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之死文言文阅读答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河豚之死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张

1 文言文 河豚之死的题目

河豚之死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

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鬣(指鱼的鳍。)

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读音yuān。

老鹰。)过而攫之,磔(读音zhé 。

裂。)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

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1鳍:此指鱼肚的下两侧的鳍 2鸢:老鹰 3磔:此指撕裂 老师就讲这么多。

2 河豚之死的古文及翻译

河豚之死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鬣(指鱼的鳍。),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读音yuān。老鹰。)过而攫之,磔(读音zhé 。裂。)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3 食河豚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供参考:

《五杂俎‧食河豚者》:“有客于吴者,吴人招食河豚。将行,其妻孥尼之,曰:‘万一中毒,奈何?’曰:‘主人厚意,不可却;且闻其味美也。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何害?’既及席,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也。徒饮至夜,大醉。归,不知人;问之,瞠目不答。妻孥怖曰:‘是河豚毒矣!’急绞粪汁灌之。良久酒醒,见家人皇皇,问所以,具对,始知误矣。”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题1:AE

小题2:旧中国被灾荒、租税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典型;忍着极度的痛苦,选择毒 的方法摆脱苦难,又不忍心看到全家惨死,正是他的善良和爱心的曲折反映;阴差阳错之后发出悲叹,实为对社会罪恶的质问和控诉。(6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3:蓄势:一步步地把情节推向 ;渲染:欢乐中蕴含致命的危险,制造出叫人揪心的紧张气氛:反衬:用孩子们的喜悦衬“他”内心的极度痛苦,使作品更有感染力。(6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4:言之成理即可。(8分。观点,2分;分析论证过程严密6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5 河豚之死

民间有一句谤语:“拼死吃河豚。”

道出了河豚肉的鲜美,以至于有人要付出生命的代价j但是也有人坚决不吃河豚肉,因为它有毒。河豚在我国有16种,从鸭绿江到珠江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每年 的春季河豚从大海游到江河产卵,鱼卵在江河中孵化成长,在来年的 春天又成群结队地游向大海。 河豚 的体内有一种生物碱,叫做“河豚 毒素”。

这种生物碱分布在河豚的肝 脏、血液、皮肤以及生殖器官内,特别是在卵巢充分发育的冬季到春 季之间,毒性最强。人如果吃了这 种生物碱,就会出现神经麻痹、恶 心、呕吐、四肢发冷等症状,最后 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河豚死的时间长了,毒汁会渗透到各部分组 织中去,不容易洗掉,所以死烂的 河豚毒性更大。我国沿海的渔民在春末夏初, 往往把河豚腌成鱼干,不吃鲜肉,以防万一。

河豚虽然有毒,但是剥 了皮,除掉内脏血液,再将新鲜鱼 肉认真清洗,最后放到清水里浸泡 一段时间,然后烧透,这样再吃, 就不会中毒了。

6 蚨昄之死 文言文阅读答案就是你

有两套试题,你看哪个是你需要的,我全部为你奉上: 蝜蝂传 柳宗元 (f))蝂(b3n)者,善负(背)小虫也。

行遇物,辄(zh6)持取,印(2ng,同“昂”,高高抬起)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绊倒)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sh@,爱好)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地,黜(ch),罢免)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越发)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1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 ①卒踬仆不能起( ) ②苟能行( ) ③又持取如故( ) ④亦以病矣( ) ⑤又不艾( ) 12比较各组加粗词的意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其背甚涩,物积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2)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蓄其不积。 (3)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4)亦是哀夫! 14概括本文的中心大意。 参考答案 11①终于②如果③原来,旧的④损害⑤停止12(1)即使虽然(2)背背的东西(3)原来所以13(1)它的背很不光滑,因此背上集聚的东西不容易散落,最后终于被东西压倒爬不起来。

(2)当今世上那些爱好索取的人,见到功名利禄就不肯放过,使自己的家充实起来,也不顾劳累自己,惟恐不能积蓄更多的功名利禄。(3)终日盘算着使自己的地位爬得更高,使自己的奉禄拿得更多。

(4)也实在可悲啊!14借对善负小虫的描写,讽刺了那些贪财不止、极力向上爬的人。 1解释词语: 善负小虫也( ) 苟能行( ) 又持取如故( ) 2从哪里可以看出蝜蝂贪得无厌?(用文中句子回答) 3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参考答案: 1负:背 苟:如果 故:原来 2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3①做事切忌贪得无厌,否则会葬送自己的性命。 ②做事要有一个度,不要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③讽刺了那些不顾一切向上爬的人。(那种贪得无厌自不量力的人。

河豚毒素(TTX)系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神经毒素,河豚毒中毒后,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严重的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但河豚毒中毒后脑电图改变的报道极少,我们共观察41例河豚中毒患者就其脑电图改变加以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共41例,为93年4月~98年7月所收治病人,其中男39例,女2例,年龄23~52岁,平均437岁。入选标准:有进食或误食河豚鱼史;食用后出现上唇发麻、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重症因无法检测排除在外;无心、脑、肾、肝、肺等疾患。

方法:入院后经洗胃,导泻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后立即作脑电图检查,第2周及第4周复查脑电图。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用国产十三道程脑电图仪,以单极导联及3个以上双极导联描记,在双极记录中睁眼;闭眼试验及过度换气3分钟试验,每次记录20~30分钟。

结果:41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1例(占244%),脑电图轻度异常11例(占2683%),主要表现为:基本波频率变慢,有2例出现慢α波,α指数少于60%4例;θ波数量增多,θ指数超过20%7例,一个月后脑电图都恢复正常。脑电图弥散性异常22例(占5366%),主要特征是:基本节律解体,α指数少于20%者14例;慢活动数量显著增多,θ指数超过30%者9例,θ指数超过15%者5例。慢波绝大多数弥散而对称地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各区,一个月后有18例恢复正常,4例持续4~6个月恢复正常。脑电图阵发性异常和弥散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活动7例(占1767%),其中3例为阵发性θ节律伴有同步尖波,棘波,棘一慢波,一个月后2例恢复正常,4例6个月后恢复,1例持续至今(已有5年余)仍未恢复正常,并出现震颤等表现。在弥散性和阵发性异常脑电图的29例中有8例出现额部间歇性节律性θ活动。

讨论:TTX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和河豚酸两种,它首先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其次进入血液后迅速发生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抑制作用。本组中有1例脑电图正常可能与进食量极少有关,异常脑电图40例,占9756%说明TTX对脑电波传导有抑制作用,脑电图异常有轻有重,从分布情况看以弥散性异常最多,占5366%,部分阵发性和弥散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活动,占1707%,表现为频率变慢,电压变低,α波减少或消失,以Q波或δ波为主。从出现形式看,半数为持续性,部分为阵发性。河豚毒中毒后毒后脑电图改变可能是河豚毒选择性地阻断了丘脑、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上升激活系统膜对Na+的通透性,造成脑电波起步结构的代谢紊乱,引起脑电波的弥散性异常,或造成皮层活动的超同步化而呈现阵发性异常。本组中有8例出现额部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这种节律的出现,推测是影响到丘脑的背内侧核和髓板内核、触发了位于这些结构中的该波起搏点所致。本组脑电图的异常表现和上述病理特点是一致的,但脑电图的这些表现与其它疾病所致的脑电图改变类似,并无特异性,故不能单一依靠脑电图改变来确定诊断,但对尚不知何类毒物中毒时是用来帮助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一个月后复查脑电图共有31例恢复正常,9例未恢复,半年后有8例恢复,提示河豚中毒后,患者大脑功能的损害是可逆的,但持续时间较长,而病情愈重,脑电图改变愈大,持续时间更长。其中1例至今仍未恢复,并逐渐出现震颤麻痹、记忆力减退等改变,不同病期脑电图的表现是不同的,急性期脑电图异常程度较重,随着病情的好转,脑电图也逐渐恢复正常,也有稍慢于临床恢复者,因而在病程中多次进行脑电图描记可以帮助估计病情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和转归。脑电图多次复查见阵发性慢波,而普遍持续性或阵发性慢波出现是皮质下损害的特点之一。当河豚毒中毒患者出现上述特点时,可能预示预后不良。河豚毒中毒后的脑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不能单靠脑电图来确定河豚中毒,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检查,才有辅助诊断意义。由于脑电图比较敏感,异常率高,用来判断治疗效果和转归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但本组观察例数尚少,且重危濒死病人未纳入观察,可能较局限。

作者单位:张剑宇(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高志强(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张华(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朱祖福(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链接:加拿大用河豚毒止痛

河豚鱼是自然界最毒的动物之一,民间有句俗话:拼死吃河豚。意即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张口吃这种含毒的美味。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却利用河豚毒素研制出一种能止痛的新型药物。这种新型特效止痛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目前这个课题已经做完一期和二期的临床实验。在临床实验中医生每天给病人注射两次这种药剂,一次几微克,连续注射4天。当用药进入第3天后,患者的疼痛开始减轻。结果,有将近70%的病人的病痛得到缓解。研究人员还发现,最后一次注射停止后,止痛效果仍可延续。在一些病例中,止痛效果甚至可以延续15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药理学教授爱德华·赛勒斯说,这种药物可以阻断发向大脑的有关疼痛的神经信号,其止痛效果比吗啡强3000倍。

1 食河豚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供参考:

《五杂俎‧食河豚者》:“有客于吴者,吴人招食河豚。将行,其妻孥尼之,曰:‘万一中毒,奈何?’曰:‘主人厚意,不可却;且闻其味美也。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何害?’既及席,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也。徒饮至夜,大醉。归,不知人;问之,瞠目不答。妻孥怖曰:‘是河豚毒矣!’急绞粪汁灌之。良久酒醒,见家人皇皇,问所以,具对,始知误矣。”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2 帮助找食河豚者翻译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3 帮助找食河豚者翻译

短文大意说:有位作客到吴地的人,主人盛情地请他吃河豚。主人厚意不可却,他又担心会中毒,夫妻俩便给自己安排了起死回生之术:“假不幸中毒,便用粪汁及溺吐之。”后来因为“而市者以夜风,不能得河豚”,只好喝酒到深夜。大醉回到家里,以为中了河豚毒,结果他自己是白白地灌了一肚子粪尿。这篇短文很有趣,情节也很生动,最具深意的就是对故事人物为品尝河豚胆战心惊而做出了周详稳妥安排,结果反而被意外所累。

很多事情犹如这位吃河豚的老兄,总被“意外”给倒霉了。若非这位吃河豚的老兄因夜风不能得河豚,徒饮大醉,问之瞠目不答,其妻也非“急绞粪汁灌之”。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了,见多了家长们称赞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见家长说自己孩子愚蠢的。是故天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愚蠢,看似愚蠢的事情也不见得是愚蠢的人而为之,聪明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聪明,高明的人经常做却着不高明的事情

4 河豚之死的古文及翻译

河豚之死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鬣(指鱼的鳍。),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读音yuān。老鹰。)过而攫之,磔(读音zhé 。裂。)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5 河豚之死的古文及翻译

一、原文:宋 苏轼《河豚之死》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

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竖鳍。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二、译文: 河豚是河里的一种鱼,喜欢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

河豚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鱼鳃立起鱼鳍,因恼怒而鼓起肚子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 老鹰飞过抓住了它,撕裂它的鱼腹把它吃了。

喜欢游却不知道停止,因为游行而碰到东西,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胡乱发泄它的怒气,导致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扩展资料 一、寓意 人们在受到打击之后,不能自暴自弃,将错怪在他人身上。 二、启示 失败后不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要善于总结失败的原因。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6 求一篇短小文言文的翻译~

食 鲐

司城子之圉人之子1,食鯸鲐而死2,弗哭3。

司城子问之曰:“父与子有爱乎?”

曰:“何为其无爱也4”

司城子曰:“然则尔之子死而弗哭,何也?”

对曰:“臣闻之5,死生有命,知命者不苟死6。鯸鲐,毒鱼也,食之者死,夫人莫不知也7。而必食以死,是为口腹而轻其生,非人子也8,是以弗哭。”

司城子愀然叹曰9:“好贿之毒10,其犹食鯸鲐乎?今之役役者11,无非口腹之徒也,而不知圉人之弗子也12。甚矣13!”

说 明

河豚是毒鱼。明知河豚有毒偏去吃,圉人之子就是这种死不足惜的口腹之徒。

作者通过圉人之子食河豚暴死,圉人不落一滴眼泪的故事,指出知毒而食毒者的可悲下场。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贿赂之风进行了抨击。

注 释

1司城子:作者虚拟的人名。司城本为官名,后成为姓氏。圉(yǔ)人:养马的人。

2鯸鲐(喉台hóu tái)即河豚鱼。

3指圉人知道消息后不流泪。

4何为:何以见得。

5臣: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

6苟:轻率。

7莫:没有。

8这两句意思说:做儿子的不应不顾父亲还在,却为贪图口腹而轻生。

9愀(巧qiǎo)然:忧愁色变的样子。

10好(耗hào)贿:喜欢贿赂。

11役役:劳碌不休的样子。这里指整天忙于贪赃受贿,追名逐利者。

12弗子:不认自己的儿子。

13甚矣:太可悲了。

司城子家的养马人的儿子吃了河豚死了,但是他没有哭。司城子问他:“你和你的儿子没有感情吗?”养马人说:“怎么能说没感情呢?”司城子说:“但是为什么你的儿子死了你却不哭泣呢?”那人说:“我听说过,死生都由上天安排,但是一般人不会轻率的去寻死。河豚是有毒的,吃了就会死,这个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他一定要吃去寻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念了自己的性命,不是我的儿子。所以我不哭。”司城子听了忧愁的说:“喜欢贿赂的毒害大概和吃河豚一样了。现在那些忙碌于贪污受贿的人无非也是些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的人,却不知道养马人不会认自己的儿子了,太可悲了!”

7 文言文翻译句子: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种鱼叫河豚,小脑袋,大肚子,喜欢在木桥的柱子之间游来游去。河豚不小心,一头撞在桥柱子上。它很怨恨柱子为什么要撞自己,两腮张开了,身上的鳍也竖起来了,鼓起肚子,浮在水面上,很久没有游开。

出自苏轼《苏轼文集》河豚发怒,创作年代北宋。

植:竖立。鬣: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颔旁的髻毛。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腹部鼓起而漂浮在水面上。鸢:老鹰。攫:抓住。磔 :撕裂。

扩展资料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河豚发怒

8 文言文< >的意思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鬣(指鱼的鳍。),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读音yuān。老鹰。)过而攫之,磔(读音zhé 。裂。)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豚,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离开桥远点。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恼怒而)吸了一肚子的气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非过的老鹰抓住了它,撕裂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却不知道停,因为游而碰到东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错误地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寓意:想到很多人受到打击后,特别是那种被冤枉的打击后,通常都会有自暴自弃的举动。如此举动非常象这河豚的。很多邪教首先蛊惑的,都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者,他们最后浑浑噩噩,避世消沉还算好点的。一旦为人所用,成为教主的帮凶甚至牺牲品时,实在比那河豚还要可悲啊!

9 文言文出处和译文

《石林诗话》 卷上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

始除帅成都,蜀风素侈,公单马就道,以琴、鹤、龟自随,蜀人安其政,治声藉甚。元丰间,既罢政事守越,复自越再移蜀,时公将老矣。

过泗州渡淮,前已放鹤,至是复以龟投淮中。既入见,先帝问:“卿前以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公顿首谢。

故其诗有云“马寻旧路如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者,自纪其实也。 刘贡父天资滑稽,不能自禁,遇可谐诨,虽公卿不避。

与王荆公素厚,荆公后当国,亦屡谑之,虽每为绝倒,然意终不能平也。元丰末,为东京转运使,贬衡州监酒,虽坐他累,议者或谓尝以时相姓名为戏恶之也。

元佑初,起知襄州。淳于髡墓在境内,尝以诗题云:“微言动相国,大笑绝冠缨。

流转有余智,滑稽全姓名。师儒空稷下,衡盖尽南荆。

赘婿不为辱,旅坟知客卿。”又有续谢师厚善谑诗云:“善谑知君意,何伤卫武公。”

盖记前事,且以自解云。 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朝廷不得已,使带馆职从公。

外官带馆职,自君玉始。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诗胜日,未尝辄废也。

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

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

前辈风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风月亦自如人意也。 欧阳文忠公记梅圣俞《河豚诗》:“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谓河豚出于暮春,食柳絮而肥,殆不然。

今浙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常州江阴最先得。方出时,一尾至直千钱,然不多得,非富人大家预以金啖渔人未易致。

二月后,日益多,一尾才百钱耳。柳絮时,人已不食,谓之斑子,或言其腹中生虫,故恶之,而江西人始得食。

盖河豚出于海,初与潮俱上,至春深,其类稍流入于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

姑苏州学之南,积水弥数顷,旁有一小山,高下曲折相望,盖钱氏时广陵王所做。既积土山,因以其地潴水,今瑞光寺即其宅,而此其别圃也。

庆历间,苏子美谪废,以四十千得之为居。旁水作亭,曰沧浪,欧阳文忠公诗所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者也。

子美既死,其后不能保,遂屡易主,今为章仆射子厚家所有。广其故址为大阁,又为堂山上,亭北跨水复有山,名洞山,章氏并得之。

既除地,发其下,皆嵌空大石,又得千余株,亦广陵时所藏,益以增累其隙,两山相对,遂为一时雄观。土地盖为所归也。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如“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

而字字细考之,若经檃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尝与叶致远诸人和头字韵诗,往返数四,其末篇有云:“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

以谷口对壶头,其精切如此。后数日,复取本追改云:“岂爱京师传谷口,但知乡里胜壶头。”

至今集中两本并存。 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之句,以为用意高妙,五字之模楷。

他日公作诗,得「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谓不减杜语,以为得意,然不能举全篇。”余顷尝以语薛肇明,肇明后被旨编公集,求之,终莫得。

或云,公但得此一联,未尝成章也。 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

其深浅以是为序。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

“波漂菇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若有解此,当与渠同参。

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律诗意所到处,虽语有不伦,亦不复问。而学之者往往遂失于快直,倾囷倒廪,无复余地。

然公诗好处岂专在此?如《崇微公主手痕诗》:“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此自是两段大议论,而抑扬曲折,发见于七字之中,婉丽雄胜,字字不失相对,虽“昆体”之工者,亦未易比。

言意所会,要当如是,乃为至到。 许昌西湖与子城密相附,缘城而下,可策杖往来,不涉城市。

云是曲环作镇时,取土筑城,因以其地道潩水潴之。略广百余亩,中为横堤。

初但有其东之半耳,其西广于东增倍,而水不甚深。宋莒公为守时,因起黄河春夫浚治之,始与西相通,则其诗所谓“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者也。

其后韩持国作大亭水中,取其诗名之曰展江。然水面虽阔,西边终易堙塞,数十年来,公厨规利者,遂涸以为田,岁人才得三百斛,以佐酿酒,而水无几矣。

余为守时,复以还旧,稍益开浚,渺然?嬗薪ぁ\旃Ô姼幸黄أ性疲骸赶蛲砼f滩都浸月,遇寒新水便生烟。”尤风流有味,而世不传。

  种类不同,有的是血液;内脏;有的是肉有毒人们需要的是勇气,和不断的尝试。

  河豚是“鱼中之王”,是天卜第一美味,但它又有毒暗藏着看不见的风险。这是一对矛盾,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关键还是要看河豚烹饪的技艺如何。长期以来,人心在河豚烹饪的技法上,做过许多积极的探索,应当说,这种探索是成功的,已经摸索山了一条较科学的河豚烹饪技法。今天,我们能够这么放心大胆食河豚这天下第一美味。

  中国历来有烹食河豚的习惯。在古代,很多人都敢吃吖毒的河豚,但物产丰饶并形成区域特色的恐怕只有江南地区。从武昌顺长江东下,越向东则食风越浓。江南食用河豚的风习起始于宋代。《赤城志》卷六说此鱼:冬月为上味。腹有舢,白如酥,名西施乳。”《倦游杂录》记载:“每至暮春,柳花坠,此鱼大肥,江淮人以为时珍,更相赠遗(wei)。〃其烧法为:“脔(1uan)其肉,杂茼蒿荻芽,瀹而为羹。”“或不认熟,亦能害人,岁有被毒而死者。”这说明当时的河豚烧法还不成熟,尚处于摸索阶段。故苏东坡有“拼死吃河豚”之说。

  元明时期,江南地区把河豚奉为食界至尊。《重修琴川志》卷九记载:“河豚出扬子江中,……初出,高价争市,经馈邻里亲旧。”烹河豚,在明朝已成为宫廷名菜。据明人宋诩所撰《宋氏养生部》记载:“河豚宜日暴(pu),宜酱烧、清烧。同鲤鱼。烹河豚,二月用河豚剖治,去眼,去子,去尾鬣、血等,务涤甚洁,切为轩(大块)。先入少水,投鱼烹过熟。次以甘蔗、芦根制其毒。荔枝壳制其刺软。续水,同烹过熟。胡椒、川椒、葱白、酱、醋调和。”为防河豚中毒,当时还发明了“饮芦菜汤以解其热”的方法。明人徐谓《河豚》诗云:“万事随评品,诸鳞属并兼。惟应西子乳,臣妾百无盐。”在众人捧抬之下,江南河豚鱼的美食名气扶摇直上,大有凌架水族众鲜之势。

  到清朝时,江南地区喜食河豚的风气更是居高不下。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说:“河豚为江南最尚之物,予亦食而甘之。”清《三风十衍记》记载了河豚烹制的全过程:“隔年取上黄豆数斗,拣纯以及酱黑者之,……乃煮烂,用淮麦面拌作酱黄,六月中入洁白盐,合酱稀少,作罩,晒之烈日中。酱熟入瓮,覆之瓮盆。,用灰封固,名豚酱。……其治河豚也,先令人至澄江,舟载江水数缸,凡漂洗及作汁等水,皆用江水为之。……割去眼,抉出腹中子,刳其脊血,洗净。用银簪脚细剔肪上血丝尽净,封其肉,取皮全具。置沸汤煮熟,取出,纳之木板上,用镊细箝其芒刺,无遗留。然后切皮作方块,同肉及肪和骨,猪油炒之,随用去年所合酱,入锅烹之。启镬(huo)时,必张盖其上,蔽烟尘也。用纸丁蘸汁燃之则熟,否则未熟。每烹必多,每食必尽,则卒无害。”可以看出,古代江南居民食用河豚鱼,大多数不会中毒关键就在于这种烹饪方法的科学与恰当。

河豚之死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文言文 河豚之死的题目 河豚之死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 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直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