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第1张

  训诂学的声训方法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一个工具,因而仅靠字形来确定字义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这不仅因为古代用字出现通假现象,更因为形声字的产生,形声法的出现,使汉语出现了衍声的现象,而同音字的产生,方言字的分化,更是以语音形式为纽带的。因而声训的出现,就为训诂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释义方法,在训诂学史上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下面我就从声训的定义、源流、理论依据、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声训做一浅显的介绍。

  一、声训的定义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也叫音训,即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是一种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换言之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形式着眼,利用语音,语义的关系来推求它的意义解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往往具有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二、声训的发展历史

 声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汉、唐、宋、清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声训一法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周、秦时代为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的阶段,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著之中,如《孟子·滕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到两汉、魏晋发展大盛,产生了声训专著,以刘熙的《释名》为代表,得到全面的推广。在晋代出现了声旁兼表字义的学说,晋初的杨泉《物理论》已有“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意识到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的原理。这一时期声训研究成为一门相对较独立的学问,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唐以后声训渐微;发展到宋朝,有学者进一步把声旁兼表字义说深化,如王圣美提出

 

了“右文说”,“ 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如斯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深远;到清代,声训达到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由于加深了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古音研究有新突破,声训便有了更大的发展。训诂学家明确提出因声求义的主张,并整理出了不同时期的语音声韵特点,注意声训中语音的时代性。把语音相近的字归纳为双声、迭韵两类,而这两类字,都存在声近义通的关系。学者们对于声训的研究特别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语音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晚近章炳麟、 黄侃等先生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

  三、声训的方法

 古人在训诂实践中常用的声训方法有三种:

  (一)同字为训:

 1、同字为训:用字形相同而音义、词性并不完全相通的字来训释。《易·序卦》: “物之始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之中的“蒙者蒙也”,前一个“蒙”是卦名,而后一个“蒙”是蒙昧的意思。

 2、同音为训:用同音字来解释被释词。《尔雅·释言》:“樊者,藩也。”《释名·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二)音近为训 :用多个读音相近的词,相互训释。《礼记 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注:颠,头顶的意思)《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三)音转为训: 指在双声字之中,韵母相近,主要元音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训释,转换。音转又可分为对转和旁转。

训诂的方法和原理如下:

1、注重内涵:训话注重文字内涵,以内容为出发点,强调文字的丰富性,避免表面化的理解。

2、加强理解:训话要求学者仔细理解文字内涵,尤其是隐含意义,加强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3、加强对比:通过对比文字中的不同表述,有效地提高文字的理解能力。

4、分析关联:通过分析文字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文字之间的理解。

5、结合实际:训诘要求学者不仅要理解文字内容,还要将文字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汉语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研究对象

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

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

训诂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著作:

《说文解字》: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解释汉字字义的字典,对训诂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传释词》:清代王引之撰写的语文学著作,专门训诂经传。

《经籍籑诂》:这是一部大型训诂字典,收录了大量古代书籍中的字、词、短语等,对理解古代文献有重要作用。

《汉语大词典》:这是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收录了大量的字、词、短语、成语等,对训诂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古书通例》:这本书是清代刘淇所著,专门研究古书的体制和变化,对训诂学和古文献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文白对照十三经注疏:这是一本将文言文和白话文相结合的十三经注疏,既保留了古籍的原有面貌,又便于现代人阅读和理解。

经传释文:清代阮元所编,是对经传文字和音义的系统解释,是研究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以上书籍对于学习训诂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训诂学著作,这些书籍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诂学的知识。

关于训诂学的声训方法概述

  训诂学的声训方法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