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1-04浏览:5收藏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上古文献《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纪汇编),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当时周朝统治下的全国而言。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对峙双方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是“中国”。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独特的名称,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文献中很早就记录了端午的出处及由来。那你知道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个古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一书。“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农历的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专利。据专家考古考证及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所以纪念历史人物的说法,无论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陈临、屈原等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杜撰附会之辞。

中国端午节起源与习俗源自中国大陆南方江浙一带,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菖蒲等。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纪念屈原的意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

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

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在《尚书》的《梓材》一篇中,也记载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话:“皇天既会中国民越厥疆于先王”。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

参考资料:

---中国

国最早的书籍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这些书籍都是昆仑文明消失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

三坟:估计就是对昆仑文明的昆仑金字塔的记录坟,古义是高地的意思

五典:是叙述的是原始公社的简单的生活制度典就是道理,常理,原则的意思

八索:有人指的就是八卦可能没有错它是易经的原型索的意思在古代指粗绳古人有结绳记事的习惯昆仑字的演化到甲骨文的产生,可能就是在八索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大概就是一种卜筮之书

九丘:有人指九洲也有人指被灭亡的九个国家大概就是被洪水毁灭的九个发达的石器文明

河图,洛书:是以上书籍之后产生的他记录古代的数学和图形之类的东西

根据昆仑文明的历史变迁,后人得出结论天,的存在,中国人的循环观念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祖先崇拜等等

我不知道对不对,如果不对楼主各位知友多担代。

(1)《周易》

(2)《尚书》

(3)《孙子》

(4)《黄帝内经》

(5)《难经》

(5)《山海 经》

(6)《史记》

(7)《老子》

(8)《诗经》

(9)《离骚》

(10)《尔雅》

(11)《说文解字》

再往下就不知道了。

中国有关月亮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帝俊的神话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是殷商民族神话中的人物,仅《山海经》的《大荒西经》有零星的记载,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再无记载。从“帝俊生后稷”的记载看,帝俊的神话已经相当晚了,近乎文字发明的时期,根本不能与盘古、女娲的神话相提并论。

  再说,帝俊之妻常羲,实际上就是嫦娥,很明显,它综合了嫦娥的神话。那么,嫦娥是什么时代的神呢?这条线索比较明显,“天地分离”之后,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然后才有后羿射日及嫦娥奔月之说。可见月亮神话在中国整个神话系列中,出现的时期很晚,大约是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后才有了关于月亮的记载。

  还有一个证明,这就是神话与仙话的时间差别。中国是先有了神话,后来才有了仙话。月亮的出现与仙话的关系很大。比如,关于嫦娥就与仙家有关,嫦娥是吃了不死之药飞上月亮的,到了月亮上,又一直指挥一只白兔在制造不死之药。而不死是仙家的最大特点。可以说,嫦娥奔月是由于仙话而大放光明的。

  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前,中国没有月亮的记载,这一点可以成为定论。宋代大诗人苏东坡(1037—1101年)早在800多年前,就曾写出这样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因为我们今天也在问:明月几时有?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答案如下:

“中国”二字,经过考古发现,最早出现在()的铭文上。

A四羊方尊

B大克鼎

C何尊

D曾侯乙尊盘

答案解析

C

详细介绍:

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

口圆体方的何尊内底铸有一篇122字铭文,其中出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造型巨大的墙盘底部铸有铭文284字,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等七代周王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等六代的事迹;装饰着饕餮纹的利簋记载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在甲子日,并提到当天清晨岁星(即木星)当空的天文现象;

多得五铢钱范的背面只有六字铭文——“多得五铢千万”,内容通俗直白……一件件展品如信使,穿越时空,传递“秘匙”,解锁历史中的家国大事,生活场景。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从这里出土,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陈列以考古研究成果、历史文献为依据,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珍贵青铜器等文物,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

“周礼之邦”是展览的核心,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簋”、“墙盘”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

其中,国宝重器“何尊”为椭圆方形,口圆而外侈,器腹四边透浇玲珑剔透的扉棱。铭文中的“营建洛邑,宅兹中国”是“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据记者了解,“国”的本意指城、邦。“中国”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即王国都邑及京畿地区。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朝代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