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燧人氏"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关于

很古很古的时候,燧人氏在商丘做皇帝。

那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食野兽为生,吃生肉填饱,喝生血充饥。

燧人氏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有一次打雷闪电过后,山林里起大火。大火熄灭后,树林里留下许多被烧死的禽兽。燧人氏捡起一只山鸡品尝,哦,味道好香啊,比生肉好吃得多。

于是,他让大家把这些烧熟的飞禽走兽,捡回家去吃。熟肉吃完之后,他们只好又去打猎,重新吃生肉,喝生血。这时,人们都觉得生肉真不好吃,他们盼望山林里能再来一场大火,给他们送来香喷喷的熟肉。

一天,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大鸟飞到燧人氏的面前停下来,看着他说:“你不是想要火吗太阳宫里有,我带你去吧。”

燧人氏听后十分高兴,就骑到大鸟的背上,向太阳宫飞去。他到达太阳宫时,太阳公主对燧人氏说:“你是人间的帝王,太阳宫里有很多宝贝,你可以随便挑,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燧人氏说:“我只要火。”太阳公主说:“我这里有一块会生出火的宝石,就送给你吧。”燧人氏接过这块宝石,高兴地谢过太阳公主,又骑上大鸟飞回到人间。

如此,过去许多天,燧人氏等啊等啊,怎么也看不见宝石生出火来,燧人氏好心急呀,他说:“太阳公主骗我。这宝石生不出火来,我要它有什么用!”说着抓起宝石,狠狠地向大石头上摔去。只听“嘭”的一声,火花四溅。燧人氏这下子明白过来,只有用宝石去击石头,才能生出火来呀。

他又试试功效,果然,击石的方法可以得到火种。从此,人们学会击石取火,再也不吃生肉,喝生血。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和方便,燧人氏击石取火给人类造福,人们都感谢他,敬仰他。据说,燧人氏死后,人们为他修建一座大墓,直到今天还保存着。

从历史典籍和古代传说来看,燧人氏是我国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者,这是确凿无疑的。燧人氏取火的神话,反映出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但对燧人氏以前人们用火的情况,却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认识,即在燧人氏以前,人们不会使火。《韩非子•五蠹》就是这样记载的。

据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完整的头盖骨时。找到“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并开始使用火。

有人根据龙骨山“山顶洞人”的生活遗迹,推论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的方法,并认为“燧人氏”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中期的人。这个结论似乎也不正确的,因为燧人氏发明的是人工取火的方法。

从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开始,人类已懂得用粗糙的石制工具。那时穿的是兽皮和植物编织的“衣服”。用石块等作武器,抵挡野兽的侵袭。由于饮食卫生和生活环境条件十分艰苦,人类很容易受到疾病感染,所以寿命极其地短。当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吃生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之,比如火山爆发等。可原始人开始的时候,对火怕得要命。火对于当时的原始人类和所有野兽来说,都似乎是个很可怕的神秘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们还可以拿火来驱赶野兽家禽。而正式懂得利用火还是在后来。

当人们在捕捉猎物的时候,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往往会产生出火花。当时居住在商丘附近的一支氏族部落,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也不知经过多少次试验,最后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样,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人们后来又从鸟啄树木中,又找到钻木取火的方法,并且迅速传播开来。由于钻木取火大多使用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钻木取火的人尊称为“燧”。当时的人们相信燧,并且愿意跟随他,很快便形成一支以燧为首的远古人类氏族部落。

人工取火发明后,人们发现火的妙用,可以驱寒,烧烤熟食。据说原来像鱼、鳖、蚌和蛤之类东西,腥臊味太重不能吃,自从懂得人工取火之后,便可以将它们烧熟来吃。

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的生活进人新的阶段,使中华民族走上文明之路,为后人建立起不朽的功勋。后人为怀念和尊崇他,将其与伏羲氏、神农氏并称上古三皇,奉他为“三皇之首”(燧人氏发明取火的传说,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其实,人工取火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发现的。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

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

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

扩展资料:

炎帝的贡献: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黄帝的贡献:

1、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黄帝内经》。 

2、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3、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

4、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炎帝

-黄帝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关于"燧人氏"的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燧人氏在商丘做皇帝。 那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食野兽为生,吃生肉填饱,喝生血充饥。 燧人氏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