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是什么结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4收藏

潇是什么结构,第1张

“潇”的结构是:左右结构。

“潇”的相关知识:

一、释义

1、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

2、急疾。如:潇瑟(形容风吹草木所发出使人感到凄凉的声音。多形容秋风声)。

3、水名。潇水,源出湖南省宁远县南九嶷山,至零陵县西北入湘水。如: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二、出处

出自于《水经注》:“潇者,水清深也。"

三、组词

1、潇洒xiāosǎ。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画法潇洒,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衣着潇洒文雅。

2、潇潇xiāoxiāo。形容风雨急骤,风雨潇潇。形容毛毛雨。形容风雨暴疾的样子,如“风雨潇潇“;形容小雨,如“潇潇细雨“。水深而清。

3、水名:潇水Xiaoriver,源出湖南省宁远县南九嶷山,至零陵县西北入湘水。如: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四、古籍解释

1、《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雕切,音萧。潇潇,风雨暴疾貌。

《诗·郑风》风雨潇潇。

2、又水名。《广舆记》潇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

3、《水经注》潇者,水_深也。《集韵》或作_。

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的舜帝陵是真的。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舜帝陵介绍

庙前广场东侧20米,有手书“九嶷山舜帝陵”汉白玉碑一块,北边是长长的神道,两旁并立石人石兽,神道尽头建三桥,横跨九嶷河。对面有山峰矗立,秀丽端庄,丰腴俊美,与舜源峰遥望,相传为娥皇峰。

西北不远,又有一峰,清秀挺拔,亭亭玉立,这就是女英峰了,两旁还有小山,叫美女峰和梳子峰,据说是女英的侍女。娥皇女英两峰并峙,脉脉含情,似与舜源峰相偎依,不禁使人想起二妃的凄美的传说。

进了午门,左右有钟楼,东西设厢房。迎面就是拜殿,陈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铜编钟在内,三面墙上有刻书,古文隶体,介绍舜帝生平及业绩。

拜殿之后是陵庙的主建筑正殿,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殿前东北有“抚瑶颂”碑一块,高约3米,为明万历四年(1576)立。大殿四周,古木参天,据《九疑山志》载,庙旁原有香杉十五株,入夜,其稍常见亮光,称“天灯”,可惜杉树皆已老死。今距舜陵15里的将军庙,仍有香杉四株,枝干粗大,须三人合抱。

禅让大禹安葬九嶷山是舜。据《史记》记载,舜帝禅让大禹,安葬于九嶷山,而后大禹开创夏朝。

舜,生卒年不详,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五帝之一,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以孝行闻名。后经四岳举荐,舜被尧立为为继承人。舜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后又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传去世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谥号为舜。

  不是的。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国共计拥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意大利的51项。

  世界文化遗产(34项)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2秦始皇陵(陕西,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198712)

  5长城(北京,198712;辽宁九门口长城(水上长城)200211)

  6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西藏,199412;大昭寺,200011;罗布林卡,200112)

  8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河北,199412)

  9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10庐山国家公园 (江西,1996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环秀山庄,199712;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200011)

  13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4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199811)

  15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199811)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200011)

  18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20青城山和都江堰 (四川,200011)

  21云冈石窟 (山西,200112)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4殷墟(河南,2006713)

  25开平碉楼与村落(广东,2007628)

  26福建土楼 (福建,200877)

  27五台山(山西,2009626)

  28登封“天地中心”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2)

  29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629)

  30元上都遗址(内蒙古,201276)

  3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云南,2013622)

  32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陕西、河南、甘肃、新疆,2014622)

  33大运河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2014622)

  34土司遗址(湖北、湖南、贵州,201574)

  世界自然遗产(10项)

  1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199212)

  4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 ,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 (四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629;广西环江与桂林,重庆南川、贵州施秉,2014622)

  7三清山国家公园(江西,200877)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20108)

  9澄江化石遗址 (云南,201276)

  10新疆天山 (新疆,2013621)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项)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风景区及乐山大佛风景区(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9“典籍里的中国”《尚书》

1900年,在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藏经阁中发现了《尚书》。

《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是文化元典。记录第一次统一音律、度量衡等。孔子晚年编撰。

典:标准、规范。

读《书》的好处:

知先贤治政之本;

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夏商周,名望兴替,礼德治邦。

民本思想: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8“典籍里的中国”《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著,开纪传体先河共130篇。

《本纪》12

《表》10

《书》8

《世家》30

《列传》70

《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记录的是黄帝。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公孙轩辕,是华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也是华夏的人文始祖。黄帝善战,炎帝善耕,炎黄联盟(合体)。

正史:家国青史,国家主修。《24史》,《史记》位列第一。

前四史:《太史公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青史:可以资政,可以育人;人人可读,人人应读。

鲁迅:欲知大道,必读史。读历史者,不可不读《史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遇李陵之祸(李广之孙)遭腐刑,写《史记》;

周文王被拘禁时推演《周易》;

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

屈原被放逐赋《离骚》;

左丘双目失明做《国语》;

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孙膑兵法》;

《诗》300篇多数是圣贤的发愤而作。

一箱《史记》,头一昏早买回了家,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看。

曾国藩进京考试落榜,回家借路费100两,结果路上买了《史记》。回家每日圈读十页,第二年考中进士。所以我认为《史记》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吉祥物。

7“典籍里的中国”《论语》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1万六千字。

论:编纂。语:谈,说。

读《论语》知道如何为学、为人、为政。

《论语》的核心是“仁”。仁就得人,做人要有仁德。仁即二人,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55岁带着理想出发,周游列国14年。

1)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推己及人。

2)耳顺——好话坏话听在耳中,可内心十分平静。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松柏:指在逆境中意志坚定,坚持操守的人。

4)读《论语》就是跟孔子学习。仁者爱人,以德立人;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思想。

5)子路:(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朝闻道,夕死可矣。

6)做学问应与时偕行。

7)学《论语》如何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在《论语》中吸取心灵的力量,悟得生命的智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孔子的三个爱生: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子路(护卫孔子40年)。

9)孔子穷困的时候激励自己: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一件事,事前的准备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

你会向老师求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

孔子的学生会。

身在千里之外你会做梦都想你的老师吗?

孔子的学生会。

子贡问夫子(4问)

1夫子求什么?

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

2如何学为君子?

君子当以大道为志向,以德行为根基,以仁爱为依托,以六艺为修身。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何为仁?

爱人,孝悌,忠恕,博施众济。

4何为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6“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

孙子,孙武田姓,被赐姓“孙”,字长卿,出生于齐国军事世家,是兵家之圣。20岁写完《孙子兵法》,用一生来完善这本军事巨著、兵学重典,是百代谈话兵之祖,6000字,13篇。

伍员,字子胥,楚国人。孙武的好朋友兼兄弟。

《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慎战、不战。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重战、慎战、安国全军。

1)中华民族不好战但知兵;知兵但不好战。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止戈为武,打仗就是为了希望过上太平日子,战争是获取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3)外事和兵事都是保护国家利益的手段,能用外事解决的问题,不用兵事。

4)兵法之道应遵仁道。以人为本,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孙武和伍子胥在吴国兴令城郭、广积余粮、充实仓廪、充实兵库(甲坚盾固矛利),用六年养兵蓄锐的战略定力赢得了柏举之战。吴王不愿意休养生息,孙武归隐吴国山林。

6)曹操给《孙子兵法》注释,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

《道德经》5千多字,《孙子兵法》6千字,就是看不懂,不然真想读。[呲牙]

5“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

  徐弘祖, 号霞客,明朝江阴。徐家布,赛丝绸,夏天透凉,冬天暖。徐家织布买布。

外出游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长江溯源——金沙江。九嶷山又叫苍梧山。徐霞客30年行走于山水之间。徐母过世后万里遐征,长江溯源,三年有余。

三江源是黄河、澜沧江、长江的源头。

黄山的莲花峰,是最高峰。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脚下有根。

徐霞客游历回家会将一路的见闻讲给母亲听。徐母寿元81。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

4“典籍里的中国” 《道德经》

中国哲学开山之作——老子的《道德经》

中国哲学鼻祖——老子

叔本华: 《道德经》是关于理性的学说。

老子:宇宙的本源是“道”。老子成功悟道与水有关系,以水悟道。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问;探索宇宙和万物的本源和普遍的法则;探讨人和世界的关系,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哲人究天地万物之法则。

道法自然——“道”遵循天地万物的活动与法则。生生不息的天地大道。

日出而落,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节奏的生活。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就会造成破坏,生态失衡。

善上若水——柔韧是有力量的。学习水滋润万物的美德。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对万物的福泽就像“水”。柔韧胜刚强,拥有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

天,福泽万物;地,成就万物;人,生发万物。

只有读不完的书,没有不会走的人;典籍如灯照亮世人,每天的积累都是向悟道迈进。

悟道求学的路上,李耳与祁清、悉达多与乔文达,是挚友也是学伴。

尹喜:紫气东来(大人物要过关)。

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李耳的老师——商容先生:保护天真(问题先生——有提问才有答案。)所有的哲人都是从提问开始。

“海”是最广大的水,最聪明的水,守在最低处,所以长得最大。

鱼头冲着老人

3“典籍里的中国” 《周易》

《易》的精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本源:敬天爱人。

稻盛和夫将“敬天爱人”视为他的人生哲学。

《易经》与《易传》,经传结合成为《周易》。

《周易》是一画开天地,画出大道至简;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元典。

孔子(杏坛讲学):加我数年,50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读“易”就是要通晓世间的大道真理。

韦编三绝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说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易”。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易”。

《易经》是中国人感知世界,总结思想成果,指导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知行合一的大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头脑,行是知的落实;真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真知的达成。

知行合一——学到道理,就想去检验,推究事物的道理。

曾子曰:“传不习乎!”(将夫子的话记下来,进行实践应用。)

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话有了《论语》

王阳明的弟子记录老师的话有了《传习录》

圣贤——能够领悟天道的人,是按天道行事,能够为百姓谋福的人。

王阳明12岁立志:做圣人,为天下人谋福。王阳明学做圣贤,并求文武双全。

高清视频,正如撒贝宁说,四百年后的读书人遇到王阳明——挺爽!爽里各爽~

《本草纲目》192万字,编写30年,校勘10年。

身如逆流船,

心比铁石坚。

忘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

格物——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大医精诚——待病人,皆如至亲之想。

旋花汤(脚夫):补捞损,益精气。

苍梧原是百越民族一个大部落的名称,后以区域名称延用下来,称为古苍梧。苍梧的地名可追溯到虞舜时期。《战国策·楚策》曰:“楚南有洞庭、苍梧。”《汉书音义》曰:“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可见,历史上苍梧早已有之。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正式设苍梧郡,辖有广信、猛陵、谢沫、高要、端溪、临贺、冯乘、富川、封阳和荔浦等十县。《汉书》卷28记载:“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有漓水关。”漓水关即今梧州西面桂江入口处。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载:“漓水又南至广信县入郁水。”

梧州即处在西江、郁水、漓水三江交汇之处。广信作为苍梧郡治所达700年之久。其中,作为交趾刺史部,交州首府又有300年的历史,统领着岭南的南海、苍梧等九郡,即包括整个岭南和越南北方的大片地区,一度是西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史料证实,汉代广信包括今日梧州和封开两地。

古苍梧文化,即关于历史上古苍梧时期虞舜开拓岭南实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及其名人辈出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也保留有瓯骆文化的特质。古苍梧文化涵盖范围包括桂东、粤西和湘南三省繁华富庶之地,内涵丰富,沉积厚重又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是西江文化、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九嶷湖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远九嶷河湿地公园

地处宁远县水市镇、九嶷山瑶族乡境内,位于南岭山脉生态屏障区(全国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腹地,湘江之源潇水源头的上游水源集聚区。主要包括九嶷湖(水市水库)、九嶷河及周边部分山地。九嶷湖东西宽122千米、南北长118千米,湿地公园北起九嶷湖大坝,南接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6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212公顷,湿地率611%。

湿地发源于被誉为楚南奇峰九嶷山的主峰“三分石”下,沿九嶷河一路斜穿九嶷山,途中汇集大小30余条支流,奔流穿梭20余千米,最终在九嶷湖形成宽阔的湖面。九嶷湖波光潋滟、山水辉映,宛如高峡平湖、镶嵌于群山中的翡翠。公园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九嶷山是千古名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写下大量诗文讴歌九嶷山,留下众多文物古迹。

据说在前2070年的永州大地上,某天有着一行延绵数里的出殡队,娟娟白绫随风飘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悲伤,难道他们要埋葬的是传说中的舜帝吗。我们都听过,上盖时期尧舜圣贤治天下,这其中就有着舜帝。那年就着昏暗的油灯,司马迁强忍着连珠之罪所带来的痛苦,写下了《史记》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章节——《五帝本纪》。

关于1800多年前的那场厚葬,司马迁描述道:舜年20就以孝闻,年58尧崩,年61代尧践帝位。舜在帝位上大约但待了39年,南巡狩之际,崩于苍梧之野。从这段话中,专家解读出,舜当天子的时间相当晚,50岁有幸代行天子事的舜,当时相当于一位摄政王。61岁的时候舜才走上了天子的位置。

不过,舜的寿命总的来说算是相当长了,通过司马迁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在永州这个地方,当年下葬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舜帝,他在巡查天下之际不幸逝世了。看到这很多人还是不敢相信,舜帝在历史的长河里真的存在过吗?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舜的故事还是人们所谓的古国,都被视为是一些不可印证的传说。

1、九嶷山惊现墓葬

时至今日,永州这里早已失去了当年描述的富庶,人们在这里过上了悠闲简朴的乡村生活,看上去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直到人们在距离县城26公里的一个山坡上,考古人员经仔细搜查后,他们认为这些天外来物般的发现,让他们得知了一些惊人的信息,比方说整个遗址的规模让每一个参与挖掘的人们都感到吃惊,而他们仅仅挖出了很小的一部分,他们了解到这个遗址的范围约有32万平方米,他们挖掘的大约只有遗址的1/5。

挖掘的过程中,一个震惊的发现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感到兴奋,他们看到的是一件青黑衣兽面瓦,它的出现在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如果将建筑比作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瓦当就能说是一个个精彩的音符。在我们中国古代建筑中,人们大多以木结构为主,瓦当的主要作用则是蔽护屋檐,或是防止屋檐的木构件被雨水寖浊,这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上面基本都会出现生动美妙的图案或文字,

专家们在这里看到的瓦当上,不仅有着精美的纹饰,瓦当上的龙纹图案也清晰得让人激动,之后他们发现,这里出图的兽面瓦当均已龙为图形,显然,大富人家和王侯将相都达不到这个级别,难道说这里埋葬的是一位帝王?可永州历代都没有王朝在这里建立都城,这王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通过考古调查,他们得出这是西汉时期的祭祀庙,规模比紫禁城的太和殿还要大,这种王者级别的礼遇为何会出现在永州之野?似乎两千年前司马迁留下的那段话,让眼前的这些事渐渐明朗了起来,专家发现,《史记》中有云,舜帝葬于江南九嶷[yí]山,那这九嶷山指的是哪里?答案是这正是考古人员此次进行考古挖掘的区域,毕竟从上古时期开始,全国上下再没有出现过第二个叫九嶷山的地方,从地图上来看,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宁远县,难道说,华夏第一陵舜帝陵就在九嶷山?

在民间传闻里,人们大多知道,舜帝的有2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也就是娥皇和女英,当她们听到舜帝驾崩的消息后,千里迢迢来到九嶷山寻找自己的夫君,她们找了很久很久,当她们扶着竹子继续寻找的时候,那些沾满了泪痕的指纹印在竹子上,竟变成了斑竹,到了后来,她们的身躯留在了这里,伴在舜帝陵寝的两侧,化作了娥皇、女英两峰。这么看来,这传说中的舜帝重华真的存在过?直到30多年人们在长沙找到了这件文物,才让舜帝葬于永州的说法成了必然。

2、专家考证

1972年1月中旬的时候,考古人员在马王堆乡首先发掘了这个由16米深的1号墓,从文物上的字样工作人员得知这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仓夫人辛追的墓。次年,11月-12月,考古人员打开了2号墓和3号墓,确定了3号墓主为利仓之子,2号墓主为轪侯利仓。那年,他们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里,发现了3幅画在绢帛上的地图,其中一份古地图叫做《地形图》,你也可以称它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

可以说,这是现存最早的绘制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张古老的地图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的西汉长沙国南部地区,即今湘江上游的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其附近地区。从图上,我们能看到山脉、河流、居民地和道路,这些恰好是现代地图的四大要素。有专家还特意指出,这上面用闭合曲线表示地形的画法,竟然和现代等高线的画法较为类似。最让人吃惊的是,在地图的南面,一个建筑图形显得格外显眼,这里绘制了几个A形屋顶,旁注了两个字:帝舜,意思是说这是舜帝的陵墓。

这比司马迁著《史记》的年代大约早了100年,也为司马迁所写的信息给出了一道有力的佐证,因此,专家们有了理由相信帝舜是真实存在,《全州志》里也有记载指出,舜帝崩于苍梧之野。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经》里也有提到,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此地是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书上的这些记载似乎为舜帝是否真实存在,提供了不少合理的解释,史书上的内容无疑是在告诉我们,舜帝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就葬在宁远九嶷山,说到这,可能还不能说这件事结束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方说,舜帝的棺木的位置究竟在哪?他的死因又是什么?

专家说,4000多年的一天,有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坐着船、一路顺着长江进入了湘江后,他们又逆流而上来到了永州宁远,得益于当年这里的水系十分发达,所以非常使得筏之类的交通工具能在这里通行,专家告诉我们,那年,到了视察地方民情之际,那时候的舜帝已经是一位年长体衰的老者了,但他却执意南下巡狩,主要原因应该是那个时候巡狩是当时统治者的一种定制,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前往所辖的地方进行巡狩体察民情,这并非什么娱乐项目,这位老者在世时,总想着能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自己的臣民们做些什么,他因此有了一个想法,并决定南下教当地人种茶养桑。

专家们认为这种事,发生在4000多年,是完全有可能的,当年他担任部落的首领有39年,根据史记上的记载来看,他应该是一位百岁老人,100岁的时候,他南巡来到了九嶷山,由于九嶷山的瘴气很重,导致这位勤勤恳恳地舜帝最终因工作强度过大,在这里去世了,碍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较差,人们不太可能能够将舜帝带回北方安葬,因此,选择了九嶷山这个地方,让舜帝永远的长眠于苍梧之地。专家补充道,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当时的葬制太过随意了,所以如今人们想要找到舜帝的埋葬地,难度相对来说还很大。

潇是什么结构

“潇”的结构是:左右结构。“潇”的相关知识:一、释义1、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2、急疾。如:潇瑟(形容风吹草木所发出使人感到凄凉的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