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洪桐县里没好人? 有什么典故吗
源于京剧《苏三起解》里的一句唱词:“洪洞县里无好人” 剧本里唱的是洪洞县衙里没好人,后来人们传成洪洞县里没好人了。 明代正德年间,北京前门怡春院姑娘苏三与落榜书生王三公子一见钟情,两人一起相处了半年,风花雪月,非常浪漫。王三公子钱花完后,被人从怡春院里赶了出来。苏三异常心痛,从此茶饭不思,无心梳妆,于是被老鸨卖给了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马贩子申鸿。后来申鸿被人害死,苏三被诬告成杀人凶手,关进了监狱。县官被卖通后,苏三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只等秋后问斩。这所关押苏三的监狱非常有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县级监狱,在中国古代监狱史的研究上很有价值,因为苏三曾在此关押,现在通常叫作"苏三监狱"。苏三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了戏曲,戏名叫作《玉堂春》,是中国京剧里著名的传统曲目。这曲戏里叫作"苏三起解"的一段唱腔最为有名,演的是苏三被押解赴京时的情景。当时苏三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各位父老听我言"苏三还曾悲奋地唱道 :"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这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后来传遍全国,人人皆知,洪洞县于是乎成了"坏人窝"的意思,人们不但常常以此取笑洪洞县的人,还把坏人集中的地方也叫作"洪洞县",这使洪洞县的老百姓很难堪,也很不服气。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苏三是被当时少数洪洞县官员陷害,与洪洞的老百姓无关,为什么苏三要骂所有的洪洞县的人呢?照理苏三不会无缘无故地把洪洞县的所有"父老乡亲"一棍子打死。 问题出在人们对"县"字意思的理解上。"县"的繁体为"县", 原为"悬挂"的意思,《说文》中说:"县,系也。从系,持县会意。"如《诗魏风伐檀》中有"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又如《国语晋语》:"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县",这里的县都是"悬"的意思。县又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county],是为行政区划单位。县制起源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定制于秦代 。县是诸侯掠土,列国争霸的产物 ,约公元前690年首先出现于楚国 。设县是作为一项控制新征服地区的权宜之计,因为新近征服而且较远,故临时设一机构以"糸之",因此名"县"。战国后 ,成为较定型的地方区域 制度 。秦代设县,直属中央,分上、中、下三等。以后历代都长设不废,为中国最基本的基层行政单位。中国2000多年的县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郡、道 、府、州 、省 ,下接乡 、里、区、村、甲、闾等。我们现在通常把县理解为一级行政区划,一般指的是该县所管辖的全部区域。其实县所指的对象范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县就有多层意思。县首先是指"县治"、"县衙",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遂缚诣县"。这里就是说把人绑了送到县衙里去。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通常说"县里派来的"、"县里来的通知"等等,无疑都是指县一级的行政单位,是从"县衙"派生出来的。县其次是指"县城",即县治所在的城镇。我们通常说"到到县里去",就是到县城里去。县最后才是指"县域",即一县级行政区内之所有范围,这是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意思。如"苏三监狱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境内",这里的"洪洞县"就是指洪洞县所管辖的整个区域了。 其实"省"字的意思也比较类似。 省现在主要指中国元代以后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制度。在古代,王宫禁地称省,如"省中"。魏晋时期,于中央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省始成为中央官署名称。金熙宗完颜亶于天会十五年(1137),在刘豫齐国故地置行台省 。以后,地方遇有重大事务,中央常遣尚书省官员坐镇地方便宜行事,称行尚书省事。不过金代的行尚书省,仍是中央在地方的临时派出机构。元承金制。忽必烈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改地方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随着疆域的开拓和政局的稳定,至成宗大德年间,在全国共设11个行省,行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明初,仍沿袭元制,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朱元璋认为行中书省的权力太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首先采取措施削弱地方权力。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至明末,全国共设置承宣布政使司13个。清代建立后 ,在关内地区 ,设置行省,改承宣布政使司为省。除明代原设13省外,顺治元年(1644)改明代北直隶为直隶省,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共15省。以后历代沿用下来,这就是现在“省”的来历。所以省的意思原来是指宫中禁地,后来指中央行政机关,元以后又指最高地方行政机关,都是属于官署。后来省所指的范围扩大到指整个省级机关所在地,即省城。如1922年发生的"省港大罢工",这里的"港"就是香港,"省"则是指广东省城广州,不是指整个广东省。在我们今日的口语里面也还通常说到省城去是"到省里去"。而现在,省的意思大多情况下是指省级行政机关所辖的所有区域。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里介绍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时说"乡试在省举行",这里的省当然也是具体指省城。因为这个意思现在用得少了,所以有人说"乡试在省举行"是病句,后来课本在省字后面加了一个"城"字。其实这句话也不算是错的,只不过省的这个意思现在用得较少,以至引起误解了。 由此看来,苏三说"洪洞县里无好人",并不是说的整个洪洞县上上下下都 没有好人,而是指洪洞县衙门里头没好人。这话在当时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不能说苏三说话太极端。倒是大伙儿把意思弄错了,既使洪洞县的老百姓蒙受不白之冤,又让苏三得了个冤枉了好人的罪名。 参考文献: 百度
小脚趾被刀劈过,后代都有记号。我是河北姓李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县。
大槐树下移民的故事: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是数百年来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流传的一首民谣。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遗址,一直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故乡”,称做“祖根”。据说,现在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内有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共计800余姓氏。
元朝末年,水患、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不聊生,人口锐减,“生民百遗一,百里无人烟。”广大华北地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尤以山东、河北、河南为甚,史载,明朝大将徐达自河南兵伐山东,一路不见人烟,银两置十字大路,一月余无人动。当时的山西,却因山阻河隔,变乱少及,平安富足,人口稠密达四五百万之众,全国却只有六千万人口。大明江山稳定以后,朝廷为恢复民生,开垦荒地,发展经济,强国富民,决定从山西移民至河北、河南、山东等人少地多的地方。山西大移民是从明太祖洪武二年开始的,到永乐十五年,五十年间大的移民活动先后有八次。洪洞县是当时晋南人口最多的县,是移民的重点。相传,明朝时在洪洞城北有一座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上有许多老鸹窝。官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宜。各地移民先在此集聚,然后发放证照,强行分迁各地。移民都不愿离开家乡故土,临行前,移民们凝眸古槐,鸹哀人啼,万难割舍,不忍离去。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将移民用绳索捆绑成串,押解上路,一路风餐露宿,悲惨万分。途中凡有大小便者,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押解人员便解开他们被反捆的双手,那时的妇女比较保守,对大便、小便之事,难于启齿,双手又不方便,以至于造成了不少拉到裤子里的现象,使得押解人员尤为烦恼,为了方便期间,押解员不得不向大家宣布,如果有人要大小便,只说一声“解手”即可,所以人们慢慢把大小便称为“解手”,“解手”这个词也就流传至今。大迁移路途遥远,徒步而行,移民经常吃不上饭,忍饥挨饿,所以之间见面后最重要的是先问:“吃饭了没有?”因此时间长了,“吃饭了没有?”也就成为了人们见面后的习惯用语。
“苏三离了洪洞县”的典故来源是“苏三起解”,现是京剧的著名唱段。
苏三起解主要叙述了苏三与官宦子弟王景隆一见钟情并立下山盟海誓。苏三自王顺卿离开后,矢志不接客。老鸨用计将其卖与山西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沈妻与邻里赵昂私通,毒死了沈燕林,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
王景隆查阅苏三的案件后,发现疑点重重。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 经过一番审理,终于为苏三洗清冤情。贪赃枉法的县官和那对奸夫*妇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扩展资料:
苏三起解中,解”是“押解”的意思,还有把犯罪嫌疑人“解走”“解到某处”的说法,即押解嫌犯,起解就是开始押解上路。
苏三离了洪洞县是京剧中是苏三的一段辩白,是苏三被押解出了洪洞县的监狱,来到大街上,苏三便唱起了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流水”(京剧中的一种曲调):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低头离了洪洞县境。
唱段中的“三郎”就是王景隆。苏三的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于是便想给心上人捎上一句生离死别的话。同时也带着希望案子能改判的期盼,最后两句场次更是把苏三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愤恨之情表露无遗。
-苏三起解
请用一句话描述你的家乡,你会怎么回答?
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是什么内容?
我的故乡是这样的
每次看到有关山西的新闻,总忍不住点进去看看,如果碰到洪洞县的新闻,那是一个都不会错过。虽然也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新鲜内容,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想满足自己的怀旧。
我家是山西一个十八线城市——洪洞县。
来上海后,跟别人介绍,刚开始我都会说我来自临汾,总觉得这个地级市也许会有更多人了解吧,但无论怎么说大家都只把汾酒和临汾联系在一起,又得费半天口舌解释这俩不是一回事,汾酒来自汾阳,不是临汾。
后来我跟人说我来自洪洞,这个说法反而轻松,原来洪洞县知名度比临汾市还要高。
没听过?不要紧,《苏三起解》听过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口我心内惨,过往地君子你听我言……”
如果对方有兴趣,便再介绍一个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事件,没准大家都来自一个地方呢。
近几年,“洪洞大槐树祭祖”成了一项知名的仪式,很多人都在清明节假期前往祭祖,也难免碰到有朋友前往,于是我会告诉他们,除了大槐树祭祖和苏三监狱之外,洪洞县及附近还有一些值得去的景点,比如佛教圣地广胜寺,这里曾经发现有几百年历史的近代大藏经——《赵城金藏》,现已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又比如霍州署,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唯一一座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又或者不远的壶口瀑布……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去处。
这是我所熟知的故乡,即便已经在外地生活多年,依旧对这里的很多事情了如指掌,可以跟很多人介绍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吃的、喝的、玩的等等,但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我却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故乡是我的,但却不是孩子的
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死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我们家是农村,我儿时记忆全部是各种土地、山涧峡谷,小时候的圈子基本都限制在自己的村子里,很少有活动是需要进城的。
小学期间,除了上学,周末大多数时间是在地里干农活,施肥、除草、种菜摘菜,在麦田穿梭,在西瓜地里搭个小房子,住在里面防贼,这些几乎是每个同学都有的经历,只有个别时候,是不需要下地劳作的。
所以小时候长辈经常告诫我们: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得一直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然而,等到我们自己的孩子出生,我们早已生活在城市里,孩子放学回家不需要跟徒弟打交道,不需要整理菜苗,不需要剥玉米。她每天放学回家要不就是看电视,要不就是公园溜滑梯,或者附近商场逛逛。
前段时间,女儿放暑假,我们曾想过让她回老家住几天,她很喜欢跟舅舅家的姐姐一起玩。但每次提起,都被她拒绝了,她不愿离开我们,去哪个都是陌生人的地方。
有一次跟她开玩笑,如果不乖,就回老家住几天。听完明显感觉她有些害怕,我心里却更多的是苦涩和难过。
我的家乡是我的,家乡的记忆独属于我,我却无法告诉给她。我也无法带她体会这种农村真实的生活 ,因为我们家也早已不再靠种地为生,回家也多被视为贵客一样对待,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回家几天,很少有事情让我们做,更别提孩子。
说到山西,她的印象估计只知道那是我们常说的老家,但可能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印象当中了。
我这样向孩子介绍家乡
籍贯和户籍所在地的区别,在我上中学时一直很困惑,这俩明明就是一样的,为啥非要分开。直到上大学开始,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差别,从那时候起我成了漂泊者。
尽管我很清楚,作为一个漂泊者,跟女儿介绍故乡,她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但我还是要尽可能地让她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所以,我们计划做这些事情来让他了解:
讲我们曾经的故事
我尝试这她讲一些我小时候经历的事情,比如一起玩的游戏,跟他一起玩,讲述夏天有什么跟上海不一样的地方,我常做的活动有哪些,冬天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尽管她会不断问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但我也明白,这些画面大多只能依靠想象,有问题也就很正常了。
讲述故乡的名人故事
我们曾跟她提及过故乡的一些历史名人,虽然她还小,很多无法理解,但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她会有更多认识,对故乡有些亲近感。
带她去游玩
或许多年后,我们也会成为故乡的外来者,像其他人一样前往大槐树那个地方祭祖,寄托自己的乡愁,但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了解故乡的不错的方法。
如今,跟我们一样,前往外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故乡的情感依旧浓厚,但对孩子却不知该如何讲述,这种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心情,或许只能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忘,但我们总归需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故土,了解自己的“根”在何方。
你用什么好的方法向孩子介绍家乡?欢迎留言
引言
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每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和建筑物,譬如提及北京,人们就能想到天安门广场,提及长沙就能想到橘子洲头等。而这些标志性建筑物,也能够在当地人宣扬自己的家乡的时候令他们产生骄傲感。山西人说起自己家乡的标志时,常常都会说到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座大槐树历史悠久,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那这古槐树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
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潮
洪洞大槐树顾名思义存在于山西洪洞县,在这县城中有一座广济寺,广济寺建成于唐朝,那个时候,这座寺庙十分受欢迎,可以说是门庭若市,这里承载了不少人的祈愿。寺庙旁边,一株古槐赫然挺立着,这座古槐的年龄要比寺庙的年龄都长,它在汉朝时期就开始萌芽了。因为年岁悠久,这株古槐早已成为了神州大地上的标志性建筑物。
明朝年间,一波声势浩大的移民潮兴起了,而这移民的起始端,就是这株大槐树所在的广济寺区域。说起大移民,明朝的这次大移民应该已经算得上是历史上第四次大规模的移民了,不少书籍都有记载过这次移民,并且有详细的次数记载,据了解,明朝共组织移民18次,主要集中在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
或许不少人有疑问,为什么人们要集中来到洪洞集合在移民呢?其实是因为,在明朝年间洪洞是较为繁华的地段,且交通十分便利,四面八方都通着古驿道,因此当明朝官府选择移民集中地的时候,将这里设定为了首选。
不少诗词中都拿“长浦”“柳叶”渲染告别送别时候的悲凉氛围,而大槐树则在明朝后被人们定义为思乡的象征。因为在明朝时期,迁移的人民含泪告别家乡时,所看到的最后一个场景,就是那肆意生长的大槐树。而此后,当她们每每想起自己的家乡时,那槐树的景象都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令人难忘。
据记载,从大槐树中心移民走的人们,后来遍布了11个省,227个县城,整个中国都有着她们的足迹。而时至今日,不少当时移民外省的人们都会回归大槐树来祭拜先祖。久而久之,甚至有一个说法,从大槐树移民走的人们其小脚趾的指甲都是两层叠加的,一层大指甲上会覆盖一层小指甲。这甚至在后期被应验了,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如今的槐树如何?
如今的大槐树,其实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从本质上也有所不同。因为大槐树起初是汉朝时期被种植起来的,这棵槐树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后,都依然保持着最初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除了树木本身的生机以外,大槐树上还有不少小鸟做窝,孕育了无数的小生命。一直到明朝时期,人们都喜爱在这棵标志性大槐树下集合,槐树见证着远离家乡之人悲痛的泪水,也蕴含了不少人的心愿。
不过,这第一代槐树在明朝末年却遭遇了不幸,汹涌的洪水将它冲垮,树根被破坏,大槐树的生机已不再,没过多久树木就枯萎了。但这庞大的生命的确不会轻易地被击垮,它的树根一直在地下蓄力,直到在原先大槐树的东边不远处,残留的树根吸取够营养,再次拔地而起生长出新的二代大槐树。不过,因为二代槐树已经不再原先的地方了,因此人们对着棵树的敬畏之心也减了不少。到了1974年,二代大槐树又经历了狂风灾难。这一次大槐树轰然倒下。
因为大槐树存活的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并且它蕴含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所以有关部门专门拨了金钱来为大槐树整修。相关人员给倾倒的大槐树进行了防腐措施,期许大槐树能够挺过灾难,再次重生。在人们的帮助下,大槐树果然又爆发出了它蓬勃的生命力,它生出的新根再次孕育出了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槐树,它被称为三代大槐树,槐树生生不息,它依旧在守护着这里的每个人。
大槐树被冠上神圣之帽,移植被人们保护
关于大槐树的故事流传甚广,到了清朝末年,大槐树已经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圣之物。因为声名远扬,大槐树下的子民们还在槐树的庇佑下,躲避了不少的灾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而山西同样受到了牵连,袁世凯的部下所到之处,民不聊生,几乎都被烧杀抢掠。而当他的部下来到大槐树所在的洪洞时,有人却劝说其不要在此抢掠,因为大槐树是家乡的象征,来到这里就相当于回家。因此,袁世凯的部下收回了掠夺的命令,洪洞人免于一难。此后,大槐树等于家的说法流传的更广了。
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这株主干粗壮、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古木,就是古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若追寻它的由来,还得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末年,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民族矛盾激化,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镇压,激战十余年,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兴旺之地变得道路阻塞、人烟断绝。明初“靖难之役”的拉锯战,更是雪上加霜,许多地方出现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与中原邻省不同,元政府统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却幸免天灾战乱的祸害,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加之大批难民落足,山西尤其晋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初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政府一共组织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里原有一座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寺院——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绝。寺旁植有一颗“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十分壮观。树下,车马大道横穿而过,四方行人络绎不绝,是个交通要地。由于洪洞地处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又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便于集中驻扎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专办移民事务,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迁往晋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移民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大规模地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当年,移民们就是在这里领取“凭照川资”后上路的。临行之时,移民纷纷折槐为记,频频回首,最后看到的只有大槐树和老鸹窝,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故土的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后人们已记不清到底迁自何县何村,惟有大槐树深深刻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里。
据说当年移民时,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因而直到今天,凡是槐乡移民后裔的脚上小趾甲都是两瓣。 “莫道源渊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验一下。
迁徙时,官兵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采用反绑形式,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上路。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了,背手成为习惯,以后迁民仍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厂这个习惯。
还有现今常用的“解手”一词来源于迁民。据说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需要方便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语言就简略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双方就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此后,解手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词。
移民迁到新居后,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恋,多在新居前栽种槐树以志纪念。还有些移民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蒲州营、长子营、红铜(洪洞)营等,说明了他们当年的迁徙地。许多流传至今的族谱碑文,也记载了迁徙的过程。这些都是当年移民背井离乡的历史见证。
碑亭建于1911年,是由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的。碑亭所在地,就是古大槐树的生长地。这座亭虽不长,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石碑一座,高3.5米,宽80多厘米,碑额盘龙间篆书“纪念”二字,碑上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字,碑阴刻着叙述迁民事略的碑文。碑亭后的石经幢,古朴典雅,为金代作品,是原厂“济寺的遗物,也是当年迁民情景的目击者和见证者。
据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卢永祥等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劫,惟独到洪洞后,军士经古大槐树处,全部下马罗拜,徘徊不肯离去,而洪洞百姓生灵财物得以保全。这一段传奇,也使洪洞人引以为自豪,从而留文记载。
碑亭右侧的3间建筑,是供寻根游人歇憩品茗的茶室,楣上匾题“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诸位不妨在此略坐饮茶,以发思古之幽情。
这座四柱三门,古色古香的牌坊,与碑亭、茶室同时修建。它的两面横额分别刻着“誉延嘉树”和“荫庇群生”,横额两面的对联为“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思。”是啊,600年来,古大槐树下的移民后裔已遍及全国,甚至远播海外。如今,万里迢迢到此寻根祭祖的槐乡后裔源源不断,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表上共有搜集整理出来的姓氏450个,以供寻根者查询。
汉代古槐已然消失,同根孳生的二代古槐业已成枯干,但第二代新槐正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如同移民子孙的殷盛。在这里,1983年洪洞县政府新建了门楼和围墙。1984年,又在贾村与太茅公路交接处修建牌楼一座,横额上“古槐逢春”四个大字由已故的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先生题写。1998年规划里规模宏大的“古槐寻根祭祖园”中的主建筑“寻根祭祖堂”已破土动工,古槐故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回归的子孙。
当年,大槐树下伤心泪洒。今天,古槐之前欢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脉相连,心心相印。
1、地理位置不同
赵城镇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北端,东接兴唐寺,北连霍州市,南与大槐树镇接壤,西与堤村乡隔汾河相望。
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
2、级别不同
赵城镇是镇级别,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
洪洞县属于县级别,管辖赵城镇,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3、面积不同
赵城镇总面积8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000亩。
洪洞县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
-赵城镇
-洪洞县
第一讲 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一讲明代移民的传说和真实的历史。
一提到――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河北、河南、山东各省的父老乡亲,都非常关心。
在华北平原的许多省份,民间都广泛流传着“燕王扫北”和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往华北迁民的传说。甚至有许多人都自称“祖籍山西洪洞县”。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村子,许多乡民据说都是洪洞县移民的后裔。
民间还传说,从洪洞县迁来的移民,小脚趾的指甲上都有一个小的附甲;可见明代移民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巨大。
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多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呢?
今天,我们结合民间传说与有关历史资料,对明代移民的传说,作一些剖析。
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燕王扫北”和“燕王扫碑”的传说
民间传说,明代移民的原因,是因为“燕王扫北”,导致河北人口的减少。
其实,“燕王扫北”,是指燕王朱棣出兵北征北元残余势力的征战,这与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的关系并不太密切。
真正与大移民有关的事件,是“燕王扫碑”,也称“靖难之役”。
燕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通过兵变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取皇位的明成祖,他是明朝最有作为的一代皇帝。我们的首都北京,就是他夺取皇位后创建的首都,因位于他父亲朱元璋的都城南京以北的北部京师,所以也是从他开始,称为北京。
世界著名航海政治家郑和,就是明成祖派遣出海进行海外贸易的使者。
还有现在安葬在德州的菲律宾古代的苏录国的国王,也是为了朝拜明成祖而来到中国,因为国内发生政变而滞留中国,最后病逝在中国。被明成祖朱棣安葬在德州。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而且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女婿,他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虽然元顺帝北逃大漠,但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具有“引弓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铠仗尚赖而用。”所以,他们经常南犯。
朱元璋为了巩固北部边境,分别封两个儿子为晋王、燕王,燕王朱棣曾经多次率兵出征,并在北部边境建筑城池,驻兵屯田。譬如,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率傅友德等北击元顺帝余部,北元丞相咬住等投降,其部属归燕王统领。朱棣多次的北征,历史上称为“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对河北平原的人口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只是从长城沿线向河北中部平原,迁移了少数边地的贫民。因此,这一点,民间传说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另一种传说,是“燕王扫碑”。就是到南京城祭扫朱氏的祖宗碑。还相传明朝河北这一带有“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先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文为帝,史称明惠帝,因为他的年号“建文”,所以俗称为“建文帝”。
朱允忟为帝,燕王朱棣心中不服,加上建文帝生怕诸王的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就采纳了近臣的建议,决定削藩。
民间传说,燕王借机起兵,声称打进南京“清君侧”,要为建文帝“靖难”并到南京祭扫父皇功德碑。他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南下江苏,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抵抗,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华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相传,由于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谓“红虫”吃人的传说,实际上就是“靖难之役”的战争,民间又称为“燕王扫碑”。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诛灭了方孝儒等建文帝要臣的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把反对他的人和同村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向华北平原移民,开荒种田,发展经济
2 明代河北移民的传说与历史(与宣化有关)
“燕王扫碑”的靖难之役,确实是导致华北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也是明成祖朱棣向华北移民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明朝移民的唯一因素。在明天的节目中,我将详细分析明朝移民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传说,就是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大槐树
我们都知道,“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一首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流传很广的民谣。
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就是许多华北平原移民后裔传说中祖宗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这棵古老的大槐树,西面就是汾河。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古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古树上的老鹳窝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
据说,明初树移民,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消息,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晋南、晋东南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官兵包围了百姓,官员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百姓们都惊呆了,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所以至今,许多明代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移民离别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忘故里,特意量了一下古槐的树身,当时没有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又揸了八揸,当时正好有一个年青媳妇站在空当处,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七搂八揸一媳妇”的传说。
由于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自称祖先是大槐树移民,近年,山西人干脆在此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寻根旅游建筑群,得到全国许多移民后裔的支持,如今不仅成了效益可观的名胜,而且还建立了网络存根的网站,大肆宣传大槐树移民的史实,极力炒作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引发了规模宏大的寻根热潮。
这种狂热的形象,源于现代人对民间传说的盲目迷信。
其实,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决非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而且官方组织的山西移民,也决不都是象民间传说中的那么残酷。实际上,有很多明代的山西移民是自愿到华北地区垦种的贫民。洪洞县的大槐树和广济寺,也只是永乐年间办理移民官谍的机构。
后面,听我讲完明代移民的来源,大家就明白了自家祖宗迁居河北的真实身世,不必都去盲目充当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子孙。要知道明代移民的详细历史,明天接着听我讲移民的背景和移民的来源及类型。
今天,我要讲的第三个传说,就是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
在华北地区的许多村庄,民间把去厕所,称为“解手”,这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相传也是来自明代官方组织的山西迁民.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的。
民间传说认为,明朝政府的迁民,都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移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编队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有人要行方便。就必须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解开捆胳臂的绳子。最初时,人们的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方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方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
为什么说洪桐县里没好人? 有什么典故吗
本文2023-11-03 21:10: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