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第1张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故事意思大概: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刻舟求剑》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是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故事梗概: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刻舟求剑中楚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结构连动式。

用法含贬义。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墨守成规;不懂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刻;不能读作“kē”;剑;不能读作“jiǎn”。

辨形剑;不能写作“箭”。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辨析~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外收获。

例句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刻舟求剑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

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

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

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

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

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

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

刻舟求剑讲了一件什么事 15字以内

江心丢剑,刻舟记之,江边捞剑的故事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分别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郑人买履: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里,依赖资料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

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著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它用短小有趣、言简意赅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从记号处寻找落水的剑。比喻缺乏生活常识。 故事启示:情况在不断变化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只凭主观做事情。

罗阿尔德·阿蒙森是最早飞越北极的两位探险家之一。1926年,他和意大利探险家乌姆伯托·诺毕尔乘飞艇绕行北极两圈。在两年后另一次北极上空的飞行中,诺毕尔的飞艇与另一飞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则在寻找诺毕尔的过程中失踪。

张骞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他的使 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险。危险来自恶劣的天气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时,差点被箭射死。后来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国被投入狱中。为了逃命,他几乎冻死。

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钟情于神州山水。在“学而优则仕”的旧封建时代,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二十二岁开始,周游全国

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讲述了水手辛巴达与仗义行侠的壮汉杜巴,精通魔法的妙龄女郎梅弗和费卢兹,怀着相同的理想,展开了征服七海的奇异旅程。

辛巴达和叙拉古国的王子普罗士从小就是好朋友,而且都对海上探险充满神往。长大后各奔前程的两人,一个实现夙愿当上了自由自在的海盗,另一个则成为人民拥戴的王子,从此再也没有联络。

做起了海盗的辛巴达年少轻狂,目中无人,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辛巴达听说宝物"和平之书"拥有巨大的法力,他决定去盗来据为己有。

没想到,等他到了藏有宝物的"雪城",却发现"和平之书"的主人,竟然是自己儿时的好朋友普罗士。纵是朋友之物,在贪婪的欲望之下,辛巴达依然想盗走"和平之书"。

于是,普罗士和辛巴达之间展开一场恶斗,最后,普罗士终于讲明了"和平之书"的重要,也说服了辛巴达放弃盗宝。

万万想不到的是,正当普罗士和辛巴达尽释前嫌时,"和平之书"却被邪恶女神爱瑞丝偷走,女妖试图借此毁灭世界。

"和平之书"被盗之后,整个"雪城"陷入了一片混乱恐慌之中,矛头纷纷都指向辛巴达。但普罗士相信辛巴达的清白,万般无奈之下,他主动提出以自己生命做抵押,让辛巴达追回宝物"和平之书"。

辛巴达只好答应普罗士,前往远海找寻邪恶女神爱瑞丝,夺回"和平之书",但他心里却盘算着一离岸就立刻登上海盗船,到阳光普照的斐济岛逍遥自在,不理会朋友的生死。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朋友普罗士的未婚妻玛琳娜,为监视辛巴达也偷偷登上了船。

辛巴达在玛琳娜和他的手下"大块"等的影响下,慢慢恢复了正义海盗的勇敢魄力和无畏气概。他率领海盗船员拉起风帆,向邪恶女神的领地进发。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许多恐怖怪物和灾难,包括一条巨蛇,一只巨蝎和一座40英尺高的冰雪岛,以及一只可怕的大章鱼。击败它们之后,辛巴达还要接受爱瑞丝"离间金苹果"的考验,它有一种把朋友变成敌人的魔力。

扩展资料:

故事主人公形象鲜明,特点突出,辛巴达的勇敢,机智。航海中遇到的离奇的经历,让读者充满向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津津乐道。

故事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故事主角的“形象特点”,然后引出一系列的历险故事,故事顺序展开,一环紧扣一环,逐步引向高潮,最后简短作结,且又留有想像余地。

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故事十分注意突出重点,对于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多种手法,不断加以重复,反复进行交代。

这篇童话中,凡属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诸如故事中辛巴达的形象性格,国王的宅心仁厚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地加以叙述和描绘。

这种成年人可能会感到“嗦”的描述方式却正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是在娓娓而谈,清楚明白,引人入胜。

故事还十分注意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使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明白流畅的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则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晋襄公的军队打败秦国,俘虏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个主要将领,后来听信其后母的话,将三人释放回国,晋国将领原轸提醒晋襄公,大将阳处父自告奋勇去追。三人跑到黄河边,遇到他们的好朋友公孙枝驾船逃离。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

扩展资料

林先生编写历史故事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一是注意史实的准确。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生动,可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他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

二是文字的口语化。林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方言,可写起文章来,用的却是地道的普通话。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参考资料: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故事意思大概: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