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上的》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5收藏

《孟子·万章上的》翻译,第1张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很有道德的人,君主不能把他当作臣下,父亲不能把他当作儿子。’舜做了天子,尧率领诸侯朝见他,他父亲瞽瞍也朝见他。舜见了瞽瞍,神色很不安。孔子说:‘在这个时候呀,天下真是危险到极点啦!’不知这句话真这么说过吗" 孟子说:“不,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是齐国东边乡下人说的话。尧老了,舜代行天子职权。《尧典》上说:‘(舜代行天子职权)二十八年,尧才去世,群臣如同死了父母一般,服丧三年,天下不闻音乐之声。’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没有两个帝王。’(如果)舜当时已经做了天子,却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就同时有两个天子了。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致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我最劳碌’。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而损害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意。如果只拘泥于词句的解释,(那么,)《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了这句话,这就成了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了。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诗经》上说:‘永远行孝道,孝道就是法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上说:‘舜恭恭敬敬地去见瞽瞍,谨慎而又畏惧,瞽瞍也就真的顺心了。’这是‘父亲不能把他当儿子’吗” [注释] ①咸丘蒙:姓咸丘,名蒙,孟子弟子。②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这里指代音乐。③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小雅北山》。④《云汉》:《诗经大雅》中的一篇。⑤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下武》。⑥以上三句是《尚书》逸文

  (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

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说:“(以前)长息曾问公明高:‘舜到田里去,我听您解说过了;对天诉说、哭泣,这样对父母,我还不理解。’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了。’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是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的:我竭力耕田,恭敬地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就行了,(要是)父母不喜欢我,我有什么责任呢?(舜却不是这样。)帝尧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带着大小官员、牛羊、粮食,到田野中侍奉舜,天下的士人投奔他的也很多,帝尧还将把整个天下让给他。(舜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归宿似的。天下的士人喜欢他,这是人人想得到的,却不足消除他的忧愁;漂亮的女子,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财富,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地位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尊贵到当了天子,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士人的喜欢、漂亮的女子、财富和尊贵,没有一样足以消除忧愁的,只有顺了父母心意才能消除忧愁。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地难受。具有最大孝心的人,才能终身眷念父母。到了五十岁上还眷念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的身上看到了。”

[注释] ①长息、公明高:长息,公明高的弟子;公明高,曾参的弟子。②恝(jiá):无忧无愁的样子。③妻帝之二女:传说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

前言:自开《万章》之后,并不建议大家阅读,只做一定的过目即可。因为,舜的例子过于独特,可以说史上父母想要自己儿子性命的并不多。换言之,自“虎毒不食子”的俗语出现后,更可以用此俗语作为规劝父母从善的方式之一。

前言2:不管是赏析还是引申,都只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可在生活中借鉴的东西,其中心思想也一定偏向于正能量(正义)。所以,在做有关舜的赏析或引申时只考虑现实意义,若没有现实意义则没有引申类目。

说明:此节内容中孟子所引用的史实高度落差较大,且其中至少存在两种夹杂关系(君臣关系与畸形的兄弟关系),所以,此节会以一分为二的方法仅作赏析。

赏析(畸形的兄弟关系):

在原文中,孟子借用“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说明舜对其弟弟的仁爱态度,亦是一种及礼的表现(就算弟弟以杀害自己为首要任务(象日以杀舜为事),但作为哥哥的我也得好好的对待他)。换言之,舜对弟弟的态度与做法即是对“长兄如父”的完美贯彻(虽然,笔者是家中独子,没有这种“长兄如父”的概念,但是,个人觉得奠定在舜与象这两兄弟立场上的“长兄如父”,世俗罕见,然却舜为了处事能够合乎君子行事的标准,选择了亲爱之而已矣,是为后世之典范)。然而,对于“长兄如父”来说,理应是相互的,当父母已无力支撑家庭的时候,家中的长兄便承担起教育、抚养弟妹的责任,可以说此时对父母的孝会逐渐成为一种对父母所诞子女的“孝”(这种孝更是一种仁爱,对晚辈的仁爱——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但,摆在舜眼前的却是,自己仁爱弟弟,给予其富贵,弟弟却时时刻刻想要杀害自己,夺得自己的所有。此间的“长兄如父”已经畸形成为单方面的给予(随时有可能死亡)。

引申(付出与回报):

此世,付出与回报对等,则说明两者从来不亏欠(几世),且没有附加天意。

此世,付出大于回报,则说明两者有过相互亏欠,你这一世的付出可能与哪一世别人(在你身边的人)对你的付出刚好抵消。

此世,付出小于回报,则说明哪一世自己有恩于他人,今生受人家的报答。

(点:舜之大圣、大贤,却拥有这样的父母与弟弟,一者,可能是前世对他们的亏欠,今生来还报;另者,可能是天命使然,也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之父母、弟弟的出现,只是来成就舜的大业罢了。)

总言之,若站在轮回因果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等的,不一定只是一生的对等,也可能是靠几世的轮回补齐相差或多余的。而,我们把这些强制平仓(因果)的东西称为外物,且,平仓的结果即是归零,亦可理解为性本空,在这性本空中,我们这一世追求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是前几世丢掉的东西,也可能是我们后几世将要失去的东西;我们这一世所丢失的东西,也可能会在后几世中追寻得到。然而,作为凡人的我们,时常会因为外物的得失而喜怒无常,何时才是尽头呢?若你愿意活在这种喜怒无常的安乐中(最终迷失),那也还则罢了,若想要早点达到自我平仓的境界,不被外物的轮回所叨扰,那就观内吧。虽说,生命与外物一样会经历轮回,但生命只是灵魂所暂存的表现形式而已,生命会生老病死,而灵魂却可以不变或是只在某一层面上做度脱。换言之,在《九章集》中言明了一点,不会因为外物对自身的附加或是减少而改变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灵魂:这样的灵魂始终以其本真的状态留存于天地间,不接受轮回,只有其被天地赋予了某种使命的时候,才会附着在可视之物上,来帮助人世解脱苦难。

当然,能够做到不被外物影响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在假设中行动,即,今天我获得了什么,明天把它扔进垃圾桶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失去了它,或是否没了它就真的活不下去了。保有一种垃圾桶假设,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会被自己扔进垃圾桶的东西,并不是无法割舍的东西,哪怕你会一次又一次的把它从垃圾桶中捡回来(这只能说明你还是放不下而已,扔多次即可),然而,其实这些东西就是你日后被强制平仓的东西。

当,自己养成垃圾桶心态的时候,会慢慢地看清自己没有扔进过垃圾桶的东西是什么,也即是自己所真正想要(持有)的东西是什么——此时,有的人会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而,有的人会开始反思,我为什么会拥有这些,从而而开始找寻人性起点,重新对自己的人生做一番必要的审视。此时,正确对待外物的心态也就开始了。

另:丢进垃圾桶的东西包括生命中被更迭的东西(金钱、外物等),可能当下的东西无法扔进垃圾桶,但,当新的东西出现或是旧的东西坏了的时候,这些被淘汰的东西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垃圾桶中。

引申2(孝):

孝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孝,是为孝于父母之身;广义之孝,是为孝于父母之义。传承父母对己身教育的实质,以及贯彻其实质中蕴藏的内涵是为高于以物质孝于父母之身的大孝。换言之,父母以善行(善念,德行)教化子女,希望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会在其手中泯灭,子女也正只有传承好父母的意志与心性,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即使在父母离开之后,这些东西依旧会以血脉的形式延续下去。我们也依旧以人类的身份继续存活在世间,也正只有这样,在天地间以另外一种形式照看着我们的父母才会欣慰与自豪)。

赏析(君臣关系(略)):

舜以君主身份对待象:

①、远离中央、百姓。

②、剥夺实权。

③、以仁相待(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

……

舜选择了封侯而不交实权的做法,使其既能不伤及自身与百姓的生活,又能以兄为父来养育弟弟,可谓大善、大智、大孝、大德。

提:舜的近乎于完美的操作,告诉我们,以仁德(泛指儒家思想核心)出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定然能让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两相成全。

小引:哪怕世事不尽人意,如若能够不改其意(德善),即使过程艰辛困苦,然,最终的结局定然是唯美的。人生在世,哪有处处如意之时,只有相信才能创造奇迹。

孔子身后儒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也对孔子孝道观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先秦时期, 以孟子、荀子的贡献为最。

孔子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要“养”, 要“敬”, 要合“礼”, 要“隐”, 也要“几谏”等几个方面。“事父母,

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竭尽全力去“养”, 但“至于犬马, 皆有能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做到“敬”还不行, 还得让父母安心,“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论语·为政》) , 父母有了过错,

子要为其“隐”,“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隐了以后, 又为了使父“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

还要“几谏”, 父母不听, 你还不能埋怨,“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无怨。”(《论语·里仁》) 父母身前要孝,

父母身后也要行孝, 而且要合于礼。“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当子贡为了节省要减去饩祭用羊时, 他说:“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甚至父亲生前的志愿在三年内都不能违背,“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道, 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这就是《礼记·祭义》中所说的:“众之本教曰孝, 其行曰养。养, 可能也, 敬为难; 敬, 可能也, 安为难。安, 可能也,

卒为难。父母既没, 慎行其身, 不遗父母恶名, 可谓能终矣。仁者, 仁此者也; 礼者, 履此者也; 义者, 宜此者也; 信者,

信此者也; 强者, 强此者也。”

孟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

也在某些方面对孔子的理论有所发展。孟子主要强调了在“亲亲”的自然感情的基础上行“孝”。“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长也。亲亲, 仁也。敬长, 义也。无他, 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他主张孝应该来源于对“亲”的天然之爱,

而不是一种

外界强加于世人的伦理纲常。孟子的“孝”更加人性化, 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

孔子说:“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其中所包含的就是一种单纯的, 为亲人的长寿而欣喜, 但同时又因父母年老,

而害怕终有一天要失去他们, 所自然生发出来的矛盾心情, 爱亲之情愫! 没有半点强加于人之感。

这也应该是孟子“亲亲”孝道观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亲亲, 仁也”, 孟子是不是降低了“仁”的要求了呢 其实不然,

孟子是提升了“亲亲”的地位, 或者说孟子在更高、更深层的人性论基础上论证并提升了“仁”的地位。“仁之于父子⋯⋯, 命也, 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还有“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有“可以为善”(《孟子·告子上》) 的“性”, 而“‘性’确定不移地把人的思想行为导向善”[1]。孟子的性善论,

决定了他会从更基本更深刻的人性论角度来表达他的孝道观。“仁, 义, 礼, 智,非外烁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并且“仁之实, 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 。“亲亲”是为善之始, 只有亲亲才能孝悌,

只有亲亲才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这与孟子的“四端说”是同一个发生学原理。“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到“亲亲”就达到仁了, 孟子这里只是强调了“亲亲”在为“仁”上重要的开端作用,

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天下平”。“亲亲”是孟子孝道观的主要内容, 所以其言语中无不充斥着可爱而朴素的对“孝”的理解。“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孟子·尽心上》) 多么简单的要求啊,

所透露出来的正是“亲亲”这自然而不加任何雕琢和文饰, 却是人要最为之宝贵的至真情感。还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

人之所欲也, 而不足以解忧; 好色, 人之所欲, 妻帝之二女, 而不足以解忧; 富, 人之所欲, 富有天下, 而不足以解忧; 贵,

人之所欲, 贵为天子, 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 无足以解忧者, 惟顺于父母, 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

。“色”“富”“贵”都不及在父母膝下尽孝能让人无忧, 在最亲近最爱自己的人面前当然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多么真切朴实的感情表达。

孟子还说了五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 好货财,

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这五不孝都是就父母的切身利益和安全而言的, 很朴实,

很实在。在孟子的思想里“大孝”也不过是“终身慕父母”,“孝子之至”也就是“莫大乎尊亲”,

最大也不过“以天下养”。而在孔子的孝道观里却有“守孝三年”和“三年无改于父道”(《论语·学而》)

等等不近人情之处。荀子也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 比如要“敬”。在《荀子·子道》中,

荀子借孔子之口说:“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 夙兴夜寐, 耕耘树艺, 手足胼胝, 以养其亲, 然而无孝之名, 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 辞不逊与 色不顺与 ⋯⋯今夙兴夜寐, 耕耘树艺, 手足胼胝, 以养其亲, 无此三者,

则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意者所友非仁人邪 ”但也是在父母死后, 荀子对孝的要求却是比孔子、孟子都大大地简化了:“事生, 饰始也;

送死, 饰终也。终始具, 而孝子之事毕, 圣人之道备矣”(《荀子·礼论》) 。荀子说只把父母发送了以后, 做儿子的孝就算是尽到了,

这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社会里,

也算作最开明最简朴也是最开明的孝了!荀子的孝道观的特点和他的“性恶说”分不开。“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 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同上) 那什么是伪呢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 同上) 。那么什么又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呢“礼义者, 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

所事而成者也”( 同上) 。说到底, 荀子“化性起伪”的主张就是要学圣人之礼义。正所谓:“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 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

所以,

荀子在敬“孝”时更注重要合于“义”。“入弟出孝, 人之小行也; 上顺下笃, 人之中行也; 从道不从君, 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这与孟子的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 离则不详莫大焉”(《孟子·离娄上》)“责善,

朋友之道也, 父子责善, 贼恩之大者也”(《孟子·离娄下》) 等说有显然的不同。荀子还说:“父子不得不亲, 兄弟不得不顺,

男女不得不欢。”(《荀子·富国》)“得”即是德”。父子之间无德无行, 每天尔虞我诈, 不行义举,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都不遵守,

怎么谈得上父子相亲, 父慈子孝! “君子处仁以义, 然后仁也; 行义以礼, 然后义也; 制礼反本成末, 然后礼也; 三者皆通,

然后道也。”(《荀子·大略》) 仁是向善,爱人的, 但向善并不一定就能为了善, 爱人不一定能爱了人。所以具体到行为上,

还要用“义”来判断如何行事。“在孔子心目中, 德行虽然以仁为根源,

但却表现为对义的直接履行。”[2]当然荀子的“从义不从父”还主要是从敬“孝”的角度考虑的。“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 从命则亲危,

不从命则亲安, 孝子不从命乃衷( 忠) ; 从命则亲辱, 不从命则亲荣, 孝子不从命乃义; 从命则禽兽, 不从命则修饰,

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 是不子也; 未可以从而从, 是不衷( 忠) 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

则可谓大孝矣”(《荀子·子道》) 。因为“从命则亲辱, 不从命则亲荣”,

所以才“不从命”来符合“义”的,但这还是比孟子的“不责善”要更前进了一步。与孟子的孝道观重“亲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 而天下平”的一系列推演相比,

荀子也有类似的一个从义为善的逻辑推导。“遇君则修臣下之义, 遇乡则修长幼之义, 遇长则修子弟之义, 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

遇贱而少者, 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 无不敬也, 无与人争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遇到“

怪狡猾之人”“刑及之而宜”。(《荀子·非十二子》) 这样, 人们遇事做人时时处处合于“义”, 则天下大治,

也完成了荀子的道德理想。

荀子还提到了在家庭的道德伦理规范中, 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君子有三恕: 有君不能事, 有臣而求其使, 非恕也; 有亲不能报,

有子而求其孝, 非恕也; 有兄不能敬, 有弟而求其听令, 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 则可以端身矣”(《荀子·法刑》)

。尽了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一定的权利, 否则就是“不恕”。“恕”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

当然也是一定不合于“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管是让子孝还是使臣忠, 都要合“义”。

孟子和荀子的孝道观的特点是和他们各自的人性论主张相关联的。孟子主性善, 人人天生就知道亲其亲, 长其长, 但“牛山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 ”(《孟子·告子上》) 人放其心,“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同上) , 所以要“求放心”(

同上) 以“求”回为孝之心。荀子主性恶, 也就需要有“礼义”来指导并改变人的道德本性,

所以荀子说“礼仪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义之谓治”(《荀子·不苟》)“然而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荀子·性恶》)

。不过殊途同归, 他们都主张孝、敬、亲、义, 与孔子孝道观一脉相承, 同宗同源, 但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论特色在儒学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 孟 子》卷 9万章 章句 上 诗解 4 辞以达意 孝 养天下

题文诗:

孟子 之 曰 : 尧老舜摄 尧典 有 曰 : 二十八载 ,

尧 乃徂落 , 天下 百姓 , 如丧考妣 , 三年四海 ,

遏密八音 孔子 有 曰 : 天无二日 , 民无二王

舜为天子 , 又帅天下 , 诸侯为尧 , 三年 之 丧 ,

是二天子 咸丘蒙曰 : 舜不臣尧 , 既得闻命

诗 经有 云 : 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 舜为天子 , 敢问瞽瞍 , 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 , 非是之谓 ; 劳于王事 , 而 舜 不得 ,

养父母也 曰此 者也, 莫非王事 , 我独贤劳

说诗不以 , 文害辞不 , 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

是为得之 文以表情,辞以达意 如以 其 辞 ,

云汉诗曰 : 周余黎民 , 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 ,

周无遗民 孝子之至 , 莫大尊亲 ; 尊亲之至 ,

其 莫大乎 , 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 , 尊之至也 ;

以天下养 , 养之至也 诗 经有 曰 : 永言孝思 ,

孝思维则 此之谓也 尚 书 有 曰 : 祗见瞽瞍 ,

夔夔齐栗 , 瞽瞍允若 是为父 而, 不得而子  

原文   咸丘蒙1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2。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3!’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4:‘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5,百姓如丧考妣6,三年,四海遏密八音7。’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译文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够把他当臣子,父亲不能够把他当儿子。’舜面朝南方站在天子位置,帝尧率领诸侯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的父亲瞽瞍也面向北方去朝拜他。舜看见了瞽瞍,容貌局促不安。孔子说:‘在这个时候,天下真岌岌可危呀!’不晓得这话可不可信?”

孟子答道:“不。这不是君子的话,而是齐东野人的话。不过是尧老了时,让舜摄政罢了。《尧典》上说过:‘过了二十八年,放勋才逝世。群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天下一切音乐都停止。’孔子说过:‘天上没有两个太阳,百姓没有两个天子。’假若舜已在尧死前做了天子,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便是两个天子并列了。” 

注释 (1)咸丘蒙:孟子弟子。(2)有蹙:“有”无实义;蹙,音cù,不安的样子。 (3)天下殆哉,岌岌乎:为“天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4)《尧典》曰:以下所引数句实为今《尚书·舜典》文。(5)放勋乃徂落:放勋,尧的名;徂(cú)落,死。(6)考妣:父母。(7)四海遏密八音:遏,止;密,同“谧”,安静;八音,指八种质料——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所做的乐器。

原文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2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3,不以辞害志。以意逆4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5’。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6:‘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7。’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  

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这事我已经受教了。《诗经》说过:‘普天之下,无不是天子的土地;四境之内,无不是天子的臣民。’舜既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北山》这首诗,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而是说作者勤劳国事以致不能够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没一件不是天子之事啊,为什么就我一人这么辛劳呢?’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字面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过,‘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存留’。相信了这一句话,便是周朝没有留下一个人了。孝子行为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以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说是尊贵到极致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说是奉养的极致了。 《诗经》又说:‘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便是准则。’也正是这个意思。《书经》又说:‘舜小心恭敬来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于是也真的恭顺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够把他当儿子’吗?” 

注释 (1)《诗》云:所引诗句见《诗经·小雅·北山》。(2)贤劳:多劳。 (3)以文害辞:文,字;辞,词句,语句。(4)逆:揣测。(5)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两句见《诗经·大雅·云汉》;黎民,即老百姓。(6)《诗》曰:诗句引自《诗经·大雅·下武》。(7)“祗载”至“允若”:当为《尚书》逸篇中文;祗,音zhī,敬;载,事;夔(kuí)夔齐(同“斋”)栗,恭敬谨慎的样子;允,信,真的;若,顺。

《孟子·万章上的》翻译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很有道德的人,君主不能把他当作臣下,父亲不能把他当作儿子。’舜做了天子,尧率领诸侯朝见他,他父亲瞽瞍也朝见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