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3浏览:5收藏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第1张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或悲伤或快乐,廉颇因为有这些人生故事,其形象在后人眼中变得立体。作为一代功臣,即使多次受贬,但一旦国家有难,随时跨马扬鞭,驰骋沙场,从无二心。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认为是山东德州人。赵国的大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他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或许在大家的眼里,廉颇也有不少缺点,小心眼甚至还有些莽撞和自大,但是当我们透过史家之言,透过历史去看其人时,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廉颇远比史书上记载的要更饱满的多,要更鲜活得多。

廉颇出生的年代,赵国的明君赵武灵王已经去世了,继任的赵惠文王也根本比不上赵武灵王,此时的赵国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颓势,但是赵国的国力在渐渐减弱。赵国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因为他毗邻秦国,秦国经过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发展后,变得异常强大,紧靠着这样一个国家,就像在身边安置了一颗炸弹,赵国要时刻盯着秦国的动静。秦国俨然成为了西方的大国,而东方主要是由齐国主掌。

秦国想要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赵国自然就是第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为此秦国多次率领军队进攻赵国,赵国由廉颇坐镇,廉颇深知秦军劳师动众,远征而来,这个战线拉得有些长,车马劳顿再加上古代的道路崎岖,粮草运输极不便,适合速战速决,战线太长,必会使得士兵厌战。

而再看赵军,在自家门口作战,供需补给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赵国士兵作战能力也未必比秦军差,若有良将率领,好好谋划一番,秦军不攻自破,后赵军全军出击,必能大破秦军。

廉颇紧紧抓住秦军长途跋涉,粮草不足,选择以守待攻是最明智的做法,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衰弱,燕国率领六十万大军攻赵,廉颇以八万赵军破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说明了廉颇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的。

廉颇凭借着勇敢、坚毅而闻名于各诸侯间,当初面对强秦压境时,廉颇受命于危难之际,能够沉着应战并且他以守待攻、以退为进,保持实力。特别是对待秦国的大军问题上,他能够成功地屡次击退强秦的进攻,并还成功说服了秦国,将连横的策略改为了合纵,从而使得韩、赵、魏、秦等国联合起来攻打东方的强国齐国,这一举动无疑为赵国争取了最大的时间。公元前283年,廉颇又率领赵军再次讨伐齐国,直取齐国晋阳,一时间廉颇声名远扬,此战之后,廉颇官拜上卿。

在此之后,廉颇遇到了蔺相如,这个让他嫉恨的人。

廉颇很不喜欢蔺相如,因为蔺相如可以不用出生入死,仅凭着一张嘴就能够却退百万雄师,廉颇看不惯蔺相如这种耍嘴皮子的人,但偏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蔺相如硬是爬到了上卿的位置,甚至比廉颇的地位还要高些,赵王对他很赏识,廉颇心里气不过,处处与蔺相如作对,后来才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廉颇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心胸狭小,便亲自背负荆条上门请罪,此事之后,二人结为至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足以见廉颇的诚挚的态度。

廉颇忠君爱国,为国家兢兢业业,在自己身处他乡时还一心救国,其忠诚感人至深,由于他有知错能改的优点,从而使他又成为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历史人物。

赵国名相郭开为啥能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如何?解释先秦时代的历史问题时,千千万万切记,不要强调什么“忠忠奸奸”的论调。否则就会搞不清楚范雎和白起到底谁忠谁奸?同样地也解释不清楚吴起、张仪、商鞅、伍子胥这些大贤,为何频频背叛故国去别国效力,他们谁又是忠,谁又是奸?所以,只有彻底地抛去先入为主所形成的“忠奸论调”之后,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其一:郭开赶走廉颇,是因为廉颇涉及到了赵国王室的“王统之争”!我们把赵国比做现代社会的一豪门。

那么,赵孝成王是上一代的老家主,廉颇是老家主留给大公子看门护院的保安大队长,而历史上的赵悼襄王赵偃是小公子(并不是太子),郭开是他的铁杆心腹。老家主死了之后,大公子却在外迟迟不归。于是小公子趁着这时机抢夺了“家主之位”,而郭开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任为大管家。小公子赵偃开始驱逐大公子的势力,抢夺“保安大队”的控制权,派乐乘攻打廉颇是要夺了廉颇的兵权,廉颇一怒之下,打败了乐乘,最后跑路了!那大公子去哪里了呢?是去秦国当质子去了!

原来,赵国历经“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之后,国力锐减。前248年,秦国趁着赵国远征燕国、大军在外的时机,大将蒙骜派兵卷土重来,重新攻占了赵国榆林等三十城,设立了“太原郡”。(此时秦国已经是秦庄襄王在位,此事见于《史记·燕世家》)邯郸再次震动,为了让大军回朝赢得时间,赵孝成王只能忍痛割爱,让太子春平侯去秦国当质子。但这春平侯一去,事情就大条了。按惯例,赵孝成王死了,秦国就应该放春平侯回国当大王。秦始皇最后也是放了(此时庄襄王已死),但这里面有猫腻,因为放归春平侯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死去好几年了。

事实上,秦始皇多扣押了春平侯两年,等到春平侯回到赵国的时候,他的大王之位没了,国家重臣、军方名将、重要心腹的廉颇也逃了!总而言之,老秦国又在干坏事了!就两年时间,秦国已经间接地推动了赵国内部的“王统之争”。而廉颇逃亡去了魏国,这让秦国东征又少一心腹大患!为什么郭开能够逼走廉颇?没有赵悼襄王的首肯,郭开能逼得走一位国家重臣吗?然而赵王偃有错吗?也没有错!这是他上位为王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是权力自发形成的一种“反弹”。老秦国更没有错,两国相争,当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况且,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同样地也利用了秦国质子,推动了秦国朝堂上的“王统之争”。这一来一去,也算是为了秦国报了“一箭之仇”!至于,郭开的下场,那就有点耐人寻味了!郭开间接地帮助秦国逼走了廉颇,诬杀了李牧,他对秦国是有功的。秦统一天下之后,被秦始皇拜为上卿。后来他回邯郸搬运家财的时候,被沿途的盗贼所砍杀。谁杀的?不知道!有可能是痛恨他的赵国人杀的,也有可能是秦始皇杀的,因为这样的人品,竟然能高居咸阳上卿之位,这无疑打了咸阳的脸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去得罪小人。古往今来,有多少铁骨铮铮的英雄,最终都折在了卑鄙小人的手里,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些卑鄙之辈在背后搞得小动作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就比如赵国的名将廉颇,一生征战沙场,留下了赫赫威名,他因破齐扬名,而后攻打燕国官至宰相,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最终却被一个为主子舔痔止痒的小人害的客死异乡,结局惨淡无比。

这个害廉颇的人叫做郭开。郭开何许人也?说来他也是出身极低,本来是安排给太子赵偃的伴读,素来厚颜无耻,一直谄媚于赵偃,待得赵偃成功登上了赵王的位置,他也跟着“鸡犬升天”。

他这个人心术不正,又十分贪恋权势,面对当时同样荒*无用,爱好男风的太子赵偃,可算是找到了“知音”,据说郭开长相十分“帅气”,受到赵偃的喜爱。他就说自己通晓饮酒不醉,赌博不输的诀窍,再加上“献身”于赵偃,正对了赵偃的胃口,也算是开了不要脸的先河,竟然以此混到了赵国相国的位置。

按理说,这样的卑鄙小人,廉颇应该不会与他有任何关系,但是为何郭开要陷害廉颇呢?原来,廉颇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一身功劳全是凭借军功获得,自然是瞧不起这个“不要脸”的郭开了,在宴会之上,斥责了郭开。

谁也没想到,廉颇的这一番话,被郭开记恨了数十年,给他日后凄凉的结局埋下了种子。

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记恨别人戳他的“痛处”,因此就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廉颇。但是廉颇是谁啊,能在长平之战稳住阵脚的赵国四位虎将之一,长期对抗秦军,立下战功无数,于赵国有着莫大的功劳,岂是他郭开想收拾就收拾的?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直到廉颇被派往楚国作战,他的毒计才得以实施。

当时赵国也有着征服诸国的野心,而且国力比较强盛,《资治通鉴》记载:

“赵以廉颇为假相国,伐魏,取繁阳。”

廉颇带领着一众赵军在魏国一路攻伐,眼见就要取得胜利了,谁料郭开开始在背后对廉颇下绊子了。

郭开一直在朝堂中,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国君的大忌就是臣子造反,而这个赵王也是昏庸的君主,比较听信郭开的谗言,于是郭开就开始他的报仇:说什么现在外边廉颇要造反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了,大王要早作打算啊。

赵王一听,立刻就中了郭开的圈套,非常生气,我的王位居然敢来抢?问他该如何处置廉颇,郭开还算有点忌惮,小人都是胆小,只敢说先罢了廉颇的兵权,没有直接说阵前处死。

就这样廉颇在前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眼看就要成功击败魏国的军队,后方突然传来了“乐乘代廉颇”的旨意。

廉颇的反应是什么?。廉颇一听,顿时就炸毛了,乐乘是哪里来的无名小卒,居然能替代我?火冒三丈的廉颇不仅没有听从旨意,反而带兵攻打这个想取代他的武襄君(乐乘)。

后来走投无路的廉颇只好临时反戈,投奔了魏国。魏国的君主虽然接纳了他,但是毕竟是之前的仇敌,所以也并不重用他,只是拜为上卿。廉颇没了用武之地,从此郁郁寡欢。

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

这就是小人逻辑可怕之处,你只要得罪了我,我就不让你好过,不管跟国家大事有关还是怎样,我只要报了仇就好,明明是赵国扩张的大好机会,就这么被浪费掉了;而外强中干的赵国也失去了一员虎将。

小人的报复是连绵不绝的,一旦尝到了甜头,看“仇人”倒霉,就非要踩一脚不可,而郭开作为小人中的极品也不例外。

虽然廉颇投靠魏国又辗转流落到了楚国,但是他身为赵人,仍然是想为赵国效力,当后世的将相和故事传出的时候,也是出于爱国的情怀称赞廉颇。

廉颇是有很好的觉悟的,在发现自己跟蔺相如争执会导致国家动荡后不惜立刻背着荆条请罪!所以廉颇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国效力,而此时的赵国也缺大将,赵王想到了廉颇,就想去看一下廉颇的近况能否继续为国效力。而郭开又冒出来使坏,贿赂了使者“令毁之”。

廉颇得知赵王派使者过来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为了表现自己依旧强壮,以“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然而他不曾知晓使者已经被郭开收买。给赵王传话的时候就说道:“老将军虽然还能吃饭,但是在与臣谈话的一小会儿时间里,就去了三次厕所,如此身体怎能堪当大用呢?”

结果自然是“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就这样,奸诈的郭开再次“报仇”,剥夺了廉颇回国效力的可能,让廉颇一心为国效力的梦想破灭了,客死他乡,非常凄惨。廉颇对赵国是非常忠诚的,后来楚国去请他为楚将,廉颇虽然答应,但并没有为其尽力,最终郁郁而终,客死他乡。

对于廉颇的遭遇,司马迁都觉得可怜,最终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用4个字总结道:“唯小人毒。”

廉颇一生能征善战,让无数敌人害怕颤抖,也击败了无数战国有名的大将,这些困难和险阻没能打倒他,但是因为一个小人的两次陷害,让不败的他落得如此下场,真的令人感慨万分!所以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教训:坏事的往往不是敌人的强大,而是背后小人的中伤!而之后缺少了大将的保护和明君的治理,赵国也被秦国灭国了。

通过郭开陷害廉颇这件事,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将军百战未阵亡,文臣谗言轻丧生。”后人一定要吸取经验,不能与小人有任何的关系,他们的狡诈阴险,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多次胜秦的赵国大将李牧,也是因为被郭开陷害而死。

廉颇的结局令人唏嘘,一代英雄竟然被小人毁去,原因也只是因为在宴会上的斥责。可见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就应该小心翼翼,一旦得罪了人,下场会是非常可怕的。

《智囊》全集中就记载到:当年晋景公派遣使者郤克出使齐国,结果被齐顷公的妻妾嘲笑,因此被郤克记恨,最终差点造成灭国惨祸。而后唐朝名将郭子仪深知其中道理,在为人处世上非常有分寸,接待不同客人时采用不同的待客方式。

他在接待相貌丑陋的客人时,就会事先将妇女退下,众人不懂,郭子仪回答道:

“杞貌陋,妇女见之,未必不笑(嘲笑)。他日杞得志,我属无噍类矣!(就没有我们存活的地方了)”

明代才子冯梦龙先生,将郭子仪的故事收录在《智囊全集》中,并与齐顷公的故事作比较,就是以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警醒世人。倘若郭子仪没有如此高的智慧,那么他就极可能与廉颇一个下场,最终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可见,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才是永恒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

冯梦龙先生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唯有智慧才是处身不败的第一要素。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由于列国史书都已经被秦始皇焚烧,以下是仅存的关于廉颇的史料。 赵惠文王初,东方七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魏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璧,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 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会后,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做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城,扩大疆土的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我,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排列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舍人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将相和”的故事,后人以各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爱国情感催人泪下,感人奋发。而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更使人觉得可亲可爱。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未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间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近五十万精锐部队。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原因:一长平之战秦虽胜但士卒伤亡近半,国内积粮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秦也无力进一步攻占邯郸灭亡赵。二士卒长时间在外作战,士气低靡,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加上新占之地民心易乱,随时都有可能叛乱(其后果乱)。三魏楚蠢蠢欲动,其侧翼相当不安全(其后秦正是因此)。故秦接受赵和之求。 赵对于事后的割地却产生了分歧,细节不说了。最终赵王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这一切最终导致秦赵邯郸之战的爆发。秦昭王大怒,尽兵攻赵。其中关于白起不出征的原因我认为有三:一长平之战秦赢的颇险,并领略到赵人顽强的战斗意志。而这有不同于秦兵的顽强。秦兵之顽强在于利诱即有战功即可封爵得地,赵兵之顽强则源于其内在的民族气质和尚武传统。二秦兵伤亡惨重,尤其是掌握熟练作战技术的秦精锐部队(轻兵、骑兵、车兵、弩兵),这时秦主力部队多为刚加入的下民作战能力有限。对于侧翼的安全更是危险,秦如进攻赵都随时有可能被魏楚联军围歼。三对于秦王对范相的言听计从颇为不满。但自信的秦王相信秦军是战无不胜的,即令军65万进攻赵邯郸。 赵对于秦的进攻准备可以说到了极致,因为赵精锐部队的丧失,赵无力发动野战而转为守城,并为此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及装备。同时外交也积极的开展。赵之平原君因长平之败的愧疚也积极的游说魏楚和组织邯郸保卫战。 战争开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元月,秦聚兵约五十万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韩之太原,取之,尽得上党地,以牵至赵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攻赵之邯郸。七月、八月间赵之武安、皮牢,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蔽被秦攻破。并于十月间兵围邯郸,这年是赵孝成王七年。 关于秦昭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间对赵攻势,赵国采取的战略是坚壁清野,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而此时的赵国精锐士兵早已于长平之战中伤亡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人数约在三四十万人左右。其中士兵年龄多为40岁左右的老人(古40岁即为老)或13到18岁的弱童。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大约在一至两万人左右,这些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守将为大将军廉颇、宫卫统领乐乘,而平原君赵胜成为邯郸之战实际的最高指挥官。同时赵之邯郸的下民因长平之战,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故同仇敌忾,誓卫赵都。 秦军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军众在三十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秦五大夫王陵于邯郸城下望着邯郸周围万顷苍绿待实而被赵人尽毁的良田,王陵想道:秦军秦昭二十九年取楚都城郢,三十二年取魏都大梁,而兵赵之主力早已于去年斩杀殆尽,此时赵国邯郸守军不过为老弱病残,只需月余便可攻下。但当他看到雄武宽厚的邯郸城墙,及城上站立的赵国士兵时,他发现赵人的脸上分明露着一种决不屈服和复仇的面容。心中竟然产生了不安,这年是秦昭王四十九年,赵孝成王七年。

秦昭四十九年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十万支箭射向邯郸城上,掩护步兵攻城,而步兵分两队,一队肩扛云梯,强登邯郸城墙,一队推冲车直攻赵区都之城门,且秦分三军不分昼夜轮攻赵都。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五名,伤亡近两万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转为小规模进攻以夺赵志。但相反是,赵军却一再攻出精锐步兵甚至少量骑兵不断突袭秦围在邯郸的营栅,竟使秦伤亡颇为惨重,反而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殆懈。 邯郸前线的战况飞快的传到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十分的生气,而此武安君又病重,不得行,便一方面命令王陵集兵早日攻下邯郸,一方面组织援军。 收到信的王陵军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在寒风中的十二月向赵都邯郸发起第二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但疲惫的秦军,在赵军弓弩下,多有伤亡,士卒战皆不利。赵出兵击之,却秦数十里。此战秦伤亡五千人左右。 赵之邯郸城内,伤员遍城皆是,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平原君赵胜,于寒冬将府内积粮存衣,散布赵民,并令其家人抢救伤员,大将军廉颇带甲上城亲自指挥督战,平原君赵胜亦往之。赵兵多弱,廉颇命弱者立城,强者于城内休养逢战而轮换,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间赵之精锐常出城,多有不回者(战死),但秦亦伤亡惨重甚巨。 秦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将军王龁率援军十万带着大量的兵备粮草及秦王的最后命令到达了邯郸。五大夫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也是攻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经知道秦王的不满及以王龁代之的先兆,所以肯定的是王陵军第三次的进攻是相当猛烈的。 战事爆发于正月,在北方此时还是寒冷的冬季。此时邯郸被围将近四个月城内兵员损耗和粮食供给已显危机,人心在冬季更显得脆弱。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同时秦军在受到增援后士气也开始高昂。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进攻并取得胜利。秦军伤亡惨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十月,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人皆“以骨为炊”“刎子而食”,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赵国在经历长平之战的失败后,部队兵员损失近五十万。此后赵国可作战的部队可分为这几部分:代郡守军防备匈奴及燕国,常备军约五万人战时可扩编为十万人,晋阳守军(赵国旧都)是赵之右翼,是进攻秦侧翼的跳板也是赵北方的门户,常备军约七万人。中牟守军(括屯留)赵之左翼抵御秦军的前哨和防备魏国的要塞,常备军三万人。邯郸守军赵国防御重心,因邯郸常临战事,故又分武安守军、武城守军,总体上看邯郸地区常备军在十万人左右。邯郸由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因此成为战事最频繁的城市之一,也是军事防御最完备的城市之一。邯郸之战中赵国几临危急,但在赵国优秀将领的指挥下、赵国士兵的顽强抵抗下及赵国下民的舍身支援下都一一化解。从中可看出赵国所独有的、异于六国的气质,更加的悲壮血气、坚强不屈、团结一致。 关于邯郸之战,我认为其悲烈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柏林战役。秦国对赵直接间接动用兵力在六十五万人左右,其中对邯郸作战的部队就达四十五万人。说其悲烈,更多的是双方的实力对比,如前所述赵国的兵力、国力在长平之战后已大不如前,邯郸地区可作战的部队不过十万。且在秦军不断围困和进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实在令人惊叹。邯郸之战以其说是是赵军的胜利不如说是赵民的胜利,赵国下民主要是邯郸下民为保卫邯郸所付出代价是沉重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是何其的悲壮。试想一下战前赵国各地的军队、粮草源源不断汇聚邯郸,赵国下民众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缮城池,磨砺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壮观。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队所具有的慷慨悲凉的气质、血气尚武的传统、同心志协的风气是多么的重要。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赵军在鄗(今河北高邑东)、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大败燕军。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十五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乘(一说,二军,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此战赵军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范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燕军之败有三,一师出无名,燕赵之间关系一向良好,两国几乎没有交过战,故燕兵对燕王攻赵多有不解而多懈志。二燕军分兵多处,希望依仗兵力优势在最短时间内攻占赵地,反而被赵各个击破。三燕军将领指挥能力不如赵,而且燕兵作战能力有限,甚至不如赵临时组织起来的下民的作战能力。赵胜亦有其三:一长平之败后全国悲愤万分,兵法云:哀兵必胜。二长平之败后赵为防秦长驱直入,进攻邯郸已经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了另一支生力军且连日操练,战斗力颇强。三赵之将领指挥艺术颇为娴熟,对付秦尚且绰绰有余,何况对付燕呢。赵民尚武临时组织起来的即具备战斗力,加上燕军分兵作战胜利在望。 此战对赵影响:一,提升了赵国于七国中地位;二,锻炼了赵军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恢复了作战的自信;三,增强了赵国实力和国家安全系数;四,发现并锻炼了赵国将领。此战中,庞援、乐乘、李牧脱颖而出,让赵人看到除了老将廉颇外还有更多优秀的将军。赵国的中兴似乎仍有希望。 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年约八十五。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参见秦灭赵之战)。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点评: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亦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袁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廉颇卸职与三个村名

话说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卸职,干脆走了吧;一会儿又觉得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万生灵乃赵国元气,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 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

赵军运沙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部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址。

义士谏括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误中秦国反奸之计,起用赵括帅,替代廉颇。赵赴任后轻率出击。深通谋略的史正等八名义士,向赵进谏,赵不听,反扔掉谏书,把众义士轰出。当赵括率兵出击时,史正等义士又冒死拦路进谏,并斥责赵括有头无脑,要赵军或回营固守或从他们身上踏过。赵括怒,拔剑尽斩义士,后人于拦路进谏处立“八义士谏赵处”石碑,改村名为“八义镇”,今属长治县。

秦筑空仓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岭叫老马岭。相传战国时秦国为进攻赵国之长平曾屯兵于此。秦军副帅王龅为稳定军心和迷惑对方,令士卒用芦席在老马岭搭起一个个空粮仓。谁知天不作美,一夜大风将这些空仓刮得七零八落。后来,人们便称老马岭为空仓岭。

一篓油水饺

一篓油水饺是河北邯郸赵国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相传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铺店。有一天,赵国大将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见食客尝在嘴里,赢得了食客的好评,生意很好。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 王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

编辑本段赞廉颇

史海寻踪说廉颇英魂归故里 诸侯纷争,百年兵仞,弱肉强食,兼为七雄。 秦强纵横,赵雄抗衡,远交近攻,分割吞并。 廉颇统兵,百仗百胜,相如应变,机敏过人。 渑池赴会,完璧归赵,智勇摄秦,为赵争荣。 论功论勋,廉颇盛名,颇为公卿,相如上卿。 将心不平,相忍将醒,胸怀荡坦,勇于自责。 赤臂负荆,请罪跪门,将相和好,义结刎颈。 同心佐赵,诸侯威震,美德盛赞,万世扬名。 千古认过,廉公第一,高风亮节,古今典范。 苍松挺拔,源远根深,地灵人杰,沃土育根。 史海寻踪,释疑解谜,发掘史料,故籍正名。 金碧辉煌,銮驾圆门,廉宗祖祠,老将魂归。 史记不详,史踪有遗,连公细考,史学定界。 晋阳湖畔,唐陶之地,老将故里,圣地廉庄。 史海寻觅廉颇归故序 华夏文明五千载,史记局限难详编, 纷争战乱史料残,廉颇祖史更难全。 腐儒正统文史占,蓄意抹杀轻描淡, 显赫战功轻带过,德昭日月薄雾幛。 亘古认过第一人,廉公坦荡敢负荆, 负荆请罪登门跪,将相和好说到今。 能征惯战忠良将,高风亮节启后生, 古今伟人唯廉公,国民为重赤诚心。 千秋赞颂老将德,万古名标廉公品, 勋铭青史风范垂,活水源头有根基。 一个赵字是故里,宗根祖籍是何处, 史河悠悠千古憾,祖籍不详魂难还。 祖籍不详无处归,生于赵地骨葬处, 树高千丈叶归根,夙愿难了成遗憾。 发掘千古文明史,拂去沉淀有史迹, 可见清晰有史料,魂归可慰有宗祠。 宗祠宏伟品位高,地峻灵秀极显耀, 将相宗祠圆门贵,鸾驾仪仗金碧灿。 庆幸广瑞卓识广,连公伏骥史考研, 慧眼识珠览宝地,攻坚故里界定位。 先祖归故称盛事,世遗名城增光辉, 一城两庙皆故里,名满华夏神州誉。 标新立异旗帜明,开发立足诚传德, 华夏武魂常胜威,和谐瑰宝闻过喜。 千古文明光华地,熠熠生辉祖故里, 显赫风采展英姿,老将故里传美誉。 廉颇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时而静默沉璧,时而大浪淘沙,涌现出了多少脍炙人口、叱咤云霄的风云人物。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嵌镶在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的广阔天空,闪烁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光辉,启迪着华夏子孙振兴奋进的行程。 在这些风云人物之中,笔者对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有着情有独钟的钦慕。纵观华夏五千年,古之良将,无逾其功;古之良臣,无越其忠;古之耄耋,无过其志;古之名贤,无超其德。可以这样说,廉颇百战百胜的神威,是华夏民族的脊梁;廉颇闻过则喜的美德,是于古文明的光华;廉颇“刎颈之交”的赤诚,是构建中华和谐社会的精神瑰宝。 忠勇保国第一将 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一段高度概括的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来,廉颇又领兵大败魏军,取房陵,收安阳;痛击燕兵,入冀地,围燕京,升任相国,封信平君,集相国、大将军于一身,主持全国军事。“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阱”(《汉书》),“四十余年强秦不能得其所欲”(《战国策》)。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或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