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不认识
饕餮 tāo tiè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
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9在{网游怨恨屋}中,饕餮是一套神器,只能并存三样,出现第四样时,前三样中的一样就会自动被系统收回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上面几段话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种“恶兽”,而不是鱼蛇蟒鳄,不属于鱼类或爬行类。 《辞海》中还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纹。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认出那个凶恶的猛兽像谁,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圆眼吊睛,凶狠无比。
二是饕餮甚贪食。 这个特征鲜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极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俩养过狼,太知道狼的这个天性了,咱俩可以举出无数个狼贪食的例子。天下再没有比狼更贪食的动物了。不信可以让人去问老牧民,天下最“贪食的恶兽”是谁?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相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而且还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贪食。形容贪心都说“狼子野心”,不会说“虎子野心”。
由于饕餮具有“恶兽”和“甚贪食”这两个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纹又像狼。因此,传说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从狼演变而来的神兽。
三是饕餮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这一现象又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到商周时,华夏族可能还仍然崇拜狼图腾,至少是猛兽图腾,炎帝黄帝族祖先的图腾崇拜遗风可能还继续存在,而周朝时期的华夏族受狼图腾的影响更深,因为,周起源于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族。其二,当时的“龙”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否则,象征王权的宝鼎就一定会以龙作为主要纹饰。而且,当时周天子也还没有坐龙座,那时还延续着炎黄游牧遗风,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饕餮纹
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有说是牛、羊、虎、鹿、山魈……。在这诸说中,饕餮为虎说声音最响。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传说龙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tāo tiè),是上古一种凶猛且残忍的魔兽,喜食人,食量大,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饕餮其实就是当时社会黑暗一面的具体表现,而人们也很愤恨奴隶制社会的压迫,以饕餮来寄托自己的感情,饕餮也就越来越被人们熟识。把饕餮比喻成吃人的奴隶制社会,这是古代饕餮文化最重要的含义。
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作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逐渐取代了原本吃人残忍的一面。
现在来说,饕餮的主要含义是食文化的象征。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并由狮族世代看守(首门石狮)
现代含义:源自"法国广告收藏家布尔西科先生,是”广告饕餮之夜"的创办者,是广告专业人士的盛会,它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业内人士可以从中看到,学到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圈外人士也从中得到愉悦与礼堂享受。它的成功重要的是它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个心情发泄的绝好场所,是一所欢快、理智的发泄,热而不狂。"广告饕餮之夜"为观众准备的就是一道广告大餐,就是要每位到场的观众吃饱。广告饕餮之夜环球展映进入第24个年头(1984年开始)。每到广告之夜,满街头戴面具,挥舞气球,连喊带唱的狂欢场面。”而"饕餮'在现代文化中也预示着心灵的放松,欲望的满足。把"饕餮"的含义推延出去,也就是指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
引申含义:它具有摄影盛宴,大聚集的含义,也比喻贪吃的人。同时引申到我们对摄影也是一种无止境的渴求,做个贪吃的人吧,但不是用嘴,而是用眼,用耳朵,用心灵来吃这道大餐。
相关词语:
饕风虐雪 饕餮之徒 饕残 饕据 饕贪 饕逢 饕虐 饕口馋舌 饕戾 饕窃 饕沓 饕恶 饕诐 饕兵 饕殄 饕湎 饕餮大餐 饕* 吏饕 贪饕 风饕 果饕 风饕 老饕 雪虐风饕 虐饕
饕餮纹的特点: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游戏中的饕餮
饕餮,在电脑游戏“轩辕剑三外传天之痕”中出现过,游戏主角陈靖仇的师父陈辅被饕餮所困,才踏上了拯救师父的旅程,开始了艰难而又快乐的寻找密方之路。另外,幻想三国志4中也有化神兽,只是那形象实在强差人意,成了“贝壳类”的形态,不过贪吃这点在设计上还是与古代传说相吻合。轩辕剑外传苍之涛中也出现过饕餮,样子够威武高大的,不过显然被制作人员的想法给人性化了。饕餮,也在网络游戏“QQ自由幻想”出现过。游戏中饕餮是幻界魔王的手下,传说中的9大BOSS之一,打败它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而后改编制作成网游的超人气小说“诛仙”中更是提及饕餮乃远古蛮荒异兽,在剧情中其贪吃与狰狞两个特征更是符合传说。
你说的那个《离骚》版本我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些错字,不过古代人的错字其实是与文字和印刷的历史有关的。
古籍的错字有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前面朋友说的,古代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增加,这其实不属于“错”的范围,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产物。
第二,古籍在文字统一前是根据不同地域而有不同书写习惯的,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才有了后来文化的普及,当时楚地、秦地、乃至齐鲁燕赵,都有各自的书体,因此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认读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书写也会延续到后代。
第三,古籍在印刷术发明前,多是以传抄的方式。因此在抄写时就会出现“讹”“夺”“衍”“漏”的情况。
“讹”就是上面说的,错误认字,而后因错就错。
“夺”就是误认某字为其他的字,或者是串行、串篇、串简等情况,抄写时抄错。这也与古书的装订方式有关,一大捧竹简木牍,如果装订绳断脱,重新整理编排次序可是个大问题。
“衍”就是抄写时自己添加了字,而后整篇文章就这样因错就错传给后人。
“漏”是说抄写时脱漏了原文,丢字拉字。
第四,这些问题在传抄和整理成底稿时就已经出了不少问题,当刻于金石、木版上,如果刻工不注意,或者偷懒或者手艺差,或者时间紧,也会出现字的变化和脱漏,比如出现很多异体字、简化字、缺笔字等,如果不及时校对发现,一旦重新拓印成书,就将错误形成固定的模式变成正常的了。
第五,古代君主们经常颁布各种时代的避讳字,一旦遇到就需要以同意字代替原文,后代有时不知道,就误将已代替的当作最早的版本,这样又形成了新的错误。不过明清以后是以缺笔划来处理避讳字,这在认识和考订时就方便不少。
第六,古代名人们也经常会出现自造字,如果后人不察,就会误为错字。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曾几次下令“扫盲”,因为国民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源动力。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至今,已少有不识字者。
不识字,可用“目不识丁”来形容,那么,你知道目不识丁是什么意思吗?这句成语背后是什么来由?
落叶需要归根,文化也需要追本溯源。今日我们便来聊聊,“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的故事和说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一、故事:姓丁不是“丁”
很久以前,有一位财主姓丁,他很苦恼,他拥有万贯家财,但是继承人却是个斗字不识的呆儿。
十多岁的年纪什么都不懂,花重金请了许多位先生,可就是连一个字都学不会。丁姓财主很着急,于是他发出榜文,写道:谁若能教会丁少爷一个字,可得赏银十两。
很多人觉得十两银子不算多,须知一两银子,在明朝万历年间可以买将近200公斤的大米,有了这十两银子,几年都不愁吃喝。所以,十两是重金。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一位秀才看到了榜文决定试一试。他认为只教会一个字还不简单,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吧?
秀才很聪明,他决定每天教丁少爷学习自己的姓氏“丁”,做着这般打算,他接了榜。
时间一晃便是九天,丁财主要看看教学成果,要考教少爷。
秀才努力完成了教学工作,但还是有点心慌,怕少爷临阵害怕,于是便塞了一个钉子给少爷。“万一忘记了名字,你可以看看手里拿的是什么”,少爷听罢,点了点头。
到了考校那一天,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选了一个“丁”字,问道:“少爷,这个字怎么念?”
丁少爷不愧是丁少爷,看了半天,愣是想不起来这是啥字。秀才赶紧提醒道:“看看你手里握的是什么!”,少爷低头一看,恍然大悟,道:“一根铁棒棒”。
秀才一听,傻了,恨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这十两银子可就完了。”。
随着这个故事在民间的传播,目不识丁也渐渐传开,当然这只是民间说法。
二、丁与“个”
“目不识丁”取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十斗为一石,一石一百二十斤,两石二百四十斤,这里是夸张的说法。旨在告诫他人,再大的力气,也比不上认识一个字。
注意,这里将“一丁字”解释成了“一个字”。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它争破了头。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学者很无聊,将“丁”解释成“个”不就行了吗?三岁毛孩都懂的道理。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咱们也没有解释的必要。因为丁,没有“个”的含义。
如此说来,问题就严重了,没有个的含义,那么“丁”是否能解解释成“个”,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如果意思变了,那么,这句成语还能这么解释吗?
“丁”字又是否是古人的笔误呢?宋代孔平仲在《续世说》道:“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
孔仲平认为后人认错了,不是古人写错了。因为古籍中的“丁”字是篆文,篆文中,个与丁很像,是后人以讹传讹传错了。
然而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俗考》中却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乃个字,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传写误焉。”。
洪迈认为《旧唐书》作者写错了,因为个与丁长得很像,所以写的时候出现了笔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么说倒也可以理解。
以前学古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通假字,可见在古人的写作中,单个的字有时候表达的不太严谨,需要读者自己揣摩。
再比如,“丁”字本身写法就存疑。《弇州四部稿》记载:“今人不识字者,称‘不识一丁’……庄子谓:丁字有尾。丁尾左引非右引也,然则,庄子亦可谓不识一丁矣!”
一句话,庄子躺枪了,于是乎,目不识丁又多了一个新出处,因为庄子说“丁尾”应该向右。
奈何,人家庄子将这句话用在一个哲学命题中,此丁非彼丁。非要断章取义,将庄子的“丁”放到文字上来说,实在牵强。
结语
“目不识丁”就介绍到这里,成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语,我们需要追本溯源。
学海无涯、穷经皓首,文化是学不完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去见证中华文化的崛起。
两个字不认识
本文2023-11-03 10:21: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