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孔子《论语》中孝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论述孔子《论语》中孝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第1张

论语》中孝的主要内容

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第二》

9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第一》

10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第十》

11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张第十九》

论语中说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原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家主、上级)在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不在的时候要看他的担当:如果父三年(长时间)不在他都能担当起为父的责任,那可以说是孝了。

孝正常是子女对父母(下级对上级)的,但当父亲不在或无法承担为父的责任时,自己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兄弟(家族)的行为是孝,而不是悌。

父没观其行,观的就是他能不能担当起“孝”的责任。这里不谈母,就是因为:只要父不在时,你就要承担,不管母在不在!

父没是怎样的没?我理解是三种可能:1、去世。2、出远门。3、父还在,但失去为父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撑不起这个家了。

听说孔子的弟弟是个傻子,孔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家了,这种养家是一种孝。人常说“长兄为父”,意思就是长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听长兄的话,是孝,长兄扶养我们,也是孝。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礼的用处,贵在和谐。“这是古代圣贤的总结出来的道理,这样做比较好”,以小事大、做为晚辈侍奉长辈,如需加以劝谏,我们要通这样的方法。长辈有错我们却不以行动去帮助改正、只为了和气而和气;或者在劝谏时不以礼加以节制、只是一味地死劝硬劝。两者都不是好的方法、都不可行。

上句谈父没如何观其行,本句谈父在如何观其志?

父在且志存高远,那我们只要顺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就好了;如父在且与已志不同,那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要劝说:要引用过去的圣贤道理、技巧的劝说,更要反复地劝说。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在得到信任、并且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劝说。(劝说时)内心要恭敬,外表要合乎礼仪(规矩),这样可以避免让人觉得我是在羞辱他。因为(这样)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失去别人的好感、亲近感),所以也是可以效法的。

以上是孝的两种方式,观其行时要有担当、观其志时要有技巧。

孝的问题一解决,弟、忠、信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原文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拜访孔子,并请教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时,孔子说“没有违背”。

樊迟驾车时,孔子说,孟懿子问我什么叫作孝,我答复他“没有违背”。“樊迟曰:何谓也。”老师,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在活着的时候,儿女孝敬他——“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这就成了。

什么是礼?根据什么样的礼,这是要因时因地而定的。你觉得这样做对,大家也觉得这样做对,就是礼。

再说下无违和不违。别人不违背(自己)叫做无违,自己不违背叫不违。

所以从孔子“无违”的回答可以推断出:孟懿子问孝是问“别人怎么对待我才算孝顺”,而不是问“我该怎么做才算是孝”。

从本段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孟懿子问孝的反应很冷漠:两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却向樊迟解释了一大堆,为什么呢?且和下段连起来分解: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儿子孟武伯也来问孝,孔子的答复,和答复他父亲的是两样的。孔子说作为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子女过得不好,所以你自己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了。

从这两段来看:1、孟懿子为什么问孝?做为父亲,他问孝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要求儿子孝。2、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比较反感,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无违”,也就是说“你儿子只要没有违背礼,就算是孝了”。同时向别人解释了无违的意思,言外之意是:做为子女,不要理会父母违礼的要求。3、反感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孝应该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孟懿子却想用孝去要求别人。4、儿子孟武伯问孝时,孔子的答复看起来很过分,实际上也是有“矫枉过正”的意思。

原文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尊重的心,就不是真孝。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有时谈了一整天,他都说对对,从来没有反对过我的意思,看起来笨笨的,但晚上我回家再想想他私下里说的话,对我的启发还不少。颜回,他聪明呀。

以上五段谈孝,为什么?因为我们做的官都是小官,不管是民选的、还是公派的,我们的头上都有个上级,以上五句其实就是教我们怎样对待上级:1、对上级的要求要做到不违反礼(规则),如果做了违法的事,承担责任的往往是你而不是上级;2、自己过得好是最大的孝;3、对上级要有尊敬的心;4、要有好的态度;5、如果能像颜回那样对上级,就最好了。

论语中关于孝的章节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为。”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对“孝”的论述篇幅多,观点鲜明。可见我们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对“孝道”有了系统的论述,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根本。我们的文明进步就是基于对祖先的感恩,一步步积累经验而来的,所以没有孝道,就是忘本,我们人类也就走不到今天,也就是本立而道生了。

    有了孝心还不够,如何行孝、尽孝?《论语》也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和方法,给我们当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孝,还要真正做到“孝敬,孝顺”,有礼有节,“能养、无违、几谏、有方、不改道、无疾忧、劳无怨、莫色难。”

论述孔子《论语》中孝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

论语》中孝的主要内容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2 子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