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二三里作者是谁?
一望二三里有两个版本:元代徐再思的《无题》和宋代邵康节所作的《山村咏怀》。
一、一个版本
一望二三里是元代徐再思的五言绝句《无题》
全文
无题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徐再思,元散曲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其小令多写江南风物和闺情,风格清新秀丽。与贯云石(号酸斋)齐名,后人合辑其作品,称为《酸甜乐府》。
二、另一版本
一去二三里是宋代邵康节所作的五言绝句,又名《山村咏怀》。
全文
一去二三里 (山村咏怀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康节 (一O一一~一O七七)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又迁共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两首诗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扩展资料
1、徐再思
徐再思的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写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
现存小令一百零三首,主要内容集中在写景、相思、归隐、咏史等方面。
他的写情之作深沉娟秀,如〔双调·蟾宫曲〕的《赠名姬玉莲》("荆山一片玲珑")及《春情》("平生不会相思")二首,被认为是"镂心刻骨之作,直开玉茗、粲花一派"。有些作品立意颇新,能于俗中见雅,〔双调·水仙子〕《红指甲》及《佳人钉履》等篇。
他的写景作品以〔喜春来〕《皋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为佳。
中国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他的发明的占卜方法。可是这本书版本很多,估计已经是传伪了。先天易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他的著作中关于先天易学叙述的并不详细。朱熹的《周易本义》对于先天易学作了详细的介绍。
2、邵康节
邵康节象数派易学的代表人物。我们直接研究他的思想只有《皇极经世书》一书。这是一本推演朝代兴衰的书。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皇》书的观物篇可以看出。
邵康节的著作,除《皇极经世》、《观物篇》、《击壤集》和《渔樵问对》外,据程颐和朱熹讲,还有《无名公传》。另外,还有邵伯温据邵康节讲学语录整理而成的《观物外篇》。
参考资料
—徐再思
—一去二三里
(三)万古流芳,皇极经世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现代大学者陈寅恪如是说。
中国文化在宋代达到了巅峰,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五子,而《皇极经世》一书则是邵雍矗立于“北宋五子”之巅的扛鼎之作! 《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米鸿宾著 No30
清代《四库提要》赞邵雍之学是“务究造化之源”,就是能穷尽万物之规律、凡事彻底的意思!对这种赞誉,《皇极经世》一书是最为名副其实的。
清代《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世人皆以其著作能够被录入为荣,而《皇极经世》便被收录于其中。并且,其中明确引述《皇极经世》的文献达667卷,先后出现有1114次,足见《皇极经世》的影响之大。
而《道藏·皇极经世》载其书有十二卷,总以“观物”名其篇。首六卷《元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凡十二篇,末《观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系邵氏自著,末二篇为门人弟子记述。明代广东隐士黄畿整理编辑完《皇极经世书传》后,被钦差大臣在民间访查上报朝廷,后被宫廷列为贡品!足见该书之不群!
邵雍这部集史学、哲学、天文、历法之大成的《皇极经世》现存版,是邵伯温在邵雍去世后将《皇极经世》与《观物篇》合而为一的版本,其中还加入了其祖父邵古的声音律吕之学与邵雍弟子张岷听讲时所作的笔录《观物外篇》(邵伯温定名——据邵伯温《易学辩惑》载:“子望平时记录先君议论为多,家人但见其素所宝惜,纳之棺中。其后子坚得其道稿见授,今《观物外篇》是也。”)。该书中的观点与方法,皆是对中国格物智慧——《诗经》“有物有则(万物皆有自己的规律)和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
《皇极经世》一书,书名“皇极”出自《尚书·洪范》——在箕子所言帝王治理天下的九个大法(《洪范九畴》)中的“五皇极”,而“经世”就是书中“以运经世”的三千年历史大事记。邵雍诗中言“安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如何”“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足见这本“本诸天道,质于人事”的《皇极经世》,就是一部三干余年历史重大事件的概述之作,贯以河洛、象数之学而显于世。
邵雍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所发生的一切兴衰变化,都与天时有着密切联系。天地之间一切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人们都可穷尽其理。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无极生太极。无极是虚,太极是有,是万物初始的那个“一”;然后是“一生二”,这个“二”就是神妙化育的能量,她可以生发出万物的规律,即“神生数”;继而是“数生象”,万物因由规律之不同而生发出多元显象;最后是“象生器”,这个万物运动的势能显象,生发出具体的有形形状并伴随其特定势能规律而存在。
因此,邵雍以时间为单位,以“元、会、经、世”为载体,创造出跨时代的时空推算法则,编织了一个宏大的宇宙历史编年表,天地、自然、人文全部涵盖其中,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具体而言,这一阶段人类所经历的“元”,始于公元前67017年,将终于公元62583年。公元前67017年至公元前40017年,世界还是一片混沌,此后阴阳孕育,万物发端;公元前40017年至公元前2577年是本次人类文明的萌芽期。自公元前2577年开始,三皇五帝肇起,文明开始高速发展。最后在公元46383年至公元62583年间,万物开始逐渐终结,文明亦随之毁灭。此后就又开始了新的一元,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其中,邵雍所述的年表时间跨度为86400年(公元前40017年一公元46383年),人事标注自公元前2357年“唐尧”至公元1077年“宋神宗十年”,时间跨度为3434年。“开物”至“闭物”之始总计86400年,“开物”前有27000年,“闭物”后有16200年,合计129600年。其内容之宏大,演绎之精玄,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它与西汉扬雄的《太玄经》以及好友司马光的《潜虚》等相比,完全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现存文献中,宋代苏洵的《太玄论》是将扬雄《太玄经》解读得最为清楚的,而其所秉之理与邵雍《皇极经世》有着紧密联系)
此外,该书还有一个民俗贡献——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上巳节,为古代暮春时节除清明寒食以外较为隆重的春游节日,书圣王羲之的“曲水流觞”之作《兰亭序》与诗圣杜甫的《丽人行》均是描写此日的文学作品。“三月三”最早缘起于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故称“上巳”,魏晋以后方将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民谚云:“三月三,生轩辕”,而关于轩辕黄帝的生年,宋代之前一直无有记载。直至邵雍在《皇极经世》中推算出帝尧元年为甲辰年,现代学者推定此年为公元前2357年。又因帝尧是帝喾之子,而帝喾是黄帝之曾孙,由此推知轩辕黄帝元年为公元前2697年,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甲子年。这一年黄帝20岁,因而可知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至于具体生日是不是“三月三”,则未有定论。但至少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对于轩辕黄帝的生年问题,学界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著书如同生儿育女,而知子莫若父母。对于其书的大用,邵雍当然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诗为证——《皇极经世一元吟》: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
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一十有二万,九千余六百。
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
治乱与兴废,著见于方策。
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如此一个“上下之岁年”,“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实在是鼎立天下、豪迈千古!迄今无人能步其后尘。
——《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米鸿宾 著
说去宋朝的哪些大儒,可能很多朋友们会想到二程,可能会想到横渠四句的张载,但是很少会有人想到被程颢称为内圣外王之学的邵康节。邵雍字尧夫,谥康节,年少时即遍览群书。邵雍开始学习时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宋史•邵雍传》。
尤其为人称道的是邵雍对河图洛书,易经八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神而明之的地步。相传邵雍一日偶观梅花,见有两雀争枝坠地,即推断第二天有女子折花,会摔伤大腿,第二天果然如此。这就是梅花易数的由来。又传他听邻居扣门声即知来借斧子,观牡丹而知第二天午时牡丹会被马践毁等等,不一而足。
且不说《梅花易数》是否确为邵雍所著,单就《皇极经世》及《渔樵问答》而言,康节先生在易学方面的造诣也已达到令人高山仰止的地步。
《梅花易数》以易学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的象学来进行占卜,历来备受推崇。易学有河图则八卦,洛书则九畴的说法,而河图洛书本身就是由一些代表数字的点构成的,所以这些数字及它代表的意义构成了易学的基础。邵雍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大家,传说《梅花易数》为他所著也就无可厚非了。
司马光以兄事邵雍,程颐也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在邵雍病后,司马光、程颐、程颢、张载这些大佬晨夕问候。有如此学问道德之人却一生拒绝出仕,著作也少有人知,低调如斯。
《渔樵问答》后面几句应该是康节先生以渔者自况了,录之于下:钓者谈已,樵者曰:吾闻古有伏羲,今日如睹其面焉。拜而谢之,及旦而去。。
我们知道,整个银河系围绕着更大的中心运转,太阳围绕银心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月亮围绕地球运转,而地球本身又在自转,这一系列运动,就标志着人类基本不会重复过去的宇宙位置或者空间生活。而目前的四柱算命,不仅在同时生人有着八字的相同,就是在时间纵向上,每隔60年,也存在着八字的重复。 为解决这个问题,宋代易学大家邵康节就想了一个办法,增加计量单位,即:元、会、运、世。其换算式为:1元=12会=360运=4320世=129600年1会=30运=360世=10800年1运=12世=360年1世=30年 并把这一理论,作为其《皇极天书》的重要理论基础。按其理论推算,公元1984年就皇极数69001年,故其元会运世干支为:1、求元干支:69001/129600=053=1,也就是:甲子元;2、求会干支:69001/10800=639=7,也就是:庚午会;3、求运干支:69001/360=19167=192-603=12,即:乙亥运;4、求世干支:69001/30=2300003=2301-1800=501-480=21,即:甲申世。
邵雍年轻的时候,也认为自己才华横溢,为人豪爽,渴望成名。邵雍爱读书,几乎什么书都看,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严格,勤奋刻苦。为了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他几年如一日,冬天不烧炉子,夏天不扇风,晚上不睡觉,刻苦学习。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他感叹道:“商友古在,独我未达四方。”意思是过去的人研究古人的经典,和他们交朋友。他们不仅读古人的书,还广泛游历古人走过的地方。现在只是读了古人的书,还没有走遍天下。”于是,他渡过了黄河、汾河,又渡过了江淮和汉江平原。在考察了西周封建国家的齐、鲁、宋、郑的遗址后,花了很长时间去游历,增长见识。邵雍归来,叹曰:“道正矣!“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出过远门。
易武道
当时,李志财是恭城县令。他听说邵雍好学,就去见邵雍,对邵雍说:“子也懂物理生活吗?”你知道“物理学”这门科学,以及宇宙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关于生命的知识吗?
《邵雍画像》邵雍回答说:“还好我被教了。”,意思是愿意受的教,以至于邵雍以为师,从《河图》《洛书》学了傅的八卦六十四卦之象。而教授的这些东西都是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而邵雍在探索其中的深刻内涵时,往往会有一种神来之助般的奇妙顿悟,而最终得到的那种博大精深的知识杨,大多来自邵雍自己的顿悟。
邵雍研究这些经典的时间越长,他的德行就越被世人称道。与此同时,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长。他了解天地的运动规律,阴阳的消长,世界的变化,甚至微小的行走和飞行的动物,草药和木本植物的特性。他深邃的智慧在当时被世人认为已经到了困惑的程度。邵雍的理论不是模仿前人,偶然应验的理论。邵雍意识到伏羲八卦中固有的先天因素,于是写出了几十万部流传于世的作品。但因为隐居,很少被世人所知。
乐罗阳
宋仁宗_元年,邵雍从恭城迁至洛阳。邵雍初到洛阳时,住的房子都长满了草,很难抵御风雨。邵勇靠砍柴为生,自己做饭伺候父母。虽然生活清贫,一无所有,但邵雍却似乎乐在其中,这是周围人很难理解的。当时的宰相富弼、司马光、著名诗人吕公著退居洛阳,很敬重邵雍,经常与他同游,并为邵雍买了一栋离城很近的花园洋房。
嘉_七年,邵雍迁王、司马光等人投资其位于洛阳天津桥天宫寺西南的花园住宅。从此,邵雍在园中自耕自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将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安乐窝”,自号ld洛阳seo牛光国;幸福老师”。
邵雍经常白天烧香静坐,申时喝三四杯酒。当他微醉时,他不喝酒。他不醉的时候,经常吟诗作赋,现场演唱。春秋两季农闲时,邵雍常出城旅游,风雨天不出门,出门常坐小车,让人拉着随意走。秀才家属对邵雍的车轮声非常熟悉,都迫不及待地打招呼。就连孩子、老人、仆人、官员都会高兴地说:“我的老师来了。”从来没有人直呼他的名字。有时候邵雍在他们家住一晚,留下一封信就走了。也有热心做好事的人,仿照邵雍的“安乐窝”,围了一个新园子
司马光以邵雍为弟,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周围的邻居所景仰。父亲训斥儿子的时候,弟弟在教育弟弟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怕司马老师和邵老师知道你做不好什么。”官员学者来洛阳,即使不访朝,也会去邵雍的住处看看。邵雍的德行很纯洁。来参观的人一看就知道邵先生的好,但邵雍本人从不表露自己,也不提防别人。他和每个人都有说有笑,一点都不害怕。与人交谈,我喜欢谈论他们的优点而不是缺点。他总是尽力回答他的问题,从不强迫别人讲课。邵雍以诚待人,不分贵贱。所以,有德的人喜欢他的德,无德的人受他影响。洛阳一度人才济济,忠义天下。
熙宁三年,宋神宗全面推行新法,官员被迫执行,部分人递交辞呈欲离职。邵雍以前的学生和住在各县各县的朋友带着书信来看望邵雍。邵雍曰:“此德之人,当尽力而为。新法律很苛刻。如果你能尽力做官,你就会对人民慷慨,人民就会收到一份礼物。弃官对百姓有什么好处?”
隐藏但非官方
在嘉_,皇帝下诏,寻求失才,西京留守王向监军推荐邵雍,任命他为监军主簿。他上书监国,然后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来填补颍州团练推官的职位。都是在接受任命前坚决拒绝,最后以生病为由不去上班。
生病死亡和简单的埋葬
邵雍病危期间,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等名人朝夕守候。在他快要死的时候,大家一起在外厅讨论他的葬礼。邵雍听得出那些议论的话,就把儿子邵伯温叫到跟前,对他说:“你要把我葬在离城近的地方,就顺着我们祖先的坟地,一切从简。”
邵雍坐像熙宁十年。邵雍去世后,67岁的他被短暂埋葬,作为他的秘书朱作郎的遗礼。时赐他谥号康节。
程颢墓志铭说,邵雍之学,清正统一,而不杂乱。就邵雍的状态来说,可以说是安全的,成功的。邵雍的书是《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和《渔樵问对》,他的诗是《伊川击壤集》。
一望二三里作者是谁?
本文2023-11-03 21:38: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