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有哪些学术研究?
1、科研机构
据2022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科研成果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3、学术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1844万册。印刷型文献共687万册,其中图书560万册,报刊合订本91万册,地图、声像、缩微资料18万件,学位论文18万册;2019年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534个,中外文电子书刊达115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50万册,电子期刊207万册。图书馆藏有古籍20余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1月30日,国家图书馆发布公告,已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累计发布各类古籍资源总量达10万部/件,包括馆藏善本古籍、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馆外、海外征集古籍资源,读者无需登录即可访问阅览。
其中,“数字古籍”数据库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发布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和普通古籍,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上线,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数字方志”数据库中的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很高,该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文献建设,目前发布馆藏方志资源6528种。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主页面,读者可使用高级检索,各子库组合检索,还可选择书名、著者、索书号等精确和组合检索。通过点击检索结果中的题名,可进入全文阅览界面;点击需要阅读的册次,可阅览整册全文影像。同时,使用页面各种阅览工具,可实现页面切换、放大阅览等功能。
教务老师了解到,读者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中华古籍资源库”,包括登录国家图书馆主页,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主检索界面,或在“特色资源”栏目中点击“数字古籍”等各子库;或在国家图书馆主页面,选择“资源”选项,点击“古籍”, 进入古籍资源列表,点击“中华古籍资源库”,进入检索主页面。
文/北青-北京头条教务老师 张知依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推广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耳鼻喉科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热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科学与工程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高能物理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软件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材料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血液病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毒理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程陶瓷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液态金属及遗传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程系统与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风险分析与金融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光子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节能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感染与免疫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妇科肿瘤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卫生检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药物分子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省高校重点实验
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妇产科重点实验室
遗传病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晶体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半导体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
山东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冶金设备与工艺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
山东省石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中药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塑性成型仿真与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超硬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山东省燃烧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磁悬浮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瑞合作山东省工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磁力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效切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金融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实到科研项目经费765亿元,增长305%。专利申请1079件,增长8%;专利授权747件,增长75%;3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总额230万元。人文社科类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立项82项,立项经费总额170854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9位。国家973计划课题主持立项9项。
2013年共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全年CSSCI收录论文1192篇、SCIE收录论文2372篇。 馆藏资源
截止2013年,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4434296册,其中中文社科图书:1748668册,中文自然图书:1158146册,中文综合图书:60760册;外文图书:453773册;合订本期刊:中文社会科学:151548册,中文自然科学:143197册,中文综合:61758册;外文期刊合订本:209792;古籍:385546册;其他(学位论文等)61209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01个;电子图书:中文80万册,外文77万册;电子期刊:中文9556种,外文(全文)28万种;电子论文:中文315万篇,外文190万篇。
此外,学校还藏有古籍珍善本10726种,36578册件,金石拓片尤为丰富,特别是本馆收藏的书目文献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易学文献、线装古籍、明清版本的州府地方志颇具特色;图书馆入选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元宗文书院刻明修本《五代史记》等67部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72部馆藏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入选国家名录的《明舆图》一书参加了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展览。
主办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中文核心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和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文史哲: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周易研究(与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的易学研究专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外科学类和肿瘤学类核心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文核心期刊妇产科学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CSSCI集刊
制度经济学研究(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主办):CSSCI来源刊
民俗研究:ASPT来源刊
高校辅导员: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好一点,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
1、科研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联合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中心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联文评论基地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新型智库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5种。
2、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该校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共获准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773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679项,国家“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26项。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行业公益性专项29项,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6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有4人次作为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该校为第一单位的论文为4333篇,SCI论文3062篇,EI论文1649篇。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2012-2014年,该校获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498项,国家“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35项。
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行业公益性专项25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该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共1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 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及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学术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历经百余年沧桑,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逐步发展成为目前馆舍面积41万平方米的颇具现代气息的图书馆。
图书馆主馆面积32000㎡,主馆南区、学科分馆等面积391420㎡,昌平校园G区分馆面积4997㎡,总计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纸本文献总量达5101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万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74万余册,学位论文882万余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74个,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
教育学科资源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重点建设馆藏。2008年,我馆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的古籍线装书达3万余种40万余册,善本古籍3500余种,130种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北京师范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92%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8%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
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现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试点学院1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
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个。
承担教育部、文化部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计划,以及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整体试点。
藏书范围较广 馆藏纸本文献总量280万册,居江苏省高校第二位。馆藏文献种类覆盖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门类,馆藏文献学科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适应综合性大学的办学需要。形成专业特色:五个学科的文献种量居全国大学图书馆前20位,其中,生物学科类(包括心理学)居第2,语言文字类居第8,文学类和教科文类同居第12,艺术类居第20。 工具书较齐全 国内出版的工具书基本上都有收藏;国外有影响的一些大型工具书也有收藏,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还有一些专业性的检索工具书。 古籍较为丰富 古籍藏书12万余册,其中线装书11万余册,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有190种、3000多册,其中孤本明末刊孚中道人的《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明天顺间刻本《宋学士文集》等,弥足珍贵。另有《四库全书》、民国时期教育学文献收藏、《方志丛书》等古籍影印精装本1万余册。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有13部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江苏省高校之冠。 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建设正加快进行。先后引进各类大型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80余种,内容覆盖文、史、哲、社科、心理学、理工、艺术等学科,实现了网络共享,读者可通过校园网进行检索、查阅。
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
电子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
学位论文:CALIS学位论文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电子报纸: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金报兴图
会议论文: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参考资料:
检索工具:全国报刊索引网络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专题数据库:20世纪中国文化史文化、社科、e线图情专业全文数据库、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万方-科技信息、万方-商务信息、中经网教育专网
南京图书馆开馆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各服务窗口具体开放时间不同。
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读者可凭相关证件办理借阅手续。每天15:45停止入馆,周一正常闭馆。继续实行“网上预约、入馆借阅”制度。
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国家一级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来的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
截至2004年,南京图书馆共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请举止文明,入馆时着装整洁,不穿拖鞋、背心,不得在馆内喧哗,不得在沙发上睡觉,勿携宠物入馆。
2、严禁携带危险品入馆,馆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保持环境整洁,馆内严禁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食用自带食品限在负一楼指定区域。
4、保持安静,自觉将移动通讯设备调至静音状态,阅读区域不得拍照。
5、随身携带的物品寄放到免费存包处,勿将包和自带书刊等带入阅览室。
—南京图书馆
本文2023-08-05 08:28: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