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作品中为什么经常有错别字,这些错别字当今为何叫通假字?
中国古代文化在历史上是比较丰富的,经过历史的沉淀只留下了那么一小部分,就比如汉字文化。在我们看到的很多书本中,文字还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把错别字叫做通假字呢?
其实在古代,错别字没有那么重要,文字只是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最主要的还是语言表达。
通假字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就是古今字,虽然在书写形式上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古代和现代所要表达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把之前的文字叫做通假字。
第二种形式是文字不健全的时代,想不到的时候需要用别的字来代替,就是那种意思相似但是表达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称为通假字。
第三种形式是异体字。在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之前,文字的结构都不太一样,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文字有了统一的规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个宗教文化发展的不同,区域与区域之间在文字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通假字不是文字的表现形式,他也可能是当时他们写的时候是对的,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字结构发生了变化,和我们现在认识的文字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说明历史和现代的这种差异,史学家们对这种差异称为“通假字”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尊重历史。
古文中的通假字不是古文中的错别字,但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错别字。
汉字是一步一步的演化过来的,古代和现代的汉字并不完全相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古文《劝学》中有一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句中的“知”字就为通假字,通现代的“智”字,这句话的翻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日反省自身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通假字并不符合现代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将它翻译为更加符合现代理解的意思。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通假字是错别字,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因为我们不能仅用非常片面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了解通假字的起源、历史、说法等多个方面,经历种种之后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假字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古代文人通常会在诗文下进行注释来解释字词,以求句子的翻译更加通顺,更容易让人理解。现代人翻译古文的时候时空跨度很大,因而字词翻译的改变也很大,这些翻译改变的字就是我们所说的通假字。
通假字指古代的字在翻译时与现代的字翻译的转换,它其实是一个很伟大的名称,因为它在某种概念上将古代与现代连接,是一条时空隧道,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认识古代的人,了解过去的事情和回忆当时的场景,虽不能完全反映但也大同小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这句诗的情感何其深啊!
由此观之,古代的通假字并非是古代的错别字,倒是可以认为是现代汉字的错别字。面对争议,我们不能仅凭感觉,还要有依据。
通假字、异体字
一、通假
中国民间有讨口彩的习惯。比如中国民间特别喜欢葫芦,就是因为它和福禄听起来差不多。布置婚房的时候,喜欢放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就是早生贵子。其实类似的祈福还有,五福临门上画五个蝙蝠或者五个老虎。广州商铺招租的时候,把负一楼写成富一楼。中国民间忌讳在家里栽桑树,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其实都蕴含了通假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节课讲一讲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
通假字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用字情况。就是在那个古代的书面语里面,人们在书写字的时候,本来有正确的字他不用,却用了一个声音相同或者声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有人说,我现在也这样用行不行?比如我要写一封信,我就找个同音字去代替行不行?这叫不叫通假?这不叫通假,这叫错别字。
只有古人才有这个特权有通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所定义的通假,就是以古音的相同或者相近为前提的,所以通假又叫古音通假。
那么在通假中,替用的那个字叫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
比如说像我们学过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那一篇里面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里面用了一个跳蚤的蚤,是不是说要跳蚤怎么样?不是的。这个跳蚤它是要替那个早晚的早。
“蚤”通“早”,早晚的早才是这句话里面的本字。
古书用字里面通假字特别多。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经过秦代的焚书坑儒,或者说在秦代焚书坑儒之前,我们由于记录工具的不发达。
比如说古人写字,他要写在竹简、木牍上,运起来不方便,或者要刻在那个龟壳上,材料取用也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学习他是靠耳提面命的。就是别人告诉他,然后他把它记下来。
《朱子语类》里,朱熹曾有过这样类似的论述。所以他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写很多错字。就是要表达的意思,他用另外一个字来表示。
《诗经国风终南》里说:“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个纪和堂就困扰了中国学者上千年。
汉代的毛亨解释说:“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他明显就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
但是把这个堂解释成厅堂的堂,在这句话里面它不通顺。这个终南山有什么有堂,不通顺。这个问题一直到清代的王引之才把它解决掉。
《经义述闻》卷五王引之案:“纪读为杞,堂,读为棠。”
他说的什么意思呢?他说纪和堂都是通假字。他们的本字应该是木字旁的杞和木字旁的棠。就是山上有这两类树,这就通了。
还有一种情况会产生通假字,就是东汉郑玄所说的。
东汉郑玄:“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二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刚开始你去写这个字的时候,突然之间脑壳卡住,想不起来那个字怎么写,那么就拿一个语音相近的字借一下。这种情况也容易产生通假字。
王老师在这里出了个小思考题,我们初中高中学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很多教材都注释“说yuè”,说yuè通悦。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呢?大学教材一般是不注成通假字的。为什么?我们往后面再接着看。
二、异体字
通假字是能够互相替换的,但这种替换是有条件的,它们一定要语音相同或者相近,而且是临时替换,不是说跳蚤的蚤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代替早晚得早。
但是在我们汉字系统里有一类字,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可以替换,这种字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可能跟不同的时间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不同地域的人造字有关。也可能跟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有关。你要那样用,我偏不这样用。我要再把它发生一点变化。还跟我们中国人的书法活动有关。因为古代那个印刷不发达。所以要统一字形,不是那么容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写法。
我们看《碑别字》这个书里面收集了很多字,它的写法就是稍微有点差异,这些都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大致归纳一下。比如说造字法相同的异体字。
☞造字法相同
1、意符不同的异体字
它可以因为意符的不同而产生异体字。
A、歌咏的咏,口字旁和言字旁没有什么差别。“咏”、“咏。”
B、目睹的睹,一个目一个见,都是表示看见。“睹”、“覩。”
C、叹气的叹,一个口一个欠都是表示叹。“叹”、“叹。”
为什么这个欠也表示跟口的活动有关呢?我们的语言有个打哈欠。哈欠就是嘴里面出气。
D、两个驱,一个马和这个攴都是驱。“驱”、“敺。”
E、两个雁,一个是佳一个是鸟。“雁”、“鴈。”
F、两个歌,一个言一个欠。“謌”“歌。”
G、两个缸,一个是缶一个是瓦。
“缸”、“瓨。”这个瓦和缶都是陶器。我们有一句俗语:“瓦罐不离井上破。”这个瓦罐就是缶就是陶器。
H、两个瓶,瓶也有这样的写法,一个瓦一个缶,都可以。“瓶”、“缻”
L、两个炮,我们看象棋有写成火字旁的,有写成石字旁的。因为什么呢?古时候最开始用抛石机,抛石机抛这个炮,后来改进了也就是火炮。
J、两个杯,一个木一个皿。“杯”、“杯。”
K、还有碗,一个石、一个木、一个皿。“碗”、“椀”、“盌。”就是石碗木碗,还有一般意义上的碗。
2、声符不同的异体字
就是改变声符产生的异体字。
A、线,戋和泉。“线”、“线。”都可以表示这个声音。
烟、时、蚓、炮都是这样的。
B、烟:“烟”、“烟”
C、时:“时”、“旹”
D、蚓:“蚓”、“螾”
E、炮:“炮”、“礮”
3、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
A、剩:“剩”、“賸”写成这个“剩”就是用乘做声符。
还有一个賸,它是用哪个地方做声符呢?是用左边加右上角,这个朕做声符。右下角这个贝表示意思是钱剩下了。
古书里面用右边那个字表示剩余,不要感到奇怪,它的意思更适合表达剩余的剩。
B、炮,“ 炮”、“礮” 火炮和这个石炮,右边又变成驳。合在一起表声音。
☞纯粹变换部件位置造成
和: “ 和”、“咊”
鹅:“鹅”、“鵞”
襍:“襍”、“杂” ,把左边的这个衣,和右下角的木放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现在写的这个杂。
像峰、群都是这样变换位置。
“ 峰”、“峯”
☞造字法不同
造字方法不同,有的是用会意的方法造的,有的是用形声方法造的。
①凭:任几,这是会意。凭:冯心,这是形声。“ 凭”、“凭”
②岳:丘山,这是会意。山狱:这是形声。“ 岳”、“岳”
③还有地:山水土,会意,水土也是会意,土也是形声。“ 埊”、“坔”、“地”
这是造字法不同造成的异体字。
王老师在前面让大家思考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底是不是通假字?可能有人还是没有思考出来,要想知道确切的答案和原因,请看下节课,古书用字下之古今字。
本文2023-08-05 08:19: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