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名人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4收藏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名人有哪些,第1张

我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名人:

1、杨时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2、鲁迅

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3、岳飞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毛泽东

毛宇居,毛泽东小时的私塾老师。1959年, 已是党和国家主席的毛泽东重回故乡韶山,毛泽东亲自向毛宇居老师敬酒,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 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尊老敬贤, 我应该应该的”

5、魏昭

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决定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

-杨时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

-岳飞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魏昭

1

孔子尊师

公元前

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

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

礼制

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

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

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

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

料想便是老子,

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

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

学识浅薄,对古代的

礼制

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

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

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

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

鸟儿,我知道它能

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

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

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

我却

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2

“程门立雪”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

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

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程颢死后,

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

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

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

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便劝

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

越急,

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

几次想叫醒程颐,

都被杨时阻拦住

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

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

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

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

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

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

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

诚心专志,

尊师重道的学子

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  愈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  子

5“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德籍犹太人〗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德籍犹太人〗爱因斯坦

1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  子

1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1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1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1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  贽

1 关于重教的诗句

关于重教的诗句 1有关尊师重教的古诗有哪些

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二、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玉镜台》

译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三、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译文: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

四、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译文:办教育没有比尊重教师更重要的。

五、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译文: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

2关于有尊师重教的诗句或者句子

一、诗句

1、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____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周文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

2、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____韩愈《听颖师弹琴》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3、为学莫重于尊师。____谭嗣同

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现在普遍表现的意思,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二、句子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俄〗斯大林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布鲁纳

5、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古希腊〗苏格拉底

3关于尊师重教的诗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尊师重教的诗

冰心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1313365者,成功报师尊七绝·师恩难忘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إ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إ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إ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إ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إ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إ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إ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إ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إ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إ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إ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能够为你解答是我最大的荣幸。

5有关于尊师重教的原创诗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

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

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

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

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6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

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4、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7、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罗素

8、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9、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1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1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

15、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17、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扩展资料:

“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关于教学的诗句

丝尽春犹在

烛化意更稠

板上种桃李

硕果满神州

无题

风雨润桃李

黑白画春秋

谁知鬓上雪

日月渐入无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

流觞与红叶,诗酒不胜杯

更种花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师蚕

教子教女,

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

甘乳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桃李满天下

尊师重教的故事有:

一、安车蒲轮

凉王为了拜寻良师,特意制造了安车。这是一种很舒适的厢式车,扶栏雕刻精美,宝盖缀以金玉,四周用明**的帛环围。国家有规定,凉国贵族包括王室不许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师才配乘坐。凉王用安车到处招聘良师,一年四季不辍。宋纤就是凉王用安车载到武威城的。

张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晋书》上说他:“明究群籍,特善史书”,凉王很尊敬他,派安车把他请到武威,做太子张太和的老师。

几年后,郭荷年老体衰,想回张掖南山去。凉王怕他一路车辆颠簸,特把安车改造成了蒲轮车。蒲轮,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车轮,起减震的作用。安车蒲轮,载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争观,惊慕不已。

二、先拜师后拜王

有位叫刘昞的学者,在酒泉教书为生,馆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逊攻打下酒泉城后,把刘昞恭请到了武威,拜为秘书郎。为了让他发挥教学专长,特意在凉州西苑城修筑了“沉陆观”,辟为刘昞讲学之所。

沉陆馆是凉国著名建筑物,殿堂华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凉王所居的寝台还要繁奢、富丽。刘昞在沉陆馆讲学时,北凉王常常去旁听,执礼甚恭,刘昞所用一应物器,亲自送去。《魏书》载:刘昞在武威教学时,“学徒数百,月致羊酒”,北凉王则“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

沮渠蒙逊死后,其子牧犍继位,尊受业师刘昞为国师。沮渠牧犍喜爱文学,尤其喜欢与群臣在殿堂之上讨论学问。遇到节庆日,沮渠牧犍总是恭敬地请老师刘昞到朝堂来向群臣讲学,他自己则从王座上下来,同群臣一道先向刘昞行跪拜礼。

然后把老师请到南面就座,自己在接受百官跪拜后,同群臣面北而坐,聆听刘昞的讲述。《魏书》载:“牧犍尊为国师,亲自致拜,命官属以下皆北面受业焉”。这种“先拜师,后拜王”的尊师规矩,在北凉朝廷延续了好多年。

三、堂前为官 堂下为师

1358年,余阙孤守安庆,率三千羸兵屡次击退陈友谅大军的进攻。在战斗间歇时,余阙仍不忘请来郡国学馆老师,招集诸儒,在帅堂论学,还命令将士们聚在堂口,一起听课。他的这种临危不乱的豪迈气概,受到了后世人们的崇敬和赞扬。

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个重教好学的地方官。乾隆年间,他在山东当知县,大办学校,革科场陋习,《武威县志》上说:“化南好学,至老而不厌。做官时,每天早起批阅公文,午间处理公事。

下午则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学习,读经史,谈典故。晚上回去读书,书声琅琅达于署外。”后来,他辞官回乡,主讲武威书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

四、程门立雪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五、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1、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2、唐太宗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3、程门立雪

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程门立雪”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代中国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和诚心求学的精神。

4、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

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5、毛泽东:老师应上座

徐特立是毛泽东学生时代的一位老师。当徐老60华诞时,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自己的敬佩之情,信上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是我3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徐特立应毛泽东邀请从南方来到北京,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专做了湘笋和青椒等湖南家乡菜为老师洗尘。毛泽东说:“没有好菜吃。” 徐特立表示“人意好,水也甜”。

上桌时,毛泽东要徐特立坐上席,徐老说:“您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谦让道:“您是主席的老师,更应该坐上席。”硬是让老师坐了上席。几天后,毛泽东还把自己的呢大衣给老师,作送别礼。

程门立雪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塑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入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① 名人尊师重教的小故事

1、鲁迅

鲁迅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我在异国的学习状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光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2、彭德怀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这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3、朱德

1959年春,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我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4、

1959年6月25日, 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我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齐吃饭。席间 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就应就应!”

5、华罗庚

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立刻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② 古人名人尊师故事

1、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周侗老师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周侗老师不仅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爱国爱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教会他射箭的绝技。

周侗老师去世后,岳飞把他当父亲一样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飞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祭拜周老师。在痛哭一番之后,他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后才回去。

2、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

3、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4、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5、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③ 求尊师的故事,要短一点的

求尊师的故事,要短一点的

求尊师的故事,要短一点的

飞逊

TA获得超过166个认可 2017-11-24

关注

程门立雪: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 “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德性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④ 关于尊师的故事有哪些

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question/38277006fr=qrl3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⑤ 尊师小故事20字左右

写作思路:可以写《程门立雪》,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版时,他对老师十分尊权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正文: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⑥ 尊师小故事 100字左右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 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 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 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 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 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 ,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接见老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 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 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 ,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 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 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 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参考资料:

///swd=%D7%F0%CA%A6%B9%CA%CA%C2&cl=3

⑦ 急~名人尊师的故事(50字以内)

,成为领袖后,将他一直对其有愧意的老师张干接到北京,一直在照顾他的生活,直至百年。

⑧ 尊师重教的故事50字

程门来立雪,汉语成自语,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处,《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即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即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一个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⑨ 尊师的小故事 50字左右

代尊敬师小故事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编辑于 2010-09-09

查看全部8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 当你不理他的时候 他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主动的找她,因为我自己的面子架子或者自尊心,跟不联系她甚至失去她相比,都不值一提,

346条回答·12,060人在看

韩红我当年是大学校花,大家以为开玩笑,为何晒出照片后大家十分震惊?

一般来说说胖子不都是潜力股吗?韩红老师胖是真的,但她是潜力股也是真的。在我身边也有不少像韩红老师这样

23条回答·2,763人在看

如何分辨男人的暧昧和喜欢?

灵兮情感挽回

全职情感咨询师,守护你的幸福

关注

99,914播放

霍金在物理科学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一是非物理学研究领域对于霍金在物理学中地位的认识。也就是圈外人对于霍金地位的评价。二是霍金的学术成绩

835条回答·16,267人在看

古代长辈对隔辈人的称呼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

10条回答·646人在看

俗语“笑贫不笑娼”还有下半句,究竟是什么内容?

这句话的下半句是“救急不救穷”,意思是告诉我们,如果有人需要帮助,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平时肯出力干活的

7条回答·1,565人在看

有哪十部评价高的的年代剧?

评价高的的年代剧有《父母爱情》《大江大河》《生活有点甜》《下海》《相爱十年》《剧场》《师傅》《正阳门

24条回答·6,764人在看

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真是这样吗?

慈禧的尸体确实存放了一年,但她的棺椁使用的金丝楠木,而之所以会臭气熏天的原因是因为她的随葬品中有的食

17条回答·2,446人在看

“卧龙凤雏”得其一就可得天下,可为什么刘备却没能得到天下?

战争的胜负与成败,从来都不是只仅靠一个因素的优势就可以获得。打天下是一个极为综合性的复杂工程,人才固

263条回答·8,756人在看

大专毕业证书上的身份证号码和现在的身份证号码不一样,不能报本科,怎么办?

必须经考生申请上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核修改信息后才能继续报本科考试。办理流程:1、 毕业生按照规定时

18条回答·5,868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

⑩ 尊师重教的故事50字左右 字数一定要少哦!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回厚禄,跑到河答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名人有哪些

我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名人:1、杨时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