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经,史,子,集”来加以区分,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经,史,子,集”来加以区分,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第1张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仪礼》、《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最多的是集

四川这个地方今日都被看作是个宜居地,在古代也有天府之国的名称,并且是一个险要的地方,但是四川在历史上曾经有两次人口锐减,都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得以恢复,这两次就是宋元之际和明清之际。

宋元之际四川人口消亡

四川位于巫山一武陵山以西、秦岭以南、今广西省界以北,约相当今四川省盆地区域、贵州省大部及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与湖北恩施地区。北宋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和秦凤路的成、阶、凤、岷四州,及秦州的天水县与京西南路的金州。南宋属成都府、潼川府、利州东、利州西和夔州等五路。元属四川行省,及陕西行省的兴元路、阶州、成州、西和州、徽州。

1、宋朝全盛时期四川人口

四川在五代时期远离中原战火,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取得不少成绩,以人口繁庶、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而著称于世。宋太祖制定先取蜀中,再逐个统一各国的方略,就是基于利用四川的经济力量的考虑。然而,北宋军队在乾德三年(962年)夺取四川以后,却激发一场因北宋将领的敲诈虐杀引发的蜀军兵变,波及邛(治今邛崃市)蜀(治今崇州市)等州,规模甚大。

兵乱平定后,北宋于乾德四年(963年)、乾德五年(964年)撤废了嘉、资、普、戎、泸、荣、剑、巴、达、恭等州下属的约20个县。由于缺乏记载,无法得知此次大规模撤县的原因,是由于前蜀、后蜀时设县过滥,还是北宋初期的战争导致当地人口下降。但我们可以推测,这场长达一二年,波及全川主要地区的战争势必会导致一定数量的人口减少。

尽管这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四川有户120万余,仍居全国各区域第一位,较居第二位的江南整整多出48万户。

神宗元丰元年(1078 年),四川有户近212万,崇宁元年(1102年)有户近224万,均居全国各区域第二位。户年平均增长率,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至元丰元年(1078 年)为 65‰,元丰元年(1078 年)至崇宁元年(1102年)为23‰,分别居全国各区域第十三位和第十位。因此,北宋中后期四川总户数在各区域中序次由第一位下降至第二位,是其人口发展速度慢于其他区域的结果。社会动荡是影响前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稠地狭矛盾的日趋尖锐可能导致后期人口增长的放慢。

文同

早期北宋初的太宗时期,时人对四川已有“土狭民稠,耕种不足给”的印象。进人中后期,张方平、文同、张耒等人的有关著述都提到四川人稠地狭的现象。他们说:“两川地狭生齿繁,无尺寸旷土”;“剑南西川,原野衍沃,氓庶丰伙”;“蜀不足于地,江西不足于民”。上述议论的频频出现,表明因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足问题日趋严重。一般说来,当一个区域的人口数量达到饱和,人地矛盾尖锐时,其人口增长的速度必然要趋于缓慢。因此,四川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是其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的产物。

两宋之际,当东南诸路饱受战火之苦时,位于大巴山以南的今四川盆地的成都府、梓州、夔州三路及利州路的南部诸州却继续享受着和平安宁的局面。不仅金军未能进入,北方流民武装也被阻拦在大巴山以北,只有守边将官允许的移民方得以进入。因此,这一区域基本保持着和平安宁的局面,,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得以在北宋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增长。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四川的户年平均增长率为29%,居南方各区域第一位。就四川本身而言,这一增长率也超过北宋元丰元年(1078 年)至崇宁元年的水平(23‰)。总户数266万余,虽然仍居南方各区域第二位,但与第一位的江南的差距已显著缩小,北宋后期四川户数为江南的86 7% ,绍兴末占了 89 7%。人口密度也相应提高到每平方公里92户。

2、宋元之际人口的锐减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军队攻灭西夏,乘胜攻占四川的关外诸州。绍定四年(1231年)、绍定五年(1232年)间,抄掠入川,如入无人之境。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大举入蜀,横扫四川,成都府也被攻占,不久又离去。嘉熙元年(1237年),蒙古军开始旨在攻占四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四川人民坚持抗击蒙(元)军队达半个世纪,直到南宋全境被攻占,蒙古军队进入四川后,大肆屠杀平民,仅成都城中的尸骸便达140万具,城外尚不计在内。

元代士大夫虞集回顾南宋后期四川战事:“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这些记载可能有夸大之处,导致人口死亡的原因也不尽是屠杀,饥饿和随战乱而来的瘟疫也会导致人口大量死亡,但蒙古军大量屠杀四川人民则毋庸置疑。此外,蒙古军队还掳掠四川人到北方充当奴隶,据说关中的“岐、雍民家皆有蜀俘”,可见被迫外迁充当奴隶的人数不少。

刘克庄

为了逃避这场四川历史上少有的劫难,幸存者纷纷逃入大宁监(治今巫溪县)等偏远的沿边山区。更多的遗民,特别是衣冠士族,则顺长江东下,逃往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刘克庄描述这一状况:“自蜀有狄难,士大夫避地东南者众,几置乡国于度外矣。”据此可见,东迁的世家大族人数不少。南宋后期,广大的东南地区,除比较偏远的广东、广西与战火未息的江淮,都有一定数量的四川移民分布。

由于上述原因,南宋末四川人口下降到历史的最低点。元朝人揭傒斯的一番论述,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人口下降的严重程度:“惟蜀与宋终始,声教沦洽,民心固结,故国朝用兵积数十年,乃克有定。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为宾主。”

3、元初人口的统计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行省辖9路、3府,但在《元史·地理志》中只有成都、广元、顺庆、重庆、绍庆、夔州等6路府有户98538、口615772。如加上为数众多的漏籍户口,估计该年四川行省以及宋代属于利州路北部的汉水流域诸州(元代主要属兴元路)约有四五十万户。这一数据,只相当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同一地域范围259万户的15%到19%。依此估测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4到17户左右,最多的成都路也只有2户稍多。

由于如《元史·地理志》所说“土著之姓十亡七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四川户数并非都是当地土著居民,一部分是来自外地的移民。最早进入四川的主要是因作战、镇守而留居的各族军人。

四川地域广大,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和夔州四路共有户259万余,然而到了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行省却只剩下98538户。如果加上没有数据的那部分单位的可能的户口,至多只有20万户左右。

由于元代陕西行省境内的汉水流域地区宋代属利州路,南宋四川四路的地域范围自然大于元代四川行省,然而,如果将这一部分的户口扣除,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南宋仍有240万户左右。几乎是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户数的12倍。

元灭南宋战略示意图

毫无疑问,长期进行的宋蒙战争是导致元代四川户口锐减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是户口的漏计,特别是大量自外地迁入四川的移民未能及时得到著籍。在这方面,夔路和重庆路泸州提供了例证。在夔路,《地理志》所载的著籍户仅是当地实际人口的三四分之一,泸州的著籍户也只是未著籍户的一半不到。

还有一个例子,是《元史·地理志》没有记载的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南宋时在今四川荣县、威远及自贡市境设绍熙府,元初因人口过少废去府和属县。元后期汉水流域、江淮及陕西人民“见彼中田畴广阔”“土饶利厚”,纷纷迁入垦荒。到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开垦成业者,凡二十余万户”。为了维持地方秩序,同年设立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下隶资、普、昌、隆四州和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五县。

夔路、泸州和绍熙宣抚司是元代四川的一个缩影。既然上述三个地区的人口都以外来移民为主,其他地区自然也不例外。《元史·地理志》登录的四川户数不过十余万户,而上举集聚在绍熙府境的外来移民却已达二十余万户,全川未纳人户籍登记的户口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泸州《图经志》说元代“四方之民流寓于泸者倍于版籍所载”,便是对此很好的说明。考虑到类似绍熙府这种移民数量很多的府州,在《元史·地理志》无论是户口和州县建置都不曾得到反映,四川未纳入户籍登记的户口当远远不止“倍于版籍所载”。因此,估计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行省户数应在四五十万户。

明清之际的人口消亡

1、明末人口统计

万历《四川总志·户口》记载“国初”户215719,口1466770。这一数据实际上是《后湖志》中所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户口数。弘治中,四川户数增加到253813,口数增加到2598460,洪武以来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在从洪武至弘治中期的一个世纪中,外地向四川的大规模人口迁入已经停止,因此,这一增长率或许可以大致视作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万历《四川总志》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军民人户共262694,口为3102073。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此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0%。

这几个数据或许说明,对于一个通过洪武大移民获得重建的省份来说,政府对于户口调查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明末清初的人口锐减

张献忠

有关明末清初四川地方残破的记载,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张献忠屠蜀”。不少研究者不相信这一说法,他们搜集大量的资料来证明张献忠所屠主要为地主阶级,而屠蜀者也有政府军队或其他地方武装。无论是“张献忠屠蜀”还是其他人屠蜀,明末战争之后的四川的确是残破不堪了。

关于张献忠屠蜀的记载很多。张氏不仅屠重庆,屠成都,而且派兵搜山屠杀一般的老百姓。关于此事,《流寇志》有记载:“城中人杀尽,令所部搜山,每屠一路,册报某日某部杀人数。次日山上有烟,谓搜山不尽,一部贼兵尽斩。以首级重不可致,咸断右手以报功。每搜山,贼至山中,与百姓相向哭,日:‘我与尔无仇,令吾至此!尔辈断手后,不可饮冷水,一饮即死。以秫面洒之,襄创口,立生肌,或得全命。’成都、重庆、巫、夔、叙州数千里绝人烟。”

在川东地区,大量的记载类此:如广元县“苟全性命者十之一”,如西充县,“土著民人,十去六七”等等。估算的结果,四川人口可能损失了90%。明代四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参照安徽凤阳、庐州和安庆二府的情况,这一估计可能是偏低的,对于 一个人口稀少且田土肥沃的天府之国来说,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应当达到 5‰。

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全蜀诸郡邑大疫”,“人民死亡甚众”。人口增长的势头才停了下来。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四川出现全省性的大旱,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四川有广元、万县、成都、康定、重庆、西昌六个观察点,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万县、康定和西昌二地缺载,,广元和成都为5级旱灾,重庆为4级早灾。次年,除广元记为5级旱灾外,其余各观察点均缺载。由此可见,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确实是四川的特大旱灾发生期。

如将从明代初年至崇祯三年(1630年)四川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定为6‰。崇祯三年(1630年)四川人口总数(含播州、四川行都司等)大约达到了735万人,同年因全省性的瘟疫流行而减少。崇祯十一年(1638年)以后,全省性的特大旱灾进一步使人口减少。灾后和平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从崇祯初年开始,四川全省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当中。

崇祯年间人口数量

崇祯七年(1634年)初,张献忠部第一次从湖北经三峡攻入四川,旋即撤离。崇祯九年(1636年),李自成部从汉中入川,攻克州、县城38座,陈兵成都郊外。崇祯十二年(1638年)、崇祯十三年(1639年)间,张献忠在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带与明军纠缠,夺得川东几座县城,又奔走游击于川北广元、昭化,川南泸州、南溪,再从巫山出川,攻打湖广襄阳。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30万军队入川。夺得巫山、夔州以后,便长驱直入四川腹地,攻取重庆和成都。

除了李自成、张献忠部在四川的活动外,名为“摇黄”的地方武装势力也频繁活动于川东地区。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所称“张献忠屠蜀”,实在也包括“摇黄”势力对地方的蹂躏。

清兵入关以后,南明军队以川中南部为基地,坚持抗清。南明军队对地方的残害,并不亚于张献忠部、“摇黄”部对人民的屠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张献忠屠蜀”可以理解为明末清初几十年间四川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明代后期四川人口约500万,清代初年的残存人口约为50万左右。康熙初年四川有县仅80余,每县平均实有人口约为6000左右。长达七年之久的“三藩之乱”中断了四川的移民进程,也中断了四川人口和经济恢复的进程。战争中的人口损失足以抵销战前的人口迁入。因此,顺治十年(1653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间成为清初四川人口的最低点,四川人口的全面恢复是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后开始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只有简简单单一两个字的一个个姓氏,其中的由来却值得深挖。有的姓氏来源于贤士名臣,有的姓氏来自于古代王朝,有的姓氏是甚至来源于三皇五帝,历史悠久。经过千年的传承,我们每个人的姓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史诗,都流淌着古老而高贵的鲜血,不妨看看你的姓氏有什么有趣的来源和历史吧。

人口数量最多的姓氏

让我们先从宗族最庞大的四个姓氏说起!

1李姓

李姓是现在最庞大的姓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最为闪耀的群星之一。李姓是帝王姓,有传说它来源于秦始皇的嬴姓,而它确实没有辜负它不平凡的血统,从唐高祖李渊到南唐后主李煜,大唐盛世几乎被李姓承包了。从古至今都算上,李姓更是出了六十多位皇帝。

2:王姓

王姓,多么霸气侧漏的名字!它的来源也绝不低调,王姓最早出自于玉宸大帝姬晋。那时还是东周,"王"即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可见王姓的霸气和高贵。王姓氏族也没有辜负如此贵气的出身,先后建立了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更是前前后后出了一百多位名将,流芳千古。

3张姓

张姓是宋朝第三大姓,也是明朝元朝的第二大姓。张姓的本意是把线绷在弓上,张姓的由来也和弓箭有关!张姓始祖是黄帝之孙张挥,作为弓箭的发明者,他无论是在自己的王朝还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功不可没的。相传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又赐他姓氏为张。张姓以清河县东面的青阳为发源地,所以也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弓箭代表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出了名将张飞,名臣张之洞,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发明地动仪的张横等等名人能士。

4刘姓

刘姓始祖为尧的后裔刘累,是有着古老血脉的姓氏。相传刘累有着训龙的本事,被赐姓为御龙氏,所以刘姓可都流淌着御龙者的血脉!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有刘邦,刘备等帝王。

人口数量最少的姓氏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那些最为稀有神秘的姓氏

1姒姓

提到姒,我们就会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冰美人褒姒一笑,但这个姓氏要比那时更久远,它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有着最为古朴高贵的血统。相传夏禹之母是吞下薏苡生出禹的,在禹治水成功之后,舜就命令大禹仍继承姒作为祖姓,就此便有了姒姓。廖、夏、曾、相、鲍、欧阳等姓氏都出自姒姓。

2贶姓

这个姓氏是极其少见的姓氏,其姓不过百人,均出一系。贶姓是况姓的一个支系,而况姓又起源于姚姓,况氏得姓祖为况烈,况烈的谥号是文简,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如此称颂,可见其伟大。

3酱姓

这个姓氏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听起来可爱又美味的姓氏之一,也是其中人数最少的姓氏,仅有十四人,更有趣的事情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阴差阳错有两位酱姓人士的名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的名字就是……酱豆腐!

如此美味又接地气的名字,真是再可爱不过了!

你的题目不小!给你个框架吧!照这个写应该不错

一,

中国最大的小说集《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初官修的一部小说集,北宋李昉等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而成,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因此取名《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搜集了自汉至宋初的各种小说、笔记、野史等500多种,共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全书按题材分92大类,150多小类,如“神仙”、“女仙”、“异僧”、“鬼”、“精怪”、“狐”等,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说资料。

《太平广记》引用的书籍,据旧刻本书前开列的引用书目有343种之多,但实际引用的书目共475种。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残缺或经窜改,后人只有通过《太平广记》才可以窥见本来面目。由于《太平广记》保存那么多的古代小说,又采用分类编纂的方法,这给后来研究小说史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就充分利用了此书。宋代以后的许多作家也常常从《太平广记》中选取题材,创作传奇和戏曲。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中国古代小说以“志怪”、“志人”分类,志怪着重记述神怪异闻,志人则主要记叙人物的言行事迹。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全书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门类。全书共收一千多则故事,记述简练,一般只有数行文字,短的只是三言两语。它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年间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轶事,对统治阶级的政事和日常生活也有所涉及。通过这些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况乃至精神世界。其中有不少批判黑暗现实、讽刺奢侈*佚、赞扬智慧和善良的记述。

《世说新语》语言质朴精炼,有的就是民间口语,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记载人物往往是一些零碎的片断,但传神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书中随处可见出色的比喻和形容、夸张和描绘。《世说新语》语言艺术上的成功,对后代笔记文学有很大影响。后世仿《世说》很多,有《续世说》、《今世说》等。书中还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素材,如“祢衡击鼓骂曹”、“曹植七步成诗”等。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特别兴盛。这类小说大都记录怪异奇闻,有的记述鬼魅,有的描写佛法,有的记叙人迹稀少地区的山川特产,有的编录虚幻的神仙方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东晋干宝写作的《搜神记》,是这类作品中写作最早、成就最高的一部。

《搜神记》虽然写的多是神灵怪异的荒诞故事,但也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韩凭夫妇》、《干将莫邪》《三王墓》等篇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不屈精神。《李寄斩蛇》记述少女李寄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事迹。《搜神记》的内容庞杂,描写细致生动,对人物刻画也注意到鲜明的个性,初具小说的格局,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1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述主讲:韩 晓

2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六个阶段1、孕育期

2、雏形期

3、成熟期

4、变迁期

5、高峰期

6、衰微期

3 一、孕育期(酝酿期)

——先秦两汉先秦两汉时期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出现,但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野史杂传以及诗歌作品中孕育着丰富的小说因素,为小说的产生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尤其是神话和史传,作为小说的重要源头,对小说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 1、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思维相当发达,已经产生了众多的神灵和相应的传说故事。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的态度,致使上古神话在文献古籍中载录甚少,资料零散不全。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等晚出的著作中保存着一些上古神话,虽然经过后人的加工、修改、润色,但多数还是保存了原始神话的精华,不失为一份最早的优秀的文学遗产。

5 盘 古 开 天 辟 地(创世神话)

天 地 混 沌 如 鸡 子, 盘 古 生 其 中。万 八 千 岁, 天 地 开 辟, 阳 清 为 天, 阴浊 为 地。 盘 古 在其 中, 一 日 九 变, 神 於天, 圣 於 地。 天 日 高 一 丈, 地 日 厚 一丈, 盘 古 日 长 一 丈。 如 此 万 八 千岁,天 数极 高, 地 数 极 深, 盘 古 极 长。 后 乃 有 三 皇(1)。

——《艺文类聚》 卷一 引 《三五历纪》

(1) 三 皇: 天 皇、 地 皇、 人 皇。

6 女 娲 造 人(始祖神话)

俗 说 天 地 开 辟, 未 有 人 民,女 娲 抟 黄 土 作 人。 剧 务, 力 不 暇 供, 乃 引 绳 於 泥 中, 举 以 为 人。 故 富 贵 者, 黄 土 人; 贫 贱 凡 庸 者,縆(g eng)人 也。

——《太平御览‧ 风俗通》

7 女 娲 补 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 南 子 ‧ 览 冥 训》

8 精 卫 填 海 (洪水神话) 发 鸠 之 山, 其 上 多 柘(zhe) 木。 有 鸟 焉, 其 状 如 乌, 文 首, 白 喙,赤 足, 名 曰 精 卫, 其 名 自 詨(xiao); 是 炎 帝 之 少 女 名 曰女 娃。 女 娃 游 於 东海, 溺 而 不 返, 故为 精 卫, 常 街 西 山 之 木 石 以 堙(yan) 於 东 海。

——《山 海 经 ‧ 北 次 三 经》

(1) 堙: 填 塞。

9 龙 女 刑 天

10 神话传说对小说的影响神话情节的故事性、神话人物的神异性,那种补天射日的奇瑰想象,那种移山填海的浪漫精神,无疑皆是后世小说艺术思维之所必需,启迪着后世的小说创作。

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题材和人物的传输以及想象、虚构、夸张等艺术手法的灌溉,更表现在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神话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以一种混沌未开、主客一体的方式去认知和把握世界,这种“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特点直接导致了神话中“神人一体”、“神人感应”和“神人相亲”等现象的产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说的虚构和想象提供了参照思路。

11 "神人合一"神人合一

——A人与异类的拼接:神仙鬼怪、日月山川、动物植物 皆具备人的思想情感、生活习俗和伦理意识。B人与异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女娲——孙悟空、猪八戒

精卫——白蛇、狐仙、绛珠仙草(转世、谪世)

12 "神人感应"神人感应

——人与自然、神灵等通过神秘渠道彼此沟通相互作用。

神人相亲

——神话作品中时时流露出神人亲和的意识、呈现出融洽、和谐的叙事情调,神话中神人合一的形象能力超凡,且多与人为善,到了后世小说中,神人的亲密无间也多表现为人与神怪的直接交流与对话。

13 2、史传文学与野史杂传先秦两汉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历史著作,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历史著作本是史官本着“实录”精神,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但是其间不可缺少必要的剪裁与加工,且遣词造句也会受到主观意志的介入。优秀历史著作中那些人物传记和叙事篇章,有比较完整的情节结构、有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读来已颇有小说味道,也为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

《廉颇蔺相如列传》、《张仪列传》、《项羽本纪》

14 "汉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介乎"汉代以来还出现了一些介乎正史和小说之间的野史杂记,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燕丹子》等等。这些杂传之作,既录史实,又收异闻,虚构成分增多,传说色彩更浓,更接近小说的文体特征。

例如:《燕丹子》 燕丹养士 荆柯刺秦

A 黄金投蛙

B 杀马进肝

C 玉盘盛手

15 二、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先秦两汉,小说因素都在酝酿积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批记录鬼神怪异故事的志怪小说和一批记录人物轶闻趣事的志人小说产生出来。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具备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具有情节、人物和大致完整的艺术结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

与此同时,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篇幅短小、艺术程度不高,更不具备明确的虚构意识——其创作是在缺乏明确的小说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这些作品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一般将之视为小说的雏形。

16 志 怪 小 说《收神记》

《收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由晋朝人干宝辑撰,原书三十卷,今传本二十卷,由明代胡应麟所辑。干宝自称《搜神记》的内容不外是“古今怪异非常”之事,声明该书“是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三王墓》《李寄斩蛇》《董永》

17 董 永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日:“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日:“以钱与矣。”永日:“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日: “妇人何能?”永日:“能织。”主日:“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日:“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千乘:汉代设置于乘郡,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 肆力;尽力。田亩:农事。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这句是说鹿车载了父亲;自己跟随在车后面。 遣之:发送他回家。 俱(ju居):在一起,指同居。必尔者:必定要象你所说的那样。 缣(jian兼):细绢。 缘:因为。至:最。

18 《天仙配》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为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为严凤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倾倒……可以说,《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二十几岁的严凤英,一下子成了亿万人民爱戴的表演艺术家。

19 志 人 小 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世说新语》的体例是以类相从,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完全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杂采众书而成。

20 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⑥。经宿方至⑦,造门不前而返⑧。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本篇通过王徽之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原属《任诞》第四十七则。王子猷(yóu由),王徽之,字子猷,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子。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②眠觉:睡醒。 ③左思《招隐诗》:描写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州市)人。博学多艺,隐居不仕 ⑤剡(shàn善):今浙江嵊州市。⑥即便:立即。 ⑦经宿方至:经过一夜才到。 ⑧“造门”句:到门前不进去见面就返回。造,到。前,进见。

21 三、成熟期——唐在志怪与志人小说相结合的基础上,唐代兴起了一种小说样式“传奇”。唐传奇的兴起,标志着古代短篇文言小说创作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魏晋小说是将逸事奇闻当成事实来写,作者并非有意进行小说创作,而唐人写传奇则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始意为小说”。②现实性加强,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有些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矛盾。③艺术性有了很大提高:篇幅增加、情节曲折、文辞华艳、叙事委曲、描写细腻。

22 唐传奇发展的三个阶段发轫期(过渡期)——初、盛唐

《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兴盛期——中唐

白行简《李娃传》 李朝威《柳毅传》

元 稹《莺莺传》 沈既济《任氏传》

衰微期——晚唐

专集:袁郊《甘泽谣》 裴铏《传奇》

单篇: 杜光庭《虬髯客传》

23 《李娃传》作者白行简(776~826),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

《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写官宦子弟郑生与名妓李娃的恋爱故事。 小说情节曲折:院遇—计逐—鞭弃—护读,最后以大团圆的喜剧结束。

24 郑生初见李娃 ……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生忽见之,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乃诈坠鞭于地,候其従者,敕取之,累眄于娃,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

25 四、变迁期——宋 元 宋元话本艺术,把白话小说推上了发展之路,并使白话小说从此成为主流,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

26 话 本 “话本”原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古人称讲故事为“说话”,这里所指的“说话”主要指民间艺人讲说故事,作为一种技艺,则起于唐,盛于宋。说话的形式类似今之说书。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为“话本”或“话本小说”。

27 说话宋元时期有很多职业说话艺人,这些说话艺人为了切磋技艺,还成立了专门的行会,如“雄辩社”之类。为他们编写话本的文人也组织了专门的团体,称为“书会”,书会中人则称为“书会才人”、“书会先生”等。说话艺人多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

宋代的“说话”已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瓦子(瓦肆、瓦舍)”、“勾栏”,表演则成为“作场”、“敷衍”。此外,酒楼茶馆、街头巷尾、宫廷寺庙等也都可见说话表演。

28 勾栏歌舞表演图

29 山东民间说书

评书名家单田芳

30 说话的分类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说话”而来。又因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的设立、说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的特点。当时的“说话”,有“四家”之说,名有门庭,自成路数。“四家”的名目,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后一种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与以叙事取胜的前三类显然有别。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可见,所谓说话的家数,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31 小说话本的体制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联系,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某些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 “权做个‘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显然,入话的设置,乃是说话人为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安排,也含有引导听众领会“话意”的动机。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32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西湖三塔记

入话:

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乃苏子瞻所作,单题两湖好处。言不尽意,又作一词,词名《眼儿媚》:……今日说一个后生,只因清明,都来西湖上闲玩,惹出一场事来。直到如今,西湖上古迹遗踪,传诵不绝。……

33 话本à拟话本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模拟宋元话本的体制而编写的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拟话本”。这一演变过程同时也是小说从民间艺人口头讲说发展到文人学士案头编创的过程。

冯梦龙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34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

刘贵 王氏 陈二姐 崔宁 静山大王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周胜仙 范二郎

《碾玉观音》(又题《崔待诏生死冤家》)

璩秀秀 崔宁 咸安郡王

35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宋本作《错斩崔宁》)

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时起笑谈深。

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这首诗,单表为人难处。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持身保家,万千反覆。所以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这回书,单说一个官人,只因酒后一时戏笑之言,遂至杀身破家,陷了几条性命。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36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一)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等。“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三国志平话》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提供了情节参考,《武王伐纣平话》则已粗具《封神演义》的结构间架。

37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二)宋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分前后二集,记述北宋衰亡、金人入侵和南宋建都临安的经过。其中含有梁山泊故事,像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略具后来《水浒传》的雏形,其叙事简略,类似纲要。

38 宋元话本与明清长篇小说(三)宋元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若干段,数量不等,凡17段。每段均有标题;其末尾必有诗一首或二、三首,总括该段故事内容,揭示佛法无边、信佛则逢凶化吉的宗旨。

《取经诗话》叙述唐僧一行六人,往西天求请大乘佛法。上路不久,遇见一 “白衣秀才”,自称:“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于是,取经队伍由六人增至七人,但除唐僧、猴行者外,其馀诸人并无名姓称谓。猴行者神通广大,已成为故事的主角。从内容上看,它是《西游记》故事最早的雏形。

39 五、高峰期——明 清从语体角度可分为

- 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从篇幅长度可分为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从题材、内容和创作方法又可分为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等类型

总之,这一时期小说名作迭出、式样纷繁,铸就了中国小说的颠峰时刻。

40

41 明清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产生的《三》、《水》、《西》等长篇小说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和文人独立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这三部小说都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粗犷豪放和人物的传奇色彩等方面还带有十分明显的话本小说的痕迹,但在规模、思想和艺术上都大大超过了话本,是话本小说之后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飞跃。

42 明清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第二阶段除了产生《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大量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日常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而外,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其他类型的作品。此外,《聊斋志异》的出现还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登上了艺术高峰。这一阶段的小说现实性更强,作品风格更加为一致,生活细节的描写更加细腻。

43 六、衰微期——晚清(近代)特点:

①小说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②小说取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③在艺术手法上除了继承古典小说传统而外,也接受了西方小说技法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④小说数量激增,还出现了大量专门的小说刊物,但是小说的质量却普遍不高,与前代相比衰落之势甚为明显。

二!我个人的看法!

近代有些不错的!金庸,古龙, 梁羽生等一些大家!

隐形埋名的——还珠楼主的《蜀山》 迷倒了无数英雄!

网络小说就多了!国内的因该是从“起点”开始兴起的吧!一本《小兵传奇》引了多少青少年迷上了网络小说

楼上回答的较简洁,但说的也是对的呵呵,纸印书籍虽然在宋以前的唐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大多都是佛经一类的书籍,直到宋代发明印刷术加速书籍的诞生,才有了后世作为文化传承的书籍蝴蝶装,一方面是由于书籍记载的文学作品在在时间上更接近原版文学(也就是说更接近刚生成的文学)不易出现错漏之类的,再者宋代是文学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文人墨客对于书籍的要求也是较高的,所以每印书籍所用墨度视角为讲究的,且印成后精美。随着是将变迁,沧海桑田,许许多多原先随处可见的文学作品因为种种原因而慢慢的小事了,只能偶尔在其他一些书籍中偶有摘录中看到,所以后世之中的一些有心人就开始了对以前版本的收藏,雠校等以此来提升、扩大涉临绝版的文学书籍等,再此过程中,人们在不断校对中发现了宋版书籍的优点,也慢慢开始了对宋版的注重,到元明之际宋版书籍意识相当珍贵了出现了“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而到了现代,拿近代线装书籍和宋版一比较,有些内容更可以说是完全变成两个意思了,所以宋代书籍成了历代文人雅客追逐收藏的首选,随着现代经济的复苏,收藏品市场的升温,对于古籍类收藏的市场,人们的首选当然会是宋版:一是因为历代文人对宋版的看重及历史长河中对宋版书籍的赞誉等,二呢也是书籍类目中宋版书岁时代变迁,已经变成了稀有藏品,哪怕是家中有个一册也是藏而不宣的,收藏品世界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以上是个人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籍形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卷轴装。粘结幅度相等的若干幅纸成一长条,承袭简册帛书的存放方式,左端安一轴,以轴为中心,从左向右卷成一卷。也有的不用轴。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②册叶装。分经折装和蝴蝶装。经折装,由卷轴装过渡而来,即将一长条,按一定行数左右折叠成长方形,前后加封面。蝴蝶装,将印好的一整叶,以有字的一面对折,数叶为一叠,将若干叠的版心处粘于用作前后封面的硬纸上。唐末五代即出现这种装帧,盛行于宋元。③包背装。将书叶无字的一面对折,数叶为一叠,右边版框空白处打眼订捻,前后封面是一整张纸,书脊被包裹起来。元代和明代前期最流行。④线装。折叠方法与包背装一样,只是打眼处改用线装订,前后封面各用一纸。出现于明代中期,是中国古籍最后的,也是最通行的装帧形式。明清时期,很多宋元古书重新装修时大半都改为线装。

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经,史,子,集”来加以区分,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