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第1张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皇帝和事件。其中,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出名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成就: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整顿官场、削弱宦官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等。在他即位之初,明朝官场腐败严重,官员贪污受贿,宦官擅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万历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监察机构、提高官员考核标准、削弱宦官权力等,使得明朝政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和发展。

●万历皇帝整治贪官的具体情况是:

他在位期间,对贪污受贿、虚报冒领、贪污骗税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打击,先后查办了一批贪官污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明代著名的“三案”之一——“大理寺银案”,这是明代最大的一起贪污案件,涉及到大量官员和商人,万历皇帝亲自主持审理,最终判处了40余人死刑,100余人流放,300余人罚银。

2文化成就: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重视文化教育,积极推广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使得明朝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和发展。此外,他还亲自编纂了《宝祐大典》,这是明朝时期一部重要的百科全书,包含了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外交成就: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外交活动,与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发展。此外,他还采取了一些灵活的策略,如平叛鞑靼(蒙古)、援助李朝(朝鲜)抗击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使得明朝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结:

综上所述,万历皇帝之所以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主要是因为他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一些政治改革和文化倡导,也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张居正改革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

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一、政治。

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

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

张居正上疏请行在内政方面提出著名的考成法,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 最后明神宗批准了请求。

奏书中有以下两条: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二、军事。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

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

在广东地方,先后任殷正茂和凌云翼为两广军备提督,先后领兵剿灭了广东惠州府的蓝一清、赖元爵,潮州府的林道乾、林凤、诸良宝和琼州府的李茂等叛乱分子,岭表悉定。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居正还在东南沿海地区分段设寨,修整兵船,严申海禁。在他当政的万历初年,基本上肃清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明廷的“南倭北虏”的边患。

三、经济。

一条鞭法。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

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万历九年(1581)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是自唐朝行“两税法”以来,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革,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条鞭法”,又称“条编法”,其主要内容有: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泛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一般民人不再亲自出力役,官府需要的力役,则拿钱雇人应差。

向百姓征收的役银也不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而是按照丁数和地亩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这就是所谓“摊丁入地”;田赋及其他土页方物一律征银;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以减少各种弊病。

一条鞭法的实行,在中国赋役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水利方面。

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推荐、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贯串了“筑堤束沙,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万历七年二月,河工告成,河、淮分流。计费不足50万两,为工部节省资金24万两。

徐州、淮安之间800余里的长堤平等蜿蜒,河水安流其间。因而,“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河上万艘得捷于灌输入大司农矣”。

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明末党争指明末东林党与宦党、浙党之争。

明末党争从万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开始,一直到弘光元年(1645),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军事问题上,都争论不休。

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郑贵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为长。但神宗宠爱郑妃,欲立常洵,乃迁延不立太子。内阁大学士王锡爵、沈一贯、方从哲等先后依违其间。

东林党人上书反对,各党派又群起反对东林。于是有“国本”之争、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之争、“李三才入阁”之争,东林党与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问题上展开了长达 20余年的争论。

最后,神宗终于立常洛为太子,勋戚郑氏的权势受到一定的压抑。但东林党推李三才为相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熹宗天启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愈演愈烈。最初,东林党人叶向高、邹元标、杨涟、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浙、昆、宣各党派一度受到排斥。

为时不久,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与浙、齐、楚、宣、昆各党中的一部分人结成联盟,被东林党称为“阉党”,异军突起,魏忠贤是司礼秉笔太监,又提督东厂,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目,朝廷内外,“遍置死党”,从而把持朝纲,为所欲为。

东林党人激烈反对“阉党”掌权。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被锦衣缇骑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人也被捕处死。东林党受挫。崇祯帝继位,捕杀阉党。南明福王政权下,东林党人与阉孽的斗争仍在继续。如“复社”与马士英、阮大铖的斗争。

扩展资料:

张居正去世后,宣告明中期以来的革新结束,明朝政治全面走向衰败。张居正以“威柄之操,几于震主”获罪,继任的阁臣明哲保身,一般官员大多仰奉权力,唯唯诺诺,士风沦落。张居正的倒台也加剧了党派之争,官员结党私营,放弃中立立场,损失了行政的公正与效率。明朝政局大坏。

由此看来,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明朝于既倒,但此后张居正一死,即被抄家。后来,明神宗怠于朝政,而勤于搜刮,加剧了明代官场的腐败。官员奏疏多被“留中”,严重挫伤了官员参政、议政和行政的积极性。

=要延续明朝国祚,至少需要再假设万历皇帝最迟在十八岁即1581年之前死去,这样明朝是有可能多延续至少五十年的。其理由是:

第一,张居正多活二十年就是活到1602年,而万历如果在十八岁前即1581年前死去,即使次年能生下遗腹子朱常洛,那也是幼稚小儿,以张居正当年能够拒绝丁忧推进改革的精气神,再次控制小皇帝,或者另立一位小皇帝是可能的,这样应能继续中兴大明事业。

官位久虚,在职官员的考课升迁时停时行,助长了官场上的因循拖遢之风,也为各级官员贪污纳贿、欺压百姓洞开方便之门。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日显突出。王朝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考成法是张居正的政令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但这项政令有一项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张居正“名不正言不顺”。所谓“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

这项政令能够执行的实质是张居正窃取了皇权,自己总揽考成本身就是一种非法行为。

从张居正死后的政局来看,万历皇帝的怠政是任何臣子都难以挽回的。即使皇帝没有明确表达反对,但是他会和你耗着,如果这样来看,张居正如果不死,他的很多政治理想也难以贯彻、延续。

因此张居正死不死,对明朝的灭亡影响不大,毕竟明王朝的皇帝是万历,而《明史》的评价是明朝实亡于此人。

参考资料:

-明末党争

参考资料:

-张居正改革

八个,分别是长子朱常洛、次子朱常溆、三子朱常洵、四子朱常治、五子朱常浩、六子朱常润、七子朱常瀛、八子朱常溥。

1、长子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由于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朱常洛先后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乐,身体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庆陵。

2、次子朱常溆

朱常溆,明神宗朱翊钧第二子。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寅时,即殇,万历年间追封为邠哀王。

3、三子朱常洵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亦称福恭王(另说福忠王),俗称老福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亲郑贵妃,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祖籍南直隶凤阳府,万历二十九年封福王。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攻克洛阳,朱常洵被农民起义军杀死。享年五十六岁。崇祯皇帝赐谥为福恭王。

4、四子朱常治

朱常治,明神宗第四子、母恭恪皇贵妃郑氏。万历十五年九月乙未(1587年10月10日)午时生,万历十六年七月乙丑(1588年9月5日)寅时薨,年仅二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沅怀王。

5、五子朱常浩

朱常浩,男,汉族,出生于1591年9月27日,去世于1644年7月24日,瑞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败孙传庭,占领西安,开始分兵攻占陕西各处州府,建府汉中的朱常浩大为惊恐,为躲避大顺军兵锋,南逃四川避难,在汉中总兵赵光远(赵率教之子)护卫下到了重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破重庆,走投无路的朱常浩及随行人员被俘。张献忠先斩四川巡抚陈士奇,欲斩朱常浩时,天无云却大打雷,斩了朱常浩及其家属和重庆官吏后,再砍了三万多被俘明军的右臂后释放。

6、六子朱常润

朱常润(1594年12月7日--1646年6月29日),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敬妃(死后追封为皇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师居数十年,直至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崇祯帝即位后,才就藩到荆州府。

在荆州十年,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张献忠在湖广四处征战,威震一时,湖广的明朝藩王或被杀,或逃亡。朱常润也四处逃窜,先奔衡州,又奔绍兴,居无定所。

崇祯帝自杀后,江南部分士绅曾有立常润为监国之意,但常润却非可立之人,常润皈依释教,整日礼佛参禅,不通人间事理,对朝政一无所知。

7、七子朱常瀛

桂端王朱常灜(1597年4月25日―1645年12月21日),汉族,明神宗第七子,明光宗异母弟,母孝敬李太皇太后。明朝宗室、藩王。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

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阳,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

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初四病死于梧州。谥号“端”。死后由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其子朱由榔称帝后,追尊其为皇帝,庙号礼宗,谥号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葬在广西梧州的兴陵。

8、八子朱常溥

朱常溥(1615-1616年3月5日),明神宗朱翊钧第八子。母李顺妃,早夭,年仅三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永思王。同胞妹天台公主朱轩媺,早夭。万历年间追封为永思王。

——朱翊钧

明朝十六帝关系图

 明朝十六帝关系图,有些时候我们都喜欢看一些朝代历史剧,但对里面的朝代更迭却不是很了解,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明朝十六帝关系图,感兴趣的快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十六帝关系图1

 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洪熙,1424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5、宣德,1425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6、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7、景泰,1450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8、天顺,1457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9、成化,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10、弘治,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 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1506—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为政期间荒 *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 *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12、嘉靖,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13、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14、万历,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15、泰昌,1620—1621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乐,身体羸弱。

 16、天启,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崇祯,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扩展资料:

 明朝的建立: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虽然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人们也仍以其年号而称之。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 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明朝十六帝关系图2

 在位4年,1425年,1399年,明朝1368,在,明朝帝王世系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1683年,惠帝允炆,建都于南京,朱棣。

 明朝有16个皇帝,字国瑞,建文,孝陵朱允炆惠宗让皇帝,1399年,洪熙宣宗,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朱允炆,享国276年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顺序与在位时间第一位,1368年,之孙,永乐仁宗,1424年,万历,1398年,太祖,年号,1402年,。

 原名朱重字国瑞太祖高皇帝洪武。年号景泰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排序是怎样的,即景泰,历十六帝,在位时间1368—1398,洪武,1403年。

 1644—1645,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1425年,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1368年。第二帝朱允文,永乐,明朝历经十六帝。

 1368年朱元璋,庙号朱祁镇。成祖移至北京,景泰皇帝也是被正统帝废黜而葬在北京西郊,朱瞻基,姓,姓名庙号谥号年号陵墓朱元璋,。朱元璋,第二位,年号洪武。

 建文,明太祖朱元璋,因其。建文成祖,总共30年。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

 年号成化明孝宗朱,年号洪武明惠帝朱允炆,朱允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玟崇祯皇帝朱由检,又谥惠帝,朱由崧。

 明朝在统治中国的276年间一共有16个皇帝,洪武惠帝。

 建文帝,明朝的16个皇帝,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弘光,朱姓,朱高炽,主要有16位皇帝,太祖元璋。

 1368年1398年,,16个明朝,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最好能够详细些,庙号明太祖。明朝,建都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末安宗简皇帝。年号永乐,神宗显皇帝,而明朝皇帝。年号建文明成祖朱棣,其孙建文帝朱允汶被朱棣废黜不知所终,1368年—1644年。

 除了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在位3l年,但是在明末的时候有6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代宗朱祁钰,成祖棣。

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皇帝和事件。其中,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出名主要是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