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四时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会造成卫气营血生理功能的失常,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温热病的发生。此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从而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内容。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一、卫气营血证候分类
温热病按照卫气管血的方法来辨证,可分为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和血分证候四大类。四类征候标志着温热病邪侵袭人体后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医学教育网整理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分证候
卫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人体肌表,致使肺卫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其病变主要累及肺卫。
临床表现本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风热上扰,则舌边尖红。风邪在表,故脉浮,苔薄,兼热邪则脉数。
(二)气分证候
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渴、面赤等症。若兼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者,为热壅于肺;若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者,为热扰胸膈;若兼自汗,喘急、烦闷、渴甚,脉数而苔黄燥者为热在肺胃;若兼胸痞、烦渴、下利、谵语者,为热迫大肠。
证候分析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发热而不恶寒,尿赤、舌红、苔黄、脉数,邪不在表,故不恶寒而反恶热;热甚津伤故口渴;热扰心神故心烦。热壅于肺,气机不利,故咳喘、胸痛;肺热炼液成痰,故痰多黄稠。热扰胸膈,郁而不达故烦闷懊恼,坐卧不宁。医学教育网整理热在肺胃,热在于肺,肺热郁蒸,则自汗、喘急;热在于胃,胃在津液被热所灼,则烦闷,渴甚而脉数,苔黄燥。肺胃之热下迫大肠,肠热炽甚,热结旁流,则胸痞烦渴而下利、谵语。
(三)营分证候
营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表现的征候。营行脉中,内通于心,故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渴不甚,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证候分析邪热人营,灼伤营阴,真阴被劫,故身热灼手,入夜尤甚,口干反不甚渴,脉细数。营分有热,热势蒸腾,故舌质红绛。若热窜血络,则可见斑疹隐隐。心神被扰,故心烦不寐,神昏谵语。
(四)血分证候
血分证候,是指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精血津液的危重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也是卫气营血病变最后阶段的证候。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热盛动血,心神错乱。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临床以血热妄行和血热伤阴多见。
1、血热妄行证;是指热入血分,损伤血络而表现的出血证候。
临床表现在营分证的基础上,更见烦热躁扰,昏狂,谵妄,斑疹透露,色紫或黑,吐衄,便血,尿血,舌质深绛或紫。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热入于血分,较诸热闭营分更为重。血热扰心,故躁扰发狂;血分热极,迫血妄行,故见出血诸症;由于热炽甚极故昏谵而斑疹紫黑。血中热炽,故舌质深绛或紫。
实热伤阴耗血,故脉见细数。医学教育网整理热入营分和血热妄行二者在麻疹和舌象上的主要区别为;前者热灼于营,斑疹隐隐,舌质红绛,为病尚浅;后者热灼于血,斑疹透紫色或紫黑,舌深绛或紫。
2、血热伤阴证;是指血分热盛,阴液耗伤而见的阴虚内热的证候。
临床表现持续低热、暮热朝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倦耳聋、心烦不寐、舌上少津、脉虚细数。
证候分析邪热久羁血分,劫灼阴液,阴虚则阳热内扰,故低热,或暮热朝凉,五心烦热;阴精耗竭,不能上荣清窍,故口干、舌燥、舌上少津,耳聋失聪;阴精亏损,神失所养,故神倦;精血不足,故脉虚细;阴虚内热,则见脉数。
小结卫气营血证候鉴别如下:
①卫分症: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舌苔:舌边尖红。
脉象:浮数。
②气分症:
症状: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甚,或咳喘痰黄,或心烦懊恼,或壮热大汗。
舌苔:舌红苔黄。
脉象:数。
③营分症:
症状:身热夜甚,口渴不甚,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
舌苔:舌苔绛,
脉象:细数。
④血分症:
血热妄行证:
症状:烦热狂躁,谵妄,斑疹透露,吐衄,便血,尿血。
舌苔:舌质深绛或紫。
脉象:细数。
血热伤阴证:
症状:低热、暮热朝凉、五心烦热、口干,神倦,耳聋、心烦不寐。
舌苔:舌体瘦小少津。
脉象:虚细数。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
在外感温热病过程中,卫气营血的证候传变,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1、顺传:外感温热病多起于卫分,渐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照卫——气——营——血的次序传变,标志着邪气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
2、逆传:即不依上述次序传变,又可分为两种:一为不循经传,如在发病初期不一定出现卫分证候,而直接出现气分、营分或血分证候;一为传变迅速而病情重笃为逆传,如热势弥漫,不但气分、营分有热,而且血分受燔灼出现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
叶天士自己没有提方只是说了治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学”,倒是吴鞠通有总结,在卫初用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到气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承气汤辈,入营清营汤,到血犀角地黄汤···
1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2彭子益(1871-1949),《生命宇宙篇》,。《古方基础篇》总结了六种治疗处方的标准方法;《时方汤头改错篇》审定了传统的《汤头歌诀》中的错误;《医案读法篇》系统整理了古代各著名医师的医案;《注释王梦英医案》则化难为易,通俗简明地对王案进行了解释。这四种著作辨析精微,毫发毕现,有正本清源之效
3医学家时逸人。他的著作有《复兴中医杂志》、《中国时令病学》、《中国儿科病学》、《时氏诊断学》等书。
4汪逢春(公元1884—1949),江苏苏州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知识试题一、选择题
(一) A型 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 方法 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 B型 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张仲景伤寒论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解贫穷之厄,中以保全长生。伤寒论的思路则是以一病为万病立法。古之伤寒而非今日之伤寒。而人之疾病莫不是,表证失治而入脏入腑,天地之间能伤人者以寒为最,故仲圣以一病为万病立法,由于人本身之独特性,又会由伤寒而湿化,燥化,温病化等,故伤寒为人之疾病之根源,故仲圣用伤寒立论! 仲圣之伤寒论创立新的六经辩证体系,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以六经来统万病,而万病不离乎六经,虽不能尽愈诸疾,庶可见病知源!而伤寒论之六经又不同于经络六经,而是融合八纲辨证,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辩证的大辩证,读仲圣之六经辩证可知后世医家之非!伤寒论是古中医之临床医疗体系的总结,是从黄帝内经始,中医之结晶,号称众方之祖,仲景后世尊为医圣!若不信,可细研伤寒论,用仲圣理法方药,可知医圣之言不虚!
我们先讲一个关于吴门医派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名医叶天士正在家中的院子散步,时值立秋,凉风习习,这时邻居匆忙赶来,说家中产妇难产,性命堪忧。叶天士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吩咐邻居和药一起煮了给产妇喝。让邻居喜出望外的是,产妇喝下后竟然顺利分娩了。叶天士因立秋叶落,开出的神奇药方,或许只是个传说,但因为这个故事的细节与中华医药,天人相应的观点相吻合,同时又发生在吴门医派代表人物身上,所以数百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发展到金元时期,经历了一个学派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宋室南迁带来医学重镇的南移。南宋年间的《平江图》上,刻有一座东西面向的建筑,题旁写着“医院”两字,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
吴中地处东南卑湿之处,是瘟疫、温病的爆发地区,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温病疗效不佳,于是苏州成了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昌于吴医”的三大特点,这是吴医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由来。
清朝康乾年间,是吴中名医辈出的高峰期,除了叶天士、薛雪,还有尤怡、缪遵义和御医徐灵胎等,据统计,自唐以来,吴地进京的御医不下数百十人,他们声名虽在朝廷,根基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了民间。
“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是徐灵胎墓上的一副对联,这是他绝前自题的墓门联。丁酉年清明,我们一行四人特地驱车寻至徐墓(在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八坼社区),献花,祭拜。
司马迁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江南夏季温热潮湿,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吴地温热病多发而流行,自汉代以来,张仲景《伤寒论》一直被奉为医家圭臬,但通过漫长的医学实践,人们发现南方流行的发热病,与北方常见的伤寒多有不同。元末明初,苏州名医王履率先提出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观点。明末清初的吴有性则根据临床实践写出了我国最早研究瘟疫的专著《瘟疫论》。
如果说王履、吴有性是吴中温病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那么清代康乾年间的叶天士,就是这一学派的确认者了,叶天士或许称得上苏州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苏州百姓称他为天医星下凡。叶家也是世医,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医术,叶天士十四岁时立弃儒习医,到十八岁时,他已先后拜了17位老师,对内外妇幼诸科无不精研。《清史稿》记载叶天士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民间流传,他能断人生死,有起死回生之术。总结前人的经验,叶天士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纲领,他将辨证论治温病的一些探索和积累,总结性地记录在了他的代表作《温热论》中,医学史家认为《温热论》宣告了温病学派的真正诞生,而这一学派的诞生也正标志着吴门医派的崛起。
据统计,明清两代,苏州共有名医852人(外曾祖兰升公也在其中,曾祖似兰公虽秉承吴门医派,但世居嘉善,为浙江名医),植根于这方水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他们形成了若干共同特色。而苏州名医有这样一些特色,实际上由几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世医,就是所谓的代代相传,甚至可以传上几十代几百年;还有一种叫儒医,他可能首先是一个学者,一个文人,然后再去从事医学;还有一类叫御医,御医呢就是他非常有经验,经常会被皇帝召去看病的。
薛雪,苏州历史上的儒医代表,他与叶天士同时且声名相当。薛雪以儒士自居,擅长经史之学也精通诗词书画,但他两次拒绝了朝廷博学宏词科的征召。在苏州城南,薛雪建了座园子,取名扫叶山庄,与大才子袁枚等人流连其间,诗酒唱和。因为母亲多病,他转而学医。翻翻家里的医学藏书,薛雪的著作也有,看看落款,这本旧书由祖父外家(陈氏)的先祖所手抄,字迹俊秀,堪比现代书法名家。
苏州儒医的源头,其实可以上溯到宋代的范仲淹,范仲淹在苏州创办府学,同时也为家乡读书人留下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人生训诫。从此,儒士习医成为了一种风尚。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好友袁枚在书中这样称赞自号“一瓢”的薛雪,并记录下他神奇的治病过程。1755年春天袁枚的厨师王小余得了重病,已目闭气绝,前来诊病的薛雪说,我喜欢和疫鬼斗,或许能赢。于是他拿出一颗药丸,捣碎后用石菖蒲汁调和,嘱咐给病人服下,说等到鸡叫时会有起色。事实果真如此。按袁枚的记录,王小余再服二剂而病起,这样的起死回生之术,叫人目眩神迷。薛雪一生勤于著述,他编写的《医经原旨》,发煌古义,融会新知。《湿热论》则被视作叶天士《温热论》的姐妹篇,是温病学派医家的必读书。
说到吴门医派,就不能不说吴门药业,苏州名医荟萃,药业自然也就兴盛发达,历久不衰。苏州古城西部,太湖岸边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自古盛产药材。在这里,古老而传统的制药方式,仍然被人们一代代沿用,它们带着浓重的时光印记。
中药讲究的是道地药材。有一种药叫吴茱萸。《本草纲目》记载,茱萸南北都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这是对吴地茱萸的盛赞。这个吴茱萸,在七八月份就开花了,到十月份结果采集。它在春秋期间开始用,有祛湿、去吐、去痛、驱寒等功能。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是指“山茱萸”(山东产的茱萸)。苏州产的茱萸较之更名贵。
据调查,吴地药材有近一千种,其中以苏州出产为佳的,除了吴茱萸,还有苏薄荷、绿梅花、佩兰、珍珠,乃至蜈蚣等,在中医眼中,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甲,都可入药,中医将它们配伍修和,就像排兵布阵,然后一剂投下,又似神兵天降,驱邪逐魔。从宋代开始,苏州城里出现了官营药局和私营药铺争胜的局面。
参考史书记载,苏州的学士街,那时叫药市街,是集中买卖药材的地方,马医科巷名的得来,是因为这里曾住过一个姓马的名医,官办的济民药局也开设在这里。
从宋代飘来的草药香味,到元代时变得越发浓郁,而引人关注。马可波罗在写到他的苏州见闻时,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描述苏州的医药,他说,苏州城外附近的山上,大黄长得茁壮喜人,苏州城里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
到了明清时期,中药铺遍及大街小巷。苏州现存的名药店代表——雷允上、宁远堂、沐泰山、童葆春等,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吴中名医雷大升创立,它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馀堂齐名,并称国内三大国药店。雷允上的六神丸是国宝级中成药代表作,被誉为中药抗生素。它的工艺非常复杂,处方非常独到,一千粒重是一钱,因为每顿服用十粒,一粒是0003125克,所以十粒才003125克,所以它是现在所有中成药当中服用剂量最小的。
家传的(年代很久远了,估计已有二百余年,抄写之人可能是曾祖似兰公的师祖陆又亭?)的手抄医书上发现有一个红印章,仔细辨认,有四个篆字:诵芬弟子。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雷允上诵芬堂?有点小激动,不,还有点震惊呢!
再接着说雷允上的六神丸,它创制于1864年,十多年后,美国监理会会督、博习医院创始人蓝华德和柏乐文创办了苏州博习医院,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伯乐文甚至被苏州人称为神仙,面对冲击,吴门医派开始寻求突围,于是出现了中西汇通派。
鄙人的外曾祖兰升公就属于中西汇通派,在宣统年间,他率先加入中西医研究会,考究西医学,立志于中西医汇通。兰升公察诊时,以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灵活运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医学的理论及诊疗手段,予以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其诊治效果往往加倍,因此在兰玉堂医馆门前车水马龙,四方求疗者踵至,兰生公宅心仁厚,信谊接物,不以贫富而异其用,为缙绅大夫所推许,人皆敬重之。时年,兰生公德高望重,被推选为吴江县中医公会第五分事务所总监。
这个汇通派的出现,实际上的表明就是吴门医派那种开放的态度,那是一种兼容并蓄、开放的态度,它对整个吴门医派或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西药的参与以后,抗菌素(药)的产生,好像在发热病、传染病这些地方,中医的优势显不出来了,但是到了现在,近年,包括2003年的非典,西医西药的治疗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医有别于西医寻找病原、直接对抗的方式,中医的特点在于着眼于人,辨证论治,在面对未知传染性疾病时,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具强烈传染性,从中医学上看,属温病范畴。由于传染病大多具有温热性质,中医学又称之为温疫。我国对传染病的认识始于先秦,成长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并创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SARS这场灾难,政府后来组织了全国的老中医协作攻关,就是发挥了温病学说的优势,后来把非典很快地控制了。
中医介入,中西医联手,相信能为人类最终战胜今后的未知疾病做出应有贡献。
时光荏苒,百年已逝,回望历史,中医药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之路。可喜的是,如今在苏州,吴门医派仍然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冬至开始,苏州市民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赖于东西方医药科学的融合。
2017年新春,苏州电视台开播了苏州人翘首以盼的《苏州史记》,好评如潮。其中的一集《天下吴医》,笔者更是饶有兴趣地观看几遍,感慨而欣然记下剧中相关文字,并穿插本人家族珍藏至今的医学手抄、札记等若干,还给予它们一些解释说明,于是组成了这篇文章——《吴中医学甲天下》,愿各位有缘者飨读,指出不足之处,再好增补内容,使该文更加图文并茂,不胜感激!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
本文2023-11-03 17:06: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