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古诗词三首》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我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原文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
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①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
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那是农村最怡人的时候,蛙声传佳音,丰收在眼前,农民们别提有多高兴;“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那是村居生活悠然自得的情境,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飘浮在炊烟袅袅的村庄上空,渲染的是村居生活的意趣和迷人的暮景。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那迷人世界,又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宋代翁卷和范成大两位诗人,就是以同样的视角,目光盯紧农村夏初这一特定时刻,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1、两首诗都形象再现了夏日农忙的景象:
一到初夏,农村顿时便忙活起来,夏收夏种,有收获又播下希望,农民们自然要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就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白天夜里,没有闲暇,不是到田里去清除杂草,就是将麻捻成麻线,时时刻刻,手忙脚乱。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忙。大人干大人的事,儿女干儿女的事,人人不得闲,个个忙得欢,就连不懂事的小孩,也在桑树荫下学大人种瓜。这情景,与辛弃疾《清平乐》词所描绘的颇为相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三是农事实在太多,令人应接不暇。夏日时节,最是忙的季节,各种农事接踵而至,田里苗要培,草要除,麻要沤,线要捻,这些,范成大的诗中都如实描绘,人们看到的是农村真实的画面。
翁卷的《乡村四月》虽然没有浓彩重描夏日农忙的情景,但诗人以极简省的笔墨将农忙画面很干脆地勾勒了出来。“乡村四月闲人少”,时间、地点、特点,一目了然。为何“闲人少”,这从上列范成大的诗、辛弃疾的词的叙述中自然可以看出。“才了蚕桑又插田”,则将“闲人少”三字具体化、可感化、热烈化。摘桑养蚕,是江南农家家家做、户户忙的农活,而耘田播秧,也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农村在夏初的“必修之课”,这里,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形象再现了田家劳动极其辛苦、紧张的情景,读者的眼前自然也浮现出农民刚在桑林中采摘、一会儿又到了秧田插秧那忙碌的身影。这就是农村生活,就是农民日夜劳作的形象再现。
阅读这两首诗,我们不难看出,范成大和翁卷是诗人,但他们十分熟悉农村生活,他们笔下所写的,不是坐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来的乡村情景,而是实实在在、真真实实的田园风光,读者读了亲切,也在内心涌出了向往、羡慕之情。
2、两首诗都流露出轻松愉快的基调:
应该说,在封建社会,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农民的命运是艰难的。古代现实主义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一般都能再现出这种现实。像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将辛勤付出与饿死田头对比,写出了农民命运的悲惨。唐代杜荀鹤的《蚕妇》:“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诗以对比手法,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让我们看到农民虽辛苦却衣难蔽体、食难果腹。宋代王安石的《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诗人将写实与议论相结合,反映农民痛苦,显现了社会现实。纵观这些诗,感情都比较压抑,基调都比较深沉。
相形之下,范成大、翁卷的两首写田园的诗,洋溢的是轻快愉悦的氛围。范诗写农忙季节,景是宜人的,事是悦人的,人是面无饥色、容无痛苦、内心轻松的。瞧,农田耘得整整齐齐的,村头岸边桑树点缀,绿色的庄稼则在阳光下浴着和风、自然生长;农民们干的活,除草也好,织麻也好,种瓜也好,都是忙着播种,忙着收获,而田间劳作的人们,则各司其宜,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大家忙忙碌碌,人人开开心心。诗歌给人的感觉不是凝滞,不是沉重,确确实实,基调昂扬。再看翁卷的诗,更是画意盎然,令读者陶醉不已。诗的前两句写景,用“绿”和“白”构成画面的底色,色彩和谐,以“山”和“川”作为画面的主体,搭配自然,而淅淅沥沥、茫茫如烟的黄梅细雨,掩着声声“布谷布谷”的子规啼鸣,既增添了画面声响的效果,又侧面烘托出农忙季节的来临,更让人感觉到惬意舒心;诗的后两句写人,突出了人人忙碌,状出了农事不断,也让读者体会到农民的投身劳动,非常自觉,也非常愉悦。整首诗,弥漫的同样是清新的气息。
应该说,封建社会的农村,农民的负担是沉重的,农民的生活是艰辛的。何以大多数诗人笔下状出的,是荒村废井之景、衣破体瘠之形,而范成大和翁卷却写出了农村的风光优美、农民的劳作愉悦,这是不是两位诗人有意掩饰丑恶现实、有意美化黑暗生活我们说,这当然不是,诗人是在用诗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并努力去再现这种美,惟其如此,他们才能写出美,并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诗情画意。
虽然两诗所咏题材相同,但两位诗人毕竟风格独立,所以我们在品味其共性之美的同时,还要咀嚼其个性独异之处。
范成大的诗比较重于情趣的表现,诗思再现得曲折有致,耐人咀嚼。作者写的是夏日农忙,前两句从时间写,是白天辛苦,夜里劳碌,昼夜不停,突出了“忙”字;从内容写,时而除草,时而绩麻,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农活,也是一个“忙”字;从劳动者写,村庄儿女,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岗,各干各的事,也表现出“忙”。从诗歌表意的角度看,这两句已经多角度地将农忙的气氛渲染尽了,将农忙的情景表现足了,再往下写,就很难了。怎么办呢诗人毕竟匠心独运,后两句,他一下子不承上面的话题,撇开了能“耘田”、“绩麻”的村庄儿女,别具慧眼地将镜头对准不懂事的“童孙”,即那些孩子们。照理,孩子们是不懂什么的,大人再忙,他们只会自顾玩耍。然而,不懂事的孩童却又表现得非常懂事,“学种瓜”之举正因他们对大人的体贴和受农忙热烈气氛的感染。而小孩尚且如此,大人的忙碌程度就表现得更为充分。诗人正是从这一角度措意,把农忙的气氛表现得更热烈,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更有情趣。而且这样布局,避免了平直、呆板的毛病,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翁卷的诗写农忙景象,不只局限于就农忙写农忙,而是善于勾划农村优美风光,写景如画,使生活之美和自然之美完整地融合为一体,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的前两句写景,用“绿遍”来写“山原”,用“白满”来写“川”,给人们展示的是一幅山川壮阔而又秀美的图画,而“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将夏初富有个性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梅雨不停,子规不歇,从侧面烘托出农忙季节的到来。这样的景象非常优美,农民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其忙碌也就别有一番兴味。读翁卷的《乡村四月》,读者感受到的只有清新,只有淳朴,只有诗情画意。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 作文 范文 :秋天的田野
星期六,我走进秋天的田野,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天空像一块无比巨大的蓝宝石,太阳就像嵌在蓝宝石上的一颗发着金灿灿光芒的珍珠。小路两旁整齐地栽着紫荆树,它们脱下了翠绿的夹杂着紫红色的夏装,换上了金灿灿的夹杂着绿色的秋装,好像在迎接秋姑娘的到来。一阵秋风轻轻拂过,枯黄的叶子从树上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跳舞。紫荆树两旁的菊花正在迎风怒放,好像在说:“秋姑娘,谢谢你!是你把我们吹得更加灿烂。”瞧,它们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彩球,小的似花灯,把紫荆树装扮得更加美丽。
田里,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散发着醉人的方向。黄澄澄的谷子,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不停地摆动,好像乐得跳起舞。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像铺上了一张金光闪闪的毛毯。
在稻田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欢快地向西流去,溪里的小鱼正在自由自在地 游泳 。水面上有几片落叶,就像几只可爱的小船。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的田野!
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全部内容
1、《古诗词三首》: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
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厚文化积淀。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2、《桂林山水》: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3、《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4、七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5、中彩那天: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
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
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6、万年牢:故事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
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
7、尊严:本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8、将心比心: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2 (转载)9、自然之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11、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中心: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12、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有什么课文
第一组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3 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6 爬山虎的脚7 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 巨人的花园10 幸福是什么11 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13 白鹅 14白公鹅 15 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17 长城 18 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 五彩池2 小青石3 麻雀4 迷人的张家界5 仰望布达拉6 一个苹果7 幻想家8 人造发光植物。
3 小学语文4
古诗词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4首
1、第5课《题西林壁》宋苏轼
2、第5课《游山西村》宋陆游
3、第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4、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6首
1、第1课《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2、第1课《望洞庭》唐刘禹锡
3、望洞庭《忆江南》唐白居易
4、第23课《乡村四月》宋翁卷
5、第23课《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6、第23课《渔歌子》唐张志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3首
1、第5课《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2、第5课《秋思》唐张籍
3、第5课《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3首
1、第5课《牧童》唐吕岩
2、第5课《舟过安仁》南宋杨万里
3、第5课《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4首
1、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诗经·采薇(节选)》
2、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春夜喜雨》唐杜甫
3、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4、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天净沙·秋》元白朴
六年级下册:10首
1、古诗词背诵:《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2、古诗词背诵:《鸟鸣涧》唐王维
3、古诗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古诗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5、古诗词背诵:《石灰吟》明于谦
6、古诗词背诵:《竹石》清郑燮
7、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8、古诗词背诵:《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9、古诗词背诵:《浣溪沙》宋苏轼
10、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文言文
一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杨氏之子》
二六年级上册25课《伯牙绝弦》
三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弈》
四《两小儿辩日》
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能上公开课的课文有哪些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观潮》 1 、观潮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 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①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
5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内容(共6首)
1课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望 洞 庭1课文简说。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
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2词句解析。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忆 江 南1课文简说。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词句解析。(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风景旧曾谙。”“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曾经。“谙”:熟悉。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选编这三首古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
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23课 《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不少不属实的记载,什么诸葛亮火烧博望、新野;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美人计还有许多历史冤案:周瑜,“性度恢阔”、“曲有误、周郎顾”,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完全相反;鲁肃本是一代英雄,结果被说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曹操……
在我还未看《三国志》前,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沉吟良久,并为关公华容放曹、败走麦城而捶胸顿足,还对在彝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恨之入骨。先在回想,儿时美好的回忆被真实打碎,失望、后悔、伤心最后脸红。
而今吾已长大,理智少许,当我爱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不再为得失而叹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我开始钻研每一场战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了解到了让国家强大不应只靠武力。在政治上,应联和其它势力,互相帮助。而对内在经济上应跟据民情收税,兴立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正所谓修内而安外。待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完成霸业。这说起来很轻松,但要实施并完成,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并非易事。
其实每个人也是如此,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还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1200字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读了两三遍,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重大历史事件,而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让人禁不住感叹:三国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不是诸葛亮(总感觉这个人被神化的有点假了),而是曹操。曹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失败的态度:兖州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赤壁败给周瑜和黄盖,汉中败给马超。每次失败他都能以他独特的方式对待,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统帅所应具备的素质。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有时我常想,如果曹操不是曹操,那他不知死了多少次,但真正的曹操总能死里逃生!乱世中需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人,不管别人认为曹操人格如何, 我觉得三国需要曹操,如果三国没了他,不仅仅是三国演义这部书不精彩能形容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的错误怎能和他的诸多贡献相提并论!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刘备在能力上是不能和曹操相比的,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爱民和爱才使他成就霸业!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典韦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典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孙子兵法1800字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
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谈谈它在商业与
人生上的应用及它与它的影响力相关的东西。
一、《孙子兵法》与人生
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即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眼泪,也有歌声;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即有陷阱,也有成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不测,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
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军争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九地篇》)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军队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军队陷入危境,然后才能夺取胜利。历史上不少名君良将正是运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导演了一幕幕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的活剧。我国古代著名战将韩信井陉背水之战,就是"以患为利"的著名战例。人生竞争如同战场军争。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但常有失意、挫折和失败,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厄运。明智的人,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挫败和一个个逆境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从中获取了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逆境固然是人生道路上的不利条件,但当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催人发奋,战胜厄运的强大动力时,它又变成了好事。逆境可以激励弱者,造就强者;逆境可以磨炼意志,笑对人生。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地形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万全。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决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 "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他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借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我们可以说,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也绝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归宿和生命的价值,对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态度起着决定的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以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向和结果。在纷纭的大千世界里,丧失人生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徘徊県徨,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人们对每一个目标的追求都是人生目的中的一个阶段,这种追求既是崇高的也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应当把某种追求的实现看作是向更高一级追求或者另一种追求的开端。有一位年逾花甲的科学家,他掌握了六种外语,然而依然锲而不舍地学习第七种外语。有人问他究竟为什么,他笑笑回答:为了不懈地追求,为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为了不断地开拓有助于发现新的追求目标的窗口。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始终不渝地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永远不会迷失目标,永远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安排,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孙子所说的那种"动而不迷,举
而不穷",能打善战的"知兵者"
二、《孙子兵法》的影响力
《孙子兵法》诞生2000多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积极防御理论以及我国现行的战略方针、作战条令,都无不留有孙子思想的烙印。但是,当代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是作为学科领域研究而发展起来。在中国军内外,孙子兵法研究归属于古代兵略研究范畴,治学的基点主
要立足于学术问题研究,目的是宏扬中国兵学文化。
西方孙子兵法研究热源于西方现代战略理论,从克劳塞维茨“绝对战争”模式的直接路线战略理论向利德尔•哈特的“有限战争”模式的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的转变,以英国的利德尔•哈特、美国的柯林斯等为代表的西方战略理论家对孙子兵法的推崇直接推动了西方对孙子兵法研究热的兴起。英国的利德尔•哈特在为格里菲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序言中写到“人们早感到需要有一种《孙子兵法》的新译本,更完整、更准确地解释孙子的思想。在可能导致人类自相残杀和种族灭绝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以后,这种需要更为迫切。”冷战期间,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推行核威慑战略,使得孙子兵法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成为其核威慑战略的总方针,《孙子兵法》思想开始登上当代西方大国
战略决策的“庙堂”。
在当代世界军事领域里西方战略理论仍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对于西方来说,研究孙子兵法的意义并不在于改变了什么,而在于帮助他们走出一条摆脱困境的路子。20世纪的战争几乎都是西方大国挑起的,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使其不得不审视自己的战略理论。特别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后,布热津斯基、尼克松、威斯特摩兰等人直接从孙子的思想中探寻美国失败的原因。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是严格按照西方军事理论来打的,而且几乎打赢了每一场战斗,然而却输掉了整个战争。众所周知,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技术发达和战略思想的不同,对于作战问题,总是强调注重依靠作战的物质力量因素。兰德公司政治学研究部主任乔•波拉克说过:“当美国军事计划人员认为可能有必要用兵时,他们更多地是注重敌方的能力,而很少考虑敌方的战略和意图。”美军从独立战争到越南
战争,基本奉行的就是这种“以力量取胜”的战略战术思想。
在西方大国的带动下,当今世界军事领域里正进行着一场适应信息时代、以高技术战争为核心的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为了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西方大国在军事理论方面改变了单纯依靠技术优势的指导思想,开始学习东方的“以谋
胜”的战略理论。中国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正满足了他们的时代要求。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5000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更重要的是,其文笔简约,正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就像“三个代表”。其道理尚存,“法无万古不便之法。”古时的圣经,现在很多以丧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与小人者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以手,权也。”如“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四书》《五经》“六艺”,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宁所说:“历史是客观事物的排列,逻辑是主观对历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旧瓶装新酒,使古老的东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适用,内涵其道理;“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使新的理论有古老的外壳,让其与中华文明完美的结合。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与古老,完美的结合,这也就是其真谛之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个道理。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
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
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我还有西游记的,还要追问,望采纳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本文2023-11-04 00:17: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