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手,请指教,单选:《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各位高手,请指教,单选:《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第1张

“诗言志,歌永言。”这很类似于表现说的观点。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重大久远的影响。

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包括: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一)再现说:在文学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二)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流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本题应为表现说。

“诗言志”中的“志”是指志向、抱负、理想等等。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后来“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

《尚书·尧典》中记的舜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诗言志”的理论从而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

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忽略文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的抒情特点,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纵观文学史,对“诗言志”中“志”的内涵的理解的主流却是情志并重。

从《毛诗序》到刘勰、孔颖达、白居易,直至清代的叶燮、王夫之,都是如此。他们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应该说,对“诗言志”的这种理解比较符合诗的本质特征和实际作用,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以降,经历代累积,浩如烟海,蔚为大观。整个诗歌,有关情、色、性的描写,绵延不绝,贯穿始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沿这条线路寻幽探胜,时有所得,集成一文,分期贴出来,向方家请教,与读者分享。

分列目录如下:

 一.诗缘情

 二.情是何物

 三.打情骂俏

 四.相思调色

 一.美女如云

 二.螓首蛾眉

 三.软玉温香

 四.病态美

 一.巫山云雨

 二.浅斟低唱

 三.良宵苦短

 四.词艳赋

一.诗缘情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文学作品有多种形式,但在最初就是诗歌,其它文学形式是后来才陆续出现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按林语堂的说法,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就和诗歌有关,因为诗歌取代了宗教,为人提供灵性,活跃感情,医治心灵创伤。中国古代所有的学者都是诗人,至少是装出一副诗人的模样。即使在近、现代,小说、戏曲及其它一些种类的文学作品大行其道,诗仍然常常被当作的文学形式。

诗的原始形式应该是歌,有文字以后,歌词被记录下来,并逐渐与音乐脱离,就成为诗。中国的早期著作,如儒家六经,其中就有许多韵文,显示其与音乐的关系。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典籍中只称为《诗》,汉朝独尊儒术,学者们将其奉为经典,成为儒家六经之一。《诗经》中的作品,本来就是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就说明诗三百余篇都可以歌唱、伴舞、或用乐器演奏。《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自己也说过:“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诗本来可唱,当为定论。

诗歌是如何产生的,要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诗歌最初是简单的歌谣,与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有韵律,有节奏。《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葛天氏“投足以歌”的记载,就是载歌载舞。歌舞又是如何产生的?许多人认为产生于劳动,《淮南子道应训》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接受了这个说法,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举例说,在大家抬木头觉得吃力时,有人发出“杭育杭育”的叫声,就是文学创作,此人就是作家,是所谓的“杭育杭育派”(其实,“杭育杭育派”是林语堂对左翼作家的讽刺)。当然这只是后人的推测,远古的人对此没有记载,也无法记载,因为歌舞的产生必然早于文字。我们观察一般动物,它们“劳动”(比如捕食)时,并不一定发出声音,倒是它们发情时,会作出非同寻常的举动,发出特异的声音,与原始人类的歌舞颇有相似之处。因此笔者认为,人类的歌舞更可能是产生于情 欲的表达,歌舞者用动人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吸引异性,传达爱慕之情。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就是诗歌是有感而发,表现人的感情冲动。《毛诗序》说得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用诗歌表现情感的欲 望,常常受到排斥和压抑。《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闻一多先生考证,“志”从士从心,“士”训“止”,“志”的本义是停止在心上,指记忆、怀抱、意愿等。“诗言志”的意思就是,诗歌是用来表达襟怀抱负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所谓“文学的自觉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四科八体的文体论,曾指出“诗赋欲丽”,陆机在《文赋》中更明确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由情感而发,要绮丽华美,这就是所谓的“诗缘情”。“缘情”说后出,比“言志”说更准确地表达了诗歌的特征。其实二者本来相差无几,情和志的意思相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第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有点和稀泥,唐孔颖达《疏》则干脆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但长期以来,“诗言志”中的“志”被解释成经过礼教规范的思想,是“文以载道”之“道”,“诗缘情”中的“情”则被视为未经礼教规范的男女私情,造成古代文学批评“言志”与“缘情”的严重对立。

诗三百篇的诞生早于儒家,其中多有语言朴素感情纯真之作。朱熹《诗集传序》云:“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说明“国风”中的诗歌多来自民间爱情歌谣。这些作品是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源头,表现了人的真情实感,反映了人性的本质意愿,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诗经》之后,楚辞、汉赋、乐府诗,及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南北朝至明清的大量民歌,继承了“国风”的传统,使抒情诗在各方面茁壮成长。从总体上来说,抒情诗在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叙事诗基本上不成气候。如果诗不能“缘情”,只能“言志”,恐怕大多数诗歌都要被否定了。

孔子与《诗经》有不解之缘,司马迁记载孔子曾对《诗经》动过大手脚:“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就是说,孔子删除了十分之九的诗篇。学者们对删诗说疑而不信,但孔子对《诗》确有许多论述,特别强调《诗》的重要作用。他教导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又提出“温柔敦厚”的“诗教”:“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这些都对后世评价《诗经》和整个文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无邪”本是一句诗,出自《诗经鲁颂駉》,按闻一多的解释,“邪”为“穷”意,“思”本是语助词,这句诗的大意是“啊,无边无际”,但孔子却把它解作“思想无邪”了(《诗经讲义》)。其实,这一点早有人指出过,朱熹在《诗集传卷二十》中评注该诗时,虽重弹儒家老调,将“思无邪”解为“必使无所思而不出于正”,却引前人话说:“昔之为诗者,未必知此也。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等于默认孔子“合于其心”地断章取义。“思无邪”作为孔子对《诗经》的概括,过于简单和片面,却成为儒家的文学批评标准。孔子的本意似乎是说,《诗经》中的作品总体上没有很出格的地方,因此可用以教化百姓。但这三个字被后世奉为作诗的标准,要求诗歌内容符合社会道德,不能表现异端思想,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有害的影响,曾被鲁迅斥为“囚人的牢笼”。

历代许多名家都曾撰文,强调文学、特别是诗歌的抒情特征。《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云:“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诗品》序言开篇就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并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明确地指出能充分表达人七情六欲的只有诗歌。梁简文帝萧纲指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戒当阳公大心书》)梁元帝萧绎则说:“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脣吻遒会,精灵荡摇。”(《金楼子立言》)二萧都提到一个“荡”字,就是强调在文学创作中放任感情,不受拘束。白居易也指出诗以真情实感打动人的心灵,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从屈原的“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到韩愈的“不平则鸣”,都表明文学创作常常是感情涌动,一吐为快。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进一步指出诗人受到困苦环境的磨砺,“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才能写出优秀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

其实,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说,曾指出过诗“可以怨”。对于“怨”,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毛诗序》也说“下以风刺上”,但又说“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仪”,给怨刺加上了框框。朱熹将孔子的“怨”注为“怨而不怒”,淮南王刘安《离sao传序》也早就说过:“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悱而不乱”,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则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所以怨刺是有界限的,“刺”只是所谓的“美刺”,不能违反“温柔敦厚”的诗教,更不能破坏封建伦 理秩序。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曾刊行民间歌曲集《山歌》,他在《山歌序》中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晚明公安派提出在文学创作中“独抒性灵”,清代中期的袁枚将“性灵”说借来论诗,指出“性情以外本无诗”,并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模仿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也作了一首“论诗”诗:“天涯有客号玲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随园诗话卷五》)还有大批民间作者,不知“温柔敦厚”的诗教为何物,管它什么“言志”、“缘情”,只是有感而发,直叙心声,正如金圣叹指出的:“诗者,人之心头忽然一声耳,不问妇人孺子,晨朝夜半,莫不有之。”(转引自林语堂《吾国吾民》)笔者在这篇系列文章里,除了谈论很多文人学士精美的诗歌作品外,也将提到不少民歌,它们虽多为粗俗之作,但是真情流露,也颇有趣味。

《诗经》的开篇《关雎》,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对这首诗的解释众说纷纭,有说是讽刺帝王的,有说是颂扬后妃之德的,有说是婚礼上的赞歌,还有说是民间情歌。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些问题,而儒家“后妃之德”的说法可能是最牵强的。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给儒家对《关雎》的评价定下了一个基调。《毛诗序》首句就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这种解释被后人继承,如《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云:“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贞一,故夫人像义。”孔颖达《疏》亦云:“二《南》之风,实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妇之性,人伦之重,故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此诗之作,直是感其德泽,歌其性行,欲以发扬圣化,示语未知,非是褒赏后妃能为此行也。”以上的说法都比较笼统,属于概念化的评价,朱熹《诗集传关雎》则说得比较具体:“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按他们的说法,《关雎》中的“君子”是指文王,“淑女”就是文王之妃太姒,而这篇诗作是借后妃之德来教化百姓。此种解释,不是将《诗》作为文学作品,而是当成了伦 理的附庸、政治的工具、宣扬儒家思想的教科书。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读《关雎》而春心萌动,废书而叹曰:“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看来深闺之中的娇**比那些腐儒还更能体会到《关雎》一诗表现男女情爱的实质。清人华广生收集改编的《白雪遗音》是一部民间艳歌集,卷二中有一首马头调《诗经注》,笔者觉得倒是挺符合《关雎》的本意:

 关关雎鸠今何在,在河之洲,各自分开。

 好一个,窈窕淑女人人爱,只落的,君子好逑把相思害。

 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好叫我左右流之无其奈,怎能彀钟鼓乐之把花堂拜。

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蝶恋花》: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诗缘情”指出了诗歌抒情的特征,清乾隆年间大才子袁枚说“情所最先,莫如男女”,又指出了男女情爱在“情”中的显著地位。本文所谈论的“情”就具体指男女之情,包括夫 妻情、恋人情、婚外情、恋ji情、相思情等等。

《诗经》中有许多表现男女情爱的诗歌,《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提出了对理想爱人的追求;《郑风女曰鸡鸣》中的“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描绘了夫 妻生活的和美;《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了白头谐老的意愿;《王风大车》中的“榖则异室,死则同xue。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更是发出了生死不渝的誓言。《王风采葛》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急切之情如跃纸上: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反映女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歌也有很多,《诗经》里的《召南摽有梅》和《郑风子衿》就是描写姑娘迫不及待地希望有小伙子来追求。晚唐诗人温庭筠喜欢作“浮艳之词”,有一首《南歌子》写少女思春,非常传神: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少女一边刺绣,一边偷看意中人,最后“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一句大胆直率,被古人评为“有《乐府》遗风”(《栩庄漫记》)。

与温庭筠齐名,同是花间派名家的晚唐诗人韦庄有一首《思帝乡》,更加憨直泼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怀春少女与风流少年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立即决定要嫁给他,即使将来被抛弃也不羞愧。清代贺裳《皱水轩词筌》云:“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所举的例子就是这首词。对比温韦这两首词,对两人风格上的差异也可见一斑。按现代词学名家夏承焘的说法,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温庭筠作这类恋情词,最直率的也只能如《南歌子》词中所说:‘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而韦庄词于‘一生休’之下,却又加上‘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两句,简直是说到尽头了。”(《唐宋词欣赏》)

汉无名氏所作乐府诗《上邪》,描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连用五种绝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表达自己坚贞的情意,率直决绝的程度超过韦词,被梁启超称之为“奔迸的表情法”(《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敦煌曲子词里有一首《菩萨蛮》,形式上比《上邪》更成熟一些,极有可能是其仿制品: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作者在“枕前”所发之愿,情意更加浓烈,不可能的自然现象也多了一种,共六种。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刊行的民歌集《挂枝儿卷二》有一首歌《分离》与上面两首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

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情史》载元代书法家赵孟钕悠拮庸芊蛉四昀仙衰,欲纳妾,管夫人写了下面这首《我侬词》作答,立刻打消了丈夫纳妾的念头nbsp;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上面这些诗歌表现忠贞不愉的爱情,海誓山盟,激 情奔放,而很多表现离情别恨的诗歌,则是凄风苦雨,缠绵悱恻。晚唐李商隐是写情的高手,他的一首《暮秋独游曲江》,用江水表现爱情,表示情意绵绵不绝: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北宋张先的《木兰花》更进一步: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末句“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用江水和山来与情比,情比水深,比山重。

宋朝文学家司马光一次在宴会上看到一位舞ji,为其美姿所打动而写了一首《西江月》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为人方正,难得有这样的艳 情之作,因此被人讥为:“此公风情亦不薄”(《情史卷十五》)。其实作者还是很克制,用语平淡,含蓄不露,正是“发乎情,止乎礼仪”。“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一句是用反语来表现单相思的痛苦:早知道相思如此折磨人,倒不如不见的好;早知道有情徒增烦恼,那还是无情更好受,无情便六根清净。

“有情何似无情”的反语手法,晏殊《玉楼春》中也用到过:“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其实两者都是化用杜牧《赠别二首》(其二)的诗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两人离别前夕相对无言,似乎无情无义,其实恰好相反,正是多情的缘故,才不象过去那样谈笑风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康熙朝的纳兰成德,一生富贵荣耀,却是个情痴。清人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中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这是针对宋人说的,我看在中国古代男性诗人中,成容若才更当得“古之伤心人”之称。他留下来的《饮水词》多为表现离情别恨或悼亡之作,有一首《摊破浣溪沙》云: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人到情多情转薄”是“多情却似总无情”的翻版,“而今真个悔多情”比“无情不似多情苦”更进一步,情多到了使自己反悔的地步,可知多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之深。

用反语表达深情的古代诗词还有不少。两宋之交的词人吕本中有一首《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词富有民歌风味,真情自然流露,不用典故,只是白描。上下阕的第一个字“恨”其实表示的是“爱”,恨由爱生。

《全唐诗》录有太原ji《寄欧阳詹》诗一首,对一去不复返的旧情人,表达了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在中国古代,女人 大多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别离,除了又思又恨,容光日减,还能怎样?

北宋优秀的女词人魏夫人,曾得到朱熹颇高的评价:“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魏夫人为宰相曾布之妻,其词清丽委婉,一首《系裙腰》云:

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到小楼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人生多有不如意处,富贵如魏夫人者亦如此。“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表现的是空床独守的幽怨;“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也是一种爱恨交织、柔肠回转的情态。

由爱生恨是人之常情,当然不一定是真恨,更多是怨,怕对方不了解自己的心意,一汪深情没有着落处。古《越人歌》唱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吴均《青溪小姑歌》有“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韦庄《菩萨蛮》也有“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此正所谓“今古同怀”。元朝有一位才女萧淑兰,看上了在自己家里借住的张生,就写诗词求爱,但张生不领情,稍后不辞而别,萧淑兰又写到:“有情潮落西陵浦,无情人向西陵去。去也不教知,怕人留恋伊。忆了千千万,恨了千千万。毕竟忆时多,恨时无奈何”,将得不到对方情感上的回应而爱恨交加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论语》和《诗经》中的“思无邪”到底是啥意思?

在《论语•为政》当中,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谈《诗》的一句话: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当时孔子读《诗》有感,引用《诗•鲁颂•駉》当中的一句话(“思无邪”)来概括整个《诗经》所收录的“风、雅、颂”三百首先秦诗篇的某一总体性质的评论词。这句话中,孔子所用的三个字在我们今人看来似乎毫无神秘感可言,普通到再也不能再普通了,然而,就其释读来说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 现有解读实例

⑴ 杨伯峻、吴树平: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没有邪念’。”[1]

这种观点在大陆学者当中颇有代表性,许多书籍中有关本句的解释大同小异。在国外有相当影响力的Arthur Waley的《论语》英文版本对于这句话的翻译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The Master said, If out of the three hundred Songs I had to take one phrase to cover all my teaching, I would say ‘Let there be no evil in your thoughts’ [2]

然而,从译者对译文的注释来看,译者将其中的“思”认定为语气助词,这显然是把文中的“思”与后面的“思马斯徂”中的“思”混淆在一起了。(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后者的“思”为语气助词,这也是不对的,本文后面将会论及)

⑵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不是一部译着,没有严格的译文,但是从其诠释来看,他也是赞同这种观点的:

“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是为了‘思无邪’。”[3]

⑶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思无邪”作了这样的注解:

思无邪:《鲁颂•駉》篇辞。或曰,诗有美刺正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有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有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此说似较前说为得。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貌。徂,行义。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词,不作思维解。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意。故知后说为允。

钱先生的“白话试译”如下所示:

先生说:“《诗经》三百首,可把其中一句诗来包括尽,即是‘思无邪’。”[4]

钱穆先生列举了两种通行的观点,并表明自己倾向于后者。然而,后一种观点虽然符合“诗言志”的大意,但在文字学上很难立足,只是学者们根据诗文大意所得到的一种模糊的推断而已,因为“邪”与“斜”是同源字[5],但是“无邪”不能代表“直”的意思。因为要满足这个意义,否定词应该用“不”,而不应该用“无”。更为重要的是,“斜”(邪)本身具有“抒发”的意义(《说文·斗部》:“斜,抒也。”段玉裁注:“抒,各本从木,今正。凡以斗挹出谓之斜,故字从斗。”),加上“无”以后意义就反转了,无法表示“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的意境。

⑷ 有别于大陆传统,台湾学者似乎继承了钱穆先生的所取的观点。傅佩荣先生的白话译文为: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傅先生对于“思无邪”的注释是这样的:

思无邪:出于《诗•鲁颂•駉》,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引申为诗人直抒胸怀,所作无不出于真情。[6]

这个注释的问题在于“思无邪”这三个字在诗中并非用来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与Arthur Waley所犯的错误一样,他把真正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的“马斯徂”与前面的“思无邪”混淆了。

(二) 《诗经》中的“思无邪”

为了弄清原委,我们有必要将《诗经•鲁颂•駉》原封不动地抄写出来,进行一番必要的研究。[7]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骓有駓,

有骍有骐,以车伾伾。

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驒有骆,

有駵有雒,以车绎绎。

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骃有騢,

有驔有鱼,以车祛祛。

思无邪,思马斯徂!

鉴于其译文有诸多问题,故不列出,我们在此只探讨与“思无邪”直接相关的文字。笔者以为,整个诗文行文颇有规律性,这对于解读“思无邪”非常有帮助,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论语》注释者和《诗经》注释者忽略了这一点,是素质问题吗?是态度问题吗?笔者只能唏嘘再三,为其扼腕不已!

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将“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和“思无邪”放在一起对比,就不难发现“疆”和“期”是表示空间和时间界限的文字,因为诗文有排比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斁”和“邪”也应该与此类似。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斁”字。

“斁”:《诗经全解》的作者们将其释为“厌”,并将“无斁”据杨合鸣《疑难词语辨析》释为“思虑详审,无有厌倦”。这显然十分牵强。在《汉语大字典》中,“斁”的确有“厌倦”、“讨厌”、“解除”、“盛貌”等义项,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它也有“终”、“终止”的义项,而后者与前面的“疆”、“期”一样,表示时间、空间的某一界限的意思。《说文•攴部》:“斁,终也。”唐朝元稹《莺莺传》:“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明朝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扬其耿光,有永无斁。”可见,“思无斁”即“思绪没有终止”的意思。[8]

然后,让我们考察与本文密切相关的“邪”字。

“邪”:《诗经全解》的作者们根据杨合鸣《疑难词辨析》将其释为“思虑纯正,无有邪曲”。“邪”除了“邪恶”、“不正”等义项之外,它还与“余”(余)相通,表示“剩余”的意思。《史记•历书》:“举正于中,归邪于终。”裴骃集解引韦昭曰:“邪,余分也。终,闰月也。”《左传•文公元年》作“归余于终”。[9]可见,“思无邪”即“思绪殆尽”、“绞尽脑汁”的意思,与“疆”、“期”、“斁”有所不同的是,后三者表示思考还没有达到疆界,而“思无邪”则表示思想者已经竭尽全力,再也想不出新的花招的意思。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孔夫子才选择“思无邪”来概括全诗,而不是“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当中的任何一个。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整个诗文描写的就是马,马怎么会有所谓的“邪”与“正”呢?钱先生靠哲理得出了正确的大方向,可惜他没能进一步考察全诗。

(三) 浅谈语气助词的确定问题

笔者在浏览《诗经全解》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即当人们无法解读某一个甚至某两个字的时候,最省事、也是最偷懒的办法就是武断地将其定性为“语气助词”。

就本诗来讲,“思马斯臧”、“思马斯才”、“思马斯作”和“思马斯徂”中的“思”显然不是所谓的语气助词,而是明确地表示“思维”意义的实词。以“思无邪,思马斯徂”为例,后一个“思”显然是重复前一个“思”,并将其具体化,这是诗歌创作的技法之一。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千思万想,想不明马儿为何如此健壮!”《诗经全解》将这句话译为“周公思虑很纯正,马儿肥壮奔千里!”现在看起来颇有些搞笑的性质。

在本诗中还有两个字被认定为“语气助词”,即四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薄言駉者”中的“薄言”二字。作者轻描淡写地用“薄言,语词”四个字就敷衍过去了。“薄”字的字义非常丰富,令人惊异的是,其字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违背了它的本义,而走向了其本义的对立面。“薄”的本义是“木密集丛生之处” [10],而它的引申义则逐渐发展为表示密度或厚度小、感情淡漠、土地瘠薄、轻微、不庄重、看不起等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很难想到它的本义,越是大牌的“专家学者”大概越是觉得“胸有成竹”,越是感觉没有必要去参考辞书。

笔者以为,此处的“薄言”实乃“厚言”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段诗词都不厌其烦地罗列诸如“驈”、“骊”、“骓”、“駓”等大量形容骏马的文字。令人吃惊的是,《汉语大字典》“薄”字条下居然出现了类似的词条:

助词。多用于句首,相当于“夫”、“且”。《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 [11]

这说明早在毛亨的时代就看不明白该诗的原意了。笔者以为,这句话并不难理解,无非是描写妇女们说说笑笑地采集车前子的情形,“薄言”即大家不停地说笑的意思,表示劳动者在不断地在相互交谈之中不知劳累地劳作着的状况。

接下来,该字典又举了《诗经•周南•葛覃》中的一个例子:“薄污我私,薄瀚我衣”,并引戴震补注曰:“薄犹且也。”这也是错误的。其实就在该字典“薄”字条下,还有“努力”的义项:《方言》卷一:“薄,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郭璞注:“如今人言努力也。”《管子•轻重戊》:“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因此,这里的“薄污我私,薄瀚我衣”实乃“拼命地洗我的衬衣,拼命地涮我的单褂”之意。《诗经全解》既将其释为“语助词”,又认为其具有“急急忙忙之意”是矛盾的,不过,这也说明作者模糊地(或者说本能地)感觉到了“薄”字所蕴含的实词字义。

这些事例再一次说明,我们有必要及时地修正古籍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否则,错误将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所讨论的《论语•为政》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诗经》中的三百首诗歌(的创作特点),借用(《诗经》中原有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创作者)‘殚精竭虑’。”

顺便指出一下,对于这句话现行的句读似也有些问题,“一言以蔽之”和“曰”之间无需逗号分隔,而应该联结在一起:“一言以蔽之曰”。孔子借用《诗经》中的“思无邪”目的是说明作诗时诗人的思维是充分运作的,每一首诗都表现了诗人思维能力的最高极限,这与所谓的“诗言志”所表现的意义是不同的。当然,孔子也有“诗言志”的观点,这从近年发表的《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竹书》中人们发现的《孔子诗论》中可见一斑:

“孔子曰:诗亡 志,乐亡 情, 亡 言。”

对于其中的几个偏僻字解释混乱,笔者对此进行了解读,认为其译文可以作如下处理:

孔子说:作诗不保留心中要强烈表达的志向;作乐(yuè)不保留心中要强烈表达的情感;争讼不保留心中要强烈表达的语言。换言之,就是作诗要表达强烈的志向;作乐要表达强烈的情感,辩论要表达强烈的言辞。[12]

因此,将“思无邪”释为“思想纯正”或“思想没有邪念”是没有根据的,是误解。

出自《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释义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

歌永言:永,长,是延长诗的语言,以突出诗的意义

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声,五声:宫、商、角、徵、羽

律和声:律吕用来调和歌声律吕,六律六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这个句典的意思是:诗是抒发作者志向的乐章,是需 要长久歌咏的,五声是依附于所歌咏的诗的,使用十二律和五声合于节奏。

扩展资料

《尚书·尧典》记载了上古时代圣王帝尧施政期间的政典。从文字考辨和神话解析入手,考索后可知,“诗言志”四句之纂入《尚书·尧典》,至早亦当在战国末期甚至以后。

《尚书》作为中国研究三代以前、之后政治发展进程的重要经典,一直为世人所重视。该书内容丰富,覆盖各种先民的认识成果。《尧典》是其首篇,其内容涉及所谓尧时期的政治体制、政治思想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尚书·尧典》有“中华文明第一典”之称,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在很多意义上的源头,既是思想哲理、精神信仰的源头,又是生存结构、政统的源头。在本书中,作者在解析《尧典》的叙述结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发文本中所蕴含的“时”与“孝”的理念,带领读者深入体会《尧典》所展示的中国古代乃至人类史上最为动人美好的生存境界。

:《尚书·尧典》

1 文言文中“志”的所有解释

名〉1 (形声。

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

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

——《说文》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夫志,气之帅也。

——《孟子》在心为志。——《毛诗序》思虑为志。

——《春秋·说题辞》志者,臧也。——《荀子·解蔽》志者,欲之使也。

——《鬼谷子·阴府》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父在观其志。

——《论语·学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唐· 韩愈《县斋有怀》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8 通“帜”。

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

——《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9 皮肤上生的班痕。

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动〉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一经目辄志于心。

——《新唐书·褚亮传》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

闻,学识。强,同“强”。

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 又如:永志不忘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

——陆游《感秋》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周礼·春官·保章氏》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动〉1 (形声。

言形志声。本义:记忆)2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志,记志也。

——《说文新附》志,记也。——《字诂》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新唐书》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4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6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7 又 寻向所志。

〈名〉1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

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2 “志”在古文里的意思“志”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主要如下:

一、名词

1、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2、记事的文章,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3、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4、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5、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6、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7、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二、动词

1、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记着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3、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4、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5、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参考资料:

/z/19/xs/5FD7

3 文言文中志是什么意思问题同上

大致是这样,这是前辈归纳的“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主要如下: 一、名词 1、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

——《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思虑为志。

——《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

——《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 ——《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

——《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唐· 韩愈《县斋有怀》 2、记事的文章,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3、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4、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5、通“帜”。

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

——《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6、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南齐书·韩孙伯传》 7、皮肤上生的班痕。 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梁书》 二、动词 1、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记着 疆志而用命。

——《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3、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

——陆游《感秋》 4、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逍遥游》。

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周礼·春官·保章氏》 5、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4 志在古文中有没有事情的意思

三国志,东周列国志可以解释为记载、史册、事情的意思

喟然有志焉:不禁叹息着牵挂在心中的事。

田子方赎老马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罴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于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译文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不禁叹息着牵挂在心中的事。便询问赶车的人说:“这是什么马呀?” 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卖掉。” 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这是仁义之人所不愿干的事。”说着便用5匹帛赎买了这匹马。 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5 “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志”在文言文的意思大概有:

1 志向,意志。 志,意也。——《说文》

2 本意,心意。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3 立志,仰慕 。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4 通“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5 记住,记忆。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6 记述,记载。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7 记事的书或文章。 风土志;志乘(志书)。

8 标上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9 通“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文言文不同的文章里面有不同的意义,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意思来分析。

各位高手,请指教,单选:《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诗言志,歌永言。”这很类似于表现说的观点。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重大久远的影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