,可能因鸡矢藤有效成分为一种挥发性物质,由呼吸道和尿排出之故。注射时对局部有轻微 痛,加入适量普鲁卡因液可减轻;少数病人用量过大有头昏感,余无其他副作用。此外,亦可将鸡矢藤切碎用米酒浸泡7天,每次5~10毫升,日服3次,用于胃肠痉挛性疼痛。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以鸡屎藤叶或嫩芽擦患处,每次5分钟,每日2~3次。11例神经性皮炎治疗后痊愈8例,好转3例;5例湿疹,10例周身瘙痒症,均治愈。治愈时间一般7天左右,短者2~3天,长者需2~3月。
③治疗慢性骨髓炎
以牛皮消(即鸡矢藤)1两(鲜),红孩儿5钱,加红糖适量,每日煎服2次。同时用牛皮消叶、水莽根、麻兜适量,加少量食盐捣烂外敷,每天1次;创口脓尽后换用冰片、牛皮消粉外敷。观察10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5个月;结果8例痊愈,近期控制1例,好转1例。见效最快者2周,症状改善最迟者2月。内服无显著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④治疗瘤型麻风反应
用鸡屎藤叶茎1000克加水过药面蒸馏,取蒸馏液1000毫升按制剂规程制成静脉注射液,每日静脉注射1次,每次30~50毫升,2~5天为一疗程,发高热时可用鸡屎藤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200毫升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瘤型麻风反应37例,显效(用药第五天反应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5例,好转(反应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7例,无效5例。此药具有消炎利水作用,对麻风的关节反应、淋巴反应有较好疗效,对结节性红斑反应及神经痛疗效较差。
214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鸡屎藤的方剂 白花蛇舌草
。2捣敷痈肿疮疖,毒蛇咬伤。化学成分:本品含鸡屎藤次苷及其甲脂、车叶草苷酸、去羟栀子苷酸、熊果酸
鸡血藤煲鸡蛋拼音:jīxuèténgbāojīdàn处方:鸡血藤30克鸡蛋2个制法:将鸡血藤、鸡蛋加清水两碗同
三满丸拼音:sānmǎnwán《鸡峰》卷十四:方名:三满丸组成:恒山末1鸡子壳,白蜜1鸡子壳,生鸡子白1
药鸡蛋卷三:方名:药鸡蛋组成:破故纸(炒,为末)8分,鸡子1枚。主治:赤白带下,虚寒诸症。用法用量:将鸡
乌灵参炖鸡拼音:wūlíngshēndùnjī处方:鸡1只乌灵参100克酒姜葱盐各适量制法:1乌灵参用温水
更多用到中药鸡屎藤的方剂用到中药鸡屎藤的中成药 通迪胶囊
囊的主要成份:三七、紫金莲、大青木香、七叶莲、鸡屎藤、细辛。通迪胶囊的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散瘀止痛
抗骨增生片熟地黄240g鹿衔草136g骨碎补(烫)136g鸡血藤136g*羊藿136g肉苁蓉136g莱菔子(
艾叶生姜煨鸡蛋iāngwēijīdàn处方艾叶15克生姜25克鸡蛋2个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
艾烟丸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
艾叶鸡蛋汤拼音:àiyèjīdàntāng处方艾叶50克鸡蛋2个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
更多用到中药鸡屎藤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鸡屎藤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六禽部上品]羽虫
无毒附头肪肠屎白翮羽卵生丹雄鸡(出神农本经)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通神杀毒辟不祥○头主杀
《本草害利》:[肝部药队〔补肝次将〕]鸡凡热病初愈,痈疽未溃,素有风痰人,咸忌之。年久老鸡,脑有大毒,食之能发疔。中其毒发疔者,以玉枢丹解
《本草从新》:[卷十六禽兽部]鸡。属巽属木。(故动风。)补虚温中。(日华曰∶黑雌鸡、补产后虚劳、马益卿曰∶妊妇宜食牡鸡、取阳精之全
《本草述钩元》:[卷三十禽部]鸡矢白雄鸡矢乃有白。腊月收之。白鸡乌骨者更良。气味微寒。主治中风失音。及白虎风贼风。风痹破血。和黑豆炒。
《本经逢原》:[卷四禽部]鸡见到乌灵参的地面杠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开挖:
1 找到乌灵参的子座,从地面开始顺着根部进行挖掘。
2 使用手持工具进行挖掘,精细控制挖掘深度和力度。
3 挖掘的深度约为半米到三米,具体视情况而定。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挖掘时请小心,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乌灵参的生长环境:生于温暖山坡土层较深处或河堤土坡上土栖白蚁遗弃的菌圃腔内。
乌灵参,中药名。为炭角菌科炭角菌属真菌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 (Klotzsch) Cooke的菌核。植物黑柄炭角菌,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生长在温暖山坡土层较深处或河堤土坡上土栖白蚁遗弃的菌圃腔内。
乌灵参是菌核球形、椭圆形或卵形,偶呈扁块状,长4-10cm,直径1-7cm,表面黑褐色或黑色,略具光泽,密布不规则细皱纹。一端有圆形凹窝,呈“肚脐”状,另端有突起的蒂迹,其顶端常裂开似鸟嘴状。体较坚实,不易破碎,断碎面不平坦,白色或黄白色,质细腻,稍带软性。偶有皮纹粗糙,体轻质松泡或枯空者。气特异,味甘。
乌灵参的形态特征
黑柄炭角菌,别名黑柄鹿角菌《孢子植物名称·补编》。菌丝体白色,直径8-14μm,交织成网状,密布于废弃的黑翅土白蚁菌圃腔内。成熟时,部分菌丝集结形成菌核。菌核球形、椭圆球形或卵形,故有“鸡(土从)蛋”之称。外表褐色或黑色,直径15-8cm,与菌丝连接处有圆形凹窝,菌核长成后逐渐与菌丝脱离联系,呈“肚脐”状。
菌核内部白色,肉质绵软,有类似鸡(土从)菌的香气。味甘甜。菌核上端有柄悬着于白蚁穴上壁,并与假根相连。假根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直径2-3mm,外表黑色,内部白色,常有分枝,曲折蔓延生长于泥土中。其上与子座柄部相连,子座散生或群生于地面,多单枝,偶有从柄部分枝者,呈圆柱形,连柄高4-18cm,柄长1-6cm,直径2-5mm,外表黑色,内部灰白色,中心黑色。
子座棍棒状,长3-12cm,直径25-7mm,中部稍粗,顶端圆钝,初生时灰白色,后变为褐色,外表有疣状突起的子囊盖,子囊壳椭圆形,埋于子座外层,子囊盖外突,疣状孔口黑色,子囊孢子众多,类球形,熟时黑褐色,侧丝单根或分枝。
以上内容参考-乌灵参
本文2023-08-05 07:51: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