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繁体字书法
繁体:虎,
“虎”,普通话读音为hǔ,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虎”的基本含义为哺乳动物,如虎穴;引申含义为勇猛、威武,如虎将。
在日常使用中,“虎”也常做动词,表示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如虎视鹰瞵。
虎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图:
虎拼音:hǔ
释义: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喻危险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壁虎[bì hǔ]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端扩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2、蝎虎[xiē hǔ]
壁虎。
3、虎气[hǔ qì]
形容有气势。
4、虎符[hǔ fú]
中国古代帝王调兵用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为两半,两半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右半存于朝廷,左半交给带兵将帅。调发军队时须持符验合,作为凭证。战国到隋代盛行,唐代改用鱼符。
5、虎步[hǔ bù]
矫健威武的脚步。
虎的书法字体,如下图:
部首虍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8画。
五笔86HAMV、五笔98HWV、仓颉YPHN、郑码IH。
四角21217、结构左上包围、电码5706、区位2702。
统一码864E、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字义: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
2、勇猛、威武。
相关组词:
电老虎[diàn lǎo hǔ]
指电力。以其作用和威力巨大故称。
虎气[hǔ qì]
老虎的气味。
虎生生[hǔ shēng shēng]
形容威武而有生气。
貔虎[pí hǔ]
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胭脂虎[yān zhī hǔ]
悍妇。
虎字的草书写法:
"虎"字的草书也不止一种写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笔虎",这种写法其实源于上述"虎"字的第六种写法,在草书中第一笔平撇(可以当作短横来写)跟左侧的竖撇连写,再写一短横,然后顺时针连续转两圏(先大后小)。
最后一笔长竖通下来,这就是最标准的"一笔虎"的写法,如董其昌和元代鲜于枢写的"虎"字;另外,"虎"字草书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源于上述"虎"字的第五种写法:先连写平撇和左侧的竖撇,再写两横(中间的横钩简化为一横),最后写"巾"字。
如明代王铎和徐渭的写法;另一种写法则是在上述"一笔虎"的基础上,省略左侧的竖撇,并把第一笔平撇简写为一点,这种写法最简便。
虎解析: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俗称老虎,是哺乳纲大型猫科动物。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25米,尾长1米,重达90-22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或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凶猛至极、力量极大,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古称南山白额王。
先写虎的上半部分、在小横的右边、在小横的左边、在虎头的下方、再向下写一个大横、最后在大横的右侧。
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形式,它以细长的笔画和独特的形态特点而闻名。写篆书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技巧,以下是「虎」字的篆书写法:
1、先写虎的上半部分,从上往下写一个小横,表示虎头的形状。
2、在小横的右边,写一个竖折,表示虎耳的位置。
3、在小横的左边,再写一个稍微弯曲的竖折,表示虎的眼睛。
4、在虎头的下方,写一个下撇,表示虎嘴的形状。
5、再向下写一个大横,表示虎的身体。
6、最后在大横的右侧,画出带有三个弯曲的竖折,表示虎尾巴的形状。
如果对篆书感兴趣,建议可以参考相关的学习资料、书籍或通过参加书法班等方式,获得更系统和深入的指导和训练。在专业指导下,将能够学习正确的姿势、笔画顺序和结构,从而逐渐掌握篆书的基本技巧,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篆书水平。
请注意,这只是虎的篆书写法的一种示范,实际上篆书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流派和变体。如果对篆书感兴趣,建议学习相关的书法知识或寻求专业指导,以提升的书写技巧和理解篆书艺术之美。
篆书是一种注重笔画结构和形态造型的书写艺术
实际的书写过程需要手持毛笔或其他适合书写篆字的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如果对篆书感兴趣,建议可以参考相关的学习资料、书籍或通过参加书法班等方式,获得更系统和深入的指导和训练。
在专业指导下,将能够学习正确的姿势、笔画顺序和结构,从而逐渐掌握篆书的基本技巧,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篆书水平。请记住,在学习篆书时要注重耐心和坚持,因为篆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艺术。希望能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资源,享受篆书艺术的魅力!
“虎”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王羲之,作品——长风帖。
2、第二种:书家——祝允明,作品——行草归田赋。
3、第三种:书家——王铎,作品——草书诗卷。
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虎”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王世贞,作品——未知。
2、第二种:书家——张瑞图,作品——未知。
3、第三种:书家——黄轮,作品——未知。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行书的特点: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草书
--行书
书法“虎”字写法如图
虎
拼音[hǔ]
部首:虍
结构:半包围结构
笔顺: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释义: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2勇猛、威武。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组词:
1画虎不成[huà hǔ bù chéng]
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2虎落平阳[hǔ luò píng yáng]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3虎斗龙争[hǔ dòu lóng zhēng]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4宫邻金虎[gōng lín jīn hǔ]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5饿虎吞羊[è hǔ tūn yáng]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虎字繁体字书法
本文2023-11-03 23:06: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