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于陈蔡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厄于陈蔡文言文,第1张

1 孔子厄于陈蔡的翻译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2 《孔子家语》卷五“困厄”,求译文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

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快要熟了。孔子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

(用过的饭是不能祭奠的,否则就是对先人不尊重——成杰注)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孔子叹息道:“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

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大致的意思就是这样。

3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

原文如下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

颜回、仲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翻译: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

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

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

」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4 求《孔子厄于陈蔡》新编

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史家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来自其所接受的其它文献。

事情同样发生在“厄于陈蔡”的背景下。不过,这一次,前面提及的弟子子路、子贡与颜回,依次登埸,接受孔子同样的提问:“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王肃对“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注解是:“率,循也。言非兕虎而循旷野。”

孔子引此诗句,是自况其狼狈处境。他让三弟对此表达真实的想法。

与从战国到秦汉间许多编写孔子与由赐回三弟相处的故事一样,孔门三杰,角色类型固定,与孔子谈话的顺序也固定,总是由赐回排队,而且往往水平从低到高递进,如《荀子·子道》中孔子分别问三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那则对话一样。也许,这是受《论语》中《公冶长》与《先进》篇,孔子让弟子言志,子路总是先说的影响。

这次谈话不是师弟一起,而是象面试一样排着队来。子路直率,认为是孔门践道不够,不被大众理解,致有此境。

子贡机灵,奉承孔子:您太伟大,天下容不下您。但在孔子看来,一个是信心不足,一个是志向不大,都不认可。

只有颜回机灵,接过子贡的话头,强调“不容然后见君子”,说得夫子心花怒放。读这则对话,感觉不是孔子在面对危难时寻求理解与解脱,而是针对弟子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上德育课。

不过,它编得太工整。同时,三人分别入见孔子,而颜回竟然能接过子贡的话头,容易令人对孔子产生泄露他人答案给颜回的怀疑。

换言之,“厄于陈蔡”的故事,已经编成教科书的一章了。 不满足于《论语》的简单说法,儒门也对“厄于陈蔡”兴趣不减,这固然可能与道家斗法直接相关,但也同素材思想蕴含丰富相联系。

我们说,“厄于陈蔡”无功可立。同样,与孔子的许多名句,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比,宽慰子路的两句话,也难说是立言。

但是,有个关键词“君子”,是故事的灵魂。已经引述的六个故事中,除《庄子·山木》中孔子作隐士的讲法外,其它五个故事,都重复“君子”这个字眼。

在孔子时代,君子不是社会身份,即不是由位决定的;“君子不器”,这意味着它也不是某种具体能力的标志。君子是拥有美德的人格,而这种人格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修养出来的。

同样地位、同样能力的人,取向不同而可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只是两种人格在“穷”的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而已。

儒家对这些故事的构思,就是塑造孔子师徒的道德形象。不但孔子有做君子的自觉,孔门弟子也在乃师的教育下,提升各自的人格追求。

故事的主题,不是立功、立言,而是立德。

5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这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百科上面应该有具体为孔子厄①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②货,窃犯围而出③,告籴于野人④,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⑤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人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⑥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⑦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6

4、B5、D6、C7、D8(1)(3分)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2)①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②那么周公和谁一起享受富贵的快乐呢? 4、游:交际、交往、共事。

5、(1)转折;(2)递进;(3)介词,凭借;(4)介词,因为。6、作者通过假设对此进行否定。

7、“成为贤人”错。8、(1)错1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①“道”1分;“容”1分;意思对1分。②“谁与”1分;“乐”1分;意思对1分。

附:译文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鸮》,读到《书经》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记》,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断绝过;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

孔子说:“不是兕,不是虎,却要在旷野上奔波,我的主张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颜渊说:“先生的主张极为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接受;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并且没人接受,然后才显出你是君子。”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替你管账。”

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主张,但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像召公这样的贤人,管叔、蔡叔这样的亲属,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

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上下议论。后来年纪大了,才能够读他们的文章词赋,想见他们的为人,料想他们潇洒地脱离世俗的所谓快乐,而自己爱好圣人引为快乐的事。

我当时正在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办法进见诸位先生。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

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试我们。我没有想到,竟得了第二名。

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够不受世俗文风的影响而录取了,因此我留在这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疏通关节,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

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就可以依靠了。如果侥幸获得一时的成功,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抵得上这种快乐。

《左传》上说:“不怨天,不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我的天年”。先生的名声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先生的面色温和,没有怒容;先生的文章宽厚质朴,没有怨言。

这必定是对圣人之道有很深的爱好呢。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导啊。

孔子遭厄

原文

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孔子弦歌。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弗应。曲终而曰:“由来!吾言汝。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子路悦,援戚而舞,三终而出。明日,免于厄,子贡执辔,曰:“二三子从夫子而遭此难也,其弗忘矣!”孔子曰:“善恶何也,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也。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于是乎在?”(《孔子家语》卷五“困誓”第二十二)

译文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厄运,断粮七天,弟子饥饿困顿,孔子抚弦而歌(讲诵礼乐)。子路进入拜见孔子说:“先生抚琴做歌,是讲的礼吗?”孔子不回答。一曲终了然后说:“子由你过来我告诉你。君子喜欢音乐,是因为不骄纵;小人喜欢音乐,是因为心无敬畏。有谁是(根本)不了解我而跟随我的吗?”子路很高兴,手执斧头而舞蹈,三曲终了然后才出来。第二天,大家摆脱了厄运,子贡手执辔头(驾车),说:“你们这些人跟从先生而遭逢此难,一定不要忘了啊!”孔子说:“善恶是什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遇的这一切),是我孔丘的幸运。你们这些人跟从我孔丘,也都是幸运的。我听说,做国君的不受困就不能成就王业,有志气的人不受困品行事迹就不会得到彰显,哪里知道这些困苦磨难不是激励人发愤磨砺人的心志在这其中呢?”

注释弦歌:指礼乐教化。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论语·阳货》:“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明李东阳《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黉宫。”清刘大櫆《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诵读以探其义。”《韩诗外传》卷一:“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孔子家语·在厄》:“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洙泗上,弦歌地,亦羶腥。”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弦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弦歌,童叟朴以庄。”

语出 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翻译:兰花生长在无人的山谷,不会因为没人看而不芳香;船在江河上,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而不浮在水上;君子做事,不会因为没人知道而停止不做。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

兰:香草名。幽谷:僻静的山谷。莫服、莫乘:没有人佩带、乘坐。行义:施行仁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句化用《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以兰喻君子,强调修心养性。

第二句以舟喻人,强调人生沉浮时坚守气节。

孔子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收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段佳话。

“孔子日:‘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子日:‘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卷四)文中的商,即孔子的学生子夏,赐即子贡,都是孔子有名的门徒。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原因何在呢?于是孔子举了一系列比喻,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作用,最后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两个对比例子,得出结伦“君子必慎其所处”。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

《孔子家语》中还节录了孔子另一段话:“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这是孔子答子路的一段话。当时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应聘而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日: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派兵包围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绝食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这时子路说:“我听说,做好事的老天报之以福,作恶的老天报之以祸。现在你老师积德怀义,而且身体力行很长时间,为什么要困穷到这样啊?”于是孔子就列举了历史上伯夷叔齐、王子比干、伍子胥等贤德之人最后遭到不幸的事,说明“夫遇与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又举了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作为生动的比喻来论证“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这一观点。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厄於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於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於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跟随他的人都7天没有东西吃了。子贡用所携带的货物,偷偷**出去,与乡野之人交换,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破屋里煮食得来的米,有黑色的尘埃落在了饭食中,颜回拿过来就吃掉了。子贡从天井那边望见了,很不高兴,认为颜回偷吃食物,他就进去问孔子:“仁义廉洁的人遭受困穷,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要是改变了节操,还能够称之为仁义廉洁吗?”子贡说:“像颜回,他也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这样的。”子贡就把颜回吃饭食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有仁德的人很长时间了。虽然你这样说,但也不因此怀疑他,他这么做可能是有缘故的吧?你先别走,我问问他。”孔子召来颜回问:“我梦见了祖先,难道是想要有所启示保佑我吗?你煮好了饭拿过来,我想要供祭祖先。”颜回回答:“刚才有黑色的尘埃落在了饭里,我想不管它吧,则饭不干净;想要把它扔了吧,则太可惜了。我就把它吃掉了,不可以用这(我吃过的)饭来祭祀。”孔子说:“这样啊!我也把它吃了吧。(就不用来祭祀了。)”颜回出来。孔子回头对其他人说:“我相信颜回,不仅仅是今天。”其他人因此也对颜回的品质心服口服。

厄于陈蔡文言文

1 孔子厄于陈蔡的翻译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