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精通“风鉴”之术,“风鉴”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3收藏

袁天罡精通“风鉴”之术,“风鉴”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第1张

这种风鉴之术其实是一种风水之术,同时他也有着强大的给人看面相的能力,通过对人的面相观察,他就可以观察到这个人的今后生活的大概样子。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特殊的本领,让袁天罡在唐朝时期的名声非常响亮,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风水大师,同时袁天罡也给自己的学生李淳风教导了许多的风水文化知识,让他们二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名声大噪,关于他们的传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关于袁天罡的本事,历史中记载的事情非常的多,同时这些故事也非常的神奇,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袁天罡的风水知识和风水本领非常的厉害,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通天神地的本领呢。因此在唐朝时期,当时的许多民间百姓对袁天罡非常的崇拜,认为袁天罡这样的人就是活神仙,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袁天罡的风水文化知识确实非常的厉害,对于一些事情他能够进行很详细的预测,比如说预测一个人的今后富贵。

其中有一件事就比较的有趣,那就是在武则天小的时候,袁天罡曾经与武则天有一面之缘。当袁天刚看到当时还是很幼小的武则天的时候,袁天罡就一口断定,此女以后必成大事,将会达到天下共主的地位,其实说白了就是袁天罡认为武则天以后可以成为皇帝,后来果然也验证了这个预言,武则天不但成为了皇帝,同时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这个预言的准确性更让袁天罡的名声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人们对他的风水之术也就更加的好奇和崇拜,相传袁天刚和他的学生李淳风曾经在南充的阆中古城进行过风水堪舆之术。这也让阆中古城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座风水名城,同时在阆中古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袁天罡留下来的多种事迹,也正是因为这些风水文化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充满了种种的神秘色彩,让后代的人们一直探索不止。

从古到今,摸金校尉层出不穷,不论是皇陵还是高官的陵墓,几乎都惨遭破坏。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死后也没能得到安宁,真是让人唏嘘。

话说回来,毕竟我中华民族能人辈出,总有少数人的墓穴历经千年却纹丝未动,得以长眠于地下。一代神算袁天罡无疑就是其中一位。袁天罡是唐代最著名的易学大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风水。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一位大人物叫做李淳风,两人都拥有神奇的预测推算之术。

相传武则天曾命袁天罡和李淳风分头去寻找风水宝地,作为自己死后下葬之所。李淳风遍寻群山,看中了乾县北部的一座小山。他把一枚铜钱放于山上一处作为标记,并用土掩盖。随后,袁天罡也在山中选一佳处,插上金钗作为记号。巧合的是金钗恰好插进了铜钱的小孔。武则天极为惊奇,对二人大加封赏。这就是后来的乾陵了。

乾陵历经上千年,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乾陵至今完好无损,乾陵也是目前我国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最丰富、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他们的风水之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可是他们也得为自己百年之后选一处好的风水宝地,毕竟作为风水大师,首先得给自己安排一个绝佳的埋葬之地才说得过去。

二人再次约定,分头寻找。和上次如出一辙,两人不约而同来到了长安县,在城东南发现了一处不错的地方,两人分别作了标记。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两个标记并没有重合,而是相距几百米。但就这一点距离,却决定了两个墓穴未来截然不同的命运。唐朝灭亡之后,战乱四起,李淳风的墓穴很不幸的被盗了,然而袁天罡的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何?

原来唐亡宋立之后,朝廷在长安县设有军营。而袁天罡之墓就在军营范围内,李淳风之墓虽相隔不远,却被划在外边。由于军营乃禁地,盗墓贼无法进入,因而袁墓得以保全。更巧合的是,之后的历代朝廷都选择在此驻扎军营,因而千百年来,袁天罡之墓可以平安无事。新中国成立后,袁天罡之墓周边依然驻有军队,盗墓贼始终无机可乘。后来,随着国家对古代文物的重视,袁天罡墓成了重点文物被保护起来。

袁天罡的墓地能够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

山水喜相逢,发源于秦岭的嘉陵江一路向南,进入四川境内后蜿蜒前行,突然转了一个180°的弯,将一块U型冲积州环抱于胸,而源自“华夏祖脉”昆仑山的大巴山余脉蟠龙山系自北蜿蜒匍匐而至,又恰好停在这块土地的北方,一座城池临水靠山建于州上历经千年沧桑,有情有义的秀丽山水赋予了这个城市延续千年的地名,也成就了它“阆苑仙葩”的美誉——这个城市,叫做阆中。

阆中古城全景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载:“阆中,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资治通鉴》中形容阆中:“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取以名之。”正如古籍中对其地名来历所述,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呈蟠龙蜿蜒之势,活灵活现、腾挪欲飞,城市则藏风聚气、得水为安。

“大笑古城·2018阆中曲艺葩”之“大闹古城”星乐游,邀请著名网络作家青子打卡风水好运路线。在几日体验行程中,青子实地走访了白塔、天宫院、大佛寺、五龙、状元洞、中天楼、世界风水文化博览城等景区:登高俯瞰阆中山水城宏阔器局、探秘阆中风水人物志、信步阆中古城感受“天心十道”城市街巷格局、走进阆中世界风水文化博览城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科技传承,体验到了阆中得天独厚的风水文化。

青子俯瞰阆中古城

第一日  登高纵览

观宝地器局宏阔气象非凡

驱车攀上位于阆中城东嘉陵江对岸的东山之巅,站在白塔观景台边登临远眺,整个阆中城山川形势收入眼底:“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这个时候才能理解阆中何以能堪“阆苑仙境”、“风水宝地”的美誉。

“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王母所居也。”这段话出自东晋时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神仙传》,其中描述的地方,叫做“阆风苑”,亦称“阆苑”,是传说中昆仑山之巅,西王母的宫阙居所。

在中国古人心中,这“阆苑”二字,非寻常地界能担得起,那是玉楼星峙、缥缈蓬莱、神仙居住的地方。普通人肉眼凡胎,只能遥想,若是人间也有这样的钟灵福地,那必是星辰璀璨、山川殊秀之地。

青子在白塔观景台边远眺

在青子的书中,写过不少引人入胜的仙灵异境,其中瓦石楼台山川草木,尽管在历史地理间也是有迹可循,却毕竟虚空幻地,需要靠作者构思编排一番。然而这阆中城,对于他而言,却仿佛天造地设一般。

站在东山之巅俯瞰阆中,近山苍翠、远山层叠,嘉陵江水如玉带环腰,阆中城建在江畔的U型冲积州上,楼房街衢密密排布,临江一隅那片鳞次栉比的古老民居便是阆中古城所在,见此青子由衷感叹,如同仙人对弈棋盘落子,阆中山水城各自安放于灵心独运之处,恰成一盘天然的风水棋局。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

为了小说取材,青子亦曾涉猎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地理学说,所谓“龙、穴、砂、水、向”的“地理五诀”,在阆中天然完美齐备。

具体说来,源自“华夏祖脉”昆仑山的大巴山余脉蟠龙山系为阆中之“来龙”,于城北形成天然屏障,为靠山;嘉陵江南岸的锦屏山,与城对景,为案山;加之东西左右几侧的白塔山、大像山等“砂山”(环绕的群山)卫护,形成了后接“来龙”、前照“案山”、左中右三面“砂山”环拱护卫,黄华山“朝山”(远山)苍翠层叠的——“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伏”的宏阔器局。

更难得的是,汹涌的嘉陵江在城北玉台山沙溪场数条支流汇聚,群山护卫之下,偎城抱廓,绕古城三面,形成了巨大的“U”型环带,天然形成了“丽水成垣”和“金城环抱”的风水绝胜之地,令人不禁感叹,神仙住所也不过如此吧!

丽水成垣,金城环抱

人有不世出的奇才,自然山水中亦有世间难逢的宝地,所谓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若非亲眼得见,哪知还有此等灵秀胜地,站在东山山顶,风吹过时耳边送来山巅屹立白塔檐上的风铃声,仿佛云中传来的仙家轻语,“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此刻,李太白诗中的逍遥幻境如在目前。

第二日  访幽窥秘

探古城山水有灵奇人奇事

相传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天象突现奇异,有人密奏长安西南出现“王气”,唐太宗李世民忧惧江山不稳,遂命当时的火山令(唐代负责预测吉凶、勘察风水地脉之官)袁天罡前去“步王气”、“断龙脉”。袁天罡奉命前往,行至广元朝天驿,登高南望,远远望见阆中方向瑞气缭绕,祥云升腾,似有“王气”之象,于是风尘仆仆赶至阆中古城,登临锦屏山,只见阆中城北蟠龙山,山顶瑞气盘旋,彩霞满天,山上山下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不禁惊诧“王气”原来在此!于是,袁天罡向阆州知府传达圣意,阆州各县派遣民役,于蟠龙山开山凿石,斩断“龙颈”,断了“龙脉”。

这是阆中流传已久袁天罡“断龙脉”的故事,“龙脉”所断之处叫锯山垭,在阆中至今仍有遗迹处。“断龙脉”的故事极富神秘色彩,在青子看来,这也是阆中独具魅力的地方,“对于写故事的人来说,阆中文化底蕴深厚,有良多的有趣有料的传闻逸事,这里就像一个尚未开采的宝矿,甚至不用多虚构什么,将采编的素材写进书中便很是精彩了!”

青子在阆中采编素材

阆中城向南29公里,坐落有一处幽秘古迹,叫做天宫院,是袁天罡、李淳风奉旨到阆中“步王气”、“断龙脉”后,为阆中神奇的山川、神秘的风水所吸引、定居阆中从事天象、风水地理研究时所建。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天宫院,已经成了每个来到阆中的游人,了解此地深厚风水地理文化的必到景区之一。

青子在阆中采编素材

清晨,朝日东升,天宫院外的罗盘广场六十四卦象鼓沐浴在晨光之中,几名小童绕着广场中心那把可以转动的龙凤转天椅嬉戏打闹,银铃般咯咯的笑声更显出天宫院院落古朴宁静。

青子一行步入天宫院院门,青苔映阶绿,只见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塑像供奉在院落正殿,殿上匾额书“天人合一”,显示出此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道家渊源,一阵风过,庭中古槐落英扑扑簌簌,令人顿生悠远惬意之感,也许是感受到了大师气场吧,呼吸也变得均匀绵长。

青子步入天宫院

天宫院的东西两厢房,分别是介绍中国传统风水地理文化、八卦易经学说,以及袁天罡、李淳风两位风水传奇人物生平经历的展厅,在这里,有一份关于袁天罡的出生来历资料。

袁天罡、李淳风塑像

据传,袁天罡原名袁天纲,原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因皇后独孤氏杀其母,被抱给了袁家扶养,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风水相术大师,后成为唐朝开国军师之一。贞观初年奉旨入蜀后,袁天罡隐居阆中,在古城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重新规划,现存阆中古城城址即保持了当时规划中九横九纵的格局。

第三日  信步闲谈

叹人生气运浮沉一心之间

相比于如今动辄酒吧商铺、鼓乐喧天的其它古城景区,走在阆中古城街巷,难得能觅到一份真称得上古城遗风的朴素和安稳,路口参天蔽日犹如一柄巨伞的黄桷树、脚下厚重沧桑的青石板道、空气中飘荡着千年前就有的保宁醋香,城中街巷与远山相对、放眼望去有青山作对景,古城格局仍是千年前的样子,城中如今仍有数万原住民在此安居乐业。

静谧的古城街道

阆中古城现有格局是定于唐代,唐武德及贞观年间,高祖李渊的公子鲁王李灵夔和腾王李元婴先后被分封阆州,二王仿造长安城,兼以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风水理论为指导,造宫苑、建五城十二楼,誉之“阆苑”。

中国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位置的建造和安排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阆中古城几何中心、城中东西南北主干道的交会处有一座“中天楼”,乃阆中城正穴,城内街巷以此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所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中天楼选址时的考究还在于,它是阆中古城四围东西走向山脉和南北走向山脉最高点在天空中交汇处映射到地面的位置,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唐宋格局,明清风貌

得益于古人造城时对风水地理的考量,阆中古城中现有90余条古街巷和上百座古宅院,都是背山面水。东西街道多而长,南北街道少而短,既满足了良好的朝向,又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视野开阔,通风良好。

也许城市的气韵和人的气韵相通,钟灵毓秀之地必出人杰,西汉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宋代兄弟状元陈尧咨、陈尧叟等都出自阆中,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更是对阆中情有独钟,不仅隐居于此研习风水,二人死后,分别葬在了今阆中市天宫乡的观稼山和五里台。

山水格局,宝地天成

“逛过千年古城阆中,遍访过阆中风水人物志,对人生运势也会有所感悟。”坐在城中茶室内,青子感叹,人的一生气运沉浮无非在一心之间:人生于世天赋才能受赐于天各有不同,就看能不能被发现遇知音同时自己努力把握。正如阆中古城山水格局宝地天成,但是也需要遇到懂它的知音,将这些自然优势发挥殆尽,才终成千年名城。

想要学习风水知识,一定要从古代的风水书籍入手,因为现代的书籍早已改编的原有的内容,但是毕竟古代风水书籍有太多了,让大家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古代风水书籍有哪些?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古代风水书籍大盘点,仅供大家参考之用。

古代风水书籍有哪些?

在《隋书·经籍志》,有关阴宅风水、墓地风水的着作共有十余部,合二百四十五卷。《地形志》八十卷、庾季才撰,《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五姓墓图》一卷。梁有《冢书》、《黄帝葬山图》各四卷,《五音相墓书》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五姓图山龙》及《科墓葬不传》各一卷,杂相墓书四十五卷,亡。这以上数种风水着作中,除《地形志》标明为庾季才撰写外,其余皆不着撰者姓名。

在《旧唐书·经籍志》收录的阴阳宅风水着作计有十三部,包括《五姓宅经》二卷,《阴阳书》五十卷(吕才撰),《青乌子》三卷,《葬经》八卷、又十卷、又二卷(萧吉撰)《葬书》、《隋书·艺术传》、《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杂墓图》一卷,《墓图立成》一卷,《六甲冢名杂忌要诀》二卷,《五姓墓图要诀》五卷。《坛中伏尸》-卷,《玄女弹五音相冢经》一卷(胡君撰),《新撰阴阳书》三十卷(王粲撰)。

理气方面书籍,理气方法流派甚多,应以经典书籍为主,主要有《青囊序》《天玉经序》《天玉经》《催官篇》《青囊奥语》。其他理气方面的书籍根据个人的爱好而定,我认为在初学阶段,不宜学得太乱,应以一个流派的书籍为主。

在敦煌写卷伯三八六五号《宅经》,所开列的中古时代流传民间的阳宅书有二十四种,包括:《皂帝二宅经》、《地典宅势经》、《三元宅经》、《孔子宅经》、《宅锦宅桡经》、《文工宅经》、《玉微宅经》、《王敢宅经》、《淮南王子宅经》、《刘根宅经》、《玄女宅经》、《司五天师宅经》、《刘晋平宅经》、《张之毫宅经》、《九宫宅经》、《八卦宅经》、《五非宅经》、《六十四卦宅经》、《左盘龙宅经》、《李淳风宅经》、《五姓宅经》、《吕才宅经》以及《飞阴乱伏宅经》。

古代风水书籍大盘点:

1、风水学入门后书籍:入门后,应重点看《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卜筮正宗。《易隐》等古籍。打好阴阳五行的基础知识。

2、形势方面书籍:近代的有《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诀》可读,但还是要以郭璞、杨公经典为主:《葬书》《疑龙经》《撼龙经》为必读之书。

3、罗盘方面书籍:《中国罗盘四十九层详解》(李定信著)

4、理气方面书籍:理气方法流派甚多,应以经典书籍为主,主要有《青囊序》《天玉经序》《天玉经》《催官篇》《青囊奥语》。其他理气方面的书籍根据个人的爱好而定,我认为在初学阶段,不宜学得太乱,应以一个流派的书籍为主。

5、择吉方面书籍:《江公择吉秘诀》、《象吉通书》、《时宪通书》等。

6、另外,宋韶光的书是不值一看的。钟义明的书相应全面一点,但唯对沈氏玄空的理论描述得清楚一些。对其他流派理论的描述还是个夹生饭。对赣南杨公风水术钟则还没有入门。

风水术书山如海,学习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边学边实践验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古代风水书籍有哪些?古代风水书籍大盘点的全部内容。

对于中国的风水相术,一向是被认为是神秘的存在,因为其能看破未来,还能看破命运,可是其中原理,却是十分晦涩难懂。至今为止,对于风水之类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不寻常的话题。当然,说到风水自然不能不说的两个人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了。二人在风水相术上的研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两人不仅给后世留下了精妙难懂的学术,更是留下了震惊千年的《推背图》,真是可谓神人也!对于两人的关系和身份,后世也是留下了很多猜测,但是时隔千年,这些考证起来还是很有难度。但是更令人惊奇的是,时隔千年,袁天罡的墓都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这是为什么呢?

来历成迷

根据史料记载,袁天罡出生于573年的益州成都,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隋末唐初人,袁天罡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对于玄学一类的书籍更是爱不释手。袁天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也是亲封的国师,袁天罡的推演之术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对于他的出身,后世也是蒙上了很厚的神秘色彩。

一种说法便是袁天罡是隋文帝杨坚的后代,因为隋文帝十分惧内,宫中仅有独孤皇后一人,所以只能与宫女在私底下幽会,其中一名宫女怀上了孩子,独孤皇后便去母留子,将孩子送到袁家抚养。而《西游记》当中第九回所述的“袁守城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的袁守城便是袁天罡的叔父,也是一位著名的星相师。

另外一种说法便是带有一些奇幻色彩了,传闻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是一位仙女的孩子,两人是一奶同胞。之后两人又被分别抱去了李家和袁家,所以二人的推演之术不相上下且都不是肉体凡胎。这第二种说法自然就更不可信了,不过也由此可见民间对于两人的推崇和敬佩。

观相之术

袁天罡的推演之术的神奇甚至得到了当时众多朝廷重臣的重视和信任。隋末战乱之际,袁天罡给之后唐高祖和唐太宗身边的很多重臣都算过卦,其中就包括窦轨、房玄龄和杜淹等人。袁天罡曾对窦轨说,他如果去益州或者梁州一定会建功立业,窦轨听从指示前往,果不其然成为了唐高祖身边的得力大将。窦轨感激袁天罡的指点之恩,便向当时的蜀道使推荐了袁天罡。

袁天罡成为了蜀道郡的火井县县令后,恰好碰上武则天的父亲前往蜀中任职,听闻袁天罡的本事后,就将他邀请到家中做客。袁天罡在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第一句话就是:“您一定得了一位贵子吧。”杨氏听后就将武则天的两个哥哥叫了过来,袁天罡断言二人以后官拜三品不在话下。接着又叫来了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袁天罡又称:“此女有贵相,但克夫。”

果不其然,日后的韩国夫人丈夫早逝,自己和女儿都委身唐高宗李治为妃。最后杨氏才让丫鬟将刚出生不久且还是男孩打扮的武则天抱出来。袁天罡看后大惊,说到:“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此子为女,日后可当帝王。”杨氏和武则天的父亲听后也是大为吃惊,而袁天罡为武家所作的预言果真在日后都全部实现。

堪舆点穴之术

唐朝建国之后,唐太宗登基不久,袁天罡便因为盛名在外被李世民召见,李世民封其为国师,可谓风光无限。当时的皇宫也流传着会有一武姓之人取代李家江山,当时的袁天罡和武则天同在宫中,但因一人在后宫,一人在前朝,所以两人并未见面,且昔日看相时武则天被当作男婴,所以袁天罡和李世民也都没有对后宫起疑,反倒是很多武姓大臣被李世民以防万一杀掉了。

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李世民万万没想到最后夺掉江山的是自己身边的武才人。等到再见面时,武则天已经到中年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不仅在观相上十分了得,在堪舆点穴之术上更是出神入化。武则天便命二人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墓穴位置。李淳风手持铜钱,袁天罡则手持一把小箭,二人同时出发。

李淳风先袁天罡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将铜钱埋在那里,袁天罡紧随其后,将箭头插入其中,二人选完后,武则天命人将有标记的地方打开,却见那箭头正是不偏不倚的刚好插进了铜钱的小孔里。武则天听后十分高兴,便开始在那块宝地上修建陵墓。而武则天所长眠的乾陵果然在后世无人敢盗,更是被考古学家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为自己保长久安宁

到了晚年后,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之地寻找一个好位置,这次,两人再次同时看山了长安县的一块地。不过这次袁天罡可能就比李淳风下手要快了,已经抢先占据了最好的位置。李淳风只好无奈地在离袁天罡的墓穴几百米的地方重新修建自己的墓穴,同时李淳风断言自己的墓穴安宁不过百年。

果然,唐末时期,因为战乱,李淳风的墓穴被盗墓贼光顾了,而不远处袁天罡的墓穴则正好被划入了军事禁地。因为是军事禁区,所以盗墓贼自然是有心没胆,袁天罡的墓穴也就这样一直安宁。到宋朝后,这块地始终是军事禁地,所以袁天罡的墓室一直保存到建国之后。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所以袁天罡的墓一直十分安宁,但是由于渗水,所以墓室有被损坏的地方,也都及时地做了修缮,袁天罡果然是算无遗策。

对于风水一事的玄妙之处,我们只能抱着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想法,毕竟世界这么大,我们的科技文明也不够足够的发达,对于很多事情也无法解释。而且时代间隔久远,考察难度太大,对于他传言中的神机妙算也只能是佩服了,不过他的陵墓千年无人敢盗也确实是难得一见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玄学一事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了,但是我相信在科技尚未到达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人类无法解答的神奇之处。

袁天罡被称为唐朝的第一风水大师,在他的一生中,他预测出三件事情,每一件事情都得到了印证,所以他被推上了中国第一大风水师的宝座。

一、风水学,是一门极其高深的玄学,也是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的产物,风水讲究的是依靠自然界的力量,而在古代的时候,对风水非常的讲究,在古代,每到大兴土木或者皇帝建造皇宫的时候,登基的时候,下葬的时候,都要有专门的风水师来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时间,确保国家风调雨顺,也可以保证皇家的江山一直持续下去。

二、而袁天罡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被传闻能够知晓过去和了解未来,不但是一名风水大师,而且他还会看相,他观人的能力在当时属于第一,也被人们称为相术大师,他在担任唐朝宫廷风水师的时候就曾经推测出武则天将会登基,他还与著名的风水家李淳风一起著作推背图,被后人称为当代之奇书,被当成天书一样膜拜,直接的就被推上了巅峰,随后也有无数的人员研究和学习,企图破解推背图里面的奥义。

三、袁天罡,公元573年生人,在史记中记载他非常的善于风鉴,传说中他仅凭风声就可以判断凶吉,而且都能得到验证,在隋朝末期的情况下,他担任资官令,直到隋朝灭亡,唐朝逐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期间,他被任命为县令,唐太宗李世民听说他的事迹和大名之后,直接将他招入到宫中,放到自己的身旁,专门为自己出谋划策,直到公元634年,袁天罡告老还乡,在两年后病逝,到了明朝的时候,有人到白鹤山游玩,无意间发现了袁天罡的墓葬,从此这就成了著名的景点。

  袁天罡和李淳风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能人异士,经常给皇帝推算,武则天知道两人对占卜和风水之事非常了解,当时武则天就想让两人帮自己选择一块墓地。武则天召见两人说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风水好,是龙脉,又不会轻易被盗。

 接到命令后,袁天罡用了四十九天回来复命,说选择的墓穴在西北方向,并且在这个地方埋下了一枚铜钱。八十一天之后李淳风回来了,说他选择的墓穴也在西北方向,在墓穴的位置留下了一支金钗。

 根据两人留下的地址,武则天命人前去验证,想不到两人竟然选择了同一个地方,挖开记号后发现,金钗正好插在铜钱上,分毫不差。武则天见此直呼两人神人也,厚赏了他们并且就在此处修建了陵墓。

 李淳风和袁天罡虽然经常斗法,但两人是很好的朋友和师徒的关系。有一天两人进行一场比试,内容是为自己选择墓地。两人为自己选择的墓地都在长安县郊的杜公祠山后,只是相差了几百米的距离。

 两人为自己选择好墓地后不久,李淳风就病倒了,在去世之前李淳风曾说将来自己的墓地肯定会保不住,而袁天罡的墓地可保千年不被破坏。

 果不其然,唐朝灭亡之后,李淳风的墓地就被盗墓贼光顾了,但是在数百米之外的袁天罡的墓地却没有被盗,保存的仍然很好,而且这样的事情也验证了李淳风临死之前的预言。

 袁天罡的墓地之所以没有被盗是因为墓地所在范围被划在了军营范围内,成为军事重地的地方自然不会有盗墓贼光顾的,李淳风的墓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盗后遭到了破坏。也有人说李淳风根本没有埋葬在这里,这个地方埋葬的不过是他的衣冠冢,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知晓。

袁天罡精通“风鉴”之术,“风鉴”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种风鉴之术其实是一种风水之术,同时他也有着强大的给人看面相的能力,通过对人的面相观察,他就可以观察到这个人的今后生活的大概样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