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的历史沿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三苏祠的历史沿革,第1张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田分二沟:其近宅者归苏祠,以赡僧”。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

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此楼始建于南宋,因陆游登临此楼拜苏东坡遗像并赋诗赞誉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此楼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1983年题匾。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至今,祠堂个别方墙等存有民国建筑风格的一些痕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三苏公园”题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的“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又立于三苏祠。蒋中正在碑文中赞:“(三苏祠)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9年解放后,三苏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初,县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4年10月,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转“暂不培修”。1956年8月,眉山县成立了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9月开始培修。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并接待首批原苏联专家。

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在三苏祠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1984年,由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局批准,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三苏博物馆。

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苏祠楹联(苏洵、苏轼、苏辙)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希望对您有帮助

雪泥鸿爪

一道美食(东坡肉),蕴藏生活智慧;一首词,传唱大江南北(明月几时有);一种人生态度,凝练幸福生活的秘诀。

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地被呈现、描绘和刻画。

人们诵读苏东坡的文章辞赋,临摹他的书法,谈论他的生平轶事。

他是永不过气的偶像,追随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是什么铸就了苏东坡的魅力?让人们对他喜爱至今。

公元1079年的腊月,北宋王朝最高司法机关,御史台的监狱里,关押着一个特殊的囚犯——苏东坡。在牢狱里,苏东坡度过了一百多个日夜,旷日持久的大雪,让苏东坡怀念起老家眉山,岷江河边,一座温暖向阳的小城。

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传说,“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人们借助这句话,寄托对三苏才华的仰慕。

今天的三苏祠,曾经是苏家的老宅,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是从这扇门里走出来的,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公元1056年春天,苏东坡平生第一次,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前往汴京参加科考。

苏东坡最大的幸运,就是他父亲带着他去考进士那一年,遇上欧阳修。欧阳修是这场考试的主考官,他也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当时,空虚造作的文风泛滥。欧阳修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方法,就是,你心里有什么,你就写什么。用一种自然的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让苏东坡赶上了,所以说这是天地的际遇。阅卷时,欧阳修读到一篇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他拍案叫好,打算把此人取为第一。他非常高兴,但是又不能录他为第一名。因为北宋的科举考试是糊名的,欧阳修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欧阳修一想,能把文章写得这么精彩的,估计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如果给自己的学生第一名,怕被人误会,于是给了个第二名。拆去糊名的纸片,欧阳修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曾巩,而是苏东坡。

后来,欧阳修说,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经常读他的文章冒汗,他说三十年后,没人知道我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东坡)。

在文人地位极高的宋朝,苏东坡二十岁高中进士,三十岁时,他已成为名头最响亮的大文豪。然,东坡身上有一个弱点,就是他的性格,才华外露,他不考虑别人当时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公元1601年,苏东坡来到凤翔府任职,年轻气盛的苏东坡和太守陈希亮个性不合,他们的关系陷入僵局。

按照惯例,大家过节的时候,在一起聚聚,人家邀请苏东坡,他不去参加。过中秋节,你不到知府厅来参加宴会,罚单下来,罚铜八斤。苏轼心里就更不痛快了,一个很骄傲的,成长在赞美声中的人,突然遇到这样一个人,心里很难接受。

不久,苏东坡找到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太守陈希亮修建了一座凌虚台,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文章。苏东坡就借着写《凌虚台记》,大发牢骚。这个地方原来是宫殿连宇,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而现在呢?只剩残垣断壁。你现在建这凌虚台,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残垣断壁,建筑是这样,人事就更是如此,不要看有些人现在得意一时,将来终归也会有该得的报应。

苏东坡借着凌虚台感今怀古,暗含讽刺。没想到,这篇文章陈希亮一字未改,刻在石碑上,立于凌虚旁。

若干年后,苏东坡历经风雨,想起这件事,他非常后悔。他给陈希亮也写了墓志铭,他在这个墓志铭中,表达了自己少不更事的悔恨。

苏东坡入仕之初的宋仁宗年间,表面的太平之下,掩盖的是积贫积弱的王朝。北宋,国库空虚,经济困难,就是神宗的一个太后,想做个寿,都拿不出钱。不改革,国家没有钱,军队也很难抵御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党项人,非变不可,不变恐怕真要亡国。

公元1067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他任用王安石施行改革,力图自强,这就是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想要所有的人都变成一种人,一种小的机器人,他希望有统一的想法,统一的行动。)(王安石要快,要高效。不允许讨论,不允许批评,决定他用的人就是很年轻,资历不够,然后一心想往上爬的人。) 别有企图的官员混进变法机构,新法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朝廷官员以支持变法与否而分裂成两派,内耗式的党争愈演愈烈。

其实,说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是一种误解。苏轼并不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反对的是王安石变法变得太快太急,宋神宗急于作出改变。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独断,让苏东坡陷入了忧虑。

王安石是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人,他说服人的能力是一流的,而他恰恰说服了最有价值的人,就是神宗。这两个人都是法家的信徒。骨子里他们信法家,他们要高效地推行一些政策。

明知是以卵击石,苏东坡还是忍不住要发声,他写下了《上神宗皇帝书》,就经济、军事以及变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想朝廷更好,国家更好。他希望社会的制度是合理的。他也曾说,如果不让我把我想说的话能痛快地说出来,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然而,苏东坡的劝谏无法扭转大局。王安石变法的第三年,欧阳修辞官退隐林泉。不久后,司马光也递交辞呈,隐居洛阳。

公元1071年,七月里,苏东坡来到杭州任通判,在江南绵绵细雨中,他听到了百姓的哀怨与痛哭。

亲眼目睹那种苦痛以后,苏东坡只能通过文章来代替老百姓,表达悲愤。此后,苏东坡先后在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出任地方官。他在杭州修水井,在密州捕杀蝗虫,在远离朝廷的地方,苏东坡实实在在地为百姓造福。他到了徐州,正赶上夏天,黄河那会从徐州再入海,城里人都跑了,只有他,戴上斗笠,拿起叉来,挽起裤脚,到抗洪前线去。大家一看太守都不走,于是这群人又回来了抗洪。

苏东坡率领军民抵御洪水,得到了皇帝嘉奖,他不会想到,这让朝廷上的小人们妒火中烧。

在湖州的时候,苏东坡就闯了一个祸。 在古代,朝廷让你去哪里,你都要谢恩。他就写了一个“谢表”。可能心里憋着一股气,他在上表中就说,皇上,你怕我在朝廷施展不开我的才干,把我放在基层,或许还可以为老百姓做点事。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湖州谢上表》)

御史台的官员,弹劾苏东坡在《湖州谢上表》中,大放厥词,愚弄朝廷。接着他们找出苏东坡的诗集,指责苏东坡讥讽朝政。 的确,苏东坡写诗和文章讽刺新法,他本来对新法就有意见,比如,他有一首诗说,新法推行了以后,农民光是走你这些程序,一年倒有半年住在城里头,天天盖章了,别的倒没有什么实惠,带着一起来的孩子,连城里的口音都学会了。(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很明显,是在讥讽新法。那么,还有一种,就是诬陷苏东坡。像他写过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他说桧树这个根在地底下盘,它弯曲,这只有谁知道呢?只有地底下的龙,叫蛰龙知道。结果,当时的一个官员叫王珪。王珪说,陛下才是龙,苏轼不求真龙,跑到地底下去求蛰龙,这就是诬陷皇上。那这罪名就大了,这是欺君之罪啊。

此时的苏东坡还高枕无忧,有人偷偷告诉他,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

一开始,苏东坡心里没愧,所以,被人检举,他就觉得,行了,这回我不愁我的诗皇上看不到了。

御史台发出了逮捕苏东坡的命令,最先得知这个坏消息的是苏东坡的好友,当朝驸马王诜,王诜立刻派人向苏东坡通风报信。

苏东坡在生活中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感性的人,面对生死,眼都不眨,不是,他害怕!以至于后来办案人员来找他,他和他的副手通判说,我是不是得穿着罪犯的服装?通判冷静地说,现在还没有定你的罪呢,你还是朝廷的命官,你就穿着身上的朝服出去就行。

前来抓捕苏东坡的差官气势汹汹,径直闯入州衙。苏东坡战战兢兢迎了出来。来抓的这个人叫皇甫遵,一句话也不说,他就是来吓唬人的。而苏轼果然被吓唬住了,他说,这回来只怕是要赐死了,死也不要紧,你让我回去跟我的家人诀别一下吧。这个时候,皇甫遵才开口,说不至于死。但是做法却很粗暴,他下令差役,用绳子把苏东坡捆起来,押往京城受审。

御史台的大院里,树上经常落有乌鸦,因此人们也把这里称为乌台。关押苏东坡的地方,正是乌台监狱。他自己形容,这里是一百尺高的,像深井一样的监狱,仰头看的时候,只看到很小的一片天,用了一个词叫“侮诟通宵”,羞辱他,通宵不让睡觉。

苏东坡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于是把含有剧毒的青金丹埋在土里,他准备,有朝一日在必须面对死亡时,自我了断。

苏迈给他送饭,父子俩就有个约定,说假如要判死刑了,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送一条鱼来。

因为花光了盘缠,苏东坡的儿子苏迈决定暂时离开汴京,去找朋友筹钱。他找来亲戚,替自己为父亲送饭,结果这个亲戚,可能想给苏轼改善生活,送了一条鱼。苏轼一看这个鱼,心想,完了,这下完了!绝对要死了。

苏东坡想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他给自己最牵挂的弟弟苏辙写了两首诗,这诗里有一句非常有名,就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不独是才华无二,他们的兄弟感情也是千古之下,只此一对。

苏东坡一生,宦海几度沉浮,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最他最大的慰藉。苏东坡第一次为官,到凤翔赴任,在途中他给苏辙写了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带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飞鸿这种优雅的鸟,它不是在天上飞,是在雪泥里践踏。我们每个人都会被人生当中很多沉重的东西,累赘的东西,拴在这个地面上,这是一种很悲哀的情景。“泥上偶然留指爪”,雪是会化掉的,泥也是会干掉的,我们每个人,一生在世,留下的一点点的印记,之后就没有任何印迹留下来了。

雪泥鸿爪。这四个字宿命般地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写照。

在这首诗里,他兄弟两人不仅仅是在雪泥上崎岖地跋涉,而且是骑驴,那个驴还是个蹇驴,从一个优雅的飞鸿变成一个蹇驴,又可见苏东坡的一些人生幽默。在他经历的那些苦难后依然能活下来,很多靠的是他对自身状态的一种幽默感,与和弟弟的相对一笑的相知相惜。

此时,雪泥鸿爪都已从苏东坡的视线里消失。他对世界充满善意,他无法理解自己何以遭受这样的噩运。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就是“乌台诗案”为什么要抓他。很对,有人想要置苏东坡于死地,然而在这生死之际,挺身为苏东坡详情的人更多。王安石也托人带话给神宗,说圣明时代,是不能杀有才之人的,曹太后生病期间,神宗去探望的时候,太后说,先帝在的时候,认为这两兄弟都是宰相之才,我劝你现在赶紧把他放了,你把他放了,我才能好起来。

大家的援救,也等于给了神宗一个台阶下,于是,“乌台诗案”告一段落了。朝廷的判决终于降临,苏东坡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身为有罪的官员,苏东坡不准擅自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文。

“乌台诗案”终于尘埃落定,苏东坡走出御史台的监狱,是在公元1079年旧历除夕之前,他已在这里,被关押了130天。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东坡在漫天风雪中,踏上了通往黄州的路途。那时的他,一身鲜血,遍体鳞伤。“乌台诗案”让他领教了朝廷的黑暗,所幸他没有被推向断送台,前路迷茫,苏东坡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他不会想到,天高地远的黄州,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之地。

原文不是我写的,是我根据央视记录片逐句记录。我写的在后头。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洵苏轼苏辙,苏门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美名历代传扬。而其中,又以苏轼苏东坡最令人称道,人们对这位大文豪的仰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艺,更是因为他穿越岁月而依旧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优美情操。

苏门三父子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父子三人在文学上造诣极深,虽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青少年时喜好游历名山大川,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精研“六经”百家之书,稽考古今成败之理。嘉祐初年,受成都太守张方平、雅州太守雷简夫举荐,携二子苏轼、苏辙进京,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并上《权书》《衡论》《机策》等文章二十二篇。文章一出,轰动京师,天下学者竞相仿效。后经举荐,破格录用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等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即卒,享年五十八岁,加封为光禄寺丞,赠太子太师,世称“文公”。

苏轼(1037-1101年),苏洵长子,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政绩卓著。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病逝于常州。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标志着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诗称“苏诗”,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称“苏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明清小品文先河;他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为“宋四家”之一;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其绘画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在农业、水利、医药、军事、音乐、烹饪、养生等领域亦著述甚丰,创造极广。苏轼的影响早已跨越时空,跨越地域,成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

苏辙(1039-1112年),苏洵次子,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十九岁时与兄苏轼同榜进士及第。先后任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陈州学官、齐州掌书记、南京签判。后因故贬筠州盐酒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以绩溪令被召回朝廷,七年之中八次升迁,擢升为门下侍郎,一展政治抱负。后再次贬谪筠州,远谪岭南。遇赦北归后,从此寓居颍昌(今河南许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南宋时追谥“文定”。

三苏家风家训

“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三苏之所以为历代传扬,与其醇厚家风有很大的关联。苏氏一门家风笃厚,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皆留下大量与家风家教相关的文字与诗词。

苏洵撰有《苏氏族谱》一卷,包括《谱例》《苏氏族谱》《族谱后录上篇》《族谱后录下篇》《大宗普法》《苏氏族谱亭记》等六篇,概述了苏氏家族的起源发展,记述了苏氏先祖的嘉言善行,教育后代不忘祖宗先人,孝悌忠信、和睦友爱,继承和发扬先辈优良传统。此外,苏洵另有一篇《名二子说》,解释了为两个儿子命名的缘由,寄托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告诫。

苏轼也非常重视总结家族优良家风,教育子侄。他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记先夫人不残鸟雀》等讲述了母亲程夫人的教子事迹,弘扬仁厚、不贪财的道德理念。他对于弟弟和侄子侄孙的教育,多为诗文书信形式。

苏轼和苏辙感情很深,认为弟弟“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辙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几十年间,兄弟二人相互勉励,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留下《初别子由》《送子由使契丹》《和子由渑池怀旧》《狱中寄子由》等不少感人篇章。他还教导子孙后人要多读史书,写文章不能一味追求辞藻的华美,“期于适用乃佳”。做人方面,他教导后人要保持宁折不弯、豪放刚直的风骨。在给侄孙元老的信中,他说自己虽被贬到海南,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但“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另外,苏辙之孙苏籀(zhòu)曾撰录苏辙语录一卷《栾城遗言》,“以示子孙”,也是苏氏家风家训的重要呈现。

“三苏”家风家训精选

孝慈仁爱

原文:少而孤则老者字之,贫而无归则富者收之。而不然者,族人之所共诮让也。——摘自苏洵《苏氏族谱亭记》

注释:字,作动词义,抚育,养育;诮,责备,谴责。

译文:如果有年纪幼小的孤儿,那就由族中成年人来抚育;如果有贫穷而无家可归的人,那就由族中富有的人来收养。要是有不这样做的人,那么全体族人都要来谴责他。

原文: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摘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译文:侍奉父母要尽到最好的孝心,兄弟之间要互助关爱,与朋友相处要坦诚守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别人要宽宏大量。

三苏祠·晚香堂

读书正业

原文:侄孙近来为学何如?想不免趋时。然亦须多读史,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所学便为弃物也。海外亦粗有书籍,六郎亦不废学,虽不解对义,然作文极峻壮,有家法。二郎、五郎见说亦长进,曾见他文字否?侄孙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柳文。有便,寄近文一两首来,慰海外老人意也。——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之三》

注释:六郎,苏轼幼子苏过;对义,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二郎、五郎,分别为苏轼长子苏迈、次子苏迨。

译文:侄孙你近来学习怎么样?恐怕也避免不了赶潮流。即使这样也必须多读史书,务必使所作文章的文采和实际内容相一致、相符合,能有实用价值才算好文章。不要一旦得到科名以后,便认为平日所学的东西就再也没有用了。我在儋州(今海南)也略有一些书籍,六郎苏过在我身边,他没有放弃学习,虽然还不太会写科举考试中解读经义的文章,但所作文章语气高昂雄壮,有家传的法度。二郎苏迈、五郎苏迨均没有在我身边,听说在做学问方面也都有长进。你曾见过他们所写的文章没有?你要熟读《汉书》《后汉书》和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如果方便的话,寄你最近所作文章一两篇来,以安慰我这个远居海外的老人。

修身立德

原文: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苏洵《名二子说》

注释: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辙,车轮压的痕迹,车轮印。

译文: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对于车子都各有所用,唯独车前可凭扶的横木,却好像没有用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子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轮印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却从来都不参与其中。虽然这样,车毁马亡时,却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很好地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非义不取

原文:功废于贪,行成于廉。——摘自苏轼《六事廉为本赋》

译文: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

原文: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摘自苏轼《前赤壁赋》

译文:倘若本不是我应当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去求取。

积极上进

原文: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轼《砚铭训》

注释:《砚铭训》,苏轼在送别长子苏迈去做县尉时,曾赠予儿子一方砚台,并在砚台上刻了四句铭文。

译文:用这方砚台学习圣贤之道,应当经常是如饥似渴的;用它追求上进,应当经常有所惊醒;用它书写治理财政的规章,应当经常考虑多给予民众利益;用它书写狱文,应当经常想到多给予犯人悔过自新的机会。

豁达乐观

原文: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讯。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瘁,不复如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得书久矣。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又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忧。——摘自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之二》

译文:侄孙元老秀才:很久没有通音讯了,不知最近身体可好?四川的家人,都得不到他们安好的消息。我住在海南岛,情况一如往昔,只是近来生病,瘦了一些,不如往日那样健壮了,不知道这剩下的岁月还能不能与你再见面。循州和惠州也很久没通音讯了。贬谪在外的凄凉孤寂,我不说你也明白。加上海南岛连年荒灾,吃饭生活等事很是艰难,泉州和广州的商船也很久没来了,因此连药品、咸菜、鱼酱等物都缺乏了,穷困到这种地步,只有听天由命了。我和儿子苏过相伴过日,好像两个苦行僧。不过心中依然超脱自得,没有改变心意,你知道了这些,也不必替我们担忧。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苏氏家风家传,超越了一宗一脉的意义,已经载入中国人的口碑。抑扬顿挫的吟诵,大量的圣贤遗迹,至今仍然鲜活的传说,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传扬着历代传承的中华精神。

  天,下着蒙蒙细雨,但是老师也带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参观美丽的三苏祠。

  来到三苏祠,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棵又高又壮的银杏树,微风一吹,它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微笑着向我们点头。它已经活了300余年,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沿着走廊上去,是苏家大院,大院的横匾上写着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文献一家。横匾的两旁还有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大院的正中央是正殿,正殿里有三苏父子的塑像,苏洵手中拿着书,看着前方,像在背诵诗词;苏洵的左边是苏辙,他手中拿着扇子,像在审判案子;苏洵的右边是苏轼,他手中也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我情不自禁地说:“三苏父子多有文化呀!”

  正殿的左边是三苏生平列馆,那里有苏轼的行踪图,他走遍了北宋的江山:有江西庐山、杭州西湖、小峨眉山……他在这些地方写过很多诗词,比如在江

西庐山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还看见了苏轼的书法作品,不拘一格,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高有

矮,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豪放性格。咦!那屋宇般大的“山”字是谁写的呢?原来是苏轼在连鳌山用扫帚蘸泥土写的。

  正殿的背后是蜡像馆,那里的蜡像栩栩如生,像真人一样,那里面还有好多故事呢!有乌台诗案、画扇判案……

  走出蜡像馆,往西走,我们来到了东坡盘跎像,苏轼半躺在石凳上,像在欣赏中秋之月,吟诗作文呢!

  又过一座小拱桥,我们来到了林子,啊!林子多美呀!有马兰花、有玉兰花、有海棠花……一朵朵、一簇簇,它们争奇斗艳,开得是那样美丽。每一朵花儿好像都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美丽,向人们放出灿烂的微笑。这时已经下午3s00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三苏祠。

  啊!美丽的三苏祠啊!我真想用一千支歌、一万首诗来赞颂你!

三苏祠的历史沿革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