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高质量,有意义的纪录片推荐?
《河西走廊》 ,无论从画面、服装、表演、配乐或任何一个角度看,《河西走廊》都要高出其他所有历史纪录片一个档次。《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以每集50分钟、总共十集为一系列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由汉代到直至今天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对 武术 运动越来越喜欢,各地的武术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武术运动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现代竞技运动中它的特点也越发突出和明显,成为新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国时的武林和《一代宗师》的异同。欢迎阅读!
民国时的武林和《一代宗师》的异同
历时几载,王家卫终于以一部《一代宗师》表达了他对民国武林的敬意。影片《东邪西毒》曾给王家卫带来过许多赞誉,但那毕竟还是一部武侠片,叙事重点也并未落在中华武术的传承上。这一次,他用了七年时间,最初是想搞一部“叶问传”,通过 拜访 各路宗师,他的创作思路不再局限于叶问的“咏春”一门,而是由“一条街”扩展成了“一个时代”,并从“精武会”、“中华武士会”,到“中央国术馆”、“两广国术馆”,一路探访下来,将“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设置为 故事 背景,由此确立了影片“南北武林、四大拳派”的基本格局:即以咏春、太极、八卦、形意为基本脉络,构建起民国武林的全貌。 影片的时间跨度,从民国初年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绵延半个多世纪;地域的空间跨度则纵贯东北、平津、上海、江浙、广东、香港乃至台湾、澳门,遍及中华大地南北武林。在这里,王家卫用影像建构起一个他想像中的民国武林,门派纷争、高手齐聚、爱恨情仇……
民国政府的国术运动
不过,王家卫影片中所描述的民国武林,尽管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但与真实情况相比仍有很大区别。有些人和事,以讹传讹,往往在今天的观众中造成许多对于中华武术和民国武林的误解。
自晚清以来,梁启超、孙中山等一批先觉人物一直竭力鼓吹强健国民的身体和精神,梁氏更一再强调人格培养须“知仁勇”三者并举。他作《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追寻中国的武士道精神,就是针对中国国民积贫积弱的现状。那时的西方人和日本人,是不大看得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歧视中国人,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所以,他们多主张“文明其精神,不可不野蛮其体魄”,并把这看作是“保种族强国家”的一件大事。民国初年,蒋百里担任保定军校校长期间,也在军校学生中大力倡导“好大勇无好小勇”,急公好义,为国赴难的精神,并向每个学生赠送《中国之武士道》这本书,还在每本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民国建立,激发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为拯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们都把习武作为强身强种、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而以西北军代总司令张之江为突出代表,1928年,他曾主持了向 教育 部申请成立国术研究馆一事,然而,教育部以中国武术不属于教育系统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五四”运动之后的社会氛围,知识精英往往推崇西洋 文化 ,对 传统文化 ,如中医、戏曲、武术等,则认为是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淘汰。因而,教育部对张之江等人的申请作出诸多刁难、不予批准。在无可奈何下,张之江找到时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的李烈钧协助。李烈钧和张之江是护国战争云南起义的老朋友,有着深厚的友谊,李烈钧当即表示,既然教育部不承认,那么,就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好了,经费就从国库开支。在李烈钧、邵力子、钮永建等人的游说之下,最后终于得到蒋介石的同意。1928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公报第41期刊载了第174号公文批准备案,成立国术研究馆,张之江出任第一任馆长,精通武当剑和内家拳术的李景林担任副馆长。建馆之初,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王子平和高振东分别任命为门长。6月,国术研究馆正式易名为中央国术馆,它是中华民国时期主管国术的中央行政机构。1929年2月,国民政府通令各级行政机构,都要设立国术馆。
当时颁布的《国术馆组织大纲》中规定:“省、市国术馆正馆长,应推各省、市政府主席、市长兼任,或由省、市政府及董事会推荐资望相当者充之。”各级国术馆、社的负责人由当地政府首脑人物担任,保证了各地政府对各级国术馆的拨款,也促进了各地国术馆的组建。截至1933年的统计,当时已有二十五个省、市建起了国术馆,县及县以下国术馆(社)的数量尤多,仅青岛一市,就设有国术训练所八十三处。各地国术馆、社的建立,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国术馆系统。
而《一代宗师》中提到的中华武士会则成立得比较早,它曾是同盟会的外围团体,是河北沧县武术名家马凤图与形意拳名家叶云表,接受同盟会燕京支部之命,于1910年在天津筹划创建的。1911年,他们在天津三条石自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筹备大会,选出叶云表为会长,马凤图任副会长兼总教习,为号召武林同道加入,特别邀请李存义主持教务,任教务主任。他是形意拳的名家,兼从董海川学习八卦掌,与程廷华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在中央国术馆的倡导下,古老的中华武术被纳入现代教育范畴,促使武术在价值观、运动锻炼思想、教习、表演以及竞赛方式上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演进。张之江还向当时的国民政府申请并获准把“武术”改为“国术”。武术从一门普通的技击术上升到国术的高度,使武术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此外,中央国术馆在大力提倡恢复发展国术的同时,还主张“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并提出“国术救国”的思想。
这样一来,武术在民国时期便大为盛行起来,一些武术家抗击西方列强的传奇故事也就不胫而走,深入民间,在民族危亡之际起到了振奋民心、鼓舞民族士气的作用。影片中所提到的“五虎下江南”、“北拳南传”,都是中央国术馆组织的武术盛事。
1928年,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济深响应中央国术馆的号召,到南京邀请第一届国术国考中得奖的武术师万籁声、李先五来广州,筹建两广国术馆,目的是要普及武术,增强民众体质,训练军队。次年三月,两广国术馆成立,馆长万籁声,教务主任李先五,并先后聘请北方武术家傅振嵩、顾汝章、王少周以及南方武术家林耀桂、林荫堂、张礼泉、黄啸侠等任教官。其中万籁声、李先五、傅振嵩、顾汝章、王少周五人南下广东,遂被广东武术界称为“五虎下江南”。
两广国术馆很快发展到20个班500余学员,但两个月后却因政坛变动而解散。尽管如此,北拳南传的种子已在南粤大地扎根。两广国术馆解散后,广州热心武术的人士挽留顾汝章等北派名师,于6月在广州成立国术社,原两广国术馆大部分学员及机关团体的特别班学员300余人参加了国术社的活动。此后,广州武术组织渐多,武馆林立,武术不但流行于工人、农民中,公务人员、商界人士参加的也很多。
中华武术的高峰在明清
民国武术活动虽说开展得相当广泛,但和明清武术的高度发展相比,显然已经有了强弩之末的意味。过去曾流传着关于明清禁武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未有过禁武一说。即使是在义和团时期,朝廷的说法也仅仅是“禁教不禁武”。不过,在明清,兵器是被禁止的,民间不能私藏兵器,更不能私带兵器上街,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以技击为特征的武术才得以广泛流传,一直没有中断过。
据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介绍,中国武术在明清两代得到了集大成的高度发展。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等领导抗倭战争的几位主要***,都非常重视对士兵进行武术技击训练,培养体格健壮,武艺精强的军人。戚继光曾向俞大猷学过棍法,向唐顺之学过枪法,汲取民间十六家拳法之精华,创出《拳经》三十二式,收入《纪效新书》之中。他对中国武术的 总结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种锐意进取,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勇于大胆创新的精神,对后世继承、研究、开发、整理武术的技击、套路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 创始人之一的陈王庭就曾受到戚继光很大影响,他也是行伍出身,据说,他在编创太极拳套路时,就从《拳经》三十二式中吸收了二十九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而以张三丰和陈王庭创拳说争论最大。历史上有关张三丰的 传说 非常之多,但争议也大,众人多称其为太极拳鼻祖,但尚未有信史证明。陈王庭创拳说一度成为权威的说法,主要在于武术考证家唐豪对陈家沟进行的实地考察,他所依据的正是《陈氏拳械谱》中陈王庭的遗词:“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往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不过,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反对他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证据,如有人认为:“闷来时造拳”的“造”,并非创造之造,而是造访之造,至于造访了什么人,却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现在掌握的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并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其代表人物便是陈王庭和蒋发。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其他拳种,譬如形意拳、八卦掌等,如果考察其源头,也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无从考证。这是因为,武术家往往不谙文字,而士大夫又很少愿意为武术家作传,所以,他们的 事迹 只能在民间流传,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却很少。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能为武术家王征南作《墓志铭》,应该说是个例外,恐怕与其子黄百家曾经师从王征南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各种研究表明,多数拳种都是在明清时期发展完善起来的。
形意拳尊岳武穆(岳飞)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的姬际可。据说姬际可于终南山得到岳武穆拳谱,精通六合枪法,后来,他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创出此拳。姬际可的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传承系统,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现代盛行的形意拳,则定型于河北深州的李洛能。他到山西,学习戴氏心意拳,并从中发展出现代的形意拳。其门徒众多,主要分成山西、河北两个系统。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都得到了广泛传播,王家卫影片中提到的八卦掌,其来源由于资料缺乏也已无从考证,一般都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至于影片所讲述的宫家,据编剧徐皓峰介绍:“八卦掌里,专有宫家一门,是八卦掌中尹式八卦的一支。但影片中的宫家并没有采用这一支的实事,而是借用了中华武士会的一些 典故 ,比如奉独行道的不是宫家,恰恰是影片中宫老爷子所说"我接了大师兄李存义的班"的李存义。”
他这里所说的“宫家”,应该是指董海川大弟子尹福的徒弟宫宝田,山东乳山县人。而他所说的“尹式”,则是指尹福传下来的一支。据八卦掌门内人士介绍,八卦掌从来没有人独立门户,即使是程廷华、尹福在世时,也只称为“支”,譬如程廷华被称为“南城支”,尹福被称为“东城支”。现在这种“式”的叫法,据说是从太极拳那里学来的。
影片上映之前,曾公布了一部记述影片拍摄过程的纪录片,片中梁朝伟、章子怡、张震等几位主演一直在苦练武功,而陪同章子怡练武的著名武打演员葛春燕,所练便是程式八卦掌。章子怡在影片中的招式、架势,也都是程式八卦掌的动作。所以,将影片原型说成是尹式八卦传人宫宝田,显得有点儿张冠李戴。
董海川的传人众多,据万安公墓《董海川墓志铭》所载有六十九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步云、刘宝真、梁振蒲、刘鳯春、司元功等。由于他的弟子多为带艺投师,所以传承下来,各支系的区别很大。其中流传较广的当属程廷华一支。
程廷华自幼 爱好 武术,精通 摔跤 ,因生计入京为学徒,后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四条开了一家眼镜铺,绰号“眼镜程”。当时,董海川在肃王府当差,以武艺闻名北京,在尹福的引荐下,程廷华上门挑战,大败,心悦诚服地求其收他为弟子。尹福早先习罗汉拳、弹腿,后拜董海川为师。这些徒弟原来的武功就很好,再把自己原有的武功和八卦掌结合,让八卦掌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据说,尹福艺成之后,曾任崇外税务司巡检、善扑营教习,后经满人佛音尼布(汉名叶潜)举荐,供职皇宫,担任侍卫,宫女、太监皆称其为老师。传说他曾担任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但缺少直接证据,有待考证。因为他身形瘦长,外表斯文,而有“瘦尹”的绰号。他身处皇宫之中,行事低调,弟子多为皇宫侍卫,他也负责教导许多皇族成员武功。清室退位后,尹福也隐居民间,故此尹式八卦传世不多。其师弟程廷华,与京城内外的江湖人士来往密切,天津形意拳名家李存义与他交情甚好,门徒遍满北京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一日,程廷华途经东单牌楼时,见德军巡逻队十几个德国兵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德军一拥而上,把程廷华围在中央,上前便打。程廷华三招两式,把十几个德国兵打翻在地,扬长而去。回到眼镜店不久,德军便在汉奸的带领下追至家中,他躲避不及,被德军乱枪击中,终年五十二岁。从此,程廷华的事迹不胫而走,程式八卦掌更是名冠京师。
影片《一代宗师》中的宫羽田曾有“太极、形意、八卦三家合一家”的民国武林说法,倒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1894年,程廷华就与形意拳家刘伟祥、耿继书和太极拳家刘德宽等在北京共议此事,希望能“合太极、八卦、形意三门为一家,从此时起,这三门拳术,即不分地域的界限。练此拳者,也可兼练他种拳术,并且可以互相授受”。
曾随程廷华研习过八卦掌的著名武术家孙禄堂为“三家合一”做出过极大贡献。
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魁元,复从郭云深。后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掌,多有心得。程廷华称赞道:“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之。弟生有宿慧始能达此。”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也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的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他曾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流传于世。
此后,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姜容樵先生也曾撰文阐述过太极、形意、八卦三家拳术的关联性,但民间还是习惯将太极、形意、八卦称为中国三大内家拳。然而,关于内家拳,在民间仍存在着误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内家拳”这个说法的是黄宗羲。他在所著《王征南墓志铭》中,第一次用到“内家拳”这个词:“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有人发现,我们今天所称为内家拳的太极、形意、八卦,似乎都不符合黄宗羲关于内家拳特点的描述。因此有人认为,内家拳指的是本土产生的武术,是相对于少林这种源于佛教的武术而言。太极、形意、八卦均源于道家,是土生土长的拳术,故称之为“内家”。
而《王征南墓志铭》中所说的“内家”,却专指浙东、宁波一带流传拳术,名为鹅头颈拳,也称作南兵拳。看来,现在人们所称“内家拳”,是被人们大而化之了。
拳术在热兵器时代的衰落
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影视作品,热衷于表现民国时期的武林神话,塑造无敌于天下的武林英雄,影片《一代宗师》只是一例。很多香港功夫片都喜欢在此用力,包括黄飞鸿、霍元甲、叶问在内的功夫大师,都寄托着国人无尽的心理期待和想像。就像武术在民国时期得到政府的重视而加以弘扬一样,影视作品所造就的民国武林的“辉煌”,主要还是满足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的需要,长期处于心理弱势的民族,似乎特别需要在荧屏上把他的敌人打个落花流水。
事实上,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自然伴随着冷兵器的没落,武术不能也不必再承担战场上较量的使命,它在这方面的使命已经完成,剩下的只是习武健身的功能。记得冯骥才在小说《神鞭》中曾让主人公说过,你出手再快,还能比枪子儿快吗被称为“神鞭”的那条大辫子,最后也是被枪子儿打断的。这里已经预示了拳术、功夫在新时代的处境和命运。很显然,当下无论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片,都喜欢对武术、侠客做各种幻想,其实只是百余年来以“国术救国”的自我安慰罢了。这些并不能改变武术的真实命运,“刀枪不入”终将在面对“洋枪洋炮”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并非所有写到武术家的作品都是这种意*式的创作。老舍先生的《断魂枪》,可能是最早对武术家生存困境进行 反思 的作品。他的这篇小说表达了民国时期一代武术家孤独与没落的情怀。上世纪八十年代,冯骥才也以一篇《神鞭》,传承了老舍作品中对武艺的恋恋不舍和无可奈何。老舍笔下的沙子龙曾拥有威震西北的“五虎断魂枪”绝技,有“神枪沙子龙”的英名,有过辉煌的走镖事业,但这些作为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侵入而成为过去,成为他的向往和回忆:“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这个时代“走镖已没有饭吃”,于是,沙子龙只得顺应潮流,将镖局改成客栈,白天也不练武,但其内心深处却仍视武艺为最爱,常在夜间关好小院门,独自拿起枪来熟习、欣赏、叹息,并固守绝技不传,用精神自慰来与时代较劲,以平衡内心对往昔的留恋和现实的失落。
武术:精神稻草 阿Q美梦
《一代宗师》是近年来很有些争议的功夫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与中国人常看的功夫片有不小的差异。《一代宗师》首先不像《卧虎藏龙》,那是一部用视觉与美学来美化中国武术的**。另外,《一代宗师》也不像《叶问》,那是能让中国人血脉贲张的**。因为,在这类**中,中国观众能获得一种满足,那就是猛揍外国人,欧美人可以,日本人最好。
《卧虎藏龙》与《叶问》代表着两种中国人的心态,这两种心态都是夸大中国武术的效能,其本质则是鲁迅所指的阿Q精神。
《卧虎藏龙》是一种文化与美学上的美化。一直以来,我们事事皆要上升到文化层面。而在这种包装中,有许多攀附成分的,攀附之外就是人为地神秘化。一直以来,武林也好,武术也罢,大多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直是神秘兮兮的,这种神秘最后变成了荒谬。在此类作品中,武功秘笈、致命神功被吹捧的玄而又玄,连起码的科学原理都不尊重。
在《一代宗师》中,叶问谈及咏春就三个要诀,一切在于熟练的应用。叶问的徒弟李小龙也是如此。李小龙之所以以几部功夫**风靡全球,就是因为他摒弃了飞檐走壁、神功秘笈的传统套路。李小龙的武术观念比叶问还简单,那就是更快的攻击与更快的截击。
而在大众眼中,叶问与李小龙的实用主义,显然有损于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无所不能,这也大大降低了中国武术的文化素养、人文情怀。
事实上,当人们真的要将武术变成一种竞技时,一切问题都来了。央视的《武林大会》,拍拳师表演套路时,潇洒异常,但一旦交手却成了抡王八拳,一点风范美感都没有。过去,武术是舞蹈表演,现在真打了,又没有了观赏性,武术一下被自己打回原形。
《叶问》则代表着中国人的另一种臆想,那就是中国人再落后,再失败,但在武术上是不会失败的。武术代表着爱国主义,代表着民族主义,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底线。
从《霍元甲》到《叶问》,痛击外国人都是最能令观众兴奋的。在这一过程中,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一种仇恨的释放以及对下一场痛击的渴望。
但是,武术在任何大时代中都不曾改变过历史进程。对武术最大的一次信任是义和团运动,神功附体,刀枪不入的结果是中国蒙受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耻辱。但是,这一余脉一直流传至今。
在近代**中,凡涉及中外战争,拼刺刀或抡大刀都是标准的高潮部分。但实际上,战争越现代,拼刺刀的机会就越少。枪炮本就是因为它具有更强的威力才被军队所采用。放着优势的枪炮不用,偏要拼刺刀,到底是敌人弱智,还是编剧们脑残呢。其实,编剧一点也不脑残,之所以自欺欺人,是因为观众有这种观赏需求罢了,科学与真实远不如精神胜利法更有市场。
事实上,武术真的是中国人的长项吗从历史上看,中国人,主要是汉民族一向体质不佳。中国历史中,很大一部分历史就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与战争,除少部分汉族王朝取胜外,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更强悍,更有尚武习气。汉民族最不争气的是明朝,满族全部人口加起也不过60万人口,但最终征服了上亿人口的大明。除了后世文人的武侠小说在渲染,各种抗清武林英雄之外,当时的武术乃至武林并没有什么能影响历史。
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至少在这方面是清醒的,武术与武林回归到它的基本点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叶问只是无为、无能地生活,最后还饿死了两个女儿。在一个大时代中,叶问也就是一个个体人物,痛打日本大佐的故事根本就不存在。在《一代宗师》中,武术也没那么有威力,马三之所以能打死师父,根本一点就是他更少壮,就像之前一场打斗中所说“拳怕少壮”。而赵本山饰演的大师兄煮了20年粥,除了参悟了人生,也并没有创造出什么一击制胜的所谓神功。宫二的复仇更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复仇,也并不是爱国觉悟。而在《一代宗师》中,武术家更多聚会于青楼,也暗示武术家与戏子其实大体地位相当,武术也就是一种玩意儿或是技能。叶问沦落香港之后,教拳成了他糊口的唯一选择。如果不是之后他有一个徒弟李小龙成为全球功夫明星,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叶问又凭什么成为一代宗师呢
王家卫的**一向表现人的不如意,人的疏离与隔膜。所以,《一代宗师》显然不是一部美化武术与武术家的**,这也决定了不少人在看这部**时总感到不太兴奋。
不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对于国人而言都是一种软性毒品,其功效就是忘却现实。武术与功夫成了一种美梦,距真实越远越好,我们太过沉醉于梦中,习惯成了自然,梦渐渐地成为真实的价值观。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多少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它让现实照进梦里。但 经验 告诉我们,国人是不会从习惯的梦中醒来。
王家卫十年磨一剑的《一代宗师》到底有多好?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服。
今天下午看手机视频,碰巧有一段叶问和一线天的打斗场面,我就点开看了一遍,然后链接的好几个视频,欲罢不能,我又连续看了好几个。《一代宗师》这部**以前还是看过的,现在再看,竟然越看越有味儿。到底哪里好,咱们来分析分析。虽不是专业影评人,谈谈个人感受,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台词逼格高
相比那些因为一句台词就红了很多年的**来说,这部戏里的精彩台词太多了。
“拳分南北,国有南北吗?”宫羽田金盆洗手,在跟叶问“搭手”时,开场白里讲到往事时,一位昔日的大侠叶云表说的话。
“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是不是很有境界,这都不是普通人能说出来的台词。
“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
“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不要打听我的消息,没有消息就是消息。”
“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儿,我们见的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叶先生,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这扣子你拿回去,咱们要见什么,不见什么,以后再慢慢说。叶先生,十年前的大年夜,你知道我在哪儿吗”
“当年要真硬着性子把戏学下去,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儿。千回百转,亦悲亦喜。唱腻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着。那时候,你在台下,我唱你看。想想那样的相遇,也怪有意思的。”
“风流本就是个梦。有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远比说得好听。”
这些大部分是宫二**的台词,不乏侠气,也不乏柔情,但是很隐忍,引而不发,反而更有一种张力。
宫羽田金盆洗手和叶问“搭手”,有一段话讲到和昔日高手叶云表切磋,自己输在了“想法”上,慷慨激昂,自有一股英雄气概。讲到“金楼”,既是一个“销金窟”,又是一块“英雄地”,讲到这些江湖好汉出没“金楼”,风尘之中,必出性情中人。他还有一句台词印象最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后来宫羽田和叶问"搭手","文比"又"武比”,“掰饼”那一段台词也是暗藏机锋,精彩无比。
二、打斗场面精彩激烈
这部戏,王家卫拍了那么久,其中有很多时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拜访了所有能找到的武林高手,跟他们学习求教,有一部纪录片,专门讲这个事的。
戏里所有的打斗场面,无特技,无替身,全是真功夫,这是章子怡拍的最苦的一场**,章子怡说她几乎每天都在哭。可惜最后都没有赢来王家卫一个拥抱,这也是章子怡拍的最好的片子之一,比玉娇龙要丰满深刻的多。
影片的开头,先声夺人,上来就是一场激烈打斗,叶问迎战南方各路拳师,在一个巷子里,下着大雨,各路江湖豪客“群殴”叶问一人。这一场算是南方拳师对叶问的试探,也算是一个肯定。打斗场面混乱,但是一拳一脚交代的清清楚楚,法度谨严,极其震撼。
八极拳的一线天号称“千金难买一声响”,和叶问有一场对决。筷子对剃刀,很快决胜负,功夫乃纤毫之争,瞬间结束,但是改变了一线天的想法,八极拳由此传入香港。
宫二对马三,叶问在“金楼”与各路豪杰试手,宫二对叶问一战,精彩绝伦,又各安其妙,百看不厌。
三、人物刻画精准
戏中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鲜明耀眼,不是主角的也一样惊艳,比如一线天。宫羽田的老练睿智,宫二的倔强刚烈,叶问的含蓄沉稳。马三则锋芒外露,刚愎自用,最懂他的应该是他师父,曾经两次点化他。第一次,问他,刀为什么要有刀鞘。就是让他学会藏,不能太露;第二次问他,老猿挂印的关隘是什么?是回头,实是希望他能迷途知返。但是马三不懂,最后投靠了日本人,身败名裂。
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随随便便拿出来一段戏,都很出彩。
据说全球不拍烂片的导演也就是那么几个人,李安肯定算是一个,如果全世界的导演都拍了烂片,我觉得李安也不会,没办法,感觉他的逼格就是高。
《一代宗师》和《卧虎藏龙》相比,无论是打斗场面还是文化内涵,精彩程度要远远超出后者,若和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相比,《大话》最早拍出来之后,有人评价这就是垃圾片,其实并不过分。之所以后来会火起来,也是借了网络庸俗文化的快速发展,借助几句比较煽情的台词,又赶巧了在这个时代,所以火了一把。逼格不同,影响也不可同日而语,从文艺的角度来说,简直判若云泥。
好的**,不光是一个好的故事,它还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当我们走出**院的时候,你觉得想大哭一场,或者觉得自己重新活过了一回,而不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好笑。观众受到震撼的同时,有一种积极的精神在心里滋生、成长,这就是好片和烂片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玉娇龙》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武侠故事而已,虽然也有侠义精神在里面,但仍然只是局限于江湖恩怨,算是通俗的武侠故事;《大话西游》不过就是好玩而已,所谓的无厘头,也不过就是玩闹儿,再有人吹捧,也登不了大雅之堂。《一代宗师》则不是一个简单的江湖侠义故事,王家卫给它来了个升华,它讲了很多关于武术和武术之外的一些至深的道理。看这部**要仔细的品味。周星驰的格局和王家卫永远也不是一个层面,文化不同,有人说过,演员拼到最后,也不过是拼的文化和修养,导演也是一样。
一部拍了十年的王家卫**,你看上十遍,一点都不过分!
假期B站上值得N刷的宝藏纪录片
《国家宝藏》
评分:98
每集节目以一个博物馆(院)为主题,亮相三件文物,每个文物绑定与之气质相符的明星,由他以情景剧的形式娓娓道来文物传奇的前世,并邀请了研究人员讲述大国重器们的今生。墙裂推荐!
《如果国宝会说话》
评分:99
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每一季的文案都是满分作文!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敦煌》
评分:987
这是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纪录了敦煌地区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
对敦煌这个神秘地方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
《大明宫》
评分:98
大明宫作为人类建筑史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是大唐的权力中心。该片讲述了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全过程。看这部纪录片,仿佛真的置身于繁华大唐,看着它一步步走向巅峰,再无可奈何地衰亡死去,才对盛唐文人诗句中的悲痛领略一二。
《河西走廊》
评分:99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一带一路的提出,该片以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汉代至今,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西部的历史,以及它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历史那些事》
评分:97
它是一部实验性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每一集由传统和创意两部分组成。传统部分着重于展示来自正史和古籍中的历史,创意部分则用真人秀、脱口秀、侦探剧、热门综艺、广告等形式,让历史充满脑洞!
《人生七年》
评分:96
这是个系列纪录片,导演采访了十四个七岁的小孩,每七年重新采访一次,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倾听他们的梦想,对比现实的残酷,作者花了近50年,去跟踪她们,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
《守护解放西》
评分:88
以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人物核心,深度展示大都市核心商圈城市警察的日常工作。从片中了解民警的日常工作,从各类案件中品味人生百态。看完这部纪录片,真正让人感受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舌尖上的中国》
评分:94
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一个关于美食却不仅是美食的节目,真正让你“舔屏”,美食爱好者必看!
《寻味顺德》
评分:95
从美食出发,讲述顺德人的故事。介绍了顺德人在美食之上和美食之外的功夫,在无数顺德传奇背后蕴含着顺德人的工匠精神。通过这里的人们对期待一顿普通家常饭菜的态度,看到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
《美丽中国》
评分:96
美丽中国从中国的标志长城开始,到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极寒的珠穆朗玛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中国第一大内陆河长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从片中感受中国的美丽。
《航拍中国》
评分:95
使用无人机、载人机和轨道卫星进行多层次影像呈现,使用VR摄像机在平面影像上进行特效呈现,并采用“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等手法,展示中国大美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带你一起俯瞰中国之美。
《超级工程》
评分:98
俗话说,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超级工程》就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为大家揭示推动这个国家运转的庞大系统工程。记录中国大型的桥、路、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非常中国》
评分:95
总共共八集,涉及制造业、通信、农业等多个领域,从真实的人、事、物出发,有「征服」非洲的传音手机销售代表,有制造西洋乐器的萨克斯村,有努力酿出中国最好葡萄酒的祖孙三代……每集10分钟左右,非常适合碎片时间观看。
有意义的纪录片有:绿色星球 、历史那些事 、人生第一次 、火线救援 。
《绿色星球》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wmry
《历史那些事》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1fc2
《人生第一次》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tmt5
《火线救援》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jt2m
第25集:王莽改制
这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它描绘了从西汉、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的700多年中13位帝王的形象,这其中包括割据政权的刘备和孙权,但有一朝代的帝王却被忽略和轻视,他就是新朝的皇帝王莽,建立于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新朝仅存14年,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然额,人们对新朝的忽视,并不是因为其享国日短,因为与新朝相比,秦朝也不过十五年,在历史上,虽然新朝显然无法和秦朝相提并论,新朝的皇帝王莽更是被后来的东汉史学家班固定性为篡汉的奸臣,这一观点几乎为后代所有的史学家所沿用,人们不愿意把这个时期称作新朝,而作为新莽。直到近两千年之后,人们才重新审视这位新朝皇帝,胡适等一些近代学者,开始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那么,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莽所建立的新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政权。
大名县老城位于现在河北省大名县的东部,公元前45年,王莽即出生于此,也许因为历史中定位王莽篡位的缘故,这里与其他帝王故里不同的是,它既没有这位帝王的祠堂,也没有塑像,只有在大名县的方志馆才能找到关于王莽的少量文字记载。里面收藏的这几年,有一两千本《大名县志》,在《大名县志》里面,记载了王莽的家族历史。王莽的出身非常煊赫,他所在的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族中之人多生活奢靡,意气骄横,只有王莽早年丧父,孤贫恭俭,拜当时名儒沛郡陈参学习《礼经》,如同一位普通的儒生,在当时王莽良好的品行受到很多人的赞誉,这为他出人头地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将军王凤是王莽的伯父,当他生病时,王莽精心护理,几个月不解衣袋,以至于蓬头垢面,令王凤深为感动,王凤是当朝的重臣,临终前特地为皇帝推荐了王莽。
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就是服务皇帝左右,传达诏命的官员,历史上对王莽做黄门侍郎并没有太多的记载。
但是,这段时间对王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他任职期间,认识了同朝为官在天禄阁校理图书的刘歆,刘歆自小跟随父亲刘向整理校勘皇家藏书,接触到大量新发现的用秦以前古文字书写、没有立于官学的经本,他深深感受到这些经本好恶与圣人同,能纠正已逐渐僵化、神化的今文经学的弊端,这些书就是古文经。在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是得到朝廷认可、并且得立学官的经学流派,古文经学则是传承脉络不清晰,经本或藏于秘府或流行民间、未得立学官的经学流派。到西汉后期,一些学者开始反对今文经学垄断官学,认为今文经学门派森严,压制和排斥其它学派,正蜕化为既得利益者的工具。不仅如此,今文经学,还肆意地曲解经书的含义,使其成为现实政治的附庸,导致人心的混乱。当今文经学越来越陈腐、保守时,在野的古文经学则展现了勃勃的生机,正是在这个时期,也正是古文和今文将王莽和刘歆紧密联系在一起。
孙晓: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和刘歆,恰恰这两个人在这方面找到了契合点,两个人的年龄也差不多,爱好也差不多,对社会治理的这种理念和寻找社会治理方法的这种途径也是一致的,所以说两个人就是,开始从古文经学中去想寻找一些新的社会治理的办法。
王莽、刘歆是古文经学的坚定支持者,这两位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对西汉末年混乱的社会秩序、残破的国家制度极度失望了,厌恶今文经学对政治的妥协。于是,步调一致地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开始规划理想的政治蓝图,刘歆是设计师,王莽将成为实践者。
孙晓:刘歆可以说是王莽的一个理论家,他对经学的这种整理,特别是古文经学这些理论的书籍和一些理论的整理,刘歆做得非常多。而王莽是这种新的这种古文经学理论的一个实践者,他是个政治家,他是一个理论家和一个政治家的一种结合。
王莽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由于贤能谦恭,其地位和声誉都在飞速提高,他的叔父王商上书愿意把自己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此举得到朝野的广泛支持。王莽累迁至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即便地位再高,王莽一如既往地礼贤下士,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自己车马衣服去接济穷人,不管在民间还是在朝廷都深受爱戴。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此时王莽,既是外朝的首领,又成为学界的领袖,他与刘歆一起开始力促古文经学成为官学,这将会促成整个社会秩序的重大变革。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丁、傅两家外戚掌权,王氏家族受到沉重打击,王莽因此被免职,避居新都(今河南新野),杜门自守。此时,刘歆也受到了传统势力的顽固抵抗,大司空师丹等人诋毁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由于王莽已被免职,刘歆失去了最有力的同盟,几乎被诛杀,不得已,刘歆离开京城,几年后因病免去官职。
孙晓:西汉末年以后,今文经学被少部分人所垄断,他们掌握了这种官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没有进入这个集团,没有取得这种经义解释合法性的这些知识份子,他就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就像刘歆这样的人,他虽然是皇家档案图书的管理者,他也很难进入这种经学政治集团的核心。
王莽虽然免职归家,但没有离开人们的视野,他仍是新都侯,一件事情的发生使王莽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一天,王莽的次子杀了一个奴婢,这在当时的士大夫眼中并不是一件大事,因为在当时,奴婢的地位形同私人财产,可以被当做工具随意买卖。然而,王莽本人却较真了,他认为奴婢的生命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杀人就得偿命,因此,他硬是逼迫着自己的次子自杀,这件事使王莽在读书人中的声誉迅速提高,官员为王莽鸣冤上书的数以百计,希望他再次回归朝堂。
王启发:王莽的儿子杀了奴隶,然后他就是以命抵命,这个其实也还是表现出他的一种,我们所说的大义灭亲,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践行自己的一个道德方面的标准。
王莽不只是一个道德楷模,更重要的是,人们从王莽的行为中看到了重整河山、复兴社会的希望。西汉,从开国皇帝刘邦开始,经略国家,经过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励精图治和昭宣中兴之后,西汉王朝走向衰落,元、成、哀、平四个皇帝把昌盛的局面一步步糟蹋殆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外戚轮流执政,宦官也受宠弄权,贤臣多被罢黜,留在朝廷内多是贪官污吏。朝堂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地方官吏只要能结交上权臣,就能肆无忌惮,加重对百姓的搜刮盘剥。人口激增与灾害频发也在加剧社会矛盾,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的人口不过1300多万,到西汉平帝时,已达6000多万,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与关东某些地区每公里平均多达千人以上。在生产方式没有革新的时代,人口的急剧增长,同样的土地已不堪重负,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满足果腹之需。
孙晓:社会暴乱,流民增加,灾荒,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矛盾也非常突出,那传统的经文经学又拿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那些一些有为的知识分子,像刘歆、王莽就开始从一些别的经典中,比如说古文经学中,去寻找一些可支社会政治治理的一些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去找出一些社会治理的办法,也许就是在共同找一种新的理论支点和新的办法措施的这条路上,刘忻和王莽走到一起。
公元前2年,在众多官员的强烈呼吁下,王莽再次回到京城,一年后,汉哀帝病逝,王莽再次出任大司马,掌握了内政外交的实权,在他的建议下,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公元三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王莽执政的地位更加巩固,他认为,改变王朝意识形态的机会正在成熟,王莽迅速组建起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底,当然,王莽不会忘记志同道合的刘歆,将刘歆从地方调到中央,并特命为羲和,这个新造的官名,原来的意思就是传说的太阳神,这时变成典儒林史卜之官,刘歆成为当时意识形态与学术文化的最高***,一个大规模的古文经学宣传运动在全国掀起。王莽与刘歆同心协力,以网罗遗失,兼而存之为名,将《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立于官学,成为国家正统学说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长期饱受压制的许多儒生将有机会进入国家的正规编制,实现他们的抱负。
后来,王莽又增立《乐经》,并且将《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每一经的博士增为五名六经共30名,每一经博士领弟子360人,共有弟子10800人。此外,又广召通晓各种学问者数千人来到京城,王莽要得天下英才,使古文经学昌明于天下。为此王,莽在长安建造一万套住宅,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在王莽的感召下,儒生和百信纷纷投入义务劳动,经过10万人的奋力突击,一万套住宅竟然在20天就全部完工,不仅如此,王莽的恩惠,也播及更多的普通百姓,他在长安城中建造五个里,有住宅二百区,让流民居住。此时的王莽希望建造一个能够造福于最大多数人的社会,王莽曾在上书中说,古时候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应将古制颁示天下,让臣民遵守,这其实就是王莽的终极理想,他要按照上古三代所遵行的唐虞之道建造一个国给民富而颂声作的小康社会。这种理想不止是让天下儒生为之倾倒,也几乎激励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
王启发:王莽和古文经学的关系,主要还是在提出用《周礼》的理论和制度来作为改制,建立了新莽政权的一个核心的这个理论依据和制度依据,也是一种,这个延续了西汉的经学政治的发展。
王莽复古《周礼》的一件大事,即是建明堂,立辟雍。明堂是周朝天子接见诸侯王公的场所,同时也是周礼的象征。在上海博物馆里收藏的一面王莽时期的铜像,它上面的文字印证了这段历史。
周亚:这是一面王莽时期的铜镜,这面铜镜它的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镜的内圈有一周的铭文,这个铭文最主要的几句话就是新兴辟雍,建明堂,他当时是实行了一种复古的政策,他就是要恢复《周礼》上的制度,那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建辟雍、明堂,这几句话和我们文献上记载王莽复古政策当中,建辟雍的这个记录是相吻合的。
公元5年正月,诸王侯、宗室子弟上千人在新建的辟雍明堂举行祭祀大典,场面隆重而庄严,理想之光充斥在每一个人的内心,王莽正成为他们心中的圣贤。为此,900名公卿大臣请求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命之锡。也如此,改朝换代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孙晓:九锡是古代君王对这些诸侯王有特殊贡献者,它表示对你曾经做过的这种贡献一种嘉奖,凡是这个得到九锡的人,后来都成为了一个这个篡位者,王莽被加封了九锡,他最后取代了汉。
公元六年,汉平帝暴卒,年仅两岁的刘盈即位,太后命王莽暂代天子摄政,此时的王莽,虽为假皇帝(代理之意),但权势几乎等同于皇帝,这引起了以刘氏宗亲为主的反对势力的反叛,在顺利清除这些障碍之后,王莽也许进一步意识到自己成为皇帝的机会正在来临,即便自己不想篡位,但如果想要从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他就必须自己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于是,他更加紧锣密鼓地营造了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就是上天要将王朝授予王莽的氛围,它体现于各种祥瑞之中。在王莽摄政时,认识各种各样的福命祥瑞纷至沓来,朝野上下,人们以不同方式劝王莽称帝,改朝换代,在长安求学的梓潼人哀章干脆做了个铜龛,在龛里写上王莽是真天子,皇太后要顺应天命,还有将王莽的八位大臣和他胡编的人与自己的名字,共十一人一一写上,黄昏时分,哀章穿着黄衣,捧着龛去高祖庙交给值班的官员,王莽得知后,择日去高庙,将铜龛迎到未央宫前殿。
杜维明:王莽他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年轻人他是一个学术上的很有造诣,而且,对人他能够礼贤下士,有很大的亲和力,所以说不能完全是靠他的政治权术,事实上就靠他的人格魅力笼络了一大批人,不仅如此,接受他这个观念的儒生人数相当多,愿意让他改变,这个就是公众舆论,也是相当的强,就在这个情况下,他才能够用他自己的方式,用《周礼》的方式来建国。
这里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元九年1月15日,正在这里王莽接受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婴禅让后称帝,从假皇帝变成真皇帝,改国号为新。在中国的史书中,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王朝的更替,而是将王莽此举视为乱政篡位,然而也有人认为,王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登上皇位,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从此时起历时210多年的西汉王朝结束,王莽的时代正式开始。王莽代汉而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做皇帝的先河。
杜维明:他确实争取到了话语权,话语权的本身是力量,是权利,而这个话语权的权利也和当时政治发展有很密切的内在关系。
王启发:传统意义上来讲,认为他还是逼迫汉室的人,比如说那个孺子婴年龄小,然后把权力让给他了,那么从现在的史书里面看,确实没有看到刘氏政权里边有什么强力人物出现,来跟他争夺这个权力。
王莽在朝野得到最广泛的支持,用和平的方法接收政权,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一个叫新朝的新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在交替之际几乎没有太多流血。做了皇帝后,王莽雄心勃勃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他的理想,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据儒家的经义,尤其是根据《周礼》,讲很多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此外,他还根据古籍,更改了秩禄之号,按照传说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如果说政治上的改革都是形式上的改变,那么,王莽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则更加全面而深刻,但也面临更大的风险,为消除西汉末年普遍存在的土地兼并的弊病,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王田制,也就是恢复类似于周代的井田制度,将全国土地国有化,不允许自由买卖。王田制本意是良好的,抑制土地兼并是要使人数众多的国家赋役负担者编户农民有田可耕,重建被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所破坏的经济秩序。
孙晓:土地集中在这些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手里以后,大量的平民因为没有土地而流离失所,变成了流民,这个社会也不会很稳定,王莽他就采取了王田,他说所有的田都是国家的,所以说我就可以平均分配,你把这些大土地所有者的田拿过来,你不就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吗。
在推行王田的的同时,王莽又将奴婢改成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即改变奴婢与牛马同栏的地位,又抑制大量农民沦为奴婢,然而,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麻烦,最后结果是上下不得人心。
孙晓:废奴就是把奴婢从大土地所有者手中要给他解救出来,一方面就是想削弱这个大土地所有者这些集团的这种势力,第二个也使国家获得了更多的一些劳动力,也是因为政策做得不彻底。
五军六莞政策也开始全面实施,五均:即由政府统一物价,平衡市场供应,王莽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城市设立了五均官,来控制物价暴跌,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但由于缺乏官僚集团的支持,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贾来推行,这样,反而形成了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集团。六莞就是由国家直接接管六项重要的经济事业,既包括酒、盐、铁器由国家专营,有中央政府统一铸币,经营山上水中的资源,国家要收税,这项政策真正的结果是养肥了主管官员,国家财政没有增加收入,百姓却负担更重,至于正当的商人、手工业者在官营商业体制下已无立足之地了。
孙晓:想法是非常好的,包括五均六莞很多措施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在实践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这些具体的这种执行的官僚、这些阶层,他们政府要求的是一套,他另搞一套。
在王莽的家乡大名县,如今很多人收藏有王莽时期的些货币,这些货币种类繁多,只有真正的藏家才能分辨出它们当时的面值。
采访:这是王莽改制前用的五铢钱,这其它的还有大泉五十、兵钱、货泉,货泉比较多,剩这其他的是五铢也不少。
王莽频繁的改革币制,他即位后,前后共进行了四次币制的改革,变更发行了几十种货币,而且每次易币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代替质量较高的旧币,由于这些货币无信誉可言,所以在货币改革的期间,物价飞涨,经济混乱。
孙晓:就像王莽的别的政策一样,它是经常变化的,新的钱币来了以后,老板应还没有熟悉以后它就变了,所以说它带来的社会问题就更多。
理想与现实,动机与效果之间,正在出现巨大的鸿沟,王莽的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而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是西汉末年的难题,同样也是王莽必须面对的难题,为了管控阻力与不断暴涨的大量流民,王莽规定凡是无业的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组织强迫劳役,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这项政策同样是善意与富有理想的,然而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于是王莽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青海湖。在青海省海晏县文化图书西海郡博物馆里,保护着王莽时期一件重要的文物,西海郡虎符石柜,虎符石柜是放兵符的柜子,这是王莽西拓疆域,特派专员在青海湖畔设置一个庞大的石质信物。
李启录:王莽他雕凿了这个虎符石柜以后,表明了我的政权已经涉及到了我们西部草原。
西海郡虎符石柜是在海宴县县城约一公里处的西海郡遗址出土的,王莽根据古书有四海之说,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名义上如此,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制移民,解决西汉末年人口暴增对关中、关东地区带来的人口压力。任玉贵对西海郡的建立有详细的了解,谈到凑成四海的说法,认为不过是王莽托古改制的借口罢了。
任玉贵:当时王莽就想,在这个地方叫羌海,就是羌人住的地方,于是他就派审查的人来到这个地方把羌人贿赂一下,拿了很多金银财宝,羌人见了非常高兴,他们就跑到青海湖以西地方去了,把这个地方给了汉王朝,在这个地方建立西海郡。
西海郡古城遗址目前保存完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达四米,四个城门址保存完好,城内还隐约可以看出隆起的墙垣所构成的三个方形或长方形的小区。
任玉贵:这个工程相当浩大,除了主城以外,城里还有设施,它有太守府,还有西部都尉府,除了这些官府以外,还有一些兵营,还有筑城的民工,还有这些囚犯,当时那一块,我们想象是非常热闹的。
为了缓解国内愈来愈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还多次发动与四夷战争,其本意是通过外部的战争,增强国内的凝聚力,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中,这些战争不仅没有起到冻结国内社会矛盾的作用,反而因强征暴敛更加激化了国内矛盾。自然灾害同样加速着王莽失败的步伐,这是位于大名县的王莽堤,是为防止灾害而修筑的,实际上这是一条宽约40米,高约两米的堤基,犹如一条长龙纵横在大名县内,残断连绵20公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代金堤遗址,如今在堤上还能发现当年的汉砖。
桂士辉:它形成的原因,是当时地面水比较高,它弄成这个砖坯之后,为了让它晾晒干,就在那边铲那个芦苇,铺那个席,把它放上面,这样一放就形成一个凹槽。
公元十一年,正是在大名县附近的黄河魏郡河段发生了决口改道,黄河决口成灾,在汉代并不少见,但这次决口形成了改道,在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大量耕地被毁。公元22年,各地农民相继起义,天下溃畔,事穷计迫,王莽不得不废除王田、奴婢、六莞之计,即为以来不便于民的诏令也都废除,这意味着改革的全盘崩溃,而王莽本人也将面临最大的困境。
杜维明:王莽在做巨大的这个文化运动,而且,他有内在的政治含义,那么真正的,对他的理想能够认同的,在很多地方开始有所质疑,时间那么短,这有很大的关系,又好大喜功,在他没有得到这个地位的时候,他是礼贤下士,他逐渐逐渐地表现出来骄横。
孙晓:他把事情做得太急了,把很多政策,同时一个短时间内推出,这种政策之间,这种措施之间互相抵触的地方就非常多,第二个,遇到了阻力以后没有办法,就变成了这种政策执行不下去,就难以执行,难以执行的政策就造成了更大的社会混乱。
最致命的危害往往来自于内部,以王莽为核心的儒生改革集团的内部分化,是对王莽最沉重的打击,在王莽代汉的过程中,刘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王莽做了皇帝后,过于相信自己,而疑心过重,对刘歆有了防备,弃之不用,由于王莽改革的全盘失败,原先的圣人王莽几乎成为全民公敌,人心思汉,民间出现了很多刘姓将再次称帝的说法。这位与王莽有着共同理想的大经学家竟然参与了废除王莽的兵变,公元23年7月在兵变失败后,已经年过七旬的刘歆自杀身亡,这件事震动了朝野,也给新朝皇帝王莽以致命的打击。
孙晓:一个有理想的人都很寂寞的,有理想人都是很孤独的,为什么刘歆死后,王莽终日感到很潦倒,因为他连这样一个知己都死了,一个本来和他政治理想和政治实践都很契合的一个知己,最后也变成了他的反对者,你想一想,王莽到了晚年,政治理想破灭,政治的实践难以实行,他这种孤独感和寂寞感是很强大的。
杜维明:对王莽重新的评价是现代历史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建国以来彻底改变,把这个制度彻底改变,这中间有个非常大的距离,你彻底改变的本身是一个断裂,而断裂会带来,常常是不可预期的不良后果,你不管你的理想多高,你当时所要处理问题多尖锐,如果你想就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特别汉代经过那么长期的发展,那么多各方面地方的力量,那么多积累的资源,你都不管,这我想是一个非常重要,就是急功好利,在很短的时间,没办法维持下去。
刘歆的年纪与王莽相仿,志同道合,西汉末年,当整个王朝都陷入腐败堕落时,正是刘歆与王莽一起建立了新朝的理论基础,力促王莽建立新朝,然而在王莽军师外破、大臣内叛、左右无所信的艰难状况下,刘歆进行了最彻底的背叛,这包括数十年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王莽从此深居宫中,读书累了,就靠几案而睡,他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悲惨结局,他的理想无法与现实相结合,他的近似梦幻的改革已使他走到悬崖。然而他并不甘心,他自以为是怀着救济天下苍生的儒家宏愿的,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即便有错,自己的本心不错。他曾是那样的深得人心,即便现在,他仍然希望从古文经中找到出路和答案,希望上天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但上天没有眷顾他,改革集团内部分裂,加速新莽政权的灭亡。
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逐渐形成赤眉及绿林两股势力最强的义军,而更始军的兵峰正直指京城,公元23年夏末,转火逼近长安,十月初二,起义军攻入宫门,大火蔓延。《汉书》有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此时的王莽,穿上了紫色的礼服,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了上天,王莽最终死于乱军当中,在农民起义的凯歌声中,新朝政权宣告灭亡。
王莽之死,使儒家们的理想从巅峰坠落,他们的政治实践也戛然而止,好梦终究难以成真,我们依然应该肯定王莽作为壮志未酬的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中应有的地位,肯定他为
本文2023-08-05 08:16: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