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三苏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5收藏

四川眉山三苏祠,第1张

三苏祠总体还行,古典园林,里面有一些纪念堂什么的,不大,逛一圈一个多小时,慢慢走也就俩小时,三苏祠本身门票45,这个其实不太值了,一半还差不多,对面有个三苏纪念堂,介绍三人的生平和成就,在游客中心免费领参观券,凭身份证或者驾照之类的证件,券要回收循环利用。

小编提示:游客中心停车位比较少,建议早点去,不过便宜,起价4元4小时。       三苏祠座落于眉山城西南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清代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摹拟重建,逐年维修、添修,祠堂主体建筑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由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回廊构成三进四合院。       东西两边为瑞莲池,池边分别构造云屿楼、抱月亭、绿州亭、瑞莲亭、披风榭。清代建苏祠,占地近一十八亩。民国年间,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在祠堂西边相继修建了百坡亭、船坞、彩画舫、半潭秋水一房山、式苏轩、消寒馆、八风亭等。       三苏祠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建筑风格自然和谐。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楹联词意隽永,是一座典型的西蜀民居风格的园林式文人祠堂。它集三苏故居,祭祀祠堂和园林为一体,祠园面积约为九十二亩,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纪念三苏的祠堂。       2006年,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如何更好地保护三苏古祠,如何更好地弘扬三苏文化,是摆在三苏祠和全眉山人民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2006年,眉山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将三苏祠博物馆作为眉山的对外宣传窗口,三苏祠大门命名为眉山的城市名片,祠内东坡盘陀塑像成为眉山城市标志,并决定:       1、将与三苏祠一墙之隔的原清代眉州古考棚旧址约七亩土地划归三苏祠。       2、按国家文物局对古建文物保护的要求,将祠堂原有的三苏陈列全部撤出,恢复古祠堂原有的风格。       3、在祠堂大门以南新建三层楼的三苏纪念馆,全面展示三苏生平文化和眉山历史。       4、祠堂以西恢复古纱縠行街道,打造成三苏文化一条街。       5、祠堂东南边新建三苏祠游客接待中心。至此,三苏祠由原来的“家有五亩园”增至一百零四亩。古祠堂和纪念馆实现功能分区,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便于参观游览,祠堂和纪念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全国中型博物馆,特别是名人纪念馆中是不多见的。       地址:眉山市城西南隅纱彀行内       电话:028-38220186       开放时间:9:00-17:30(17:00停止入内)       门票信息:成人门票45元,可再选购明信片(2元)。       周边公交信息:       中医院 - 公交站 202米       途经公交车: 17路       下西街丁字口 - 公交站 237米       途经公交车: 8路       下西街 - 公交站 238米       途经公交车: 1路 2路 11路       市中医院 - 公交站 265米       途经公交车: 15路       自驾路线:从眉山汽车客运东站从眉山汽车客运东站到二环西路,行驶140米;右转,进入二环西路,行驶210米;左转,进入紫竹中街,行驶200米;右转,进入百坡路,行驶380米;左转,进入三苏大道中段,行驶610米;右转,进入一环西路,行驶13公里;左转,进入金象大道,行驶400米;请直行,进入通惠街,行驶360米;请直行,进入下西街,行驶350米;右转,进入迎宾巷,行驶100米;右转,从迎宾巷到三苏祠,行驶130米;到达三苏祠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田分二沟:其近宅者归苏祠,以赡僧”。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

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此楼始建于南宋,因陆游登临此楼拜苏东坡遗像并赋诗赞誉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此楼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1983年题匾。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至今,祠堂个别方墙等存有民国建筑风格的一些痕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三苏公园”题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的“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又立于三苏祠。蒋中正在碑文中赞:“(三苏祠)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9年解放后,三苏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初,县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4年10月,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转“暂不培修”。1956年8月,眉山县成立了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9月开始培修。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并接待首批原苏联专家。

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在三苏祠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1984年,由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局批准,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三苏博物馆。

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苏祠位于我国四川省眉山市,因是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而得名三苏祠,现在是一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众多三位苏氏大文豪生前的著作,意义重大。

➤ 门票价格  

全价40元/张,半价20元/张  

交通指南

到达三苏祠博物馆可选择自驾方式或者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方式。  

自驾:由成雅、成乐高速均可达眉山,出眉山出口15分钟到达三苏祠。  

公共交通:眉山城内乘坐11路车、3路车、15路、8路车均可到达三苏祠。

开放时间  

每日9:00—18:00(17:30停止购票)。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庄重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碑廊陈列石碑150通,其中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苏东坡手迹刻石8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zui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现占地总面积106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蜡像、三维动画等场景一体。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

       

三苏祠博物馆三苏博物馆--眉山三苏 祠是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单列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自元代建祠以来,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三苏祠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园林景观形成和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显著特点,屋宇堂廊,布局有序,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缤纷耀彩。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庄穆典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被当代中外文化名人,古典园林专家称誉为中国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洪雅瓦屋山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生态旅游重点森林公园,国家AAA景区,距成都160公里,峨眉山36公里,乐山大佛98公里,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构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处于大香格拉旅游圈的外围地带,一直以来是自驾车爱好者及旅游团体前往休闲、观光的理想之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瓦屋山最高海拔3522米,古称居山、蜀山、老君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系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发源 地,青羌民族最后留居之地。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从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体上都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被有关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神奇的天象景观。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岩下有时云海千里,白浪翻涌,峨眉、贡嘎仿佛两只小船在云浪中沉浮。清朝诗人何绍基对此有形象的描绘:"须臾白雾起,如绵如浪。溶作一天云,匿尽千重嶂"。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一轮红日在"海"天一线之处冉冉升起,喷薄而出、霎时霞光万道,气象万千,景象颇为壮观。在晴空万里的午后,风轻云涌,虚空中出现七彩光环,其中人影幢幢,令人心醉神迷。公园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61%。公园每年定期举办“瓦屋山杜鹃节”和“瓦屋山冰雪节”。瓦屋山顶上15万亩原始森林耸入云天,是整个森林公园内面积最大、景观最为丰富的景区。区内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有植物3900种,乔木200余种,药用植物有213科952属2200多种,属国家濒危、珍稀重点保护的有红豆杉、珙桐等84种。瓦屋山40多种杜鹃分布面积达60万亩,珙桐分布有30万亩,被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有46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熊猫、羚牛、黑颧、绿尾虹雉等6种一级保护动物,小熊猫、猴等17种二级保护动物。1993年3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随后,在玉屏山与瓦屋山两个景区修建了玉屏森林度假村、瓦屋山金花桥、古佛坪、象耳山庄和光相山庄、瓦屋山大酒店等几个旅游服务点和古佛坪至代国槽的景区公路等。1996年瓦屋山客运索道也投入运营。1997年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199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且为国家林业总局定点联系的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目前景区日接待能力达1500人,随着连接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环线”公路的通车,相信瓦屋山将成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研究、探险考察、摄影写生以及举办会议的理想场所。丹棱老峨山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县城西张场镇、王场乡、顺龙山辖区内,海拔1142米,幅员面积11 8平方公里。其中,林区面积13万亩,突兀一峰独峙,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时有烟去在半山飘浮,尉为壮观。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险幽,颇有峨眉山的架式。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伏鹤寺、一线天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据地方史志载,老峨山佛教盛行,香火旺盛,建寺于隋,兴盛于唐、宋、元、明、清,山中共建有72座寺庙,僧侣最多时竟达千人。唐代开元年间,道教传入老峨山,先文在山中建了36庵堂,有近400名道士修道山中。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名人雅士曾游览此山,留下许多赞美诗篇。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既有堪与峨眉山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华头悬空、美女晒羞、摩崖石刻造像等等,文物古迹和神秘传说故事等文化积淀丰富。历史悠久的老峨山每年“六月六”(农历)传统朝山会盛况空前。8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加工,编排出唢呐、龙灯、狮灯、花灯、莲箫、高桩平台等优秀节目,把游山文体活动与经济贸易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体育、雍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连续举办了六届的老峨山游山文化经贸交易会,每届都有数十万省内外客商、旅游观光都和参加交易会,经贸成交额近千万元,老峨山区出产的云雾毛峰、炒青绿茶、红茶系列产品和总岗特液、业牌液系列名酒获国家、部、省精品奖和优质奖,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峨山餐饮住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框架已基本形成,新建老峨山森林度假村、万亩森林公园、守猎场和扩建改善旅游公路和通讯条件等项目已列入国家经济计划投资项目,不久将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仁寿黑龙滩黑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西南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成都64公里,南距乐山、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的最佳位置。沿超二级的国道213线成仁段、高速公路成乐线、成渝线经仁寿、清水、龙正可从南、北、东、西四方直入库区。水库库区幅员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边长310公里。湖中有7峡7坝15岛,形成北、西、东、中四大景段。有"大坝雄姿"、"溢洪瀑布"、"龙岩古迹"、"蟠龙绿岛"、"报恩寺院"、"八仙群岛"、"三湾积翠"、"双燕湖光"、"青龙花木"、"山王果园"等十大景点四十余处景观。 库区水上游乐特色突出,有大小游船83只,还开设有水上飞伞、龙湖潜水、游泳池、钓鱼区等体育娱乐项目,五里桥和三大弯建有划水训练基地。黑龙滩库区共有黑龙滩宾馆、黑龙滩山庄、华凌山庄、桂园、五里桥宾馆、饭店8家,有会议室27个,接待能力形成规模。黑龙滩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光山色、优质的物产资源、优异的开发成果,已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开展会议商务和文经活动的理想场所。

四川眉山三苏祠

三苏祠总体还行,古典园林,里面有一些纪念堂什么的,不大,逛一圈一个多小时,慢慢走也就俩小时,三苏祠本身门票45,这个其实不太值了,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