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张掖这个名称的来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6收藏

谁知道张掖这个名称的来历,第1张

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国家1986年颁布中是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扩展资料: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历来为河西走廊重镇,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

整体处于古丝绸之路和新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和西进新疆、北入蒙古的战略要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自古被称为“河西锁钥、五郡咽喉”。

在张掖东南面的草原,你能看见最为震撼的万马奔腾之景,雄健的山丹马由远及近,马蹄嗒嗒,尘埃滚滚,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不远处的祁连雪山光芒如昔,不舍昼夜地滋养着这片草原,让它成了世界上最大、历史最久的马场——山丹军马场。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参考资料:

-张掖

大月氏读音是:dàyuèzhī。

如下:

大月氏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

大月氏王庭祭祀坛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虏,《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语族说、波斯说等。

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

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月氏。

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

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如果你在百度地图上搜索“黑河”,地图会自动切换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市。

可是,另一个黑河理应更加有名:它是 大禹所治的大河之一 ,它滋润出为匈奴心心念念的 焉支山 ,它 孕育了“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金张掖 ,它在阿拉善的茫茫沙漠中 投下一片片绿洲 ,如果没有它,我们的 历史 和生活,或将是另一幅模样。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天山,是中国古人对甘肃与青海之间的祁连山的称呼 ,来自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三个方向的水汽,被这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脉所阻挡, 变为雨,汇成河,黑河,正是由此而来。

雪线以下的山坡,是黑河诞生的地方 ,虽然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只在0摄氏度上下徘徊,十分阴冷,但 350毫米以上的年平均降水浇灌出一片片灌丛和乔木林 它们涵养的水分,汇成涓涓细流,是黑河最为细微的血脉。

翻滚的水汽,还为祁连山塑造了粗犷、壮观的 山谷冰川 。这里的冰川属于 大陆型冰川 ,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敏感度低, 它们是河流水量的稳定剂 ,在冰川、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共同的呵护下, 黑河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对于821千米长的黑河来说, 上游的山地几乎就是它的全部“收入来源” 。黑河流域中游平原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下游的平原区年降水量更是减少到50毫米以下, 90%的黑河水,都源自这片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山地集水区,可以说,没有祁连山,就没有黑河

在青海一侧祁连山蜿蜒的山谷中,黑河自西向东慢慢地流淌着,壮大着,在青、甘两省交界的黄藏寺处,它遇到了自东向西而来的 八宝河 ,至此,黑河转向北方,进入甘肃,继续凿山砌谷,奔涌向前。

水量充沛的黑河,在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莺落峡处冲出山谷,进入平原 ,蓄势待发的它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作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它将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付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冲出山口的黑河,在河西走廊的平原上放缓了脚步, 它为干旱的西北,塑造出了一座有着“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美誉的古城——张掖

“半城芦苇”,指的是湿地,大名鼎鼎的 黑河湿地 就是这一风光的绝妙呈现。黑河水为张掖平原留下的星罗棋布的 水域、森林、沼泽和滩涂 ,是遏制北面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下绿洲的 天然屏障

黑河湿地,还是候鸟们补充能量的餐桌 。每年的9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几千只鸟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

从青藏高原飞来的斑头雁,抢占了一片片滩涂,这里丰富的软体动物足以宽慰它们的饥肠辘辘,而更多的鸟类,如大天鹅、灰雁、黑翅长脚鹬等,则选择在开阔的水面上寻觅食物。黑 河湿地的卓越环境,让一些候鸟甚至把此处当成了第二故乡 ,每一年,它们都会在这里度过繁殖期,孕育新的生命。

“半城塔影”,说的则是佛塔。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佛教正是沿着这条通路从西域传入中原 。始建于隋代的 张掖木塔 ,高九级33米,历经千余年沧桑,几经损毁又几经重建, 只要还有流淌的黑河水,张掖的文明之火就不会熄灭

其实,黑河水不仅养育了进入河西走廊的农耕文明, 它还是游牧民族的母亲河之一。 同样发源于祁连山的 山丹河 (上游为大马营河)是黑河的支流之一,它自山脉腹地由南向北,滋养了 焉支山 ,在遇到 龙首山 后又向西流淌, 造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 历史 最悠久的山丹军马场。

在成为军马场之前,山丹河畔肥美的草原曾是游牧民族的乐园 ,直到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先后两次率军入河西走廊进击匈奴,将这里牢牢地控制在了汉朝手中。

自此之后,中原政权在河西走廊画了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四个圈,那些远走他乡的匈奴人,则留下了“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的哀叹。(焉支山中长有一种紫红色的花可做胭脂)

黑水河哺育下的张掖,在农耕文明手中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 ,民间更是流传着“ 金张掖、银武威 ”的俗语。“金张掖”中“金”的来源虽然尚无定论,但大多归因于这里肥沃的土地和粮食的高产。

南北朝时,张掖是汉文明的避风港湾;隋朝大一统后,隋炀帝曾亲临张掖接受西域诸国的朝见,堪称世界最早的“世博会”;盛唐在张掖开置屯田,“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直至明清,张掖更是成为了区域中心和后勤基地,统领着周围各镇军民。

黑河自莺落峡浩浩汤汤185千米后,来到了正义峡, 过了正义峡,就是下游 下游的黑河,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弱水。

《尚书·禹贡》里记载,大禹“ 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这里说的 弱水就是黑河 ,合黎则是正义峡东侧的一座小山,流沙,并非是《西游记》里的流沙河,而是指远在300公里外的居延海。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大禹把黑河引到合黎山,最终汇入了居延海。

弱水这个称呼,在中国的古籍中经常出现,比如《山海经》里就有“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的记载。 这些弱水,有的是指不能载舟的浅水,有的是指偏远地区的河流,和黑河下游的这条弱水是两回事。

更为知名的弱水,是《红楼梦》中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它说的是爱情的忠贞, 但对于黑河的这条弱水来说,这句话同样很有价值:我们对于黑河水的索取,或许也应仅取“一瓢”。

黑河出甘肃,入内蒙古,一路向北, 在巴丹吉林沙漠上留下了一片额济纳绿洲(黑河入内蒙古后又称额济纳河,为蒙古语黑水之意) 。这片区域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到4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500多毫米, 所有的水,几乎都来自于黑河。

额济纳绿洲,不仅是一道沙漠中的生态屏障,还是连通蒙古高原和中原内陆的一条坦途, 当年霍去病二征河西时,就是直接穿过巴丹吉林沙漠,在居延海补给,然后沿绿洲一路南下,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背后发动袭击,才一战定河西。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黑河中、下游的农业、工业用水量开始激增,河道中的水库、水坝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1961年和1992年,曾经水量充沛的黑河竟然两度出现断流,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除了秋汛时节,陪伴绿洲的只有干涸的河床。

留给绿洲的水少了,土地就变得愈发干旱、盐碱化也愈发严重, 原本芦苇丛生,胡杨、沙枣林立的地方,被更为耐旱的红柳、骆驼刺所替代,草甸也逐步退化,成为了新的沙漠。

水少了,黑河的终点——居延海的两片湖泊也无法幸免: 嘎顺淖尔在1961彻底干涸,苏泊淖尔则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多次干涸 ,湖中的鱼类遭受了灭顶之灾,鸟类去而不返,野驴、野骆驼、鹅喉羚等动物也所剩无几。

时间来到了21世纪, 2002年7月17日,在科学地水量调度下,黑河水再一次流入了苏泊淖尔,第二年的9月24日,干涸了42年之久的嘎顺淖尔也终于等来了黑河的滋润 ,如今,随着连年的补给,居延海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额济纳绿洲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盎然。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否则就要既不见弱水,也无水可饮了。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来源丨《多彩中国》

  古籍:古人写、印的书籍。是指写印于1912年之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清朝以前古装形式的书籍。辛亥革命以后影印、排印的线装书籍(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也属古籍。

  “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这都不存在问题。问题是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并不十分清楚。如有人谈我国书的历史,说最早的书是刻在甲骨上的,以后是铸在青铜器上的,这就不对。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我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当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当时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

  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过去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我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当然被公认为古籍。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谁知道张掖这个名称的来历

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