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鸭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元代·揭傒斯《画鸭》 画鸭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古诗三百首题画 注释 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
春雏(chú):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茸茸 (róng róng):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
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解:懂得。 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著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像,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春草虽然细嫩,却还正在生长,春天刚孵出的小鸭,喂养得渐渐成长起来。满身细密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它们不停地“鸭鸭”地叫着,大概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諡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揭傒斯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宋代·刘子翬《汴京纪事》汴京纪事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古诗三百首咏史怀古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明代·沈周《题画》
题画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古诗三百首 , 题画 , 写景写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诗三百首 , 国中古诗 , 爱国 , 励志 , 忧国忧民早教古诗100首
剧情分集介绍:
第1集
漼时宜一出生便被指腹为婚为太子妃。时逢时宜十岁生日,为其准备了热闹的生日宴,活泼可爱机灵聪慧的时宜一直在找她最爱的阿爹,却遍寻不得。原来阿爹得罪皇后高氏一族,时宜母亲不得不提出和离,阿爹也无怨无悔,两人此生不复相见。时宜第二天醒来已再不能见阿爹,悲痛欲绝之时晕厥,之后经诊断因悲伤过度而致失语症,无法开口说话。
第2集
数年后,哥哥漼风送时宜入长安南辰王府拜师学艺。漼风带时宜上城墙一睹周生辰大阅王军的风采:长夜破晓,三军齐出。狼烟为景,黄沙袭天。时宜和漼风均被眼前之景所震慑。
两人行迹被发现,但周生辰并未追究,时宜近距离第一次看到了骑在马上风姿绰约的周生辰,心生敬仰。时宜在众人面前毕恭毕敬正式向周生辰磕头拜师,因为已有10个徒弟,周生辰决定平常叫她十一。时宜觉得周生辰没有一点架子,很是意外。
第3集
周生辰的义兄平秦王来王府探望,误把时宜当成了周生辰的王妃,时宜又不会说话,两人几番回合笑料频出,直到周生辰前来才解开误会。经平秦王提醒,周生辰带时宜去见王军。时宜第一次作为小南辰王的弟子大阅将士,一时心潮澎湃。
一日,时宜在周生辰身边读书,读着读着睡着了,头便枕在了周生辰的腿上。周生辰一时慌乱,觉得这么抱她回去有失礼数,便拿起一块雪白狐皮裹着时宜将其抱回房间。
第4集
三师兄谢云和四师姐凤俏来复命,提到了白马寺的流民和僧人,周生辰想去看一下情况,便带着时宜一起。白马寺正在为一位施主剃度,周生辰认出是相熟之人,再加上周遭环境有异,顿觉蹊跷,让凤俏留守。
原来此人是大梁二皇子萧文,现已改名萧晏,因与大梁皇帝有隔阂而逃到这里。大梁有人试图来带走他,周生辰上前阻挡,双方武力激烈,时宜在一旁看得焦灼。情急之下,时宜竟然脱口而出:师父,周生辰击退来人,欣喜时宜能说话。
第5集
刘子行到达南辰王府,终与这些年朝思暮想的时宜相见,内心很是欢喜,但时宜却恪守礼数,无半点亲近。刘子行为了讨时宜欢心,便提出去军营给时宜过生日,并带着圣旨犒赏三军。周生辰和时宜在军营处处表现的默契和亲近,刘子行都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
第6集
时宜和漼风回府,发现舅舅重病缠身,两人得知这几年舅舅在朝中的经历,知晓事情严重。时宜说出周生辰的计划,舅舅答应明日动身。时宜难得回家,和母亲聊起了在王府的生活,说王府不必拘礼,也想这次风波过后从家里拿一些书到王府的藏书楼。南辰王军有一眼盲心明的小将谢辰,平日擅长算卦,但这次却说不值一算,被凤俏揶揄。
第7集
宫里,刘子行趁赵腾不备将其掐死,对外宣称认罪伏法。另一边,谢云和凤俏将出逃的奸臣刘元拿下。周生辰进宫见到慌乱的刘徽,安慰他一切已定,让他安心当个好皇帝。同时戚太后也被释放,感激周生辰。
刘徽让皇叔在宫里住上一段日子,始终担心师父的时宜看见他一切平安,终于放下心来。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时宜提议在宫里不再叫师父,周生辰答应。刘子行经此一役,已经开始展露野心。
第8集
时宜终于叫了一句“周生辰”,第一次直呼其名,时宜心里小鹿乱撞,周生辰也有些不习惯,暧昧的气息开始蔓延。第二天一早,广陵王求见。时宜实在不想见他,故意说自己不舒服,周生辰心急上手直接把脉,才知她耍小性子,就也由着她。
第9集
谢崇虽然知道此番留在宫中凶多吉少,但依然决定留下,周生辰尊重他的决定。谢崇只有一个请求,如若遭遇不测,请周生辰将其葬在长安,周生辰答应。
时宜要暂别周生辰,一为漼风和幸华公主大婚,二为回清河处理家事,有些不舍。周生辰带时宜去了白马寺散心,时宜帮周生辰把十三岁之前的香都烧完,答应他下次再来烧剩下的。
第10集
深夜,将军杨邵闯入寺中求时宜救雍城。原来雍城被围,遍求藩王均不得助,杨邵看到了漼家车马才进寺最后一搏。时宜坚持动身,并让成喜给师父带信。
南辰王军的甘将军已然抵达救援,时宜等做好准备静待敌军攻城。雍城大战激烈,敌众我寡,三师兄谢云最先赶来支援,大战多重回合之后却不敌,腿部重伤,甘将军舍命为谢云,终战死。周生辰带兵赶来,以一敌百,终击退敌军。
第11集
时宜发现师父一天夜没吃东西, 逼杨邵把仅剩的一 只烧鸡给周生辰,杨邵调侃师徒情深。江上周生辰也驱船跟随,船夫看时宜一直望向周生辰,便说她心里有他,周生辰暗喜。杨邵将时宜押至大梁的大街上,趁着人多带着刘长善闪进小路逃跑,周生辰迅速上前解开时宜手上的绳子。两人被困大梁,周生辰倒也坦然,干脆呆几天再回去,只是需要隐瞒身份。
第12集
周生辰有答应时宜,今后如遇不测,定会告诉她死在何时死在何地。梁帝来见周生辰讨个说法,要周生辰交出萧晏作为此番未经准许擅闯大梁的赔罪礼,周生辰深知不可能实现,僵持之下,时宜灵机一动,拿出这次从崔氏带出来的手抄古籍,赠予梁帝半数作为赔罪礼。
第13集
深夜大雨,周生辰走到时宜房门外,时宜未入睡,两人寒暄却都不捅破不言明。周生辰在屋外,看了一夜雨。桓愈送别二人,谢时宜赠书,回房时看到了时宜留在桌上的画莲。回去的船家还是同一个,船家又误认为是小两口,时宜想要纠正被周生辰打断。船家也提到了当年南北议和的定疆楼,时宜终于见到了已经被拆的楼。
第14集
周生辰带时宜喝羊汤,遇到两位投奔军队的男子,时宜听闻二位不愿投奔小南辰王,只因跟了他只能得名声,而得不到富贵前程,心有不甘。周生辰安慰,他知道自己的部下跟着自己拼命,但因为朝廷的提防而得不到任何好处。时宜安抚周生辰:就算有朝一日南辰王军落魄,淮氏也会以书院相赠帮扶。
第15集
周生辰把珍贵的白鹰羽箭送给了时宜。凤俏把亲手缝制的护膝送给了谢云,谢云压住了内心的不舍。刘徽去看望刘子行,子行问他,如若有一日不得不对自己动手,是否会取自己性命。刘徽坚决不会。幸华公主在刘子行病榻前告诉她自己怀孕是假,刘子行告诉他自己的病顶多还能撑三年。
第16集
漼文君当着周生辰的面告知时宜太后赐婚,时宜震惊无措。漼文君知道时宜心思,但将背后利害关系娓娓道来,坊间已有传闻周生辰和漼氏之女行苟且之事,更有传闻小南辰王欲联合漼氏举兵夺天下,种种流言听得时宜心慌意乱,准备好的一肚子话一句也说不出来,极度痛苦之下只能接受现实。
门外的周生辰听到了一切,心碎离开。入夜,时宜一番梳妆,带着酒菜来与师父共饮。两人表面无妨,却各自心事重重。
第17集
时宜睡不着,去找凤俏,却看到了周生辰。周生辰想护她入城。再接谢崇回长安。时宜难掩悲伤。再度抱着师父痛哭,恳求师父大婚不必来观礼。周胜辰答应。时宜在城口拜别谢崇,也拜别师父。
第18集
宴会上,金儿故意与时宜搭山,时宜知道她非善人。入夜,时宜听得门外动静,循声过去才知陛下已苑。太后将所有后妃全部关押于宫中庵堂。
太后特别召时宜入宫,因为她的身份特殊,可以制衡多方势力。她想让时宜给周生辰写一封信, 让他如当年一般独自进宫叩拜新帝。时宜拒绝动笔,担心师父认出笔迹关心则乱会来营救。
第19集
登基大典上,群臣质疑太后手中婴儿血缘的真假,要求时宜来当公证人当面对峙。时宜收到周生辰的密信,在大殿上虚虑实实步步紧逼,将太后置于不利境地。
刘魏故意圆场,摒退左右,将周生辰的话带给太后,为保戚家全族,太后终屈服,立刘子贞为新帝。周生辰入宫,时宜再度见到师父感慨万千,得知师父为了自己才没回长安,时宜感动,听到师父还要在宫里待段时间, 更为高兴。
第20集
大婚前夜,凤俏陪伴时宜,凤俏想去太极殿,两人刚要进去,在门外遇见了周生辰和萧晏。萧晏识趣地带凤俏进殿,第次见凤俏女装打扮,萧晏有些不自然。
周生辰和时宜在外赏月谈心,时宜发现周生辰从来都是处处为她着想,既感动又难过。时宜跟凤俏说自己直有个喜欢的人。凤俏追问,时宜没说。
第21集
刘子行责怪金贞儿不该提前下令动手叛变,金贞儿却提醒刘子行不要忘了约定。刘子行告诉时宜陛下归天,淮征上奏推自己登基,时宜却如实说出想法,但刘子行野心已露,两人不欢而散。幸华公主的家人都被牵连,但淮氏保了幸华。刘子行来给时宜赔礼道歉,两人共进早餐。
第22集
周生辰让宏晓誉以她的名义送入宫中给时宜。行宫盛宴上,刘子行邀请了诸多大臣和皇室亲卷,众臣感激周生辰平叛有功,大魏不可无他,一片其乐融融。刘子行沉默不语。周生辰佯装不胜酒力,要先行离开回长安。
不料,当他出门刹那,四周士兵迅速围攻,以行刺摄政王之罪名要将周生辰和诸位将军并拿下,周生辰才知道原来刘子行已经和金荣勾结,今天这是鸿门宴。众人大战数个回合,周生辰等人寡不敌众,宏晓誉帮凤俏挡了一刀。
第23集
平秦王得知切,要来东宫救时宜,却碰壁而归。周天行等人藏在马车里出城,杨邵放行,元武初觉蹊跷,但也不敢拦车。杨邵劝平秦王暂时按兵不动,等自己的消息再救时宜,平秦王半信半疑。杨邵杀了元武初,将放行周天行的罪名嫁祸在元武初身上,金荣大怒。
第24集
深夜,时宜想着周生辰,出现了幻觉,仿佛师父又回来了,站在自己身边跟自己说话。时宜回屋把周生辰送给自己的生辰礼逐烧掉。册封当天,淮文君入言告诉她营救计划,时宜才知阿娘已经打算为了自己而牺牲了。生无可恋的时宜由杨邵护送准备行礼杨邵告诉她定为她杀出一条生路, 让她逃便是。
没有找到北京广化寺的对联,为您奉上莆田的广化寺对联,请参考:
莆田广化寺历代诗词编注(上)
广化诗咏 千古传颂
书 堂
南朝 郑露
附凤凰翼,与木石居。
和乐兄弟,游玩读书。
作者:郑露,字恩叟,号南湖,城厢人,祖籍河南荥阳,官太府寺卿。相传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名儒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从永泰迁徙来莆田凤凰山(即南山),见此山耸翠盘拱,遂开创湖山书堂,架藏诗书,授徒讲学,朝夕相诵。由是,莆人竞相效法,学风渐盛。广化寺前原有一洼水地,古称南湖,人们因之称郑露三兄弟为“南湖三先生”。本诗就是写当时三兄弟结庐讲学情况的。后人为纪念其兴学德行,曾于此建造郑氏祠堂,置二石碑,分别刻有“南山樾荫”、“倡学闽南”字句,前一碑系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书。明末丞相朱继祚题“报本祠”,石刻在祠之大门上。城厢拱辰还建有“开莆来学”木坊,也是为记载郑露三兄弟来莆倡学之功绩的。
注:
书堂:指湖山书堂。唐代着名学者欧阳詹、林藻、林蕴等曾就学于此。
凤凰翼:指凤凰山,亦称南山。附:形容追随先辈、名人学习,所以才出名受益,含有勉励之意。
木石:原指树木、山石,这里比喻专心致志授业、攻书。
游玩:原指游览观赏、玩耍,这里形容对读书求学、切磋琢磨产生浓厚兴趣。
南山松柏
南朝 郑露
千年松柏问谁栽?清水长流开学来;
鹤骨龙鳞显佛光,南湖一镜映天台。
彻云洞
南朝 郑露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
落石早雷鸣,溅空春雨细。
注:彻云洞,《永泰县志》载,彻云洞即永泰方广岩的玉泉洞。该县东35里的三岛村,有一方广岩,峭拔于千仞之上。岩上有十大奇景,首为玉泉沿,洞高60余丈,长宽各30余丈,可容千人。中设三层佛殿,殿无片瓦。洞前有瀑布,若珠帘下垂,终年不绝。本诗是作者从永泰迁徙来莆田南山时之作。人称此诗“气浑质厚”,后人“托手不得”。
延绵:连绵、伸展之意。
寒光:使人感觉胆寒或害怕的刀剑反射的光。此处指冷气。
溅:飞扬、喷射。春雨细:像细密如珠的春雨一样。
灵岩寺
唐、薛令之
草堂栖在灵岩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作者:薛令之,字君珍,自号明月先生。籍贯长溪,今福安溪潭乡高崔村。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是福建最早的一位进士。官左补阙兼太子侍讲。着有《明月先生集》。
灵岩寺,即广化寺。本诗描述当年灵岩草舍书堂及莘莘学子刻苦攻读诗书的情况,是第一位为莆田广化寺题诗的古人。《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有《灵岩诗》和《自悼》两首。
据《高岑三廉薛氏宗谱》载:《灵岩诗》原是其古诗《草堂吟》的前四句,其下为“……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庭调。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多笑。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黄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多佩黄金印。男儿立志当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后因唐李林甫为相,不惬于太子,从而影响东宫的官仔们仕途进展,薛令之为此写一首《自悼》诗在壁上,玄宗看见大为恼怒,就亲笔判道:“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于是令之只好推病辞官,回乡过隐林生活了。
寄林蕴诗
唐 欧阳詹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
无人相与识,独自故乡情。
作者:欧阳詹,字行周,南安诗山人,唐贞元八年(792)进士。年少时与林藻、林蕴兄弟一起在莆田广化寺的湖山书堂读书5年,为林披婿。后来就在福平山建一座书舍,同居住在延寿村的林蕴等经常一起讲学,又一起北上长安应试。25岁时,他以第二铭与韩愈、李观等同登“龙虎榜“,授国子四门助教。着有《欧阳行周集》,收入《四库全书》。据说,欧阳詹自幼读书于高盖山白云室,题诗山上,琳琅满目,故被朱熹称为“诗山”,诗山地名,即由此而起。他是福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名人,也是中唐时着名文学家。其逝后,他的家人以死者对莆田南山存有特别情感,就把他葬在此西平洋山上。
他的诗赋均有名篇传世。《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欧阳詹集》十卷,《全唐诗》卷349录其诗一卷,卷883补诗一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又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其文四卷,《全唐文拾遗》卷25补录其文一篇。计88首(篇)。
与从兄黄朴诗
唐 黄滔
纵徵终不起,相与避烟尘。
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
作者:黄滔(840—913),字文江,城厢东里巷人。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数试不第,先后应试了24个年头,才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此时他已56岁,4年后才授个四门博士的闲职。正如他所着的《黄御史集》所说“豪贵塞龙门之路,平人艺士,十攻九败”。可见唐末,读书人要从科举中求出身,是很难的。“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进入衰败,民不聊生,黄滔家境寒微,生活艰难,一直是“穷居岁抄雨,孤坐夜深风”,“菜肠终日馁,霜鬂度年秋”的困境。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在灵岩寺书堂苦读十年,为其创作打下坚实之基。《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00多首。他辑录唐代福建人诗作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为闽人第一部诗歌总集。专着《黄御史集》八卷,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文集四卷,见《全唐文》卷823—826。因而被时人称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
他政治上怀才不遇,眼看政局动荡,内有宦官擅权,外有藩镇相争,公元901年,他愤然离京返闽。返闽后被王审知荐用,任监察御史,为王审知治闽提了许多有益建议。劝王审知“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崇节俭,减赋役,与民生息;开港路,兴海上贸易;建学堂,发展地方文教。故闽境30年免受兵祸。其功绩为世人传颂。
注:徵: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
栖湖山精舍
唐 郑良士
凤翼平分万仞峰,峰头禅堂瞰寒空;
喷烟一带香泉白,倚云千株古树红。
宿客语来岩谷应,真僧游去虎狼同;
先公和乐读书处,藓碧苔青桧影中。
作者:郑良士(856—930),初名昌士,字君梦,仙游赖店圣泉人,晚唐诗人。唐景福二年(893),他以诗500篇献朝廷,昭宗赏识其才华,授国子四门博士,官御史中丞,迁任康州、思州剌史、建州判官。901年弃官回闽,闽王王审知任之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等职。晚年隐居故乡白岩山,其教子严谨,八子均好学上进、官居要职,时称“郑家八虎”。着《白岩集》等。其诗多寄情山水,流露超脱凡尘的清高思想。
注:湖山精舍,指郑露三兄弟在风物具佳的南湖、凤凰山创办的湖山书堂。精舍,即学舍。
学童入学年龄大都在六七岁左右。
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玄宗 开元 六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卷六四,《新唐书·艺文志一》、《百官志二》、《张说传》。
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汇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这些字眼都带有几分文雅气或亲情味。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
大约是这样:一是启蒙教育,即识字教育,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约五至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约八至十年;五是不断温书,不断练习作八股文,争取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这就各人情况不同,期限也不一致了。旧时识字课本《七言杂字》中道:“用上十年好功夫,进个秀才不费难。”大抵六七岁儿童,进书房识字读书,不间断地十年左右,到十六七岁时,就可以读熟“五经”、《四书》、《神童诗》、《唐诗合解》之类,再读一定数量八股名文,就可学会写八股文、试帖诗。聪明一点的人,就可以考中一名秀才了。俗名“进学”,其年龄再低可以到十三四岁,再大二十出头。若过了三十来岁,还考取不了秀才,进不了学(即在县学中有了名字,成了生员,不断参加岁考),那就变成被奚落的对象了。如《儒林外史》第二回所写已进了学的梅相公嘲笑比他年长许多,而未进学的周进道:“你众位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就是进了学便是秀才,互称朋友,不进学,活到八十岁,也是童生,还称小友。这是学会八股文进学的大体年龄。不过进学之后,秀才考举人,举人考进士,那在年龄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年青的十八九、二十岁就可中了进士,年老的六七十,甚至还有八十岁才考中进士的,科举考试,在年龄上是没有限制的,这点是十分“民主”的。
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精舍”与 “精庐”为汉代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后汉书·包咸传》载:包咸“少为诸生,受业 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后住东海,立精舍讲授。”《三国志· 魏武帝纪》载:“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后汉书·儒林传论》载:“精庐暂 建,赢粮动有千百。”不过汉代的“精舍”、“精庐”,私家讲学皆由口授,限于当时的出 版技术水平,尚不具备藏书条件,将它们当作书院的前身未尝不可,但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书院。书院这个名称始于唐代。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必须建 造较大的院子来安置藏书,以方便读书人,于是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元代欧阳玄在《贞文书院记》中说:“唐宋之世,或因朝廷赐名士之书,或以故家积书之多,学者就 其书之所在而读之,因号为书院。及有司设官以治之,其制遂视学校……”书院根据主办者 的不同,也随之形成了官办与私办两类。唐代最初设立的官办书院是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私办书院有张九宗书院、义门书院等处。
宋至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宋 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 元 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 明 清 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清 光绪 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参阅 宋 王应麟 《玉海·宋朝四书院》、 宋 洪迈《容斋三笔·州郡书院》、《元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私塾是东亚传统社会的教育机构,也叫私学、民学、书馆、私塾,或学堂;私塾大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由教书的人在自宅设立,入学者多系六岁至八岁孩童,由学生缴交束脩,富家门第则独力延师授课,或由乡井合赀开课,其教学宗旨主要是启蒙识字,读书内容多半与科考有关,包括四书,诗、书、易、和左传;年龄较大者,则读古文,习字,作诗文,修业年限视各人需要而定。
私塾的学习内容,从启蒙到逐步深化,一般顺序是:《三字经》、《百家姓》、《日用杂字》、《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礼记》、《左氏春秋》等,有的选读《女儿经》、《孝经》、《幼学琼林》、《千家诗》、《古文观止》等书,也有的加学《世事应酬》,即契约、媒柬、挽联之内容,以应实用。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设在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十三年又改为集贤殿书院。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于五代末期基本形成,主要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早期的官办书院是唐王朝修书、侍讲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战乱,大唐王朝立国时百废待兴, 为统一思想,繁荣文化,经籍更亟待收集、校勘和整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全国征集收藏于民间的图书,共收集到图书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尚不包括佛经、道经等, 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代,也是唐代藏书最丰富的时期。为了更好地整理图书,除在国家藏书机 关兼校书机关“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等处藏书、校书外,还专门设置了“书 院”这一机构开展此工作。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 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当时,在书院中设置了学士、直学士、侍读 学士、修撰官等,掌管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诸事务,主要的任务是备皇帝垂询。唐代还兴起了许多私人创建的书院。《全唐诗》中提到了11所,见于地方志的有17所。如张 九宗书院,据记载,该书院“在(四川)遂宁县,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建”,比官办的集 贤书院还早90年。这些书院多半只是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不过也有一些书院有教学 活动,并有数量可观的藏书。《九江府志》记载义门书院“唐义门陈衮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
一、《木兰歌》
作者韦元甫 朝代唐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白话释义: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
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
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
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
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二、《元夕二首》
作者王守仁 朝代明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白话释义: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弟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三、《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後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炊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白话释义:
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安史乱起,正气崩解,不见尽忠报国之士,反多无耻降敌之徒,士风不振,大义不存。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他们那样的操守,那种如百炼精钢似的精诚。
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如果他们当时甘心投降卖国,则必受人唾骂,以至遗臭万年,又怎么能够流芳百世呢?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邮亭下,如有奸雄经过,面对先烈,则当仔细思量、反躬自省。
扩展资料《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写作背景:
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词作。此词借咏赞张巡、许远二人的品格来表达作者的人生观,通过咏史,表达了作者在南宋亡国前夕力挽狂澜、视死如归的豪迈情怀。
上片直抒胸臆,气势磅礴;下片转而论理,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全词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旨归,爱憎分明,大义凛然,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十一月,文天祥以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兼枢密使驻兵潮阳(今属广东)。
潮阳有张许双庙,是纪念唐代张巡和许远两位爱国将领的。在唐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睢阳(今河南商丘)死拒叛兵,使江淮得一屏障,支援平叛战争;被俘后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唐韩愈曾撰《张中丞传后叙》,表彰张许二人功烈。
韩愈贬潮州刺史,富有政绩,后来潮阳人为纪念韩愈,建书院、庙祀,皆以韩名,又以韩愈为张许之知己,并为张许建立双庙。
文天祥很敬仰张许二人,特意去潮阳东郊之东山山麓拜谒张许双庙,并赋此词抒发其为国献身的雄心壮志。
借咏赞张许二人的品格来表达作者的人生观,词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词中洋溢着爱国者的豪情与正气。此词与他的坚贞不屈的爱国业绩一样,可以与日月争光,其精神可以光照万代。同时这首词也立下了一面人生的“镜子”。
这面“镜子”的价值标准就是“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应当“留取声名万古香”,“好轰轰烈烈做一场”,这面“镜子”的具体稽模就是张巡、许远。
每个人在“镜子”面前都要作出自己的回答。当然,那些奸雄更需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照照自己。
万载馆藏古籍
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万载县图书馆,是收藏古籍较多较好的县级馆。馆内共保存有历代古籍6000余册,其中经图书专家鉴定有善本769册,尤为珍贵。
这些古籍绝大部分入藏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图书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从县内各废品收购站的废纸堆里翻拣发现收购而得,少数古籍来源于捐赠。经过图书古籍管理人员的整理、修补、装订、分类编目,科学保护几十年,期间历尽艰辛躲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焚烧古书的劫难,留存至今。成为万载县馆藏书的重要部分。
这些古籍中,时代较早,书品较好的为数不少。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陈仁锡评阅木刻本,汇贤斋藏板。该书78册,20函。毛边纸,纸色微黄,绫绸包角线装,长26厘米,宽17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5厘米。宋体,墨色较浓。白口,四周单边,板心有书名、页码、黑色单鱼尾。版本“雠校完密,缮刻精好”。
《宋元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明薛应旗撰,陈仁锡评阅。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刻本。该书18册,4函。毛边纸,纸色微黄,绫绸包角线装,长26厘米,宽17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5厘米。宋体,白口,四周单边,板心有书名、页码、黑色单鱼尾。
《韵府群玉》二十卷
宋末阴时夫撰,阴中夫注。明王元贞校正。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王元贞校正重刻本。文光堂藏板。该书12册,毛太纸,色黄。线装,长255厘米,宽16厘米。板框纵21厘米、横144厘米。宋体,墨浓而清晰。此书版本好,有评论“音译既明,剞刻尤精”。
还有明崇祯五年刻本《大学衍义》;明崇祯十年刻本《二十一史论赞》;明崇祯四年版《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等明版清印书籍和清版书籍。
本县古代地方名人书籍使馆藏古籍富于地方特色。清乾隆进士辛从益的《公孙龙子注》和《寄思斋藏稿》,道光年刻本。清嘉庆进士辛绍业的《冬官旁求》,嘉庆年刻本。清乾隆进士李荣陛的《地脉考》清稿本;嘉庆版《厚冈文集》、《厚冈诗集》等等。
这些馆藏古籍,对保存文化遗产,提供研究文献史料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以伦理为本位的,它的核心是人伦关系,其出发点则是家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就是从家庭关系外推于国家、社会的,家庭作为一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受到极大的重视。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最要紧的,家不齐,何以治国,何以平天下?这在当时是一个公认不移的准则。如何才能齐家?办法很多,其中培养后代,对其实施文化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使其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学就在传统社会中受到相当的重视。唐宋以降,属于家学性质的书院遂成为众多中国士人所追求的一种造福后人的文化事业而得以显扬起来。虽然家庭与家族、家族与宗族、氏族,在理论上存在着区别,各有不同的界说,但对于我们先民来说,却是基本混而为一的,它们都是指同一父系的血缘亲情组织。因此,我们所讲的家族书院就是这种血亲组织所创建、所共享的书院。家族书院研究,除了笔者数年前一篇短文之外,几乎还是空白。这里所作的探讨仍然是初步的,还祈专家批评指正,更祈同道引向深入。
一
家族书院的兴起与演变
家族书院满足一家一族的文化教育需要而产生,在唐代这一书院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己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唐代最早的家族书院要算洪州高安县(今属江西)北60里的洪城幸氏桂岩书院了。它由退休的国子祭酒幸南容创建于元和九年(814),直到成通九年(868)幸氏举家迁居郡城,其间55年,皆为幸氏储书授徒,培养子弟之所。而最有名的则是江州义门陈氏东佳书堂(今属江西德安)。大顺元年(890)陈崇制订的《江州陈氏家法》,有两条涉及书堂的管理,其称:
一、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聪明者,令修学,稍有学成者应举业。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籍,出入令照管,不得遗失。
一、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逐年于书堂内次第抽二人归训,一为先生,一为副。其纸笔墨砚并出于宅库,管事收买应付。
义门陈氏匾
由此可见,义门陈氏作为一个受到朝廷表彰的大家族,其教育组织比较完善,由“书屋”、“书堂”构成为一个高低有别而又相互联系的体系,并“立法”进行制度化管理,这表明其发展已趋成熟阶段。按,东佳书堂,即史志所记义门书院,它作为早期家族书院的典型,形制完备,“为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励学之资”,而且自唐至五代、北宋,一直兴办不断,成为影响江南的名书院。惟其从“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到“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名立者盖有之”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义门书院己不仅仅是陈氏一族之私有,而开始服务于社会公众,成为“四方游学者”的殿堂了。由小家族而大社会,这或许也就是家族书院发展到极至之后的最好归宿。
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家族书院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以郴州兴宁县(今湖南资兴)程水乡为例,一乡之中就创造了4所书院。按程水各姓,以曹氏最旺,所谓“乡举里选,代不乏人”,袁氏、焦氏次之。曹氏先创建酉灵泉、观澜二书院,“以训族党之少俊”,这是维持家族长久兴旺的明智之举。袁氏、焦氏相与争锋,先后创建辰冈书院、文峰书院,于是书声回绕,到处散发着芸香之气。元人左元龙在为重修观澜书院作记时,将曹氏建院之举提到了文化建设的高度,其称宋三百余年诗书渗漉,上自王宫国都,以及乡党闾巷,莫不有学,皆所以明教化,正人心,扶纲常之道于千万世而不坠,岂非诸儒之功与此兴宁曹氏书堂所由创也。及至清代,乡中后人更将先辈此举与张栻和朱熹以岳麓书院为中心振兴湖湘学术之事联系到一起,将其归入“闻风而起者遂遍湖南”之列。这虽然是后来者文化自觉的表现,但时过数百年仍作此想,可见宋代曹、袁、焦三姓四书院之建对于程水乡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难忘的。惜乎四书院之建,“止一姓一族,教泽所及未广”,虽有当年“擢高科登显士者固赫照人”的辉煌,但仍不免“风消雨蠹”,停办百年之虞,终于缘生出清咸丰同治年间,各族共建郴侯书院,以“为通乡义学”之议,是为后话,此不赘述。
宋代家族书院的创建,例多为一家一族培养高素质的后代,以维持其既有兴盛,或改变族势不振的局面,所以宋末著名学者王应麟在《广平书院记》中所描述的情形就成了其一般的表征,其称:
帅子若孙,暨宗族之秀,朝益暮习,春秋舍菜先圣,岁时朔望谒祠,齿拜讲说,冠履翼如,弦诵蔼如。……我有乔木,殖德培之;我有嘉苗,种学懋之。侁侁胄子,在斯塾也,于墙于美,如见先哲。昏定晨省,入孝出恭无非教;受业讲贯,习复计过无非学。……子子孙孙,弗替引之,后之人其懋哉!
至于其时家族书院的规模形制,因为各个家族的经济状况、理念追求等各不相同,形成大小不等的区别。如严州(今属浙江)吴氏之札溪书院:
考卜奇胜,肇造书宇,讲堂其中,扁以“达善”,前有涌泉,疏池涤研。两庑旁翼,为东西斋,斋上为阁,左曰“明经”,经史子集之书藏焉;右曰“见贤”,古先贤哲之像列焉。门之外,垒土为坛,环植以杏,结亭曰“风雩”。仲伯子姓,肃肃雍雍,蚤夕其间,以修以游。旁有老桐,莫知其年,一日震雷,不烦斧斤,乃以其材像洙泗圣人而事之,用瞻仪刑,以肃朝夕。
规模虽然不大,但其讲学、藏书、祭祀、游息之功毕具。又如建昌(今属江西)北溪崔氏盱山书院。因为崔氏是“蕃衍炽昌”的大族,且书院之建“乃集其宗族之亲而议之,协众力,鸠众财”而成,所以规制宏敞而完备,诚如包恢所记:
即其祖居之傍创为书院,规模甚巨,会讲有堂,肄业有舍,休宿有室,廊庑之宽,门庭之严,庖湢之备,尝得朱文公先生所书“盱山书院”四大字,因以为名而揭之。萃诸子侄就学其中。希易既自以身教之,次有堂长、学长、斋长诸职,又相与励翼之。藏修于斯,丽泽于斯,试功课效于斯,规矩森然,率履不越,盖前乎此之所未有也。自是而往,明经取青紫特其余事,衮衮而来,今方权舆耳。
从引文中可以看出,崔氏盱山不仅“规模甚巨”,而且组织严密有序,由山长、堂长、学长、斋长构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无论从哪方面讲,它都可以与官府主持的州县大书院相提并论。此则家族书院凭借其“集宗族之亲”,“协众力”,“鸠众财”,雄视天下的气概!
应该说,家族书院自唐代出现以来,经宋代三百余年历练、发展,己经基本定型,且以服务并满足于各地各类家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要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元明以降数百年,其家族书院之演变发展,例多沿袭两宋而应时代之求而己,并无特别创新之处,兹不再赘述。但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家族书院的发展皆在太平盛世,国家新定或王朝末年,民生不定,衣食难保之时,例多家族书院废弃之曰。
二
家族书院的类型
总合唐宋以至明清时期的家族书院,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一个家庭创造,供其一家使用、一个家庭创建,供其整个家族使用、合族创建,合族使用等三种基本类型。兹将其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种类型的家族书院很多,如鄞县(今属浙江)桃源书院,在县城西三十里,宋代创建,史志称其为“王说家塾”。宋人周奕在江西安福一个风景秀丽的溪流边创建了一所书院,取名“秀溪”,请杨万里作记,其称:“周奕彦博居其上,筑馆临之,命之曰秀溪书院,讲经有堂,诸生有舍,丛书于阁,招良傅以训其四子曰伯纪、承勋、伯仍、大同,艮斋先生闻而嘉之,为大书四字以署其堂焉。”宋人倪玠在其家乡江西安仁长城乡建锦江书院讲学,到元代元贞二年(1296),其子倪镗请王构作记时即自称“书院本家塾,承先世素志,非敢有所觊觎,误蒙二圣知奖”云云,虽不无炫耀之意,但锦江为倪家所有则未夸张。元人刘倬在《山堂书院记》中开章明义,称,“山堂书院者,南安王氏教子孙之所也。……家之士甲南安,沛然垂裕,何所不足,而方孜孜焉以藏书择师教子孙为急务,此盖古人心胸,吾党家法,而流俗所必无者也。”其词意在褒扬称道,但元代有力而好事之家致力于书院建设的形象亦得以跃然纸上。又有江西泰和县东南桃源溪之南薰书院,宋人萧行叔创建,到明代其裔孙萧安恒重修,请梁潜作记,即称“今南薰之建,萧氏特以教其一家子弟耳,而有古人党塾之遗意”明清之世,这种类型的书院各地都有,兹不赘举。
第二种类型的家族书院是第一种类型的推广,教育之泽由一家而推及一族。嘉定《镇江志》卷十载:“金坛县申义书院在希墟前,太府寺丞张镐,参政文简公纲之孙,以其居去庠序远,因建书院,招名师,合族之子弟教之,且拨田为经久计,邑人刘宰为取《孟子》申之以孝悌之义名之。”这是一所典型的由一家创建而润泽全族子弟的家族书院。这类书院历朝历代全国各地都有,兹略举数例,以窥全豹。浙江太平县方岩书院,是谢世衍兄弟“建以教其乡族子弟”的处所。又如桐原(一作源)书院在江西贵溪县南十里,本为“唐观察使高宽仁故居,至宋,其七世孙可仰建书院于此,以教乡族子弟,置赡田。元时,九世孙惠甫又割田以资书院费,元末毁。明宣德间,十四世孙吉昌重建。成化间余干胡居仁讲学其中,门人徐宏嗣主教事,一时称盛。万历三十一年,知县吴继京重修,申请裔孙绍宪奉祠”。绵延数百年之久,高氏子孙皆在其中读书,可仰之遗泽可谓长矣。历经宋元明三朝至明代后期,虽然官府参与院政建设,但高氏裔孙仍主奉祠之职,书院的家庭性质依然强烈。刘岳申在《白沙书院记》中记述了元人张文先为族人创办书院的情况:“吉水文昌张文先创白沙书院,教其族里俊秀子弟”,“其用意公平久远而不近利要名”,并盛赞此举“有近古者一,有古人所无者一,有异于近世者二”。所谓近古者在于“文先延名师,与族里讲求圣贤之学,将以为天下国家育材”。古人所无者为“古者田皆井授,故党庠遂序,不闻有田,今文先捐良田入书院内,岁入税赋于官,使师生廪膳可终岁”。异于近世者则在于“近世书院间有田,而捐田者先有长书院之意,既得一檄,则次第而进,爵禄可指而立俟,文先既不为其身谋,而谋及其族里与其子子孙孙甚远,此其所以异于近世者;又将以开来哲而继先志,则此田与书院相为无穷,必不见夺于世家,坏于有司,此又其异于近世者”。
第三种类型的家族书院,是家庭成员共同创建共同享用的书院。如宋代浮梁县新田的新田书院,是绍兴年间由侍郎李椿年创建的,到嘉定年间李大有“率乡人新之,延李德俊教族子弟”。严格地讲,新田只有到了嘉定年间李大有“率乡人新之”以后,才属于这类书院。又如建宁浦城县为宋代名儒真德秀的故乡,其孙渊子在元代联合族人捐私田建书院,虞集《西山书院记》中载有其事:“建宁路浦城县,真文忠公故居在焉。其孙渊子言其族人,用建安祠朱文公之比,筑室祠公,相率举私田,给凡学于其宫者,而请官为之立师。江浙行中书省上其事,朝廷伟之,名曰西山书院,列为学官,实延祐四年四月也”。设学官是元代故事,不足以改变西山书院之家学性质。
这类书院多为大姓旺族所建,它们原则上属于宗族事业的一个部分,翻幵明人张浚等人编纂的《张氏统宗世谱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我们就可以看游汀竹兰二先生书院、处州桂山书院、汉州紫岩书院、南雄府九龄公书堂、惠州府留公书院等赫然标注其上,且与张氏宗祠并然而立。在地方志中,这类书院的记载也很多,如咸丰《顺德县志》卷五《学校志序》载:“其有大宗名族,自设家塾,亦称书院者,如采册所载龙涌陈氏之北池书院,浔氏之东梁义学,甘村甘氏之渤海书院,霞石何氏之霞石义学,秀浦之萃涣书塾,菱溪之德星书屋,名目不一,皆集备公费,立有课程,但究属一家之私,附存其目,以示奖劝可矣”。其将“一家之私”的书院打入另册而附存其目的作法,实为笔者所不敢苟同,但有意识地将“集备公费”的家族书院区别出来,说明方志作者己经认同了这类书院的存在。
这类书院还有一种变通形式,那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姓氏的族众公建,非参建族众不得享用的书院。如明代宣化怀来、马营两地的二贤书院就属于此类。据嘉靖《宣府镇志》记载,上谷除学校之外,“怀来与马营又俱有二贤书院,盖范文正、欧阳文忠之后裔居其地,相与建之,以祀其祖,以启其学云”。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类型之外,还有一种为儒家圣贤先哲、历史名人后裔创建的家族书院。其创建分自建和地方官府创办两种情形。自建者意在光耀先祖,培养后人,如元至正五年(1345)聚居苏州的范仲淹裔孙,将宋咸淳年间创建的仲淹祠堂改作文正书院,仍供祀仲淹,集族中子弟肄业其中。自后,历明到清数百年,文正书院一直办学不断,而且一直不设山长,仅“慎选族人之贤者充主奉”,主持院政,成为范氏宗族奉袓育才的神圣之地。官建者则在扶持儒先,维系斯文,如青浦(今属上海)的孔夫子后裔,到清代出现衰落,“子姓多力农,无弦诵声”,有失圣人体面,有辱斯文。咸丰二年(1852),知县余龙子慨然捐建庭闻书院,“集费延师,专为孔氏家塾。二十年来,有游于庠者,有贡于廷者,彬彬乎渐有成焉”。几经努力,终有振起之势。
这类书院为数虽不是很多,但分布则较广,凡圣人、圣贤、先儒哲嗣所在之处,皆有可能找到踪影,影响亦较大,不可忽视。其特点,大而言之有两条,一是它的家族性,无论自建官建,“固不得以为一邑之公所”,二是教学与祭祀并重,甚至祭祀还是第一位的,“是则名为书院,实仿庙制,岂家塾党庠所能牵混”。有关情形我们从清人琦善道光元年(1821)所作的《兴复宗圣书院记》中可以得知概要,其称:
国家崇儒重学,祀典昭垂,四配诸贤既以时释奠释菜于圣庙中,而又于其所生之地建立专祠,并设有书院,置博士与奉祀生世守之,其礼至详且尽。嘉祥城南四十里旧有宗圣书院,在南武山专庙之左。前明万历时,博士承业以距城稍远,往来官吏瞻拜维艰,请于邑令,移至城中。其以“书院”名者,谓南武昔为宗圣传道讲学之处,而冠以“宗圣”,正以重奉祀先贤,如至圣尼山、圣泽两书院,及述圣中庸书院,皆于祠庙外俾孔氏后人司其事,则固不得以为一邑之公所也明甚。旧制堂祀宗圣,左右配以述圣、亚圣,东西两庑祀阳膚等十门人。于乾隆三十九年援尼山书院例,并祀宗圣父母、宗圣夫人、宗圣二世、三世子孙于后楼,是则名为书院,实仿庙制,家塾党庠所能牵混,且神像巍然,尤宜粪除洒扫,以昭肃静,而可使生徒杂处其间哉!
三
家族书院的基本特点
家族书院相对于学者个人读书、治学的书斋、书院而言,它有服务于整个家庭、家族的“公众性”与“开放性”,但这种“公众”与“开放”,也就仅止于由血缘维系的一族一姓而己,相对于以地缘维系的村社书院而言,又显得十分有限,而只得以“一姓之私”以名之了。考察这些有着相对“公”、“私”二重性的家族书院,它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血缘家族性。家族书院的创办经费都由家族提供,其主持院务者为家族成员或受聘于家族成员,其服务的对象则为家族成员的后一代,所谓若子若孙,非我族姓不得入内”是其一般性的原则,形成排他性。虽然也不排除出于各种原因而接收他姓子弟或游学之士入院读书的可能性,但这不是通例,影响、改变不了其书院属于血缘家族的特质。
第二,家族书院以教学授受为主要任务。每个家族开办书院的目的都很明确专一,那就是为培养下一代,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提高家族的总体素质水平,为其繁衍发展提供更为强盛的生命力。这种目的决定了其坚持以教学授受为主的特性。在科举时代,其教学成果大多以族人子弟取得功名来反映,并以此夸耀于世。如四川嘉定城北龙泓山的东坡书院,为明正统十三年(1448),州人“博雅君子”刘洪禹创建,祀苏轼,“复募僧居之,以给洒扫奠献之役。令其子肃敬之、子节介之读书其间”。成化二年(1466)、十九年,肃、节二人先后考中进士,并成为高官,十分荣耀。到正德年间,刘节重建书院,邑人刘春作《东坡书院记》,仍津津乐道,其称:“成化丙戌,敬之举进士,累官御史,今为方伯,风裁凛凛。癸卯,介之亦举进士于乡,今为夷陵太守,政化大行。”并将刘家二子读书成名之功,归于其父创建书院表彰先哲之举。
第三,家族书院的祭祀除了舍菜先圣、奉祀先贤,即一般书院的祭祀功能之外,它还多一个供奉先袓的任务,如前述苏州文正书院之奉祀范仲淹。在元代甚至有一些书院就是为祭祀自己的先祖而创建的。如浙江仙居桐江书院、慈溪杜洲书院,江西丰城贞文书院,湖南长沙东冈书院,所设皆由于祭其先祖、祖或其父。值得指出的是,家族书院的祭祀先祖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后人的荣誉感和见贤思齐的上进心,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授受相比,它处于辅助协从的地位。
第四,家族书院的教学程度不高,属于普及性教育。家族书院就学的学生为族中“子弟”,年龄都不大,多属蒙童之列,这就决定了这类书院不可能有太高的教学水准,一般来讲属启蒙教育或略高于蒙学的阶段,能进行较高层次教学或研究的只是少数的例外。
第五,家族书院具有延续性,能比较长时间地坚持办学。一个家族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不源自于朝廷之命、官府之请,是一种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之需,因而能够持之以恒,只要不出现大的变故,例多可以坚持几代甚至十数代,有如前述贵溪桐源书院,由唐宋而及元明,绵延数百年之久。又如江西安福县城东南三十里的石冈书院,“宋邑人萧仪凤建,宋末兵毁,仪凤从孙徙梅溪复建。元季又毁,梅溪孙三溪再复之”。再如永丰县湖头书院,“宋邑人金汝砺建。明永乐五年,金氏裔孙从缄修”,到清代乾隆年间,“裔孙协泰重修”。皆表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子孙后代对先祖的崇敬,对先辈兴学重教传统的尊重,以教育而提高自己素质以便获得更大发展的实际需要等等,皆可视作家族书院持续办学的内在原因。
来源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4期
画鸭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本文2023-11-03 15:35: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