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常识题
一、做题技巧的提升与冲刺
认真分析中央职业能力测验的历年常识判断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知识运用能力”在考题中表现的方式。通过这些表现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除了简单的“第一印象法”、“排除法”之外的做题技巧。
1、重视题干中的语言重点
05、06年以来的整体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常识判断题,在题干中给出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提示,如果考生对此部分常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一般也可以通过题干的背景知识提示表述的语言重点,找出最符合背景知识所描述的重点进行判断选择。
例如:05年(一)102题 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关键的事情总是少数,一般的事情常常是多数。”这意味着管理工作最应该重视( )。
A.灵活、及时、适度 B.客观、精确、具体
C.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解析D,题干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2.重视题目中的逻辑重点
在常识题中,有一部分题目的题干中隐含了一个逻辑重点,题目的选项必然是最符合这个逻辑重点。
例如:06年(一)102题 二战期间.英国伦敦曾长期停止播报天气预报战争结束后.伦敦天气预报重新开始播报,被视为一个历史事件而记入史册二战期间伦敦停止播报天气预报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二战期间,因紧张备战、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天气预报工作
B二战期间,军民关注战事,并不关心天气变化,没有必要进行天气预报
C天气对人的心理有很在的影响,伦敦被德国空军长期空袭,军民情绪紧张,为了不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所以不播报天气预报
D二战期间,伦敦被德国空军长期空袭为了避免德国人了解伦敦的天气情况,所以不播报天气预报
解析D,题干的逻辑重点的是,战争——停播天气预报——战后重报——历史事件载入史册。既然载入史册,则可以排除A、B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这个理由似乎载入史册并不妥当。C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如果考虑到天气的对人心里的影响与德军的轰炸威慑相比,显然是不足考虑的,所以C排除。显然,只有D作为一个间谍战的经典案例载入史册,最符合题干给出的这个逻辑规律。
3.与中学书本知识相联系,重视“学以致用”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知识范围一般不超过中学知识的范围。在常识判断类题目中,有一部分题目给出一个非常的生活化的情景,让考生给予解释。一般来说,选项中出现的解释理由如果与中学的书本中某个特定知识相联系,并且可以合理解释题干中所给出的现象,则那个选项一般来说是正确的。
例如:06年(一)98题 船只在海上发生事故后,饮用水缺乏常常是幸存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海水不可以饮用的原因是( )
A.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与人体的电解质构成有很大差异,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甚至造成死亡
B.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渗透压远远大于人体细胞内液,海水进人人体会造成人体细胞脱水,甚至造成死亡
C.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某些电解质对于人体而言是有毒的,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D.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味道又咸又涩,难以下咽
解析B,B选项用高中生物学的“细胞的渗透”知识去解释现象,且合理解释了题干中所给出的现象,因此,在即使不太了解真实原因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进行做题。
4.正确的解释项突出现象背后的理论,而非假设、经验,体现一种很强的说服力
例如:06年(一)99题 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鳄鱼在吃掉捕获的食物前,往往会流出几滴眼泪于是“鳄鱼的眼泪”被人们用于形容伪善鳄鱼流泪的原因是( )
A.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使眼睛保持良好视力
B.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C.鳄鱼的眼泪可以发出特殊的气味,召唤同类前来捕食猎物
D.鳄鱼进化不完善,唾液腺分泌和泪腺分泌的神经控制系统未完全分离
解析B,A、C重点是描述一个事实,而没有从根本上给予届时,B、D则突出一个“进化不彻底”,显然其说服力会更增强。因此答案要倾向B、D,根据上面2所说的题目的逻辑重点“强调吃食物前流眼泪,而不是吃食物中”,因为按此说法吃食物中流的眼泪会更多。所以,把解释归于唾液有一定的逻辑上的不合理之处。最终答案,要倾向于B。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中国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制度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结果
由于指挥失误,内部腐败严重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二、洋务运动
1 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 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
(2)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3)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4)新式教育:同文馆建立,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7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戊戌变法
1 背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下发动了“公车上书”。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动了维新运动。
内容
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结果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经过百日,被囚至中南海瀛台,以失败告终。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四、辛亥革命
1 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革命过程
(1)兴中会:在檀香山,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同盟会
1905年在东京创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4)武昌起义
①时间:1911 年10 月10 日
②成果: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成立(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评价: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五、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一)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2 过程内容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
(3)后期内容: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4)胡适发表了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
3 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二)中国***的成立
1 1920年,在上海成立了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称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2 中共一大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
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决定建立中国***,宣告了中国***的正式成立;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习题
1 单选( )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
国由胜转衰的转折。
太平军出征
B 太平军北伐
C 安庆保卫战
D 天京事变
答案D解析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多选下列我国近代史上曾提出的口号,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洋务运动
B 师夷长技以自强——魏源《海国图志》
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
D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ABD解析A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B项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项“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D项“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等爆发后,呼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
据说考试始于隋朝大业元年,至今已历经千余年,其间有许多关于考试的趣闻。
1唐朝末年,文采不错的鲍毅得罪了考官刘太珍。刘太真曾信誓旦旦不让鲍毅通过考试。第一次考完,刘太真想慢慢来,第二次考试会让宝姨开心。第二次考完,刘太真又让他上第三次,想让他开心一会儿。第三次考试后,刘太真没有拿录取包,就拿着名单去找丞相。就在朱霸之乱之后,名单里多了一个朱。丞相很不高兴,要求刘太真换掉他。吓得刘太真想不起其他孩子的名字,只记得保怡,最后上了保怡高中。
2何张之主考官,考上的进士不符合士子的期望,引起公愤,引起民众围攻何父。何张之架起梯子爬上墙,趴在墙上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3王伟参加科考,想走后门。听说公主喜欢音乐,于是他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扮成乐师,手持琵琶迎接公主,被公主看中,一举夺得第一名。
4赵颜,唐朝人,多次考试不及格。他的家人恨他和他的妻子。有一次我公公家办晚会,邀请剧团来演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座位,除了赵林顿的妻子。演出中途,有人举报赵林同是秀才。家里人一听,赶紧把赵林童的老婆请了进来,给她穿上新衣服,换了凳子,然后继续看演出。
5宋真宗时期的宰相晏殊天资聪颖,从小就被当作神童推荐到朝廷。后来,他被推荐去见宋真宗,而宋真宗正在面试一个进士,所以他被邀请参加。颜姝一看到试题就说:“我前几天做了这个题目,你还是改一下吧。”宋真宗,这种喜悦,诚实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力。颜姝由此进入政府高层。
6宋代学者刘冕非常重视禁忌。他参加科举考试从来没听过“罗”字或与“罗”同音的字,怕是“状元”。他自己也常常把“快乐”说成“安康”,仆人们也跟着他。考完试,老刘派仆人去看名单。仆人回来,老刘急忙问自己中了没有,仆人回答说:“秀才痊愈了。”
7明朝成化年间,浙江秀才李习安在乡试期间,有一次私访,看到两个考生在下棋。一位考生甚至夸口说,“不用复习,上榜没问题。李和贤总不能用一个包含100个名字的奇怪标题来为难我们吧?”李习安一生气,就带回来一个包含100个名字的怪问题,就是“孔子门下有72位圣贤,那么圣贤之德是什么?云台28会怎么做?”结果,没有人能解释所有的问题,所以李习安没有接受任何一个问题。
8刘望陵,福建同安县人,明末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了福建省第三十四名,后因故被罢官。入清后再次参加福建省考,再次考了第34名。隔三差五赢同一个地方,比中500万**还低。
9清代陕西乡试中,有一位考官到西安安当考官。临行前,他拜访了关的老师舒。两人交谈过程中,尚叔放了个屁,但他不好意思,动了动屁股。考官以为有玄机,当即询问有何吩咐。尚书说:“没有他,你可以自由呼吸!”意思是,“没事,就是放屁。”考官误会了,以为他想录取一个叫夏的人。结果,在安,真的有一个叫夏的考生,而这个夏却误中了第一名。
10清朝嘉庆年间,文官考试完毕后,帕拉
11吴某,阿清人,目不识丁,因为左维护了他的松江县令的地位。他在主持郡考的时候,把枪手列的试题放在靴子里,想公布试题的时候,又忘了放在哪里。秘书问他知不知道考题内容,吴说只记得开头的“马”字。秘书在《四书》参观了“马”字,吴说不喜欢。后来他突然想到在靴筒里,就看了一眼。原考题为“不知道现在谁来了”。
12道光年间的考官穆彰阿,录取考生不是看卷子答得怎么样,而是看他的鼻烟壶。他有两个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鼻烟壶,一个是琥珀,一个是白玉。考官推荐卷子时,用两个鼻烟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如果是琥珀,谢天谢地,这张卷子被文曲星看中,考上了进士;如果是白玉的话,对不起,我要和这纸的主人说再见了!取够了地方,下面的论文,再好,都会被当成废纸。
13清道光某年,原状元是邱实。当道光看到他的名字时,邱实是一个“死囚”,这是不吉利的,所以他没有接受。当我看到二年级第九名戴长芬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一阵狂喜,我立刻以状元的身份开始写作。因为清朝延续到第九次,戴兰芬真的很幸运。
14写《聊斋志异》的作家蒲松龄曾经考公务员。当他拿到考题时,他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看完书,他“越级”,就是第一页看完,直接翻到第三页做。对此没有补救办法。哦,不,我又过不了辽宁工业大学一卡通了。
15古代乡试和会试有三次连考,每次三天。考生吃喝拉撒都在考场。康熙三十六年状元李逊,家境贫寒,考试时篮子里装了36个馒头。
16清代广东盛行科举赌博。每逢考试,一些富商就设赌局,事先拟好几个考生的名字,赢的钱大到几万块银两。考试公布后,根据猜测决定胜负。所以越隐晦的姓氏,买的人越多。
17文,唐朝名人,陕西人。他的祖上是——年的文彦博,一个在唐朝政界和文坛都很有名气的双料人。他在政坛上是宰相,在文坛上成就了一代著名诗人。在文这一代,他年轻时才思敏捷,年纪轻轻就以词成名,但在仕途上却走不出一个人,即所谓仕途驴友也。文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傲慢。他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把科举当回事。他一直以为,每当他要考试的时候,皇帝就会把他的黑帽子给他,所以他就一直吊儿郎当。将近40岁的时候,文玩够了,逛够了,于是大摇大摆走进考场,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现在他把科举当回事,科举却不把他当回事。直到56岁,他的名字始终没有进入进士榜。在作弊最严重的唐朝,就连著名诗人文,上至高官子弟,下至贫苦百姓,都乐此不疲,加入了轰轰烈烈的作弊大军。但与一般的饕餮相比,文达诗人的欺骗手段堪称一绝。即使在考官防贼的“防守”下,他依然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八个人的卷子,甚至还能全身而退,这让当时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如果他自称是唐朝的第二号骗子,没有人敢自称是第一号骗子。
18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85年,白居易29岁,参加了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在助教那里
19蒲松龄老师,山东淄川人,留下一个《聊斋志异》,几十万字。19岁初,这位蒲老师考了男生,考了县政路第一名,补了博士生。不幸的是,他这次考试不及格。他没有过官瘾,他不甘心。他还是每三年考一次,按时去考试。考试,考试,直到71岁,连胡子都全白了。考官看他实在可怜,就做出一个榜样,成为进贡生。满腹悲愤,无处发泄。在艰难的岁月里,浦先生逐渐认识到“仕途黑暗,天理不正。”他把心中所有的委屈都寄托在小说创作上,写出了他的不朽著作《聊斋志异》年》。
2016岁时,唐伯虎考上了他原籍苏州的状元。明孝宗十二年,梁楚良大人来南京主持乡试,他以状元的身份被录取。第二年,唐杰元得意洋洋地去北京试。如果唐伯虎想参加飞行员考试,他难免会有点紧张。心里没底就去找考官垫底。因为唐伯虎被牵连进考场作弊案,名声受挫,家庭陷入困境,经历坎坷。他的老朋友和朋友都避之不及,甚至他的妻子也对他翻白眼。人情被忽略,世态炎凉。只好去城外建了一座桃花庵,自称“六僧”,卖书卖画为生。
21吴承恩擅长书画,多才多艺。但科举不利,直到中年才当上进贡生。60岁时,他当上了长兴县令,却因与长官不和而离职。之后,他聘请了荆王宓嵇山。
2240多岁的老学者孟郊感慨地说:“春风以马蹄疾为荣,一天就能看遍长安花。“通过考试后,他游街示众,一天之内看遍了全城的美女。这位吟游诗人只当过县尉,“慈母手中的线,为她任性的少年的身体做衣服”也是“孟局”的一句话。
23“三线落地”定鼎家。在明朝,丁贤是第一个坐上头把交椅的福建人。在测试中,汇源是来自江西的黄子澄,来自江西的连,丁贤是第三名。在科举考试中,丁贤的文章是最好的,排名第一,连仍然排名第二,黄子澄退居第三。传说在排名公布前夕,朱元璋皇帝夜里梦见“三根电线落地”。一觉醒来,我查了一下丁嘉的名字,发现丁贤的“贤”和连的姓都含有“嗣”字,而黄子澄的名字与“嗣”毫无关系。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找了一个叫“丝绸”的花轮来代替黄子澄。正要下单,突然发现丁贤的“贤”字里有两个“丝”字。他连紫凝已经是“三丝”,加上花轮,就成了“四丝”。于是,只好作罢,按照原来的排名公布:丁第一。
24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督江西一年,任监考。他觉得好笑,发现秀才候选人花名册上有一个重名候选人,于是对重名秀才无声地打了个电话,说:“我弟弟和本官重名,真是巧了,本官要管管。好吧,我给你一副对联。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处理好,你就赢了。答不上来,就请你回去再好好学三年,下次农村考了再来。”那个学者也是一个充满文采的儒生。他听了这话,笑着答道:“你若不后悔你的话,请说些什么。”李梦阳精心制作了一副诙谐的对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字相同,但他们是不同的。”此联名异于他人,适合自己和同名考生,有调侃之意。听了这话,考生赫斯塔
25清代道光年间状元孙家鼐,在一大卷殿试中,误将“董仲舒”的“书”字写成“书”字。清廷规定,阅卷大臣在大卷中选出前10名的书,叠在一起,第一名为状元,呈送科举。有时皇帝递出原文,有时倒序。当时科举和孙家鼐写的其他字,10个阅卷大臣都没出来,却被抽中为甲等状元,折在第一册。道光是国王任命的,而孙家鼐按照原来的顺序获得了第一名。另一个词是事后发现的,10个阅卷大臣联名上书要求处罚。因为状元是道光帝亲自任命的,不方便追究,所以孙家鼐是“天下第一状元”。从此,这位幸运的“状元”仕途亨通,一路高升,成为大学士、军务尚书、同治皇帝的老师。
26刘的《半月照乾坤》让印象深刻。清朝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有一位勤奋好学的儒生,名叫刘。20岁之前,他不仅已经熟读四书五经,而且对唐诗宋词也了如指掌,背得滚瓜烂熟。所以他有县考,地方考,考试。然而,刘是丑陋的,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的规定,五官不全的人是不允许当官的。碰巧这次考试的考官是个人才,他勇敢地告诉了皇帝。为了避免以貌取人,龙决定参观保和殿。那一天,乾隆皇帝坐在御椅上,得意地笑了。他叫刘回应说:“独眼龙不登龙虎榜。”这幅对联既有讽刺,也有泼冷水。才华横溢的刘趾高气昂,接口说得对:“半月犹照坤!”隆帝见其气魄,暗暗称奇,便又造了一句:“东,西长庚,南济北斗,我是摘星人!”刘不卑不亢,马上答道:“春牡丹,夏牡丹,秋菊花,冬梅花,我是探花的!”龙帝见其才情如此敏捷,节奏整齐和谐,不禁为之神往。当即立下一圈诏书,任命刘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27张发才:古代科举,在考场上跟进监牢是一模一样的。考生不得不穿单衣、单裤、单鞋,检查完后脱下来体检。然后检查文具怕小抄被塞进笔管或者砚台里。安检后放在小号里回答问题。除了来回巡逻的考官,考场内还会建一座炮塔,名为“明远楼”,供考官居高临下监视
28福尔摩斯:清末有一本《五经全注》,是中国古籍中字最小、版面最密的私刻本。卖贼贵,《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都是宋代儒家大师的详细评论。两卷共352页,30万字,面积只有火柴盒大小。每毫米一个字还是很清楚的。这台印刷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它是干什么用的?考试作弊,大家拿着放大镜装福尔摩斯。
9往好里说:福建一个大官主持考试。在北京,我设宴招待老乡、亲戚朋友,用酒壶倒酒,说:“干这壶”。我明白了。所有的八股都是以“都做到”结尾的,都是对的。太多学生出事了。该官员被传讯,但该官员认为此事已经结束。但是没关系——因为他叔叔考试不及格,所以他被证明是无辜的。其实是他女婿喝多了,所以糊涂了,把答题卡忘了。
30齐天大圣:一个北京官员在福建主持考试,亲戚学生向他询问考题。景宽一脸正义,怒斥道:“你这个猴子
32在史书中,洗澡总是与“斋戒”、“更衣”联系在一起,放在皇帝登基、朝臣上朝、祭祀仪式等重要事件之前。以示庄严肃穆。它堪称中国古代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之一。但我极其怀疑,古人似乎在政治上抓洗澡这件事抓得比较紧,在生活上抓得比较松。比如《太平御览》引自《汉书》“汉代官员五天洗澡都要休息,说要休息洗澡。”也就是说,汉朝要求官员工作五天,“休息”一天。另一方面,似乎休息日与洗澡是紧密相连的,这意味着当时的官员可能因为长时间不洗澡而影响了自己的官容,以至于不得不在法律上对“洗澡”做出明确规定。这绝非天方夜谭。看看白居易的诗《沐浴》:“长年不洗澡,皮肤上满是污垢。今天洗个澡,你会瘦下来的问自己今年是哪一年,春秋四十出头。”四十多岁的人可以很多年不洗澡,但洗完澡就沾沾自喜地磨掉几层老泥,“减肥”了。看到这里,要不是他老人家亲口表白,我们晚辈怎么可能想象得到。从老教师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风格,似乎可以想见,沐浴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并不总是如此,是有道理的。古代没有热水器,没有浴缸淋浴房,洗澡不方便。上说“身体的毛发和皮肤都是受父母影响的,谁也不能展示”,这甚至为公共澡堂的出现设置了伦理障碍。唯一方便洗澡的大概就是皇帝了。年,内廷有“混堂司”,有“宦官一员,无定员监,管沐浴。”这说明皇帝的澡堂及其工作人员是正式建立的。毕竟天下洗浴小,皇帝洗浴大。说到皇帝洗澡,就不能不提到白居易的《孝经》,“那是初春。他们让她在纯净的水池中沐浴,温暖并抚平她乳脂般晶莹的肌肤。由于她的疲倦,一个侍女举着她,当皇帝第一次注意到她并选择她作为他的新娘时。唐皇沐浴不仅足够隆重,而且内容丰富。也是名扬千年,足够嚣张。历史上,洗澡曾经是对抗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在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都要被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身检查虽然要严割,但是光是解开衣服、电缆、耳鼻就太过分了,不要客气!”于是,他向皇帝建议,“让我们洗个澡,让官员把衣服穿上,这样既防止辱骂,又不失礼节”,得到了允许。考前洗澡并提供标准服装是合理的,既能防止作弊又不“失礼”。
公务员常识题
本文2023-11-03 19:06: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