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下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5收藏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下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第1张

B

试题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简化的字体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通令全国使用。所以《泰山石刻》的字体是篆书,选B。

点评: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精) 2,280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63册) 1,680

二十四史(缩印本)(全20册)(精) 1,800

前四史(缩印本)(精) 336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精) 48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2册)(精) 248

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全2册) 37

史记(全10册) 145

汉书(全12册) 177

后汉书(全12册) 143

三国志(全5册) 78

晋书(全10册) 127

宋书(全8册) 95

南齐书(全3册) 40

梁书(全3册) 34

陈书(全2册) 20

北齐书(全2册) 27

周书(全3册) 36

魏书(全8册) 116

南史(全6册) 80

北史(全10册) 130

隋书(全6册) 73

旧唐书 (全16册) 208

新唐书(全20册) 250

旧五代史(全6册) 80

新五代史(全3册) 36

宋史(全40册) 592

辽史(全5册) 60

金史(全8册) 130

元史(全15册) 212

明史(全28册) 335

清史稿(全48册) 570

史记(全3册)(精) 110

汉书(全3册)(精) 130

后汉书(全3册)(精) 110

三国志(精) 48

史记(普通大字本) 5,800

史记(豪华典藏本) 18,000

二十五史补编(全6册)(精) 780

资治通鉴(全20册) 332

资治通鉴(缩印本)(全10册)(精) 432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2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20册) 760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全4册) 110

纲鉴易知录(全8册) 113

通典(全5册)(精) 290

通志(全3册) 229

文献通考(全2册) (精) 290

通志二十略(全2册)(精) 98

通制条格校注 38

绎史 (全10册) 280

尚书校释译论(全4册) 220

国语集解 41

赵国史稿 38

赵国史稿 (精) 58

两汉纪 (全2册) 72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全2册)(精) 85

利玛窦中国札记 46

多桑蒙古史(全2册) 68

东印度航海记 8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全2册) 39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17

道里邦国志 15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 沙哈鲁使中国记 11

蒙古与教廷 13

欧洲与中国 19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 18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10

中国印度见闻录 11

突厥世系 24

中华大帝国史 26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全5册) 320

宋本太平寰宇记(线装一函八册) 980

泰国古代史地丛考 16

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全3册) 78

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 23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4册) 120

邙洛碑志三百种(影印)(精) 800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 24

大唐西域记校注 (全2册)(精) 78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23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 28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25

岛夷志略校释 22

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 23

西洋朝贡典录校注 东西洋考 22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22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 经行记笺注 19

安南志略 海外纪事 26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咸宾录 22

诸蕃志校释 职方外纪校释 23

殊域周咨录 37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20

清朝柔远记 27

岭外代答校注 33

回回药方考释(精) 78

回回药方考释(全2册) 48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 46

熙朝崇正集 熙朝定案(外三种) 29

宋东京考 4

雍录 16

汴京遗迹志 27

东京梦华录注 20

历代宅京记 25

东京梦华录笺注(全2册) 75

元和郡县图志(全2册) 78

方舆胜览 附地名·人名索引(全3册) 82

舆地纪胜(影印)(全8册)(精) 480

读史方舆纪要(全12册) 480

元丰九域志(全2册) 63

括地志辑校 20

三辅黄图校释 38

太平寰宇记(全9册) 380

张乖崖集 20

滋溪文稿 42

东里文集 24

杨一清集(全2册) 56

寒松堂全集 36

杨园先生全集(全3册) 80

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3册)(精) 1,480

贞观政要集校(精) 48

忠肃集 40

大金吊伐录校补 29

明经世文编 825

称谓录 亲属记(精) 30

宋大诏令集 90

苏魏公文集(全2册) 90

初学记 (全2册) 50

唐六典 58

唐律疏议笺解(全2册)(精) 94

宋人轶事汇编(全2册) 78

元朝名臣事略 17

饮冰室合集(全12册) (精) 680

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全2册)(精) 800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全2册) 46

清人考订笔记(七种)(精) 88

文史通义校注(全2册) 65

无邪堂答问 13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精) 22

名公书判清明集 (全2册) 40

订讹类编·续补 18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精) 56

管城硕记 28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全3册)(精) 238

洛阳伽蓝记校笺 20

宋会要辑稿(全8册)(影印)(精) 1,600

历代刑法考 (附寄移文存) (全4册) 140

汉唐地理书钞 98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18

清俗纪闻 72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全2册)(精) 600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全2册) 60

筹海图编 78

樊山政书 46

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 228

清朝进士题名录(全3册) 168

沈曾植年谱长编 98

水经注校证 76

翁同和日记(全6册) 238

后汉书集解(全2册) 198

汉书补注(全2册) 260

史记探源 15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全2册) 38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全2册) 65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32

唐方镇年表(全3册) 88

北宋经抚年表 南宋制抚年表 33

元史本证 32

翁同龢集 230

清人笔记随录 46

黄遵宪全集(全2册) 258

陈宝箴集(上) 76

陈宝箴集(中) 57

陈宝箴集(下) 52

观堂集林(附别集)(全2册) 66

陈炽集 20

康有为政论集(全2册) 48

李烈钧集(全2册) 42

陈黻宸集(全2册)(精) 57

孙中山全集 (全11册) (精) 480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 23

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 17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 28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 20

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 38

中法战争(第1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2册)(精) 47

中法战争(第3册)(精) 40

中法战争(第4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5册)(精) 68

中日战争(第3册)(精) 16

中日战争(第4册)(精) 20

中日战争(第5册)(精) 23

中日战争(第6册)(精) 24

中日战争(第7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8册)(精) 29

中日战争(第9册)(精) 27

中日战争(第10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11册)(精) 55

中日战争(第12册)(精) 33

清末教案(第1册)(精) 54

清末教案(第2册)(精) 64

清末教案(第3册)(精) 78

清末教案(第4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5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6册)(精) 58

中国海关密档(第5卷)(精) 29

中国海关密档(第6卷)(精) 62

中国海关密档(第7卷)(精) 60

中国海关密档(第8卷)(精) 52

中国海关密档(第9卷)(精) 52

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 15

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 52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64

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1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98

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精) 29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卷(2册) 38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3册) 56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1册 42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2册 400

伪满宪警统治(精) 27

华北事变(精) 48

华北经济掠夺(精) 75

华北历次大惨案(精) 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精) 52

华北大“扫荡”(精) 27

南京大屠杀(精) 55

日汪的清乡(精) 52

汪伪政权 (精) 66

河本大作与日军山西“残留”(精) 44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 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

  嘉庆二十年(1815年),泰安旧尹蒋因培带领同邑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个字,遂将残碑嵌于岱顶东岳庙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亟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光绪十六年(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大索十日,得石于城北门桥下,后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干的跋和自己写的序共3石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1928年迁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以上3石垒砌其中。建国后,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保护。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元赫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 书法世莫能及。”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较为常见,传世拓本当以明人无锡安国所藏宋拓本为最早,计存165字,此藏本于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购自晚翠轩。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日本《书苑》,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的字体,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上乘《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盖十行,器五行,计121字。其书为石鼓、秦篆的先声,字行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法则,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明代大收藏家安国的十种石鼓文拓本,自称十鼓斋。其中最佳者北宋拓三本,仿军兵三阵命名为《先锋》、《中权》、《后劲》秘藏之。这些均是世界上保存字数最多、最好的拓本,现皆流传到日本,藏于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2006年春三本同时来华参加上海博物馆的《中日书法珍品展》。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为明代拓本,也非常珍贵。

  [汇品]

  唐 窦 臮:籀之状也,若生动而神凭,通自然而无涯。远则虹绅结络,迩则琼树离披。(《述书赋》)

  清 康有为:若石鼓文则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钟鼎及籀字,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章法亦复落落,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

历代书法家(秦汉)--李斯

  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

刻石原文222字, 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曾先后刻石七处。及二世立,又“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现大都湮没无存,唯存《秦琅琊刻石》86字和《秦泰山刻石》10残字,更为历代学者视为珍宝。因此许多文人争相传拓,有的还依所藏拓本摹刻于石,以期流传永久。

据文献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登封泰山,兖州太守模本以献,计40余字。宋庆历间,宋莒公摹刻48字本于东平郡;奉符令江邻几“患四方求者日至,厌于供命,又摹刻于县廨。宋政和三年,汶阳刘跛亲至岱顶,椎拓墨本以归,“亲旧闻之,多来访问,倦于屡报,乃为《秦篆谱》”,计l46字。元至元间,行台侍御史李处巽,摹刻刘跂所拓本于建业郡。

-秦泰山刻石

泰山著名石刻

1、封禅祭祀碑

封禅祭祀石刻是泰山石刻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保存至今的有:秦《泰山刻石》,汉无字碑,唐《双束碑》、《垂拱残碑》、《纪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宋封祀坛颂碑》、《祥符碑》,明《去帝号碑》、《祝文碑》,清《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等。

《孙夫人碑》立于西晋公元272年,它与“历城郛休碑”、“河南太公望碑”同为晋代三大丰碑。衡方碑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立,为著名汉碑之一。圆通经刻宋元符二年(1099年)立,今镶嵌于灵岩寺御书阁前壁。清禁止舍身碑

 4、颂岱诗文

 泰山各风景名胜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为颂文题句  比较著名的诗有唐杜甫《望岳》;北宋苏轼的《黄茅岗》,苏辙的《题灵岩寺》;另清乾隆皇帝有多处颂岱诗刻;近现代有任克溥的《岱宗颂》,郭沫若的《登岱六颂》。颂文有清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有1930年袁家普题《高瞻远瞩》等,都是名人佳作,堪与山川竞美。泰山还有众多颂岱题句。

如孔子登临处的“登高必自”,

万仙楼北有清济南名士刘廷桂1565年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字迷“虫二”。

 杨降霖1881年题“步玉清”。

 经石峪有陈纪勋1857年题“梵呗清音”。

中天门有清光绪年间吴大徽题大篆“虎”。

 5、题景及楹联

  题景石刻中有王母池“王母泉”、“虬仙洞”、 冯玉祥“朝阳泉”、五贤祠“卧像石”,普照寺“云门”“石堂”等。 红门北有“小泰山”, 云步桥“秦松”。

  岱顶有“鲁班洞”“瞻鲁台”等。

  岱西有“黑龙潭”等。

泰山楹联主要分布在景区内的石坊、石亭上,现在的十几处石坊、石亭,存有楹联的仅四、五处。如岱庙坊、玉皇阁坊、天阶坊、红门宫坊等。亭联有普照寺的筛月亭、五贤祠洗心亭等。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下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

B 试题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简化的字体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通令全国使用。所以《泰山石刻》的字体是篆书,选B。点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