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三起三落”:少林寺历史上的三次劫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少林寺的“三起三落”:少林寺历史上的三次劫难,第1张

在1500年的生命历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少林寺曾遭受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破坏,因而也就有过与之相对应的许多次整修。细细研究历史上少林寺被破坏和翻修的经历,实际上就能描述出一部少林寺的兴衰史。

近年来,曾有人说,少林寺也经历过“三起三落”,其依据就是少林寺在历史上遭受过三次较大的破坏,随之又有三次破坏后的重建;还有人说,少林寺在隋末、清代和近代曾多次遭遇大火,最严重的是1928年石友三放火那次,几乎将整个少林寺付之一炬。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围绕少林寺在历史上所遭受的几次浩劫以及寺僧们在灾难中为保卫一方净土所做的种种努力展开的。

“周武灭法”

人们通常认为,少林寺历史上遭受过三次较大的灾难:一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的“周武灭法”,一次是唐代末年的武宗李炎时期的“会昌毁佛”,最后一次发生在近代,1928年春军阀混战时期,被称为“二八火厄”。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前两次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即遭受破坏的不止少林寺一家,最高统治者出于对一个宗教的好恶而毁天下之佛,灭天下之法,所有的寺庙都逃不过。由于两位当朝皇帝名号中都有一个“武”字,“周武灭法”与“会昌毁佛”被并称为“二武灭法”。

先说“周武灭法”。我们知道,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在中国盛行。北魏孝文帝不仅为跋陀和尚建起了少林寺,而且制定了相当优厚的政策,扶持佛教的发展。魏宣武帝的爱女永泰公主都到少林寺削发为尼,更别说无数俗家男女对佛教与寺庙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据史料记载,到北周、北齐时期,天下僧侣的人数已经快达到当时人口的一半了,仅洛阳城周围就建有寺庙1,370多所。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咏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其实,北朝何尝不是如此。

北周武帝宇文邕当上皇帝不久,他的妻子李皇后就进寺出家为尼了,接着,先后又有五位后妃相继出家。后宫的“空虚”,大概还没有令宇文邕有过多的担忧,但他发现国家的大片田地无人耕种,国库也跟着空虚时,终于坐不住了。这时,成都一个名叫卫元嵩的还俗和尚和道士张宾一起上表武帝,建议“省寺减僧,并自还俗”,武帝于是下令群臣辩论佛、儒、道三教之孰优孰劣,借以废斥佛教。

但事与愿违,朝廷中不少大臣都笃信佛教,这次讨论最后不了了之。武帝不甘心,公元前574年的时候,他再次大会群臣,让道士张宾当面同少林寺僧人智炫辩论两教优劣是非,智炫和尚据理力争,连武帝本人也无法使智炫和尚屈服。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将佛道两教一并废除,强令全国两百多万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将寺庙和塔观都分给王公贵族,财产则散给臣下。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毁佛运动中,少林寺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佛像被毁,塔庙被砸,僧徒们流离失散,有的隐迹尘俗,有的遁匿山林,有的逃亡江南,昔日香客拥挤的佛门胜地转眼间只剩一派萧煞之象。今日少林寺内有座唐人立写的《少林寺碑》,上面记载:“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土伽蓝,咸从废毁。”可见这次灭法,少林寺被破坏的十分严重。6年后,北周静帝宇文阐看到社会笃信佛教、道教积难改,就让坚持下来的和尚道士都重返寺观,并且选派能工巧匠,首先为少林寺各殿重新塑立了佛像,请当时的名僧惠远、洪遵二和尚共同住持少林,少林寺才又兴盛起来。

大业之火与“会昌毁佛”

确切地说,大业之火与前面提到的少林寺历史上三次较大灾难并无直接联系,但根据历史记载,大业年间的这把火引发的似乎正是少林寺遭遇的第一场火厄之灾。联系在近代所遭遇的更大也是最大的一场灾难“二八火厄”,后人的目光很容易就被聚集在一个“火”字之上。中国建筑多用木结构,寺庙对火自古就有着天然的惧怕,因此当有人故意放火的时候,带来的灾难往往就更大。

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朝已经将近尽头。在少林寺网站的寺院历史大事记中,列有这样一条:“大业十四年,天下大乱。少林寺为山贼所劫,塔院被焚,灵塔尚存。”后人研究北魏时期少林寺平面布局时,也认为在今少林寺的西塔院一带,原来建有埋葬跋陀的“遗身定塔”,隋代大业末年,“群贼以火焚之,不燃,远近珍异”。唐人的《少林寺碑》上也记载:“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从记载来看,这把火是乱世之中的“贼”所放,所造成的后果十分明显,不过这“贼”的身份却很难分辨。有人说就是打家劫舍的山贼,也有人说,这贼就是王世充,当时他出兵抢劫了拥有不少土地的少林寺,受到了少林武僧的沉重打击,王世充就生出毒计,放起火来,将寺内殿宇烧毁大半,也正是如此,13棍僧才愤而营救唐王,打败了王世充。

大业之火究竟由谁而引现在不得而知,但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很快帮助少林寺重建了寺院,抹去了这场火灾所造成的创伤。220年后,另一场更能造成更大创伤的灾难悄悄地接近了少林寺,这就是“会昌毁佛”。唐武宗会昌年间,国内几经内战,人民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纷纷出家入寺。唐武宗就传下旨令,内容与北周武帝如出一辙,要让僧尼还俗。据《中国佛教》一载,当时全国拆毁大寺4,600多所,小寺4万多所,还俗僧尼达26万多人。从数字和毁寺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唐武宗的做法远比北周武帝更绝,这次灭法运动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极大,被称为“会昌灭法”。

幸运的是,这场对整个佛教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的灭法运动并没有太多地影响到少林寺,有学者认为少林寺在暗中受到了皇室的保护,也可能与寺僧的努力有关。但对少林寺来说,由于全国佛寺的普遍受损和佛教所受的打击,惯上仍将“会昌灭法”视为一场灾难。两年后,唐武宗驾崩,继承者迅速下诏恢复佛寺,急风暴雨般的“毁佛”运动终于结束。

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穿过金壁辉煌的少林寺天王殿,绕过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细心的游客可能会发现,大雄宝殿后的藏经阁和两侧的钟、鼓二楼还保留着一些残柱断壁,这就是“二八火厄”的遗迹。来过少林寺的游客们大多知道“二八火厄”的含义,“二八”就是指1928年,“火厄”自然指火灾。1928年的这场大火,给少林寺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1928年前后,北伐战争已经开始,军阀混战尚未结束。这年春天,盘踞在河南一带的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曾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因此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

根据记载,当时樊钟秀的残部和少林寺僧众都已经逃离了,石友三便一把大火点燃了法堂。第二天,又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殿宇统统悉数付之一炬。一时间,少林寺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四处躲藏的僧众们在山野中遥望寺院惨状,又不能前去营救,无不悲痛欲绝。石友三的部队离开少林寺之后,全寺僧众急忙回寺灭火抢救,才算保住了千佛殿、达摩亭、方丈堂、山门以及地藏殿、白衣殿等殿宇。

除了殿宇,这次大火毁坏掉的少林珍宝不计其数,包括寺内被皇封的“五品树祖”、经卷、《少林寺志》木刻版、魏齐造像碑、达摩面壁影石等等全未幸免。这次大火是自隋唐以来少林寺所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浩劫,据说,此后蒋介石来游少林寺时,也不得不发出了“石友三太坏了”的愤懑之情。在建国前的岁月里,由于战争频繁,民生凋敝,少林寺仅仅能够维持山门。

但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的顽强生命力毕竟不是一天两天磨练出来的。建国后,少林寺重新获得发展的契机。近些年来,国家连拨巨款,不仅把现存的殿宇全部整修了一遍,又先后重建了天王殿。这座名满天下的名刹,逐渐又恢复了它那金壁交辉、兴盛非凡的原貌。

“大将军柏”树高12 米,胸围54米。冠幅16米。树身向南斜卧在“凸”字墙上。树冠浓密宽厚,郁郁郁葱葱,尤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二将军柏”树高20米,树干粗1254米,树身已空,可容数人。

“三将军柏”树已于明末被火烧死。

将军柏

民间传说,是因为柏树受封时,汉武帝首先看到一株大柏

将军柏中的“二将军” [1]

树,便封为“大将军”,而又看到了更大的一棵,但天子金口玉言,不能更改,只好让大的屈居第二,今大将军柏半伏于石墙之上,二将军柏树干中裂。至今,二棵古柏据受封年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有诗赞日“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估计这二棵柏树的树龄可追溯到周代以前,堪称中国古柏之冠。日前,树身虽有部分树皮脱落,但生机尚存,枝叶犹茂,苍劲挺拔。

将军柏的小故事编辑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她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文物赡富,名扬古今。是国内游客参观游览的胜地。尤其是院内的两株古柏据专家考证已有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为原始柏),汉武帝封之为 “将军柏”。

大将军柏编辑

大将军柏树高12 米,胸围54米。冠幅16米。树身向南斜卧在“凸”字墙上。树冠浓密宽厚,郁郁郁葱葱,尤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二将军柏编辑

位于大将军柏北约70米处,树高20米,胸围13余米,冠幅19米。虽树皮斑驳,躯干龙钟,但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已糟朽洞穿,南北相通,能容五六个人。树干顶端自然形成一尊观音像面向东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如雄鹰,展翅欲飞。巍巍将军柏,更给嵩阳书院增添了一笔浓重的历史色彩,使人不由想起它那悠久的历史故事。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历嵩山途经此地,只见一柏树高大挺拔、枝叶茂密、高耸云天,惊叹道:“朕游遍天下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就封你为‘大将军’吧!”封罢‘大将军’继续向前走,可没走多远又见一棵比刚封的‘大将军’更大的柏树,汉武帝暗想:“这棵比前面那棵要大的多,这可怎么封呢?自己贵为天子,金口玉言,又不能随便改口”。短暂思考以后,指着面前这棵柏树说:“朕封此柏为‘二将军’。”随从官员有人想向皇上提醒封的有悖常理,不敢直言,只好从侧面说:“此一株柏树比前一株柏树大的多。”他的意思想提醒汉武帝知错改封。汉武帝心里也明白这个官员的意思,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错了,硬是不改。就怒斥那位官员说:“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吓的官员们连声说:“是”。谁也不敢再吭声了。封完“二将军”,又继续向前走,又见到一棵更高更大的柏树,汉武帝很无奈地说:“你长的再高大,我也只能封你为‘三将军’了”。

汉武帝封完以后就到别的地方游玩去了。而这三棵大柏树,虽都有了自己的封号,但因汉武帝封的不合理,心情也各不一样。“大将军”柏最小而封的最大,心中暗自感到羞愧,羞愧的低下了头,弯下了腰。“二将军”心中多有不服,气愤至极,竟把肚皮气炸了,变成今天看到的空心树。而“三将军”是又气又恼,认为自己是最大的柏树而封号最小,心中气愤不公,一怒之下引火自焚。“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 羞愧低下头,“金口玉言”谁评价。

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汉武帝哪里会想到,这随口一声“先入者为主”,竟成了后人千古笑谈的历史见证

提到少林寺,就想起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里面的歌词:少林,少林。有段时间特别想到少林寺出家, 学好武艺出来救济天下苍生。但是,在清康熙时期,为何要将南少林毁掉呢?毁掉少林,为何不毁北少林呢?

首先就是南少林里的人员构成有问题。随着清军入关以后由北往南打,反抗清军的人员为了避免被杀掉,就纷纷遁入空门,其中大部分都是按就近原则涌入了南方福建省的各个寺庙里面躲藏。所以,当时的寺庙里住着的,可不是什么信男善女,而是一群随时可以偷袭清军的仁人志士,但对于清军而言,这就是一些和尚!至于是哪里来的,不是很清楚,那怎么办?灭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其次就是寺庙里人的行为过火了。他们是不是都是仁人志士?肯定不是,还有一些亡命之徒,他们做什么?杀人放火劫财劫色一样不少,在反抗清军的同时也祸害老百姓。对于老百姓而言,只知道这些人是和尚,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只好举报了!举报了以后,清军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由,严厉镇压!就这样,南少林被毁了!

当然,南少林被毁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自己的问题就应该正视。就如同孩子们违反纪律一样,经常听到的就是他违反了,为何不抓他?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你会反思自己吗?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1、创自北魏

南北朝时期,少林寺的开山祖,是印度沙门跋 陀。公元495年,跋陀从古印度跋涉到中国传教,得到虔信佛学的北魏孝文帝的器重。

因为跋陀喜欢隐居于幽 静之处,孝文帝就派人在少宝山之阴 的幽谷茂林中,修建了这座寺院。“少 林者,少宝之林也”,因而取名少林寺。

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经 过三年海上漂泊,到少林寺落迹,广 集信徒,传授禅宗,使少林寺僧徒云 集,名重一时。

隋唐时期,少林寺拥 有田地14000多亩,楼台殿阁5000多间,僧众达2000多人,号称“天下第 一名刹”。少林寺主体建筑为7进,由 山门经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到千佛殿,面积约3 万平方米。少林寺不仅古刹有名,更以武术著称。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2、兴于隋唐

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武帝下令禁止传播佛道二教,并遣返僧尼道士回撒,寺庙庵观,遂遭废弃。大象年间,静帝宇文衍,重建佛寺,并改少林寺为“涉梏寺”。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改“涉梏寺”为“少林寺”,并赐田一百顷,供寺僧生活养息之用,自此,少林寺佛业重振。拥有土地14,000多亩,殿堂楼阁5,000多间。成为中外驰名的大佛寺,博得“天下一第名刹”的称号。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3、元明昌盛

元明至清初,少林寺的社会地位,被抬得更高。在称呼上多加一“祖庭少林禅寺”或“大少林禅寺”的尊号。元代之时,少林和尚已发展到2000多名。有不少著名的文人为寺僧撰写碑铭,有些和尚除在佛界享有地位之外,还在宫府中居于要职。明代是少林寺鼎盛时期,殿宇楼阁,历经修茸,楼殿金碧,花木满园。现在少林寺的布局和主要殿宇,大都为此时重建。明朝的王子中就有八人到少林寺出家。少林寺被称为“域内巨刹”。

4、民国衰落

从清朝末年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熊熊烈火,持续了45天。赫赫有名的少林寺,从此成为残墙断壁。瓦磷堆积,杂草从生,破败不堪的一个寺院。石友三是破坏文物的千古罪人。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5、解放以后重振道场

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林寺进行了多次修茸,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拨出专款,组织力量,对少林寺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少林寺饱经沧桑,如今古貌新颜,游客如织,成为中原旅游区重要旅游胜地。

这便是现如今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了。

从师于南少林的五枚师太、至善禅师、白眉道长、冯道德和苗显五位高手,武功超群,被誉为“少林五老”。他们的弟子也是身手不凡,被称之为“少林十虎”。排名第一的是洪熙官,仅次于洪熙官的便是方世玉。其中“少林五老”之苗显便是方世玉的外公。方世玉武功高强,可惜的是在与武当派的火拼中战死,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方世玉是广东肇庆人,生于清乾隆年间。其母是“少林五虎”之一苗显的女儿苗翠花。父亲方德经商丝绸,在娶苗翠花之前,方德有一妻室李氏,生育有方孝玉、方美玉二子(这两人也位列少林十虎),后李氏早逝。话分两头,再说苗翠花。清初,少林派南迁至广、闽等地。福建南少林寺被清廷火烧后,苗显隐姓埋名,流落至广东以贩卖私盐为生。其女苗翠花在父亲的调教下,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一次方德在经商途中,路遇歹人,幸得苗翠花搭救。此时的方德已是60岁的老翁,而苗翠花却是16的花季少女,两人因为都是少林派弟子,非常投缘,这样苗翠花就嫁给了方德。第二年,他们的儿子方世玉呱呱落地。苗翠花真是一位“虎妈”。方世玉刚满月,苗翠花就按照其父苗显的遗训,用铁醋药水为方世玉洗身,然后用竹柴铁条层层换扎其身,使其筋骨结实如铁。

长大的方世玉身材矮小粗壮,应该和母亲苗翠花的调教不无关系。然后自方世玉三岁起,苗翠花便亲授其武艺,三岁练跳跃,六岁习拳脚,七岁习桩柱。十岁时又送至少林习武。在少林寺中,方世玉身体素质得天独厚,又加上勤学苦练,很快通晓各路武艺,少林拳法更是练得出神入化。方世玉性烈刚烈,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和父亲方德北上杭州经商。

其时,武当派李巴山的女婿雷老虎在杭州摆设擂台,目中无人,耀武扬威。方世玉气愤不过,上台挑战雷老虎。谁知这雷老虎只是只纸老虎,竟被十四岁的方世玉打死了。这下祸闯大了,这雷老虎的老丈人李巴山不但是武当派堂主,还是朝廷命官文渊阁大学士陈文耀的侍卫使。本来武当与少林素有恩怨,方世玉怒杀雷老虎使两派矛盾更加加深。

方世玉自知闯下大祸,父子两人星夜逃回广州,赶快找少林派应对。不久,雷老虎的妻子李小环率武当弟子南下广东为夫复仇,与以“少林十虎”为首的少林派展开撕杀。“少林十虎”之一的胡惠乾是方世玉的好友,方世玉对他有救命之恩。

他的父亲在西关锦纶堂附近开了个小卖部,被机房恶汉群殴致命。胡惠乾身受重伤,为方世玉所救,投奔九莲山少林寺学艺。后胡惠乾偷跑出少林夺,回到省城替父报仇,杀死了十多名锦伦堂机房工人,并将武当派张锦洪打死,和三德和尚占领了西禅寺。

这张锦洪可是武当派冯道德的徒孙,此次胡惠乾大战机房最终点燃了武当与少林决战的导火索。武当派以镇压黑帮会的名义,联合数千名清兵开赴广州镇压少林派。1763年,也就是乾隆二十八年,西禅寺一战,胡惠乾、三德和尚均战死。方世玉和童千斤也未能幸免,随后在混战中被武当派击毙。

请介绍一下少林寺的历史

少林寺

我国有些寺庙在国内外都很有名,少林寺就是其中的一个。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特别是前几年拍了几部 以少林和尚、少林武功为题材的武打影片以后,少林寺就更出名了。专 程来少林寺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 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和少林拳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后, 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 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 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少林寺 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 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 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 林寺和尚惠场、昙宗、志坚等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 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 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高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 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迁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 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 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在明朝,少林寺到达鼎盛时期,从 清朝开始衰落。

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 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 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绋成灰烬。现在还存在 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寺僧练武的遗迹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 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 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 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 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 的情景

我国最大的塔林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 下,有一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 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 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 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 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 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旅游服务

去嵩山游览可从郑州或洛阳乘汽车班车前往,车行约2小时。去嵩山 游览,一般包括少林寺、观星台、嵩阳书院等处。如想当日往返,只能 游览少林寺和中岳庙两处。如想畅游中岳名胜,可安排二日或三日游程。 第一天游览观星台、夏文化遗址及陈列馆、中岳庙、登黄盖峰。第二天 游少林寺。第三天登峻极峰。可在登封县或中岳庙住宿。旅客可在登封 县城住宿,登封县城内有登封饭店、嵩山宾馆、县招待所等处可接待, 在嵩山中岳庙外,也有旅店。

今天的少林寺就是北少林,被毁的是南少林在福建省,而且不是逃出来得的和尚建的,而是为了宏扬少林建的分寺,具体地点说法很多,有说泉州的,还有说其他地方的.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少林寺本来有关于南少林的记载,不过被清政府给销毁了.中央台有个记录片就寻找关于南少林的,可以去找下.至于毁寺的原因众说纷纭,不过当和尚的好好念经话,应该没事,肯定是卷入了反清事件了~~

看烧怎么解释了,如果只是失火,着火的话南北肯定都有,不过南少林确实被人为的焚毁了,连遗迹都不好找了,北少林没毁过.

少林寺的“三起三落”:少林寺历史上的三次劫难

在1500年的生命历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少林寺曾遭受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破坏,因而也就有过与之相对应的许多次整修。细细研究历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