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机察势·商鞅以强国之术取信秦孝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见机察势·商鞅以强国之术取信秦孝公,第1张

见机察势·商鞅以强国之术取信秦孝公

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求贤,决心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开始向东扩展土地。商鞅于是从卫入秦,由宠臣景监引荐求见孝公。孝公和商鞅谈了很久,但常常睡着了,并未听进去。之后,孝公对景监发脾气,说:“你举荐的客人真是一个狂妄不知事理的人,不顶用!”景监责备商鞅。商鞅说:“我对孝公说称帝之道,他不能省悟。”五天之后,孝公再见商鞅,商鞅谈了更长的时间,但又未中要旨。事后孝公又责怪景监,景监转而责怪商鞅。商鞅说:“我对孝公讲王道,他听不进去,我请求再见一次孝公。”商鞅再见孝公,孝公有点看上了商鞅,但并不采纳他的意见。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不错,我们还谈得来。”商鞅说:“我上次对孝公谈的是成霸之道,我揣测他想采用。如果他再见我,我知道该对他说什么了。”商鞅又一次见孝公,孝公和他深谈,越听越高兴,不觉身子渐渐移近,以致两膝离开了坐席。因谈得投机,孝公连听数日都不觉厌烦。景监对商鞅说:“你用什么办法打动了孝公,使他如此兴奋”商鞅说:“我要孝公学习三皇五帝,以三代帝王之道求得兴盛。而孝公说:‘太久远了,我无法等待。而且贤明的君主,希望在世时就能显名,哪里能等数十百年以后被后人尊奉为帝王呢’于是我便向孝公讲强国之术,君王高兴极了。当然我也就不勉强要求孝公去和殷周的开国君主比德行高超了。”(《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 纪念建筑

商鞅墓

商鞅墓,又名商君墓。商鞅被车裂后,法家的后学者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在黄河德丰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当地百姓与守军便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后来法家的后学者寻访至此为商鞅立了墓碑。上书“商君之墓”。商君墓位于今陕西省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的洽川镇风景名胜区秦驿山脚下,墓高三米多,直径十余米。1970年 某部在此修建营房时将商君墓夷为平地。

商鞅广场

商洛市(因出土有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的封邑)最大的广场——商鞅广场,坐落于广场中心的大型主题性城市雕塑“商鞅”也成为该市的标志性雕塑。

生平

早年生活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投奔秦国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指责商鞅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五日后,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第三次会见秦孝公时用霸道之术游说,获得孝公的肯定但没有被采用,但商鞅此时已领会孝公心中的意图。最后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时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景监不得其解,向商鞅询问缘由。商鞅说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酝酿变法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施展变法

颁布垦草令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 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现代解释错误,应该解释为鼓励商)、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第一次变法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秦孝公则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并占领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此战为秦孝公时期收复失地的序幕,商鞅作为收复河西失地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而秦国也在经过了两次变法后国力逐渐强大。

安邑固阳之战

公元前353年,赵成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兵分两路救援赵国,一路齐军与宋国景㪨、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同年,魏军主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另一路由田忌、孙膑所率领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来阻止秦军的进攻。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西鄙之战

公元前341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公子卬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时魏惠王说:“寡人真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诬告被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影响

法家思想

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其次,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商鞅一样抱着法家“明法”的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

独立思想

商鞅独立的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 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第三,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商鞅于第八十七回《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登场, 前期经历与《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差别不大。在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中,秦孝公以商鞅为主将、公子少官为副将带兵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在吴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对峙。商鞅派使者送信,欺骗公子卬前来赴会。公子卬在宴会中被商鞅埋伏的猛士乌获所俘。商鞅命军士押解公子卬回秦国,又命任鄙、乌获带领公子卬的部下赚开城门,占领吴城。魏惠王被迫献河西之地求和,公子卬最后投降秦国。秦孝公死后,商鞅自认为是前朝重臣,居功自傲。公子虔、公孙贾及甘龙、杜挚因旧怨诬陷商鞅谋反,秦惠文君大怒,命公孙贾率兵三千捉拿商鞅,百姓因商鞅执法严酷而记恨商鞅,都随之追赶。商鞅逃亡途中因未携带身份证件而不能投宿旅店,转而逃至魏国。魏惠王怨恨商鞅用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击败魏军,将其驱逐回秦国。商鞅回到秦国后被公孙贾捉住,秦惠文君历数其罪后将商鞅五牛分尸,百姓争吃其肉。

此外还有多部以商鞅为主人公,以他的生平为原型的长篇历史小说,如现代作家江来、肖芬的《商鞅》以及孙皓晖的《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影视形象

到秦国之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商鞅三见秦孝公,和他谈论了治国之道。在陈说了成霸业之道与强国之术后,秦孝公对商鞅已是非常的赏识了,他立即决定任用商鞅治理秦国。

在商鞅与孝公讨论政事时,秦孝公虽然被商鞅提出的霸业之道所吸引,但心中不无疑虑,因为通过和商鞅的交谈,孝公知道要在当时的环境下成就霸业,必须先要移风易俗、变革法纪。而秦国虽然是一个西部大国,民风却极为淳朴,国内的许多制度、习俗都是沿袭建国之时的部落遗风,所以秦国虽然因此拥有勇武之气,却同时因为这种旧俗而使贵族与领兵大将权力过大,帝王在国家大政方面的意愿往往不能顺利实现。商鞅的霸业之道如果要推行,也一定要经过这些贵族与大将们的同意,可是商鞅准备实行的政策又多处与他们的利益相冲突,所以秦孝公很担心变法革新能否成功。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秦孝公立即任用商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

法令已经准备好,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城市场的南门树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注释 1孝公:秦孝公 2 卫鞅:人名,即商鞅 3 虔:人名 4 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商鞅原先在魏国相国公叔座家中当中庶子(家臣),公叔座对他很欣赏,病重之际,曾向魏惠王举荐,由他来继任相国。但魏惠王觉得此人太年轻,没有从政经验,没有答应。公叔座死后,商鞅在魏国失去靠山。恰在这时,僻处西隅的秦国有了新的国君。刚继位的秦孝公准备光复其先祖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的事业,收复东边被(三晋)侵占的土地,下令在国内访求贤才。商鞅得信以后,立即收拾行李,西出函谷关,来到了秦国。

商鞅看到秦国的求贤令以及之前的境遇,终于下定决心要去秦国谋一番大业。

经过三个月遍访秦国的穷乡僻壤之后,他通过秦孝公身边的景监,第一次面见了秦孝公。

秦孝公以大礼待见,没成想商鞅高谈阔论尧舜的治国之道,说白了就是“仁治”,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这种治国之道早就没用了。

秦孝公没等商鞅说完,就中断了会谈,匆匆离去。第一次会面除了商鞅,其他人都是失望至极。

二见:再谈王道

作为中间人的景监,因为第一次会面的尴尬场面,让他郁闷至极,但是商鞅却再次请求他安排和秦公的第二次会面。

处于之前建立的信任,景监再次帮商鞅约定了第二次和秦公的会面。

结果,这一次,商鞅又说了一堆无用之道,比如儒家,道家的治国之道,跟个解说员似的,没什么实质性的兴秦之策,听得秦公最后说:先生若有精神,就去做别的事,治国一道,不谈也罢。

第二次会面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气的当时景监脸都绿了,说不出一句话来。

然而,只有商鞅,乐开了怀!景监看不明白他的用意,直呼他是不是有毛病!

三见:终谈霸道

虽然景监被气的不行,在商鞅的恳求下,他最后一次请求秦公再见一次商鞅。

秦孝公也是个好脾气啊,古往今来有哪个帝王有这般求贤若渴的好性子,足见他的真诚。

这一次,商鞅显露他的真才实学。

他和秦公的谈话都是抛砖引玉的环环相扣,商鞅一步步铺垫,终于确认秦公就是他要找的明君。

于是把他早早就准备好的《强秦九论》,秦孝公被商鞅的治国之道折服了,取消了原本的洗巡,打道回府,开始了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的座谈会。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汉)贾谊《过秦论》

说起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不少人会说这是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的必然结果。

那么究竟是哪六世呢,我们按照秦王政之前的国君往前推的话,他们是秦庄襄王、秦孝文王、秦昭襄王、秦武王和秦孝公。

从这六世中,我们会发现只有一个“公”,其余全是“王”,但也就是这个“公”,奠定了秦可一统的基业。

如果要说秦孝公的事,那么商鞅肯定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假如没有商鞅,秦孝公也就不会是真正的“秦孝公”,也正是因为有了商鞅的辅佐,秦孝公的大名才能永久被烙刻青史之中。

但就是这样一对明君贤臣,起初的见面并不愉快。

相反还差点谈崩。

那么商鞅为何3次试探秦孝公?不是其傲娇,只是在确定孝公是否愿行“霸道”治国。

作为一个君主,对臣子的第一印象,几乎就决定了是否会任用,而秦孝公为何3次面试商鞅?原来他只是为了把自己装扮成爱才之人,此事我们还得从商鞅入秦说起。

走投无路的商鞅被求贤令吸引了。

商鞅(这里其实称他为卫秧或者公孙鞅更为合适,商是后来被秦孝公封了商於之地,以封地为姓,才称为商鞅,但为了表述统一暂且提前称之为商鞅,后同),他原本是卫国人,后来投靠了魏国丞相公叔痤,从而在相府谋了一个中庶子的小官。

其实吧,说这个职位是个官,有点亏,充其量是个管家之类的职位,但是也正是这个职位,让商鞅接触到了魏国的变法核心——李悝的《法经》,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商鞅本来是打算替魏国效命的,但是奈何魏国并没有重用他,至于原因,还是出在了公叔痤的身上,因为公叔痤知晓商鞅的能耐,怕被其抢了相位,故而到临死之前才为魏王举荐商鞅。

但是,公叔痤的这种举荐,却被魏王以为是公叔痤死前的胡话,想想也是,就好比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临到退休了说,给我开车的司机,能接替我的总经理之位,这让董事长也不会相信啊,魏王的不重用,让商鞅很是无奈,而没过几年,秦孝公自秦国发出的“求贤令”,让商鞅热血翻涌。

商鞅一见秦孝公,首谈帝道。

商鞅看见秦孝公的求贤令血脉扩张,并不是因为他看到了秦孝公的雄才伟略,而是看到了上面写的四个大字“与之分土”,作为布衣,封土列君不正是梦寐以求的梦想吗?

于是,商鞅西而入秦,但是一国的君主,哪能说见就见,中间还必须有引荐之人才行,不过幸好,商鞅认识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于是就通过景监的“私人”关系,见到了秦孝公。

商鞅倒也不客气,见了秦孝公,就对他高谈阔论尧舜的治国之道,美其名曰“帝道”,说白了,也就是说了一大通“仁治”,这显然和不对秦孝公的胃口,毕竟礼崩乐坏的战国,尧舜的治国之道,早已无法强大国家了。

等到商鞅走后,秦孝公那是一个气啊,把景监叫来,大骂了一顿,说商鞅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无半点治国之能,怎能重用,景监讪讪而不敢答话。

商鞅二见秦孝公,再谈王道。

不过商鞅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委托景监再给安排一次面试,景监说不过商鞅,就再次向秦孝公举荐,而秦孝公也没有推脱,就又进行了复试。

结果,这次商鞅又说了一通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美其名曰“王道”,也就是对秦孝公解说,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君主,结果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

等到商鞅走后,秦孝公又臭骂了景监一顿,说商鞅只会不切实际的空想,王道能够维持的统治,早已分崩离析,这种王道自然也不是秦孝公想听的。

商鞅三见秦孝公,终谈霸道。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但是商鞅却请求景监最后一次帮助自己引荐,并且声称已经知晓了,秦孝公要的究竟是什么。

拗不过商鞅的死缠烂打,景监无奈,豁出老脸,就又去劝说秦孝公接见商鞅,秦孝公虽然暴跳如雷,但还是接受了这次终极面试。

商鞅倒也不客气,因为他确实知道了秦孝公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开始对秦孝公谈“霸道”治国,何为霸道,说白了,就是加强君主集权,这点正好说到了秦孝公的心坎上。

于是两人的相互试探,就此结束,商鞅也很快被委任为秦国大良造,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在秦国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

商鞅为何3次试探秦孝公?不是其傲娇,是在确定孝公是否愿行霸道,商鞅的试探,也为整个秦国,指明今后发展的道路,当然是确定了秦孝公的治国理念,商鞅的“霸道”,就此在秦国开始生根发芽,并且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君主都有脾气,面对商鞅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稽之谈”,秦孝公为何要3次面试商鞅?原来他只是为了把自己装扮成爱才之人。

当求贤令发出去的时候,天下士子争先奔秦,励精图治的秦孝公,也意图把士子投秦的道路开拓地宽宽的,所以秦孝公接连面试了商鞅三次,从而鼓励有才之士赴秦进行“西部大开发”。

不过话又说回来,商鞅的三次面试,秦孝公的三次接见,也不仅是良禽择木而栖,这更类似于是双方的相互试探和利用,不过所幸,秦孝公知人,商鞅有大才,两人最终演绎了一段明君贤臣的佳话。

(约前390~前338年),卫国宗室后裔,名鞅,以国为氏,故称“商鞅”;又以出身为氏,被称为“公孙鞅”;卫国同君本与周天子同姓,其先出于天子的册封,所以史籍中也有称商鞅为“姬鞅”的,只是这最后一种称呼不太流行。后来,因主持秦国变法、国强民富,有大功于秦国,秦孝公赏赐给他商於十五邑的封地,号为“商君”,商鞅从此成为“商鞅”。商鞅是卫国(都今濮阳西南)人,战国中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早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见机察势·商鞅以强国之术取信秦孝公

见机察势·商鞅以强国之术取信秦孝公 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求贤,决心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开始向东扩展土地。商鞅于是从卫入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