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辞典著作
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 1927年以来,在中国***领导的地区,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在研制药品、防治疾病中,大量采用中医药,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百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①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原书分四册,修订后全书分六册,其中一、二册为根与根茎类,收载药物206种;三册为种子果实类,收载药物138种;四册为全草类,收载药物135种;五册为叶、花、皮、藤木、树脂、藻菌、其他类,收载药物148种;六册为动物、矿物类,待出。每册药物均附有墨线图、照片及彩色图照。每一药物介绍了历史、原植(动)物、采制、药材及产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别、性味及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附注等内容。
②70年代由《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共收载中草药2288种,附墨线图2100余幅。各药介绍了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饲养要点、采集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处方等,内容全面、简要。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全国中草药资源与应用。
③经过长期努力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载中药5767种。每一药物分药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到19项加以记述。它包含了所载中药古今有关内容。
④由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编纂委员会编著的《原色中国本草图鉴》,全书共25册,收载彩绘中药的5000种,并附文字解说,包括基原、植物(动物)形态、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性味效能、主治用法、用量、附注等内容。
⑤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等编纂的《中国民族药志》首次介绍了中国多民族药物1200多种。每一药物分民族药名、来源、民族药用经验、药材检验、科研资料等项,具体介绍了药物的基原、学名、药用部分、形态及附图、历史现状、功用,以及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此外,徐国钧《生药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力量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这些成果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国和各地中药志或药用植物志、动物志等著作中。现已知中药资源总数有12807种,其中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中药资源调查基础上,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萝芙木、安息香、沉香等已在国内生产。中药资源保护、植物药异地引种、药用动物和药用动物的驯化及中药的综合利用也颇见成效。西洋参、天麻、鹿茸、熊胆和人参、钩藤等就分别是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一、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世称《唐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以前中药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
商代金文已有“药”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西周的《诗经》及《山海经》中已经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方280余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到了西汉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写的《医学启源》介绍了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奠定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他在《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
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 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
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
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
二、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中医药发展最快根据历代王朝对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中 医药学的发展也各有差异。
综合有关资料和史籍考证,我国中医 药发展最快、最兴旺的是隋唐至两宋。唐自统一中国后,疆域广 阔,百姓安乐,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农业发展迅速,对外交流亦日 趋频繁,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各种医药著作和药物 品种不断增加。
如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长孙无忌(后因 武后篡权,长孙皇后被贬,故改李绩)偕苏敬等22人负责编修的 《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当时由 发动全国各地征询药物 形色、功效、产地等,具送中央,经采用之后,在全国发行的,是最 完整的一部药学专著。
此外还出现了《食疗本草》、《蜀本草》、《本 草拾遗》等大批本草著作。这时全国已发现的药物约达1 500余 种。
宋朝亦由于上层 的重视,开国后不久即诏刘翰、马志等9 人编修了《开宝本草》,由官方颁行全国。其后,接着出现了 4种 本草著作,篇幅和内容都较前有所增加。
这时全国药物总数已发 展到2 400余种。可以说此时已是我国药典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
只是后来由于上层 的腐败,宋朝的国势日坏一日,整个中医 药事业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
三、中医发展史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
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
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701年日本 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较详尽而科学。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
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
公元657年唐 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 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它比欧州纽伦堡 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二书还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1,048门),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
宋 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
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
四、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
五、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
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六、中药的历史有哪些资料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概述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编辑本段]中药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图书
本草纲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七、中国医药发展历史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个百分点,医疗消费水平增加137个百分点。
可见医疗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医药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极产品,通过医院或医药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马上进入消费领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医疗保健需要的影响,也即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会很快体现在对医药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后者的提高大于前者,近两三年来保健品市场的迅速扩大即是一个例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的20%,预计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3亿,2010年则将达到14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的逐步老龄化,使医药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占8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享有20%的医疗卫生和药品资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农村医药市场具有根强的扩张潜力。从人均水平看,我国居民的医药消费水平仍处低位。1994年我国人均用药7美元,仅为日本的16%,法国的22%, 美国的23%,也远不及波兰、墨西哥、南非等国,在世界上处于低下水平,因此, 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必定高于国际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居民医疗保健知识的丰富和医药商业的发展,市场对非处方药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这是我国医药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背景。
广义的医药行业涉及化学药品、中(成)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商贸等,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产药品(包括中西药)的企业。
中医古籍太多了,海内外保留下来的中医古籍数不胜数,
以下罕见的中医古籍均出自此处图中,自己注意看一下图中右上角
中医古籍目录:
《医方考 巻之1-6 呉昆 著 寺町通円福寺町(京都) 》
《一夕医话 巻上,中,下 革溪 记 [出版地不明》
《丛桂亭医事小言日 南阳先生口授》
《东医宝鉴朝 许浚》
《东垣十书明嘉靖八年(1529年)刻本》
《伤寒论注来苏集和刻本》
《伤寒论疏义和刻本》
《伤寒论辑义日 丹波元简撰》
《保婴全书明刻本》
《先哲医话 巻上,下 浅田惟常 著 ; 松山挺 校 东京府 松山良祯, 明治》
《内科秘录日 元治刻本》
《内科秘录日 本间救著 彩色插图版》
《医书六种清 乾隆刻本 半松斋藏版》
《医事说约 香川秀菴 撰 ; 暘谷 阅 本石町(江戸) 万笈堂, (之一) 》
《医便 巻1-5 [王三才] [辑] ; 张受孔,姚学颜 重订》
《医典襍钞 写, [书写年不明]》
《医医谈 大矢贞吉 著 [出版地不明] 》
《医学正传 巻之1-8 虞抟 编集 [出版地不明] 》
《医学统旨玉夏斋藏板》
《医学読书记 巻上,中,下 尤怡 著 [出版地不明] 松风阁, 嘉庆 》
《医家千字文注 惟宗时俊 撰 本町(名古屋) 东壁堂, [出版年不明]》
《医方口诀集 上,中,下 土佐道寿 编集 ; 中山三柳 》
《医方启蒙 巻1-2 香城老人 编述 [出版地不明] 医卜堂 明治 》
《医方大成论 孙[允贤] [撰] [江戸] 须原茂兵卫, 贞享5[1688]》
《医方大成论和语钞 巻之1-8 》
《医方大成论钞 巻1-5 意安宗恂 解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寛永 》
《医方考縄愆 巻之7 呉昆 述 ; 北山友松 縄愆 京极通円福寺前町(京都) 》
《医方考绳愆(明)吴昆撰 (日本)友松子绳愆版本》
《医方集解 巻上,中,下 汪昂 著辑 》
《医案类语 巻1-2 淇园 訳定 ; 吉冈元亮,中川僖,厚木有则 纂辑》
《医眼方 顾公 著 东都(江戸) 万笈堂英平吉》
《医范 吉益南涯 著 ; 大江広彦 校正 纪伊 稽古馆》
《医范提纲 巻之1-3 宇田川榛斎 訳述 ; 诹访俊 笔记》
《医籍考日 天宝二年写本》
《医者谈义 巻1-5 粪得斎 [著] 金沢安江町(加州) 》
《医蔵书目 殷仲春 甫辑 写, [书写年不明]》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和刻本》
《医门法律和刻本》
《医雑録 写, [书写年不明]》
《千金方明刻本》
《千金方衍义清 嘉庆刻本》
《丛桂亭医事小言 巻之1-6 原南阳 口授 下町本町(水戸) 须原屋安次郎 0004》
《古方药品考和刻本》
《名医类案日 寛文元年刻本》
《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呉医汇讲 巻1-11 唐大烈 纂辑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嘉庆元》
《和兰药镜日 宇田川榛斋著》
《和兰医方纂要 巻之1-4,附録 江马元弘 訳 大垣(浓州) 》
《和语本草纲目和刻本》
《外台秘要唐 王焘著》
《大和本草日 宽永刻本》
《奇效医述》
《女科证治准绳》
《妇人良方和刻本》
《小青囊德聚堂藏版》
《巢氏诸病源候论和刻本》
《广义本草大成和刻本》
《弁医断 上,下 堀江道元 著 心斎桥通安土町(大坂) 》
《张氏医通纂要 [首巻],巻之1-4 张ロ玉 著 》
《御纂医宗金鉴清乾隆七年(1742年)武英殿刻本》
《新编集成牛医方 赵浚,金士衡 [等撰] 》
《新编俗解八十一难经图要和 刻本》
《普救类方日 亨保乙酉年官刻本》
《景岳全书明·张景岳撰,乾隆33年藜照楼版,早稻田藏》
《景岳幼科良方明·张景岳撰,书肆植村氏梓行版》
《本朝医家古籍考 壶山逸人 著 东都(江戸) 中邨雪山(写), [书写年不明]911》
《东医宝鉴 目録,内景,外形,雑病,汤液,针灸篇 许浚 撰 [出版地不明] 0002》
《格致余论疏抄和刻本》
《汉土医方沿革论 冈田昌春 [著] 白峯(写), 明治29》
《疡科秘录日 本间玄调撰》
《病家示训 洛下隠士 [著]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正徳3[1713]》
《病家须知日 择善屋藏版》
《眼科新书和刻本》
《种痘亀鉴 久我克明 述 东京府 岛村屋利助, 明治》
《类经明张景岳日本版早稻田大学藏0004》
《类经(日文注释版)》
《素问识日 天宝八年(1837年)刊本》
《経络歌诀 汪昂 编辑 ; 汪端 较》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7 李梃 编注 金ショウ 同青堂》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8,生理解剖図说 李梃 编著》
《脉经日文注释版》
《葛氏方 巻上,中,下 写, [书写年不明]》
《薛氏医案明 薛己等撰 吴琯辑》
《行馀医言日 香川修德著》
《订正东医宝鉴和刻本》
《质问本草和刻本》
《赤水玄珠日文注释版》
《辩证录(宽政6年日本刻本)》
《达生录明·褚胤昌(字百斯)著》
《远西医方名物考日 宇田川榕校补》
《远西方药日文版》
《遵生八笺明 高濂撰 弦雪居重订本》
《金匮玉函经清 道光 经义斋藏板》
《金匮要略国字解和刻本》
《金匮要略正义汉张仲景原著手写本》
《金匮要略心典 遂初堂》
《金鶏医谈 畑秀竜 著 ; [畑]毛义 校 日本桥通(江戸) 》
《集验良方清 乾隆刻本 喻义堂藏版》
《青州先生医谈 [华冈青洲] [述] 江口良斎(写), 天保13》
《风寒热病方经篇日 宇津木撰》
《养寿院医则 山脇尚徳 著 ; [山脇]侃 校 京都 林芳兵卫, 天保》
《黄帝内经素问日藏版》
《黄钟录日 尾张山碕克辑》
《新刊仁斎直指附遗01》
正保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系列
医说 著者张杲(宋)朝鲜刊本
医门法律6卷清喻昌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清乾隆30年(1765)黎川陈守诚刊本
医林指月十一种十九卷清王琦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清乾隆32年(1767)宝笏楼刊本
医方集略乙 编者郭鉴(明) 朝鲜刊本
新刻针医参补马経大全 著者马师问(明)江戸刊本
新刊医家必用 著者孙応奎(明)朝鲜刊本
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26卷小儿附遗方论5卷方论医脉真经2卷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宋杨士瀛撰明朱崇正补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嘉靖29年(1550)朱崇正刊本
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3卷后集1卷续集1卷别集1卷金刘完素撰元刘洪撰元马宗素撰金张从正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天顺7年(1463)建安熊氏种德堂刊本
万氏家钞济世良方7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汤液本草2卷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论集成 巻之1-4、6-10 山田正珍著
伤寒集注
伤寒明理论4卷金成无己撰明巴应奎校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查氏书林刊本
伤寒论译解卷
伤寒论
明清医药精华读本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名医名方录
名医经典医案
疗治茶谈 初、後3-4 勧学治体、5-6 続编 続编附録 津田玄仙述
立斋外科发挥8卷
近世汉方医学书集成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
古今医统大全100卷明徐春甫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万历间古吴陈长卿刊本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共十册)
病因精义 巻之1-10 小森桃坞讲述
扁鹊心书扁鹊心书神方
本草纲目卷1-17,19-52,濒湖脉学1卷奇经八脉考1卷脉诀考证1卷
本草纲目卷1-15,17-33,35-44,47-49,51,52序目1卷
本草纲目(合肥张绍棠本)
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三版
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
中医学解难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全26册)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系列
中医临床捷径丛书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
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全10册)
中医古籍临床新用丛书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仲景全书
中医海外古籍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47 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中医典籍大全
中华医书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全50册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清晰pdg)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中国古典医学大全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160册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中医方剂大辞典(高清十一卷完全版)
中医大辞典(全七卷)(扫描版)
中医必读百部名着
中药类书籍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华医书集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
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
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高清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珍本医籍丛刊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全6册)
一、《医学三字经》
这是过去绝大多数中医教徒弟推荐的入门书。医学入门的《医学三字经》,就相当于幼童启蒙读的《三字经》,它勾勒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轮廓,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为清朝医家陈修园著,并附有他自己的注解,阅读时候宜先把歌诀读熟,再结合陈修园自己的注解去理解。
可注意看此回答中左上角或者右下角的标记,所有中医书籍都可在其内找到电子版
二、《濒湖脉学》
明朝医家李时珍著。是关于脉学的口诀,对脉象的描述生动、形象、准确,易于理解背诵。是脉学入门之书,学习把脉的必读之书。宜先熟读,并尽量在实践中去体会。若无人实践,可以先从摸自己的脉开始:细心体会自己一年四季、一天昼夜早晚、喜怒哀乐之时脉象的异同。
三、《药性赋》
为中药启蒙书。将248种常用中药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用赋的形式,生动优美地呈现出来,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其对药性的概括,准确而实用。宜熟读。
四、《医方集解》
清朝新安医家汪昂著。收录方剂 800余首,列为21门。每方论述包括适应症、药物组成、方义、服法及加减等。切于实用,故流传甚广,为学习中医方剂的中药书籍。
上四种,是中医的“入门经典”,特点是通俗易懂,切于实用。能够让你迅速走进中医,熟悉常规临床,培养起中医的思维。
五、《素问》
为《黄帝内经》的上半部,全面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其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人事、节气、养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则等,堪称中医最根本的经典。值得一生反复研读,结合临床反复琢磨,悟其精义。
六、《灵枢》
为《黄帝内经》的下半部,阐释中医的基本理论,尤其偏重于经络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灵枢》与《素问》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尤其是有志于在针灸方面有所建树的医者,更应该在此书上多下功夫, 细读深思。
七、《难经》
用问答的形式写成,列八十一个问题,并给出回答。是对《黄帝内经》所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补充。内容涉及脉学、经络、脏腑、腧穴、针法等。宜反复研读。
八、《神农本草经》
这是学习中药的根本经典,全书列中药三百六十种,以应一年三百六十日,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百二十味,列其性味主治,言简意赅,值得反复品味。
九、《伤寒论》
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论》从外感病出发,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中的113个基本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为运用。宜先熟读原文,再结合诸家注解学习。
十、《金匮要略》
为《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杂病的部分。重点论述常见内科病症的起因、变化、辨证、方药,奠定了中医脏腑辨证的基础,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同等重要。
上六种,是中医的“根本经典”。须反复读,熟读精思。医学水平的提高,一靠临床实践,二靠体悟经典。体悟经典,医学思想才能不断提升境界。读经典,宜心存敬畏。若有所心得,千万不能将其作为攻击他人的工具,或自高自大的资本。否则,便堕魔道!
十一、《温热论》
清朝大医叶天士于舟中口述,其弟子整理而成。为温病学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篇幅不长,见解大异于前人,开创了中医的新一重境界。
十二、《温病条辨》
清朝医家吴鞠通著。系统地构架了了温病的基本体系。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分条论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与叶天士的学问一脉相承。
十三、「敖氏伤寒金镜录」,舌诊入门。
十四、「人身通考」,身体各部分名称在中医体系中究竟指什么,代表什么,有何内涵,非常有趣。
十五、「运气辩与临证录」,关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应该有很多人都感兴趣吧。
十六、「灸绳」,周楣声老先生的著作,研习灸法必读。周老先生的「针灸穴名释义」也很有趣。
十七、「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研习刺血疗法必读,业界良心,纯正干货。
十八「医林掇英」,名医柯雪帆的所著小说一本,寓教于乐,有益身心。
十九、「本经疏证」、「本草问答」,了解药性的难得好书。
二十、「增订伪药条辨」,如题所言,如何辨别药物真伪,非常有趣,可以做睡前读物。
二十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写在最后,往往是最重要的。熟悉「伤寒」的诸位都知道,医圣曾提到一本重要的参考文献「汤液经法」,此书已佚,但「辅行诀」中摘录了大量「汤液经法」的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反复研读,收获颇深。个人认为,这还是一本学习五行理论的好书。不过,最有趣的是,学习了它之后,你就可以尝试真正的“食疗”了。
二十二、「中藏经」,到底是不是华佗所著还有待考证,但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却是事实。这本书篇幅不大,只有上、中、下三卷。有趣的地方,在下以为有三点:首先是谈了许多“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是“天人合一”观念非常好的体现;其次是这本书对于脏腑辨证谈论多且细;第三这本书中有大量非常有名的方剂。
二十三、「针灸甲乙经」,这本书亦是对于「内经」的分类整理,而且自这本书之后,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针灸学。此书还有一个重要意义,便是摘录了部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这本书现在已佚,但我们可以通过「甲乙经」来了解它。
二十四、「千金方」,药王孙思邈所著,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叫做「备急千金要方」,后一部分叫做「千金翼方」。这本书对于临床的帮助非常大,而且非常有趣的是,里面有许多涉及“房肿木”的内容。
本文2023-08-05 08:11: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