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第1张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并于学堂设藏书楼,荟萃中外书籍和各种图册,以供师生浏览。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学校更名两江师范优级学堂,至1913年二次革命时,乱兵土匪乘机掠夺,校产荡然,书籍亦仅存十之一二。1915年成立南京高等师范学院,1920年 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图书馆馆舍毁于火,图书同烬。

1924年,齐孟芳先生捐资建成新馆,曾命名为“孟芳图书馆”,1928年去齐氏名,仍随学校命名。1927年学校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复更名江苏大学,旋又改称中央大学,图书馆亦随学校易名。1924年后,中央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逐渐丰富,至1937年5月,已有中外文书刊共计407203册,其中中文图书117846册。

自1888年起,美国教会陆续在南京建立了汇文、基督和益智等书院,后经几次合并,于1910年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改名金陵大学校,不久改称金陵大学,并于1916年迁至鼓楼新址。

1910年,金陵大学堂图书馆在原各书院图书室的基础上建成,当时仅有西文书2250册。因金陵大学是教会学校,故受历次动乱影响较小,图书馆藏书建设发展较稳定。至1927年11月收回教育权运动后,学校基本脱离了教会,改归教育部主管。

1929年建立了文、理、农三学院及中国文化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图书馆藏书也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937年6月统计藏书量已达322369册,其中中文图书有106769册,与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藏书基本上旗鼓相当。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各机关学校奉命内迁。中央大学因早有准备,故图书设备均基本搬迁,但辗转于战乱之世,难免流离损失严重。到重庆后,又进行了补充,至1944年统计,已有中文藏书121679册。金陵大学因与教会渊源很深,故一度存有幻想,及至形势紧迫,乃仓促西迁,图书仅运出十分之一,而留存南京校区的图书于1942年被伪立中央大学占用,故已荡然无存。抗战时期,在成都虽努力补充,但一时难以恢复,至1943年统计,中文藏书仅有16368 册。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学区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图书馆文理科藏书并入南京大学,调整后的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书共73万余册。

1979年扩建了新馆,馆舍面积共 2万平米,工作人员 130人。全馆共设阅览室10多个,1300席座位,年接待读者 100万人次以上。

至2002年底馆藏总数达 407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 556种, 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近 4万册,在全国各大图书馆中处领先地位。本馆收藏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东方学为特色。南大图书馆是教育部建设的全国高校的地科(地质、地理、气象、天文、环境科学)教材中心、文科文献中心,经多年努力进一步增加了馆藏内容和特色。

1994年,建立了浦口校区分馆,藏书已达到30余万册。至2007年,分馆藏书已达到34万册。2007年5月,面积 305万平方米的浦口校区新馆―思源图书馆建成并开放。至2007年12月止,南京大学图书馆(含浦口校区思源图书馆)共有阅览室20个,阅览座位 3000 席,馆舍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工作人员130余人。2009年9月1日,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

1998年底,我馆全面更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由江苏汇文软件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汇文”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的全面计算机化。到2002年5月为止,全校已有化学化工学院、建筑研究所、国际商学院、物理系等10多个院系资料室纳入图书馆的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自2003年3月5日起,实现总馆和浦口分馆图书的异地借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建设,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北地区中心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的管理中心,承担起为华东北地区(江苏、山东、安徽三省)的高等院校提供信息服务、协作、资源共享、管理的重任。

1999年“985项目”4000万图书经费的支持,经3年的努力,南大图书馆电子资源大幅度增加,万种以上的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使最新学术资源比原来增加了2倍以上。学习、工作、服务环境大大改善,改进了师生上网环境和提高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深度与广度。

2001年6月起,为了迎接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对现有的馆舍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建,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南京大学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读者。

2002年百年校庆以后,为加快南京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需要,浦口校区新馆的建设已经列入计划,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厦门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21年,著名图书馆学家裘开明任首任馆长,郑天挺先生曾参与首届图书筹备工作,博物馆学家冯汉骥、文学巨匠林语堂、金融学家朱保训和数学家陈景润等都曾任职于此,现设有1个总馆、3个分馆(漳州校区、曾厝垵学生公寓、翔安校区)、3个专业分馆(文史、经济与管理、法学)以及7个学院资料室(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外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南洋研究院、台湾研究院、教育研究院等)。截止2014年12月,纸本馆藏为4818万册,电子馆藏4432万册,合计总馆藏量为925万册;另订购有在线电子期刊6万种,其中中文期刊28万种,外文期刊32万种。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尤以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机械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更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南京最好的大学是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南京大学拥有国家基地班13个,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基地班覆盖了南京大学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的7个,均设有硕、博士点,配备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优势实施重点培养。基地班出国率30%以上,保研率60%以上。

馆藏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并于学堂设藏书楼,荟萃中外书籍和各种图册,以供师生浏览。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