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字能否用作人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6收藏

珩字能否用作人名?,第1张

“珩”字只有一个读音,读作héng,因此,在人名中也只能读作“héng”。

     一、 “珩”只能读作héng,读作háng是不规范的

的确,“珩”字过去是读过“háng”这个音的,用在“珩磨”上,读作“háng mó”,20世纪曾经有词典这样注释。现在的网路上,依然有把“珩磨”注为“háng mó”的,也有的词典注为粤语、客家话等方言中读作“hang”。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现在的词典字典全都注为读“héng”音,“珩磨”也是注为“héng mó”。因此,“珩”这个字只能读作héng,读作háng是不规范的。

     二、“珩”的意义及其组词

“珩”是形声字,从玉,行声,是佩玉的一种,弧形,似磬( 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曲尺,用石或玉制成)而小。《国语·晋语二》:“白玉之珩六双。”《诗经》中有“葱珩”一词,意思是青色的佩玉。

“珩”还可组成一些机械方面的专业用语,常见的有以下一些——

珩齿机:以含磨料的外齿轮状、内齿轮状或蜗杆状塑料珩磨轮作工具的齿轮加工机床。

珩磨:一种内孔表面的光整加工方法。

珩磨轮用于在珩齿机上精加工齿形的工具。

珩磨机:通过装有条状油石的珩磨头等工具与加工表面的相对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或其他多自由度的运动,以提高工件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一种表面精加工机床。

      三、“珩”用于人名

“珩”是一种玉,玉是象征美好的事物,因此,经常用于人名。比如下面几个人物名入《辞海》(第七版)

李珩(1898—1989) 中国天文学家。字晓舫,四川成都人。华西大学毕业。巴黎大学博士。

王大珩(1915—2011) 中国物理学家。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生于日本东京。清华大学毕业,后赴英国学习。

许德珩(1890—1990) 中国政治活动家、社会学家。字楚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攻社会学,1926年回国。

这些人名中的“珩”都读作“héng”。

珩字的寓意是:指珍贵、冰清玉洁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珩字解释:

有两种读音héng、háng。读作héng时为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因较稀少而珍贵。多用于人名。读作háng。一般用在珩磨。

珩字组词:

珩黻佩玉和蔽膝。本为大夫以上者的服饰,后泛指贵官服饰。 珩璜指杂佩。 璁珩玉佩的别称。 珩组系佩玉的组绶,有官位者的佩饰。 提珩意思是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谓简选官吏。 白珩白珩即一种配饰,玉佩上的白色横玉。 珩磨用若干油石或砂条组成磨具,在工件内作旋转或往复运动。可使工件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光洁度。

珩字造句:

1、珩磨未完:珩磨表面的缺陷,磨加工过的表面通过珩磨工艺没有变得足够光洁。对如何采用强力珩磨工艺及正确选择强力珩磨油石提供了经验。针对珩磨孔加工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新珩磨头。

2超声珩磨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珩磨负载对超声珩磨振动系统谐振频率有一定的影响。珩磨机:用于对内圈、外圈和滚道进行珩磨来提高表面光洁度的设备。

3、珩磨负载包括质量负载和力负载。新型珩磨机床已经投入运营。文中提出珩磨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依据,从工艺上保证了珩磨加工表面质量。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 "

在书法中, 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名录

王羲之(321-379):东晋。字逸少,山东琅玡人。其书法成就卓越,有“书圣”之称。

王献之(344-388):字子敬,羲之第七子。正、行、草、隶各体皆能,与其父并称“二王”。

王珣(350-401):字元林,琅玡人,官至尚书仆射。善行草。

羊欣(370-442):南朝宋。字敬元,山东人。沈约评其隶书:献之之后,可以独步。

薄绍之:南朝宋。宋敬叔,安徽丹阳人。书学王献之,风骨秀异,行草倜傥。

王增虔(426-485):南朝齐。山东人,羲之四世族孙。善正、行书,丰厚淳朴而有气骨。

贝义渊:南朝梁。浙江吴兴人。其书精严遒劲,笔势流动。

郑道昭(?-516):北朝北魏。字僖伯,开封人。其书笔力雄健,结字宽博。

智永:隋初。王羲之七世孙,浙江绍兴为僧。勤学苦练,继承祖法,闻名当时。

丁道护:隋代。官至襄阳祭酒。善正书,方严遒劲。

欧阳询(557-641):唐初。字信长,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楷书最工,世称“欧体”,代表了初唐书风。

虞世南(558-638):唐初。字伯施,余姚人。承智永亲授,工行草、正书,外柔风刚,自成一格。

褚遂良(596-659):唐代。杭州人,官至中书令。其正书卓绝,行草婉畅,自成一家。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其独好王羲之书法,以行书为最工。

颜昭甫:唐代。字周卿,陕西西安人。善篆、籀、草、隶各体。

李灵夔:唐高祖第十九子,封鲁王,历官五州刺史。书法以善草隶知名。

陆柬之:唐代。吴县人,虞世南之甥,官至著作郎。其书行、隶,自成风格。

孙过庭:唐代。字虔礼,苏州人。工草书,学王羲之,对正、草书法,有精辟见解。

王知敬:洛阳人,武后时,官太子家令。工行、草,善署书。

钟绍京:字可大,江西赣县人。因善书,武后为帝时,诸宫殿榜及九鼎铭,皆出其手。

薛稷(649-713):唐代。字嗣通,山西荣河人,官至太子少保。其书体遒丽,得褚遂良为多。

贺知章(659-744):唐代。字季真,浙江绍兴人,官至秘书监。其书法以草隶见长。

李邕(678-747):唐代。字泰和,扬州人。书法以行草见长,其书能脱旧习。

吕向:唐代。字子回,甘肃人。善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玄宗召入翰林,以才称。

张旭:唐代。字伯高,苏州人。精楷书,尤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自创风格。

张怀瓘:唐代。江苏泰州人。官至翰林院供奉。曾撰《书断》,为重要书法理论著作。

史维则:唐代。字天问,苏州人,官翰林学士。善写八分、飞白书,为当时八分书大家。

李白(701-762):唐代。字太白,甘肃秦安人。其书笔法超放,出规入矩,飞舞自得。

徐浩(703-782):唐代。字季海,浙江绍兴人。其楷法圆劲肥厚,自成一格。

颜真卿(709-785):唐代。字清臣,山东人。其楷书磊落巍峨,行、草书亦刚劲多姿。

李阳冰:唐代。字少温,河北人。工篆书,后学篆者多宗其法,有“笔虎”之誉。

怀素(725-785):唐代。湖南长沙人,出家为僧。以善狂草知名,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

柳公权(778-865):唐代,字诚悬,陕西人。工楷书,用笔方圆兼使,另成一家,世称“柳体”。

韩择木:唐代。官工部尚书。工八分、正书,《宣和书谱》评其“能追蔡邕遗风”。

杨凝式(873-954):五代。字景度,陕西华阴人。善行草,结体新奇,一变唐法。

林鼎:五代吴越。字焕文,福建闽侯人,官至丞相。尤以书写草隶知名。

应之:五代南唐。僧,原姓王,闽人。以善书知名。

李建中(945-1013):宋初。字得中,开封人。书法善行楷,草、隶、篆、籀、八分书亦妙。

文彦博(1006-1097):北宋。字宽大,山西汾州人。善书,笔势清利。

蔡襄(1012-1067):北宋。字君谟,福建人。其正楷、行书端重婉美,草书自成一体。

王寿卿:北宋。字鲁翁,河南开封人。工篆书,书法名动京师。

张友正:北宋。字义祖。书学晋、唐,宋神宗赵顼曾评其草书为当朝第一。

吕天策:北宋。字彦发,江苏人。书法各体都能,草隶书尤为著名。

薛绍彭:北宋。字道祖,陕西西安人。工行草,笔致清丽,颇得晋唐法度。

苏轼(1037-1101):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其书法擅行、楷。

黄庭坚(1045-1105):北宋。字鲁直,江西人,官至中书舍人。书工行、草,用笔纵横,自成一格。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善书、画、行、楷纵逸,自变法度,创瘦金书。

王庭筠(1156-1202):金代。字子端。书法宗米芾,用笔豪放,行笔急速,变化自如。

张即之(1186-1263):南宋。字温夫,安徽人。其书清劲严整,尤善写大字。

赵孟頫(1254-1322):元代。字子昂,浙江人。其书尤精正、行书,人称“赵体”。

鲜于枢(1256-1301):元代。字伯机,北京人。其书法以正、行,草知名。

钱良右(1278-1344):元代。字翼之,苏州人。书篆书、隶、真、行、小草,知名于时。

郑元祐(1292-1364):元代。字明德,四川人。工书法,善写行楷。

康里巙巙(1295-1345):元代。字子山,新疆人。善行草书,以骏快著称。

宋克(1327-1387):明初。字仲温,苏州人。书法气韵隽秀,尤以章草和小楷知名。

宋广:明代。字昌裔,河南南阳人。工草书,尤擅章草,能自辟蹊径。

宋璲(1344-1380):明代。字仲珩,浙江浦江人。善书篆、隶、楷、草各体。

沈度(1357-1434):明代。字民则,上海人。善楷、隶,风格圆润平稳,称“台阁体”。

张绅:明代。字士行,山东人,官至浙西布政使。工书法,善写大、小篆。

詹希原:明代。字孟举。以书法名世,时宫殿、城门边匾,多出其手。

任道逊:明代。字克诚,官至太常卿。善作直径数尺的大字。

张骏:明代。字天骏,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书善草、篆、隶各体。

姜立纲:明代。字廷宪,浙江瑞安人,仕至太常寺卿。其楷书尤为清劲方正。

李东阳(1447-1516):明代。字宾之,湖南人。书法长于小篆,亦工隶、行、草书。

祝允明(1460-1526):明代。字希哲,号枝山,苏州人。其小楷谨严浑朴,狂草亦自成面目。

吴承恩(1500-1582):明代。字汝忠,江苏淮安人。善书法,楷书略带行意,劲秀潇洒。

陈鎏(1508-1581):明代。字子兼,江苏人,官至布政使。善写行草、小楷,自成一家。

顾从义(1523-1588):明代。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诏选善书者,名第五,亦精鉴赏。

陈克昌:明代。杭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建昌府同知。工书法,善真、行、草书。

邢侗(1551-1612):明末。字子愿,山东临清人,官至陕西太仆卿。其书大字雄健,小字劲秀。

王铎(1592-1652):明末。字觉之,河南人。工行草书,用笔遒劲,另树一帜。

冒襄(1611-1693):清初。字辟疆,江苏人。书擅行草,行笔刚中见秀,独具一格。

郑簠(1622-1693):清初。字汝器,南京人。擅隶书,自成风格,以洒脱见长。

孙岳颁(1639-?):清代。字云韶,江苏人,官至礼部侍郎。康熙每有碑版,皆由他代笔。

蒋衡(1672-1743):清代。字湘帆,江苏人。以楷书写《十三经》,历12年完成。

王澍(1668-1739):清代,字篛林,江苏人。书法造诣极深,尤长于篆书,浑厚有力。

范永琪:清代。字凤颉。浙江鄞县人,乾隆举人。工书法,学汉唐篆隶。

黄树谷(1701-1751):清代。字松石,杭州人。工书法,以写篆隶知名于时。

庄有恭(1713-1767):清代。字容可,广州人,乾隆初廷试第一。书法圆劲,为时人珍视。

刘墉(1719-1804):清代。字崇如,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书法功力颇深,貌丰骨劲。

梁同书(1723-1815):钱塘人,官侍讲。书法自立一家,善作大字,魄功雄厚。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字禹卿,江苏人。书法长于草、楷、行书,字体清秀,名动一时。

翁方纲(1733-1818):清代。字正三,北京人。善隶书,尤精鉴赏、考证,著名碑帖多经他题跋。

钱伯坰(1738-1812):清代。字鲁斯,江苏人。其书用笔劲健,结体秀美,为时所重。

钱沣(1740-1795):清代。字东注,昆明人,乾隆进士。工正楷与行书,皆浑厚有力。

张廷禄:清代。字雪川,湖南湘阴人,乾隆副贡。以草书最著名。

王大鹏:清代。字露仲,北京人。书法时誉满京师,力学米芾、赵孟頫。

邓石如(1743-1805):清代。初名琰,安徽人。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亦工隶、楷。

钱坫(1744-1806):清代。字献之,上海人。工篆书,结体工稳,笔法凝练。

永瑆(1752-1823):清高宗十一子,封成亲王。工书法,悬腕作书,十分得法。

铁保(1752-1824):清代。字冶亭,满洲人,乾隆进士。时书法与刘墉、翁方纲齐名。

伊秉绶(1754-1815):清代。字组似,福建人。善隶书,用笔劲健沉着,兼写楷、行书。

阮元(1764-1849):清代。字伯元,江苏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长于行楷,又精鉴赏。

李庄来(1768-1817):清代。字章有,江苏武进人,贡生。工书法,善篆隶行草。

高□(1769-1839):清代。字子才,浙江人。书精小楷。江浙一带名胜碑版,多出其手。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字慎伯,安徽人。工书,用笔以侧取势,倡导北碑。

邓廷桢(1776-1846):清代。字维周,南京人,官至巡抚。善书篆体,结体匀称,用笔圆劲。

林则徐(1785-1850):清代。字元抚,福建人,官至两江、两广总督。尤长小楷,为时所重,功力精深。

梅植之(1794-1843):字蕴生,扬州人,道光时举人。其书法跌宕遒丽。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湖南人,道光进士,工欧柳,善行书,有清刚之气。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阴人,清大臣。书法遒劲挺拔。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官至军机大臣。书法以行书、篆书见长。

杨沂孙(1813-1885):江苏常熟人,官至凤阳知府。善篆隶,南北驰名。

王维珍:咸丰进士。楷书学欧阳询,行书学米芾、董其昌,自成一家。

杨岘(1819-1896):字见山,浙江人。精研流碑,工隶书,善于变化。

张裕钊(1823-1894):湖北武昌人,官内阁中书。工魏碑,创新意。

俞樾(1829-1906):浙江德清人。善篆隶,有金石气,名闻当时。

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书画、篆刻无一不精,行楷尤为精美。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书法闻名当时

徐三庚(1826-1896):浙江上虞人,曾为道士。善篆书,有声于时。

"珩"字可以用于人名。

珩有两种读音héng、háng。

读作héng时为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因较稀少而珍贵。多用于人名。

读作háng。一般用在珩磨。

详细解释

珩,佩上玉也。——东汉•许慎《说文》

楚之白珩犹在乎?——春秋•左丘明《国语•楚语下》。注:“珩,佩上之横者。”

有玱葱珩。——《诗•小雅•采芑》

相关词目

词目珩磨

拼音háng mó

释义

1用磨石从圆柱表面上去除少量材料以期达到所要求的光洁度或非常精确的尺寸公差。

2在一些圆柱体上钻孔,然后把它们珩磨达到镜面光洁度。

人名举例

作者:高珩

高珩[清](公元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

西陵珩

西陵珩为桐华所著《曾许诺》、《曾许诺•殇》小说中人物,轩辕黄帝、西陵嫘祖之女,轩辕青阳、轩辕云泽、轩辕昌意之妹,高辛少昊之妻,高辛玖瑶之母,蚩尤挚爱。 [1]

丁珩

丁珩为丁墨所著《慈悲城》中的人物,丁氏集团的董事长,喜爱慕善,诈死逃到国外,是个很有性格的算是悲剧人物。 [2]

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男,汉族,江苏吴县人

《说文解字注》

佩上玉也。诗毛传曰。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韩传曰。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蠙珠以纳其闲。按衡卽珩字。晋语白玉之珩六双注。珩,佩上饰。楚语楚之白珩注。珩佩上之横者。玉藻曰。一命,再命幽衡。三命葱衡。注。衡,佩上之衡也。其制珩上横为组三。系於珩。系於中组者曰冲牙。系於左右组者曰璜。皆以玉。璜似半璧而小。亦谓之牙。系於中者触牙而成声。故曰冲牙。蠙珠琚瑀贯於珩之下,璜冲牙之上。故毛,韩,大戴皆曰。以纳其闲。云佩上玉者,谓此乃玉佩最上之玉也。统言曰佩玉。析言则珩居首,以玉为之。依玉藻所言。则当天子白玉珩。公矦山玄玉珩。大夫水苍玉珩。所谓三命葱珩。士瑌玟,则以石。月令。春仓玉。夏赤玉。中央黄玉。秋白玉。冬玄玉。注。凡所服玉。谓冠饰及所佩之珩璜。则又随时异色矣。从王行。所以节行止也。依韵会所引订。从玉行者,会意。所以节行止也者,谓珩所以节行止。故字从玉行。发明会意之恉也。周语改玉改行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此字行亦声。戸庚切。古音在十部。 [3]

珩字能否用作人名?

“珩”字只有一个读音,读作héng,因此,在人名中也只能读作“héng”。     一、 “珩”只能读作héng,读作háng是不规范的的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