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孝五则文言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论语论孝五则文言文翻译,第1张

1 论语五则 翻译

这回好了吧~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2 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3 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4 求“《论语》论孝道”的翻译

1、父亲(长辈)在的时候,考察这个人的志向是不是真的和父亲长辈的要求相符,父亲长辈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是否还和以前一致。父亲去世之后能够有三年遵从父亲长辈的传统,这就称得上孝了。”

2、孟懿子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3、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总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4、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能奉养父母就被认为是孝了。可狗和马,都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用什麽来区别这两者呢?”

5、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从第二个开始!!!

5 《论语五则》的译文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原文,所以就先不译呢,如果是可以联系我QQ285516110

6 论语五则阅读答案

《论语》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②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注]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②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分)

(1)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3分)

(2)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2、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人,他的回答都不一样。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 ①杨伯峻说,“‘得之’应该改为‘去之’”。(《论语译注》)可从。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财富与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们,就宁可不享受。

(2)君子哪怕吃一顿钣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仓促的时候必定立足在仁上,生活颠沛困顿的时候也必定立足在仁上。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孔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2、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出仕就去实行我的主张,否则就把它收藏起来,等待时机,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点罢了。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空手斗虎,涉水渡河,就算丢了性命也不后悔,我不同这样的人共事。

2、在这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2、做事不可蛮干,应善于谋划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①也!上好礼, 莫敢不敬;上好义, 莫敢不服;上好信, 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②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注] ①樊须:即是樊迟。②襁:又称背单,背负小孩用的布单或布带。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1)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这我不如老农民。”

(2)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那么四方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

2、孔子在这段文字中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2、当权者应做到好礼仪,爱好道义,讲诚信。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路》)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年轻时,血气未稳定,要警惕的是贪恋女色;

(2)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的是贪得无厌。

(2)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文中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2、人应该要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7 《论语》五则的翻译

《论语》五则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原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扩展资料:

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8 《论语》五则的翻译

1。子路问孔子如何侍奉君主。孔子回答,不要欺骗,要犯颜直谏。

2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3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

4孔子说:做人疏狂却不直爽,知识有限却不谨厚,才能不足却不信实,这样的人,我也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了

5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9 论语五则阅读答案

《论语》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0分)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②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注]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②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4分) (1)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3分)(2)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2、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人,他的回答都不一样。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 ①杨伯峻说,“‘得之’应该改为‘去之’”。(《论语译注》)可从。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财富与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们,就宁可不享受。(2)君子哪怕吃一顿钣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仓促的时候必定立足在仁上,生活颠沛困顿的时候也必定立足在仁上。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孔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2、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1)出仕就去实行我的主张,否则就把它收藏起来,等待时机,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点罢了。(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空手斗虎,涉水渡河,就算丢了性命也不后悔,我不同这样的人共事。 2、在这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2、做事不可蛮干,应善于谋划四、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①也!上好礼, 莫敢不敬;上好义, 莫敢不服;上好信, 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②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注] ①樊须:即是樊迟。②襁:又称背单,背负小孩用的布单或布带。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1)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

孔子说:“这我不如老农民。”(2)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那么四方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

2、孔子在这段文字中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2、当权者应做到好礼仪,爱好道义,讲诚信。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路》)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1)年轻时,血气未稳定,要警惕的是贪恋女色;(2)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的是贪得无厌。(2)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文中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2、人应该要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能力训练# 导语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下面是 分享的论语名句: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解释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一段是讲孝道。「为政篇」里面从这一章开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都是讲孝道。这是孔子的不同的弟子向孔子请教,孔子他的答复,孝道这个意义、含义是因人而异。虽然讲的讲法不同,可是统统都是孝道,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做答复。这是孔子善于教化,因材施教,对治不同人的毛病,他就讲不同的话。

 此章是孟懿子来问孝。根据西汉孔安国的批注,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孟懿子的懿是他的谥号,也就是他死了以后,后人授给他的。孟懿子他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鲁国自从鲁桓公以来,就有三大公族,所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我们在《论语》里面有都看到这三家的族长,我们叫做大夫,向孔子来讨教,或者是来对话。这三家是把持着鲁国的朝政,愈到后来权势愈重,鲁国的国君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傀儡,所以孔子非常看不惯这个情形,可谓是违礼乱政,而且情况愈来愈严重。

 孟懿子是属于孟孙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叫孟僖子,叫仲孙貜。在春秋昭公七年,孟僖子将死的时候,把他的家臣都召来,立了遗嘱,嘱咐仲孙何忌,要师从于孔子学礼。所以孟懿子在孔门里面也有弟子的名分,可是在《孔子弟子传》里面没有讲到孟懿子。刚才我们提到的孔安国的批注,只是说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没有说他是孔子弟子,这也是事出有因。根据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说,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为了帮助鲁国国君恢复他的职权,削弱三家的势力,所以用巧计来堕三家的都城。因为三家自己都建都城,这不合制度,不合礼。结果堕到最后,孟懿子却违抗这个命令,连他老师的话都不肯听,这是违背师教,违背圣人的命令,所以他也就做不上真正的弟子,因此《弟子传》里面他是没有名分。

 此章他向孔子问孝,孝道是什么含义孔子回答他说,『子曰:无违』,这个违是违背的意思。朱子,朱熹,朱子的《集注》里面讲,「无违,谓不背于理」,就是不要违背天理。天理,它在我们人间的相状,具体就表现为礼节、礼仪。所以无违,也就是不要违背礼,礼仪的礼。孔老夫子用「无违」两个字来答复孟懿子,是教导孟懿子不要违背礼。因为他的父亲给他的遗嘱,是让他来向夫子学礼。如果违背父教,不能学礼,不能遵礼,这就是不孝,所以用「无违」来回答他,结果这个回答非常简单。

 后来樊迟,这是孔子的弟子,名须,他为孔子驾车,『樊迟御』,给孔子驾车。夫子就跟樊迟讲,『子告之曰』,就告诉樊迟,『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他又把这个话提起来。朱子的解释说,「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孔老夫子回答完孟懿子的话之后,他知道孟懿子应该来讲没听懂,未达就是没有真正通达明白夫子讲无违是什么意思。如果他真明白了,他也不至于做出之后违抗老师,违背礼仪制度这样的动作,他抵抗堕都。所以夫子知道孟懿子未达,一点都没明白,连问都问不出来。未达是什么意思,他都不能问,问不出来。所以夫子就唯恐孟孙,孟懿子不能够了解无违的意思,「恐其失指」就是不了解意思。「而以从亲之令为孝」,不了解这个无违,正是服从父亲的遗教。所以就告诉樊迟,当然是希望樊迟将来方便的时候,再向孟懿子去解释。你看,孔老夫子对向他求教的人非常负责任。虽然当时回答他的话,孟懿子不懂,但是孔老夫子还叫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向他去解释,好让他真听明白了,就能够落实。

 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假如他真是能够遵礼、行礼,这也是鲁国的福分,鲁国也就能够昌盛起来。结果樊迟听了孔子说「无违」,他也没听懂,所以他也来问,『樊迟曰,何谓也』就是这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用三句话来解释这个意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这里我们也看到,做学生向老师学习,一定要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不能够不懂装懂。你看,樊迟跟孟懿子两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夫子说的同样的一个道理,什么是孝无违就是孝。那两个人都没听懂,孟懿子没听懂,他就不问下去了,为什么我们想象大概他是贵族,孔老夫子是平民。虽然孟懿子的父亲仰慕孔子的德行学问,要求自己的儿子向他学习,可是他并不是真正生起那种至诚恭敬的心来学的。问一下,听懂了,很好,听不懂就算了,没有真正求深解义趣那种好学的态度,那么这个也就不是真正的学生。

 樊迟就比他好,樊迟听了之后他不懂,跟孟懿子一样,可是他能问。这一问,夫子就解释出来,大家也就更加透彻明了。所以不懂一定要去问,特别是有老师、善知识在身旁,不能碍于面子,要懂得不耻下问。对一般人都要不耻下问,更何况对夫子、对圣人。夫子的解释,三句话,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子的解释说,「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这个「生,事之以礼」,事是事奉。父母在生的时候,我们要事奉父母,以什么来事奉以礼,也就是说对父母要礼敬。心要恭敬父母。言语、动作、行为统统要符合礼,为人子之礼,这是生事。葬祭是父母死后,要依葬礼,依祭礼,表达对父母的哀思怀念,提起报恩的思想,这是讲到事亲的始终。

 朱子讲事亲的始终,始是开始,父母生了我们,这是孝道就从此而生。父母走了以后,我们以葬礼、祭礼去报答父母,这也算终。当然这个始终只是讲一世而已,其实孝道是无始无终。《孝经》里讲到「孝无终始」,也就是无始无终,为什么无始无终孝是讲理。人未出生,孝的天理宛然而在。不因我们的出生才产生,不因父母去世而终了。所以孝之道,孝之理,它是不生而不灭。在理上讲不生不灭,在事上讲也是不生不灭的,也是无始无终的。人未出生前,甚至未来投胎前,这个孝心就已经有了。孝心是人跟父母一体的心,你看孝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字底。这老是代表父母,子是代表儿女,父母跟儿女是一体,这是孝。要知道,宇宙本来一切的众生就是一体。怎么说是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才有这个一体所以孝的理和事都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父母去世以后,葬礼和祭礼都是表达我们的孝心。而我们的孝心也不因父母不在了就没有,还是一体。不仅跟父母一体,而且跟一切万物、众生为一体。老子也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真正入这种境界,这个孝才能叫圆满。而对我们常人而言,要不断的培养这一体的心,使之逐渐的扩大,保持永久。所以孔子在这里,只用生和死这两方面,来诠释我们如何尽孝。实在讲,一个礼字贯穿了始终,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解释,「即理之节文也」。这个礼就是天理的节文,天理是永恒的,不因时空变化而变换,它没有生,也不会灭。那么在我们人间,总有一套可以表现,可以落实,可以运用的这一套礼,所以叫理之节文。人只要处处循礼、遵礼,克己复礼,才能够慢慢的回归到我们的自性上来,回归到与天理同一体这个境界上来。所以礼教乃是圣人方便的一种教化,它的目的还是让人回归自性,恢复宇宙本来一体的面目。

 朱子又讲,「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他讲的主要是我们这一生,没有讲过去生,也没有讲来世。他讲这一生我们人事亲,事奉父母,自始至终,就是从生到这个世界开始,一直到最后,不仅是父母去世之后,那还没终,为什么父母去世之后,我们还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还是要尽孝。什么时候终我们自己去世了,那叫终。从我们生到我们死,这是自始至终,也就是一生都要依礼而行。于礼不苟,茍是茍且,没有丝毫违背礼,这才是真正的尊亲到了极点,这是至孝。

 「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朱子把这个背景给我们介绍出来。在孟懿子的那个时代,鲁国是三家专权。刚才讲到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僭礼,僭是违越,违越礼制。孔老夫子为了教化孟懿子,所以说无违,不能违背礼,是警惕他。但是夫子讲这个话,讲得非常的有艺术,对孟懿子不能够赤的去批评他,讲得很含蓄,语意浑然。讲话,这里头的意思点到即止,但是却又涵盖了整个孝道的全体,这就是说话很艺术,叫契理契机。在理上讲,无违两个字确实包含了整个孝道,一丝毫不欠缺;契机方面讲,是专对孟懿子讲。所以这个道理并不专为三家来说,这是圣人之言。所以这种语言,它不仅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可以传世。

 夫子的解答,说「生,事之以礼」,是讲父母生存的时候,在生的时候,为人子以礼事奉父母。邢昺《注疏》里面引《礼记·曲礼》里头讲的,「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就这个意思。《弟子规》上,「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是完全出自于《礼记》。这是讲到对父母衣食,他的温饱,他的生活各方面都要照顾备至,一切都要合乎礼制。礼全写在《礼记》里头,还有《仪礼》。儒家讲的礼的著作非常多,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也就是讲道理的三百篇,都是讲礼,讲具体威仪的三千。礼是讲相,这是很多很多,如果用一个字来归纳就是敬。《礼记·曲礼》上讲的,「曲礼曰,毋不敬」,这是一言而蔽之,把整套礼制就概括出来了。所以对父母一定要孝敬,没有敬就不孝了,那么所有的礼都是形式而已。

 「死葬之以礼」,这是讲父母去世时候,以礼来办理丧葬事宜。譬如说给父母备好棺椁,办丧事,我们现在很少用土葬,一般都是火葬,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骨灰得到了之后,供奉在适当的地方,这等于过去的,挖一个墓地葬了父母,现在我们用骨灰盒。过去对于丧葬确实有一整套完备的礼,现在时代变迁,过去很多做法,现在不适宜。可是现在又没有制定出一套礼制,大家,很多人各做各的,不知道怎么样去行这个丧礼和行祭礼。

 底下讲的「祭之以礼」,就是父母死了以后,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孝经》上讲,就是按照每一年的固定的时日来祭祀父母,追悼父母。这些礼急需要恢复,它是表达人对于父母、祖先的孝思,能尽孝思就能尽人伦。他能够敦伦尽分,处理好跟家里各种关系,在社会上各种关系,社会就能和谐。人人都尽到本分,社会就能够繁荣安定。所以我们希望和谐社会,礼仪一定要恢复。要去研究,参考古礼的精神,用适合现代的礼仪,我们制定一套这样的礼仪来推广,来教化,这是国家政府要主办的事情。

 如果一个国家它礼制没有了,孔子说礼崩乐坏,这个时代叫什么时代叫乱世。当时孟孙等三家越权违礼,所以孔老夫子非常痛心,常常有批评。譬如说,后来《论语》上讲到的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是天子他用来祭祀的这种礼。一个诸侯国,鲁国是诸侯国,这大夫怎么能用这种礼越礼越得太离谱了,所以是忍无可忍。

 孔老夫子对于孟懿子的这个回答,也是在点他。你要真正是尽孝就不能违礼,因为你父亲临走的时候教你学礼,你就不能够做出违礼的事。也就是说,你应该把你的权交回给国君。你是大夫,怎么能够站在国君之上,你权比他还大这不符合礼。君为上,臣为下,这才是礼。

 朱子又引胡氏,就是南宋初年胡寅,字明仲,他的话讲,「胡氏曰:『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胡氏的这个解释,前面这一句讲得好。人想要孝其亲,对父母尽孝,这个孝心无穷,刚才我们讲到的,孝无终始。孝是理,理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超越一切时空,这是无穷。这个无穷的理体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自性,是宇宙的本体。我们行孝是顺着自性的性德,所以能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成为圣人。

 在这里讲,要分开「得为」与「不得为」,这两方面,因为孔子讲要以礼事亲。这个礼是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得为而不为,就是应该做的而不去做;不得为而为之,不应该做的去做了,这都属于不孝,这都属于违礼。胡氏讲的「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他这里的解释有点片面。说这个礼,只是着重在所得为者而已,就是应该做的。确实我们看到《礼记》里面记录了很多的礼,都是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他认为,无违就是一定要遵循着礼,所定下来的这些条则去做,这是无违。可是当然,「不得为」,就不应该做的,我们不能做。如果在礼上没有写那我们用什么来判断,怎么样叫无违那我们应该用天理。

 朱子讲的这个礼就是理之节文。能写出来的叫理,没写出来的还是天理。那天理怎么去判断最简单的方式,用我们的良心,天理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为什么有良心因为天理无处不在。譬如说事情来了,那个事情可能在礼里头没记录,没说明。可是你能马上判断,这个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用什么判断用你的良心。这个良心的功能就叫明德,自性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判定是非善恶。它的标准是符合自性的性德就是善的,违背自性的性德就是不善。而自性人皆有之,所以这个判断的能力人皆有之。

 这就是孟子讲到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知道做坏事不好,当然他也知道什么是坏事。当然如果我们物欲,欲望很重,这个良心就被蒙蔽得很重,那也会出现作恶的时候,自己也不自知。这是因为烦恼、欲望、习气太重,把我们的良心深深掩盖在底下。它的能力透不出来,这就很可悲。不知道自己在作恶,这就是孟子讲的近于禽兽,也就是他迷得太深了。如果我们能够从格物下手,真正断除自己的欲望、烦恼、习气,我们的良知良能,就会逐步逐步显发出来,这是所谓格物致知,知就是良知。你能判断一件事是非善恶,这是良知。所以礼,它是帮助我们格物致知,恢复良知,明其明德,回归自性。不能够拘泥于那些条文,这写下来的条文我们才遵守,没写下来的我们就可以恣意妄为,这本身就是违礼。为什么心不敬礼是敬而已矣,不敬人、不敬事、不敬物,都叫违礼。

 蕅益大师的《点睛批注》讲了一句话,「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克己复礼是孔老夫子教诲颜子的,颜回,颜子向孔老夫子请问仁是什么含义夫子回答「克己复礼」四字,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格物。复礼这个复是恢复,是回归。恢复礼,回归礼,你看他用「复」这个字,就给我们把意思透出来了。礼本来具足,本性中本有的,不是外面学来的。所以你去恢复它就行,不是说增加一点什么,你恢复就行,这叫复礼。怎么复礼克己就能复礼。礼为什么不能够彰显出来因为有烦恼、有习气、有欲望,这些物隔着、挡着、障着,现在把它克服掉、去掉,所以格物致知。把这些物欲、烦恼都格掉,你就能够恢复本有的良知,就能恢复本有的礼,所以这时候方能以礼事亲。

 因此我们要孝敬父母,要做到无违。这个违,蕅益大师讲到违礼,是指违背自性,无违就是顺应自性,回归自性,那你才真正克己复礼,这时候你孝顺父母,就没有任何过失,你就孝道才能够圆满,违礼就不孝。所以若不是真正成圣成贤,这礼就有欠缺。我们自性就不能圆满的显露,性德也是明德,就不能够圆满的恢复,这还是非孝。所以《孝经》上讲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终是终极,最顶点。立身行道,也就是你要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成圣成贤自然能扬名后世。要知道扬名于后世,不是今世。如果有心想这一生扬名,想出名,这叫名闻利养的心,还是名利心。换句话说,怎么能成圣成贤这是格物的那个物欲,你得要把它格掉。

 你看孔子,他不是希望自己成名,一心只是想推行圣贤之道,他是扬名于后世。在汉朝,汉武帝用董仲舒,董仲舒推荐儒家学派,孔子才被尊为至圣先师,大家都向他学,扬名于后世,这真正显耀自己父母。你看一讲到孔子就想到孔母是圣母,孔子的父亲,圣父。孔子的后裔都沾了孔老夫子的光,历代帝王没有不尊重孔家。所以从无违说起,以礼规范自己,一点一点的来恢复自己的本性性德,最终成大圣,那孝道就圆满。

 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补注》,有一句话说,「一部孝经,三言尽之」。这是把孔子讲的话跟《孝经》联系在一起。三言就是三句话,哪三句「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实一部《孝经》,这三句话全概括尽了。蕅益大师讲到的克己复礼,不也就是可以说这三言、三句话概括尽了圣贤之道。

 《孝经》我们曾经讲过两次,一次是四十小时,详讲;一次是十八个小时,简讲。《孝经》里讲的道理很深刻,实际上它不仅是讲修身,已经讲到治国平天下。《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怎么做孝道可以做得到的,以孝治天下。《孝经》讲的道理深刻,我们怎么落实落实起来还是在《弟子规》。所以我们的恩师讲,《弟子规》是儒家的根,一点没错。它教我们怎么落实,讲得非常的具体、详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弟子规》就教我们修身,很具体的修身。那么齐家可以用《朱子治家格言》,这是一个齐家的宝典,齐家还是讲修身。那《孝经》就继续的提升去阐发,教你如何治国平天下。

 这三部,《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如果用一个字来贯穿始终,就是一个孝字。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平天下。那具体落实就以一个礼字来贯穿。夫子讲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结合《弟子规》「入则孝」来看看,「入则孝」里面就讲这三个事情。事之以礼,父母在生的时候,从「父母呼,应勿缓」,一直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都是父母在生的时候,事之以礼。《孝经》里面讲到「事亲五致」,就五方面来事奉双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那《弟子规》上也是在详细的说明这五条。你看「居则致其敬」,在家对父母要致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教你敬,这是讲「居则致其敬」。

 底下从「冬则温,夏则凊」,一直讲到「号泣随,挞无怨」,这一段都是讲「养则致其乐」。你养父母,一定要让父母生欢喜,怎么做这里讲得非常具体。「病则致其忧」,《弟子规》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你看这是父母在生,事之以礼,这个礼具体而言用《弟子规》做标准。讲得太高深了,现代人没有耐心学。《弟子规》平实易懂,过去孩子就开始学,现在做成人也得补这个课。那么葬之以礼,这是「丧则致其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到这是讲葬之以礼。也就是尽自己的哀思,父母过世三年当中,常常悲咽,常常因为怀念父母而哀伤。居处变,不能够贪图享受,夫妻都要分房。甚至不能居在自己家里,古人是守墓三年。酒肉绝是不能够吃酒肉,是吃素,这是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孝经》讲的「祭则致其严」,《弟子规》讲「祭敬诚,事死者,如事生」。祭祀的时候,祭神如神在,像父母在生一样,用那种事奉父母的孝心去祭祀。更重要的是不忘父母的期望,努力的修身齐家,光耀门楣,立身行道,成圣成贤,圆满大孝。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古籍中关于孝的名言如下: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长幼有序。——孟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9、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论语论孝五则文言文翻译

1 论语五则 翻译 这回好了吧~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