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的饮食民俗文化含义
一、 夏商:鼎的产生与辉煌
鼎最初的产生是在什么时候?个人认为应当在夏代初期,不知道考古方面有没有证据,但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其根据是:第一,关于大禹铸九鼎的记载。这在先秦古籍中被普遍承认,而且没什么疑问的。最集中的是在《左传》里,楚庄王北略中原,向周王朝问“鼎之轻重”,王孙满用不卑不亢的一篇著名说辞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涉及九鼎的由来、意义、形状、花纹、流传历史、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可见当时关于九鼎的存在及其历史基本是公认的。周王朝的文献应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第二,从商代中后期出土的鼎(如司母戊大方鼎等等),其规模、工艺、技术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没有上千年的发展与进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夏商贵族的饮食方式:一个大家族的全部成员(或者一个宴会的宾主)围坐在一个大鼎周围,把所有的食品、调料先丢进鼎里煮熟,大家说着弄着,将里面已熟的食物捞出来弄到自己的小餐具里,或者相互布菜。鼎越大,聚餐的人越多,标志着这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就越是高贵。吃饭比天大,尤其是社会尚不发达的时代,因此,鼎又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成了地位和力量的象征了。同时,大家聚在一起享用食物,确实是探讨问题和交流感情、加强凝聚力的最好方式,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习惯于通过“吃饭”的方式融通感情、探讨问题,我觉得与我们祖先的这种古老的进餐习惯是大有联系的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平民、贫民甚至奴隶是用什么炊具来作饭的?用鼎应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性是陶器,不知道陶器在经常烧饭的时候会不会容易破裂。大概不会的,因为淘气本身就是高温烧出来的。
鼎在商代达到其最高的辉煌时期,但一个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首先,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适合丢在一个大鼎里面煮的;其次,这样的大锅菜,即使味道再鲜美,因为口味单一,总有吃厌的时候。于是,烹调技术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 周:烹调技术的产生与鼎的“专业化”
中国的烹调技术历史悠久,但具体产生在什么时候,恐怕难以考证了。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商周时代。根据是:第一,商纣王时期,贵族穷奢极欲,十分追求“生活质量”,商纣王有“肉山酒海”,口味的多样化是很可能出现的;第二,考古证明,周代出土的鼎,无论在规模还是工艺上都源源比不了商代了。学者多解释为周的落后以及厉行节俭政策,这实在是很难服人的,因为周王朝在疆域和实力上都胜于前,即使一开始实行节俭,但后来的奢侈群住也不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当时贵族的饮食方式已经变革,“炒菜”正在逐渐取代“”“大锅菜”,因此鼎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了。第三,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要吃刀功很细腻的鱼,没有姜就不吃饭。可见在东周时期,烹调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甚至饮食文化都已经产生,没有长时期的发展,这也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人的口舌从此大享其福,可以想想,一经产生,烹调技术就在贵族之间风靡起来了。
但是鼎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一是因为传统的悠久与顽固性,二是因为,在享受丰富多彩的菜肴同时,大家也很难舍弃鼎里那鲜美的羹汤的味道。到周代,鼎除了仍然承担一部分煮饭煮菜的功能,其“褒汤”的专业功能也进一步得到深入开发。从那时其,羹汤就成了人们的又一重要食物了。据《左传》记载,前605年,楚国赠给郑国一些特产:“鼋”。郑灵公很高兴,马上叫重臣子公(公子宋)和子家来一起享用。在路上,子公对子家说:今天咱们一定能吃到好吃的,因为早上起来我的食指一直在动,以往每次这样都有口福,屡试不爽的!到了宫中,就看见厨师在杀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你们笑什么,子公就很得意的说了。没想到灵公很生气,吃饭的时候让子公在旁边看,不许享用!子公羞愤不已,用手指在鼎里沾了点汤,吮了一下,恨恨去了,从此君臣关系破裂,灵公想杀子公,倒被子公先动了手,把灵公杀了。还有一个故事,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说不投降就煮了,刘邦居然要求分“一杯羹”给自己,可见秦汉时期,羹汤已经是人们十分喜爱和经常享用的食品了。
三、 汉以后:隐去身形,留下文化
汉以后,顶作为一种炊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的影子早已深深烙进中国文化深处,挥之不去,直到现在:
1, 文物和艺术。鼎的造型庄重华美,直到今天,艺术家依然以她为题材,创造出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艺术品。而出土的商周铜鼎,则无一不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
2, 语言方面。在汉语里。“鼎”是庄重、分量、权威、高贵的化身。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力相助、扛鼎之力,等等。
3, 饮食文化。三千年来,羹汤几乎成为中国人离不开的宝贝了,而且简直成了一种文化。唐诗有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说的是新娘出嫁三天要亲手做羹汤孝敬婆婆。现在,褒汤最勤的应算广东的客家人。
中国九鼎目前都没有找到,也就是九个鼎目前还是下落不明的,古籍里面曾经有记载过它们已被销毁。
但是至今没有找到被销毁的证据,所以多数人还是相信九鼎还是存在的。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传承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一)九鼎源头及象征的传说。有关九鼎,很多说法。比较大众化的一种,是说那是实实在在的九尊铜铸大鼎。公共常识层面,最主流是说这九尊大鼎,出现在夏朝。夏朝是迄今被普遍承认的我国文明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所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2世纪。夏朝的君主称为“后”,就是后世“皇后”的那个“后”,只不过是用在男性最高统治者身上,非常于后世的“皇帝”。夏商周断代工程相关信息表明,夏朝实际的第一代“后”,名号为“启”。
夏朝起始于禹;或者说,是禹开创了夏朝。认同九鼎出自夏朝的主流观点就讲,九鼎是大禹建立夏朝后,用天下九州贡献来的铜,铸成九鼎,以象征它们的原材料产地。随着历史推演,原材料来自天下九州的这九尊大鼎,被赋予了更崇高、更抽象的意义,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昌盛。进而,再度升华,被视为中中国代名词。
(二)关于九鼎的质疑。对九鼎的相关质疑,近代以来,屡见不鲜,上至权威大家,下至对历史感兴趣并且有怀疑精神的青少年,各种疑问、观点和试图的解析,不一而足,主要关乎三个方面:第一,关于九鼎出处的疑问。第二,相比第一,这个比较物理化,是关于九鼎铸成时代的疑问。第三,也是物理化的,但比第二绝对,是关于是否真有九鼎的疑问。
以建筑物、类建筑物、大型器物等作象征物,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由于地理、水文、矿产等方面的原因,远古时代生发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跟同期或稍后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区的文明相比,并不拥有构筑大型建筑类象征物的条件,但却发展出可以用“繁荣”和“璀璨”来形容的青铜铸造业。故而,铸造大型、较大型青铜器物,用作寄望、凝聚的象征,合情合理、自然而然。铸鼎以安天下,几乎是“势必”。
因此说,九鼎作为器物的物理性存在,应该不至于疑问。问题是,这九尊物理性存在的大鼎,是什么时候铸就的?是一次性完成,还是分期分批?夏朝,以至于再稍早的大禹时代,有没有青铜铸造技术?退一步——那时就算已有青铜铸造技术,发没发展到可铸就大型象征性器物的成熟度?
近现代很有几位方家大师(其中包括考古方面很有建树的郭沫若先生)认为,象征“华夏九州”的九鼎,应该诞生在青铜铸造技术已非常成熟完备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最早也是从夏朝以后的商朝的早期(公元前16~14世纪)才开始的。
依着这番认同,拼凑些零碎历史知识,妄自揣测地,为九鼎的“诞生”,琢磨了两个可能的年代——一是商朝中后期;二是西周早期。商朝中后期,也被习惯称“殷商”的中心政权,青铜铸造业达到顶峰的繁盛,垄断了相关技术和资源,经济与军事实力,相比周边部族、邦国,呈绝对优势,成为具有强烈扩张性的奴隶制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但比今天还是相差很远),推行高压极权统治,构成、播种了诸多内外矛盾。
这些矛盾纍积并相互作用,激化、分裂趋向,就不可避免。为维护帝国式统治,有可能推出各种增进凝聚、彰显权威的举措。帝国时代的殷商,又很热衷铸造大型器物(如著名的司母戊方鼎,铸于武丁时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体量的青铜器)。需求、习惯,再加成熟的技术和相对充沛的资源,铸造九鼎这样的事,是非常可能发生的。
殷商帝国由盛而衰,不过百余年光景,就走向了制度的死境,被实力远不如他们但善于“团级群众”、温善平和的农业部族“周”战胜、取代。
不排除,西周初年,出于稳定新政权的需要,特别下大本钱铸大鼎。就像也不排除,传说中的九鼎,其实体量未必很大。如果说,九鼎象征天下九州,笔者认为,西周时期铸就的可能性会更大。再以前,九州也好,多少州也好,未必会有那么清晰划分的地理概念。夏商时期,九州中的荆州、扬州、兖州、青州,真还未必是中心政权可以直觉辐射到并予以规范化管理的地方。
有一个不怎么拿得上台面的说法,是说天下九州这个概念,确实产生于夏朝,但名字和所指区域,或与后来不同。也的确是在夏朝,制作了对应的象征性器物,但不是青铜那样坚固耐久的质地。到西周初年,周王朝统治者,极力摒弃商朝,把逝去已久的夏朝,作为假想政治模板,按现在国家地理,依托传说,借夏朝名义,铸了九鼎。
不管九鼎都代表哪些地域,也不管到底是哪朝哪代真正铸就,有一条基本可以肯定,就是九尊大鼎,不大可能是从遍布国土疆域的九个不同地区采集来的原材料加工制造而成。我们国家铜矿产资源分布,跟大多数其他矿产资源一样,都相对地域呈不平衡分布,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采出铜矿石。而且,就远古至上古的青铜铸造技术而言,也不是随便哪里采来的矿石,都可以用作铸造器物的。
(三)九鼎所踪何在?楚庄王问鼎、秦武王举鼎、吕不韦“徙九鼎”……所有这些史籍上找得着的、不好随便用“传说”来形容的桥段,都在表明九鼎的事实存在和大型、沉重、标志性。作为权威象征,由史籍可以看出,九鼎,一直供奉于周王朝的王廷。
假如就是西周初年所制,不算制成后的“就位”,史籍可考,九鼎也至少经历了两次大搬家。一次是周廷东徙,就是西周向东周的过渡,由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迁往东周都城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另一次是五百多年后,秦国丞相吕不韦武力灭周,将九鼎“渡”往秦都醎阳。
如无疏漏,可以认为,九鼎(除去沉入泗水的其余那些)最终的“归处”,应该是秦都醎阳。但很显然,今天的我们,并没看到它们。不管是在醎阳还是在哪儿。九鼎去了哪儿呢?除去沉入泗水的,其余运去秦都醎阳的那些,有很多人倾向于下面的说法:秦统一后,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出于保卫胜利果实、安定天下的意志,秦始皇帝嬴政,下令收缴全天下的武器,用作原料,在醎阳铸造、树立护佑帝国的巨型铜人,一共12尊。
有说,吕不韦早些年带回的周廷九鼎,也同期被融,成了12尊巨型铜人铸造原料。如果这说法靠谱,那么,九鼎,就是早在秦统一的时候,形态上就消失了。顺着这个说法,后来,很快,秦帝国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带兵占领秦都醎阳,对其施予毁灭性破坏。寄托了秦帝国统治者“天下永不再战”愿望的12尊巨型铜人,也在大火中融化,“自流以亡”。这样说来,九鼎,是没有了、毁灭了、不知所踪了。
于是,它们也就很可能永远只能是“活在我们心中”的传说。或许,如果史籍不错的话,有一天,会在泗水河底,发现两千多年前沉进去的那一只或者两只。哪怕只剩残骸,我们也还是有希望一睹吧。
夏禹治水时,曾铸九鼎以代表华夏九州,成为一匡诸侯、统治华夏立国的标志,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鼎开始被推到代表国家重器的位置上了,九鼎,实际上是大禹之子夏启时铸造的。《春秋左传》载,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划天下为九州,设州牧。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派人先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精选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图饰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全国九州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
古文献中对九鼎多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前后不一,大有出入。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而《封禅书》中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如此说来前后相差近100年,岂不是自相矛盾?班固《汉书》云,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鼎在禹之时炼铜业已产生,古文献《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青铜为铜锡合金合,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如今偏远地区还存在古老的木炭炼铜土方法。且考古已发现商代早期的炼铜遗址和坩锅,石范,陶范;发现的熔炉遗址直径达18m;但是说九鼎“图饰刻镂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倒有些夸大其词,想来九鼎“古朴”不假,“精美典雅”应该是说不上的。当时的工艺设计,科学技术远不如商周。九鼎失落已经数千年,古人并没有留下它被销毁的历史记载。那么它们现在那儿呢?据说在秦始皇的墓中。 铸鼎盛行于商周,现存年代最早的鼎当是“杜岭方鼎”,属于商代前期青铜器,1974年在河南郑州杜岭出土,共两件,一号鼎口呈长方型,高100cm,重864kg;二号鼎口呈正方型,高87cm,重643kg;腹饰饕餮纹和乳丁纹,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参考资料: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zhù)有铭(míng)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zhàn),堪称宏伟杰作。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chāng)盛的吉祥物。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róng)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gòu)、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宝鼎寓(yù)意更深。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这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 鼎与古代青铜器
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人类文化从原始社会跃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青铜遂成为一个时代鲜明的标志。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羽羽生辉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从公元前二千年之前,由黄河流域中原二里头文化(即十三朝古都洛阳东郊)和其上游齐家文化为代表的最早面世的青铜器来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成为延续二千多年的青铜器时代,在中华文明史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青铜器早期为新石器时代,散见的只有陶器制品,而青铜器时代后期,则被瓷器和铁器制品所代替。所以在二千多年的青铜器历史长河中,其制品五光十色,其工艺流光异彩。既有权力象征的各种铜鼎重器,也有尊、壶、鬲、觥、觚、钟、灯、炉等各种宫廷礼器、祭器、酒器、盛器和生活用品、陈设品、工艺品,其造型也遍及龙、虎、牛、马、羊、鹿、象、人、鸟等各种形态和饰物,仅纹饰就有兽面纹、乳行纹、蚊纹、风纹雷纹、龙形纹、龟鱼纹、曲折纹、云雷纹、蟠螭纹、几何纹、竹节纹、菱形纹、直纹、斜纹、六山纹、叶纹等几十种。从生活用品到乐器,从饰品到战争武器。可以说如繁星满天,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充分记录了中华文明史的辉煌时代,也是历代王室、宫廷、候门、伯爵们生前陈设豪华璀璨耀目,死后追求不朽,陪葬昂贵富丽和考究的佐证。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以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内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近代以来,青铜器大量出土,使长久处于朦胧的中国古代史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发展时期
时间分野
初期
夏代
商代风格盛行期
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
西周风格成熟期
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东周风格盛行期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
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夏铸九鼎的传说,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发生于春秋时代的“问鼎中原”事件,是这种观念的延续。而现今已发现的中国古代体量最大的青铜器——商代司母戊鼎,则可让我们感受到鼎予人的精神震撼。
二 鼎文化概说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参考资料:
回答者:梦湖aa - 魔法学徒 一级 5-8 19:20
修改答复: 梦湖aa,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内铸(zhù)有铭(míng)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zhàn),堪称宏伟杰作。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chāng)盛的吉祥物。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róng)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gòu)、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宝鼎寓(yù)意更深。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这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 鼎与古代青铜器
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人类文化从原始社会跃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青铜遂成为一个时代鲜明的标志。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羽羽生辉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从公元前二千年之前,由黄河流域中原二里头文化(即十三朝古都洛阳东郊)和其上游齐家文化为代表的最早面世的青铜器来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成为延续二千多年的青铜器时代,在中华文明史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青铜器早期为新石器时代,散见的只有陶器制品,而青铜器时代后期,则被瓷器和铁器制品所代替。所以在二千多年的青铜器历史长河中,其制品五光十色,其工艺流光异彩。既有权力象征的各种铜鼎重器,也有尊、壶、鬲、觥、觚、钟、灯、炉等各种宫廷礼器、祭器、酒器、盛器和生活用品、陈设品、工艺品,其造型也遍及龙、虎、牛、马、羊、鹿、象、人、鸟等各种形态和饰物,仅纹饰就有兽面纹、乳行纹、蚊纹、风纹雷纹、龙形纹、龟鱼纹、曲折纹、云雷纹、蟠螭纹、几何纹、竹节纹、菱形纹、直纹、斜纹、六山纹、叶纹等几十种。从生活用品到乐器,从饰品到战争武器。可以说如繁星满天,品种之多,不胜枚举,充分记录了中华文明史的辉煌时代,也是历代王室、宫廷、候门、伯爵们生前陈设豪华璀璨耀目,死后追求不朽,陪葬昂贵富丽和考究的佐证。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以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内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近代以来,青铜器大量出土,使长久处于朦胧的中国古代史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发展时期
时间分野
初期
夏代
商代风格盛行期
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
西周风格成熟期
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东周风格盛行期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
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夏铸九鼎的传说,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发生于春秋时代的“问鼎中原”事件,是这种观念的延续。而现今已发现的中国古代体量最大的青铜器——商代司母戊鼎,则可让我们感受到鼎予人的精神震撼。
二 鼎文化概说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夏传九鼎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 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九个鼎后来流传至春秋时代的东周王室,并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这一故事发展到汉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据说九鼎后来被秦昭王夺走,搬运途中一只鼎掉进了泗水。秦始皇时派人打捞,刚拽出水面,被龙咬断绳索又落入水中——因为秦朝无德,不该保有九鼎。
————————————————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问鼎 《漫画问鼎》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问鼎三甲、问鼎中原、问鼎拳王宝座等等,其实问鼎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楚庄王向王孙满问鼎的历史故事。楚庄王故意在洛水附近边界驻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王孙满打听周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很有技巧地回答说:天子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有德行而非因为有鼎,并历举夏商朝君主为例,以说明如果有德行,即使鼎小也很重,反之,虽大亦轻。周室虽渐衰微,但仍然是天定的统治者,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随便问的。楚庄王问鼎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鼎对国家十分重要的原因。
—————————————————
“列鼎而食” 和“钟鸣鼎食”
古代的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
另外,到商、周时代,常以青铜铸造鼎做为祭祀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过程较陶器困难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冶阶级才有能力铸造,因此鼎也就成为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所以又以“钟鸣鼎食”代表贵族的生活
参考资料:
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分别以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不绝于历代史册,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隐身何处了。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伟》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朝廷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此后,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人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从锥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元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把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元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人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难以使人置信的。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参考资料: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又铸九鼎。这不仅表明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是十分高超的,而且还可以看到大禹是违反了部落联盟的传统,建立了家天下的国家,因为天子九鼎,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鲁宣公三年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往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传说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前606),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接着又不紧下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他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这也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据《战国策·东周策》所载,周显王时期,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求救于齐,迫使秦国退兵。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后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
围绕着九鼎,有两个问题后人至今难以弄明白,一是大禹是否铸鼎,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连,即九鼎的最后下落。
上引《左传》说九鼎铸于夏之方有德之时,而《史记》把铸鼎的时间略有提前,说成是虞夏之盛之时,并明方大禹是收了九牧之金而铸九鼎的,本意是象征九州。《墨子》说鼎铸于夏后启时。上述说法大体相近,得到了后代许多人的赞同,基本上认为鼎是大禹所铸,时间在夏朝建立的时候。
怀疑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从周室夺到九鼎,相反关于九鼎失踪的传闻倒是有鼻子有眼。汉灭秦,也没有见到鼎。刘邦登位时,秦王子婴交出的只有皇帝玺。《战国策》说周得九鼎时,每一只鼎要有九万人来搬运,九只鼎要有八十一万人来运输,这可能吗?近代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战国策》多夸大之辞,禹铸九鼎是不可能的事实。
也有学者根据当代的考古发掘,认为在夏代以前的一些原始社会遗址中,已经出土过铜器和青铜器。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学术界公认是属夏王朝时期的,曾出土铜爵、铜凿等各式形状的铜器,并且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坩埚片、铜渣和陶范,证明夏人是完全有能力制造铜器的。至少从技术层面而言,禹铸九鼎是可能的。仅凭古史传说中的一些缺陷而否认禹铸九鼎,恐怕也不见得是绝对有力。
传承到周朝的九鼎哪里去了?一些学者发现《史记》中的说法前后不统一。周、秦二本纪都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在周赧王死后,终于取九鼎入秦。《秦始皇本纪》说九鼎在迁往咸阳的途中,有一鼎被大风刮到今江苏的泗水中。据此,除一鼎外,八鼎有可能被搜刮到了秦国宫殿中,应当失于秦亡之后。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说: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然他将秦昭王取九鼎的时间较《史记》本文提前了41年。《史记·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那么九鼎早在东周末年便已遗失,与秦无关。后来,《汉书·郊祀志》也是兼收两说,但又说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前327)……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以后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派了上千人泅水打捞,结果如同竹篮打水,未能如愿。这说明九鼎并未入秦,至少有一鼎是不知去向。
到了清朝,全祖望、沈钦韩等学者对上述传统说法公开表示怀疑,并作了新的探索。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除引用全、沈二家之说外,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周人为防止大国觊觎,加上经济困难,采取了毁鼎铸钱的下策;对外则诡称丢失,不知去向。(二)史载秦灭周取鼎,为时人揣度之辞,并非事实。(三)秦人谬传九鼎沉入泗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这些说法足以发人深思,但未必即为至论。
九鼎既然被周人视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岂有因大国觊觎而自行销毁之理?况且九鼎铸于夏初,器形不会太大,楚庄王就曾以鄙夷的口吻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楚世家》)可见九鼎之重,只存在于传统的神秘观念之中,而不是实物本身的价值。东周统治者能为少量之铜而毁鼎铸钱、甘心自隳天命吗?
细审古籍中有关记载,对九鼎遗失的时间和地点虽然说法不一,但并无已被销毁的材料。因此,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考古工作的进展。九鼎如失于东周灭亡之前,那么埋没于关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失于秦末,那么埋没于关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项羽破秦后载归彭城,那倒极有可能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但与《汉书》记载的年代又相距甚远。如能将这些问题考辨清楚,对于寻找九鼎的下落,也许不无裨益。
九鼎的文物价值和象征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九鼎作为王权象征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却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相信九鼎一旦重见天日,必然会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早在夏朝建立之初,夏王为了铸造九鼎,曾命令他统治下的九个州的地方长官“九收”负责征敛青铜,贡献于夏王室,并把能代表九个州的物象铸造在鼎上,以象征天下九个州都荟聚于夏朝中央。所谓“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史记·武帝纪》)讲的就是这件事。夏朝由禹开始,传位到莱时,由于桀昏乱无道被成汤所灭。成汤便是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相传他灭夏后,把夏的九鼎迁移到了商邑。商朝传到封王时,因暴虐而失民心。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封,灭商之后带着商朝的九鼎凯旋西归。不久,武王之子成王又把九鼎迁到镐京(今西安市郊),并举行了隆玉的“定鼎”仪式,意味着新王权的确立。由此,后人才有把建立政权称为“定鼎”之说。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日渐衰落,强大的诸侯便对九鼎产生了凯靓之心。公元前六0六年,楚庄王乘北伐陆浑之戎的机会,陈兵东周边境,炫耀武力。周定王急忙派遣大夫王孙满为使者前去慰问。楚庄王别有用心地向王孙满打听周之九鼎“大小轻重”,暗示准备夺取周的统治权。王孙满见对方野心勃勃,便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意思是:周王室虽然有所衰落,但还可以维持下去,仍是天下的共主,警告楚庄王不可有非分的想法。所以,后来入们就把“问鼎”比喻为欲夺政权或图谋王位等等。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秦、齐等大国常为争夺周室约九鼎而兵戎相见。公元前二五四年,秦灭周。《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时,“周民东亡,共器九鼎入秦”,落入秦王之手。但是《史记·封禅书》却说:“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显然,关于九鼎的去向这里提出了两说,一说秦灭周时把九鼎取走了,一说早在秦灭周前九鼎就沉没于洒水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为了寻找周鼎,秦始皇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洒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的这一举动,说明鼎入泗水的传闻当时一定较为流行,以致连秦始皇都信以为真了,但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来,从《史记》的有关记载中已无法搜寻鼎的确切下落了。《史记》之后的一些古籍虽然也有涉及鼎的去向的记载,但基本上还是对《史记》巾两种说法的解释或补充。如《<史记>秦本纪正义》说:“周叔王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汉书补注·郊祀志》说:周王室为了防止强国夺鼎和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便毁鼎而铸钱,对外则诡称九鼎不知去向等等。这些说法虽能发人深思,但由于不合情理或根据不足,就很难使人相信。
秦汉时期出现过寻找“周鼎”之风。秦始皇寻找周鼎的事前文已有所述。到了汉代,汉文帝、汉武帝都继续寻找过周鼎。据说,汉武帝时在汾阳找到了“飞入泗水”的那个周鼎。但“鼎文镂无款识”,究竟是不是周鼎呢实在难以断定。那么,九鼎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后还有没有找到它的可能呢这就要看考古发掘事业的进展了,如果九鼎未被销毁,或许某天,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幸从出土文物中一睹这千年宝鼎的光彩和“姿容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的饮食民俗文化含义
本文2023-11-04 03:45: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98474.html