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人名或地名是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而改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古代有哪些人名或地名是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而改的?,第1张

古人有个禁忌习俗,就是不能直呼皇帝、长辈、圣人的名字。写文章或书时,遇到与上述人物同名的文字,只好用其他文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根据公羊传年的记载,春秋年孔子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讳为尊者,亲为贤者”。后来经过长时间的适用,这种习俗不仅要求禁忌的场所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朝代的皇帝都规定了禁忌的范围和方法,使人们不得不遵守,否则会受到惩罚甚至斩首。于是,禁忌就成了一种法律,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

比如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正月”改成了“端月”;东汉光武帝名刘秀,“秀才”改为“冒菜”;唐太宗以民为名,唐人以“戴”字代“师”,以“”字代“民”,而“观世音”字略称“观音”,“民布”字改称“户布”。乾隆的圣旨里不允许有“五福”二字,是为了避开顺治皇帝福临的名字。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避开皇后的名字,比如吕后的山鸡。朝臣遇到野鸡,都要改成“野鸡”。另一个例子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的父亲名叫杜宪。杜甫为了避讳“仙”字,一生写诗,却从未在诗中使用过“仙”字。他妈妈叫海棠,杜集没有海棠诗,也没有妈妈的名字。再比如苏轼祖父的名字“许”,意思是“许”字是忌讳的,所以苏洵没有写“许”字,把写的地方改成了“殷”。苏洵的儿子苏轼也没有用“许”字代替。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地址和人物因为忌讳而改名?从乐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谓数不胜数。下面挑选一些知名人士,和大家聊聊已经改名或者已经改名的地址和人物!

1滁州荆州

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于是将楚国原来的疆域“楚”改为“荆”,滁州改为荆州,完整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年。这种法律有依据吗?原来“楚”是一种灌木的名字,在南方江汉谷的山区很常见。可以做柴火等用途,人离不开它。古有“楚”谓之“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荆楚大地”。

广州周帆、广陵江都

据公元隋书地理志年的记载,为了避开皇帝的禁忌,几十个带有“广”字的城市名称被一下子改了,其中就包括广州,广州被改名为。此外,广饶县改为东海县,广安县改为延安县,广都县改为双流县,光华县改为河池县,广灵改为江都等。也许杨光的名声不太好,有些城市在未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3包括国家国家。

如果说只是回避了“广”字,那么在就要忌讳得多。他不仅回避“是”,甚至连看起来像“是”的“括”字也回避。卷二六云:“滁州,原名阔州,建立于唐德宗,因其名宜避,宜处士见星之异,故改滁州。今之俗误为‘处’之‘处’。”

4玄武门神武门

说起玄武门,我们第一反应是唐初为了继承权而发生的血淋淋的宫廷变故——玄武门政变。毫无疑问,这个大门开启了李世民的帝王生涯。影视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玄武门”这个词。不是,在热门剧闻见后录第30集,周宁海告诉华妃,“皇上和皇后的护卫已经在玄武门外了。”但是这部电视剧里出现了“玄武门”这个词,在当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康熙年间重修玄武门时,玄武门被改为神武门,因为叶璇二字是康熙皇帝叶璇名字的禁忌。雍正朝谁说“玄武门”,谁就是犯了大忌,应该严惩。

5和兴嘉兴

三国时,武黄龙三年,菰米在全县诞生。统治者以为嘉禾,于是改郡县名为和兴。后来孙权立三子孙鹤为太子,不仅避“和”字,而且谐音“和”,甄_传云:“五年正月,立其子何为太子,特赦令,改合兴为嘉兴。”

6淳化县正仪县蒙山县

唐宪宗和李淳也需要避免同音词。说,“丁伟,改贵州淳化县为华牧县;蒙准郡只是郡。”

北宋太平天国元年,宋太宗赵光义“浮光烛影”称帝,改正仪县为蒙山县。

然而,赵光义是合理的,允许同音异义词存在。将儋州宜川县改为宜川县,常州宜兴县,郴州宜章县改为戎州宜章县、宜宾县。

7衡山常山

汉文帝名叫刘恒。他做了皇帝以后,不仅把_娥改名为嫦娥,还把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臣田横改名为田昌,把衡山改名为常山。

8建业建康

公元229年,三国大帝孙权建都今南京,改秣陵为建业。西太康三年,晋武帝司马燕改建业为建业。西建兴元年,之孙司马晔即位,即晋帝,因讳,改建业为建康。

至于建康后来怎么变成现在的“南京”,那是明朝的事。后来建康城改名江宁,中间又改回建康。朱元璋称帝时,称应天府。明太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南京改名为“驻京”。南京的真实名称是在明英宗正统年间。

9孝昌县孝感县

在50年代期间,李,唐庄皇帝,即位。因为祖父名叫郭昶,他根据董永卖身埋父、范翔文北、孟宗哭笋等孝子惊天动地的故事,将孝昌县改为孝感县。现在湖北省孝感市下辖孝昌区。

10安康汉阴、遂安县广德县、宝安县东关县

在古代,不仅要避讳帝王、名人,还要避讳恶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避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反派安禄山,恨他姓安,把当时所有的城名都换成了“安”字,所以一口气换了几十个城名。按第二卷三国志吴主传二,改安康为汉阴,安化为顺化,同安为桐城,遂安为广德,宝安为东莞,安昌为宜昌。有的不仅改原话,连谐音都改了。

11王昭君王明军

晋武帝司马燕取代魏后,追授其父为文帝。为避讳,当时的书籍会将“赵”改为“明”。有“赵、叶”的解释。所以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嫁于西汉,也被称为“明君”、“费明”。后人也用这个说法。比如杜甫七律旧唐书宪宗纪上有“万重岭谷近荆门,光夫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这句话,而这个“费明”指的就是王昭君

12唐玄宗唐黄明

我们知道,皇帝死后会有庙号和谥号,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因为自己的忌讳而称皇帝谥号。例如,梨园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明。到了清代,因为禁止避讳唐康熙、唐玄宗的叶璇这个名字,所以常被称为唐黄明,这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

13王王充、韩济。

唐太宗称帝,改观音为观音,改称王,割据者

据说后人也因为上面的改名闹出了不少大笑话: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举例年的王石崇中写“王充”,“师”字中间换了一个空格。唐人写说文解字,在韩擒虎写汉纪后加了一个空格。后人不知道这是抄写或临摹时忌讳所致,于是在刻书时擅自去掉了空格,成了

更有甚者,为避“虎”字,当时的习语“不入虎穴”改为“不入虎穴”,“画虎不画狗”改为“画龙不画狗”。“老虎”呢?只能叫“刀锋”!

刘知几刘志轩刘子源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世时,因“己”字与唐玄宗的“己”字读音相同,其字在著作中被称为“”而非其名。但到了清朝,需要避讳康熙皇帝叶璇,所以刘知几在清朝改名为“刘子源”。这种变化给人们阅读古籍造成了很多障碍。

15快车快通

车是汉初韩信的幕僚,在韩信死后成为宰相的座上宾。据说东汉末年的蒯良、蒯越都是他的后代。在刘彻统治期间,他改名为蒯通。:“蒯通为武帝所讳。”石鼓注:“本名车,后世史家一直追书交流。”

16薛道元薛原沈雪

南齐大将薛道元,因避讳齐王萧道成的名讳,去掉了“道”字,只称薛原。然而,当它在唐朝从0755年到79000年被编辑时,它被重新命名为沈雪,因为它避免了唐高祖唐元的名字。

17齐桓公齐威公

北时期,因钦宗封为桓,在宋代改称齐威公。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址和字符在改名后一直在使用,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到了原来的名字,有些两者都用。而且,除了安史之乱的“安”字是“忌讳”之外,其余的都是“忌讳”。“尊讳”是禁忌的主流。至于“忌讳”,大多是杀人不吉利的词,很少用在地名中。所以史书中很少有因为“忌讳”而改名的称呼或人物。

另外,古代也有很多人因为忌讳而改姓,最经典的就是秋。清朝雍正年间,因为推崇儒家思想和孔子思想,要求凡有“秋”字的书都要少写,姓秋的干脆改成“秋”字。同样,庄姓因避讳汉高祖刘庄而改为燕;姬姓改为周;在唐宪宗和春丽等地,傅春雨为避讳而改姓山雨。

因忌讳而改名,不仅涉及地名和人名,还涉及食物和水果。比如名扬豫时,山药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因名扬蜀,薯药改为沿用至今的名称:山药。再比如五代十国的国王钱云,他把石榴改成了“金樱桃”,因为“钱”和“石榴”谐音。与乾元同时代的杨行密占领扬州时,当地人怕得罪他,就把蜂蜜改成了蜂糖。如果在古籍中看到樱花或者蜂蜜,应该知道是石榴和蜂蜜。

古人对商朝并没有什么偏见,导致不再以“商”为国号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明清以前的中国政权都是以地名作为国号的。尤其是开国君主发迹的地区或官职爵位,很多后来就成为了这个朝代的国号。

因为从周朝开始,定下了礼仪,也定下了地名。我国各朝各代基本上都尊的是周礼,而周灭商,因此不会在封地上沿用“商”字。其实我国封建王朝的国号基本上出自三个方面:

一、封地或者官职,例如“汉”被用为国号,是因为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曹操曾是魏王,故曹丕用“魏”做国号;赵匡胤曾是宋州节度使,因此以“宋”为国号。

二、古籍中以立意选定国号。例如元朝用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来定国号。

三、为了君王自己政权的合法地位,会有攀祖宗的情况。尤其是十六国时期,这种认前朝为祖宗,继续其年号的现象最为普遍。例如:党项人的国号为“夏”,是因为其核心地区在夏州,李元昊的先祖也被封为“夏国公”“夏王”。

因此,由于周朝的礼制和封地影响深远,这三种国号来源都不再可能出现“商”这个字。但是,没有再以“商”为国号,却有一个以“殷”为国号的。

殷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势力,闽后期分支势力的一个国号,由王延政建立。五代晋天福八年(943)二月,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殷国国小民弱,实际国土仅有三州之地。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1、文献价值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三字经》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2013年4月14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根据研究,“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此次研究发现,中国的王、李、张三姓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1%。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中:王姓成中国第一大姓。

发展史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朝中,周王所封建的 百家姓 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其实汉族的传统节日忌讳的东西太多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所忌讳的东西也不同!

  正月初一忌 正月春节是新年之始,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的头一天,故禁忌繁多。吃年饭时忌无鱼,有鱼忌全部吃光,是为了讨个"年年有余(鱼)"的吉利,吃骨头的食物忌说"骨头",要说成"峙喜伦"。不能说:"我不吃了。"这一天忌动刀、斧、剪之类的器物,忌挑水,下地干活,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针线活,忌杀生,忌啼哭,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凡"破"、"坏"、"死"、"光"、"鬼"、"输"、"穷"、"完"、"了"、"背时"、"病"等一切字眼都要避免,此外还忌扫地,扫了地也不能把垃圾倒掉,认为会把财气扫掉。又忌条凳倒地,因为人死是停枢在两条长凳上的,出殡时抬起棺材,踢倒条凳才起步。一般来说小儿无忌,有些地方在初一早晨家长要用干净草纸揩一揩小孩的嘴巴,意思是揩小孩的屁股,即使说了不好的字眼,也当是"放屁",不算犯忌。总之,正月特别是初一禁一切认为不吉利的事情。

  正月头七日忌 正月为一年之首,头七日尤应注意。因此,民间特别看重而禁忌这几天。古人以正月为鸡,二月为狗,三月为猪,四月为羊,五月为牛,六月为马,七月为人。因此正月不杀鸡,二月不杀狗,三月不杀猪,四月不杀羊,五月不杀牛,六月不杀马,七月不用刑。此禁忌今仍有残留。

  正月十六忌开仓 旧时河北一些地区以农历正月十六为"耗磨日",这一日忌开仓,否则意味着仓中所蓄耗磨,主人一年都会饥荒。

  初一、十五忌初一为一月之首,十五为后半月之始,人多看重而多禁忌,但所禁忌月份与事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不相同。彝族禁五、七、九月的初一、十五,通常忌与人争吵、杀生、远行。江西苗民忌挑粪。裕固族忌出卖牲畜。凉山彝民则忌会客。如果犯禁则意味着开头不吉,月内事事不顺。

  恶月忌 民间双五月为"恶月",也称"毒月"、"凶月",以为这个月鬼特别多,故禁忌繁多。古人此月忌晒被子,盖房屋。但有些地区对"恶月"又有不同规定。如有些地方则又将六月为恶月,此月必在土地庙做"平安戏";每日一到傍晚由许多伶人扮魔王与小鬼的可怕形貌,排队沿村鸣金执旗巡游,俗谓召丧,认为这是召一般小鬼来看戏,以保村中平安。妇人小孩多插桃技或桃叶,用以避邪。古籍上又有记载:五月、正月、九月合称为"善月",因当年唐高祖诏天下说,每年正、五、九月不行刑,宫府私人都禁屠杀。后人不知这个原因,以为此几月为凶月,故有禁忌之说。

  除夕忌 阴历以十二月三十日为除夕。民间以为这一日是上界神仙鬼怪下界之日。因此这一日要禁祀,敬鬼神,且禁忌繁多。如忌说鬼、死、杀等不吉利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骂人说话,忌随地大小便和泼污水,忌将酒、灯、油搁在地上等。如果小孩犯禁,家长应立即以"童子无忌","越打(指打碎碗碟)越发","童言无忌"来补救。这一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都流行,今仍有残留。

  立秋忌 旧时汉族地区认为立秋为大节,故禁忌繁多。此日农家忌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以为秋收必不好。识字的人多用红纸写上"今日立秋,百病俱休",贴在墙壁上,用以避邪。

  寒食节忌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此日禁忌烟火。

  鬼节忌 阴历七月十四为"鬼节",此日忌晚间外出,以免惊动、冲击鬼神而遭殃。

  中秋节忌 八月中秋节阴雨天,则认为来年年景不好。

  重阳节忌 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冬至节忌女儿做新娘,三日后必返娘家,名曰"回门",但在冬至节决不能在娘家过夜。到了冬至节,则无论出嫁时间多长,都不能在娘家过夜,否则被认为将克死其夫家家人。俗话有"娘屋住个冬,夫家去个公"的说法。这种禁忌旧时浙江等地流行,今仍有遗留。

  正月、五月、九月忌迁屋浙江一带旧时禁忌。据古籍记载:唐高祖诏天下,每年正月、五月、九月行刑时,官府私人都不得屠杀,故这几月以"善月"之称。后人不知这个原因,以为这几月为"凶月",迁屋不吉。

  二月、八月不造灶浙江一带旧时禁忌。以为这两个月造灶不吉。

  下面收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情,忌讳,希望对即将走长线的驴子一些帮助。

  (一)藏族

  藏族分布在约全国总面积1/4的青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

  藏族以畜牧经济为主。藏区太阳辐射大,故农业也很发达。藏区还是丰富的药材资源区,著名的虫草,雪莲,三七等都产在这里。

  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人必不可少的食品。藏人多食肉,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藏民“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牧区的藏民以肉好和奶制品(奶饼,奶块,奶渣粉)为主;城市的藏民爱吃大米白面,炒各种蔬菜。藏民爱吃带辣味的食品,还喜食风干的牛,羊肉。

  藏区主要节日有雪顿节,望果节等。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每年藏历七月初一举行。最初是佛教的开禁日,是世俗百姓向喇嘛供酸奶和喇嘛们纵情游玩的日子。清朝时,开始演藏戏,并成为固定的节日。节日期间,各地藏剧团云集拉萨,先在哲拜蚌寺,后至罗布林卡,轮流上演藏戏。届时,藏民身着盛装在拉萨边看戏,边饮茶。青年人唱歌跳舞,中老年人则摆摊设棚,招徕生意。人们还要相互串帷幕做客,主客一起祝酒并唱歌,直到傍晚方散。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丰收的节日。在每年秋收前夕,择吉日进行。届时,藏民们身着盛装,打着彩旗,手擎麦穗,以村落为单位绕本村转圈游行,意为“收地气”,祈丰年。同时,还举行赛马,射箭,唱藏戏等文娱活动。

  藏族的佛像,经书,钟鼓,活佛之体,念珠等被视为圣物,忌别人接触;转经筒,转寺院,叩厂头要按顺水针方向进行。做奶制品的器具上禁止放别的东西。接羊犊季节非亲属不能进入帐篷。拴牲口处忌大小便。忌吃狗,驴,马肉,忌吃尖嘴的动物的肉,有爪动物的肉,以及水生动物的肉。忌讳用脚踏灶,点火时忌烧不洁之物,忌把骨头扔入火中。忌讳用破裂器皿待客,互不熟悉的男女忌在一个碗里揉糌粑和吃糌粑,用的碗与茶具忌扣置。忌讳当着当事人谈其婚事。男女入室后男坐左,女居右,忌混坐。忌讳在家中吹口哨,拍巴掌。忌从对方手中接扫帚,亲人出门后忌马上扫地。家中有病人或产妇时,忌客人来访。忌别人过分夸奖自己的孩子。

  (二)彝族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主食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副食有豆类,青菜。肉食有牛,猪,羊,鸡肉等,喜切成大块煮食,称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人忌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蛇蛙之类的肉。彝族人喜食酸,辣味食品,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有抢亲的风俗。抢婚前,男子约一些同伴,整夜在女家屋前拉二胡,待女家放松警惕后,便一拥而进,把姑娘抢走,就算成亲了。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举行。这天,人们聚集在村寨广场上,树一根十几米的树干,周围堆上松枝,干柴,形成宝塔形。晚上锣声一起,人们带着自治的松木火把赶赴广场点火,一时间,火光冲天,金光耀眼的火花到处闪烁,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便围着火光,载歌载舞,尽情欢唱。欢唱完毕,人们便成群结对的在村边举着火把漫游,表示驱 灾降福。白天杀猪宰羊,饮酒欢庆,并进行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等各民间娱乐活动。

  彝族最恨被称为“老彝胞”和“敲子”,他们认为这是莫大侮辱。到彝族人家里做客,忌坐在火塘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火塘,更不准从火塘上跳过。彝族人给你东西你一定要吃,不然他们认为你瞧不起他们,但你千万不能带走彝族人给你吃的食品,否则,他们认为你不讲义气。彝族人有敬“神树”的习惯,严禁砍伐。祭祀时忌外人观看。宰家畜时忌外人在场。忌外人骑马进寨子。到寨门前必须下马。

  (三)白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80%以上聚居在云南大理 白族自治州。

  白族以稻米或小麦为主食,山区杂以玉米,荞麦,薯类和豆类等。四季有新鲜瓜果和蔬菜。肉以猪肉为主, 四季有鲜活鱼供人们食用。喜食酸辣味食品。善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螺蛳酱等美味食品,喜糯米甜酒。有的地方还制作蜜饯,雕梅和苍山雪炖甜梅。白族人还喜欢烤茶。

  “绕山林”是云南白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山林”也称三灵,即崇圣寺,圣源寺,金圭寺,绕三灵指串三个佛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白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负,开始绕山林。走在最前面的一般是两名歌手,随后是吹着树叶,弹着三弦敲着八角鼓和打着霸王鞭的群众。他们一路载歌载舞。入夜后,在宿营地上进行篝火晚餐。之后,绕着篝火举行篝火晚会,青年男女则在僻静处幽会 。

  白族人在夏历七月十五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火把节晚上,岳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

  (四)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贵州苗族人口最多。

  苗族的饮食,土山区与石山区不同。土山区苗民以大米为主食,小米,玉米为辅;石山区苗民以玉米为主食,小米,荞面,土豆,大米为辅。老少饮酒,喜酸辣味。待客饭一般是鸡肉,腊肉,腌鱼,腌豆腐,鲤鱼,糯米饭等。每逢节日,都要舂糯米粑粑,蒸糯米饭。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芦笙节”。每年农历正与十六到二十举行。届时身着迷人服装,佩戴印花首饰的姑娘与小伙便从四面八方涌进笙堂。吹笙跳月场面,便骤然翻腾。年轻的陈趁此机会大显身手,老一辈则在旁引导或伴奏。姑娘们趁机取出新爱的腰带,系在中意人的芦笙上,播下爱情的种子。节日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比赛等活动。

  苗族禁忌:忌吃牛,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家里煮蛇肉;忌在险恶环境中嬉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月内忌食辣椒;忌在夜间或家里打口哨。

  过年时民间“十大忌讳”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过年就是过钱”小孩哪里知道大人们生活的艰辛。儿时的记忆中,新年总是美好的,有比平日多一些的东西吃,多一些人一起玩耍,大人的心情相对也好一些,比平日宽容许多。同时,也有不少不准做的事情留在记忆里,现在称之为“忌讳”。

  一是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凡是“破”、“死”、“光”、“鬼”、“杀”、“病”、“痛”、“输”、 “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连除夕“睡觉”(谐音为“睡窖”,不是好事),都要说成“挖窖”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挖金子”、“挖银子”安心作个发财梦。

  二不许让小孩哭脸,因为啼哭是“没彩头”,多坏事,兆示疾病、凶祸。所以过年时,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骂他,以免他啼哭不休。所以我们经常利用这个机会干些不得体的事,或提些平日不敢提的要求。

  三是不能打碎端杯、盘、碗、碟,不慎打坏时,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之类的吉利话。有时甚至要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四是女婿不能在大年初一给岳家拜年。已嫁的女儿若在正月初一归家,会使娘家变穷,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作媳妇的一大早就要偕同夫婿、子女“返外家”,多半要准备一些礼物。女儿带回的外孙,则由外家赠送鸡腿,或用红绒绳系古钱,挂在外孙的颈上,这些习俗现在已被红包所取代。

  五是初三以前都不要扫地、倒垃圾会把财富也都扫出去“扫地出门”很不吉利。所以,一直要到年初三,或到初五,才将垃圾收拾起来,拿到郊外烧掉,称为“送穷鬼”,据说这样就可以穷去富来。年三十夜燃放的鞭炮纸屑都不能扫掉。

  六是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

  七是过年这一天不准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请医生。

  八是年三十夜不能倒油,那是很不吉利的事情,点灯的油、炒菜的油,大人们都要小心伺候着,深恐小孩捣乱,泼了油,等于“倒了灶”,来年要倒大霉。

  九是除夕之夜,不能听到猫叫,民间说法“猫来孝家,狗来富家”。想来是夜猫子喜欢到整夜守灵的孝家去凑热闹,狗却喜欢到富人家去啃骨头。

  十是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中国人并不忌讳四。数字“四”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相反是招人喜爱的。天有四时,时有四季,人有四肢,隅有四方四正四欹,事有四喜,物有四至,房屋器物都以四方形状居多,四是一个非常中正恰当的数字,古文化里从来没针对四有过什么忌讳。如老北京的“四合院”,老舍名著《四世同堂》,古籍中的《四书》,《四库全书》,人们送礼讲究送四样,图个四平八稳。做生意讲究个四通八达,描述好的气候环境说四季如春,说一个人走南闯北干大事叫纵横四海。

但是改革开放后,数字“四”突然变得身价大跌,因为发音的问题,人们把“四”与“死”相联系,所以生活中大家对“四”唯恐避之不及。高层楼房没有“十四”层,凡是与“四”搭配的数字都不“吉利”,特别是在电话和移动电话中号码中,曾经风行一时。久而久之,4成了一种心理形象与暗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能避则避,能绕则绕。

要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会产生的错误,首先要了解古书是以何形式流传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分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一、古藉简介

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说文》:“古,故也。”故古籍又称故籍、故书、载籍等。古代文献,最早见载于甲骨、金石,“甲骨卜辞”也称“殷墟书契”。作为最早的正式书籍,为用竹木及缣帛记录文献之简牍、帛书。晋太康二年(公元280年)汲群魏襄王墓出土之《纪年》、《穆天子传》等竹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简书,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之《秦律》等简策,以及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等帛书,为传世之最早古籍。汉代纸问于世,遂有手抄、唐写、宋元明清刻印书籍。据国务院古籍小组的规定,以辛亥革命(1911年)为断限,凡辛亥革命以前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通称为古籍。据古籍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综录》、《贩书偶记》以及佛藏、道藏、通俗小说、讲唱文学、金石碑录等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10万多种。

二、古籍类别与版本

善本:书籍精加校勘,错误较少者。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又,珍贵难得之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通常亦称为“善本”。

孤本:仅留存一份之书本。一部书之某一书本,未刻之手稿,碑帖之旧拓本,在现世间仅有一份流传者,均可称为孤本。

蓝本:谓著书或刊书所依据之旧本。《居易录》:“今方修一统志,似当以旧通志为蓝本。”凡是重刊或校勘,必以最精之本子为蓝本。

刻本:又称“椠本”、“刊本”,雕板印成之书。我国雕板印书始于隋唐,至宋而大盛。按刻书之不同情况及刻本之不同类型,可分各种不同型式:以时代区别,有宋、金、辽、元、明、清刻本;以地域区别,有浙江、福建、江西、山西、江苏、安徽、四川等各地刻本;以刻书者区别,有官刻、私刻、坊刻等;以版式区别,有九行本、十行十八字本、四周单栏本、左右双栏本、竹节栏本、白口本、黑口本、两节本、袖珍本、巾箱本等;以字体区别,有大字本、小字本、宋体字本、软体字本(亦称写刻本)、篆字本、梵文本、满文本、满汉文合刻本等;以墨色区别,有朱墨印、几色套印等;以纸张区别,有皮纸本、麻纸本、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亦称桃花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毛太纸本、罗纹纸本、连史纸本等;以装订形似区别,有经折装(亦称梵夹装)本、旋风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本、金镶玉本等;以刻书先后区别,有原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以内容及价值区别,有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批点本、评本、单疏本、集解本、重言重意本、纂图互注本、绣像本等。

祖本:一种书最初刻印之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所重。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之书本。为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原始稿本和最初刻本与增订、重刻之本往往有很多不同。可供查考一种著作之发展过程。

定本:一书之最后确定之本。指自己编撰或整理前人之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之本子。

副本:同一书籍抄出之副本。为对正本而言。过去公私藏书家,得一稀见图书,依样重写,储作副本。《隋书·经籍志》:“炀帝即位,秘书三阁,限写五十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或对外文件之正式签署之副本,备存查和通知有关方面之用。

别本:同书同一来源之另一本子。亦称“副本”。《南史·刘孝绰传》:“又写别本封至东宫。”又,同书另一来源之本子。亦称“异本”。因所根据之来源不同,内容也有出入。如:书有《别本十六国春秋》,帖有《黄庭坚别本》。

仿刻本: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之书本。宋无刻本,多以擅长书法者上版,加之雕印精湛,明清两代刻书往往予以摹仿,故有“仿宋本”、“仿元本”之称。

影刊本:照原书版式影刊之书本。珍贵之古籍,为存原书面貌,以适应研究之需要,清乾、嘉以后,常用影刊方法加以传布。如黄丕烈所刻《士礼居黄氏丛书》,其法大都先照原书影摹,然后上版开雕。摄影术发明后,亦有用原书照相雕版者。刻成之后,与原刻相仿,精工者几难识别。自影印兴,影刻之书渐少。

抄本:也称“写本”。即抄写之书本。习惯称唐以前为“写本”,唐以后称“抄本”。宋以后,雕版虽以盛行,但抄本与之并行,如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皆为抄本;有些较为专门或需要不广之著作,仍靠抄本流通。更有抄书者系著名藏书家或学者;除书之内容外,其手迹也值得珍重。故抄本图书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藏书家以精抄本与宋元刻本相次比。对于不详年月之抄本,约在清嘉庆以前者通称“旧抄”,晚清者称“近抄”,辛亥革命以后者称“新抄”。对于确定为明代或清代之抄本而无从断其年月者,则统称“明抄”或“清抄”。

朱墨本:用朱、墨两种颜色套印之书本。最早为元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之《灵芝图》和经注,都用朱墨两色套印。沿至明末,吴兴(今湖州市)闵齐吉、凌檬初两家盛用两色套印,墨色印正文,朱色印评语及圈点。

珍本: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类别科学价值之珍贵罕见之写本或刻本。

初印本:书版刻成后第一次印刷之书本。特点是字画清晰,赏心悦目,故为藏书家与读者所重。

后印本:历次再版印刷之书本。其字迹漫漶,版断框歪,墨色暗淡,故不受人喜爱。

重刻本:一种书重新刻印之本。相对原本而言。不但字体版式与原本不同,在文字内容上也往往有所修改,多在序文凡例中加以说明。

道藏本:根据道藏刻印之书本。同样,佛经中亦有“碛砂藏本”、“嘉兴藏本”等称呼。

卷子本:用卷轴装订之书籍。唐以前抄写书本均用长幅纸,卷成一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唐人写本存于今者皆为长卷,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

百衲本:用百种不同版本之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之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如商务印书馆影印之《百衲本资治通鉴》、《百衲本二十四史》。

残本:内容残缺不全之书本。

配本:一部书因有残缺,用其它版本之同一种书予以配全,故称。

三朝版:经过三个朝代修补之书版。南宋杭州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多有残缺。元朝时,将这些版片转入西湖书院,加以修补印行。至明洪武八年,书版又移至南京国子监,再次进行修补印刷。对这部分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之书版,后人称为“三朝版”。

活字本:用活字排版印刷之书本。活字印刷为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使坚,排版印刷。为中国之伟大创造,早于欧洲活字印刷400多年。元代又创木活字。明弘治时创铜、铅活字,为我国近代铅字印刷术之前导。

影印本: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之书本。有胶印、大石印、珂罗版(即玻璃版)印、铜版印等。稀少、罕见之图书资料,为研究之需,常用原书影印,以广流传。

石印本:以药墨书写于特种药纸上,用石制版印刷之书本。用摄影制版石印之书,则称“大石印本”。

排印本:用活字排印之书本。为区别版本,通常称铅字排印之书为“排印本”,而其它活字排印之书则分别称为“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

拓本:即摹拓金石彝器碑碣印章之本。用红色拓者称“朱拓”,黑色拓者称“墨拓”,最早拓者称“初拓”。初拓字迹(或图案)清晰,墨色匀净,较为珍贵。

稿本:即作者之原稿。作者亲笔写定者称“手稿本”,经过整理誉清者称“清稿本”。

影写本:用纸覆于原书上影写成之书本。其点画行款,一依原本。一般专指影写宋、元善本,如明末常熟毛晋及古阁据宋本影写,非常精工。

校本: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之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

内府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之书本。校勘,刻印,都较精良。清昭梿所撰《啸亭杂录续》有内府刻书目录一卷,可资检览。

藩刻本:明代分封各地之藩王所刻印之书本。因有些藩王、子孙及其门客颇有学问,而且刻印之书所据底本多为御赐宋、元善本,故其版本价值较高。

聚珍本:清代以木活字排印之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高宗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后来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就名为“聚珍仿宋版”。

闵版:明万历、天启年间,吴兴闵齐伋、凌蒙初采用朱墨与五色套版所印之书。其选择经、史、子、集各类凡士人习用书籍,专辑前人评论批点,使用方正宋体字和优质白纸,作朱墨两色或兼用黛、紫、黄各色套印,后人称为“闵版”。特点为词义显豁,脉络分明,行疏幅广,光彩夺目。近人武进陶湘,编有《明吴兴闵版书目》。

麻沙本:南宋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之书本。因该地盛产榕树,木质松软,易于雕版,故书坊集中,于当时图书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书贾射利,校勘粗疏,刷印低劣,故《石林燕语》有“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之说。

蜀本:四川刻印书本之总称。宋代眉山为四川刻书中心。刻书多为大字颜真卿体,故又有“眉山本”、“蜀大字本”之称。

浙本:浙江刻印之书本。又分杭州本、婺州本、衢州本、台州本。宋代浙本大都字体方整、刀法圆润,为宋版之上品。

闽本:亦称“建本”,即福建刻印之书本。又分建宁本、建阳本、麻沙本等。

宋本:宋代刻印之书本。雕版书至宋代而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都为当时刻书中心。公私所刻,有监司、家塾、坊肆等。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多仿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字体;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避讳较严。所印书籍,校勘精审、雕印精美者颇多,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

金本:金代刻印之书本。金代雕版中心在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其地产纸丰富,书坊很多,设有管理出版机构。所刻著名者有《刘知远诸宫调》、《萧闲老人明秀集注》等。此外,山西运城所刻之《藏经》及河北所刻之经书、音韵学书,也颇有名。

元本:元代刻印之书本。元代雕版中心在杭州、建阳、平水等地。公私所刻,无论校勘与雕印,不乏精品,堪与宋本媲美。其风格、字体大都摹仿赵孟頫书法,扁方圆活,常用简体字,黑口、双鱼尾居多,初期行字疏朗,中期以后行格渐密,由左右双栏趋向四周双栏,目录和文内篇名上常刻有鱼尾。

明本:明代刻印之书本。明代雕版之普遍,出版量之庞大,前所未有。版画艺术、铜活字版及彩色套印,为明代雕印技术发展之辉煌成就。但有些刻本校勘不精,删节不当,甚至妄改书名、伪造古书,后人多有批评。明初刻书犹沿元代风格,黑口居多,正德、嘉靖间,出现仿宋风气,白口为多,字体横平竖直,起落顿笔有棱角,字形方正,显得板滞。万历以后,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直重;部分家刻及坊刻本出现软体字,较为美观。

高丽本:亦称“朝鲜本”,指朝鲜刻印之中文古籍。我国印刷术很早传入朝鲜,朝鲜刻印之书流入我国也很多。无论刻本或活字本,均为软体大字,皮纸精印,书品宽大,醒人眼目。

东洋本:亦称“日本本”,即日本刻印之书本。我国印刷术首先传入朝鲜,其次为日本。日本所刻古籍,多用美浓纸精印,近似朝鲜本,但在字体与装订等方面,下朝鲜本一等。有些书行间注以平假名或片假名,较容易识别。

越南本:越南刻印之书本。越南之印刷术也从我国传入,故刻印风格及装订形式与我国基本一致。流入我国之书籍,大都在相当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刻印,未见有更早印本。

官刻本:历代各类官方机构刻印之书本。如宋代秘书监、转运司、茶盐司、公使库、郡庠、县斋以及州府县学,元代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蜀,明代经厂、南北两京国子监,清代武英殿等所刻之书,都属于官刻本。

监本:历代国子监刻印之书本。监本始于五代后唐,宰相冯道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以后国子监都印图书,以经、史为主。明朝南北两京设立国子监,都有刻书,故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

家刻本:私人刻印之书本。亦称“家塾本”。私家刻书为宋代以来雕版事业之重要组成部分,因不以营利为目的,校勘、刻印俱精,版本价值颇大。其中著名者,如宋陆遹刻《渭南文集》、黄善夫宗仁家塾刻《史记正义》;元平阳府梁宅刻《论语注疏》、古遇陈氏刻《尹文子》;明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清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等。

坊刻本:简称坊本,指书铺刻印之书本。因以营利为目的,一般雕印不如官刻本之精,校勘不如家塾本只审。但也因地因人而异,如宋代临安陈氏书棚本,校印精湛,极为人所重;福建麻沙本,讹误较多,人多不贵之。因坊刻本面向大众,许多医书、民间文学赖以流传,故颇受人们喜爱。

三、主要错误

辑佚(缺失):由于古藉承载物有甲骨、简、金石、帛等形式,在某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句字缺失,甚至整本整卷残缺不全,虽然后人会整理出“辑佚本”,辑佚本几乎一定会有错漏、误解。辑佚可能是古藉传出错最大的原因。有时不是整段缺失,会少写少抄一字,往往被称为“脱字”。

错字(别字):古人在誊刻、誊写、排字等过程中由于疏忽、误读、误认、通假字等原因造成错字。有些错字是关键字眼,甚至会造成后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误解。例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四中提到:“朱淑真词,自来选家列之南宋,谓是文公侄女,或且以为元人,其误甚矣。淑真与曾布妻魏氏为词友。曾布贵盛,丁元以后,崇宁以前,大观元年卒。淑真为布妻之友,则是北宋人无疑。李易安时代,犹稍后於淑真。即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池北偶谈谓淑真玑图记,作於绍定三年。绍定当是绍圣之误。绍定、理宗改元,已近南宋末季。浙地隶辇毂久矣。记云:‘家君宦游浙西。’临安亦浙西,讵容有此称耶。”由上文可见,绍定是绍圣之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也是一个古藉出错的主要原因。

误解:中国文字几千年来词意变化很大,早期古文又十分简练,会造成后人在阅读时产生不同的理解结论,如果流传载体同时有缺失,后人在整理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误解。

张冠李戴:同在以上《蕙风词话》同一卷中,指出欧阳修的一首词误入朱淑真集。

以讹传讹:古人读书人少,写书人更少,当一专家泰斗在书中写出错误结论时,很少有人去怀疑其正确性,后人引用此论,导致以讹传讹。

标点错误:古书没有标点,后人在标点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古人的愿意,甚至有可能完全是相反的意思。

标音错误:在校勘过程中,注音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校勘者对原文注音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一定错误。

年代错误:对古藉出现、整理或作者生存年代的误认。

以上为几种主要错误,由于本人不是这方面专家,只是对此感兴趣的“票友”,答案不能作为专业使用,仅供参考。谢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