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第1张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生姜是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能吃到的,生姜的吃起来口感十分的辛辣,生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生姜也可以作为一种调料,下面分享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1

感冒:姜水加盐泡泡脚,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盐、醋,并不断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微微发红为止,但不可大汗。

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恶寒,发热的患者,但不适合热暑感冒及风热感冒。高血压、心脏病、足廯、糖尿病、皮肤感染者慎用。泡脚时,皮肤微微发汗即可,不可大汗。

咳嗽:生姜汁擦背,用生姜榨汁,兑一半温开水,生姜与温水的比例是1:1。

擦上背部皮肤,背部有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这些穴位有补益肺气、宣散风寒的作用,用生姜汁擦背可以温宣肺气、疏散风寒。这个方法1岁以后的孩子可以用。

面部暗疮:温热姜水洗脸,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生姜具有杀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时可通血脉。因此姜水对于中焦寒湿阻滞的暗疮有效。

老年斑:姜汁丸,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经常食用可有效帮助消除老年斑。

将生姜捣烂成汁,置于容器中,除去上面的清黄液体,取沉积在容器底部的白色部分阴干为姜乳。用姜乳与蒸饼或米饭混合,制成绿豆大的小丸子,每天用米汤送服几丸。

关节痛:热敷姜片,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此方是对付阴天下雨、天气骤冷导致的腰、关节痛的有力武器。肾主骨生髓,腰椎及骨关节疾病和肾精损耗、化生不足有关。盐煮生姜,咸味入肾,热助阳气,辛散气结,所以对这类寒瘀凝滞的疼痛有效。

受凉:生姜葱白汤,生姜30克切细,葱白10克,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至沸腾,趁热饮后,盖被卧床。这是一个老方子,淋雨后饮用一杯效果最好。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葱白气味辛辣、性温,有发汗解热、散寒通阳的功效。

呕吐:生姜橘皮水,生姜、橘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夏天人们常吃些冷饮和凉性的水果,造成寒凉侵胃,当出现呕吐等症状时,这个方子有一定效果。但生姜属辛热燥烈之品,故阴虚有热、内热偏重及舌苔黄而干的人应少用。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感觉要呕吐时,嚼几口鲜橘子皮,也可止呕或恶心。

此外,姜捣碎与红糖冲热水,对妊娠呕吐或痛经的妇女有一定的'疗效。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2

姜是我国人民必备的调味品,也是很常用的中药。《伤寒杂病论》里362个方剂中含有姜的就有140之多。而临床使用又有生姜、干姜和煨生姜、炮姜等,功效有所不同。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感冒;

可以治疗胃寒呕吐,被誉为“呕家圣药”;可以治疗风寒咳嗽;还可以解半夏、天南星和鱼虾毒。我国女性坐月子常用生姜艾叶煮水冲凉洗头,可祛风散寒活血;

常用生姜煮猪蹄姜醋,可补血活血,驱寒散瘀。煨生姜是生姜煨用以加强温中和胃止呕的功效。干姜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合治疗脾胃虚寒,如理中汤;常配合附子回阳固脱,如四逆汤。而炮姜有温中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常用于腹部冷痛,妇女宫寒月经不调等。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3

生姜的药用价值

生姜除含挥发油、姜辣素、姜酮、姜烯酮、生姜醇、姜烯酚、天门冬素、谷氨酸、甘氨酸、淀粉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及植物杀菌素、油树脂等,是一种具有特殊保健和治病功能的食用蔬菜。其中,挥发油、姜辣素具有发汗的作用,服用后全身有温热感,随既出汗;故风寒表证,恶寒无汗,全身酸痛,头痛,口淡无味,苔白者常食用为佳。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使全身产生温热的感觉;同时可促使汗毛孔张开,排出汗液,带走多余的热量;还能刺激人舌上的味觉神经,作用于胃感受器,促使胃肠道充血,增加消化道正常蠕动,促使消化液分泌,起到健胃止呕的作用。

此外,生姜所含的姜酮、姜烯酮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还证明,生姜醇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抗体和巨噬细胞形成;姜烯酚有镇静作用;挥发油可促进平滑肌松弛。

干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炮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鼓起,棕**,内部深**,质地疏松,气香,味辛辣。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味苦微辣。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消痰下气的功能。治胃腹冷痛胀满,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炮姜味苦、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虚寒吐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

姜炭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干姜 [ 最后修订于2017/4/17 12:12:05 共59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姜不仅是居家必备的烹调佳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民间流传有“神仙粥”;“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很平康”歌谣。姜又分鲜姜、干姜。鲜姜治病的验方有以下几种。发汗解表,治伤风感冒:生姜与红糖煎汤热服,得汗即解。治百日咳:生姜汗一酒盅,川贝粉15克,蜂蜜300克,放在茶缸内煮1小时,分三次开水冲服。温中止呕:常与半夏合用治胃寒呕吐,如四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霍乱吐泻:用老生姜45克,石菖 蒲15克,洗净榨汁,加开水冲服。温肺治风寒感冒咳嗽:生姜6克,葱白三段,大枣4个,水煎服。小孩误食半夏、南星:用鲜姜解之。鲜姜擦头皮治斑秃。 干姜是鲜姜的干燥根茎。干姜治病的功能是加、温中、润肺化痰,温经止血。干姜治病的常见验方有:皮肤黄疸,腹胀腹泻:干姜3克,白术9克,茵陈18克,水煎服。寒湿痢疾,大便色白伴稀粘液,日久不止:干姜3克,艾叶3克,萝卜子3克,水煎服,每日三次。寒湿凝滞,月经不通:干姜30克,红糖30克,大枣30克,水煎服,每日二次。  醋有很多种,有米醋、香醋、白醋、麸醋、酒醋等。醋是用粮食等物发酵制做。我国河南、山西、浙江、江苏及西北各省几乎都生产醋。  醋作为调味品,可以改变菜的性质和味道,使人感到好吃,如做鱼,可以软体鱼刺,使鱼腥味变小,使香味掩盖住腥味。吃凉拌菜,醋不但使其味道很好,还可抑制细菌生长,用醋浸渍食品,如醋大蒜,可以使其味道更适口。  吃醋可去油腻。醋味能刺激鼻子和口腔粘膜的感受器,经神经反馈给消化系统和全身,能增加食欲并帮助消化。醋还可直接作用到食物,使蛋白质和脂肪的肽链变短、分子变小,更容易吸收。  醋除在饮食中调味,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外,其医疗作用也很多,中医认为醋有健脾益肾、敛肺的作用,通过健脾治肝炎,通过益肾和敛肺治疗脑贫血。中医还认为醋有软坚作用,能消痈、消瘰疠。醋的收敛性可消肿治疮癣。醋中含有大量磷、钙、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菸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体营养来源之一,所以常吃醋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毛姜的药用价值

 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捣烂敷或晒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毛姜的副作用

 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不宜与风燥药同用。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毛姜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毛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毛姜治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一两,桂心一两半,牛膝三分(去苗),槟榔二两,补骨脂三两(微炒),安息香二两(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2、毛姜治斑秃:鲜槲蕨五钱,斑蝥五只,烧酒三两,浸十二天后,过滤擦患处,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3、毛姜治肾虚久泻:骨碎补适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入猪肾内煨熟,食之。

 4、毛姜治耳鸣,亦能止诸杂痛:骨碎补去毛细切后,用生蜜拌,蒸,从巳至亥,暴干,捣末,用炮猪肾空心吃。(《雷公炮炙论》)

 5、毛姜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二至三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毛姜治跌打损伤,腰背、关节酸痛:槲蕨(去毛)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毛姜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涂酥炙微黄)各半两,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一中盏下之,日三、四服。(《圣惠方》骨碎补散)

 8、毛姜治挫闪:骨碎补二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闽东本草》)

 9、毛姜治打扑伤损:胡狲姜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百一选方》)

 10、毛姜接骨续筋:骨碎补四两,浸酒一厅,分十次内服,每日二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11、毛姜治阑尾炎:鲜槲蕨(去毛)八两,切碎,加大血藤五钱,红枣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2、毛姜治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四两,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两,牡丹皮一两五钱(俱酒炒),泽泻八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13、毛姜治牙痛:鲜槲蕨一至二两(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煮。(《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毛姜的临床应用

 防治链霉素毒性及过敏反应

 取骨碎补干片5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视需要可长期服用。对已知有链霉素毒性反应者,用链霉素同时使用本药,可防其毒性反应;既往有链霉素过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除从小剂量开始外,并加服本药脱敏。对使用链霉素过程中已出现毒性或过敏反应者,则用本剂治疗;临床观察21例(过敏反应2例,毒性反应19例),服药后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于第二天反应症状减轻,大部分于第3~4天反应症状消失。停服骨碎补后链霉素反应再次出现再用骨碎补煎剂仍有效果。据观察,本药对反应中的头痛、头晕、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状疗效最好;对耳鸣、耳聋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提示其主要作用,在于解除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和三叉神经下颌枝的毒性作用。

 治疗鸡眼

 取骨碎补3钱,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备用。用时先将足部鸡眼或疣子用温水洗泡柔软,再用小刀削去外层厚皮;然后涂擦骨碎补酒精浸剂,每2小时1次,连续4~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后略有痛感,几分钟可消失。治疗鸡眼6例,均在10~15天内痊愈;疣子2例,均在3日内脱落而愈。

 老年肾虚

 腰痛脚弱骨碎补15克,补骨脂10克,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补肾健骨之功。4肾虚耳鸣耳聋,或肾虚久泻骨碎补适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人猪肾内煨熟,食之。

 跌打损伤

 骨碎补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骨碎补120克,白酒500克,一同浸泡,分10次服,每日2次;另用本品同生姜同捣,外敷伤处。对胸肋挫伤或筋伤骨折的疗效甚佳,为促进骨折愈合之良剂。

 牙痛

 骨碎补30克(去毛)。打碎煎服,或泡开水含噙漱口,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山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的根茎。分布西南、华南及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止痛。治脘腹冷痛,泄泻,食滞腹胀,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损瘀滞,月经不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饮。化学成分根茎含佛术9烯11醇(Eremophil9ene11ol)、山姜萜醇(Alpiniol)、山姜内酯、汉山姜过氧萜醇(H pinol)等。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山姜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大良姜之别名。别名山姜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d的根茎。主产广西。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及伤食吐泻。用法用量煎服:3~9g。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药理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大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 作用,内服有驱风及抑制小肠过度蠕动的作用。山姜煎剂可抗大鼠多种溃疡,抑制肠管兴奋,并可抗菌。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姜拼音名ShānJiānɡ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来源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以根状茎入药。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60厘米。根状茎分枝,多节,幼嫩部分红色,生细长而稀少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常排成二列,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5~6月开花,总状花序顶生于有叶的茎顶,密生锈色茸毛。花白色捎带红条纹。果实宽椭圆形,直径1厘米,红色,表面密生毛。种子多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

详见百科词条:山姜 [ 最后修订于2015/8/24 17:22:15 共344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姜汤处方干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炮制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功能主治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酸水,呕逆不定,饮食无味,胸膈不快。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宽利胸膈,不拘时候。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如茶点吃。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寿亲养老新书》卷一:生姜汤处方杏仁120克(去皮、尖)生姜180克(去皮)甘草09克桃仁15克(去皮、尖)盐花90克制法以上杏仁、桃仁、生姜,用湿纸同裹煨,砂盆内研极细,入甘草、盐,再研,瓷器贮之。功能主治治老人膈滞,肺疾痰嗽。用法用量汤点服。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千金》卷十六组成生姜1斤,甘草3两,桂心4两。功效温中下气。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1升半,每服5合,日3次。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甘草欵留姜、桂之性,以尽温中之力也。《普济方》卷三四六组成生姜1斤,淡竹叶1升。主治妇人产后余血不尽,血流入腰腿疼痛,胸急气满,两胁皆痛。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1升,去滓,分再服。《普济方》卷一八七组成半夏(汤7次,焙)半两,人参3两,前胡(去苗芦)3两,桂(去粗皮)3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甘草(炙)1分,柴胡(去苗)半两。主治胸痹短气。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生姜5片,大枣3枚(擘开),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养老奉亲》别名二仁膏组成杏仁4两(去皮尖),生姜6两(去皮细横切之),甘草3分,桃仁半两(去皮尖),盐花3两。主治老人膈滞,肺疾痰嗽。用法用量汤点服。制备方法上以杏仁、桃仁、姜湿纸同裹煨,沙盆内研极细后,入甘草、盐再研,洁器贮之。附注二仁膏(《遵生八笺》卷五)。《鸡峰》卷十二组成生姜4两(和皮切作头子,入石灰1两同炒姜7分干,从入半夏1两再抄10分干),丁香末1分,白矾1钱,硫黄1分。功效定呕逆。主

详见百科词条:生姜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0 23:21:24 共179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 生姜药用功效和作用,生姜是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能吃到的,生姜的吃起来口感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