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在教育、思想、古文献整理领域做出的贡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5收藏

简述孔子在教育、思想、古文献整理领域做出的贡献,第1张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论语·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外,其余多出身贫贱

孔子从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任大司寇等职)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发展私学,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业的凯歌,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一个人几乎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称得上诲人不倦了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标准五个学生请教这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各不相同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中对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深刻、抽象,涉及到礼与仁的关系仲弓即冉雍,有为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即可以做一个地方的长官),所以当仲弓请教仁德时,孔子的回答就侧重于仁德在为政中的应用司马牛“言多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告诫他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好像是迟钝的样子,以此来纠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子张有时过于偏激,办事情好走极端,这种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则显得不厚道所以当他请教仁德时,孔子讲得比较具体细致,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

宋朱熹对此注释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同一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点,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他们的德业修养,为后人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因材施教的示范课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从我国教育史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言论,都可以直接追溯到孔子,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确是十分巨大的批判地继承这分珍贵的教育遗产,对于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必然会有重要的帮助

一、首设私学,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下移

春秋中叶以后,由于战争的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致使原来的知识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的局面被突破,开始了“文化下移”的新纪元孔子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将以往深藏在秘府的典籍,解放出来,加以传播,使统治阶级的中下层人士有了“成贤”和“从政”的机会,起到了先驱者的启蒙作用我们知道,在奴隶社会,不仅劳动人民与书册典籍绝缘,即使是贵族统治者,除了史官等专业人员外,也很难接触到这些典册据《左传》记载:“季札是吴国的贵公子,也必须等待他来到鲁国,才能够听到各国的诗篇和音乐”(襄公29年)又:“韩宣子(起),晋国的世卿,必须等待到了鲁国在太史氏那里参观藏书,才能看到《易》象和鲁国的《春秋》”(昭公二年)孔子创设私学,传播古代珍藏在秘府的文化知识于中下层社会,这无异于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士从天上将火种带到人间,其功绩绝非寻常

二、整理典籍,保存古代文化遗产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时,周室衰微,而《礼》、《乐》废弛,《诗》、《书》残缺于是孔子收集鲁、周、宋、杞等古老国家的文献,整理成《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种书籍,以教弟子《述而》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历代文献知识,包括《诗》、《书》、《易》、《春秋》这些古代积累的大量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资料,它保存了古代的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三、重视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孔子一方面强调了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这是管仲“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了教民的意义,这是春秋时代人民在政治上要求提高社会地位的反映孔子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教民的主张再就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成长来说,孔子认为人们的生性本来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和教育的不同,却使人彼此间的差别悬远了这里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作用是远远超过遗传的概括地说: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各种人才,才能维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品德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成长孔子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正确的阐发

平原县远古社会文化史追考之三---千年解密

一个由南向北迁徙、并被埋没在黄河故道下的古俞国文/南雁北望

在历史长河中,古史中很少有资料提及古国,但他确实存在过,只是被黄河淹没后,很少人再记得他了。他就是在第二篇提到的,古鬲国被灭国也绝祀,平原大地上后继者----古俞国开始出现。

我们先看西周开始的(公元前1046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时间段内的诸侯分布图,从中看看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西周全盛时有记载诸侯列国图

西周初年齐国也是30多平方公里小国。公元前1042年平定“三监之乱”,齐国协助平定薄姑等东夷叛乱后,其地盘收入薄姑之地。

东周的春秋时代,齐国与晋国相继称霸诸侯,成为一代霸主。

但通过从西周开始到东周以及春秋时代,不同时代诸侯地图,我们发现在今整个鲁西北大地上,没有一个诸侯存在,在当时属于古兖州之地、两河肥沃之地,怎么会成没人之地。这在诸侯林立、土地纷争的时代,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答案是一定有一个诸侯国,但不出门,后来被灭国,淹没在历史长河里,而且还有外因把的古城迹也被深深掩埋之地下。

这先听我们平原县西南二十里张官店当地祖祖辈辈流传几句民谣,称:“先有张官店,后有鱼鳞县(实为称:俞灵县);没了鱼鳞县,还有张官店”。可以据此推测“鱼鳞或俞灵”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一个古城遗址有关。我们当从“俞”字入手 。 俞即鄃也。《辞海》、《词源》均言:俞yú、shù,通鄃。所以,俞、鄃二者通假可信也,可以说,汉字中原本没有鄃字,用俞假代,后西汉因设置鄃县,才有了地名专用的鄃字。古代文献多用俞,而不用鄃,盖此由也!俞灵城也可以看做有古俞国演变来的,“俞”之由来,据考古论证是殷商时期古俞伯国的首都“俞”。殷商时期在今山东省兖州西部有一个古俞国,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一带,俞国的国君叫作俞伯。“俞”与“鱼”在远古是混用,“俞”为独木舟;“鱼”也是捕鱼、渔业,都能表达善于水上或在上水生活方国。“鳞”与“灵”古音相近。

古俞国虽不见甲骨卜辞,却在青铜器的铭文中有记载,晚商时代的古俞国是商王朝的骨干人员,俞国首领长期担任殷商王朝重要官职。

在商代第五次迁都之地,就出现一个“鱼”的方国名字,历史记录相符合。俞国(或鱼国)经济文明发达,有一支强大武装力量,支持商朝对南方作战,消灭林国(目的就是为铸造青铜器而掠夺铜矿资源)。通过晚晴出土七年青铜器铭文,说有“田俞”和“亚俞”是去驻守林国。

古俞(鱼)国的小臣犀尊

引以为豪的商代末期的东夷之战,就记载在青铜器“小臣犀尊”(现流失海外)的铭文中,清晰记载战后被褒奖的事:奖的情景:“丁子(巳),王眚(省)夔(kuí)庸,王易(赐)小臣艅夒贝,隹(唯)王来正人(征夷)方,隹(唯)王十祀又五,肜(róng)日。”铭文大意:丁子巳(祀)这天,商王帝辛巡视至夔庸(城),赏赐小臣艅(俞)夒贝(夒城的货币),以质嘉奖,因维帝辛十五,小臣艅(俞)跟随商王伐东夷的功绩。肜祭之日,小臣俞因此而制作铜器供子孙纪念。

关于商代俞国的结局,随着商朝的覆灭,古俞国也被周族征服,但应该没有被灭祀。随着近代考古,直到上世纪处,在平原县阚庄考古实物发现,被证明西周初期古俞国,在“三监之乱”后被迫迁封到了今山东平原县腰站镇北阚家庄(当地人也称“城子顶”),成了西周的一个伯爵小国,受鲁国管辖(同属古兖州)。这期间有西周青铜器“俞伯簋(gu)”、“俞伯卣(yu)”(清末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境内的春秋早期铜器“鲁伯厚父盘”,铭文:“鲁伯厚父作仲姬俞媵盘。”以及“鲁伯大父簋”,铭文:“鲁伯大父作仲姬俞媵簋,其万年眉寿永宝用享。”姬俞,鲁国公主,即鲁伯厚(大)父的女儿,这是鲁君为女儿做的陪嫁媵器,女儿即将嫁往俞国,故称姬俞。这是鲁俞通婚证据。说明春秋早期俞国与鲁国关系友善,还有过联姻。

古俞国的俞伯簋

古俞国为什么没有记录于史书,更没有记载灭国事件,可以推断外因大,非战争灭国。

东周公元前771至公元前602年前晋国的范围从古冀州至太行山以东至古黄河之间,伴随春秋争霸开始扩展清河之间以北华北平原。周定五年时,即公元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决口向东,与漳水合流,在河北盐山县入海。从此黄河改道,不断东移,甚至占领古清河古道以东,最终达平原县境内,也就是平原津。几百年泥沙堆积到东汉初年公元11年,长达613年淤积,已经形成长200多公里,宽50公里的黄河故渎(即沙河)。

可以说:古俞国在春秋中期已经臣服晋国或齐国,但真正灭国绝祀的是这次有史以来第一黄河决口,古俞国就这样慢慢淹没在黄沙之下,因不是战争灭国所以各国都无记载,“国之大事,祀与戎”。

齐晋会盟之地

黄河稳定后,也就成齐晋两国天然国界,齐国开始在晏地建城。公元前536年(即齐景公12年,晋平公22年),齐晋两国诸侯于平原西边古俞国的黄河渡口岸边筑台会盟,会盟台气势高大,巍然耸立,眼前河水汤汤,身后沃野千里。又因齐晋两国诸侯于夏季曾会盟于此,称为“夏盟”,故而得此地名“夏津”。所以夏津名字也起源地在平原境内。(《汉书》记载,在汉朝初年重置俞县时,县治所在今天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也就北阚村的南边,两村紧邻。)也有资料说古俞国属齐,齐晋以衞河为界论,为齐国之西边边。《恩县志》记载,春秋时属齐国里丘。古俞灵方国也尝受黄河决口一支屯氏别河泛滥,城池受损,(此河古遗址就是王打挂窑厂向南之刘宁口河道,古遗迹宽几里地),再有齐国国力衰弱,所以齐国防线退守浦河——屯氏别河迤东。古俞伯国驻地也东移张官店东北,称张公城(也就是平原邑前身)。晋国在对岸重建古俞城,保持对峙,也应对当地民语“现有张官店,后有俞灵(鱼鳞)”说法。下篇继续讲解古俞国之后的----俞灵城。

所以古俞国灭亡时间大体在公元前602-536年之间的66年之内的事。

我们通过一层层揭示,把诸多事件串联起来,这样一个真实的古俞国就完整呈现我们眼前。古俞国可以分位两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王朝时代以及西周初年的周公于公元前1042年平定“三监之乱”;时间上限几乎与商族同步,属于“子”姓,后因封地得“俞”或“鱼”方国。后世得俞姓。

                古俞国北迁徙路线草图

第二阶段是从公元前1042年“三监”之乱后,被强迫北迁至平原县境内,到春秋中期(公元前在570年左右),大约五百年时间。

至于古俞国的文化遗迹全面展现,还需要考古专业人员继续艰苦不懈努力,像墓葬区可能更向北,马颊河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庞营村在现在地理地图上是最高点,还有二十多年前村里打深水井,也出现过大漏水的现象。希望将来有更多考古结果来填补本地区文化断层问题。

原文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则有其岐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这是应该予以指出的。

原文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原文11·3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

注释(1)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2)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3)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4)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原文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2)为之:指圣与仁。(3)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16·13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7·8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

注释(1)愈:胜过、超过。(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原文1·15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原文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原文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原文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注释(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2)窃:私,私自,私下。(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9·15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释(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古文献学讲义·目录学(前言和经部)思维导图

不确定uncertain制作

目录学·前言

一. 什么叫目录?(目录的含义)

(一)目录(现代含义):书开头列出的各章各节或各篇的名目。

(二) 目录(传统含义):指书名、篇章名和其内容提要。

1目:只指罗列的篇名、章名或书名。

2录:指该篇、该章、该书的内容提要。

二.讲哪种目录学?(目录学的含义)

(一)不同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目录学”

1 图书馆 学系讲授的“目录学”。将如何编制图书馆用的卡片目录和书本式目录的学问。

2我国 目录学史 的“目录学”。从最早的刘歆的《七略》讲起,把历朝公私书目的编制及其优缺点等详详细细地写出来。

3讲古人的著作(通称为古籍或古书)流传至今有多少明目品种,也就是如上所说把古籍的“目”告诉大家。同时,还告诉大家这些书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下谁撰写的,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当时写了想起什么作用,换句话说,还要把此书的内容提要写出来让大家知道,也就是不仅有“目”还得有“录”。这种“目录学”才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史、古文献者迫切需要掌握的学问。

三.这种目录学的作用?(目录学的作用)

  科研和实践需要古代文史者接触文献和利用文献。

对古代的、已成历史陈迹的你就无法参加,也无法找那时的当事人做调查研究,那就只好利用或借重古人留下的以古籍为主体的种种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整理,达到弄清楚古代文史的目的。这就是探讨古代文史者的实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很明显,这种科研或实践的首要之点就在于接触文献和利用文献。

一. 哪些算是古籍?

(一)古籍的 含义: 专指我国古代的用文字书写的,且要编成卷册,供人阅读、查看以及作其他用途的书。

(二) 古籍产生的上限和下限。

1 上限:“书”的正式出现在春秋时候。

2 下限:大体可划到清代末年辛亥革命的时候。1912年以后问世的以传统形式撰集且和以前古籍性质相近的,也可划归古籍领域。给古籍作校勘、注释、辑佚等整理的,仍不失其为古籍。

二. 怎样给古籍分类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三. 怎样给古籍作介绍

“目录学”不仅要讲古籍的“目”,还要介绍古籍的内容,即给古籍作“录”,具体点就是讲此书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下谁撰写的,有哪些主要内容,写了想起什么作用,今天应如何加以利用。

目录学·经部

一.怎样讲经部

(一)传统的四部法:按易、书、诗、礼等来分经部的经学书的。缺点在于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经学趋向,势必在“易”类讲完经学趋向之后,在“书”类还要按照经学趋向再讲一遍“书”类,故而出现大量重复劳动。

(二)讲经部的办法:先讲经学的产生,再按其发展演变划分几个阶段,在讲了该阶段的经学趋向后再讲各经经注和有关著作。小学类则仍四部分类之旧放在经部最后来讲。

二.主要参考书。

吕诚之(思勉)的《经子解题》、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收入《古史辨》第一册)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收入《古史辨》第五册)皮锡瑞《经学历史》。

一.儒家和经的起源

(一)古代社会的发展

1西周和春秋是封建领主制社会,战国是封建地主制社会。底层人从农奴变成需要交税的人,自由了一点。社会进步,思想意识领域也产生变化。(为什么由封建领主制社会到封建地主制社会,社会就进步了?作者这一点没有详细点明。)

(二)儒家的产生:把知识从领主制时的惯于装神弄鬼的“祝史”们手中解放出来,于是出现了“有教无类”、广收弟子以传播学识的孔子,产生了“儒家”学派。

(三)经的起源:

1人们在春秋的时候将孔子的教材认为是“书”,到了战国,儒家后学们才称之为“经”。

2“经”的本义,只是指文笔简练的东西。儒家、道家、墨家都有经。

3儒家学说自西汉起被定为官学,进而儒家的“经”随之神秘起来,成为一切人生道德、统治法则的源泉。

二.孔子和六经

(一)大概到战国以至西汉初年,才流行孔子用《六经》教学的说法。

(二)《庄子》、《史记》中对孔子用《六经》教学的说法不可信,较可信的为论语。

(三)所以现在只能说:孔子是用原有的《诗》《书》作为教材来教弟子,原有的礼和乐也用来教学,但乐只有乐谱,礼也只是节目单之类,不能说就是后来相传的《仪礼》,这些在后面还要谈到。至于《易》和《春秋》,是孔门后学认作儒学经典的,和孔子本人不能说有什么关系。

至于《易》,有一条是:“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亦”字改成“易”,自是西汉时孔子以《六经》教学之说流行后被人们妄改的。

三.传和记

(一)传的含义:解释经的,在战国秦汉时都叫“传”,大体产生较早,已久著于竹帛。

(二)说的含义:解释经的,大体产生较晚,还由口耳相传以后才著于竹帛的叫做“说”。

(三)记的含义:“记”本来是指史籍,指典礼的记述,是“经”以外的古书。在汉代,人们也把它作为古书的通称。

(四)特别之处:

1因为“传”是随着“经”流传的,所以在汉代往往把某个“经”的“传”也叫成这个“经”。

2有些儒家的书,因为不被认为是孔子用来教学的“经”,如《论语》《孝经》,汉人也称之为“传”。

四.诗

(一)《诗》中的诗如何编成的?

1统治者撰写的在宗庙里演奏的诗+社会上流行之后被统治者采集的诗(宴会赋诗中的诗)。

2这些诗不可能是农奴创作的,而是由统治者以及其下层人士撰写的。

(二)《诗》编定的时间?

1很可能在孔子以前已经编定。《史记》中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的话靠不住。

(三)风雅颂的含义?

1同顾颉刚认为和乐器与音调之不同有关。

2《毛诗序》中的解释是汉儒后起之说而非《风》《雅》《颂》的本义。

五.书

(一)《今文尚书》

1相传是西汉文帝时秦博土伏生献上的。

2共二十八篇。

(1)“虞书”:《尧典》(包括今本《舜典》在内,但无《舜典》篇首二十八字),《皋陶谟》(包括今本《益稷》在内);“夏书”:《禹贡》《甘誓》;

(2)“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3)“周书”:《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包括今本《康王之诰》)《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

1 史料价值:同顾颉刚。

第一组(十三篇):《盘庚》《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这一组,在思想上、文字上,都可信为真。

第二组(十二篇):《甘誓》《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滕》《无逸》《君奭》《立政》《顾命》。这一组,有的是文体平顺、不似古文,有的是人治观念很重,不似那时的思想。这或者是后世的伪作,或者是史官的追记,或者是真古文经过翻译,均说不定,不过决不是东周间的作品。

第三组(三篇):《尧典》《皋陶谟》《禹贡》。这一组决是战国至秦汉间的伪作,与那时诸子学说有相连的关系。那时拟《书》的很多,这三篇是其中最好的。

(二)今本《尚书》=《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和宋蔡沈《书集传》所用的《尚书》。

1是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也作梅颐)献上的,附有孔安国注,即所谓孔安国传的本子。

2共五十八篇。比起《今文尚书》增加了二十五篇。

3增加的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都是伪造的。《伪古文尚书》《伪孔传》。

(三)《今文尚书》第一手史料,有用,《伪古文尚书》绝对不能用,不过注解有一定参考价值。

六.附逸周书

(一)也叫《周书》,原有七十篇,佚失十篇。

(二)并非孔子删《书》之余。

(三)多有用资料,要善于择取。

七.仪礼

(一)《周礼》(古文)>《礼记》(今文)>《仪礼》(今文)

(二)西汉时《五经》中的《礼》指的是高堂生所传的《仪礼》。

(三)共十七篇,戴德、戴圣、刘向《别录》的编次都不一样,今本从《别录》,但戴德的实较合理。

(四)应是战国时人整理出来的礼的节目单。

(五)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民俗有用。

八.礼记

(一)《礼记》是把若干有关礼的“传”和“记”汇集成书,所以书名也只叫《礼记》。

(二)两个传本:

1《大戴礼记》:八十五篇

2《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是马融、卢植核定的(童书业)。此本通行。《礼记》指的是《小戴礼记》。

(三)《礼记》读起来比称为“经”的《仪礼》更有意义,所以后来就升格为“经”,而且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一。今天用来了解先秦的社会习俗也极有用处。

九.附大戴礼记

(一)共八十五篇,传世有四十篇,即第三十九至第四十二篇和第四十六至第八十一篇。

(二)《大戴礼记》中关于“曾子”的作品当是《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的残余。

(三)《五帝德》,是撰写《史记·五帝本纪》的蓝本。

十.周礼

(一)记述官制的书,共有六篇六大系统,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缺失,是用《考工记》补的。在每个系统下面分设若干官员,并分别记述他们的职责。

(二)编制时间的不同观点:

1 古文家:西周初年周公编制的

2 王莽和刘歆伪造的,钱穆否定。

3 钱穆、郭沫若:战国时候的作品

(一)为什么战国时代会产生具有全国规模的著作?如《周礼》、《禹贡》、《山海经》。

我认为这是由于到战国时人们已普遍产生统一中国的要求,于是为统后作各种安排的著作就应运而生。《周礼》是讲统一后的官职,《禹贡》是讲统一后的疆界物产,就连《山海经》也是讲统一后的祭祀安排。

十一. 附乐

(一)虽然战国末年如《庄子·天运》有所谓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说,其实并无什么《乐经》。

(二)《乐记》二十三篇可能是讲乐的理论,和保存在《礼记》中的《乐记》是一回事。

(三)《诗经》时提到过的《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则应是乐谱。

十二.易

(一)殷周的迷信活动具有不同方法

1殷商:用龟卜,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肩胛骨烧灼了来预测吉凶。

2周:周人则用筮占,用一种蓍草来预测吉凶。

(二)《易传》,合称为“十翼”

(三)四圣之《易》是假的。

据顾颉刚师《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收入《古史辨》第三册)考证,“《易经》(即卦爻辞)的著作时代在西周”,“《易传》的著作时代至早不得过战国,迟则在西汉中叶”。

(四)参考书:《占卜的源流》容肇祖

十三.春秋经

(一)孔子和《春秋经》无关。

(二)《春秋经》是由《鲁春秋》删削修订成书的,但作此工作的不是孔子,大概还是出之战国时孔门后学之手吧。

(三)参考书: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

十四.左传

(二)《左传》(古文)>《公羊传》(今文)>《谷梁传》(今文)

十五.公羊传

(一)《公羊传》就是给《春秋经》作政治理论解说的传。其中引用了许多先师的解说。

(二)问题:为什么称《公羊传》呢如果最后由这位姓公羊的学者论定,怎么能自称“子公羊子”呢这个疑问至今还无从解答。

(三)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好资料。如果研究春秋史,可以补充《左传》的地方很少。

十六.谷梁传

(一)价值最少。

(二)顾颉刚、钱玄同:可能是“公羊”之音幻化出来的。

十七.论语

(一)何晏作《集解》,被《十三经注疏》采。

1钱玄同:最初是曾子门人弟子所述孔子之言行。

2康有为:“曾子垂教于鲁,其传当以鲁为宗。”

3崔述:《论语馀说》及近人的考证,《论语》二十篇中前十篇比较可靠,记孔子的话都称“子曰”,后十篇则多称“孔子曰”,可靠程度就差些。

4传统:孔子弟子所作。

十八.孝经

(一)创作时间:

1黄永年:是儒家《六经》之类的说法流行后撰写的(黄永年)

2吕诚之:根据《吕氏春秋》曾引用此书,认为它还是古籍。

3有的学者则认为它作于西汉时。

十九.尔雅

吕诚之师《经子解题》解《尔雅》时指出:“今此书训诂,几全同《毛传》,释乐同《周官·大司乐》,九州异《禹贡》而同《周官》则古学既出后之物。”

二十孟子

(一)共七篇

(二)北宋时期上升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将其收进《四书》。

(三)要弄懂中国的传统思想,《孟子》一书不可不读。

本篇内容是《古文献学讲义》目录·前言和目录·经部的第一节概说和第二节 经的起源和内容性质 ,下次推送《古文献学讲义》目录·经部的第三节经今古文学、第四节义疏之学、第五节宋元经学、第六节清人经学和第六节小学。

编辑:不确定uncertain

正史

《春秋会要》

《七国考》

《秦会要订补》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三国会要》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元会典》

《明会要》

《明会典》

《清会典》

《二十五史》

综合类

《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山堂考索》《永乐大典》《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

专门性类书

《册府元龟》《三才图会》《图书编》《格致镜原》《佩文韵府》《子史精华》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1

 李时珍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的父亲李言闻是一位医生,其医术在湖北蕲州以及附近州县,颇有名气,而且还曾经当过“太医吏目”的医官职务。但是,在旧时的社会里,一个医生不管医术多高明,社会地位总是不高,所以,李言闻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通过当时正规的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光宗耀祖。在他的计划里,大儿子李思珍,继承自己的医业;而让较聪明的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完成自己一直没有完成的目标。

 《本草纲目》内文李时珍小时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动、好读书,尤其对于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亲收藏的那些有图画的医书、药书更是有兴趣。他也喜欢到田野间采花捕蝶、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他的心目中,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的大夫,远比考试做官来的有趣多了。不过在父命难违的情形下,李时珍开始一次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岁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的乡试一直不如意。

 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时珍22岁时,他第三次来到武昌参加乡试,这次比前两次更糟,不久前他才刚得过“骨蒸”病,这种病是因为受了风寒,长期咳嗽造成,皮肤会发热、而且多痰、全身无力,类似肺炎的病症。大病初愈的李时珍不仅难以通过乡试,甚至几乎再度病倒。这样的经验,对李时珍而言是痛苦的。回乡后,他作了人生第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途径,走自己的道路。

 这个转变,使得《本草纲目》这本著作得以诞生,进而改变了整个医药学的发展,影响直到今日。1551年,李时珍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

 在此期间,他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摘录了不少医学资料。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但由于他淡于功名利禄,在太医院任职未及一年,就辞职归家,专心着述。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

 《本草纲目》全书约有200多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著作。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一五九六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风靡全国,医家视为珍品,争相抢购。不久即流传于全世界。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2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最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原先,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状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超多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此刻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之后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情绪忧愤的状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向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述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依靠自己的信念,创造了奇迹。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3

  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4

《凿井得一人》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感悟: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不可靠。

 《猫头鹰搬家》

 西汉·刘向《说苑》

 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感悟: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狂泉》

 南朝·沈约《宋书》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不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国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来喝,结果国君和大家一样,也得了狂病。这样一来,该国再没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全国人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感悟:要警惕群体性的疯狂,在群体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极其困难的。

 《赵人患鼠》

 明·刘基《郁离子》

 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吃。

 一个月之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

 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感悟: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意思是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简单地说,就是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许金不酬》

 明·刘基《郁离子》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

 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沮丧地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感悟: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5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可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家里人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实。这天,她在放学前先赶到学校,当屈原背完晚书走出校门时,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山洞里。

 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叮咚之声,犹如珠落银盘。

 屈原在泉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随手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咏起来。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蚕女中间,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猎人中间……直到夜幕降临,洞内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谁”屈原猛一怔。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可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没办法,我就……”

 “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女媭只责备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6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励志《古代励志故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7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罢免了支持儒家学说的窦婴和田羛的官职,陆续任命了几个浑浑噩噩的人当了丞相、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武帝不愿与他们议事,呆在宫里实在无趣,就经常换上便装,外出游玩打猎,有时跑得很远,一连四五天不回来。后来,他觉得跑得太远,不仅危险,也实在辛苦,就命光禄大夫吾丘寿王拓造大型苑囿上林苑。年轻的武帝便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上林苑中。

 汉武帝雅好文学喜欢辞赋,东方朔、吾丘寿王等著名的文人,便经常陪伴在他的身旁,吟诗作赋,倒也十分快活。

 一天,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赋中华美的文辞与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不由拍手叫好。他一口气读完《子虚赋》,以为作者是前朝人,便连声叹息说:“写这篇赋的人,真是个才子,可惜我没有和这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时,在汉武帝身边服侍的狗监(替汉武帝管理猎狗的人)杨德意谄笑着说:“陛下,写这篇赋的人小臣知道,他是小臣的同乡司马相如,现在成都闲居。”

 汉武帝听了又惊又喜,问道:“你说的可是真实情况吗?”

 杨德意回答说:“是的`,司马相如曾经对我说过,是他写的《子虚赋》。”

 “太好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竟没有人对我说过。”汉武帝有点婉惜地说,于是,他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来京。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他与王吉是好朋友,王吉曾对他说:“你在外面游学,如果官运不好,日子不好过,就到临邛找我。”有一天,司马相如真的来投奔了王吉。

 两人携手来到客厅,司马相如向王吉谈了近几年的行踪,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司马相如听了,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王吉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

 宴会开始,卓王孙带领众宾客向司马相如敬酒,少不了说了许多奉承话。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奏也弹得很好。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

 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她本来就喜爱音乐,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而宴席上的宾客,当然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为了恭维司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司马相如回去以后,就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仆人,通过仆人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求爱信激动不已,但她知道父亲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便在一天晚上,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俩人连夜乘车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

经典古代励志故事8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简述孔子在教育、思想、古文献整理领域做出的贡献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