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望诊、问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5收藏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望诊、问诊,第1张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章 脾胃病诊断学

三纲两常诊法,是脾胃病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它突破了旧有四诊方法的局限,以三焦为纲,阴阳为常,概括出脾胃病舌、脉、证大纲,定病位,明病性。本章拟先介绍传统四诊方法,再介绍三纲两常诊法,以资比较融通,并将三纲两常诊法概括如本章第三节所示。

第一节 四诊大要

一、望诊

(一)望色

气乃脾气散精于面,与色相比,气的盛衰更为重要,故《望诊遵经》曰:“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气宜光明润泽,色宜红黄隐隐,故有胃气之色乃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脾病则色黄,黄如蟹腹(阳黄,**鲜明)者善,黄如枳实(阴黄,**枯槁晦暗)者恶。脾病见青色为逆中之逆(木克土,多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见黑色为逆中之顺(水侮土,多见于胃癌之黑棘皮症,难治),见红色为顺中之顺(火生土),见白色为顺中之逆(土生金,多见于贫血、营养不良)。

(二)望九窍

1望鼻

鼻候脾,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鼻端色赤,多肺胃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若兼鼻端发凉,则病情更为严重。鼻端色微黑,为肾虚水来侮土。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鼻红肿生疮,多属胃热。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糟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鼻孔干燥,黑如煤烟,多属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鼻流腥臭浊涕为鼻渊,多胆胃郁热。鼻腔出血为鼻衄,多肺胃郁热,迫血妄行。

2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色红润,是脾气充足,脾血上承。唇色淡白,多心脾血虚。唇色深红,多阳明热炽或气血两燔。口唇青紫多瘀血,口唇青黑,多寒盛或痛极。口唇干裂,脾阴胃液已伤。口唇糜烂或口腔糜烂,多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口。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因脾胃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若见于成人则多属病重。口角无故流涎多脾虚湿盛,脾不摄津。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或口频繁开合,不胜自禁皆为胃气将绝,固摄无权,属病危。

上唇系带候大肠,故上唇系带息肉或水泡多见于阳明大肠、肛门之病。

3望齿龈

叶天士云:“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故望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了解胃津的存亡。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齿焦有垢,为胃热炽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热甚,气液已竭。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

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则齿龈淡红而润泽。齿龈淡白,多血虚或失血,为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多胃火亢盛,火邪循经上炎,薰灼于齿龈所致。齿龈色淡,龈肉萎缩,胃阴多有不足。齿龈出血,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为胃火上炎,灼伤龈络;齿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多脾虚热中。

4望

咽为胃之门,肺之关,乃水谷之道,主受纳饮食,为太阴肺所主。故望咽可知胃气顺逆与肺气强弱。咽部红肿糜烂,多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可见之于现代医学所谓胃食管反流病。咽部色淡漫肿,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若睡中口干或晨起口干,则又兼津不上承。天堂水疱粒细晶莹,多有虫积。

5望目

眼睑属脾,为肉轮。目眦淡白为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而精血亏虚,目胞色黑为火衰水盛,脾湿下注。目胞浮肿多脾虚湿胜,固摄无权。眼窝凹陷,胞睑下垂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昏睡露睛乃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元神外泄。白睛发黄为肝胆脾胃湿热。白晴黑斑,乃是虫积。

(三)望形体

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皆赖胃气以养。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大骨枯槁,大肉下陷为胃气衰败。体胖食少,肉松皮缓,为形盛气衰,固摄无权。爪甲苍白无华,乃因生化乏源,气血不荣。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者,脾胃每有不足。囟门突起,脾虚湿停,形体失摄;囟门凹陷,清阳不升。发黄干枯,脾精不荣;面削颧耸,胃气将绝。

(四)望姿态神情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则神倦乏力,懒言,四肢不收,或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眩晕坐立甚,卧轻者为清阳不升;坐立轻,卧甚者为肝阳上亢;餐后加重者多脾虚痰湿上泛),或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手足蠕动,乃脾胃气虚,筋脉失养,形体失固。摄空理线,循衣摸床为阳明热炽,心神不宁。

(五)望腹

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直立时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腹部的形态表现,如是否对称,有无隆起、凹陷、青筋暴露以及脐部情况等。

腹部膨隆为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若单腹膨胀,四肢消瘦者,多属臌胀。若腹部胀大,周身倶肿者,多属水肿。腹局部膨隆,应虑积聚。

腹部凹陷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多脾胃气虚,升举无力。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为胃气将绝。腹陷如木板,乃热毒大症(腹膜炎)。左腰部皮肤蓝色,可见于重症之大柴胡汤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新生儿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硬,多为脐风危证。婴幼儿脐部红肿糜烂,或流脓水,为脐部不洁,湿热蓄结。水肿、臌胀病人脐部突出,则后天已绝,先天衰败,为病重。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者,多属疝气。腹部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系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着,见于肾阳虚证患者(Addison病)。胃型、肠型或蠕动波可见之于阳明胃肠不通证(胃肠梗阻)。

脾胃虚弱则声低气短,呵欠频作。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疼痛,或心脾蕴热,或食积、虫积。呕吐之症,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者为脾胃虚寒。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者多属实热。重症热扰神明,呕吐呈喷射状伴头痛如裂。吐利并作,应虑霍乱,并进一步区分真霍乱与类霍乱。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反胃,多胃阳虚。食入即吐多胃热。口干欲饮、饮后则吐为水逆呃逆之症,呃声频频,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寒。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乃胃气衰败。

嗳气酸腐并脘腹胀满者,多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繁而响亮,嗳气后胃脘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腹胀者,多脾虚气逆。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寒邪客胃。

肠鸣为腹中肠道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高亢频急。重病肠鸣反而完全消失,且腹部胀满疼痛,此难治。脘鸣与肠鸣不同,胃脘部鸣响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漉漉下行者名脘鸣,多为水饮留聚于胃;鸣响在腹,如饥肠漉漉,得温得食则减,饥、寒则重者,为肠鸣,多脾气虚弱,水湿停聚,故《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腹中肠鸣如雷,腹满,大便泄泻者,多风、寒、湿邪直中太阴。腹中微有肠鸣,腹胀,纳呆者,多脾气虚弱,传导无力。

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多属胃热积滞。伴咳吐脓血,为内有脓疡,伴头痛浊涕者为鼻渊,伴牙龈腐烂者为牙疳,口臭如烂苹果味者,为消渴危证。口气臊臭,多肝臭。口有尿味,多水肿危证。

大便酸臭难闻者,多胃热。臭如败卵,甚则夹有未尽消化物,或矢气酸臭者,为宿食停滞。呕吐酸腐或嗳气酸腐者亦为食积。

二、问诊

(一)问寒热汗出

问寒热汗出,可知脾胃阴阳盛衰。凡寒热汗出之证,首辨外感内伤。脾胃内伤畏寒,见风见寒或居阴寒之处便觉恶寒,得温则止;其热为蒸蒸躁热,且躁作寒已,寒作躁已,得凉则止,或热极汗出亦解。午后潮热且病情加重者,多脾胃气虚发热,其热势可高可低。脾胃内伤发热,手心热甚于手背。午后潮热,或寒热互见者为内伤热中之证,但寒无热者为未传寒中之证。日晡(申时,下午3〜5时)潮热,伴渴饮便秘者,多阳明热结。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多脾胃湿热郁蒸。

脾胃气虚,表阳不固,多见自汗。手足心汗,连绵不断,兼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多阳明热盛。若汗出过多,伴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头汗出,多三焦湿热郁蒸。盗汗、阴囊汗出可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

(二)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可知脾胃水谷纳运功能之强弱,在脾胃病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1口渴饮水

口渴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的摄水量。口渴与饮水的多少,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水液的功能状态。

总之,口渴与喜饮病机有二:一为津液损伤,二为津不上承。 津不上承之病机亦有两端:一为痰饮水湿内阻,邪水阻滞,真水不升,必渴而不喜饮,饮亦不多,饮后则泛泛欲呕;二为脾胃阳虚,气不布津,或阳虚湿阻,真水不升,多喜热饮,饮亦不多。 喜热饮者多寒,喜冷饮者多热。

2食欲食量

食欲是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谷物的功能状态。

厌食是食欲减退,纳呆是进食量少。厌食每伴口味异常或情志不舒,治宜芳香醒脾开神(食欲口味乃胄神之所主)。纳呆是饮食停滞或胃虚不纳所致,治宜开胃化滞。喜辛辣热食者多寒,喜冰水冷食者多热。

饥指饥饿的感觉。生理情况下,饥饿——食欲——食量多成正相关。凡易饥,皆因胃火炽盛(虚火或实火,扰动胃阳磨谷),腐熟太过。消谷善饥,多因实火。《灵枢·师传》篇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若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者,多见于消渴早期,仍以实火为主。如多食易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所谓胃强,是指胃的腐熟功能过亢,故多食易饥;所谓脾弱,是指脾运化水谷功能减弱,故大便溏泄,诚如《医学入门》所云:“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饥不欲食,多阴虚火炽。虚火内扰,胃阳磨谷下传,故易饥;阴虚津亏,谷物不熟(如釜中煮粥,釜中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不欲食。嗜食异物,多属虫病,九虫扰动胃神所致。

新病食欲减退,乃正气抗邪,病轻;久病食欲减退,乃脾胃虚弱。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胃气渐复,疾病向愈;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虚弱,病情加重;久病重病,突然欲食或暴食,为除中,胃气将绝,危在旦夕。

3口味

口淡为脾胃虚弱,胃神不醒。口苦为胆火,口臭为胃火,口酸为食积, 口甜、口腻皆因于湿,脾虚亦可口甜,但苔薄多津 ,口咸为肾虚水泛。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甘,肺病嗜辛,肾病嗜咸。口味异常最易影响食欲,其原因有三:一为脾胃虚弱,口淡无味,纳呆不香。口淡嗜甘或食物涎沫回口觉甘者亦属脾虚;二为浊邪阻滞,口味异常,纳谷不香;三为胃神浮越,口感异常,属现代医学所谓神经官能症范畴。口中觉酸,原因有三:一为反酸,为胃气上逆,嗳气酸腐,甚者呕吐酸腐;二为泛酸,为口多涎沫,味酸不臭,酸自口生,非自下冲出,为脾虚之故;三为反胃呕吐之前,口泛酸水,当属泛酸之一。

(三)问二便

大肠、膀胱同属下焦,主出而不入,故问二便可知水谷之所出。《景岳全书》曰:“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1大便

大便异常有便次、便质、排便感觉异常的不同。

①便次异常有便秘、泄泻、泻秘交替不同。便秘多因热结或阴亏,或气虚传送无力,或阳虚寒凝,或湿热阻遏,或瘀血凝滞,或肝郁气滞,以致肠道气机壅滞而秘。泄泻多因脾虚寒湿,若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多属阳明大肠湿热。

②便质异常有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与便下脓血不同。完谷不化乃脾胃虚弱,水谷不化。其谷物完全不化,吃啥便(或吐)啥者,为胃阳不磨;其谷物已化,五谷难辨而未尽消化者,为脾阳不运。溏结不调乃脾胃虚弱,津液不别,有时结时溏与大便先硬后溏二种。便下脓血为湿热阻滞,热伤肠膜,有偏脓、偏血、脓血并重三种。偏脓者为白痢,以气分为主;偏血者为赤痢,以血分为主;脓血并重者气血两伤。大便下血有便血两分(多痔疮出血)与便血混杂不同;或见先便后血(远血)与先血后便(近血)之异。血色有鲜红、暗红、酱红、柏油样便不同。大便色黑,乃属瘀血。大便不臭,自小肠泻出;大便臭秽,在大肠停留。

③排便感异常有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泻失禁、肛门气坠不同。前三者多因下焦湿热气滞,后二者多因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然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亦有因于气虚下陷者,辨证之要有二:其一为患者虽未食辛辣燥热食物,仍时发大便灼热不适。其二为 右手脉寸涩关弱 。病由脾胃虚弱,谷气下注,变生湿热,吾师曾升平主任医师喜用调中益气汤加黄柏、泽泻治之,甚效。

2小便

小便异常有尿量异常、尿次异常与排尿感异常,部分病人亦可见尿质异常。

①尿量异常包括尿量增多与尿量减少。尿量增多多属虚寒,有夜尿增多与昼尿增多不同。饮水、气温、运动等皆可影响尿量。若渴饮小便无度乃消渴。尿量减少多津伤,或因脾胃虚弱,气不化津而水湿停留。

②尿次异常包括小便频数、癃闭。小便频数或因下焦湿热,或肾虚失固,或脾虚失摄。癃闭或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脾肾亏虚,气化无权,开合失司。

③排尿感异常包括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尿四种。前者多因中焦湿热下注,后三者多因脾肾气虚、固摄无权。

④尿质异常包括血尿与尿浊。血尿有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有尿色鲜红、酱红、洗肉水样与尿中夹杂血块等不同表现。尿浊有脓尿、蛋白尿(尿多泡沫,久久不散)、乳糜尿或尿前尿后挟白*不同。尿黄亦属尿质异常。尿带甜味,渴饮无度者多消渴病,尿臭秽难闻者,尿多久停膀胱。排尿前有矢气自尿道出者为阴吹。

(四) 问脘 腹疼痛痞胀

1定病位: 凡脘腹疼痛痞胀先别胃痛(胃痞、胃胀)与腹痛(腹胀、腹满)不同。胃痛(胃痞、胃胀)有上、中、下三脘不同。腹痛(腹胀、腹满)有大腹、小腹、少腹不同。大腹为脾,小腹为膀胱、肛门,少腹为大肠,乃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

2定病性: 脘腹不适,有疼痛与痞胀不同。痞胀属气化失常,病多在气分;疼痛属形质损伤,病多在血分。

①痞胀:痞胀有痞、胀、满不同。在胃脘有脘痞与脘胀之分。脘胀指患者自觉胃脘胀满(主观感觉),用手按之并不坚满,多属气滞或虚胀。脘痞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胃脘填塞胀满,用手按之亦觉坚满,甚则微痛或大痛,多属气、血、痰、火、湿、食、热邪郁结停滞。在腹有腹胀与腹满不同。腹胀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主观感觉),望之腹部并不隆起,按之亦不觉满。腹满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腹部胀满,望之腹部隆起,按之觉满,扣之空空然,或如罐盛水,甚者振摇可及水波荡摇之感。

②疼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剧痛多实,隐痛多虚;食后痛势加剧多实,食后痛势减弱多虚;空腹痛、夜间痛多虚,饱痛多实。腹部疼痛首先应排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输尿管结石、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再进一步区分肝胆胰疾病、腹膜疾病(腹膜炎、腹腔肿瘤、疝气)与胃肠疾病,胃脘疼痛应注意区别不典型心绞痛发作与早期阑尾炎。

③冷暖:凡胃脘灼热嘈杂多热,脘腹冷痛喜暖为寒。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答案:B

考点: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味。若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胃脘胀痛而便闭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通腑行气;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以泄热解燥,通腑荡积。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如胃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痛势急迫,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乃肝胃郁热之征,改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加黄连疏肝泄热和胃。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湿偏重者加苍术、藿香燥湿醒脾;热偏重者加蒲公英、黄芩清胃泄热;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橘皮清胃降逆;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后下)通下导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枳实理气消胀。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若胃痛甚者,可加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若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加党参、黄芪等益气活血;便黑可加三七、白及化瘀止血,出血不止应参考血证论治。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若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加珍珠层粉、牡蛎、海螵蛸或配用左金丸以制酸。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泛酸,可去饴糖,加黄连炒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子制酸和胃;胃脘冷痛,里寒较甚,呕吐肢冷,加理中丸温中散寒;兼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用附子理中汤温肾暖脾,和胃止痛;无泛吐清水、手足不温者,可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肝气郁结症为中医肝病中常见的症状,多由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胸闷不舒、不欲饮食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头晕目眩、脉弦、舌苔白滑等,对于临床各科可引起多种疾病:

肝经郁热型: 多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血热妄行而致月经不调。

主要表现:月经先行、量多或经期先后不定、行经时经血量多或日久不断,经血色红且质稠,可伴有胸胁、乳房、小腹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药物选择: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妇科得生丸、肝郁调经膏等。

联合用药:丹栀逍遥丸+断血流胶囊

肝郁气滞型: 多因肝疏泄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常伴有血瘀。

主要表现: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行经不畅,小腹胀痛,胸闷不舒,两胁及乳房胀痛,易怒喜叹息,舌质黯红,脉细弦或细涩。

药物选择:舒肝颗粒、逍遥丸、痛经调理口服液等。

联合用药:逍遥丸+益母草颗粒

肝胃郁热症: 肝气郁结日久而化火生热,火邪犯胃而致胃脘灼痛。

主要表现: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药物选择: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胃友新片、胃力康颗粒、金明和胃胶囊、戊己丸等。

联合用药:加味左金丸+维U颠茄铝胶囊II

肝郁气滞型: 肝肾同源,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不足、精血渐少、肝失濡养,肝失疏泄而气机紊乱,致肝气郁结,日久而化火,更伤阴血,继而引起多种症状。

主要表现:胸胁少腹疼痛,嗳气呕逆,纳呆腹胀,情志抑郁,喜太息,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眩晕耳鸣,苔薄白、舌质黯,脉弦细而涩。

药物选择:安乐片、舒神灵胶囊、更年宁等。

联合用药:更年宁+谷维素片+大豆异黄酮软胶囊

肝郁气滞型: 情志抑郁,久郁伤肝,而致肝郁气结,胸胁脉络不舒,气血凝滞不畅,而致乳癖。

主要表现:两侧乳房胀痛,可有肿块,随情绪波动消长,在月经前期胀痛加剧,痛引两胁,伴有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少气懒言、嗳气频做等,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药物选择:乳核散结片、消乳散结胶囊、乳增宁片、乳疾灵胶囊、乳癖康胶囊、乳康丸、乳宁颗粒、乳块消胶囊等。

联合用药:乳宁颗粒+夏枯草颗粒+B族维生素片

肝郁化火型: 郁怒伤肝,肝郁而气滞,气滞则血郁,化火而上扰心神,引起失眠。

主要表现:入睡困难,多梦浅睡,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药物选择:舒眠胶囊、解郁安神颗粒、安乐胶囊、舒神灵胶囊等。

联合用药:解郁安神颗粒+龙胆泻肝丸+谷维素片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问诊咨询,请私信或文章的评论区留言。

注解肝水为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关于十水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关于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详见水肿条。

详见百科词条:肝水 [ 最后修订于2016/10/24 21:32:52 共79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你好,应该长时间喝银耳、芡实、莲子、薏米粥才好,从对脾胃帮助上看,粥的效果要比水好。你的脾胃不好也可能和肝犯胃有关系,心火旺也是肝阳上亢造成的。

肝气犯胃胃病通过治疗和调养能好转,要系统治疗喔!

1.肝气犯胃

本证按其不同情况,可分为气滞、火郁、血瘀三种类型。

(1)气滞

主证胃脘胀满,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分析情志不畅,气郁不舒,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痛引两胁;胃气上逆故嗳气频繁,噫气失气后,气逆暂缓,故疼痛亦稍减,苔白,脉沉弦为肝郁之象。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

若痛甚而噫气呕恶者,可同取双内关、双内庭、以利气止痛;如泛呕酸水,时时嘈杂;且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见口干而苦;苔黄脉弦数乃肝胃郁热所致。

治则疏肝、泄热和胃。

选穴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提拿捏背助运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揉压阳阴清热法,加用推揉胸胁疏肝法(见发热)。

痛甚者,可用拇、食指分别捏拿两侧血海、梁丘、如痛已缓和,肝脾未调,可用双手拇指对揉、对压两侧三焦俞,单拇指按揉中脘,以调理三焦。

(3)血瘀

主证痛有定处而拒按,多为刺痛,食后更甚,或见吐血便黑,甚则舌紫,脉涩。

分析久痛入络,络脉损伤,故吐血便黑;瘀血为有形之物,故痛有定处而拒按;食与瘀并,故食后痛剧;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故舌紫、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章门、内关、劳宫、梁丘、内庭。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擦摩上腹散寒法;配用揉压阳明清热法,加用远端诱导止痛法(双拇指同取两侧内关、劳宫、梁丘、内庭)。

如呕血便血不止,以药物治疗为主,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施术手法。

“胃病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受访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孙永顺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孙永顺说,脾胃病中最常见问题就是胃寒与胃热,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要疾,但不及时调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状态。

胃热。中医认为,胃热多是过量食用煎炒燥热的食物,受了邪热所致,表现为口渴、口苦、口臭、口干、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临床多见的胃热证型有四种,分别是肝胃郁热(胃脘部灼热疼痛、泛酸、口苦、烦躁易怒)、脾胃湿热(食欲差、身体疲倦无力、舌苔黄腻)、胃火上炎(牙龈肿痛、口干口臭)、阴虚火旺(胃脘隐痛、饮食减少、口干、便秘)。肝胃郁热、胃火上炎必须清热泻火,脾胃湿热需要清热化湿,阴虚火旺得滋阴降火。

孙永顺建议,胃热的人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忌辛辣、油炸、烧烤等食物,尽量多喝稀粥,可以进食绿豆粥,其本身有清火祛湿的作用;多吃蔬菜,帮助胃肠蠕动,助消化;避免寒凉之品,如冰激凌,因为寒凉食物非但不能降火,反而会伤害胃肠功能。给大家推荐几个食疗方:1牛蒡冬瓜汤:鲜牛蒡与冬瓜熬汤,吃菜喝汤。2苦瓜番茄汤: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放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加盐及调料少许,翻炒后加清水煮汤。此外,还可以常用蒲公英代茶饮。

胃寒。天气变冷后,胃多表现出寒证。天寒地冻,寒气凝重,一旦脾胃受寒,容易导致其运化功能失职,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食欲不佳、大便稀溏不成形、腹胀、肠鸣、手足不温,严重时还会出现腹泻、完谷不化的现象。孙永顺说,引起胃寒的主要病因多与饮食有关,比如暴饮暴食、贪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规律等。

孙永顺建议,胃寒人群要注意“温 养生 ”。1饮食宜温。平时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如韭菜、羊肉、莴笋、蒜苗、小葱、豆芽、大枣、山药、樱桃等。2多晒太阳。每天适量晒晒太阳,能吸收大自然的阳气,并将之转化成身体的阳气。但需提醒,冬季晒太阳要注意避风,每天约30分钟即可。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张志千老中医对治疗胃脘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侍诊数年,现归纳几点以飨读者。

一,疏肝理气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者。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纳减少,每遇情志抑郁则加重,舌苔白,脉弦而缓。常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金铃子、元胡索、炙香附、陈皮)。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痛自止。若腹胀气滞甚者加佛手柑、广木香;嗳气泛酸者加左金丸。法半夏、煅瓦楞子;口苦苔黄者加黄连或龙胆草;食少纳差者加神曲、麦芽。

例:张 ,男,43岁,工人。胃脘痛已数月,曾治未效,现疼痛复发,牵连两胁胀痛,脘腹饱闷食后尤甚,嗳气则舒,大便数日一次,口苦粘腻,舌苔黄白相兼,脉弦。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拟疏肝行气,合辛开苦降法。柴胡6g,枳实5g,白芍10g,佛手柑6g,法半夏10g,黄连5g,甘松5g,甘草6g,全括蒌12g,服六剂。二诊,疼痛减轻,大便亦畅,尚有脘腹胀闷,原方加炙香附6g,进六剂后胃脘疼痛消失,饮食亦增,继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而安。

二,清热和胃法:

适用于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者。证见胃脘阵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嘈杂泛酸,口干味苦,大便不畅,舌苔薄黄,脉象弦数,常用括蒌薤白半夏汤合清中汤加减,全瓜蒌、薤白、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甘草、黄连、炒山栀、广木香。俾热降气行,胃和痛止。苦嗳气呕恶者加旋复花、代赫石、生姜;泛酸烧灼感者加海螵蛸、蒲公英。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壳。

例:沈蒲,男性,成年。胃脘疼痛年余,屡见复发,近日胸脘疼痛,间有痛引彻背,嗳气饱闷,烧心,吐酸,不思饮食,大便不畅或数日一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带数。证属胸阳痹阻,胃热失降。治宜开痹理气,清中和胃。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皮12g,薤白16g,陈皮5g,炒山栀10g,枳壳5g,广木香6g,吴茱萸3g,法半夏10g,茯苓10g,黄连5g,生姜3片。服三剂。二诊:胸脘疼痛减轻,饱闷,嗳气亦减,尚有烧心吐酸,大便不畅。原方去生姜,加海螵蛸,蒲公英各12g。继服三剂。三诊:疼痛已瘥,烧心吐酸亦减,大便较润,尚有饱闷嗳气,舌苔薄白,脉稍弦数。再拟清中泄热,理气降逆。方用清中汤加减:黄连5g,吴茱萸3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3g,佛手柑6g,炙甘草5g,旋复花6g,代赫石20g,党参10g。又服三剂而获良效。

三,化瘀通络法:

适用于久痛入络,胃络损伤,导致血淤凝滞者。证见胃脘疼痛,屡治屡发,痛如针刺或刀割,且有定处,食后痛增,大便色黑,常有隐血,甚或呕吐黑血,舌质,舌边有瘀点,脉象缓涩。临床常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紫丹参、檀香、砂仁、蒲黄炭、五灵脂、元胡索、炙香附、白芍。)俾气血流畅,通则不痛。若出血不止者加三七、白芨。倦怠少气,唇舌色淡,脉细弱者加红参、黄芪、炮姜;阴虚有热象者,舌红脉细数加生地、丹皮、阿胶;营血不足者加当归、白芍。

例:陈 ,男,42岁,工人。患者胃痛多年,经钡剂造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现胃脘掌痛,痛甚如刀割,拒按,遇精神不适时则疼痛加剧,食纳减少,形体瘦弱,舌润质暗,脉细涩。化验:大便隐血强阳性。证属血瘀气滞,中气亏虚。治宜化瘀止痛,益气补虚。方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丹参15g,檀香5g,砂仁5g,元胡素10g,生黄芪15g,红参6g,三七5g,五灵脂10g,蒲黄炭10g。服三剂。二诊:胃痛减轻,出血亦止,精神好转,原方中红参改为党参15g,加白芍10g。继服五剂。三诊:疼痛数日未发,大便隐血阴性,脉缓,改拟补中健脾为主,佐以活血补血。方用归芍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5g,当归10g,白芍10g,丹参12g,法半夏10g,广木香5g,炙甘草5g。继进十剂后临床症状消失,脉舌如常。以原法增减善后,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四,温运脾阳法:

适用于脾胃虚寒,中阳不运者。证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得食则疼痛缓解,多食则脘腹痞胀,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疲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大师常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味(炙黄芪、桂枝、白芍、高良姜、炙香附、陈皮、广木香、炙甘草、生姜、红枣、饴糖)。使中阳得运,脾胃气旺,则疼痛缓解,若呕吐清水转多者加姜半夏,茯苓,淡附片。大便色黑,隐血试验阳性者,将上方去桂枝、高良姜。生姜改为炮姜,加白药、地榆炭。

例:王 ,男,34岁,工人。溃疡病多年,常有复发,胃脘隐痛绵绵,食后痛解,饥时痛作,多食则脘腹胀闷,暖气泛清水,肢冷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舌淡苔润,脉弱无力。证属脾胃虚寒,阳虚失运。治宜补气温中,散寒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炙黄芪12g,桂枝6g,白芍12g,广木香5g,陈皮6g,炙甘草6g,饴糖30g,生姜3片,红枣3枚,服五剂。二诊,胃痛减轻,食纳稍增,精神亦振。尚有嗳气,泛清水。原方去生姜、红枣,加姜半夏10g、干姜6g,再进五剂。三诊:胃痛已罢,泛清水亦除,食量增多。改拟补脾益气,健胃和中。药用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2g、法半夏10g、陈皮5g、炙甘草5g、广木香5g,厚朴5g,生姜3片,红枣3枚,服十剂调理善后,半年未发。

五,养阳益胃法:适用于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养者。证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象弦细而数。大师常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白芍,炙甘草,川栋子,法半夏,绿梅花)。慎用香燥,忌刚用柔,重在治本。若胃中有烧灼感者加左金丸,炒山栀。大便燥结者加瓜蒌仁,火麻仁。

例:黄 ,女,37岁,工人。患者胃痛已年余,反复发作,近几个月来,常感胃脘部烧灼痛,大便燥结:三、四天一次,口干唇燥,嘈杂似饥,烦躁易怒,舌降无苔,脉弦细数。证属郁火伤阴,胃络失养。拟养阴益胃,柔肝止痛。方用益胃汤加减:北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川石斛10g,黄连5g,吴茱萸2g,白芍12g,炙甘草6g,川栋子10g,法半夏6g,玫瑰花5g,瓜萎仁12g,服五剂。二诊:胃痛减轻,嘈杂似饥及口干唇燥亦好转,但胃脘部烧灼感依然,晚上烦躁易怒,大便结,舌绛转润。原方去玉竹,加炒山栀10g,再进五剂。三诊:嘈杂似饥及烦躁易怒均除,胃部烧灼痛亦感,尚有便结。此郁火渐降。胃阴未复。改用一贯剪加减:生地12g,白芍12g,杞子10g,北沙参12g,麦冬10g,瓜萎仁12g,陈皮5g,黄连5g,川栋子10g,绿萼梅5g。服三剂后,胃脘部烧灼痛已瘥,大便正常,饮食好转,舌绛转淡,脉细。坚守原法增损调理而愈。

体会:

1.确立主证,执简驭繁胃脘痛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以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胃阴不足三型最具有代表性,故在诊治过程中,按其主要的,基本的病理变化,本着“执简奴繁”的原则,确立三个主要证型,而将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等作为兼证处理。

2.胃病治肝,理气防燥肝胃不和型的主要病机是肝木失于疏泄,气郁不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故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胃腑喜润恶燥的生理特点和气郁最易化热生火的病理机制,疏肝莫忘和胃,理气须防伤阴。

3.健脾助运,勿失中和胃病日久,中气受损,健运失职,渐成中虚气滞之证。故调理中焦脾胃病症,当以“中和”为贵。务使中气健旺,转运自如,升降得宜,阴阳调和。

4.甘酸濡润,养中寓疏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治疗胃阴不足之证,当以甘凉濡润为主。由于胃阴不足,津液亏乏,胃腑失却濡养,以致受纳,腐熟功能失常,气机升降不利。为防阴柔之品呆滞气机,组方 时尚 需加入顺气和中药物。若纯用或过用甘酸寒凉,壅滞不运,反伤脾胃。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望诊、问诊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