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铸造的九鼎今何在?传承到周朝的九鼎哪去了?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又铸九鼎。这不仅表明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是十分高超的,而且还可以看到大禹是违反了部落联盟的传统,建立了家天下的国家,因为天子九鼎,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鲁宣公三年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往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传说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前606),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接着又不紧下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他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这也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据《战国策·东周策》所载,周显王时期,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求救于齐,迫使秦国退兵。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后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
围绕着九鼎,有两个问题后人至今难以弄明白,一是大禹是否铸鼎,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连,即九鼎的最后下落。
上引《左传》说九鼎铸于夏之方有德之时,而《史记》把铸鼎的时间略有提前,说成是虞夏之盛之时,并明方大禹是收了九牧之金而铸九鼎的,本意是象征九州。《墨子》说鼎铸于夏后启时。上述说法大体相近,得到了后代许多人的赞同,基本上认为鼎是大禹所铸,时间在夏朝建立的时候。
怀疑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从周室夺到九鼎,相反关于九鼎失踪的传闻倒是有鼻子有眼。汉灭秦,也没有见到鼎。刘邦登位时,秦王子婴交出的只有皇帝玺。《战国策》说周得九鼎时,每一只鼎要有九万人来搬运,九只鼎要有八十一万人来运输,这可能吗?近代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战国策》多夸大之辞,禹铸九鼎是不可能的事实。
也有学者根据当代的考古发掘,认为在夏代以前的一些原始社会遗址中,已经出土过铜器和青铜器。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学术界公认是属夏王朝时期的,曾出土铜爵、铜凿等各式形状的铜器,并且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坩埚片、铜渣和陶范,证明夏人是完全有能力制造铜器的。至少从技术层面而言,禹铸九鼎是可能的。仅凭古史传说中的一些缺陷而否认禹铸九鼎,恐怕也不见得是绝对有力。
传承到周朝的九鼎哪里去了?一些学者发现《史记》中的说法前后不统一。周、秦二本纪都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在周赧王死后,终于取九鼎入秦。《秦始皇本纪》说九鼎在迁往咸阳的途中,有一鼎被大风刮到今江苏的泗水中。据此,除一鼎外,八鼎有可能被搜刮到了秦国宫殿中,应当失于秦亡之后。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说: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然他将秦昭王取九鼎的时间较《史记》本文提前了41年。《史记·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那么九鼎早在东周末年便已遗失,与秦无关。后来,《汉书·郊祀志》也是兼收两说,但又说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前327)……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以后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派了上千人泅水打捞,结果如同竹篮打水,未能如愿。这说明九鼎并未入秦,至少有一鼎是不知去向。
到了清朝,全祖望、沈钦韩等学者对上述传统说法公开表示怀疑,并作了新的探索。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除引用全、沈二家之说外,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周人为防止大国觊觎,加上经济困难,采取了毁鼎铸钱的下策;对外则诡称丢失,不知去向。(二)史载秦灭周取鼎,为时人揣度之辞,并非事实。(三)秦人谬传九鼎沉入泗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这些说法足以发人深思,但未必即为至论。
九鼎既然被周人视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岂有因大国觊觎而自行销毁之理?况且九鼎铸于夏初,器形不会太大,楚庄王就曾以鄙夷的口吻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楚世家》)可见九鼎之重,只存在于传统的神秘观念之中,而不是实物本身的价值。东周统治者能为少量之铜而毁鼎铸钱、甘心自隳天命吗?
细审古籍中有关记载,对九鼎遗失的时间和地点虽然说法不一,但并无已被销毁的材料。因此,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考古工作的进展。九鼎如失于东周灭亡之前,那么埋没于关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失于秦末,那么埋没于关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项羽破秦后载归彭城,那倒极有可能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但与《汉书》记载的年代又相距甚远。如能将这些问题考辨清楚,对于寻找九鼎的下落,也许不无裨益。
九鼎的文物价值和象征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九鼎作为王权象征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却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相信九鼎一旦重见天日,必然会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秦始皇陵墓面积是多大?
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秦始皇陵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扩展资料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
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还是个谜。
参考资料-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有多大秦始皇陵有5625平方千米。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里的宝藏:
九鼎,它是大禹打造的,在过去代表着很高的权力和繁盛的国运。据说楚庄王曾经寻找过九鼎,想要取代当时的周国天子,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源。
珍贵的古籍,相关资料显示在和秦始皇同一个时期的地墓里曾经发现了一千多片那种竹简,它们大多记载的是秦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
十二金人,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以及在天下立威,他就缴获了所有的兵器铸造了十二座铜人。
泰阿剑,楚国还把它当作镇国之宝呢。楚国没灭之后,这把剑自然就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他又酷爱收藏好剑,又怎么会忘记把这把好剑带入墓中去。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里的机关:
1、机关连弩。
在《史记》中就有关于秦始皇命人制作连弩,对敢于靠近陵墓的都射杀之,而且在班固的《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根据现在兵马俑出土的连弩来看,秦始皇陵墓的连弩至少能射800步,而且功力达到700斤以上,杀伤力极大。
2、连环翻板。
上面铺板,铺平,下面全是竖着的尖刀,一旦掉下去,那立刻就是白剑穿心,当场死亡。而秦始皇陵墓中的连环翻板,更为先进,前一批人掉下去之后,因为物理力的作用,翻板立刻恢复原状,下次再来盗墓者还能用上,可谓十分先进。
3、流沙层。
现代中国考古的很多春秋战国时代陵墓都有发现流沙防盗的技术。就是在陵墓建设一层流沙,一旦盗墓贼挖到流沙一层,流沙就不断涌入墓葬,而且也会将盗墓的人埋葬,可谓十分有效。而在古埃及墓葬被大量使用,而秦始皇陵墓据悉也有流沙层。
4、水银池。
我们知道水银那是剧毒,但在秦始皇陵中据悉放入了大量的水银。不仅用其来制作江河湖海的造型。最为主要的是,水银能够极大的防盗墓,因为其挥发的气体就足以将进入的盗墓者全部杀死。而且这一已经被史学家和考古专家确认存在。
5、伏火。
这种伏火其实有现代化学的作用,在古墓中,将可燃气体,古代比较多的是沼气与易燃物,古代多的是磷。两者相结合就能产生巨大的火焰,一旦某个墓室被打来,使得两种物质结合,产生的火焰足以吞噬所有的盗墓者。这种很是恐怖,而且在现代考古中已被发现多次。
6、诅咒。
在现代考古也发现很多,在上面刻上咒语,如“盗瓦者死”、“发丘者绝毋户后”,也就是盗墓死,断子绝孙的意思。而且在西方盗墓中,这种诅咒更邪乎,让人不寒而栗。
拔山扛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足三分
人声鼎沸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足之势
力能扛鼎
严重九鼎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一、 夏商:鼎的产生与辉煌
鼎最初的产生是在什么时候?个人认为应当在夏代初期,不知道考古方面有没有证据,但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其根据是:第一,关于大禹铸九鼎的记载。这在先秦古籍中被普遍承认,而且没什么疑问的。最集中的是在《左传》里,楚庄王北略中原,向周王朝问“鼎之轻重”,王孙满用不卑不亢的一篇著名说辞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涉及九鼎的由来、意义、形状、花纹、流传历史、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可见当时关于九鼎的存在及其历史基本是公认的。周王朝的文献应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第二,从商代中后期出土的鼎(如司母戊大方鼎等等),其规模、工艺、技术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没有上千年的发展与进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夏商贵族的饮食方式:一个大家族的全部成员(或者一个宴会的宾主)围坐在一个大鼎周围,把所有的食品、调料先丢进鼎里煮熟,大家说着弄着,将里面已熟的食物捞出来弄到自己的小餐具里,或者相互布菜。鼎越大,聚餐的人越多,标志着这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就越是高贵。吃饭比天大,尤其是社会尚不发达的时代,因此,鼎又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成了地位和力量的象征了。同时,大家聚在一起享用食物,确实是探讨问题和交流感情、加强凝聚力的最好方式,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习惯于通过“吃饭”的方式融通感情、探讨问题,我觉得与我们祖先的这种古老的进餐习惯是大有联系的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平民、贫民甚至奴隶是用什么炊具来作饭的?用鼎应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性是陶器,不知道陶器在经常烧饭的时候会不会容易破裂。大概不会的,因为淘气本身就是高温烧出来的。
鼎在商代达到其最高的辉煌时期,但一个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首先,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适合丢在一个大鼎里面煮的;其次,这样的大锅菜,即使味道再鲜美,因为口味单一,总有吃厌的时候。于是,烹调技术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 周:烹调技术的产生与鼎的“专业化”
中国的烹调技术历史悠久,但具体产生在什么时候,恐怕难以考证了。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商周时代。根据是:第一,商纣王时期,贵族穷奢极欲,十分追求“生活质量”,商纣王有“肉山酒海”,口味的多样化是很可能出现的;第二,考古证明,周代出土的鼎,无论在规模还是工艺上都源源比不了商代了。学者多解释为周的落后以及厉行节俭政策,这实在是很难服人的,因为周王朝在疆域和实力上都胜于前,即使一开始实行节俭,但后来的奢侈群住也不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当时贵族的饮食方式已经变革,“炒菜”正在逐渐取代“”“大锅菜”,因此鼎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了。第三,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要吃刀功很细腻的鱼,没有姜就不吃饭。可见在东周时期,烹调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甚至饮食文化都已经产生,没有长时期的发展,这也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人的口舌从此大享其福,可以想想,一经产生,烹调技术就在贵族之间风靡起来了。
但是鼎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一是因为传统的悠久与顽固性,二是因为,在享受丰富多彩的菜肴同时,大家也很难舍弃鼎里那鲜美的羹汤的味道。到周代,鼎除了仍然承担一部分煮饭煮菜的功能,其“褒汤”的专业功能也进一步得到深入开发。从那时其,羹汤就成了人们的又一重要食物了。据《左传》记载,前605年,楚国赠给郑国一些特产:“鼋”。郑灵公很高兴,马上叫重臣子公(公子宋)和子家来一起享用。在路上,子公对子家说:今天咱们一定能吃到好吃的,因为早上起来我的食指一直在动,以往每次这样都有口福,屡试不爽的!到了宫中,就看见厨师在杀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你们笑什么,子公就很得意的说了。没想到灵公很生气,吃饭的时候让子公在旁边看,不许享用!子公羞愤不已,用手指在鼎里沾了点汤,吮了一下,恨恨去了,从此君臣关系破裂,灵公想杀子公,倒被子公先动了手,把灵公杀了。还有一个故事,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说不投降就煮了,刘邦居然要求分“一杯羹”给自己,可见秦汉时期,羹汤已经是人们十分喜爱和经常享用的食品了。
三、 汉以后:隐去身形,留下文化
汉以后,顶作为一种炊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的影子早已深深烙进中国文化深处,挥之不去,直到现在:
1, 文物和艺术。鼎的造型庄重华美,直到今天,艺术家依然以她为题材,创造出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艺术品。而出土的商周铜鼎,则无一不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
2, 语言方面。在汉语里。“鼎”是庄重、分量、权威、高贵的化身。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力相助、扛鼎之力,等等。
3, 饮食文化。三千年来,羹汤几乎成为中国人离不开的宝贝了,而且简直成了一种文化。唐诗有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说的是新娘出嫁三天要亲手做羹汤孝敬婆婆。现在,褒汤最勤的应算广东的客家人。
大禹铸造的九鼎今何在?传承到周朝的九鼎哪去了?
本文2023-11-03 16:23: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