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游乌金山,去过的朋友介绍一下哦
乌金山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55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区位交通
乌金山西距省城太原22公里,东距寿阳县40公里,南距榆次17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便利的交通。307国道由西向东横亘于乌金山之北,武峪公路横卧于乌金山之南,榆太一级公路位于乌金山以西,并将以上两条公路串联贯通,从而形成了乌金山景区的环行交通线路。毗邻太旧高速公路,从太旧高速公路峪头出口向北,到景区只需10分钟。从省城太原前往景区只需20分钟,从武宿太原机场至乌金山只需15分钟。
编辑本段自然景观
天地造化在乌金山的山谷丛林里留下了无数的自然景观,自古就有罕山八景之说,近代又有许多奇景发现。乌金山的自然奇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有的还伴有美丽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们的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主要景观有:
天台揽胜
乌金山天台峰顶有观景台,观景台上有观景亭,观景亭内石碑上镌刻有四个大字:“天台揽胜。”登上天台峰的观景台放眼向四周望去,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罕山时雨
罕山时雨亦称诸峰时雨,位榆次古八景之首,此景在榆次的旧县志中多有记载。乌金山昔名龙王山,为罕山群峰的腹地。这里漫山遍野长满茂密的松林,绿海翻滚,无边无垠。由于地气氤氲,空气潮湿,形成十分独特的小气候。夏日林中草木蕴涵的水分化作浓浓雾霭蒸腾而上,聚集成云,云厚成雨,随风飘洒而落。隆冬,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银装素裹,满山皆白,别有一番神韵。乌金山仿佛时时皆有细雨洒落,实乃大自然中罕见的奇观。
林海日出
林海日出是乌金山的又一奇景。观林海日出的最佳地点为水晶院,此处地势较高,数万亩碧绿的松林层层叠叠尽收眼底。驻足凝望,眼前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如立绿海孤岛。侧耳倾听,林风飒飒,松涛阵阵,啸声起伏不绝。观林海日出的最佳时间是夏秋雨后的清晨。
明湖沉绿
明珠湖公园位于榆次涧河中游的田家湾村与左付村的交界处,是乌金山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临近明珠湖公园的山巅俯瞰,明珠湖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多姿。
洪山飞瀑
大洪山镇寿寺以东的一个峡谷中,有一道千年不涸的瀑布,名曰洪山瀑布,是乌金山的一大景观。大洪山瀑布宽约3米,落差约5米。平时缓缓而下,不急不躁,飘飘洒洒,声如韵乐,令人心醉。雨季到来,瀑布则飞流直下,溅玉飞珠,声如洪钟,气势磅礴。待到冬日降临,此处又是另一番绝妙的景象,飞瀑“顿失滔滔”,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巨型羊脂玉雕。
七彩流砂
七彩流砂景观在大洪山北梁,此处有白、灰、蓝、绿、红、黄、紫七色砂岩,峰巅岩石经数千年风化,成为色彩斑斓的七彩流砂。流砂从峰巅直泻而下,并聚合而成片片砂滩。砂滩色彩艳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站在高处俯瞰,谷底仿佛是一张巨大的七彩地毯,令人赏心悦目。流砂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是制作工艺品的上好原料。不仅如此,砂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夏天在此砂浴,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和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
龙泉映月
龙泉映月由水晶院白云洞前有关龙泉的故事生成。据说当年剁手和尚兴建水晶院以后,将此清泉砌石成井,以供僧人饮用,并指龙王山(即乌金山)为名,于是此井得名为“龙泉”。每至月夜,一轮皎月倒映井中,平静的水面便现出明月山树、洞檐雕龙的奇妙景象,故称为“龙泉映月”。后人将其列为乌金山旧八景之一。
叠瀑飞泉
叠瀑飞泉景观位于水晶院东绝壁上。水晶院依山势而建,院东山墙下是一绝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水晶院东绝壁上涌出,经七级石阶飞流直下,逐级跳跃,起伏跌宕,气势不凡。七级瀑布,犹如道道白练,飞珠溅玉,熠熠生辉,七彩斑斓,十分壮观。待到夜深人静,峡谷回音,此起彼伏,音韵悠长。给千年古刹水晶院平添了几多诱人的魅力。
红叶抱湖
出水晶院向东走30米,右有九龙壁,九龙壁以南乃九龙湖,九龙湖上有风格独特的九孔桥、九曲桥和凤凰阁。九龙湖碧波荡漾,蓝天倒映,如诗如画。九龙湖四周山坡上栽满了黄栌和火炬,每到暮秋,树叶经霜,变得火红火红。眼前红树环湖,倒映清波,红绿交织,美不胜收,别有一番情趣。
林海听涛
林海听涛景点位于水晶院东天缘谷中,天缘谷谷深坡陡、树高林密。山风自天缘谷口进入,顺谷蜿蜒回旋,汇成一股股强大的气流。大风沿地形复杂的天缘谷在密林中上下盘旋,左右奔突。林梢翻卷摇曳,发出阵阵声响。这响声就像大海中呼啸起伏的巨浪,遂有松涛一说。山风时大时小,涛声也就变化万千。时而雷霆万钧,时而轻若游丝。
水晶漫院
水晶漫院曾是乌金山旧八景之一,也是水晶院一大奇观,此奇观位于水晶院的白云洞前。相传,剁手和尚化缘建寺的时候,白云洞前乃是一片岩石坡。龙泉之水从井口溢出,便散漫在石坡上向山谷流去。当时剁手和尚正在建造水晶寺庙,散漫的流水影响了工匠搬运石料和木材。为方便行走,并保护岩上流泉四溢的景致,剁手和尚命工匠铺方砖于岩上,以为通道。结果,流水受阻,就从砖缝中溢出并漫院流淌,阳光下,犹如千万颗水晶珠满院滚动,蔚为壮观。剁手和尚遂将此景命名为水晶漫院,于是,水晶院又添一景。待到剁手和尚圆寂以后,随着寺院多次修葺,院内砖缝被泥土淤塞,流水不再外溢。但人脚踏其上,砖缝中仍有泉水溢出。直到清宣统年间重修水晶院,地面抬高,水晶漫院景致始告消失。
段玉皇高阁
玉皇高阁原指水晶院之玉皇阁景观。原玉皇阁建于水晶院以北的山顶上,游人若想登临玉皇阁拜见玉皇大帝,必先爬三十三级台阶,故有“三十三天朝玉帝”之说。玉皇阁为水晶院的制高点,站在水晶院仰望,玉皇阁背负蓝天白云,而为苍松翠柏所环抱,有仙山耸峙之感。如若登阁远眺,但见层峦叠嶂,林木接天,松涛滚滚,深涧幽谷,蜿蜒如虹,殿阁参差,曲径通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玉皇阁成为登高远眺的好去处。现在,落架重修的玉皇阁纳入道教寺院龙王庙寺庙群,在原玉皇阁原址上,修建了与佛教寺院水晶院一体的大雄宝殿。登上大雄宝殿,乌金山美丽的景致同样一览无余。
藏狮古洞
藏狮古洞位于乌金山水晶院西山壁下,为一天然石洞。传说乌金山为五台山下院,水晶院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文殊菩萨往来于五台山与乌金山之间,常以雄狮代步。文殊菩萨讲经,自然听者甚众。为安全起见,他来乌金山讲经之时,便要为自己的坐骑——凶猛的狮子找一个关藏的地方,以防其伤害人。恰巧水晶院西面的山根下有一个天然石洞,这里非常安全,于是文殊菩萨每逢来乌金山讲经,便把雄狮藏于石洞中。后人便将此洞称为藏狮洞,遂成为乌金山一景。
紫气陨石
紫气陨石在乌金山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石长约7米,宽约6米,高约25米,相传系女娲补天所余之石。该石表面呈黑紫色,坚硬如铁,虽逾万年而不朽。石上苔藓斑驳,青翠欲滴。每当下雨,石上便不时荡起缕缕紫雾,形成紫气陨石的奇特景观。紫气陨石也称“智慧石”,因石上有清乾隆甲戌年江南名士秦雄宝所书“大慧石”三字,故人们也称此石为“大慧石”。
青羊指路
大洪山镇寿寺附近的山林中有一座酷似绵羊的高大石笋,这座羊形石笋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大洪山镇寿寺碑记中说,当时镇寿寺已毁坏多年,有一个名叫韩普永的人一心向佛,想重修镇寿寺。他多方打听,认真查勘,终于在地下一丈有余的地方找到了镇寿寺的遗址,于是他开始重修镇寿寺。一天他累了,坐在一个地方打盹儿。恍惚间有一只羊拍着他的背说:“你辛苦了!”韩普永问:“你从哪里来?”羊回答说:“大洪山镇寿寺。”韩普永又问:“你来做什么?”羊说:“专程与君相会!你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你的佛缘不浅哪!”说完羊拍了韩普永的头顶一下,韩普永猛然地醒来。 仿佛看见一只羊从树梢上飞到离镇寿寺不远的山林里倏然而逝。韩普永定睛一看,只见山中多了一座羊形石笋。韩普永一时间恍然大悟,原来是青羊为他指点迷津。于是,他就下定决心皈依佛门,剃度出了家,并求高僧赐法号为“果廉”。自此,他一生都在镇寿寺事佛,做了许多善事,直到百岁,无疾而终。
巨石脚印
巨石脚印位于乌金山以北的馒头山后山上,脚印为自然形成,轮廓清晰,硕大无比。其长65米,宽118米,高出地面04米。巨石脚印造型与鞋底酷似,表面纹痕与旧时布鞋底纹无二,四周由风化岩砂培拥,甚是奇妙。传说这个脚印为二郎神担着两座山由和顺方向向西追赶太阳,走到乌金山时不慎在山坡上踩了一脚,故留下了这个脚印。虽经万年沧桑巨变,脚印周围的岩石逐渐风化成砂,并慢慢被风吹走。但这个脚印却依然清晰可辨,且由凹陷变为凸起。。
鳄鱼吞珠
鳄鱼吞珠乃一山体象形景观,位于孟良山(亦称佛移山)之北的鳄鱼山。鳄鱼山形状酷似一条鳄鱼,其首西尾东,与山梁融为一体,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相传佛祖如来为济世救民,曾埋地灵珠于孟良山之阳。修炼千年的鳄鱼精得知消息,便前来寻找,妄图吞珠成仙。如来闻之,即飞塔镇珠。鳄鱼几经奋力吞吸,但地灵珠终因有宝塔护佑,终不能得逞,最终体力耗尽,死于山顶,化作一山,人称鳄鱼山,从而形成鳄鱼吞珠奇观。
吐沫成池
“吐沫成池”的“池”是指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的黑龙池,相传此池为黑龙吐沫而成。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掌管水火的黑白二龙因为布雨侵犯辖界,便在乌金山上空争斗。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二龙就此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酣战。但仁慈的黑龙不忍手足相残,便且战且退,不慎被白龙击伤而跌落于乌金山山谷中,随而吐沫成池。后来乡民感念黑龙行云布雨的恩泽,便在临近黑龙池的山坡上建黑龙庙以作供奉,至今香火不断。每每天旱,乡民多聚于黑龙庙祈雨,更奇妙的是黑龙池水至今四季不涸不冰。
饮狮神泉
饮狮泉位于水晶院藏狮洞一侧的东北角处,此处巨石高磊,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相传此处为文殊菩萨的坐骑神狮饮水的地方。此泉藏于一山洞中,四季涌流,不溢不竭,而且甘洌无比,并能祛病消灾。此泉被人们称作神泉。近年,有关部门的专家对该泉进行了化验鉴定,证明饮狮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悬崖奇音
悬崖奇音景点位于乌金山北东沟村东200米处的驴角大仙摩崖造像处。据传,悬崖下曾经有一个岩洞,不知哪个年代,一个戏班路过悬崖,恰逢大雨,全班人马即躲入崖下的岩洞里避雨。但雷雨半日不停。戏班的人便操起锣鼓家什敲打起来解闷,有的人还引吭高歌。正当他们闹得起劲,突然一道闪电,紧接着一声炸雷,崖洞轰然坍塌,把戏班人马皆埋于洞中,而无一人生还。从此以后,这里每逢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就能听到悬崖处锣鼓阵阵,笙箫齐鸣,还能听到有人吟唱,让人惊骇不已。据说在宋朝时候,村人为安抚戏班的冤魂,曾经捐资镌刻驴角大仙像于崖上,以震慑此洞。但每逢下大雨,这里依稀仍有鼓乐声发出,实为罕见。
石坎容杯
在距水晶院东五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有一座寺庙,名曰“镇寿寺”。在镇寿寺西北不远的山巅上有一处奇特的自然景观,名曰“石坎大瑾容杯”,即在岩石上自然形成一凹洞。此凹洞直径约30厘米,深约35厘米,形如海碗。杯内常年蓄有过半清水,清澈见底,经年不涸。杯中之水从何而来,众说纷纭,不得要领。即便隆冬腊月,杯内泉水也不结冰,实为罕见。
骆驼出山
乌金山秋水沟内有一自然景观,名曰骆驼出山。远远望去,那座山仿佛是一头骆驼刚刚走出山洞的样子。传说岩壁上曾经有一个山洞,文殊菩萨把敦煌三危山一个石窑里的佛经全部移到这里珍藏,并命一只山豹在此守候。谁知这只山豹贪吃、贪睡。有一个来水晶院听文殊菩萨讲经的沙陀僧人听说了这个藏经洞,就生出了把佛经运到沙陀大漠建寺的意念。于是他就偷偷地从集市上购得一匹骆驼,并买了一只肥猪喂了山豹,山豹吃饱喝足,就爬到树上睡着了。那沙陀僧人便打开洞门,将骆驼牵进去,把洞里的经卷装在两个箱子里,准备运出洞去。但他牵着骆驼刚刚走出洞口,就感觉骆驼拉不动了。沙陀僧人回头一看,原来骆驼的后半身已经化为巨石。沙陀僧人顿觉不妙,便弃驼而逃。原来文殊菩萨早算到此事,待沙陀准备运出经卷时,便施法石化了骆驼。文殊菩萨念沙陀是为了建寺而偷窃经卷,便放走了他。从此那匹驮着经卷的骆驼却只能永远站在洞口,化作一座山,人们就称这座酷似骆驼的景致叫骆驼出山。
九莲神灯
在中林山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凹,大如海碗。凹内清水长注,大旱不涸,这一景观名曰“九莲神灯”。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侧中林山主峰,供和合二仙,这里自然风光也十分秀美。据传,和合寺中大石上九个石凹里的水中,每到夜深人静就会出现九盏莲灯,并有九个仙女从九个石凹的莲灯中跳出,轻舒广袖,翩翩起舞。这个美丽的传说至今仍挂在人们的嘴上。
山花烂漫
在乌金山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上,华北地区所有的山野花卉几乎都能在这里看到。这些花卉都处于原始混交而生的自然状态,没有一丝人工培植的痕迹。各类花卉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浑然天成,令人沉醉。仿佛是护花仙子对乌金山情有独钟,有意将天下所有的奇花异草都撒在这里,使这里成为一个万紫千红的奇妙世界。这种迷人的景象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常新。春天,这里的山桃花山杏花漫山遍野,如云如虹;金色的刺玫像给桃杏花铺上了一层高贵的地毯;色彩艳丽的樱花、连翘、丁香、杜鹃、野菊……星星点点,点缀其间,在碧绿的野草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到了秋天,金黄的栌丛、鲜红的火炬、橘红的沙棘相互映衬,绕梁环冈,绵延不绝,构成一道道魔幻般的醉人风景。
段玉带云雾
玉带云雾是乌金山的旧八景之一,这是在北方山区难得一见的奇观。每当雨后初晴,站在九峰塔向四周远眺,乌金山茂密的森林上空便会出现蒸腾的雾霭,那雾霭犹如大海的滚滚波涛,景象非常壮观。如果站在天台峰向南眺望,则又是一番情景。蒸腾的雾霭顺着条条山谷缓缓流动,仿佛是一条条飘动的玉带。
人文景观
乌金山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致,而且还有数不尽的人文景观。由于乌金山山高林密,气候宜人,风景秀美,静谧清幽,历朝历代多有僧侣入山修行,更有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观瞻,因此便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这里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下院,曾被称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于是便形成了以寺庙群落为主的诸多景观。许多寺庙群都依山而建,金碧辉煌,气势恢弘。这些寺庙群大都分布在千顷碧绿的林海中。远远望去,就像茫茫绿海中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显得缥缈奇幻而又雄伟壮观。
水晶院
水晶院又称水晶寺,是乌金山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隋末,后经历代多次修葺扩展,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山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原文殊殿的廊柱上曾刻有“大明成化九年重建”字样。水晶院寺庙群位于乌金山主峰东侧,是从五台山来的一位云游和尚剁手以明志,靠化缘修建而成。 2007年9月水晶院落架重建,现已修复的水晶院寺庙群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3平方米,为中轴对称三进结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为山门、钟鼓楼、大文殊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
龙王庙
龙王庙寺庙群位于水晶院西南的四角坪,与九峰塔遥相呼应。是乌金山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寺院。龙王庙始建于明代中后期,后历经变迁,屡有兴废。2007年9月,龙王庙与水晶院同时开工恢复重建。修复后的龙王庙寺庙群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其布局结构为中轴对称三进院格局。由南向北主要建筑依次为:一进院,山门、戏台、东西腋门、钟鼓楼、五爷殿;二进院,龙王殿;三进院,玉皇阁、两侧配殿东为吕祖殿,西为关圣殿。龙王庙东西两侧各配有24间厢房,46间长廊。总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
太清宫
太清宫是最美的一处道教寺院,原为宋代建筑。现在的太清宫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处道教寺庙群。太清宫四周山高谷深,松柏环抱,古木参天,十分幽静。新建的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2677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 太清宫位于水晶院东北的大青山顶,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为山门、钟鼓楼、东西厢房、真武大殿、三清殿等。太清宫是乌金山环境最为僻静优雅的一处寺庙群。
大佛台
弥勒大佛台位于九峰塔以南1000米处的龟背山顶。乌金山弥勒大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高99 米。弥勒大佛台基座为三层,高5米。第三层为须弥座,前面浮雕为二十诸仙图,西面为十八罗汉,东面为十二圆觉,北面为十大明王,四角为四大金刚。从地面到佛顶共高149米。
罗汉阁
出乌金山水晶院山门西侧,依托山壁建有罗汉阁。阁为卷棚出廊结构,分五层,山墙上刻有《金刚经》,一、二、三、四、五层以浮雕形式列五百罗汉群像,阁顶建有观音台,取五百罗汉朝观音之意。
罗汉阁顶上建有一座游园,游园里建有观音台,台上供奉的是水月观音。水月观音为汉白玉造像,高66米。观音台旁建有水池,水池里清波荡漾,每逢月夜,一轮皎月倒映池中,观音凝目于水中之月,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水月观音的形象。 乌金山罗汉亭供五百罗汉,浮雕中的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站在罗汉亭前,你会被众多罗汉的朴质无华和正直无邪所感染,他们就仿佛是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世百态。
九龙壁
乌金山九龙壁位于水晶院东侧,九龙湖北侧,九峰塔西侧。乌金山九龙壁为双面九龙壁。高75米,厚15米,长20米,由6574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建拼接而成。 正面均匀协调地分布着九条飞龙,飞龙气势磅礴,飞腾舞动之势跃然壁上。正中的一条龙是九龙的中心,它龙头向前,龙尾摆动,鳞光闪耀,栩栩如生。每条龙的间隙处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衬烘托,使画面极其生动活泼。 背面镶嵌着九条团龙,形态各异的团龙好像在云间翻腾滚动,形象十分生动。 壁顶覆盖琉璃瓦,上面雕刻有二龙戏珠图案。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斗拱为祥云浮雕图案。壁底为须弥座,须弥座下雕有18米的行云流水图案,并有九龙头镶嵌其间,龙头口吐清泉。
九峰塔
九峰塔是在曾经毁于战乱的魁星阁遗址西100米处的山顶上重建而成。改建后的九峰塔共九层,高339米,底层直径21米,顶层直径6米,外檐呈八角形,塔体呈锥状,其建筑风格舒展大方,十分壮观。九峰塔内供文昌星,也称文昌帝君。登上九峰塔,可北望太清宫,西观水晶院,南眺九龙湖,东瞰大洪山,四周景物一览无余。
天缘谷
天缘谷生态文化走廊位于水晶院东的天缘谷中,谷中有天缘石。此处景观因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昭圣太后李三娘在此结缘而得名。 天缘谷长23公里,谷中幽静深邃,巨石丛生,有多幅名人摩崖石刻。从水晶院东侧入谷,沿着一级级青石台阶进入谷中。路两旁苍松蔽日,草木葱茏,百鸟和鸣,清风徐徐,松涛阵阵,仿佛进入人间仙境。天缘谷中还有寺僧圆寂的塔林、刘知远和李三娘结缘的怡心园、天缘桥、龙凤亭、结缘台、饮马泉以及千年古井、黑龙池、大慧石等遗迹和景观。
镇寿寺
镇寿寺(也称正寿寺)位于水晶院东两公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该寺最早建于隋末唐初,曾百年香火不断。据民国《榆次县志》记载:“镇寿寺正殿塑佛菩萨宗像极精工。”镇寿寺建有观音殿、千佛殿、大雄宝殿等。殿中千手观音、六臂哪吒、千佛塑像,神态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此寺被当做四旧而拆毁,现在只留下幽冥洞以及洞中的石佛。洞内现存10尊宋代石佛造像,石佛雕工十分精美,现保存完整的仅有3尊。 镇寿寺残留的还有11通石碑,其中一通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复该寺时立的碑,碑文记载了原先镇寿寺的规模以及当年这里香火胜极的情景。 此外,寺中有两株千年古松,形如龙凤,人们称之为“龙凤松”。
和合寺
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的中林山上,寺内供和合二仙。 和合寺依山而建,共分四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为石券窑洞式禅房四间。第二层为和合寺大殿遗址。第三层为两套间地窨式石砌闭关洞。第四层为观音堂遗址。 “和合”是指和睦和顺及相亲相合的意思。“和合二仙”是神界中管理人世间人际关系和男女情缘的神。 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窝,形如海碗,窝内常年蓄水,人称九莲灯。和合寺周边生长有万亩柏林,此处柏树树干纹理多为左扭,人们称此种柏树为“左扭柏”。 和合寺现已损毁,但大石犹存,供人凭吊。
华严寺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 乌金山华严寺(又称紫严寺)位于水晶院东的紫金山上,此庙始建于唐初。相传是唐代佛教传播人李通玄悉心诠释《华严经》的地方。华严寺有正殿五间,其中三间塑如来三世佛像,两边间各为禅房。榆次紫金山华严寺之所以赫赫有名,与李通玄数年如一日,在这里精心研读和著述有很大关系。 紫金山华严寺曾供有李通玄的神位。
张彪祠堂
孔祥熙避暑山庄位于水晶院东的大青山,与水晶院相对而望。
寺僧塔林
敦崇礼墓
历史遗存
新石器遗址 流村、峪头、苏村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流村、峪头村、苏村一带,为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发掘有红陶、灰陶、彩陶等。 后沟古文化遗址:位于沛霖以北后沟村东半坡上,发掘有古陶窑、灰陶片等。 四甲坪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四甲坪,东西宽1500米,南北长2000米,属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文物有红陶、彩陶等。 古战场遗址 位于乌金山之卧虎山。唐末,沙陀人李克用进攻太原,与振武军节度使契芯璋战于此,这里为著名的古战场。 孟良古寨,位于乌金山西北,平地泉村正东之佛移山,相传为北宋时抗金名将杨延昭的部将孟良驻军的地方,后人称此山为孟良山。 古驿站遗址 鸣谦(今乌金山镇政府所在地)古为驿站,居京省官道要冲。明洪武三年(1370年)鸣谦建驿馆,天顺(天顺元年为1457年)初,增建了周长三里的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大掠榆次近郊,鸣谦驿遭到严重破坏。次年,重新修复了城墙。清代,康熙帝巡晋,曾驻跸鸣谦驿站。 古佛寺遗存 乌金山古佛寺遗存甚多,除前面提到的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华严寺、镇寿寺、和合寺等寺庙以外,还有海螺山的洪圣寺、东沙沟的文昌庙、高壁村的资圣寺、郑家庄的千佛寺、东左付村的圣安寺、东蒜峪的崇建寺等寺庙。其中高壁村的资圣寺为明代建筑,有正殿三间和东西配殿、天王殿各三间,院内有唐柏和经幢。此外,流村的太平桥、志村的琉璃塔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遗存。 碑碣石雕遗存 石碑:乌金山紫金山华严寺有青石碑5通,为明清时所立。大洪山镇寿寺有石碑11通,大都为明、清碑。高壁村资圣寺有青石碑7通,为明代所立。 石雕:大洪山镇寿寺侧有幽冥洞,洞内有宋代造像,现存10尊,3尊完好,7尊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摩崖造像:在乌金山镇东沟半山腰有驴角大仙摩崖造像,此造像系宋代镌刻,有两处损毁较严重。 革命战争旧址 榆次(路北)八路军工作团旧址:位于乌金山镇东蒜峪村,设立于1938年4月。现存窑院一处,半沟窑数眼,大槐树院一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战役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乌金山镇大峪口村,设立于1949年4月,总指挥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敌委员会在该村召开会议。前委副书记周士第、罗瑞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150余位师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太原战役后方医院旧址及无名烈士墓:位于乌金山镇西蒜峪村,为一二进四合院,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村东约一里许,有一无名烈士墓,葬有30余位在太原战役中负伤经后方医院抢救无效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坏明朝嘉靖年间,在安庆府怀宁县有位姓李的员外,发妻早亡,膝下只有女名叫秋莲。这秋莲长到十岁,李员外也因身染恶疾而撒手人寰,临终之际便把她托付给了自己的表兄代为照看。本以为单凭着血脉亲情,自己的表兄能将秋莲视如己出,抚养长大,哪曾想人家非但对这个侄女并不怎么待见,反而更是险些将秋莲推入燎万丈的深渊!潺,坡上青青草……”这首缠绵悠扬的《牧羊曲》随着**《少林寺》的巨大声誉,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不知打动了多少中国人。少林的千年积淀成就了这部风靡全世界的武侠大片,而**也引领着自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步八了一个新的时代。
为印度僧人跋陀传道而建
提起少林寺的建立,要从一位印度僧人跋陀讲起。跋陀幼年丧父,后出家为僧。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这位印度高僧踏上华夏大地,和北魏孝文帝纵论天下大势,十分投缘。
太和十九年(d95年),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迂都洛阳,跋陀随之南迂。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让他在那里禅修,可是跋陀喜好清净,多次前往嵩山隐修。他发现太室山和少室山相衔接的地方,四周十多座山峰,中间却是一块平地,远望如盛开的莲花,便请求孝文帝在那里建寺,孝文帝随即下令修寺。一年后,寺庙竣工,因为地处少室山之阴这时两名武师拉起瘫软在地的货主,骑上马赶到县衙去报案。知县郑板桥听击鼓马上升堂问道:"谁是原告谁是被告"货主颤巍巍地说:"大人,我们都是原告,状告有人强抢我们十几车羊皮。""可有人证物证""没有,大人。",谷幽林茂,故名为“少林寺”。跋陀成为少林寺的第一位住持。
达摩奠定少林寺地位
奠定少林“禅宗祖庭”地位的,是继跋陀之后来到少林,素有“禅宗初祖”之称的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对佛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达摩来到广州,笃信佛教的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达摩到南京。然而这次会面却与跋陀见到魏孝文帝的绝大多数演员从没见过这种怪事,吓得手脚发软,全身起鸡皮疙瘩,躲在后台瑟瑟发抖。阴森森的气氛笼罩着祠堂。情景迥扯起黄旗敲金锣;然不同,二人不仅没有一见如故,反而闹得很不愉快。
梁武帝一见到达摩,便迫不及待地带领他观看了自己亲手绘图并建造的宏伟寺庙。以及抄录的卷卷经书。梁武帝问达:”我做皇帝以来,修她寺庙,抄写佛经,剃度僧人,不可胜数,有什么功德”达摩说:“没什么功德。”武帝不快,又问:“如何才算有功德”达摩回答:“完成自我、净化自我,又净化他人,普度众生。这样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为来求得的。”
梁武帝本以为会听到一番恭维之词,没想到讨了个没趣。这次会面,二人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达摩来到少林寺教义。见自己的佛法不被众人所理解,他就向后山走去。在后山见到一个天然石洞,就走进去面壁而坐,长达9年时间,终成正果,传说石壁上还印出了他打坐的影子。当然,这只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而已。
当达摩初祖坐禅到第六年时,也就是粱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住在洛阳的神光法师来到少林。神光得到菩萨的指示,面壁而坐大堂之上,金县令先赏他十大板,两个衙役左右站好,正要开打,王秀才伸手把两根煞威棒抓住了,他想拉个垫背的,就把田掌柜秤有问题的事吐露出来。王秀才听,哟!这采桑姑娘够厉害啊,她能知道皇上最后会出什么题。可是,喂偏不去问你!我要答好题。只见他不慌不忙,跪下奏道:"启禀万岁,臣有法,可以试。"众人奇怪:曲明珠上的眼儿那么小,里面还拐了道弯,丝线又那么软,怎么穿法?的梵僧达摩便是他的宗师。
于是,神光法师为了向达摩表示自己“求取圣道”的真切之心,把左臂砍了下去,放在达摩的面前。达摩为之而动,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传其心法。这位自断左臂的慧可大师后来便成为禅宗的传人,被称为禅宗二祖。
据说,少林寺的和尚单手行礼便是为了纪念慧可,他们披的红色袈裟和露出的一侧肩膀也是为了纪念慧可。颇具神话色彩的达摩与慧可奠定了少林寺早期的繁盛。
武帝废佛僧侣还俗
自二位高僧之后,少林寺虽香火不断却几经兴衰。北周时期,武帝宇文邕登基不久,他的妻子李皇后就进寺出家为尼了,接着,先后又有五位后妃相继出家。后来,他发现国家的大片田地无人耕种,国库空虚。这时,成都一个名叫卫元嵩的还俗和尚和道士张宾一起上表武帝,建议“省寺减僧,并自还俗”,武帝于是下令群臣辩论佛、儒、道三教之孰优孰劣,藉以废斥佛教。但朝廷中不少大臣都笃信佛教。这次讨论最后不了了之。武帝不甘心,公元574年,他再次大会群臣,让道士张宾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厨房的门开了,郎中端着大碗熬好的药走了出来。郎中把药放在李丁的面前,说:"大人,您趁热把药喝了,个时辰后就见效果。"李丁没有急着喝药,而是盯着郎中看,像是要把他整个人给看穿,然后又盯着那碗药看了会儿,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小桃红身上。小桃红心领神会地从头上拔下银簪,把银簪的头插入药碗朱棣心头的顾虑解开,他当场命太监把徐奇的送礼名单烧了,表示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至于徐奇带来的藤席,还有没有人敢收,他不管。了。过了会儿,她把银簪从药碗里拿出来,仔细地看了看,又把它送到李丁的眼前,然后点点头。当面同少林寺憎人智炫辩论二教优劣是非,智炫和尚据理力争,连武帝本人也无法使智炫和尚屈服。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将佛道二教一并废除,强令金国二百多万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将寺庙和塔观都分给老者道:"并非没有破解之法,只怕公子难以坚持"。宋玉喜道:"只要能救我性命,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老先生只管说来,我定能做到。"老者道:"此法说来容易,奈何公大汉冷汗都下来了,说:"我不治了。"子性情浮躁,恐有不妥,请公子随我前来",老者带宋接触皮影时间长了,孙士举逐渐看出了些门道。京城的皮影戏班有十几家,但比较下来最精致的还是老者这家。别的不说,就说制作皮影这方面,其他的戏班基本上都用的是驴皮、骡皮、马皮、也有用羊皮的。老者这儿除了这些常用的制作材料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十两银子。,还有鹿皮、水牛皮、兔皮、狐皮、虎皮、猪皮、狗皮等等,差不多能脱皮的动物都有皮影制作。玉来到方才的棋盘前,接着说道:"黑白之子定乾坤,公子可在子时来与老生对弈,记住,只可输,不可赢,此天机不可泄露,公子如不能履行,凭活神仙在世也难救你命,如此十天后,公子之症可不治自愈"。宋玉大喜,连连称谢道:"此法不难,我必遵照",拜谢离去。王公贵族,财产则散给臣子。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毁佛运动中,少林寺首当其冲。寺中佛像被毁,塔庙被砸。僧徒们流离失散,有的隐迹尘俗,有的遁匿山林,柯的逃亡江南。昔日香客拥挤的佛门胜地转眼间只剩一派萧煞之象,少林寺遭到严重损毁。
6年后,北周静帝字文衍看到社会笃信佛教、道教积习难改,就让和尚道士都重返寺观,为少林寺各殿重新塑立了佛像,请名僧惠远、洪遵二和尚共同住持少林。少林寺才又兴盛起来,更名“陟岵寺”。隋开皇年间(581―600年),陟岵寺复称少林寺,并赐田百顷,从而奠定了寺院庄园的基A。
明代僧众抗击倭寇
元、明两代是少林寺发展这天早晨,鹏城百姓突然感觉到丝不对劲:东南西北座城门全部增派守卫,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不等大伙儿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官府又贴出份告示,宣称要在县衙外搭台,举办鉴宝活动。的鼎盛时期,殿字楼阁达1000多间,寺僧有2000多人。顾炎武《日知录》中记载,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少林寺月空法师率领30余名僧徒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抗击倭寇,陷入敌人包围。据称少林方丈闻讯后带着100僧兵,棒杀倭寇上千人。
这些僧兵当中有几个小和尚,年龄虽小,作战非常英勇,牺牲之后,僧众把那少女笑道:"我叫‘香雪’,也住在山中,你以后就叫我姐姐吧!"他们的骨灰送回寺院,在塔林专门为他们建了一座童行普通塔,这在少林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位于少林寺西500米的塔林是历代少林高僧的坟冢,每当少林高僧圆寂之时,弟子们便会把高僧的遗骨、袈裟、经卷等遗物放入地宫,上面建塔。因其功德和地位不同,塔的形制也不一样。塔林中所有的塔门洞一律朝南,只有这座童行普通塔与众不同,面朝东方。
清中期以后,随着清王朝的多灾多难,整个国家经济残破,少林寺也随之衰弱下来。自清康熙五年(166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人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
石友三酿造“二八火厄”
少林寺真正的衰败是在民国年间的“二八火厄”。1928年前后,盘踞在河南一带的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并一把大火点燃了法堂。时间,少林寺内火光冲天。
石友三的部队离开少林寺之后,全寺憎众急忙吲寺灭火抢救,才算保住了千佛殿、达靡亭、方丈堂等殿字。除了殿宇,这次大火毁坏掉的少林珍宝不计其数。据说。后来蒋介石游少林寺时,也发出了“石友三太坏了”的愤懑之声。
到上世纪30年代,少林寺已经再说这吴公公,却是敌国安插在本朝的奸细。他凭着阿谀奉承的本事,当上了后宫大总管。此次边疆退敌,他又煽动皇帝,对季元帅大加猜疑,趁机谋得监军的重任,名义上防备季元帅有心,其实是想与敌国里应外合,举拿下边城。很残破了。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成为少林寺320年来的第一位方丈)。由于战争频繁,民生凋敝,少林寺仅仅能够维持山门。此后几十年,历经数次运动,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少林寺,自顾尚且不暇,遑沦“普度众生”了。直到1982年,**《少林寺》的上映,才掀开了少林中兴的序幕。
选自《文史参考》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虚词剖析及真题点拨
虚词一般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对虚词的考查一般只会涉及到关联词,其属于连词的一种,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关联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以下我们从经常考到的五大关系进行讲解。
一、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指表示有关的并列的几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
常见的关联词:既……又……;既不……也不……;又……又……;时而……时而……;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一则……二则……。
例题1
中国和美国保持正常而稳定的关系,______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______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处理中美关系应着眼于全球,着眼于21世纪。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B虽然 更
C不但 而是 D固然 而且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通过对题干的理解,我们可以指导题干表述的“符合……”与“有利于……”是并列关系,四个选项中表示并列关系的只有A项,其他三项关联词混搭,均不符合文意。故选A。
例题2
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显示的优越性和这种优越性还未充分发挥可以看出,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某些弊端,______公有制自身问题,______其表现的具体形式问题,而是经济体制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是 也是 B确定 不是
C不是 而是 D不是 也不是
解析通读题干,凭借语感和已出现的关联词“而是”可判断出,这段材料之间所包含的是并列关系。选项中能与“而是”搭配使用的关联词只有“不是……也不是……”,所以正确答案为D。故选D。
二、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指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
常见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却……。
例题1
______今天的人类居住在一个空间探索和虚拟现实的完全现代化的世界里,但他们的活动和石器时代的狩猎者的活动基于______的智力本质,例如,在受到威胁时进行对抗的本能,以及交换信息和分享秘密的动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实 不同 B尽管 同样
C虽然 不同 D尽管 类似
解析根据句意,第一处横线上应填入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由此可排除A项;“但”字表明该句所表达的意思应与上句相异,C项不符合,排除;根据上下文语境,用“同样”比用“类似”更适合,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故选B。
例题2
有人认为,______投资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资金运用的调控,______能体现出投资规模宏观效益的大趋势,______不能判断宏观规模收益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______不能揭示投资规模大小与投资全局收益率高低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种看法是成问题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 如果 但 而且 B了解 即使 也 还
C进行 虽然 但 也 D通过 只要 就 也
解析从题干中分别位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横线后面的关键词“能”、“不能”、“不能”可以推知第二个横线上的词应该与第三个横线上的词是转折关系,而第三个横线上的词与第四个横线上的词应该是并列关系,C项正符合上述要求。故选C。
三、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在句子的两个分句中,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或语意更进一层,或范围更广泛,或程度更深,或情况更甚。
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最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不但……而且……;不仅……也……;尚且……何况……;不但不……反而…。
例题1
一名较为称职的管理者应该_____有理论______有实践经验。这实践经验______指能管理好自己________指会利用相关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好他人,对整个工作有个系统、长远的安排。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不但 反而
B不仅 而且 不是 而是
C既 也 不是 而
D又 又 不仅 还
解析题干涉及的关联词有9个之多。分析题干,“有理论”和“有实践经验”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有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而且”的B项就被排除。而“管理好自己”和“利用相关管理学的知识……”是递进的关系,因此,C项也应被排除;而A项的“不但”与题干中“反而”属于关联词混搭,所以只有D项为正确选项。故选D。
例题2
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是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的需要,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但 而且 B不仅 反而
C虽然 但是 D既 反而
解析题干明显表现的是递进关系,C项表示转折关系,可首先予以排除;D项关联词混搭,也应排除;“不但”和“不仅”在意义上差不多,“反而”和“而且”虽然都是表示递进关系,可意义却不一样。“反而”表示逆向的递进关系,“而且”表示顺向的递进关系。“加重了负担”明显是逆向的,所以应该用“反而”。故选B。
成语剖析及真题点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沿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由于汉语本身有自己的句法结构,且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四字格式为其主要格式。
一、理解特定含义型
成语由于其历史渊源,各自有其特定的含义,考生切忌望文生义,凭借字面意思妄自判断成语的含义,例如,“万人空巷”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的是人多的场面,考生往往意会为与其相反的意思。所以,在成语的应用中,应尤其注意其特定的含义,望文生义或者断章取义都是万万不可的。
例题1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谋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辙 D大相径庭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正确理解。“不谋而合”与“如出一辙”都表示意见相同、意思一致,而“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则表示意见不同、意思不一致,我们通过浏览题干,可判断出所要填入的应为表示“不一致”的成语,排除A、C项,B项“截然相反”是形容界限分明,完全不一致,而“大相径庭”则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后者比前者更恰当。故选D。
例题2下列句子中红色部分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对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B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C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
D有的人说是“反腐倡廉”,做的却是“贪污腐化”,真的令人不可理喻。
解析本题是一道成语辨析题,如果对成语的含义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是会失分的。“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盗抢劫而分到赃物;“不可理喻”指无法讲道理,形容固执或蛮横。这四个成语,尤其是A、B项,如果不理解成语特定的含义,就会选错答案。A、C、D项成语运用明显与句意相差很大,所以正确答案是B。故选B。
例题3这个新的设计方案大方向正确,尽管缺点不少,但从目前看来( )。
A无出其右 B独一无二
C独当一面 D出类拔萃
解析C、D项“出类拔萃”与“独当一面”明显与前文“缺点不少”意思不相协调,可首先排除;而A项“无出其右”指没有比这更强的,没有能超过他的;“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这两者比较之下,前者更恰当。所以A项是最恰当的选项。故选A。
例题4下列句子中,红色部分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
B位于泉州的千年古刹“开元寺”,檐牙高啄,气宇轩昂,令中外游客大饱眼福。
C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D这次研讨会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李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的发言积极起来。
解析“不厌其烦”是形容一个人对做某件事或对某事物的解释很有耐心;“气宇轩昂”是形容某人外表很有气概;“屡试不爽”是指重复使用都能起到正确效果;“抛砖引玉”形容某人对自己讲话的自谦话语。弄清楚了这四个成语的特定含义,我们就可以准确得出选项D了,其他三项用于句子中均与语境、语义不相符。故选D。
二、掌握适用范围、对象型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成语的比喻意义有相对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不能笼统使用;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
例题1
对一篇规范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的不智之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求末
解析这四个选项如果不深究其适用范围,看上去似乎都可以填入句中,而“削足适履”主要用来形容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的生搬硬套;“扬汤止沸”侧重于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则主要是用来形容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舍本求末”则指忽略根本环节,只在小问题上下功夫。题干中的因为“版面限制”而删除有用信息的做法,明显与“削足适履”的含义最匹配。所以正确答案为A。故选A。
例题2
由于缺乏诚信,这家大商场越办越差,现在每天去那里购物的顾客( )。
A寥寥无几 B人迹罕至
C熙来攘往 D门可罗雀
解析“寥寥无几”形容人非常稀少,适用对象为人,用在句中恰当;“人迹罕至”也指人少,但是其主要针对的是某个地点,形容地方偏僻;“熙来攘往”形容人很多,与句子意思矛盾;“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其适用主体为地点,而不能说“顾客门可罗雀”。所以只有A项正确。故选A。
例题3
讽刺是要夸大的,但不能无中生有( )。
A信口雌黄 B捕风捉影
C东拼西凑 D不着边际
解析根据题干意思,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和“无中生有”意思相近的成语,“无中生有”意思是从没有中产生出有,比喻毫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便乱发议论,侧重于讲乱发议论、捏造事实,与“无中生有”意境吻合;“捕风捉影”比喻虚妄的事情,也指说话办事没有真凭实据,侧重于讲人疑神疑鬼,胡乱猜测,用在句中显然不如A项恰当;“东拼西凑”指从不同的地方拿来东西,胡乱拼凑在一起,“不着边际”形容说话过于空泛,没有内容,离题太远,这两项都明显不适于置入句中。所以最恰当的选项为A。故选A。
六字峰序
洞上元守撰
六字峰者 ,似天排六字于群山中也 ,一手两足间广可百余丈 ,我族费数千金建立梵刹 ,构屋三进右上为方丈颜曰 得西来意 照壁书 花雨时来 下为斋厨 前颜曰 达本古寺 中祀汉关圣帝 后颜曰 砥柱宗风 即祀所谓牟尼佛者 左皆隙地 台间万花列锦 池中金鳞穿石 古画瑶琴 牙签犀轴珍奇玩好 无不堆聚 非独炉煮香茗 瓶插艳葩已也 余幼肄业其中 徐步廊下 早已一望无际万象盈前矣 时偕同人寻幽步胜 翠岩峭壁陡险惊人 翼然如舞天之鹤 苍然如罩烟之龙者 香炉峰也 霜凌高耸 崔巍莫并 自巅至麓 宛似宝塔无级顶中石窝 属二十四世祖妣茔 名曰 照天蜡烛者六字峰头之别号也 奇形万状 屏嶂千端 岩岩如猛狮搏象野鹿衔花者两伴山 即六字两足也 文笔写空 天心露真 崖垂葵花 泉涌萝白 石巷通霄 仙翁现掌 苍龙独卧 石笋撑天 皆有奇致可玩 此六字峰之八景也 原不假石廊斗崖 元阳南岭诸洞 乃足征钟山瑞地效灵也,至若黄鹂呼春 青鸟送雨 柳丝满树 荷钱贴池 万籁风清 落红满地 春有然也 杜鹃声啼 青蛙鼓吹雨酿黄梅 日蒸绿李 摺喷邱园 莲吐池塘 夏有然也 寒蝉叫树 鸿雁来宾 蓐收避席 青女办装 槐花散金 丹桂飘香 秋有然也 桐枣叶尽 芦花月老 菊篱吐金 橙桔缀黄 雪花片飞 梅蕊含芳 冬有然也 若夫路走松间 泉隐崖下 乔松参天 苍柏拔地 翠竹摩叶 嘎嘎声腾 此又四时之景不同而大致略同者也 同人乃从旁叹曰 景物美矣 惜无江河环绕 余笑曰 琴水舟楫不绝 汤渡龙陂 风浴最宜 山有仙而泉有龙 包藏何限 必也洞庭秋月 匡阜瀑布 蓬莱洲岛 姑苏台榭 集字内奇 观始足快意畅胸 是坐失当前 驰想空虚而不自知其面矣 余但愿作不老客 以与六峰为宾主 同人亦为之拊掌大笑云(梅洲郭氏八修族谱序记传第九十七\八页)
六字峰达本寺记
六字峰在余家东三四里许 邑中名胜地也 峰三立如六字 故名六字峰 又伈人, 堪舆家呼为人形云,山势拔地而起 孤高兀立 登临四望 浩无边际 田庐阜川 历历在目 山麓有古达本寺 明隆万间 其时岁比不登 ,民生维艰 族人士谋建此刹 以求福荫,寺分前后二殿 上座塑如来像 中观音 倒坐韦陀 前殿复安龛 礼白衣大士及布袋和尚 族捐田招比邱常住 不足则收谷助补 寺屡圯兴 今则更非昔比矣,门前隙地广植樟杉松柏 林木杂沓 古色盎然 罗汉松尤诡奇 相传为罗汉所手植者 事涉荒诞姑勿深辩,对面香炉山 多异石 如仙人掌 石笋撑天等 往往酷肖可玩 石间小洞微见 初极狭 渐入渐深 好事者几莫能穷 人有谓与石廊洞相连接 予未之信。寺东萝白井 突起泥土中 面底皆石 范状模形 若人为之凿作者 泉从石罅中出 清能鉴发四时不竭 饮之殊甘美,西行百数十步 新构大有阁 为村民祈丰之所 每时届仲秋 鼓声 钟声 爆竹声 喧聒不已,稍下一江 蜿蜒如带自北流过是峰,即俗所称玉带水者是也,闲常阅吾郭谱牒 载元守洞上人记是峰时 则有曰 黑虎仰跳 苍龙偃卧 佳景颇多 而兹乃消灭于无有 岂故为是匍张欤 不知天地无穷 陵谷多变 自今以往 更千百年 或万亿年 而此时此景 能保其终不澌灭耶 故记之 以备方来稽考焉。
(梅洲郭氏八修族谱荣东位下翰文
第一百二十五\六页)
仁崇义馆会序
张克振 举人知县
文运之盛 非盛于盛之日 则必有所由起 人才之兴 非兴于兴之日 则必有所由肇 古今来能作育培植以树人者 未有不受其报也 我厅郭姓 望族也,其文运之盛 人才之兴 固已藉藉矣 同乡父老恒曰 尚德尊贤无如郭姓者 隆师敬道 无如郭姓者 毓俊养士 无如郭姓者 余耳熟久之 抑征诸日睹 非一日也 嘉庆丙寅冬 复与寅昆昆仲肄业六字峰,适寅嵩偕彰五诸生设立义馆会 欲异日创建书院 族中有好读书而贫不给者即公资其膏火 而造就焉,醵金贰百,轮流生息 数年后可以集事 余曰 此举也即文运所以益盛 人才所以益兴之机也 他日毓秀培英 名儒名臣 胥由兹出上与汾阳相辉映 当亦理势之不诬者 诸生勉乎哉。
达本古寺记
镇中
距吾郭宗祠稍折而东约二三里经玉带水 入斜溪后面 有峰挺然 立于众山中 旁两峰杀之 环抱垂拱,形如六字 称六字峰,自峰麓拾级而上为达本古寺 吾郭香主也 明隆万间 岁比不登 田夫野老相与敛资醵金 创建小阁于此山侧 设醮塞会 颜曰大有 取年登大有之义 寺亦与于斯时分前后两进 塑如来 韦驮 大士诸像于其中 左右罗汉罗列 每当春季士女朝拜云集 寺右耳房为住持聚餐之所 今故址犹存 下有菜园,上下二井可供洗炊 竹木阴翳 清幽殊绝 寺前故有水田及隙地约数百亩 古木参天 清末族董事者 又植松数千株 禁止樵采 皆全围可用 后遭时变寺毁圮树亦伐殆尽 约禁遂弛 今则童山濯濯 牧童樵子歌吹上下矣,自大有阁西行数百步 有萝白井深可二尺许 广称之 水从井底涌出 经冬不竭 饮之甘美 清能鉴人,细鱼尾尾可数 亦胜景也 对面香炉山 怪石嵯峨 或立 或跪 或仰 或卧 或奔若牛马之饮于溪 或跃若熊罴之登于山 神工鬼斧 天造地设 与石廊洞相角逐 予酷爱山水游 童时毕业琴水 退而读书寺中 领略风味不浅 寺后栋已重修 今春族人士邀予集议此寺复修前进 偶一览及 不无今昔之感 行见规模扩大 殿宇庙貌巍峨 文人学子优焉游焉 藉资攻错 裨益良非浅鲜 夫濂溪 鹿洞周朱讲学 岘山 愚溪古人游泳 良以盛地不常 胜会难再 故记之 以志不忘。时 民国三十六岁次丁亥三月之望日也
赠圭峰和尚雨花台韵①
清 刘钺
寂寞招提冷暮烟,登台说法溯当年。
②如今重遇拈花手,香雨霏霏下梵天。③注释①刘钺,江西安福人。雨花台:在南京,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说法,僧名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称雨花石。而雨花台也由此得名。②招提:梵语、青泽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别称。溯(sù):回想。③拈花:即拈花微笑,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梵天:佛经中称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为“梵天”。其中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色界诸天。
斜溪八景®
清 周天球
石廊洞®
未识何年洞窍开,
石廊回转势崔嵬③
个中有鸟能啼客,
不是秦人莫乱猜④
六字峰
一山突兀两山低,
六字昭然墨迹稀⑥
妙手挥毫千古意,
大青点破可人睇⑦
天心山®
石笋削成恁样圆,
孤高无侣势插天⑨
扪萝好上峰头望,
一派清溪在眼前⑩
垂花岩®
独上青峰一径斜,
石岩为屋倒垂花
四时一色元开谢,
信是神仙不老葩®
仙人掌®
武帝柏梁玉露悬,
天然一掌撑穹玄⑮
疑团破尽真堪语,
不羡寒山片石镌⑮
萝卜井®
山下出泉泉最幽,
水天一色四时秋。
神仙玄圃留清赏,
素绠铜瓶味更优®
石螺星®
怪石如螺涌碧滩,
中流砥柱挽狂澜@
沧桑变易列今古,
永镇斜溪第一关@
玉带水@
屈曲流来玉带同,
滔滔漭漭尽朝东®,
有时水石相摩荡,
响激风雷起卧龙@
注释周天球,字什床,号漫藁,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斜天村人。通史学,娴书法,熟声律。有《斜溪八景诗》存世。
①斜溪:在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斜天村。②石廊洞:在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洞峰村。③崔嵬(cuiwéi);高大,高耸。④秦人:秦国的人。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这里指桃花源中的秦人。⑤六字峰:在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爱莲编》载:“孤峰,横岭斜上耸,宛然六字在望,名:'六字峰’。”曹学佺《名山志考》指禾山最胜之五峰,此居一焉。下有达本寺,天如惟则手植罗汉松在该寺门外,古茂异常。⑥突兀:高耸的样子。昭然:明显的样子。⑦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挥毫:指写毛笔字。睇;斜着眼睛看。⑧天心山:《爱莲编》载:“仰瞻天心山,耸起众岭间,高凌碧客。右一岩石乳疑结岩莲花四垂,曰:'垂花岩’,小洞如屋。旧有庵,祀女像,旱天祷雨必应。”⑨恁(nèn):那样。无侣:无伴侣。指没有一座山与之相伴。⑩扪萝(ménluó):攀援葛藤。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⑪垂花岩:见注天心山[8]。⑫倒垂花:指花倒悬着垂下。⑬葩(pā):花。⑭仙人掌;在六字峰下的香炉峰上。巨石隐隐现一巨掌印,故名。⑮柏梁:指柏梁台。《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穹玄(qióngxuán);苍天。寒山:指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唐诗僧唐山子曾居此。宋陆游《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戏用寒山例,小市人家到处题。”片石;指石碑。宋周密《汴梁杂事》:“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镌,宋礼名臣所为赞。”⑰萝卜井:在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选本寺前。⑱玄圃:传说中昆仑山顶的神仙住处,中有奇花异草。素绠:汲水桶上的绳索。铜瓶:指井下汲水用的器具。四石螺星:在江西省莲花县下坊乡的玉带溪旁,有巨石如螺,称石螺星。四中流砥柱:指玉带溪中的坚强柱石。狂澜:巨大的波浪。@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2玉带水:见石螺星注释。③滔滔漭漭(--mǎng一):形容大水奔流的样子。④摩荡:指摩擦振荡。风雷: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卧龙:卧在地上的龙。喻隐居的杰出人才。
赠圭峰和尚
清 郭维翰
才挂椰瓢道便尊,巉岩林木历寒暄②
眠云洞口看云懒,回雁峰前断雁魂③
解语灵禽能学楚,点头顽石竟忘言④
逃禅自愧前因薄,文字难窥不二门⑤。
注释郭维翰下坊人①圭峰和尚:佛号超符,俗姓贺,性行清苦,戒律庄严,达本寺久圯。超符感异梦,自衡阳远来,募檀越捐资建复,钟被他寺移去,访得运还。因寺侧有六字灵峰,故以圭峰寓号。②椰瓢:椰壳做成的舀水器。寒暄:问寒问暖,今天泛指宾主见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③回雁峰:在衡山南岳,相传北雁南来,不再南飞,在此度过严寒冬季,开春仍北回,故名回雁峰。因圭峰和尚是衡阳人,所以有此句。④解语:会说话。灵禽
暑假去游乌金山,去过的朋友介绍一下哦
本文2023-11-03 17:02: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