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的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千金方的作者是谁?,第1张

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撰著的中医著作。《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完成了《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又与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新本草》。

《千金方》内容简介

为《备急千金要方》古抄本之残卷。卷首载《千金方》序一篇,后列大医习业第一、大医精诚第二、治病略例第三、诊候第四、处方第五、用药第六、合和第七、服饵第八,均为《千金要方》卷一中之内容,而文字略有出入。

卷末有日本松本幸彦撰文一篇,说明本书“料是真人真物,而未经后人恶手者也。字划古雅亦可喜。惜哉,第一卷但一册而已”。本书为校勘《千金要方》的重要版本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毕生钻研医学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他自幼体弱多病,因家境贫穷,没钱医治,险些夭折。多亏遇到了一位采药人,经抢救才得活命。饱尝疾病之苦和求医之难的孙思邈立志学医,为穷苦人治病解痛。他读了几年经史典籍后,就拜师学医。他孜孜不倦地攻读医书,习医治病,长进很快。由于他博览群书,青年时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善庄、老及百家之说”的学者。隋文帝杨坚曾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李世民给他“授以爵位”,唐高宗李治拜他为“谏议大夫”,孙思邈全“固辞不受”。他这种不慕名利、拒官从医的高贵品格,深为人们所敬重。

孙思邈医虎图孙思邈治病,在针药治疗的同时,很注意精神治疗。《新唐书》记载,孙思邈给当时的大文学家卢照邻治疗“恶疾”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指出:“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鼓励他与疾病作斗争。卢照邻终于被劝慰所感动,消除了忧郁,很快恢复了健康。

孙思邈在行医过程中,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一次,他遇到生命垂危的闭尿病人,急中生智,大胆地试用葱叶插入病人尿道,导尿成功。用葱叶导尿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它比1860年法国医生拿力敦发明的用橡皮管导尿要早1000多年。

还有一次,他为人治腿疼病,用古书所记穴位针灸,全没有疗效,孙思邈不因循守旧,勇敢地反复钻研、实践,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穴位,使病人发出了“阿”、“是”的反应声,从而治好了这人的腿疼病。以后人们便把这种取穴和方法称为“阿是穴”。

公元652年,孙思邈认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药理论、临床经验,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一部30卷的《备急千金要方》。这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类专著。全书广泛收集前代名家方书及民间验方,尤其重视儿童和妇女疾病的诊治,首先提出设立儿科和妇科,并把它列在卷首。他还首先记载了脚气病的正确治疗和预防方法。欧洲人第一次论述脚气瘸是1642年,比他晚了1000年。在内科、外科等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主治方药、食物营养、针灸等方面论述十分详尽。这部专著以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证治232门,记载了5300多个药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以后孙思邈又用30年的时间写成《备急千金要方》续篇30卷,取名《千金翼方》。开头为药录,辑录药物800多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以前没有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他还对200多种药物的采集和炮制作了专门记述。他还绘制了3幅大型彩色针灸挂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和侧面的12经脉用五色绘出,把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出。后人经常把这两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医药文献合称为《千金方》。

孙思邈也是我国古代著名长寿人。当他百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魏征主修南北朝史时,曾多次走访孙思邈,他“口以传授,有如目睹”。孙思邈对我国药物学、医学有杰出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后世尊他为“药王”。到了明代,人们把他所著的药书,刻于五通碑石上,立于陕西耀县东部的磬玉山上。这五通碑石,镌刻药方数万余字,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举世罕见的药方石刻。孙思邈当年生活和采药的磬玉山遂改称为“药王山”。

孙思邈鉴于古代诸家医方散乱浩博,求检至难,便博采群经,勤求古今,删裁繁复,以求简易,撰方一部,凡30卷,“以为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A于此”,故名曰《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约成于652年,孙思邈当时年约70岁。书成后,孙思邈仍时时感其不足,继续努力,又集30年临床经验,作《千金翼方》30卷以补《千金要方》之不足。两书合而为我国唐代最有代表性的医药学著作。

      扁鹊云:黄帝说昼夜漏下水百刻,凡一刻,人百三十五息,十刻一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之居世,数息之间,信哉!呜呼!昔人叹逝,何可不为善以自补邪吾常思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十日十夜百二十时,百日百夜一千二百时,千日千夜一万二千时,万日万夜一十二万时,此为三十年。若长寿者九十年,只得三十六万时。百年之内,斯须之间,数时之活,朝菌蟪蛄不足为喻焉。可不自摄养而驰骋六情,考考①汲汲追名逐利,千诈万巧以求虚誉,没齿而无厌。故养性者,知其如此,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没身不殆也。余慨时俗之多僻,皆放逸以殒亡,聊因暇日,粗述养性篇,用奖人伦之道,好事君子与我同志焉。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祜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疴没齿终无悔心,此其所以岐和长逝,彭跗永归,良有以也。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天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然或有服膺仁义,无甚泰之累者,抑亦其亚欤。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至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代异邪,将人失之也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是以其志闲而少欲,其心安而不惧,其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甘其食,美其服,(素问作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合于道数,故皆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其德全不危也。是以人之寿夭,在于撙节。若消息得所,则长生不死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岐伯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也;年六十,阴痿,气力大衰,九窍不和,下虚上实,涕泣俱出。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同出名异,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壮者益理。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味,能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为②变,则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毋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餐泄,则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毋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者少。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故喜怒不节,寒暑失度,生乃不固。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

      仲长统曰:王侯之宫美女兼千,卿士之家侍妾数百,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耳听*声,目乐邪色,宴内不出,游外不返。王公得之于上,豪杰驰之于下,及至生产不时,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既出胞藏,养护无法,又蒸之以绵纩,烁之以五味。胎伤孩病而脆,未及坚刚,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国无良医,医无审术,奸佐其间,过谬常有,会有一疾,莫能自免。当今少百岁之人者,岂非所习不纯正也。

      抱朴子曰:或问所谓伤之者,岂色欲之间乎?答曰:亦何独斯哉!然长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若年当少壮而知还阴丹以补脑,采七益于长俗(作谷。)者,不服药物,不失一二百岁也,但不得仙耳。不得其术者,古人方之于凌杯以盛汤,羽苞之蓄火。又且才所不逮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深忧重恚,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尽则早亡,尽则非道也。是以养性之士,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不欲甚劳,不欲甚佚,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不欲数数沐浴,不欲广志远愿,不得规造异巧,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欲露卧星月,不欲眠中用扇,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即觉也,谓久即损寿耳。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祛疾闲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佚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然后先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养性之理,尽于此矣。夫欲快意任怀,自谓达识知命,不泥异端,极情肆力,不劳持久者,闻此言也,虽风之过耳,电之经目,不足喻也。虽身枯于留连之中,气绝于绮纨之际,而甘心焉,亦安可告之以养性之事哉!匪惟不纳,乃谓妖讹也。而望彼信之,所谓以明鉴给蒙瞽,以丝竹娱聋夫者也。

      魏武与皇甫隆令曰:闻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道引,可得闻乎?若有可传,想可密示封内。隆上疏对曰:臣闻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电过,每一思此,然罔③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惜!今四海垂定,太平之际,又当须展才布德,当由万年,万年无穷,当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闻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壮,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嗽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练精。

      嵇康云:穰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宦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祐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霍乱、脚气、胀满,或寒热、疟痢、恶核、疔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为太息者也。学者先须识此,以自诫慎。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宫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夫人难养而易危也,气难清而易浊也。故能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一守焉,百病却焉,年寿延焉。

①考考:备急千金要方作“孜孜”。

②为:备急千金要方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无此字。

③然罔:备急千金要方作“罔然”。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计30卷,233门,5300篇方论。

1、第一卷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德伦理、本草概要、制药简论等,为中医伦理学和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第二卷至第二十三卷为临床各科辨证施治方论。包妇科病、儿科病、七窍病(五官科)、诸风、脚气、伤寒;脏腑病(内科)、消渴(糖尿病)、淋闭(泌尿)、疔肿痈疽、痔漏等症治。推动了医学设科、专科施治的发展,特别是妇科、儿科更是明确提出独立成科。

3、第二十四卷为解毒并杂治。主要为中毒解救和功能恢复施治和疑难杂症方论。

4、第二十五卷为备急诸术。为急诊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5、第二十六卷和第二十七卷为食治并养性。主要是膳食调整治疗和延年养生方略,为中医食疗和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6、第二十八卷至第三十卷为平脉针灸孔穴主治。主要是诊脉施治、针灸治疗和经络学等。

二、对现代人们健康的指导意义

1、全书施治方论为各科疾病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施治药方,可供对症下药治疗。

2、从食物调料、节欲戒嗜、克制情绪等方面指导人们健康生活,自我调节,预防疾病。书中记载:生活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

3、消渴施治方论为人们治愈糖尿病战胜病魔提供了信心和保障,谷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尤其是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很多人相信孙氏记载的糖尿病康复是真实的。

4、食疗方论为人们提供了膳食养生和治病的方法,养性方论则为人们如何健康生活、延年益寿提供了指导意见,特别是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究卫生等,对老年病防治更具指导意义。

5、为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健康护理提供了指导。书中记载对妇女孕期前后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对婴儿生长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千金方》食疗(一)

蒋力生

强调食疗是孙思邈的一大特色, 注意饮食选择和调理 , 把它看作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 以至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 是孙氏一贯重视研究的问题 。 反映在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摄养枕中方》 、《孙真人摄养论》等有关著作中的食疗内容, 不仅是食疗学真正独立成专门学科的标志 , 而且是唐以前食疗经验、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

1食疗的 历史 文化渊源

食疗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 , 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食疗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丽奇葩 , 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 食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 不仅有着悠久的 历史 、丰富的内容、 生动的形式, 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 , 处处闪烁着我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之光 。

1 1食疗的 历史 源流

饮食是与人俱生的行为 , 自 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人类的饮食活动 。 《韩非子·五蠹》说 :“ 上古之世, 民食果 蚌蛤 , 腥臊恶臭 , 而伤肠胃 , 民多疾病 。 ”《淮南子·修务训》也说 :“ 古者民茹草饮水, 采树木之实, 食蠃蚌之肉 ,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 ”在远古时期 , 人们无疑时刻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伤害和困扰。

火的发现和使用 , 使人类的饮食行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熟食而发展起来的烹调技术 , 不仅使人类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有了 口 甘味道的追求 , 而且使人们逐步懂得了选择食物 、调整饮食行为对身体 健康 的影响 , 从而发明了朴素的 饮食疗法 。

根据古籍记载 , 至少在夏商时期就已有了食疗药膳的雏型 。周代 , 人们对饮食已经相当讲究 。 在统治阶级不仅有了管理饮食的专门机构 , 而且还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 《周礼·天官· 冢宰》记载, 为帝王贵族服务的治官多达四千余人 , 其中属于管理饮食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人。 尤其是“ 食医”的设立 , 有了最早的营养医生 , 其职责是“ 掌和王之六食、 六饮、 六膳、 百馐、 百酱、 八珍之齐” 。 由此可见, 不仅当时已经明确懂得饮食与 健康 的密切关系 , 而且已把饮食营养调配和四时口 味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范围 , 说明当时食疗已受到高度重视 。

食疗发展到汉代, 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有了初步的理论总结 。 《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食疗专著 , 就有《神农黄帝食禁》 、《黄帝杂子芝菌》等二十多卷 。 尤其是成书于西汉中页的《黄帝内经》 , 不仅提出了系统的医疗理论 , 还提出了系统的食疗理论,是后世食疗发展的理论渊薮 。

魏晋以后 , 食疗进一步发展, 至隋唐间 , 食疗著作已达数十种 。 仅《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就有《老子禁食经》、 《崔 氏食经》 、 《食馔次第法》 、 《 四时御 食经》、《淮南王食经》 、《膳馐养疗》等十多种 。 可惜这些食疗专著多已亡佚, 不可复寻 。 现在存世的《抱朴子内篇》其《仙药》记载草木、 矿石 、芝菌等服饵药 、方数十种 , 《极言》篇则有饮食卫生的记载 ;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则有“食诫”专篇, 由此可以略窥当时有关饮食卫生 、宜忌之一斑。

到了唐代 , 孙思邈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 , 在《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两书中撰写了《 食治》专卷和《养老食疗》专篇 , 首先提出了“ 食治” 、“ 食疗”的概念, 标志食疗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唐代以后 , 食疗学获得空前发展 , 各种食物本草、食治方书 、 食疗专著 , 不断涌现, 林林总总 , 蔚为壮观 , 成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食疗的理论渊源

前已述及, 《黄帝内经》是食疗学的理论渊 薮。反映在《黄帝内经》中的精气营养 、膳食结构 、五味调和 、饮食卫生、四时宜忌及药食结合等理论或观点 ,成为后代食疗孕育发展的胚基。

1 2 1精气营养理论“ 民以食为天” , 饮食活动是人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安谷则昌 , 绝谷则危” , 通过饮食活动 , 不断地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 保证生命存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

《灵枢·五味》首先提出饮食对于人体 健康 的重要意义 :谷始入于胃 , 其精微者, 先出于胃之两焦 , 以溉五脏, 别出两行营卫之道。《灵枢·营卫生会》也说 :人受气于谷 , 谷入于胃 , 以传与肺 ,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正是靠了这些通过饮食活动而获得的精微物质 , 才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展开 。 《素问·经脉别论》云 :“ 食气入胃 , 散精于肝, *气于筋; 食气入胃 , 浊气归心 , *气精于脉 。”明确指出了食物进入人体后 , 滋养脏腑 、气血 、经脉、四肢、 肌肉乃至骨骼、 皮毛 、九窍等的作用 。 饮食入胃 , 通过胃的消化、 吸收, 脾的运化 , 然后输布全身 。 可散布精华于肝 , 而后浸*滋养于肌肉 ; 可食气归心 , 精气浸浮于脉, 以充营心脏、血脉 。 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 是必须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的 。

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 , 对脏腑的作用也不同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 : “五味入胃 , 各归所喜 , 故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久而增气 , 物化之常也 。” 这说明了五种味道的食物, 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 , 可以促进饮食帮助消化 , 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反之如果饮食活动不正常 , 就可能影响人的 健康 , 甚至危及生命 。故谷不入, 半日则气衰 , 一日则气少矣 。 (《灵枢·五味》)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 (《素问·平人气象论》)此外 , 《灵枢·平人绝谷篇》还具体指出了不能进食而死亡的时间 , 即“平人不食饮七日 而死” 。

总之 , 《内经》在饮食营养的问题上提出了一整套的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饮食(味)与形体 、元气 、精微或精气之间构成密切相依的关系 。 饮食正常 , 营养丰富 , 则精气充沛, 形体健壮 。

1 2 2  膳食结构理论世界上的种族, 按其膳食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 即以肉类为主食的肉食民族, 以乳酪为主食的奶食民族和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谷食民族 。 《内经》针对汉民族的特点 , 指出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应以“ 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五菜为

充 , 气味合而服之 , 以补精益气” 。 (《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要用各种各类食物, 互相搭配, 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发挥饮食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 保证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 所谓五谷 , 泛指整个谷类和豆类食品 , 这是人类 养生 长寿所必需的最主要的食品 , 是人类的主食, 亦即强调人体所必需的 、最主要的养分,主要是由谷类和豆类食品共同来提供。 五畜, 泛指肉乳蛋类荤食品 , 适量食之 , 对人体大有补益, 但过量则为害非浅 , “ 膏梁之变 , 足生大疔” 。 五菜, 指各种各样的蔬菜 。 五菜为充 , 就是选食各种蔬菜, 可以使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得以充分、 完善 。 五果 ,泛指整个果类食品 。 人们在主食之外 , 适当进食果品 , 可以补充维生素 、微量元素及多种果糖、 纤维素、果胶等, 对人体 健康 大有好处 。 所谓气味合而服之,就是要综合各种营养成分, 使机体平衡发展 。

1 2 3五味调和理论 食物有酸 、苦 、 甘、 辛、 咸五种味道, 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 。 五味调和 , 有利于 健康 , 五味过偏 , 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十分重视五味的调和 。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 , 气血以流 , 腠理以密 , 如是则骨气以精 , 谨道如法 , 长有天命。 ”说明五味调和得当对人体的益处。 中医是反对五味偏嗜的 , 人体的营养虽然来源于饮食五味, 但五味过偏 , 又易使人体受伤 。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 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 短肌 , 心气抑 ; 味过于甘 , 心气喘满, 色黑 , 肾气不衡 ; 味过于苦 ,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 精神乃央 。 ”《素问·五脏生成论》也说: “ 是故多食咸 , 则脉凝泣而变色 ; 多食苦 , 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 , 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 , 则肉胝月 刍 而唇揭 ; 多食甘 , 则 骨痛而 发落 , 此五味之所伤也 。 ”强调了饮食五味宜适当 , 切忌偏颇 , 否则伤及五脏, 于 健康 不利 。 即使在身健无病之时 , 也应注意调节五味, 不可太偏 、 太过 。

1 2 4 饮食卫生理论 古代非常注意饮食卫生, 孔子说: “ 食不厌精 , 脍不厌细 , 食 而 ,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 食” (《论语· 乡党》) , 指出了食品要精细 , 烹调要得当 , 进餐要定时,变色 、变味 、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宜食。 除了食品的清洁卫生不变质外 , 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不暴饮暴食 , 不过饥过饱; 注意进食时间 , 定时饮食 ; 注意食品温度 , 不寒不热 。 同时 , 还要创造良好的进食情绪和饮食环境, 保持端正的饮食姿势 , 把饮食行为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样才能产生好的饮食效果 , 促进机体对饮食营养的吸收 。 《黄帝内经》认为 , 饮食得当则可养人五脏, 失节则会伤人五脏。 故长有天命。 ”

1 2 5四 时宜忌理论 古人非常重视饮食与时间季节的协调 , 认为这是食养食治也包括药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 “圣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以从其根… …故阴阳四时者, 人物之始络也 , 死生之本也 ,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 这些治病 养生 的原则在饮食营养方面, 也是必须遵循的 。 《内经》有春“ 在味为酸” , 夏“在味为苦” ,秋“在味为辛” , 冬“ 在味为咸” , 长夏“ 在味为甘”等记载 。 《周礼·天官》则提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 、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 、秋收敛宜食辛以发散、冬坚实宜食咸以和软”的观点 。 由于食品的获得常受季节气候方面的影响 , 加以古代的储藏方法落后 , 许多食品无法保鲜和保证质量, 因此根据季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食味 , 不但古代盛行 , 直到现在也仍然应用 。 如冬季人们喜欢吃辛辣的调味品以促进食欲和刺激体温而感暖和 。 夏季则喜欢吃些阴凉消暑之品 , 使人感到清凉适口 以增进食欲。

古人对于饮食物的温度也是很重视的 , 主张不要吃得过热过冷 。 同时也强调与自然气温(天气)相适应。 《灵枢·师传篇》提出 : , “ 食饮者 , 热无灼灼 , 寒无沧沧 。 寒温中适 , 故气将持 , 乃不致邪僻也” 。 说明饮食的过寒或过热 , 都是可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 导致六腑的传导失司 , 以及其他各种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

1 2 6 药食结合理论 古代医学家在肯定医药治疗为主的基础上, 充分强调了食治食养的重要性 。

《素问·五常政大论》谓 : “大毒治病 , 十去其六 , 常毒治病 ,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 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 , 十去其九 , 谷肉果菜 ,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 。“虚则补之, 药以祛之 , 食以随之” 。 “ 必养必和 , 待其来复 。 ”对于疾病的治疗 , 祖国医学一贯主张不单纯依靠药物, 认为使用药物, 只是在病邪炽盛时 , 用以顿挫病势的一种 手段, 一旦 病邪已衰 , 即当适可而止 。 特别是作用猛烈和有副作用的药物更认为宜尽早停止, 因《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提出 : “ 大积大聚 , 其可犯也 , 衰其大半而止, 过者死” 。《内经》还重视热病恢复期的饮食调护问题 , 如在《素问·热论篇》谓 : “ 病热少愈, 食肉则复 , 多食则遗 , 此其禁也” 。

将药治和食治结合起来, 既可疗病 , 也可使患者获得需要的食养, 这也是我国独特的医疗防病方式之一。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在论述五运六气的规律在医疗中的运用时就提到了食治 。 如 : “ 故同者多之 , 异者少之 , 用寒远寒 , 用凉远凉 , 用温远温 , 用热远热 , 食宜同法” , “其化上咸寒 , 中苦热 , 下酸热 , 所谓药食宜也” 等等 , 都属于药食同治的范畴。 因此,《内经》以“ 毒药攻邪” , 以谷肉果菜“补益精气”的论述, 就成了后世医疗食养结合 , 非常科学和全面的治疗观学说 。

千金方又称《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方又称《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日本于1974年成立千金要方研究所,特重新精印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并誉之为“人类之至宝”。更为日、美、德以及东南亚各国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关注。孙氏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元682年。该书的内容和科学价值在于:

第一,发展传染病诊疗技术与学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伤寒的学说,到唐代已经历四五百年的实践检验,深为历代学者所重视,孙氏撰《千金要方》时只见其片断,晚年始得“江南诸师秘仲景(伤寒论)”之书,他结合自己诊疗传染病、流行病之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创造性提出:其要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①。孙氏的大胆革新,从医疗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学习掌握的难度,不泥守仲景繁难的六经辨症体系,自创此三纲论治传染病的新学说,对发展仲景学说和明清医学家研究仲景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提高内科杂病与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孙氏临床研究十分重视一个病一个病的观察研究,因此,对内、外、妇、儿科疾病的认识,突破了前人在病因、症候等方面着重笼统论述的僵化思想,使许多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诊疗效果均获得明显的提高,有的认识达到比较科学的境界,甚至产生出若干富有病因治疗的成就。例如他对消渴(糖尿病)与化脓性感染关系的认识已比较正确。他忠告医生与病家,千万不可为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以防引起化脓而成为不治之症,并强调家属与患者提防不要破伤皮肉,以防化脓之祸,劝告患者要常备防治化脓性感染的药物等,这在唐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孙氏对急性胃肠炎——霍乱病因的认识,科学地强调“皆因食饮,非关鬼神”。他在论述溪毒、射工等病症①注:桂枝指桂枝汤证,麻黄指麻黄汤证,青龙指青龙汤证,以上三者为仲景伤寒论中诊疗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最为重要的方剂症候群代表。

实际上已对现代的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季节、流行地域、症状和预后等,均已作出了当代最为正确的认识,有许多结论同今天的认识并不两样。可贵的是他明确强调消灭病源以预防的思想和方法。指出“此虫畏鹅,鹅能食之”,“夏月常备大莓根屑,若入水浴,以方寸匕投水上游,辟射工。凡洗浴以少许投水盆中,即无变毒”。又如他对痢疾的分型、治疗等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热痢(急性痢疾)则多加黄连”,至今仍是临床治疗痢疾常用的有效药物。孙氏对麻风病记述尤详,并报告了他经手治疗的600余病例的经验和结果。

孙氏认为麻风病有1/10可以治愈,因而,他被誉为近世麻风病专家之祖。

第三,强调妇人、小儿特点,为妇、儿科分立奠定学术基础。孙氏用两书的1/6篇幅,专论了妇人病、婴幼儿病及体质发展的特点。孙氏在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妇女妊娠及胎儿在母体逐月发展之形态等发育过程后,并出色地强调了初生儿的护理、喂养、乳母、保育员的选择条件等,应该说是很符合科学要求的。例如接生的程序、难产的处理、儿不啼哭的处理方法、沐浴方法、断脐方法、防止婴儿破伤风(脐风)等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强调初生儿、20天、30天、百日乃至3岁到10岁儿童每一阶段所可能多发病的防治,有的方法和要求甚至在现今对产科医生、乳母、母亲等,仍有着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第四,总结对病因有治疗效果的药物,针对疾病病因而进行的治疗是最富有成效的治疗方法。虽然孙氏所处时代对于若干病的真正病因尚不具备确切认识的条件,但他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方药中所用药物却十分符合现代科学所证实的病因认识。例如他强调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久居常食山区坞水(缺碘)引起的,在治疗上他多用含碘丰富的海藻、昆布以及动物甲状腺等,其疗效自然是十分理想的。又如雀目(夜盲症)是因缺乏甲种维生素引起的,孙氏虽然并不确知其病因,但他多处强调用猪肝、羊肝煮食治疗,众所周知,肝含有极丰富的甲种维生素等营养。又如脚气病的防治,孙氏主张用谷白皮煮水去渣后用以“煮米粥常服防之”,“即不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谷白皮含有丰富的乙种维生素,而脚气病的病因正是饮食长期缺乏乙种维生素引起的。如此等等,说明孙氏在病因治疗上,虽然还是不自觉的,但其成就令人钦佩。

第五,丰富了针灸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关于针灸疗法,必须首先掌握经络、穴位的理论和技术。孙氏指出经络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因此,他强调“非图莫可”。他在前人绘图的基础上,经过考订、修改,并创造性地以青、黄、赤、白、黑五色彩绘以区别其十二经各条经络之走行方向和孔穴之部位,并以绿色绘制奇经八脉。该图分正、侧、背面三幅,大小取常人之一半为之,使我国针灸经络腧穴之绘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宋代铸造针灸铜人、刻制针灸腧穴石碑等奠定了基础。孙氏的彩绘不但在经络腧穴的规范化和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且在提高针灸临床效果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关于针灸临床,他正确指出,选穴要少而精,提倡针灸辨症,主张综合治疗。因此,在论述一位合格的针灸医师时强调“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知药知针,固是良医”。他的这一理论,早已为千百名针灸名家的实践证实是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的精辟论断。“阿是”穴是历代医师乃至现代针灸医学家所经常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穴位,它以痛为穴,并无固定部位,这是孙氏在针灸治疗学上的创造性发现。

第六,提高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孙氏创造的“验透膈法”是确诊胸背部化脓性感染是否穿透胸膜引致脓胸的科学方法,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人类医学发展高水平的诊断技术。其方法是在胸、背或胁部脓疮疮面贴一薄纸或竹内膜,于光亮处观察竹膜是否随着病人呼吸而有同步的呼气则竹内膜内陷,吸气则竹内膜凸出的节律性变化,如是则可诊断为脓肿已穿透胸膜而已成脓胸,否则,尚未穿透胸膜,这在决定有效治疗方法上是极为重要的。再如孙氏在医疗技术方面实际上已创造出有血清疗法性质的技术。其方法是对很难根除疖病病人的治疗,他创造性提出用针刺或小刀在疖肿周围刺令出血,然后以刀取血或渗出之血清与药物内疖疮中;他还叙述了用患者父亲的血与血汁接种患者疖疮中,并强调疗效甚佳,这一创造是十分可贵的,思想是十分先进的,这与人痘接种技术之发明是否有直接关系是值得给予考察与研究的。

此外,孙氏还创造性发明了许多有效的医疗技术。例如经他改进的下颌脱臼手法复位术至今还在临床中使用;他所记述的阴囊撕裂伤睾丸脱出之手术,还纳缝合术,运用葱管导尿术,烧烙止血术,咽喉异物(针、钉、骨刺)剔出术,保留灌肠、压力灌肠术等等,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些医疗技术,虽然后来在器具上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其原理仍然沿袭着孙氏的思想。

第七,发展卫生保健学说。两部《千金方》集中体现了孙思邈这位百岁医学家关于延年益寿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综观两书,在此问题上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老庄“吐故纳新”思想指导下的“静功”与华佗等倡导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指导下的“动功”结合起来;二是把一般人的养生保健理论技术与中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结合起来;三是严厉批判了服五石企图长生的思想,同时强调了服食植物类营养防病方剂的必要性。这些思想和具体技术方法要求,把我国卫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学说推到了时代的高水平。

第八,发展药物、方剂以提高临床防治疾病的效果。《千金方》在地道中药之规范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关于药用植物的野生变家种,以及植物药的采收时节、加工保管和炮制等,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理论和方法要求大都为现代所遵循,或成为临床运用之依据。在这些中药学理论指导下,该书广泛收录了唐以前的医疗方剂。

《千金要方》记有医疗方剂4500余首,《千金翼方》记有医疗方剂2000余首,临床内科、传染病、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小儿科、耳目口齿、咽喉科等等数以百计的各种病症,都选列了多少不定的医方,供作临床处方治疗时之参考。其中有许多前人的医方和孙氏自创的方剂,至今仍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千金方的作者是谁?

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撰著的中医著作。《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