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老主,是哪几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1收藏

三教老主,是哪几位,,第1张

“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梁武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三教合一代表

三教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现的基础,不过三教概念的提出却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人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教”一词的。《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时提及儒、道、释三家。以及“南北朝的《理惑论》,论儒道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这些可以说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见”。以后“暨梁武之世,三教连衡”,三教一词出现在文献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作为强大的社会存在已经无可置疑。时人于佛儒、佛道、儒道之间的互补共通之处,分别有很多的建议论述,尤其是“南朝人士偏于谈理,故常见三教调和之说”。如孙绰在《喻道论》中云:“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明僧绍则认为“佛开三世,故圆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所以“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而“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王治心先生就张融、顾欢等人“道同器殊”思想阐述道:“在形而上方面的道,本来是一;惟在形而下的器方面,方有释教道教之分。……这些都是六朝三教同源的意见,这种意见,影响于后世亦非常之大”。此外,作为体现此类理念的人物在当时也大量出现,还如沙门昙度“善三藏及《春秋》、《庄》、《老》、《易》。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等等,当时诸如此类的人物是很多的。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出现了“三教”的概念。

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黄老之家,魏晋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约是两晋之际传入中国的一种思潮,佛教徒借玄学的概念、命题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以便使这种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进入上层统治阶级和士人阶层。但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老庄玄学概念、命题去比附译解般若经典,则使佛学在某种程度上被玄学化了。玄学内部有许多的派别,如贵无派、崇有派、独化派等等,这些派别的影响使佛教内部发生分化,东晋时期,佛教内部因对般若思想理解不同而出现了所谓“六家七宗”的争论。

因佛教开始流行,初与道家文化相结合,依附道教宏传,故有佛道之争,老子化胡之说。安世高与支谶等自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不过“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方术与玄学,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以故般若学与老庄学相近。佛教到东晋时,其势大盛,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般若之学大行,谈玄说妙。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时北方世乱,道安高足慧远隐居匡庐,研究般若,毗昙,提倡弥陀净土,一时名贤大集,成为江南佛法之重镇。后有真谛之译唯识诸论,罗什法显等又译十诵、五分、四分等律。诸宗经论于是大备。从僧肇道生以来,中国佛教则因容纳了老庄道家的对规律性实在性等的认识,使佛性论原有的条件性相对性的成分继续保留的同时,真实性与永恒性的因素空前增长。中国化佛教肯定了真实无妄的本体世界的存在,突破了印度佛教的范围,弥补了印度佛教的逻辑断裂,使其认识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论,佛教教义只有在中国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达到了佛教对宇宙人生认识的最高水平。

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542年)。还有一说圆寂于北齐天保五年( 554年)以后。昙鸾自号有魏玄简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葬于今山西省文水县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来文水考察,据史书资料记载寻得了昙鸾大师之墓,在今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为昙鸾大师发迹之后传道之地 魏孝静帝称他“神鸾”;梁武帝称他“肉身菩萨”。他一生弘扬净土思想,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昙鸾家近五台山,自幼受道教、佛教的熏陶。14岁到五台山朝圣,随即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学习儒、道、佛各家的著作,尤对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译的《百论》这四论有精深的研究,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乘空宗学者。他认为昙无谶译的《大集经》词义深密,难以开悟,于是就着手为此经作注。中途积劳成疾,为了治疗气疾出门寻访名医,毅然长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访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诚意所感动,传其仙经。

不过,关于昙鸾法师用道教方法治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称他从陶弘景处得仙经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炼。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因问佛经中长生不死之法,可有胜过此仙经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佛教中哪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耳。”即以《观无量寿经》与昙鸾日: “此是大仙方!”鸾拜而受之,遂焚仙经,专修净业。

这里讲陶弘景传给他服气法。精神抖擞的昙鸾辞别陶弘景,北归途经洛阳时,遇僧人菩提流支。昙驾向对方夸耀自己学得长生不老术,对方大喝一声,训戒说:佛教里有《观无量寿经》。于是昙鸾便抛弃服气法,皈依净土念佛,终于奠定了净土教的基础。此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道两教的关系,耐人寻味,因为它主张佛教比道教高明。另外,道教所说的寿,佛教称无量寿,这也非常有趣。《云笈七簸》里有题为。县鸾大师服气法”的记载。此外县鸾还曾想其学过本草学。昙鸾对弥陀净土信仰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弥陀净土经典作出通俗的解释,并简化修行方法,他年青时代便恨佛典盘诃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之。他留世的主要著述有‘往生论注》二卷,《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诚阿弥陀佛偈》。③由于早年学道,他还善于“调心练气”为他人治病,因此“名满魏都”。晚年著有《调气论》、《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麓》等。足见他并未放弃对道家养生学的信仰,反而更加精深。

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他有着较高的佛教性功修养和宗教家的济世情怀,但屡遭恶论师毒害,几度垂死。身体伤害和饥寒长期妨碍了他的禅修,因此,他在誓愿文中强烈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以普度众生的愿望,称“誓愿入山学神仙,得长命力求佛道”。在慧思看来,佛法的修行目标是证得漏尽通(第六神通,也即佛教性功所达到的烦恼断尽的“极乐”状态),但修证前五种神通(慧思用这个佛教概念来借指神仙方术,即道教命功所达到的肉体长生安乐的效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为“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所以他发愿:“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

  慧思先以道教神仙方术修命,再以佛教定慧之学修性,开中国宗教史先命后性佛道双修模式之先河。后来到北宋时期,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更是以先命后性的模式融内丹学和禅宗为一体,延续了慧思的修行思想。

智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陈朝时期即提出了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是针对心性定力和智慧的训练,仍属于性功范畴),在长期止观禅修中,智顗为了解决自己及徒众身体上的不适和疾病,有条件地吸收了部分道教命功,将其融入了止观修习的体系中。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认为,止观修习前应该先调五事,即对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理进行调适,其中就融汇了道教的修养方术,例如坐禅前后的按摩法,以及对百脉不通处的存思方法。而智顗在谈到治病时,提到以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息治疗脏腑疾病,又认为“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这些都反应了智顗对道教命功兼收并蓄的态度。

  可见,智顗实际上采取了一种融汇型的佛道双修模式,他实际创立的天台宗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本土气息。后来,佛教广泛采取了这种模式,例如少林武术吸收易筋、洗髓等道教命功而向内家拳发展,中国佛教这种特有的禅武双修的风气正反应了佛道双修的普遍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僧学行道教养生术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昙鸾,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学道教仙术,著有《调气方》、《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等阐发道教养生术。后遇印度僧菩提流支,授以《无量寿经》,乃烧道教仙经,专意弘扬念佛求生净土法门,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师。昙鸾的净土宗著述中,虽不见仙学影响之迹,但从《道藏》中所存《昙鸾法师服气法》看,他似乎并未完全否定道教养生术,而把佛教数息禅法融人道教养气法中,形成一种具有佛道融合色彩的养生气功,其法略为:宽坐,放松身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经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气出入声近旁人得闻,初粗渐细,十余息后,声仅自闻。凡觉有痛痒处,便想从呼气中出。天台宗二祖慧思,在《入山誓愿文》中表示为护法故,“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为此,他祈愿诸圣赐以芝草神丹,疗病除饥渴,“借外丹力修内丹”,把道教追求的炼养成仙作为通向佛教涅檠之域的桥梁。天台三祖智颉的禅学体系中,所述六字气治病法,见于此前陶弘景辑的《养性延命录》,引自《仙经》及《明医论》,不见于印度佛典,当出自道教、中医。天台九祖湛然,在文章中对道教炼养成仙说予以肯定。

佛教密宗之说多类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气、服石、炼药、外丹、符祭等方术,追求长生成仙,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可能早在善无畏、金刚智等人唐弘密之先。据印度传说,1500年前(当中国南北朝初),有华人塔哈乌江至孟加拉一带传授中国密宗(即道教仙术)。印度教密宗经典《度母秘义经》、《摩诃支那功修法》、《风神咒坦特罗》、《须弥山坦特罗》等,皆称印度密宗的“支那功”来自中国。根据泰米尔文密教经典,南印度密教的十八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其泰米尔名字为博迦尔(Bogar)与普里巴尼(Pulipani),这两位大师写过许多关于梵咒、医术和炼丹术的著作,他们于西元3世纪到印度伽耶等地传播道教的医学与化学思想,在印度的化学史与密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佛教密典中类似道教仙术之说,大概间接地渊源于印度教密宗,或直接源于道教。

道教仙学对佛教禅学影响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华化禅宗之禅的庄子色彩,禅宗之禅的宗旨方法与见地虽与庄学有区别,但亦多相通处,这使不少深通庄学的禅师语录带有或多或少的庄子格调。

张湛曾说“往往与佛经相参”,隐晦的指出佛经受列子影响。佛教初来时,用道家儒家易经哲学格义佛教,当时佛教的法师及其助手们对汉文古籍广有了解,相当精通,如著名的道真擅长文学,鸠摩罗什、僧肇擅长老庄。而当时的时代正是民间涌现大量先秦藏书之时,而佛教正是当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之一,可能搜集或者读过各种先秦稀本与《列子》。这二种可能目前都无法排除。(在古代佛寺属于地主阶级,常搜集孤本古籍以参或造佛经,《乐经》、《开元占经》等书皆曾被寺院收集雪藏)。而杨伯峻〈辨伪文字辑略〉引朱熹言而证列子伪:“又观其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即佛书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之所由出也。他若此类甚众,聊记一二于此,可见剽掠之端云。”如此断章取义就如同柳宗元与清民疑古派的质疑,列子伪书说是从唐代柳宗元辩列子发端,而实际柳氏也并未断言列子为伪。只是对其中几点略有疑问。却引来了不少极端化的呼应。释子、儒徒追随脚步纷纷质疑列子,遂积非成是。然而朱熹的意见正好相反,乃是佛书剽窃《列子》,在《语类》中说得更为明白:“‘今看《圆觉》云‘四大各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是窃《列子》‘骨骸反其根,精神入其门,我尚何存”语。’”(卷126)。朱熹说佛教的“空”借用了老子的“无”,诠释了佛教的“空”。所以:“疑得佛家初来中国,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经,如说空处是也”(卷126,P3008)。具体来说,“如远、肇法师之徒,只是谈庄老,后来人亦多以庄老助禅”(卷126,P3025),佛书初传入中国时,只有《四十二章经》、《遗教经》、《法华经》、《金刚经》、《光明经》等数种,所言不过精虚缘业之论,神通变见之术而已。至惠远、僧肇、支道林等人,开始吸取道家之说。然尚未敢正以为出于佛之口也。及其久而耻于假借,则遂显然篡取其意而文以浮屠之言。如《楞严经》所谓"自闻",乃庄子之意;《圆觉经》所谓"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列子所言"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最典型者无过惠远之论,成片都是老庄意思。凡此之类,不可胜举。至晋宋间乃谈义,皆是剽窃老庄,取列子为多”(卷126,P3038)。晋宋时的佛教教义、慧远和僧肇等人的著作,以及后起的禅宗皆与老子及庄、列的学说血肉相连。

佛教佛道双修至唐宋兴盛,到明朝鼎盛,从而出了达观等名僧。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如唐“贞元十二年四月,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讲论儒、道、释三教”。三教在唐宋时频频进行的廷争,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陈述与辩论,结果却有了更多共同使用的词汇、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若“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因为“南朝的梁陈,北朝的齐隋都极力提倡佛教。唐代思反其道,便极力提倡儒家经世之术”,并作为组织上述三教辩论的出发点。思想上的融会贯通必定会见诸于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唐时三教之称也在史书上频繁出现,达到了高峰。如在《旧唐书》中,“三教”一词共出现24次,比除了《新唐书》之外的其它二十二史中此词所出现的次数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可谓彼时之三教连称,系时风所趋,深入人心。武则天时编纂《三教珠英》,参加者皆为一时之选,如“引文学之士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崔湜、富嘉谟等”,这些人俱是少读经书,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此当然也会给三教在文字表达中的频率高低带来影响。

不论是魏晋还是隋唐,三教的并提,都可以说有着以下的意味:第一,表明作为社会的意识力量,儒、道、释各有影响范围,可以说三分天下,虽然其间常有高低先后之争。第二,所谓三教归一、三教一家之类的说法,不论是出于那一家之口,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这种“一”致被强调的结果,实际上是将儒家理念作为三教的取舍标准,故反对三教并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备能与儒家等量齐观的社会功能作为一条重要理由,认为三者在道德趋向上仍未一致,甚至还有所抵牾。不过在魏晋,乃至隋唐,反对方始终不是社会主流意见,至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未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第三,三教仍然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形态,不过相互间在观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加深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第四,由于自南北朝起玄学的消退和经学的东山再起,尤其是王通、韩愈等人对新儒学的发展,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学主导社会意识的动能日益强大,促使三教在隋唐之后朝儒家倾向的势头也愈来愈明显。

在《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剧情当中,孙悟空与六耳猕猴闹到灵山如来佛祖前。如来佛祖在点出六耳猕猴之前,给我们说了一个《西游记》世界当中的设定,那就是天地之间有五仙,为天地人神鬼;天地之间有五虫,为赢鳞毛羽昆。将天上五仙分为了五种,地上生物也分为了五种。那么这五仙五虫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个五仙五虫的说法,都并非是起源于《西游记》,在此前的典籍当中都有记载。

关于五虫的记载要更早一些,在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大戴礼记》,是一本礼制著作,当中将禽兽万物划分为了五虫,分别是羽毛甲鳞倮。羽虫指的是带羽的禽类,以凤凰为首;毛虫指的是带毛发的走兽,以麒麟为首;甲虫又叫介虫或者昆虫,指的是带有甲壳的虫类和水族,以神龟为首;鳞虫指的是鱼、蜥蜴、蛇等带有鳞片的动物,包括有翅的昆虫,以蛟龙为首;倮虫也称为蠃虫,指的是无毛无鳞的动物,例如蚯蚓、青蛙,还有人类,这类是以人族当中的圣人为首。

而关于五仙的记载,最早应该是出自宋代的《钟吕传道集》,也称为《真仙传道集》,以钟离权与吕岩师徒问答的形式,记录了道教的气功内丹学说。书中“论真仙第一篇”提出“仙有五等”,将仙分为了“天地人神鬼”,并对五仙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描述,不过这本书当中对于五仙的描述可能与我们传统的认知不符,其中也没有说明首领是谁,我们就来聊聊五仙吧。

鬼仙是五仙当中最低等的存在,虽然称之为是仙,但是实际上就是鬼罢了。但是这个鬼并不是说是人死后为鬼,再修炼成仙的。而是一个修士(人仙)修行出错神魂出窍走火入魔后阴魂不散,才是鬼仙。虽然鬼仙也可以不入六道轮回,但是也难以修成正果,最好也不过是夺舍重生或者转世投胎而已。

在《西游记》当中,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鬼仙,即便是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十殿阎王,他们都是地府的公职人员,管理的是人死后的鬼魂,而非是鬼仙。乌鸡国国王被害之后没有往生轮回,镇压在井底,勉强算是鬼仙的范畴,但是他生前并非修士,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而此类鬼仙的话,更像是游兵散勇,没有未来,更没有首领。

人仙是比鬼仙高一等级的存在(毕竟人仙走火入魔后变成鬼仙),指的是在修炼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继续修行,止步于小法小道的修士,这些修士虽然也有了部分仙的权柄,比如益寿延年,有些小术,但是没能修行完整的大道,稍有不慎也是容易与修行相冲,反而导致疾病和减寿。

在《西游记》当中,人仙还是很多的,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修真门派的修真者,都可以算是人仙,而要说人仙的典型,应当是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他也没有表露出有什么其他的法术或者能力,但是他却活了有二百七十多岁,也是因为修炼小成而益寿延年的吧。而这个时候要说人仙之首的话,应该是上清派陶弘景之徒王知远,受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的尊敬。

地仙则是比人仙又更高一等级的存在了,指的是修士修炼小成,而未修大道。修炼到这个境界,已经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人的范畴了,地仙不用为生命担忧,属于是长生不老的陆地神仙。但是地仙所欠缺的就是功法这一块的,因为仅仅是修炼小成,在功法上不如修成大道的修士。

在《西游记》当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地仙,应该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了。从其表现来看的话,还是比较符合地仙的特点的。号称与世同君,与天地同寿,同时从他看不穿孙悟空的变化之术等情节来看,镇元子的法术还是有限的,至少在识别破妄一块看起来不太行。而地仙的首领应该就是这位地仙之祖了,虽然有法术差,但是地位高。

神仙则是比地仙又高一等级的存在了,很多人认为神仙是最高的,但是实际上他还只是五仙当中的第二等。神仙由地仙修炼而来,因为地仙不满足于小成,不眷恋尘世间而苦修大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化出仙胎,舍去凡躯而飞升了,就成为了神仙,不眷恋尘世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当中。

在《西游记》当中,居住在三山当中的应该有福禄寿三星、东华帝君、瀛洲九老,在孙悟空去寻找救活人参果树的方法的时候碰到过。福禄寿三星在正文当中提起过我等是神仙之宗,很明显指出他们就是神仙,和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地位差不多,他们应当就是神仙的首领了。

而五仙当中的最高级,就是天仙了。神仙成就天仙,并非是苦修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立下大功德,功德圆满接受天书才能成就天仙。成就天仙之后,还可以继续积累功德成为仙官,下品水官、中品地官、上品天官,不断的升迁,经历三十六洞天、八十一阳天后前往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也就是说《西游记》当中天庭的官员都算是天仙当中的天官,甚至于说龙宫的龙王,地府的阎王什么的也算是公职人员,龙王、阎王、玉帝大概正好对应的是水官、地官和天官吧。而论功德最高的,应该是开天辟地、造人补天、化胡为佛的太上老君了。但是三清应该都是在这个五仙体系之外的,所以天仙的首领应该是佛祖口中“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玉皇大帝,这也符合《钟吕传道集》当中天仙的不断历练不断升迁的路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五仙并非是以实力划分的,神仙未必强于地仙,天仙未必强于神仙。在《西游记》当中福禄寿三星曾经说过: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点明了镇元子是地仙,三星是神仙,孙悟空是天仙,但是孙悟空未入真流,并非是地仙镇元子的对手。

饮食习惯有认为舍利子的形成是由于僧人长期素食,摄入了大量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

人体骨骼残余人体骨骼在烧灼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形状的重结晶现象。人体有很多细小骨骼(如指骨、趾骨或耳道内的微小骨骼),少量骨骼经燃烧后因重结晶而产生。

人体结石有人将舍利子解释为结石。人体的结石中,胆结石的主。

第二节    我对传统及儒释道养生理论的认识

我的健身养生知识,从伏羲、黄帝、老子、孔子、释迦等大圣人的经典中得到很大启发。我认为,从古到今,所有修炼自我身心的圣贤,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都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语言,论述了自然真气和育化天地万物的原理。

一、我对伏羲理论的认识

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始祖先伏羲,在住山洞、穿树叶、吃松子、喝泉水的原始社会,就对大自然真气的变化原理有了深刻认识。伏羲画出先天八卦图,可以说是认识真气变化万物的开基者,发明中华民族文字的祖先。伏羲是第一位用文字表明无生无灭、无始无终、无形无相、无边无际的自然真空的人。他用“〇”这个符号来比喻真空实体,为后人留下一条认识自然的光明大道,永远照着后人的心。

伏羲一画开天始,由“〇”画出了真空育化天地万物的原理。“〇”代表无极;

表示无极静到极点,一阳初动,产生浑元气,太极的开始;

表示太极生两仪,天地始判,是为太极图。太极图中的“白鱼”代表老阳,黑点代表少阴;“黑鱼”代表老阴,白点代表少阳。天之阴降,地之阳升,天地交泰,产生万物。

图中间的小圆,代表人类社会。

易经之理是由“〇”顺序而生。“〇”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三才

。易理谓无极“〇”,太极

,皇极

无极是无气之气,易理称为不易之气;太极是变化天地大气之气,易理称为变易之气;皇极是天地阴阳气交泰产生出来的人类物质世界,易理称为交易之气。不易之气是育化天地万物之源。不易之气永恒不变,但是她能生出有生有灭、有始有终、变化天地的变易之气;天之阴气下降,地之阳气上升,天地交泰,产生出人类物质社会,是为变易之气产生交易之气。因为,没有不易之气就没有一切,所以,不易之气又称为真气。伏羲为后人留下了自然由“〇”育化出万物的文字记载,从理论上把自然真气作了总结。

真气即是无极。无极无所不极,无所不用其极。自然中天地万物,气之化也,离开气就无生、无存。比如:海洋动物就是海水结晶的产物,没有海水就不会生出海洋动物,离开海水海洋动物也不会生存。真气育化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即真气结晶的产物。宇宙中的一切都在真气的作用下,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因为人的心灵是真气的化分子,人是个小宇宙,小天地,所以人不能独立生存。人,气之化也。没有气,人无处生;离开气,人无法生存,同海洋动物和海洋的关系一样。理解真气的人才知道真气的功能,所以,与自然真气合而为一的大觉者一一伏羲将真气变化原理说与后人。伏羲总结出真气育化万物的三大体系:不易之气、变易之气、交易之气,使后人知道宇宙的形成。

二、我对医家理论的认识

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老祖先,对大自然真气有深刻的认识。炎,是炎帝神农氏;黄,是轩辕黄帝。炎帝尝百草,日遇五十毒,神而化之,是人类第一位认识药物的老祖先;是本草纲要的开拓者,奠基者。黄帝是医理养生的发明创造者,也是人类发明创造衣服的原始祖。炎黄为了后代子孙的身心健康,留下了养生之道、医理、药理的经典,万古流传,中华儿女永不能忘。我们今天懂得的养生的道理,是老祖先教导给我们的。《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谈的都是真气的功能,这是后来各种功夫的出生源地。孔子、老子、释迦等古圣先贤,同样论述了真气,留下经典,启发后贤,使人进一步明白、理解了锻炼真气的方法。中华民族真气养生健身法是我传的,但我不是老师。功夫的理论和方法乃先圣所传,我不过指路而已。凡是与我学功夫者,我都清楚地告诉你们,你们的宗师是炎黄、老子、孔子、释迦。我传给你们的炼功夫的道理和方法,是大圣人真修实炼的功夫,我怎么能作你们的老师哪。

《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圣人传精神、久服天真之气,而通神明。”黄帝实为后人留下一个守精神、炼真气的真功夫。学者应认觉为师,觉即是精神。用精神求理悟真宗,提高自己的智慧,才能学会炼真气的功夫。每个人都可以炼到真功夫,因为人人都有精神。精神是产生千功万法的根源,人无精神,万事绝缘。学者应以自我精神为炼功夫的种苗,培根、开花、结果。

先圣以心传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继往开来续心传,传精神、传心法,讲的同是人人自我之真气。黄帝称真气为太易;真气育化出有气之气的浑元气,为太初;浑元气分化出天地,为太始;天地交泰,育化出地球上的万物,为太素。黄帝用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这四种不同的气质,论述了宇宙产生天地万物的原理。伏羲和黄帝两位祖先,在原始社会山洞栖身、菇毛饮血、人造物质处于零的条件下,能观察到用现代科学手段也无法认识的宇宙真空育化天地万物的原理,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合于真空。人的精神是自然的化分子,人能清静无为、真诚的守精神,就能达到虚无的境界,与自然真气同质、同体、同气相连、息息相通。诚则灵,灵则明。《黄帝内经》中说:“故圣人传精神、久服天真之气、而通神明。”为后人留下了通达宇宙真源的道理和方法。古代的圣贤,就是本着这个方法,真修实炼,成为理解宇宙的大觉者。

人类的知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天地、大气,有形有象的物质体、气体的感官认识;二是精神合于真空,通达宇宙万物的妙智慧、善知识。感官认识,是靠见闻觉知将外界的事物反映到精神能源上来,所以,称之为后天知识。妙智慧、善知识,是守精神、炼真气,使精神恢复到天真自然、清静无为的境界,用精神直接理解认识宇宙天地变化之理、直接认识听之弗闻、视之难见、真空非空、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的永恒真空,这种知识是用口说不出来、用笔写不出来的真知。

炼功夫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与一般知识不同的大觉者。文字经典汇成的知识海洋,是书本知识。用心灵求真理、悟真宗、解未知、觉真质、明真源而产生出来的智慧,才是真知识、真觉悟。

真气在自然指的是真空,在人体指的是精神。自然的交易之气、交易之气,及人体的呼吸调息,只是真气在大自然人体起的变化作用,均不属真气。真气是根本,其它是枝叶。君子悟本,本立而后道生。舍本求末,是以砖磨镜,苦死无成。

炼功夫的本质不能错。人为固定的四肢运动、呼吸调息、非真气自然所化,是有为法。释迦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宇宙,真气有育化天地万物,在人体,真气有自行调解身体的本能。老子:“道法自然”,炼功夫者应清静无为、顺乎自然,何必心外求法?黄帝教导养神的功夫,就是自然的法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恬淡虚无即是清静无为。法至无为,无所不为,所以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是为定静功夫。心平气和,精气神自如,内五气自然协调。精气神、内五气圆合一体,与自然合而为一,病安从来?黄帝守精神、养真气之道,是千功万法的典范,是所有养生健身者的光明大道。

三、我对道家理论的认识

道教的始祖老子对真气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所言紫气,即是真气,紫气并不是紫颜色。真气包含阴阳、五行之气;阴为暗淡色,阳为阳光明亮色;五行为青红黑白黄;七色光合而为一,为紫色。因为紫气是阴阳五行之气的总称,所以圣人用“紫”来表示育化万物的真气,释迦称真气为妙明紫金光。经典中的“成仙得道者,紫府标名”,意思如同古代学生取得了名望,脱了蓝衫换紫袍,表示尊贵。老子论无极真气,比伏羲、炎黄更详细、明了,他把育化天地万物的无极,用一个“道”字表达了出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无极大道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可是不说,人无从知;不写,人无从道;只能以假引真,强名言道。”老子讲:无名是道,有名是道生,道之行,万物生矣。即然无名是真道,人们就不该把经典上所说的道当成真的。道在乎行,不在乎言。

行道,必要修道;修道,即是修自己的精神。精神是大道一本散于万殊的小道,小道来源于大道。老子定下抱元守一之道,同于佛家定慧圆明之法。老子说:无欲观妙,有欲观徼,这一点与黄帝的恬淡虚无相同。子思在《中庸》论道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释、道三教圣人同修一道,教分三、理合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古圣先贤都以守精神为根本,立宗教、留典籍。回、耶教主同样论述了宇宙育化万物的真源之理。五大正教虽有人、地、时之差,理同源,归根到底,同为一道。万教归一成大道,天下苍生同大体(大体指宇宙),天人合一是大同。

因为宇宙间一切变化,统归自然,所以老子谓之无为,无所不为;伏羲云无极,无所不极,无所不用其极。无极、无为、大道、不易、太易、真气、紫气,同为一真。法有别,理无差。

道家功夫以抱元守一成大道。继老子之后的尹喜、庄子、钟离、吕祖、重阳七真等道家名士,都按此法成道,古代称其为炼气士。后来,道家中的一些人制定了有为法,加上好多玄妙的名词,以致后人有些远道。我们炼功夫,应当效法老子的无欲观妙、有欲观徼,抱元守一的无为大法,成为无为无所不为、通达宇宙万化真源的真修实炼者。

四、我对儒家理论的认识

对于儒家理论的认识,还得从儒家代表人物和儒家思想谈起。然而,我儒学根底不深,只是因为修心养性而学《四书》,学《四书》而有体会。这里就说说我的见闻觉知和体会。

孔夫子周游列国,诗书礼乐传天下,炼心之法,门人授之。他既有齐家治国的大道理,也有正心修身的内圣功夫。老夫子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孔夫子成道在鲁国,三月不知肉味,心不在焉,视而弗见、听而弗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固君子必诚其心意。

孔夫子讲的道理和修炼方法,与黄帝、老子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抱元守一”的内圣功夫毫无两样。夫子曰:“万物同体”。万物同体即是真气从之,即是无为而无所不为。

真气亦称理气,理气即无极理天。理天育化太极气天,太极气天育化皇极象天。象天为物质世界,古代圣贤谓之假世界。气天为有气之大气候。因为大气变化无常,气数有尽,有生有灭,有始有终,所以称为后天。理天为无气之气,因为理天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万象因此有,万化由此生,所以称为永恒之理气。人的精神是理气的分子,精神又称理性。理性在理天叫命,天赋予人叫性。《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离开心性就无理智,无理智就失去自知之明,无自知之明就不能正己,不能正己就不能教导他人,不能教导他人,就不能兴教立说。各门宗教都是以理性为宗旨,阐述修身正己的性理心法。《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圣人传精神,传心法,以炼自我心性为本,以身作则,胜过言教。圣人不出门,可以教天下,为万世师表。今人炼气,应效法孔孟之道,以修心为本,明德于天下,至大至刚,善养吾浩然正气,冲塞于天地之间,自我之浩然正气,能补天地之不足。《黄帝内经》中说:“天地有质(即有变),此气(真气)了无终始,久服天真之气,必通神明。”圣人都是炼真气而大明于天下。炼真气、守精神、明心性,乃是万圣之总纲。历代圣人一代接一代,继往开来续心传,明心通天这条路线永恒于世。修真之法时隐、时显,不心诚求之就可能错过。炼功夫者诚则灵、灵则明,明者不会走错道路。学者应以古圣先贤的真理为标准,用自己智慧的心慎思、审问、明辨、衡量,才不会走错道路。以上所言是儒家功夫。

五、我对佛家理论的认识

我先父是木器雕刻工人,专门从事雕刻佛像、修缮寺庙、道观的工作。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先父与当时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有密切的交往,对我来说可谓世交。受其影响,我从15岁就烧香、拜佛、念经、参禅打坐,并得以受艺于沈阳莲花寺方丈乐善和尚,东北道教总会会长、太清宫监院房理家道长,孔学会会长兼经学院院长周永募老先生。我的少年时代,学佛、学道,也学儒。

我常以《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作为炼心性的行动指南。这三部经典,同是无为大法,其中道理的讲述方法,与医、道、儒有差别,但真修实炼的功夫与各教真理完全相同。《金刚经》的金刚二字,即是心性,为永不变质、锐不可摧之意。金刚能割断一切宝石,明心可破除一切障碍。《金刚经》云:降心不降便是降心之法。这不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大法吗?要想达到明心,去掉一切法,不生动、静之念;不生佛、魔之念;不动凡、圣之心;心如如不动,佛道成矣。《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说:不住一切相,不住一切法,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应,是指真常之心应物,心有意生,真常之心无所执着,即是心无所住,无所住即是自性真空,自性真空即是妙明本心。应无所住,清静无为,即真心现前。此是让人不要执着一切见闻觉知到的东西,心坦然不动如真空,心灵才能直接觉悟自然。六祖惠能经客店,闻客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继承佛宗,成为一代佛祖,现留有《六祖法宝坛经》。此经是登上佛坛的法宝,明心的指南,修心者不可不读。释迦云:“应无所住”;黄帝曰:“恬淡虚无”;老子道:“无欲观妙”;孔子言:“纯心养性”,四家真理,无二无别,都是使自性达到真空纯至静的虚无境界。

道理万千,不外乎伏羲的无极真理。无极是无到极点了,什么都不存在了,这不就是真空吗?真空、无极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大自在。人的心性是大自在的分子,是小自在;小自在与大自在合而为一,即是明心的大觉者;即是自在菩萨。南海古佛是大自在菩萨,他在《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意思是让人觉悟自己的心性,成为自在菩萨。大自在没有生灭,也没有来去,是为如来圆觉海。人的心性是觉海中的一滴,所以称自性如来。人们不要把佛经中的“自性如来”,错误地领会为释迦牟尼。《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金刚经》破除一切幻相,令人顿悟本理,直达真空,回归自然,是千功万法中的最上乘功夫。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无极生太极,太极是有生的,有生就有灭。太极生天地万物的一切形式,统是有为法;在人体,离心以外的一切追求和形式,即是有为法。《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为人类世界,名为世界,其实没有世界;有是幻有,存是幻存。人的色、受、想、行、识似有本无。人的自我存在,只是幻有、幻存,百年之后,呼吸、躯体无有无存。释迦说法,破有为、树无为,与黄帝、老子、孔子所言真理,无二无别。观音菩萨的《心经》为不二法门,万圣之总纲;破除一切有为法,直达明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依此门而出。佛法是无上大法,与医、道、儒的真理完全一致。

六、我对儒释道养生理论的综合体会

道家之道:感应;宗旨:修心炼性;三清:太清、上清、玉清;五行:金、水、木、火、土。

儒家之道:忠恕;宗旨:纯心养性;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佛家之道:慈悲;宗旨:明心见性;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杀、盗、*、酒、妄。

儒、释、道三家之道:共六字,不离心;三家宗旨:同根宗于心性;三家规范:同属三宝精气神;三家戒条:同是五气圆合。三家所言,是修真道的功夫。

修心养性者第一做到:认自本心,识自本性,才能进入修心炼性、纯心养性、明心见性的真实功夫;第二,一个心性不为一切所动的大觉者,才能做到精气神自如;第三,纯真无欲,恢复天良,圆满自性,明心圆觉,才能做到感应、忠恕、慈悲。

儒、释、道三家宗旨,是修心之轨道。治外之法,谓之外王;修身养性的功夫,谓之内圣。三家规范作为内圣功夫是:太清、上清、玉清;君、父、夫;佛、法、僧;即自身三宝精气神。三家的五种戒条,是圆合内五气的方法。精气神自如,内五气圆合,是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合而为一返虚无,是为大丹成就。

道曰精神为黍米宝珠,释曰牟尼宝珠,炼功夫者不以炼精神为本,而在肉体上,自心外求丹,是以砖磨镜,以沙团饭,苦死无成。本错、果也错。修外道者所得的各种功能和幻觉,是水中影、镜中花,到头来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天地万物,都是空而有,无而生;有而无,生而空;周而复始,互相转化;物质永远变换生灭;物质不灭是自然的定律;物质、气体的变化,都是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人体的外五官、内五脏,即是五气气化结晶的物质体。

儒、释、道三家的五种戒条,圆合一理,就是保合阴阳五行之气,返本归真的方法。在人体,金气主肺、主鼻;木气主肝、主目;水气主肾、主耳;火气主心、主舌;土气主脾、主口。戒杀行仁,不动肝火,保木气;戒盗不偷,呼吸平定,安肺,保金气;戒*不乱搞,守礼节,心不跳,保火气;戒酒不乱饮,守理智,保水气;戒妄语,守信用,精神安定,保土气。金、水、木、火、土包含,仁、智、礼、义一信含。五种戒条,实是修复人的本性,使人达到性本善,五气圆合,合于真空之法。三家之理,统称为性理心法。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肇始于南梁梁武帝时,直至隋唐代儒、佛、道三教,这种“合流”并不能掩饰彼此之间的排斥和斗争,直到元明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

意义:中华文明几临全面覆灭的情况下,因蒙古推存道教而在保存中华文化客观上起了巨大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因此,三教合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儒家学说,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

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以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

释,即佛教。由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形成儒释道三教会通融合、和而不同的宗教文化体系,这种现象,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罕见。

儒释道三教各有擅长,以三教的不同功能实现了三教的和谐共存,素有“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之说。

其实,三教成为一种互补关系——儒家是治理国家的意识形态,道教主要功能是“治身”,佛教主要是“治心”,消除精神烦恼。

因此,后来的三教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其一是三教平等型,认为三教各有长短,功能不同,彼此相辅相成,这主要是儒家统治者平衡三教的政治目的。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并奖格局的出现,从历史事实上证实了不同宗教的互补、会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参考资料:

-儒释道

儒释道,都讲究打坐修定。不过儒释道打坐修定,只是手段,修定的目的是修慧,也就是“修道”,儒释道,都是讲”道“字,虽然内涵不完全一样,但都代表一种智慧境界。

儒释道,在修定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身体气脉的变化,以及”浩然之气“对于养生的积极意义。这一点,演变成了现在的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气功“。也就是说,气功,是从儒、释、道修行中摘录的一篇”小文章“。

三教老主,是哪几位,

“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梁武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