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给国产电影带来哪些启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流浪地球2给国产电影带来哪些启示,第1张

《流浪地球2》给国产**带来的启示:作品的优秀在于选题新鲜,故事情节有悬念,能够给人期待和悬念。

《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执导,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的科幻灾难**。该片于2023年1月22日在中国大陆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2023年2月9日在中国港澳地区上映。

该片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作展开。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故事。

影片评价:

《流浪地球2》展现了出众的工业特效水准,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还是规模庞大的地球发动机,全部都是一板一眼的特效工业产品,在视觉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不会觉得空洞。

《流浪地球2》在世界观构建与叙事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此外,影片也并不是简单用顶级特效来重新包装了小说,而是在小说的基础上,结合现时代的热点,融入了对人工智能等新兴话题的探讨,将整个故事和世界观进行了重塑。

你是要问《流浪地球1》与《流浪地球2》有联系吗?有。

《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时间线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年轻的时候。《流浪地球2》的剧情围绕李雪健饰演的角色展开,交代故事发生在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背景,是《流浪地球》的前传。

《流浪地球1》是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赵今麦、李光洁、吴孟达等领衔主演的科幻冒险**。

我的观点是:完全可以。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部**,都不能否认它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它树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标杆。

小到解决群演吃不上盒饭闹情绪的问题,以及像汽车厂商给汽车零件命名那样,对每个素材进行标准化收纳。

大到道具设计,制片、导演、视效等部门分工协作,《流浪地球2》构建了一套初步的体系,可供之后的中国**参考。

二,它做到了中国科幻影视的开天辟地。

是国内第一部给出真·科幻设定,并探讨脑机接口和数字生命等议题的**。

划重点,中国范围内。

关于第一点,最有发言权的,是郭帆导演本人,大家可以看看张小北老师的采访。

我们主要讲一下第二点,为什么《流浪地球2》可以说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以及放在世界科幻的范围内,它还能算巅峰之作吗?

一、国内首部“硬”科幻

在《流浪地球2》之前,中国科幻**,几乎没有贴合科幻基调的外部设定,也很少讨论“数字生命”,以及“何以为人”的问题。

而前两点所对接的,恰恰是科幻创作里,真正可以称之为“硬”的部分,第三点,是科幻主题里,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科幻科幻,科学幻想,它涉及科学,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上述要素,就像克隆技术,难以绕过生命与伦理的探讨。

只有讲述这些东西时,科幻作品里涉及到的主角与事件,才能获得真正适配的深层内容,直面必然产生的矛盾,进行理应进行的辩证思考,整体剧情也会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科幻”的状态,反之,则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有些创作者,习惯用一场大战,提供不过脑的视觉刺激,用敌我双方的简单对立,简化逻辑运转的复杂辩证,对于不合设定和发展的部分,干脆一带而过。

这种科幻**,其实只是拥有未来设定的动作片,没有触及到科幻的内核。

可惜,乒乒乓乓的大场面,正邪分明的尖锐对立,往往能引发剧烈情绪,有更多话题度,而上述的科幻式内容,风格可能是沉闷、暧昧,甚至“晦涩”的,超出观众的理解范围。

在《银翼杀手》那篇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这部作品在1982年上映时,恶评不断,败给了同期更为温情的《ET外星人》,当时的观众,无法理解那个潮湿肮脏的反乌托邦世界。

等到无数**、动画、游戏中出现它的影子之后,人们才追溯到这部赛博朋克的奠基之作。

回到《流浪地球2》,中国科幻首次的“真科幻设定”与“数字生命”议题,这一尝试的落地本身,已经让这部**具备了历史意义,与它对中国**工业化的行业意义相比,毫不逊色,而它的成片,拿到世界范围内,也绝不逊色。

二、中式环境下的“聪明”之作

接着来探讨,为什么之前我们的市场做不出真正的科幻?

准确来说,不是做不出,而是不敢做。

创作者与影视公司的主要顾虑,在于商业**市场里,主流受众对科幻理解不足,无法受容那些复杂深刻,太过文艺的内容,因此,用更加熟悉的语境进行创作,是最保险的选择。

《流浪地球》,就是一个典型。

在《流浪地球》里,郭帆选择了贴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传统煽情路线:亲情与家庭。

他借助刘慈欣原作的基本设定,大幅删减了其中关于科技、伦理、道德、社会法则的硬派探讨,而将呈现重点,基本锁定在了刘培强和刘启的父子之情上。

这样一来,观众可能无法接触到原作中的深邃思想,但却可以从**里,获得贴近内心波长、能够打动自己的东西,哪怕真正吸引他们的,并不是作品里的科幻部分。

到了第二部,对于如何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拍摄硬科幻,《流浪地球2》给出了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把数字意识的“生命属性”关键:人化的思想,归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之上。

丫丫和图桓宇,之所以可成为数字的人类,是历经转变后的“大爱精神”。

这种小家与大国的观念,放置在具有时代意喻性,且符合科幻设定的大事件下,引导出了文明危机下中国的应对理念。

流浪地球的故土情结相对应的,是中国人的民族情怀,物质世界里的刘培强和周喆直展现的,是不同空间与不同阶层。

它既有当今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也同步了世界科幻标准。

对数字意识之“人属性”的探讨,对主流观念与中国语境的输出与吻合,相互作用,让展现出这种思想特点的丫丫和图桓宇,成为了“数字意识的中国人”。

三、少点战狼情绪

当然,上一点也说明,有关《球2》的评价,最好都在前面加上一个前缀:中国。

《流浪地球2》确实给出了非常“科幻”的议题,确实是中国之首,但在世界科幻的维度下,它还是个弟弟。

我甚至不需要用一分钟回忆,就能列举出探讨这一课题的世界科幻**,《银翼杀手》、《机械姬》,甚至商业化程度极高的《机械公敌》。

在世界科幻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探讨生命已经成为了最主流且不假思索的“标准答案”,流浪地球可踩的巨人肩膀太多了。

《球2》是提出了议题,前进了一段距离,但并没有走到特别深的地方。

有一说一,**对观念部分的表达需要,让本就不多的数字意识与生命哲思的讨论空间,更加紧张。

《流浪地球2》的正常定位,应该是世界科幻范围里水准优良、且有民族文化独特性的作品。

因此,当很多很多人,赞叹它居然探讨了数字生命,为《流浪地球2》戴上“世界顶级科幻”、“人类影史经典”的桂冠时,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用词,或者,翻翻世界科幻**的列表呢?

至少人家郭帆自己,对世界科幻经典展示出了足够的尊敬。否则,他不会借图恒宇去致敬《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色方碑,也不会用MOSS去致敬HAL9000。

该夸的地方绝不吝啬,《流浪地球》与《流浪地球2》,牵起了中国**市场的发展,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变化,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的受众,逐渐建立、成熟。

未来或许有更加“硬度”,也“硬”得更加纯粹的中国科幻作品。

但如果盲目地将《流浪地球2》,当成世界科幻影视、世界影史,或者干脆一竿子捅到世界史的顶尖存在,就属于自嗨了。

在一定程度上讲,或许只有《流浪地球2》不被某些群体当做“爱国情绪”的出口,中国科幻才能获得更多可能。

那标志着《流浪地球2》处在了《流浪地球2》该有的位置之上,而中国科幻**则站到了“科幻**”的纯粹审视之下。

“拍真正的科幻”与“用看科幻的眼光看科幻”相辅相成,推着中国科幻**越走越远。

《流浪地球2》,是中国科幻**真正的开始,但它绝不是至高无上的顶点,不足以是,也不应该是。

《流浪地球2》故事梗概: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流浪地球2》改编自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故事将延续第一部的发展,地球将在成功点燃木星,在没有领航员空间站引领的情况下,继续飘向下一个家园。

扩展资料:

2020年11月,《流浪地球2》正式宣布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同时公布的概念海报上是各国语言的“再见太阳系”。早前,郭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运用新技术拍摄《流浪地球2》,整个制作与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尝试使用基于虚拟拍摄的新流程。

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节开幕论坛上,《流浪地球》导演郭帆透露,自己正在筹备《流浪地球2》,他会花几年时间来完善第一部作品留下的遗憾,“将在**的人物情感、世界观的设定和特效方面进一步打磨。如果第一部作品打分及格,希望下一部做到70分。”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给国产电影带来哪些启示

《流浪地球2》给国产**带来的启示:作品的优秀在于选题新鲜,故事情节有悬念,能够给人期待和悬念。《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执导,吴京、李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